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创伤--银行崩溃-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康和银行的官员们也感到强烈的愤慨,也想看看他们对明石之死都有些什么反应。反正不能把证据资料就这么原封不动地撂在一旁。

  州波非常厌恶地想起大藏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日本的银行哪怕一家都不会倒闭”。假如过分地将不让银行倒闭摆在第一位,从而培育出漠视个人生命的违法的渊薮,那么这个金融管理当局也当然并非无罪。脑海中又叠现出说“不能败坏银行名声”的明石的脸。明石是为这家银行献出自己的身家性命的。

  “我要让你明白呀,明石君。这样的银行,应该受到社会严厉的批判啊。而且这样的董事会一帮官员,也应该毫不含糊地负起责任哪。”

  此时的州波,已经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实行一个计划。

  再次豁出时间从头开始,就明石庞大的交易记录进一步重新核查。重新评估光盘上所保存的记录,依照交易日期,彻底探究亏损是怎样膨胀起来的;而且要弄清楚是用什么方法隐瞒这些亏损,在账面上处理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的,这可是项简直要把人累得头昏眼花的复杂的作业。

  州波一边看着随处可见的明石补充的说明或评论,一边继续看着详细的交易记录。每当看到明石的注释,有时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两个人正在一起作业。埋头工作的时候,甚至连明石已不在这个人世的事实,都觉得似乎能短暂地忘却。

  没过多久,州波便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发现有不正当交易的事实,却无从知道特定关系的当事人。州波手头上这些光盘的记录里,虽然记录着明石被迫从事隐瞒不正当交易的事实,以及那些具体的指示,但参与者的名字都用了头字母。有记录暗示了那些头字母和实际名字对照表的存在,可事实上,唯独这份保存了对照表的文件他似乎另作保管了。恐怕可以认为,那就是掌握着这一切证据资料的关键。

  就这个部分,作为最后的杀手锏,或者作为以防万一的安全措施,明石可能将它秘密地保存在别的地方了。明石并没有把它存入留给州波的光盘内。

  “绝对是在什么地方啊。”

  州波认为必须找到那份对照表。找到它也可以跟计划的实施同时进行。如何将康和银行的违法行为明白无误地公诸于众呢?还要让有关人员的一切恶行都暴露在社会的谴责之中,追究他们的责任。

  若要代替明石公布记录,揭露康和银行的不正当行为,就必须小心谨慎,密切注意。果真可能不让明石白白死去,又不玷污明石的自绝吗?只要方式稍有差池,就存在招致结果完全相反的危险。就是不容许否定或贬低明石的存在,因为这等于贬低了州波本人。

  为此就需要细致的准备。计划,到最后一刻都必须秘密进行。假如中途暴露,那可就不可避免地要让明石自个儿成为众矢之的,所有的罪过都将被描绘成发生在明石个人身上的不幸事件了。

  州波专心致志于制订周密的计划。被人知道州波握有这些资料就太危险了。考虑到这一点,一切就不能指望合作者。尽管州波明白自己即将单独面对的敌人太强大了,可自己要是不干,又有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明石君,我能完成吗?”

  州波从正凝视着的显示器画面的数据中抬起头来,仰视天花板。像这么呼唤明石,这一个月来都已经完全习惯了。

  “不,不管怎样都已经豁出去啦。如果完不成这个使命,我就无法解放自己。因为总觉得让你撇下之后,无论如何都不能独自生活下去了……”

  突然好像感觉到身后的目光,然而州波没有回过头去。也许是明石正在注视着,州波微微摇了摇头。

第六章  丑闻  第一节
第六章    丑闻

  1

  六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适逢梅雨的间歇,清晨伊始便晴空万里。从东京车站疾步走向职场的芹泽裕弥,在仿佛一下子强烈起来的阳光的照射下,被晃得眯起了眼睛。

  从今天上午的晨刊中获悉,大藏省正式宣布,由于修改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金融相关业法,最近将下决心解禁之前推翻的金融持股公司制度。据说包括特定的持股公司可以跟金融机构同时持有非金融部门的一般事业型公司的制度,都将采取许可的方针。以前听儿玉说过的终于公布了。

  “放弃了的措施还是再拿出来了。”

