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小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是幸运的,其统治者不觉得融合个人与国家利益太困难,因为国家目标总是一个强大的目标。自从日本建国以来,一直有一个清楚的愿望,要建造强大、受人尊敬的国家——至少受到中国的尊敬,因为直到16世纪中期欧洲人到达前,日本对广大世界的认识还相当有限。岛国的孤立性与强烈的自己人/外人心态,使得欧洲人的到达进一步刺激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日本人因西方人在19世纪中叶返回日本而产生非常强烈与普遍的民族主义,民众决心建造一个强大的国家。教化有所帮助,但民族主义已经在大多数民众心中萌芽并因危机感而开花。国家危机感很快转变成民族尊严感。民族尊严在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败北而遭遇挫折后迅速恢复的事实,不仅是民族精神深度而且是日本复原力的见证。
日本的统治者也因民众愿意为大我牺牲小我而获利。日本的集团主义受到过度夸大,但日本人团队力量的意识确实比许多国家要强烈。假如一支由强壮的马组成的队伍不同心协力,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跑,如同在西方国家发生的情况,这是没有用处的。此外,每个团队需要一个领导人、一个协调者,而这也是日本人所认识到的。日本曾出现极为强力的领导者,特别是在危机时期,但一般而言,他们偏爱的领导人是能够把团队团结起来,能够妥协、平衡各方利益、经常保持低姿态,把事情做好而有技巧的务实主义者。日本人偏好区别正式权威与实际权力,也对这点有所帮助。往往是幕后的匿名人物做决策,因为他们比那些有正式权威的人拥有较大的行动自由。
因为这种种理由,西式民主与个人权利的概念在日本仅有有限的吸引力。当然,日本人如同世界每个人一样,宁愿自由不要压迫,但他们显示比大多数西方人更愿意接受限制。团体的生存意味着至少多数团体成员的生存。保存团体符合每个个人的利益——这是何以和谐变成如此的理想的一个主因。但假如任何一个个人被允许太多自由,团体会被摧毁。这必定将侵犯到他人的自由并摧毁使团体团结起来的平衡。西方世界理论上有同样的理念,例如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Social Contract)可以看出,但实际上西方世界往往以少数的利益作为优先(宛如要去说服自己民主与平等多么了不起),尤其是假如他们被视为弱势团体的话。日本从未如此,日本曾经真正尊重的惟一“少数派”是人数少的执政精英。
这不都意味着日本从未有过赤裸裸自利的时候,中世武士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发现无言的自利较好,或指导下的自利更好。中古时代的自利受到德川政权的无情的压制,至少从赤裸裸表现的角度来看是如此。对于变成习惯于服从权威、习惯于真正集体责任理念(尽管在几个世纪以前这已成为合法的规范)的日本人来说,这是特别重要的时期。公开追求自利在后来的明治时代复苏,但受到政府的管制以达成民主与权威的最佳融合。当然,一些日本人不喜欢政府这么权威,尤其是战前年代,但一般来说人们接受民主会过度的事实。当吉田茂就占领当局的早期改革发表这样的评语时,许多民众深表同情。比起许多西方国家,日本民众较愿意允许国家领导人有较大、较强制性的角色——虽然这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考验。
儒学和谐、秩序与“知其位”的理念在塑造日本人态度上扮演重要角色。有野心、有竞争力及享受地位似乎是人性的一个基本部分,至少在男人控制的历史世界是如此。孔子知道这个,日本人也知道。在历史上,日本人重视阶层与等级。他们毋宁认为,人生而不平等,强迫要他们平等,这是违反自然的且是不快乐与挫折的一个根源。勉强的平等会顿挫人的野心,破坏人的成就,而把弱者视为和强者平等,这对国家不会有裨益。日本人长久以来毋宁公开承认不平等,甚于尝试掩饰并假装它不存在。这是达尔文主义如此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在全国层次上,他们相当乐意向全世界挑战以证明他们是最适合的,是应该排列在阶层顶端的国家。假如他们输了,他们会向打败他们的国家学习直到他们终于成为第一,因为他们感觉那是“他们的地位”。
结论:给胸怀大志之强权的教训(3)
但在国内,阶层的竞争容易鼓励一种不健全的个人主义类型,因此竞争以较安全、较受管理的方式进行,尤其在教育方面。不像西方世界时常遭遇的情况,那些在学校中成绩特别优秀者不被认为是精英——在日本他们真正受到尊敬。工作认真者也同样受到尊敬,偷懒者受到蔑视。从这种获得尊敬的角度,日本人进行阶层的竞争,而一种不被西方人认识的等级被授予。这是一种毋宁强化而非削弱团队的阶层类型。
那么,日本的主要长处可以摘要如下:
⊙务实——尤其弹性与妥协适应的能力;
⊙尊敬学问的力量,尤其是学习他人的长处;
⊙尊敬野心与成就,包括努力工作;
⊙强烈的民族主义感;
⊙欣赏团体的力量;
⊙知道个人权利与自由必须受到限制;
⊙接受权威;
⊙接受阶层与个人之间的不平等。
当然,操控国家长处不总是容易的游戏。长处往往是双刃剑,且同时是潜在的弱点,必须有适当的平衡与协调。例如,民族尊严很容易变成民族主义傲慢与沙文主义。成就导向能够变成无情,或者专心追求目的有可能成为眼光狭小与没有能力知道何时停止。接受权威与个人权利的限制能够导致极权主义。接受阶层能够导致“下属”被虐待。愿意学习会被教化误导。当似乎没有对象可以学习时,向他人学习会变成问题。务实会导致失去方向感,且在道德意义上导致不健康地容忍腐败。重视团体能够导致在个人层次上欠缺责任。
