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王朝:贞观之歌-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醣干踔亮奘叶急2蛔。沼诖戳⒋笠怠1菹略趺纯梢砸蛞淮握揭凼Ю妥魍龉拇蛩悖俊
  “嗨,”薛举也后悔了,“我不过拿些话试试你们罢了。”于是重赏郝瑗,让他做自己的军师。
  李世民连战该捷,打得薛秦落荒而逃,打出了威风。他乘势在西北用兵,一边进攻一边派人到郡县说降,扶风太守窦琎、河池太守萧瑀,以及平凉郡、汉阳郡都相继归顺。李渊奏请杨侑诏命窦琎作工部尚书,封燕国公;诏命萧瑀作礼部尚书,封宋国公。裴寂向来工于心计,生怕别人走在他的前头,抢了头功,抓紧机会进言道:
  “大局已定,四海归心,唐王何必还要顶着那么个小孩子耍,该自己登上宝座啦。”
  “还不到时候。”李渊诡秘地眨眨眼睛,“骑驴看唱本——还得走着瞧。”
  “还等什么,是时候啦,水到自然渠成。”
  “你不懂历史,不知过去便难预测未来。春秋战国时兴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时曹操可谓学到了家,得心应手,打着汉献帝的金字招牌号令天下,征讨四方,实际上皇帝也得听他的。我奉杨侑为帝,而实权在握,挥洒自如,暂时还没有必要把壁上的葫芦取下来,挂到自己的脖子上。”
  “英明!英明!”
  “你的心意我理解,我不会忘记你的,老伙计,有李渊,就有裴寂,咱们有福同享。”
  “王爷,我正要带你去看两个人,她们刚到。”
  “谁?”
  “你老叫我别着急,眼下可比我急多啦。”
  裴寂和李渊边走边说,来到武德殿后院,尹氏和张氏从院内袅袅娜娜走了出来,微笑着迎接李渊。李渊惊喜交集,还有些迷惑不解。出征时,他曾经把她们带在身边,可是李世民极力反对,硬叫柴绍把她们送回了晋阳宫。大兴宫虽然美女如云,但李渊一直惦记着她们。裴寂摸透了李渊的心思,派人把她们接来了。
  李渊眉开眼笑:“你们还没有进餐吧?”
  尹氏和张氏回答说:“裴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四个人一起走进东暖阁,在食案跟前坐下来。裴寂示意尹氏张氏敬酒。李渊连连喝了几杯,不觉心旷神怡,用手指着裴寂感激地说:
  “我身边少了你真不行,许多的事情你都比我想得周到。”
  “我们都是托王爷的福,”裴寂谦虚地说,“没有你,我们哪有今天。”
  “裴大人待人诚恳,”尹氏欢颜笑口地从中周旋,“你和唐王是心换心,心连心。”
  “不管怎么说,还是你们与王爷更深一层,心心相印。”
  裴寂做了个滑稽动作,逗得众人畅怀呵呵笑。目的已经达到,他便借故走开了。
  进京以来,李渊并没有陶醉在胜利之中,也没有躺倒在美人的怀里,他在继续操劳,谋求扩大战果,派姜谟、窦轨同时由散关出发安抚陇右,遣堂侄左光禄大夫李孝恭安抚山南,派丞相府户曹张道源安抚山东,又派通议大夫刘世让去秦陇招安。李孝恭击败了反王朱粲。副将们说:“朱粲是个吃人肉的魔王,他的喽啰都是魔鬼,俘虏都得处死。”李孝恭反对说:“不能杀。如今以人肉充饥的,随处可见,不算什么稀奇事。王爷吩咐要善待俘虏,若是处死他们,一则有违叔王的将令,二则往后谁还肯投降?”他带领人马从金川南下,一路顺风,进入巴蜀,传檄各地,收降了三十余州。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四章  强扭的瓜也甜(3)