  芹泽在通过银行的便门时,在搭乘电梯前往交易大厅时,都在考虑今天的市场将对这则新闻作何反应。

  “喂,看了今天早晨的报纸了吗?果然说对了吧?”正要走到写字台前时,儿玉拍了拍他的肩膀,“提早解禁的最大原因,看样子还是为了康和银行啊,此外还考虑到社会舆论反对给日本本土银行注入公共资金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上次的挤兑风潮,虽然靠日银的特别融资匆忙收拾了残局,但跟藤荫组长年的瓜葛被揭露了,还是无法挽救啊。”

  据儿玉说,两三天内康和银行大概就会发布某些消息。不出所料,好像等大藏省正式宣布等得不耐烦似地,瞅准了那天傍晚东京市场收市的时刻,丰川汽车经营团队便率先召开了记者见面会。会上宣布他们已经为创立金融持股公司做好了准备,开始具体研讨即将开展的金融交易,那是他们长年的夙愿。

  记者见面会上的宣布似乎故意给银行业界强烈的刺激。丰川汽车的董事长原喜一用那双大眼睛恐吓似地环顾一下齐聚一堂的记者们后,以堪称挑战性的语气这么宣告:

  “我们的企业集团既然要将长年梦寐以求的银行招至旗下,就打算秉承丰川的创业理念,用最好的顾客至上的态度开展事业。最近在日本的金融业界,大型证券公司或城市银行等的狼狈相实在让人不忍卒睹,忍无可忍。当然,金融管理当局也是那样。说痛快点,他们腐朽透顶。”

  每当原提高音量的时候,相机的闪光灯便闪个不停。

  “我们公司无论在外汇交易方面,还是在商业票据或公司债券的发行等资金的筹措方面,都聘用了对所有金融交易都拥有长年经验的专业团队。因此,这次的动作,既是我们想在金融业界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挑战,也是想给日本经济大喝一声的愿望。如今当局撤销了限制,就打算让我们公司培养起来的金融专家们充分施展才华。过去,制造业原材料的资金筹措,产品销售的销售款,一项项都必须承担汇兑风险进行银行结算,给银行支付每次往返的手续费或汇费,眼睁睁地净让银行赚取。现在这样的费用全部都可以节省下来了,就可以将它们原封不动地都奉还给全世界的丰川用户了。”

  听了原的话,有位记者高声问道:

  “可以预料丰川汽车的销售价格也会下调吗?”

  原停顿了一下,和颜悦色地道:

  “当然,就将出现充分探讨的余地啦。不过,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丰川汽车拥有值得自豪于全世界的信用度,那通过在欧洲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券就可以相当低的利率筹措资金了。这些钱不单像通常那样用在新事业的开发或设备投资上,还可以考虑向苦于银行不太愿意借钱的中小企业积极提供融资。众所周知,说过去的日本经济是靠出口产品的制造业支撑起来的也不算过分吧。即使遭遇过高的日元汇价,我们也设法挺过来了。支撑起这个制造业的,就是全国的中小企业。然而,这种局面银行的应对却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从长期受银行欺负的角度考虑,今后就想对银行业务应有的状态作根本的改变。”

  原的讲话结束之前,记者们就踊跃提问了。

  “是真的要跟金融业务找碴打架吗?融资领域也有利率的竞争,就是说可能会发生价格破坏吗?”

  大概受到宽松气氛的影响吧,有年轻记者在他跟前发出了揶揄的声音:

  “丰川汽车将越来越好买了。以丰川的角度来看,装配汽车,订立个人车贷合同,是阴谋两头赚钱吗?”

  记者们哄堂大笑。

  “以银行业界的角度来看,是中了出其不意的埋伏了。不单有外资银行最近发动猛烈的攻势苦苦相逼,而且今后在日本的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的生存竞争也将日趋激化吧。”像是要给笑声泼点冷水,有年长的记者抛出了这句话。原就在此刻适时地开了口:

  “是的,健全的公平竞争原则将在一切金融业务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日本的银行不是觉得让大藏省保护得够爽了吗?以白给似的利率从客户手里筹措资金,再抽取足够多的利润贷给客户。充其量一点点外币汇款也要收取高得不合情理的手续费。为所欲为,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口头上嚷着利率自由化或放宽限制什么的,但实际状况却是违背资本主义原理的银行保护体系仍在公然延续。”

  “就是说有实力的企业越来越认可垄断体制吧。感觉仿佛开倒车又回到从前的财阀时代……”