日本已发现所有这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战时,而20世纪###十年代也是,但程度较浅。日本也有其他弱点,诸如宿命论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方面破坏成就导向,另一方面会产生种族优秀是命定的理念。日本明显缺乏善恶感可能有助于日本人对人生的务实态度,但也较容易从其他角度判断“不受欢迎之事”。这“其他的角度”往往只是意味着违反规则,但在较深的层次有时意味着不纯粹。这在过去跟日本的高度民族同构型结合起来,产生一种信仰,认为日本人是纯种的,而其他民族不纯种。
当然,日本有它的问题,但哪一个国家没问题?日本目前正处于特别艰难的时期,因为日本正挣扎着重新定向作为一个不同类型的强权,一个没有其他明显模式可以学习的强权。当前,日本的传统长处有许多可能不适当,但有些长处是适当的。例如,对学问的尊敬是不受时间限制的特质。
尽管战争和近年来被削弱的经济超强形象对日本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日本仍因为非凡的成就在历史上获得永久的地位。傅高义可能夸大了日本的情况,但全世界仍可以从这个不寻常的国家身上学习到许多教训——从其错误也从其成功之中获得经验。
术语汇编(1)
甘え:amae,像小孩那样依赖他人。
物哀:mono no aware,意思是“怪可怜”。
幕府:bakufu,军政府。
文乐:木偶戏。
部落民:受歧视、迫害的部落。
武士:往往等于“侍”(samurai)。
武士道:bushido。
舞蹈热:butonetsu,被应用于明治初期的内阁。
町人:城市居民。
町人物:指德川时代商人成功的故事。
超然内阁:明治时代的超然内阁。
大名:指封建诸侯,尤其指德川时代的大名。
圆高:endaka,指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元升值。
秽多:今日的部落民。
谱代:传统上效忠德川氏的大名。
富国强兵:明治初期的口号。
艺伎:原本由男性扮演,但今日艺伎全是女性,艺伎款待顾客,有时也充当娼妓。
###:指明治政府初期的寡头执政者。
军记物语:指中世纪武士故事。
行政指导:尤其是政府对经济的指导。
俳句:指德川时代以来流行的十七音节诗。
藩:指封建领地。
埴轮:指日本古代墓葬的土俑。
腹切:harakiri,切腹自杀,是一种给武士作为光荣自杀的方法,往往用来代替处死。
非人:今日的部落民。
本音:内心的真正感觉。
一亿玉碎:如同珠宝的一亿人的自我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全国人民可能宁愿集体自杀而不投降。
院政:指逊位天皇操纵在位天皇,尤其平安时代末期。
人力车:jinrikisha。
地头:指中世管理庄园的行政官。
自由民权运动:明治初期至中期的自由民权运动。
绳文:指古代陶器上的绳纹,也用来作为那个时代的名称。
重、厚、长、大:指战后初期经济焦点的标语。
歌舞伎:一种华丽的戏剧,特别为德川时代商人所喜爱。
神风:kamikaze,原本意指13世纪元寇来袭时拯救日本的台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用来指为救国驾飞机自杀的飞行员。
假名:日本表音文字。
管理社会:意指被控制的社会,用来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社会,民众温顺地接受政府的控制,而政府则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
枯れ:kare,枯萎,一种美学价值。
华族:指明治初期以后的贵族。
轻、薄、短、小:指战后第二阶段经济焦点的口号。
系列企业:指战后财阀的企业。
古坟:古代的巨大坟墓,也被用来作为那个时代的名称。
国学:德川时代民族主义。
好色本:等于浮世草子,指色情书刊。
末法:佛教信仰的末世,尤指平安时代末期的末法。
结び:musubi,指与自然、自然的纯净之结合。
日本人论: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寻求解释日本成功的著作,作者往往自赞、把事情过分单纯化,强调日本人的独特性与优越性。
能剧:一种高级戏剧。
追いつけ、追い越せ:赶上并超过(西方),指明治初期流行的口号。
おかし:滑稽,是一种美学价值。
兰学:荷兰的学问,但通常泛指西学。
浪人:指无主君的武士。
寂び:古雅,是一种美学价值。
锁国时代:指德川时代的锁国时期。
侍:即武士。
参勤交代:指德川时代大名轮流到江户居留。
川柳:德川时代的诙谐短诗。
士农工商:德川时代的“武士─农民─工匠─商人”阶层制社会结构。
亲藩:指同德川氏有亲戚关系的大名。
将军:shogun,军事统治者。
守护:镰仓、室町时代维持治安的行政官。
术语汇编(2)
尊皇攘夷:德川末期的口号。
试切:tameshigiri,用武士刀对尸体或有时对活的罪犯试切。
寺子屋:指德川时代的私塾。
天皇制:尤其用来指明治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以天皇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教化。
东洋之道德,西洋之学艺:“东方道德,西方科技”,德川末期的口号。
外样:传统上不效忠德川氏的外围大名。
浮世:原本意指生命的短暂,但从德川时代以后用来指包括性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
浮世绘:德川时代有关生活与民众的版画,往往带有明显的色情味道。
浮世草子:指德川时代的色情书。
侘び:wabi,寂静,一种美学价值。
和魂洋才:明治初期流行的口号。
读本:指德川时代的通俗小说。
幽玄:yugen,幽闲,一种美学价值。
财阀:zaibatsu,大企业集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当代日本概况(1)
