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拯救华尔街-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WHEN GENIUS FAILED
The Rise and Fall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投机天才麦利威瑟
小时候,约翰·麦利威瑟会赌一把芝加哥小熊队的棒球比赛,每次下注之前,他都会把芝加哥当天的气象预报搞得一清二楚,以掌握棒球场当天的风向和风力。
约翰·麦利威瑟于1977 年负责创立了套利部门,这是所罗门兄弟公司进行转型的一个极为重要但又不那么明显的里程碑。这个部门就是日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一个原型。
与好人为伍:一位所有者或投资者,如果尽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着好业务的经理人结合在一起,也能成就伟业。
——沃伦·巴菲特
天才崭露头角
如果说,约翰·麦利威瑟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得到了什么秘诀的话,这个秘诀就是:千万不要放弃你的损失,直到它转变成为你的盈利。那么,约翰·麦利威瑟是在何时得到这一秘诀的呢?1979 年,一个名叫J。E。 艾克斯坦的证券自营商面临破产。有一天,满面愁容的艾克斯坦跑到所罗门兄弟公司一群人(其中还有几个合伙人)面前,当时,32 岁的约翰·麦利威瑟也在这群人当中。“我有一笔好生意,可惜我自己没能力做好它。你们愿意接手吗?”艾克斯坦开门见山地说道。
情况是这样的:艾克斯坦交易的是国库券期货(就像它的名字所表示的那样,是一种在未来某一特定的时间,以某一固定价格交付美国国库券的合约)。一般来说,国库券期货的价格要比正常的现券价格略低一些。在一笔典型的对冲交易中,艾克斯坦会买进国库券期货,卖出现券,然后等这两种价格逐渐趋于一致。这种交易有一个诀窍,这一诀窍也就是艾克斯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以及所有对冲基金管理人在从事对冲套利时所遵循的一项原则。艾克斯坦并不清楚这两者的价格究竟是会上升还是会下降,事实上,艾克斯坦根本就不关心是升还是降,他唯一需要关心的是,国库券期货和国库券现券之间的相对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买进国库券期货,抛空国库券现券(赌现券价格下跌),艾克斯坦其实对两场赌局都下了注,两场赌局的结果正好一正一反。根据两种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他就可以从一场赌局中赢钱,而在另外一场赌局中输钱。但只要相对比较便宜的资产即期货的价格比现券价格多涨一点点(或者少跌一点点),艾克斯坦在赢钱赌局上得到的利润,就会比在输钱赌局上的亏损多很多。这就是对冲套利的基本概念。
艾克斯坦用这种方法赌了很多次,通常都获得了成功。随着他赚的钱越来越多,他的赌注也下得越来越大。但由于某些原因,在1979 年6 月,市场出现了不合逻辑的异动:期货的价格高过了现券的价格!由于艾克斯坦相信市场价格最终一定会回归常态,所以,他下了很大的赌注。但是,他所预期的期货与现券价格将趋于一致的情况并没有很快出现,相反,两者之间的价差越来越大。结果,艾克斯坦被要求立即增加保证金,否则到期将被强行平仓。因此,艾克斯坦急于想把手中的交易作一个了结。
就在此事发生的同时,约翰·麦利威瑟刚刚在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一个套利部门。他突然意识到艾克斯坦的做法很有道理,一方面因为或早或晚这两种价格一定会趋于一致。但在另一方面,所罗门兄弟公司必须用巨额自有资金来冒这个险,而此时,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总资本才2 亿美元!当时,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合伙人都很紧张,但最后还是决定接手艾克斯坦所有的交易。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期货和现券的价差变得越来越大,所罗门兄弟和蔼可亲的约翰·麦利威瑟公司的账面上出现了极其惨重的亏损。当时,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一位名叫艾伦·法恩的合伙人的办公室外,有一本专门记录所罗门兄弟公司自有资金盈亏的账簿。每天下午,几乎所有的公司合伙人都会跑去看看当天又亏了多少。但约翰·麦利威瑟却一直非常冷静地坚持:这些交易最终一定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对此,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执行合伙人约翰·戈特弗伦德对麦利威瑟说:“我们都希望如此,不然你就得滚蛋。”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天才崭露头角(2)