这时候,河东还未攻下,刘文静与屈突通两军相持一月有余。李渊派出宣抚使招降,屈突通不但不降,还命牙将桑显和夜袭唐营。刘文静和左光禄大夫段志玄竭力苦战,斩获无数。桑显和单人匹马逃走,余部都投降了。屈突通越发窘困,军心动摇。有人建议他投降,他流着泪说:“隋朝两代帝王待我不薄,恩宠有加。常言道,乱世识忠臣。食人之禄,临危而避艰险,我做不出来。”部众被他的忠贞不屈所感动,情愿继续跟着他。李渊又派屈突通的家仆前往劝降,屈突通怒斩家仆以表###志。他留下桑显和守潼关,自己率军东下,想与洛阳的兵马会合。桑显和明知大势已去,好汉不吃眼前亏,屈突通一走,便向刘文静献城投降。刘文静命窦琮率领轻骑,会同桑显和东下尾追,在稠桑追上了屈突通。屈突通结阵固守,窦琮命令随同桑显和投降的屈突寿前去向他父亲喊话。屈突通横眉怒目骂道:
  “这个蟊贼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告诉你,过去我跟你是父子,现在跟你却是仇敌,势不两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屈突寿好言相劝,“父亲过来好了,父子团圆,一家团圆,唐王不会亏待你。”
  屈突通气得胡须都翘了起来,命左右放箭。桑显和顶替上来,叫喊道:
  “诸位听着,屈突通走上了穷途末路。你们都是关中人,能逃到哪里去?赶紧投降吧,早早回去守着父母妻儿过日子。”
  隋军将士全都放下了武器,屈突通成了孤家寡人。他跳下马背,向东南叩拜,痛哭流涕地说:“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灵,实所共鉴。”侍卫把他扯起来,拖到了他儿子与桑显和的跟前。刘文静跟窦琮、桑显和等一一上了功劳簿,然后用囚车将屈突通押送到了长安。
  李渊和颜悦色,亲自给屈突通松绑。屈突通却不领情,扭着脖子硬梆梆地说:
  “收起你的把戏,假仁假义。请杀了我吧!”
  “屈将军,”李渊和风细雨地说,“我请你共谋大事,实乃出于敬重你的人品和才干,何必固执。”
  “少说废话。我屈某不会屈服于你。”
  劝降形成了僵局,李渊也有些失望了。李世民针对屈突通宁折不弯的刚正性格,避开“劝”字,改用开导的方式说: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民为邦本。由此看来,尽忠报国,主要是造福于民。杨广倒行逆施,涂炭生灵,神人共愤。忠于他好比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完全背离了民心民意。亡羊补牢,时犹未晚。你是个明白人,自然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何必意气用事,拿生命来开玩笑。脑袋只一个,砍掉了,可就长不出新的来了。”
  “我宁愿死,不愿降。”
  “谁叫你降?当今的天子,明明是杨家的后裔,我和你本来都是杨隋的臣民。”
  屈突通被说服了,低下了头,不再言语。李渊奏请杨侑诏命屈突通担任兵部尚书,赐予蒋国公的爵位,兼秦公元帅府长史。
  英雄惜英雄。李世民很看重屈突通精于韬略,多谋善断。屈突通也羡慕李世民年轻有为,英勇无敌。二人相处融洽,成了忘年交。
  李渊满心欢喜,对裴寂说:“二郎连屈突通也收服了,我真为他感到骄傲。”
  “李靖、屈突通都是难得的良将,都收入了二郎的囊中,大郎的势力就远不及他了。王爷,事情不可小看呦,得想想法子,巩固大郎世子的地位。”
  “相府的事他帮不上忙,带兵打仗又不敢让他挂帅。”李渊显露出犯难的样子。
  “刘文静等率军东进夺取土地,攻占了弘农郡。不如让大郎去巡视河东,多露露脸,可以提高他的声望。”
  年底,李渊又收到军报。李孝恭与地方官相互配合,乘胜南下夺取土地,巴蜀全部纳入了西京的版图。至此,东起商洛,南至巴蜀,各地的郡县长官、民军首领和氐、羌酋长,争相派遣子弟前往长安请求归顺。有关衙门回复的文书,每天数以百计。
  过了年,李建成从河东回到了长安。无所事事的他耐不住寂寞,约邀白雪公主去霸上游玩。白雪公主长长的睫毛眨动了一下,故作惊奇地问道:
  “约我去灞桥,是不是想送我回去?”