  从其它方向传来记者的声音。

  “在经济界里,健康的竞争精神在起作用是件好事。作交易就必须竞争呀。失去实力的,就应该成为接踵而至的势力的基石。如果继续顽固地让它勉强苛延残喘,日本的经济就将从根本上无可奈何地失败了。连续使用了五十年以上,老早就已经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的旧金融体系这种日本经济的栋梁,就这样大爆发,跟新的栋梁交换的时代到来了。”

  “您说现在大爆发,可眼看着大变革不光是在金融业界,也在汽车业界开始啦。上月初,宣布戴姆勒-奔驰跟克莱斯勒进入合并谈判,报道称进一步还可能将日产发动机工业也揽入旗下。这次的运作,也可以认为是丰川应对那一连串动作的对策吗?”又有另一位记者发问。

  “说的正是。”原这么应道,又睁大那双大眼睛环顾记者们。所谓戴姆勒-奔驰,是以汽车部门为核心,携有航空航天和情报信息部门的德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从业人员据称达三十万人的这家企业,如果跟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合并,就将超过丰川汽车,诞生为世界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日本的企业拥有能力很强而勤勉的人才,具有历经种种考验顽强生存下去的强大潜力。可是很不幸,由于政府谬误的掌舵人的缘故,股票市场长期持续低迷,现在无论哪里,苦难都在加深。变得那么便宜的日本企业被兴旺的外资势力染指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交易已没有国界,市场自然以世界级的规模在膨胀。所谓市场的扩大,就是在商机增多的同时,竞争也相应地激化。我们也不能漫不经心,稀里糊涂。日本企业不能老是被倒退的因素捆住手脚,这种时候可非要变得明智不可了。这是个如果不面向广阔的世界,不在全球级别上具备真正的竞争力便无法幸存的时代。”

  原选择更充满力量的语言应对记者团接二连三的狂轰滥炸。

  康和银行晚一天才召开的记者见面会刚好跟丰川形成鲜明的对照。樱井伟平成了以康和银行冠名的末任行长,他在记者们面前铁青着脸,始终都耷拉着脑袋。在主持人的催促下,樱井从坐位上无力地站起身来,就这么双手支着桌面,不想把脸抬起来。

  记者们迫不及待地对老是不开口的樱井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坐在旁边的副行长森政一捅了一下他的手臂,樱井好不容易才决定抬起头来。与此同时,摄影记者们的闪光灯不断地闪烁着。樱井似乎被晃了眼,一个劲儿地眨巴着眼睛,终于打定主意似地走到桌子前面,当场无力地跪坐下去,支着双手,以头蹭地。

  “实在对不起。康和银行,有悠久历史的我们康和银行……”樱井的声音中断了。这句话几乎不表示什么意思。“以百,百,百年传统而自豪的,我们康和银行的……康和银行的名字即将消失了……”最后的话差不多被泪水淹没了。摄影记者们抢先挤到前面,企图从最近的距离抓到拍摄角度。对樱井出乎意料的跪地磕头起初不知如何是好的记者们,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都改了主意似地接连高声发问。

  然而,对那些连珠炮似的问题,樱井连回答的力气都好像已经消失了,只是一味耷拉着脑袋。一直表情沉痛坐在邻席的副行长森政一冷冰冰地瞥了一眼樱井后,站起身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各位,日本的金融业界就要开始新的历史了。”

  森的神态正好跟樱井形成鲜明对照。发际靠后,天庭开阔,油光可鉴,红潮满面的圆脸上甚至还浮起了笑容。挺着胸膛,姿势夸张,森就这样装腔作势地开始发言:

  “我们是承担了迈出这第一步的历史使命。由于首先要把长年支持我们,对我们寄予深情厚意的全国客户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以致于这次在大藏省和日银的指导下,我们才敢于作出朝前看的决断。康和银行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名字,而应成为日本本土银行的开拓者,跨出新的一步。但愿大家都能理解,这一切都是为了全国的客户,从而希望大家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

  森的讲话不改一贯的强硬作风,结束没结束记者们都见缝插针地不断提出辛辣的问题。森想要说什么都已经白搭了。为了康和银行的生存,只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放低身段,向丰川的大资本求救,这谁都一目了然。