日本简介
日本国(Japan),人口约1亿2774万(截至2006年2月)。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北海道地区有少量人会阿伊努语。神道教和佛教较盛行,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和%。首都东京,人口约1254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象征天皇明仁,1989年1月即位,年号“平成”。
【誉称】樱花之国(樱花有300多个品种)、火山地震之邦(有200多座火山,活火山占1/4)。
【重要节日】天皇诞辰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建国纪念日(纪元节,日本纪元的开始)2月11日。樱花节3~4月。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9小时;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
【国旗】日本国旗称为太阳旗,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白色象征正直和纯洁,红色象征真诚和热忱。“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太阳旗来源于此。古时候用作神社的挂旗,16世纪起作为日本舰船旗,1870年定作国旗。国旗的标准尺寸宽与长之比为2∶3, 日徽图案直径为宽度的3/5,日徽处于旗的正中。由于日本没有确定国徽,有时采用皇室家徽——16花瓣的菊花或梧桐图案来代替国徽。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
【国歌】《君主御世》,其歌词本是收录在《古今和歌集》中的和歌,作者不明。歌曲是明治时代宫内省的乐师林广守所作,1893年被确定为国歌。歌词大意是:君主御世,千秋万代永存,犹如小石成岩,岩上生苔,永无止境。
【国花】日本人自古认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的神话里也出现过樱花,樱花凋谢时干脆利落,人们把它与武士的人生观联系在一起。此外,由于皇室的家徽上有菊花,所以菊花也被当作日本的国花。
自然地理
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故日本又称“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公里。人口12560万,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日本地处温带,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大多数山为火山,其中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日本的象征。日本地震频发,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港湾,境内山地崎岖、河谷交错。森林覆盖率为66%,但木材%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河流多短小,水量充沛,水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2%左右。信浓川长367千米,利根川流域面积16840平方千米。多小而深的火口湖和泻湖,琵琶湖面积最大。8~10月常遭台风袭击。日本矿藏资源极为匮乏,矿种多,储量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和燃料都依赖进口,但它却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工业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此外,它的渔业也很发达,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
政治
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惟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由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内阁行使的有关行政权对国会负有共同责任。内阁总理大臣享有国务大臣的任免权,以保持内阁的统一。司法部门是法院。法院由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简易法院)组成。所有的法官都独立行使职权,只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最高法院院长根据内阁的提名由天皇任命,其他法官都由内阁任命。法院有权认定一切法律、法令是否符合宪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当代日本概况(2)
90年代初期以来,右倾保守势力膨胀、左翼中间力量明显衰退。各党政策主张总体右摆,修改宪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发挥更大军事作用成为多数政党的共识。
自民党在众议院拥有绝对稳定多数席位,一党独大的态势突出,自民、公明两党执政联盟议席超过总议席数的三分之二。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在2005年众院大选中严重受挫,2006年4月小泽一郎出任党首后恢复活力,对自民党的挑战较前增强。