  “不是,不是,绝对没有送走你的意思。”李建成忙不迭地申述,“霸上,又称霸头、霸陵、白鹿原,那是一处游览胜地。相传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霸上,因此叫它做白鹿原。原头的汉文帝墓称做霸陵,口语大都叫霸上、霸头。灞桥是横跨在灞水上的一座桥,秦穆公时修的,隋开皇三年又在离秦汉桥里许的河面上修了南桥。灞柳风雪,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咧。”
  “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神情黯然,灞桥故又名销魂桥。那样的地方,我不爱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四章  强扭的瓜也甜(4)
“那就去大兴善寺,烧炷香。好不好?”
  “我哪儿也不去,要去你自个儿去游呗。”
  李建成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了。白雪公主径直来到了李世民居住的承乾殿,李世民正在对照地理图本翻阅老君所赐的兵书,白雪在他身边站了一会儿,带着嬉戏的口吻娇嗔道:
  “看得好入神啊,进来了人都没有发觉。”
  李世民微微一怔,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公主大驾光临,有失迎迓,恕罪,恕罪。”
  “少来些客套,油腔滑调的,你以为我听不出来。”
  “请坐,请坐,有话坐下来慢慢说。”
  白雪挨着李世民坐下来:“夏天来了,呆在军帐里闷得慌,想邀你外出散散心。”
  “去哪儿?”
  “曲江池。乘画船在曲江水上游一游,樽壶酒,听听笙歌,观赏观赏细柳新蒲的景色。”
  李世民略一迟疑,满口答应道:“明天在彩霞亭见面,不见不散。”
  “早点去,免得我久等。”
  湛蓝的天空,几丝白云缓缓悠悠地飘流。窗外映照着初夏和春末交替时明媚的阳光,风儿带着暖意轻轻地吹着,莺啼燕啭,时不时地送进来布谷鸟的叫声。白雪精心收拾打扮,换上艳丽的服饰,来到曲江彩霞亭,等了片刻,只见一位公子骑着马翩翩而来。当他跳下马背时,白雪不由得吃了一惊: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父王把二郎召去了,”李建成笑吟吟地说,“他不想失约,请我来陪你。公主,我和世民是兄弟,谁陪你不都是一样的吗?”
  “大不一样。”白雪一扭身子,“我不要你陪,你走呗。”
  李建成绕到白雪面前:“别误会,我们兄弟是好意。”
  “你们明明在捉弄我。哼,让我去找他,当面问清楚。”
  “公主,你瞧,太阳出来了。芳菲渐浓,万物争荣,曲江风光又是如此的旖旎,静影沉碧,烟水空濛。何必放过良辰美景,去自寻烦恼?来,来,别怄气,我扶你上船。船上备了宴乐,还有江南来的乐妓唱小曲儿,唱风情民歌。”
  “算啦,算啦,你不要再唠唠叨叨了。对不起,我就走。”
  白雪跨上胭脂马,一提缰绳,眨眼之间便跑得不见身影了。
  直到天黑,还不见白雪回家,突利找了李世民,二人又去找了李建成,才发现白雪失踪了。三个人带了亲兵连夜赶到曲江池一带寻找。找来找去,终于在紫云楼的左侧找到了白雪。原来白雪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晕倒在路旁。胭脂马站在一棵柳树下守候着主人,见了突利,它求救般的咴咴嘶鸣着。李建成跑拢去,双手扶起白雪,白雪仍然不理睬他。突利弯下腰,凑到白雪跟前:
  “阿妹,伤着没有?”