  而且,森的脑袋里那个担任新生的丰川银行行长的梦想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如愿,这也谁都心照不宣。

  双方的记者会结束的时候,社会舆论泾渭分明地分成赞成和反对两派。欢迎由其它行业进入金融业界的财界人士,和与之针锋相对的金融机构方面的意见冲突,被报纸或各电视台的节目作了广泛的报道,引人注目。

  银行协会方面始终主张,金融机构的合作或合并,要一如既往地限定在同为金融机构的范围内。如果允许不同行业的介入,那过去一向坚守的行业默契或商业习惯就将被打破。大藏省无论如何都想要让康和银行存活下去的意图,结果却将加剧金融业界内的竞争,导致了没有实力的银行将更加难以生存这种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态发展。

  就在同一天,芹泽裕弥从银行下班后偶然得知,仿佛要配合康和银行发布消息的时机似地,另有一件耸人听闻的新闻被传播开了。芹泽最初看到这条消息,是在车站报亭所买的《新时代周刊》刊载的报道特集上。以严厉剖析社会新闻或事件著称,从而赢得广大读者群信赖的《新时代周刊》,芹泽已养成必定在发售当天过目的习惯。

  《解读康和银行崩溃的内幕》,作为这一期吸引眼球的热门报道之一,封面上摘出了这样的标题。受“康和银行”这几个字的吸引,不经意地刚打开里页一看,芹泽便小声地叫了出来,因为在标题的旁边附有有吉州波的大幅肖像照片。

  报道的正文,是以由比标题稍小的字体组成的《精心策划的康和银行崩溃剧,其幕后似乎看得到一个女人的勃勃野心?!》这样的副标题开始的,紧接着还有一行《美国证券公司首席女交易商隐秘的私生活及骇人听闻的人脉》,一目了然可以想像出非常不体面的报道内容。照片上州波的脸正对着读者,仿佛在目不转睛地直视着,选择了让人一看便可能心生反感的表情,可以感觉到编辑方面的意图。

  就职于世界金融界的老大莫里斯&;#8226;汤普森证券的纽约总部,而且三十几岁就已升任常务董事,文章是以介绍州波骄人的履历开始的。但与此相对照的,当中还披露了她跟多位男性关系密切的阅历,色彩浓烈。

  州波与男性的关系超脱了不正当情爱的级别,是出于她的野心的与政界财界大人物的人脉关系,文章以这种形式加以强调,看了也便明了报道的指向了。而且,列在那个名单上的男人们的名字,虽然只有一部分是使用日文字母的,却净是执日本政界财界牛耳的重要人物,让人觉得是故意要煽起人们的讨厌与非议的。

  名单牵扯到许多芹泽不认识的要人的名字。出版社毫不犹豫地公布这些人物,大概反而会提高报道的可信度吧。可以解释成正因为是些社会影响度高的人物,尽管并非全部,但既然敢于下决心披露真名实姓,就应该是作了相当深入的调查并有了充分把握的。

  报道里断言,这个叫有吉州波的女人构筑了如此广泛的朋友关系,是出于她贪婪的野心。那野心大到一般平民百姓级别的脑袋无法估量的程度,为了达到其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下结论说她是个可怕的女人,简直自认为是社会的统治者,出于这种错觉而采取了完全无视通常伦理观的行动。

  那个所谓的野心,据说也包括为了一试自己的影响力而以金融界为中心制造社会*,更进一步举证说前些日子康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也是其实例之一。并暗示,州波时隔二十年重回日本,跟康和银行的崩溃有密切关系,与入侵日本市场的外资企业之间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终于还是暴露啦。可到底是谁告的密……”

  读着报道,芹泽不由得想皱眉头。可能考虑到男性读者吧,内容的品位实在过于低下。以所谓“解读康和银行崩溃的内幕”这个副标题来看,能证明论点的论据含糊其辞,内容和主题严重脱节,相去甚远。

  连州波是如何牵扯到康和银行的崩溃这一点,好像都没采访到什么材料,是一篇欠缺说服力的报道。

  不过,其内容肯定是要不惜一切地大肆暴露州波的丑闻。看完报道,芹泽渐渐不安起来了,因为他担心州波没准儿会将自己当作告密者。

  他是担心那篇报道始终片面地诽谤州波,而不直接触及相关的男性一方,也完全不对他们作任何评论。一想到州波看了这篇报道内心的感受,芹泽就无论如何都想知道情报的出处。而且这决非只是自己想知道,他觉得也必须向州波解释清楚。

  “可这下子不是完全被当成罪人了吗?”