经济
日本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GDP约占世界总量的15%,占亚洲的60%。截至2006年7月底,外汇储备达8787亿美元,为世界第二;拥有约万亿美元海外资产,是世界最大债权国;2005年贸易总额为11168亿美元,居世界第四。民间资本充裕,个人金融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2005年度对外直接投资达455亿美元。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在微电子、半导体、节能、环保等许多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工业体系完整,工业结构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实行机械化商品性生产,产品主要为稻米、小麦。海运、航空、铁路、公路均极发达,铁路长47000千米,公路长117万千米。
资源贫乏,9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石油完全依靠进口。日本政府积极开发核能等新能源,截至2006年7月,拥有55所核能发电站,总发电装机容量为4822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森林面积约为251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木材自给率仅为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日本山地与河流较多,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约占发电总量的35%,蕴藏量约为每年1353亿千瓦时。日本的专属经济区面积约相当于国土的10倍,近海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捕鱼量位世界前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泡沫经济后遗症特别是大量呆坏账的严重拖累,日本经济持续萧条,东亚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深化进一步加重了日本的经济困难。1998年7月,小渊内阁成立后致力于振兴经济,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扩张性财政,采取一系列恢复景气的新措施。1999年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好转,上半年实现%的正增长,但下半年出现下滑,全年增长率为08%。2000年上半年出现缓慢复苏迹象,但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复苏势头受阻,未实现自律性增长。
小泉执政以来,改变财政主导的刺激景气对策,推行全面彻底的经济结构改革,以解决不良债权为突破口,控制财政赤字规模,鼓励竞争,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民间需求为主的经济复苏。上述政策现已逐渐显现成效,日经济于2002年开始复苏,走出十年低迷。
军事
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发展军事力量。同年,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后改称保安队,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新建航空自卫队,7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正式定名为自卫队,并成立了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健全了统帅指挥机构。1976年制订《防卫计划大纲》,提出防卫总体设想和扩军方针:保持均衡发展的防卫态势,坚持重视质量的建军原则,使之能独立应付有限的小规模战争。至1990年已基本达到大纲所定指标。
自卫队的最高统帅是首相,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内阁会议。“安全保障会议”是内阁在军事上的最高审议机构,由首相、外务大臣、财务大臣、内阁官房长官、国家公安委员长、防卫厅长官等内阁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审议国防方针、建军计划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防卫厅相当于国防部,长官为内阁成员。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主席和陆、海、空军参谋长组成,负责拟定和调整三军作战、训练和后勤计划,搜集研究军事情报,在实施两个军种以上的联合作战、演习时,实施统一指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当代日本概况(3)