  “没有。”白雪眼珠子转了转,“阿哥,给我把二郎找来。”
  “我在这儿。”李世民从突利身后伸出头来。
  白雪从李建成的怀抱里挣扎下地,一手指着李世民的鼻子尖,忿忿地说:“你为什么失约,让别人代替?气得我摔晕了,快带我回去养伤。”
  突利扬起下巴,目光从白雪公主移到李世民的身上:“二郎,阿妹的脾气倔强,不依她不行噢。”
  李世民把白雪扶上马背,然后自己骑上去,让白雪歪在自己的怀里,回到了承乾殿。李建成像只阉了的猫一样,垂着头,无精打采地跟在背后往回走。他又气又恨,气白雪公主不识好歹,恨李世民出了他的丑,还要夺他所爱。从此,兄弟之间的隔阂又加深了一层。李世民弄巧成拙,做好不讨好,得罪了大哥,又背上了白雪公主这个包袱。他尤其害怕长孙敏出面干涉,若是那样,只怕千担河水也难洗清白。
  

第十五章  “援救”东都(1)
元吉突然从晋阳跑到京城来了,李渊又生气又高兴。他特别疼爱这个小儿子,时时惦记着他,但又恼火他擅离职守。他睁着眼睛看了元吉很久,用略带威严的语气说:
  “不好好履行职责,到处跑。晋阳出了乱子,军法无情咯。”
  “长安已经稳定了,眷属还留在晋阳干吗?”元吉像受了委屈似的嘟哝着,“寂叔派人把尹姨和张姨接来后,女眷们不断找我又吵又闹,再不送过来,会闹翻天。”
  “一张好油嘴,说得头头是道。难道派人送来不一样吗?”
  “我也想顺便来看看父王和兄长嘛。你们不欢迎我,好,好,我明天就回晋阳去。”
  “我们欢迎三胡来。”李建成帮元吉说话了,“你嫂嫂对我说,你对她和孩子们照顾得很好,她正要设宴招待你。”
  “爹,听见了没有?”元吉露出了得意的神气,“该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
  “不要翘尾巴。”李渊做出严肃的样子,“我留你守晋阳,不是要你专门去照料眷属。”
  “父王,听来人说,三胡在晋阳干得很出色,老百姓还送了‘勤政爱民’的牌匾给他。”
  “我主要是担心晋阳的安危,要加强防卫,千万不能失守。”
  李建成趁机进言道:“太原既然重要,那就应该加大元吉的权力。”
  “我已有所考虑,朝廷不久便会任命他作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全权处理军务。”
  “三胡,到我家里去,大哥大嫂首先向你祝贺祝贺。”
  李建成和元吉说说笑笑离开了武德殿。李渊望着他们的背影想起了世民,他预感到他们三兄弟大有可能形成两派,深感忧虑,决计加强防范,遏止其不良势头的发展。
  李世民听到长孙敏来了,乐得心里直痒痒,两腿生风地朝承乾殿疾走。人还没进门,长孙敏就腆着肚子迎了出来。李世民喜得失了神,许久才回味过来:
  “你有身孕啦?”
  “嗯呶。”长孙敏羞涩地扭过身子,脸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红云。
  “怎么不早告诉我?”
  “开始我也不明白,明白了又没再见到过你。”
  李世民跪着手指计算了一下:“喔唷,###个月啦,快临盆啦。”
  “进屋去,我给你沏壶好茶喝。”
  长孙敏让丈夫走在前头,跟着进了偏殿。她亲手沏了一壶茶水,倒在两个茶杯里。夫妻俩边饮茶边交谈。
  “敏儿,你受累了,又瘦了些。”
  “生儿育女是女人的本分,不用过多的操心。只要你好,就百事无忧了。”
  “我长时间地离开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实在抱歉。”
  “舍不得娇妻,就称不得好汉。男子汉要干出一番事业,就不要厮守在儿女私情上面。”
  “真是难得的女中豪杰,目光远大,见识深,胸怀开阔,情操高尚。”
  “用不着奉承,我可受不了。”
  “我说的是心里话。”
  “那么,近两个月你就不要离开我,多说点儿心里话。等我生产后,再离开不迟。”
  李世民显得有些为难:“军情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出征的可能呀。”
  “你先给孩子取个名字,免得生下来我不好怎么叫他。”
  “没有思想准备,一下子取不出来。”李世民双手摸着后脑勺。
  “我倒是想出了一个名字,”长孙敏带着征询的口吻说道,“我们住的不是承乾殿么,取名承乾,又好听又有意义。”
  “乾者,天也,代表君象,下受上谓之承,承乾二字合起来,意思是承受帝业。只怕会引起非议。”
  “你向父王解释时,应该说孩子取名承乾,是表示我们李家即将袭承大统,让父王给孩子赐名。”
  “考虑得真是天衣无缝。”
  “还有一件事,也要和你商量商量。我如今身怀六甲,不能侍候你,刚才我和白雪公主交谈好了,她愿意帮我,你就把她留在身边吧。”
  “不行。”李世民做了个拒绝的手势,“大哥看上了她,我不能夺人之爱。”
  “她找父王去了,要求住到承乾殿来,和我做伴。”
  “怎么不阻止?”