  越讨厌这篇报道的写法,便越觉得州波看了它就免不了会怀疑芹泽自己。偶然目击跟宫岛或罗宾逊三世的密会什么的,当时用不着那么对州波说的。

  “不对,那是误会。”芹泽觉得急不可耐,急得似乎禁不住要这么叫道。在惠比寿车站刚下到站台,立刻又赶上正要开出的电车。这是开往新宿方向的电车。究竟想要干什么呢,连自己都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好歹要去园林大厦,只有这个念头盘旋在脑海中。

  要去上次跟州波谈话的那个房间。无法确定州波是否还在那个房间,不过,她曾交代别告诉任何人住在那家饭店的事,所以,为了逃过媒体的眼睛,躲在那个房间的可能性最大。被写了这么一篇报道,不管怎么说州波应当有必要让自己隐身。

  芹泽到了饭店的正门,很细心地留意了四周的动静才去了四十九楼。走出电梯时也四下里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幸好走廊里跟上次一样,一片死寂。媒体也不可能连这里都找得到吧,或者说不定为了避人耳目州波已经退了房。

  虽然不顾一切地来到这里,但芹泽还是有点踌躇。一走到房间前面,更是觉得发怵。芹泽站在门前深深地吸了口气,便屏住那口气毅然决然地敲了敲房门。假如有陌生的旅客现身,可以说是找错了房间然后道声歉。憋住气注意里边的动静,房间里没有应答。芹泽长长地吁了口气,定了定神,再一次,这次是更有力地敲门。过了一会儿,门仅开了一条缝。州波果然在。还没看到脸芹泽就已确认这一点,可能是那淡淡的香气吧。

  “是芹泽。能开开门吗?有话要说。周围没有任何人。”芹泽对着门缝低声说道。

  “没什么话可说了。”

  州波声音冷淡,马上就要把门关上。芹泽敏捷地将自己的脚尖插进门缝里,慌忙再次说道:

  “求你了,希望听听。只要一分钟就行,只跟你说句话就回去。在这种地方发生争执,不知什么时候可能又让媒体嗅出味来了。马上就完事,让我进去好吗?”

  犹豫了片刻后,州波只说了句“明白啦”,声音分明有点厌烦。缩回了脚,暂且关上门,摘下门链,门就缓缓开了。芹泽不等门全打开便闪身进了房间。进去后也不走进里屋便站在门边开始说道:

  “不是我。我什么都没说啊。希望你明白这一点。”

  “什么事?”

  “什么事,报道的事呗。你也看了吧?《新时代周刊》的揭秘报道呀。不晓得媒体是怎么发现你的事的,可出卖情报的,我发誓不是我。就希望你明白这一点。”芹泽自然而然地说得飞快。

  “为了那件事特地来的?”

  州波目不转睛地死盯着芹泽。

  “嗯,无论如何都想说这些话。是不想被误会了。”

  “已经说完了,就请回去吧。”

  怎么看都看不出已理解芹泽说的话。

  “不行。请相信我,是真的,不是我。”

  “明白啦。”

  “不,你不明白。我真的什么都没说呀。”芹泽拼命反复强调,一心想着不管怎样都要解开误会。

  “像傻瓜似的……”

  州波目瞪口呆,别过脸去。似乎连跟芹泽说话都觉得讨厌。这样也好,芹泽想着,继续说道:

  “求你了,请相信我。”

  州波的眼睛又死死地盯住芹泽。然后,下定决心似地长长叹了口气。

  “所以说了吧,我明白了。从一开始就知道不是你呀。因为,这是我的事,是我说的。”

  芹泽“咦”了一声,一时语塞。州波刚才说了什么呢?

  “是啊,是我散布的消息。”

  “什么!”芹泽不由得大声叫起来。

  “《远东新闻》的记者里有熟人,就请他介绍啦。当然是电话采访啦。做梦都应该决不会想到,电话这一头正是有吉本人啊。”州波毫无表情地说道。

  “真的吗?”

  “当然啦。不知道透露消息的是本人,他们随后还打电话去我工作的场所核实呢。我还故意装作很不安的样子回答说无可奉告,就这样报道便刊登出来啦。”

  “你是说自己将那样的事泄露出去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做这种事,有什么用?”