自卫队实行志愿兵役制。陆上自卫队服役期限为2~3年,海、空自卫队为3年。一般根据本人希望,可延长服役1次(2年)。截止2006年3月,日本总兵力编制员额33万人,其中现役军人万人,文职万人,预备役万人。其中陆上自卫队约万人,编为5个方面队,辖13个师和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装备坦克1020辆,装甲车约980辆,各型飞机约511架,各种火炮7630门;海上自卫队约万人,由担负机动作战的联合舰队和负责近海警备的5个地方队组成,装备各型舰艇142艘,万余吨,飞机206架;航空自卫队约有万人,主要作战部队为航空总队,辖3个航空方面队和1个航空混成团,装备各型飞机464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61架。此外还拥有各式导弹28种。防卫厅机关和直属机构编制7000余人。2005年,驻日美军总兵力约万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的防卫政策出现调整且军费多次突破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1991年4月派遣自卫队赴海湾参加多国部队的扫雷活动,首次实现海外派兵。1992年6月,国会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简称“PKO法”,从法律上确定自卫队可出国执行联合国主持的国际维和行动。1992年以来,日本已分别向柬埔寨、莫桑比克、中东戈兰高地等共23次派出2080人次执行任务。2004年12月日本出台《新防卫计划大纲》,明确提出将国际贡献与本土防卫并列为自卫队的主体任务。2005年初日本利用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害,以人道救援为名进行了战后最大规模的陆海空三军海外派兵。
教育
日本每年的科研经费约占GDP的,位居发达国家榜首。日本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教育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专2~3年。其中小学到初中为9年义务教育。大学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师的地位非常高。著名的国立综合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著名的私立大学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2005年度教育预算为6兆2746亿日元,占当年预算总额的。小学至中学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近100%,高中升学率为%,大学升学率为%。日本重视社会教育,函授、夜校、广播、电视教育等较普遍。
新闻出版
新闻事业发达,报刊发行量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在世界各国中位居前列。综合性日报有121家,日发行量5356万份。全国有影响的报纸通称六大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全国发行的三大地方报为:《中日新闻》、《北海道新闻》、《西日本新闻》。2005年发行月刊杂志1893种,周刊980种。2005年图书共出版76528种。较有影响的杂志有:《中央公论》、《东洋经济》、《经济学家》、《文艺春秋》等。
广播电台、电视台近200家。电视平均每天播放20小时以上,广播平均每天播音22小时以上。电视、广播普及率均达100%。全国性的电视、广播公司主要是:日本广播协会(NHK),1952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东京广播公司(TBS),1951年成立;日本电视广播网公司(NTV),1953年成立。除日本广播协会外,其他电视广播公司均为私营。
共同通讯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简称共同社,其前身是1936年1月成立的同盟通讯社。1945年分为共同通讯社和时事通讯社。国内除东京总社外,还设有6个总分社和46个支局,国外在38个主要城市派有常驻记者,并同外国68个新闻机构有通讯合同关系。职工约2000人(截至2006年3月)。时事通讯社是第二大通讯社,简称时事社,成立于1945年11月。国内除东京总社外,还设有82个分支机构,国外在29个城市派有常驻记者,职工约1400人(截至2006年3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当代日本概况(4)
广播电台有半官方性质的日本广播协会(NHK)和4大系列民营电台(111家),平均每天播音22小时以上。NHK系半官方性质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创建于1925年3月,现有3个广播频道,合计平均每天播音159小时。
电视台主要有半官方的“公共电视台”NHK和分属于5大报纸的5大系列民营电视台(133家),另有民营###台10家,民营有线电视台若干。电视平均每天播放20小时以上。主要电视台:NHK于1953年开播电视节目,属半官方性质,每天播放5套电视节目,截至2006年3月,国外设有27个分社,与国外42个新闻机构有合作关系;东京广播公司(TBS),1951年成立,与国内28家地方电视台和34家地方广播电台组成电视广播网络,截至2006年3月,有职员1500多人;日本电视网(NTV),1952年成立,与国内30家地方电视台组成电视广播网络,截至2006年3月,有职员1200多人。
文化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公共设施的大厅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