  “我才求之不得哩。”
  “咳,让我快去见父王,请他劝阻。”
  李世民跨出承乾殿,大步流星地朝武德殿走去。
  此时的李渊,在突厥人面前纯粹持忍让态度,简直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白雪公主要求搬进承乾殿,和长孙敏做伴,李渊便满口答应了。坐在李渊身旁的元吉见白雪公主容颜俏丽,别具风韵,不禁心旌摇荡,蠢蠢欲动。
  李渊得到密探的报告:李密和王世充围绕洛阳杀来杀去,双方都大伤了元气。洛阳缺粮,米价每斗三千钱,百姓饿死十之二三。朝廷征招壮士守城,凡自带伙食者,一律授予散官二品衔。裴寂见李渊动了攻取洛阳的念头,脆快地进言道:
   。 想看书来

第十五章  “援救”东都(2)
“天赐良机,义军可以打着救援东都的旗号,进驻洛阳,天下便得多半了。”
  “此计不妥。”李世民扬起眉毛,反驳说,“隋军不会迎接我们,李密也会从中设阻。关东群雄割据,战乱不休,我们不去,倒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出师,则群雄震怒,反而成了众矢之的。况且,陇西有薛举和李轨两大心腹祸患。军马东去,西京空虚,要是后院起火,如之奈何?”
  “二郎所言极是。”柴绍和李世民的见解一致,“陇西不平,后患无穷。向东扩展,必须在扫除薛举、李轨以后,方可大举兴师。”
  “薛举、李轨出身卑微,难孚众望,成不了多大的气候。李密可就大不一样喽,他足智多谋,瓦岗军勇敢善战,一旦洛阳得手,势必持胜利的余威,进兵关中。那时只怕就难对付了。”
  听了李建成的一番话,李渊拿定了主意,即命世子李建成担任左元帅,秦公李世民担任右元帅,率领十余万兵马,打着“援救”的旗号进军东都。
  刚刚传下将令,突利找上门来了,询问妹妹的下落。李渊以为她在承乾殿,李世民和长孙敏都说她没有搬进来。白雪公主失踪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闹得长安满城风雨。
  驰援东都的兵马分成左右两军,分别由李建成和李世民统率,穿过八百里秦川,浩浩荡荡朝向东方进发。这时候,激战犹酣的李密和王世充都杀红了眼,阵势如海潮涨落,你来我往,仗愈打愈猛烈。行军途中,李世民不断跟人谈论洛阳的战争,不断搜集瓦岗军的情况。他尤其对李密感兴趣,着重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掌握了许多可供参考决策的资料。
  李密,字玄邃。其父名宽,曾任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公。李密年轻时便颇有智略,志向远大,轻财仗义,好结交名士。在担任左亲侍时,杨广看到他的模样古怪,对宇文述说:“左翊卫的那个黑不溜秋的年轻人,目光阴冷透亮,相貌异常,不要让他宿卫。”
  宇文述暗示李密,于是他称病自请免除了职务,从此屏绝应酬往来,闭门专心读书。有一次,他骑在黄牛背上读《汉书》,杨素瞥见了,非常诧讶,召到家里倾心交谈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李密的学问见识广博深远,不同凡响。你们都不如他。”从此,杨玄感和李密感情日厚,结成深交。