  “跟你没关系啊。”

  “你不知道日本的媒体有多恐怖。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可做了这种事,你在日本岂止是工作,甚至连像样的生活都已经不可能啦。”

  完全不明白州波在想些什么,于是非常生气。这样不简直是自杀吗?这么想着,芹泽也觉得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

  “知道哇,也就那样呗。”州波平静地道。

  “不,你不知道啊。你是长期离开日本的人,不知道日本的媒体是什么东西,不知道真的有多可怕。做了这种事,你就把自己煞费苦心构筑的一切全都丢掉啦。”

  州波依然不动声色。

  “你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干出来的工作成绩,你的名字,暂时受到的伤害都无法复原啦。”

  刹那间,州波看了一眼芹泽。

  “对女人的恶意中伤尤其如此啊,不能那么轻易消除。尽管那样还自己公布什么的,真是糊涂,太不正常啦。为什么要干这种事?啊,为什么?你说干这种事有什么用?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也曾有一阵子想要设法将这个州波逼入绝境。自以为折磨州波也就可以帮助明石,有时候甚至认为这就是可以为明石做的唯一的复仇方式。然而,如今自己的心情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察觉到这一点,芹泽都觉得愕然。

  刚以为州波这个人很少见,紧接着便意识到她是个完全不可思议的女人。刚以为她正在冷静而缜密地算计着采取行动,突然又做出不合情理的愚蠢行为。这样的州波既不可思议,又令人心焦。指摘她是个善于盘算的女人,看上去却又毫无戒备地勇往直前,甚至仿佛是主动巴望着要自受伤害。这个女人,真正在期待什么呢?芹泽难免会想弄明白这一点。

  “日本这个国家呀,一旦发生什么事就要生造出一个什么坏蛋来。简直像在搜捕妖女一般,全体上阵,群起而攻之啊。将矛头集中对准那个人,彻底加以谴责,人们还准备以自己内心从来都弃之不顾的正义感来辩解呢。能够这样批判这么坏的人,自己就是正直的人吧。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什么的无关紧要,不想要知道为何会发生这种事的缘由。于是啊,这种攻击将持续到底,直到发现下一个妖女。你倒好,自己主动报名要当那个候选妖女呀。”

  自己是想救这样的州波吗?芹泽突然这么想道。然而,州波仿佛要嘲笑这样的芹泽似地开了口:

  “所以你说会怎样?”

  “怎样?让媒体随意攻击呗。”

  “那种事很可怕的话,从一开始我就什么都不干啦。不管谁怎么想,不管说什么,我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比起这个来,丝毫不觉得害臊。哪怕使出任何手段吧。”

  “欸?”

  “早就豁出去啦。不是这样就不会回日本来了,这种事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啦。”

  州波的眼睛深处,可以感觉到坚定的决心。是什么事情让这女人强悍到如此程度呢。

  “这种事是什么呢?你想要干什么?”

  “跟你没关系呀。”

  “可是,跟明石有关系吧?这样的话也就跟我有关系啦。”

  “没有啊。我只是想把躲在幕后的胆小鬼熏出来呗。披露了丑闻,我跟当局人士的关系公开了的话,那就必定有人会感到恐惧的。就像是将烟灌进洞里熏出猎物来嘛。现在只有这办法呀,拖泥带水的手段不行。”

  芹泽目不转睛地死盯着州波。

  “是怎么回事?为了熏出狐狸,你在自己的身上点火吗?你是说有个什么人,即使你自己烧焦了,结果还死了,就算到这份上也想找出他来吗?”

  不知道要找得如此惨烈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州波那么说着时,嘴角还隐约挂着笑容。芹泽心里突然一惊,脱口说道:

  “是吗?是那件事吗?”芹泽死死地盯着州波的眼睛,“那小子,就是将明石逼得自杀的家伙,是吗?”

  州波默不作声。

  “你果然是要帮明石一把。”

  一股热流传遍了芹泽全身。

  “你,你这个人,对明石到这份上……”如此一想,一切就都联系起来了。芹泽抑制住油然而生的感动继续说道,“明石给你留下什么重要的记录果然是真的。要是找到那些,明石自杀的真正原因大概也就清楚了。也许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