  大业九年,杨广二次亲征高丽。杨玄感乘乱起兵反隋,请李密出谋划策。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计:上计,长驱入蓟(北京市),据守临渝(三海关),扼住咽喉,切断杨广的归路。中计,西取长安。下计,袭取洛阳。如果百日之内攻不下洛阳城,隋朝从四面八方调集到了援军,后果就难预料了。杨玄感说:“你的下策,却是我的上策。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在东都,若能攻克,足以动摇杨隋的军心。而且,所经过的城池不夺取,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可是,洛阳久攻不下,最终惨败。
  李密从押解途中逃脱,投奔瓦岗寨。首领翟让用他去游说诸小股民军,收编了他们,取得了翟让的信任。李密又和前来找他的李玄英商通,装扮成道士,四处散布《桃李章》:“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在制造舆论的同时,进而又结交了翟让的军师贾雄。翟让把李密建议他攻取东西二京和自立为王的话告诉贾雄,问他可不可以采纳。贾雄装模作样卜了一课,双手一拍,欢欣鼓舞地说:
  “大吉大利,贵不可言。不过,”他语气一变,“你自己当大王,恐怕不见得成功,如果拥立那个进言的人,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照你所说,”翟让反问道,“蒲山公应该自立,那他何必要跟随我?”
  “诸事都有其缘由和因果关系。他之所以前来投奔将军,是因为你姓翟,翟的意思是沼泽池塘,蒲草非水不能生长,所以蒲山公需要你,离不开你。”
  翟让相信了贾雄的话,跟李密的交往密切起来。李密说服翟让攻取荥阳,就近从洛口仓取粮,等到兵壮马肥,再与他人争锋。李密、翟让、徐世勣和王伯当合围隋将张须陀,打败隋军,阵斩张须陀。杨广诏命光禄大夫裴仁基当河南讨捕大使,替代张须陀,赶赴虎牢关镇守。翟让让李密独自建立大营,号称蒲山公营,自己带着旧部回到了瓦岗。李密提督蒲山公营西进,抵达康城,说降了几座城池,获得了大量的军资粮草。翟让后悔了,又返回来追随李密。
  大业十三年二月,李密和翟让联合攻下了洛口仓,打开粮仓听任百姓取粮。接着又击溃了隋军的反攻,缴获了所有辎重、器械和铠甲,赢得了声誉。翟让推举李密当盟主,上尊号称魏公。改年号为魏公元年。大赦天下。发布命令的文书,署名称行军元帅府。魏公府设置三司和六卫,元帅府设置长史以下的属官。李密授予翟让上柱国、司徒的职务,封东郡公。又任命单雄信作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作右武候大将军。赵魏以南和江淮以北地区的民军莫不响应,前来归附者如流水一般,络绎不绝,部众猛增到几十万人。李密派护军修筑洛口城,方圆四十里,作为行军元帅府的驻地。又命李世勣率部向东攻占城池,取得了安陆、汝南、淮安和济阳。黄河以南的郡县,大多归属了李密。
  

第十五章  “援救”东都(3)
裴仁基阻挡不住李密的进展,受朝廷的猜忌,迫于无奈,带着部众献出虎牢,向李密投降了。李密任命裴仁基作上柱国,封河东公。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智勇双全,李密任命他作上柱国,封绛郡公。少年英雄罗士信也随裴仁基降于李密,担任总管。李密又得到了齐州历城人秦叔宝和济州东阿人程咬金,任命二人作内军骠骑。李密攻下回洛仓,并打败了段达的七万隋军。武阳郡丞元宝臧,举郡投降李密。李密任命元宝臧作上柱国,封武阳公。元宝臧吩咐他的门客魏徵上表向李密致谢,并请求将武阳郡改称魏州,提议李密督师西攻魏郡,南下会合诸将攻取黎阳仓。李密大喜,即命元宝臧担任魏州总管。魏徵在表文中所显露出来的才气被他看上了,召到元帅府,担当文学参军,掌管记室。
  河南和山东(河北)发大水,饿殍遍野。徐世勣建议李密说:“天下大乱,本来就是因为饥馑的缘故。我们如果能夺取黎阳仓,既解决了军粮,又可以赈灾。”
  “你的建言顺天意,得人心,用兵定然马到成功。”
  李密即命徐世勣带领五千人马,从武原渡过黄河,会同元宝臧等,袭取了黎阳仓。开仓听任饥民取食,十来天就聚集了二十多万兵马。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相继投降。已经称王的窦建德、朱粲,也派遣使节上表依附李密。
  瓦岗军再次攻下了洛口仓。隋将王世充率军夜渡洛水,扎营黑石。李密迎战失败,率骑军重新南渡洛水,余部撤退到月城。王世充围住月城。李密率轻骑快马加鞭直扑黑石。黑石营的守军惊恐万状,接连举了六次烽火报警。王世充撤了月城之围,回师援救黑石。李密拦住厮杀,大破隋军,阵斩三千余人。
  王世充自洛北战败,紧闭营门,拒不出战。越王派使者前往慰劳。王世充既惭愧又恐惧朝廷降罪,再次向李密挑战。两军夹石子河列阵。翟让首先发起进攻,失利。王世充追击,王伯当和裴仁基从两侧横着切入,切断了王世充的后军。李密率中军冲杀过来。王世充大败,向西逃走。
  瓦岗军作战,翟让每每打前阵,又常常吃败仗,最终由李密扭转战局,转败为胜。李密的威望愈来愈高,翟让则下降到了从属的地位。翟让所部司马王儒信看到翟让愈来愈不受重视,担心李密会把他挤垮、压倒。他暗中提醒道:
  “李密老谋深算,主公却一味谦让,这样很快会被他吃掉。你应该自任大冢宰,总管政务,夺回失去的权力。”
  “我的能力本不如他,让他站在前头,有什么不好?”
  翟让颇有自知之明。而他哥哥荥阳公翟弘挺凸着罗汉肚,眯缝着两只猪眼睛,咋咋呼呼地说:“皇帝你得自个儿当,干吗要让给别人?你当真不当,我倒愿意当当看。”
  “老兄哥,当皇帝并不容易,你不是那个料。”
  “我绝对比杨广当得好。”
  “你以为杨广傻吗?刚好相反,他相当精,能文能武。只可惜鬼迷了心窍,聪明反被聪明误。”
  翟让一笑置之,并不在意,也没有放在心上。依附李密的人却借题发挥,大作文章。贾雄把翟弘的话添枝加叶大肆渲染了一番,许多人又痛诉翟让横行霸道、勒索钱财和苦刑拷打他们的情形。王伯当和左司马郑颋警告李密说:
  “翟让骄纵专横,不行仁义,目无君长,应该及早除掉,以绝后患。”
  “现在局势还没有稳定,就互相残杀,谁晓得别人会怎么看呢?”李密表现出为难的神色。
  “毒蛇螫手,壮士断腕,根本还保留着。如果让他们先得了手,那时悔也悔不过来了。”
  “嗯,咹,”思之再三,李密下了决心,“你们去做准备,宴请翟让。”
  翟让接受李密的邀请,带着老兄翟弘、侄儿翟摩侯等人,来到元帅府。李密满脸堆笑,显得非常亲善,跟翟让、翟弘、裴仁基同坐一席,单雄信和徐世勣等侍立在翟让的身后。王伯当与郑颋穿梭般地往来张罗着。
  “嗨嗨,今天我们弟兄几个饮酒,消遣消遣,用不着站许多的卫士,只留下侍候的人就够了。”
  李密说罢,向后一挥手,屏退了侍卫。翟让没有反应,身旁的卫士都站在原地没有挪动。
  王伯当眼珠子转动了一下,带着请示的口吻说:“今天很冷,正好饮酒取暖,请赏赐司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