事实证明,约翰·麦利威瑟的坚持是正确的。期货价格和现券价格终于趋于了一致,所罗门兄弟公司因此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在那个年代,从事金融期货交易的人非常之少,但约翰·麦利威瑟对此却极为了解。翌年,约翰·麦利威瑟被提升为合伙人,更重要的是,他所在的微不足道的、名称有点说不清楚的“国内固定收益对冲套利部”,现在拥有了运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自有资金进行对冲套利交易的完全自由。事实上,约翰·麦利威瑟找到了他可以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约翰·麦利威瑟生于1947 年,在芝加哥南部罗斯兰地区的小镇罗斯摩尔长大成人。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是爱尔兰人后裔,信仰天主教,支持民主党,而且还是芝家哥市长理查德·戴利的忠实支持者。约翰·麦利威瑟的父母有3 个孩子,他们家是一个大家族的一部分,约翰·麦利威瑟的父亲共有4 个堂兄弟,都住在同一条街上。他们所在小镇的中心是一个篮球场,球场边有一家专卖苏打水的商店和一个教堂,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天地。罗斯摩尔镇的东面是伊利诺斯中央铁路的铁道线,它的北面有一排红色的栅栏,栅栏外是一片弃置不用的列车车辆场和几家废弃的旧工厂。简而言之,这里即使还称不上是贫民窟,那它也绝对不是一个富人区。约翰·麦利威瑟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母亲在教育部门工作,是一对非常严肃的父母。他们家住在一栋用肉桂木和土砖建造的砖木房子里,屋前有一块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地和一个小花园。和大部分邻居的孩子一样,约翰·麦利威瑟也被父母送进了当地的教区学校上学(极少数没有这样做的人家被戏称为“公立家庭”)。习惯穿浅蓝色衬衣、打深蓝色领带的约翰·麦利威瑟先被送入圣约翰小学就读,毕业后进入蒙代尔天主教中学,这两所学校的老师都由奥古斯丁派教士担任,管教极为严格。男孩子们经常会受到老师们的戒尺惩戒,更严重的,还会被强制趴在地上上课。约翰·麦利威瑟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一种极其严厉的教育,所以他养成了一种近乎天然的秩序感。他的一位理发师儿子的朋友就回忆道:“我们根本就不敢在学校胡闹,因为老师会下死劲地惩罚我们,那感觉就好像要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一样。”因此,对罗斯摩尔镇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未来只有三种选择:上大学、当警察和坐牢。因此,约翰·麦利威瑟早就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打算。
聪明绝顶加上人缘非常之好,使得约翰·麦利威瑟能够一直顺风顺水地向着成功的方向前进。他曾因为数学成绩特别突出,而获得过全美荣誉学会奖——数学,正是一个债券交易员赖以成功的不二法宝。或许,正是由于数学具有一种天然的秩序感,一切都要受到种种严格的限制,所以约翰·麦利威瑟才会在其中感到自由自在,因为他不用害怕会因行差踏错,而招来戒尺的伺候。尽管约翰·麦利威瑟有一点点口吃,许多人都对他的这一特点记忆犹新,但这一点从来也没有给他日后的发展带来什么麻烦。约翰·麦利威瑟是一个把感情埋藏得很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紧紧地包裹起来,深藏在自己的心中。约翰·麦利威瑟又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但他从来不愿意到处出风头。事实上,约翰·麦利威瑟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的,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如果约翰·麦利威瑟不是只展现出一个普通人的话,那么他早就可能被打入地狱了。
约翰·麦利威瑟很喜欢“赌博”,但他只在赢面已经很有把握的情况下才下赌注。事实上,赌博就是约翰·麦利威瑟头上的一片天空,因为在赌博当中,约翰·麦利威瑟可以充分地利用他自己的优势,将他谨慎冒险的天性发挥到极致。约翰·麦利威瑟很小就学会了赌马,还从爱玩扑克的祖母那里学会了玩21 点。有时候,约翰·麦利威瑟也会赌一把芝加哥小熊队的棒球比赛,令人称奇的是,每次下注之前,他都会把芝加哥当天的气象预报搞得一清二楚,以掌握棒球场当天的风向和风力。约翰·麦利威瑟第一次投资时只有12 岁。他所有的同学、伙伴,甚至他自己,都不会想到这个谨慎羞怯、满头褐发的小男孩,后来会凭着自己的努力和钻营,成为“霍雷肖·阿尔杰式的英雄”(霍雷肖·阿尔杰,Horatio Alger ,美国作家。“霍雷肖·阿尔杰式英雄”指只要勤奋,就能白手起家而致富的人。——译者注),成为华尔街的光荣。“约翰和他大哥上高中时就会炒股赚钱了。”约翰·麦利威瑟的母亲几十年后回忆道,“是他父亲教他们的。”
BOOK。←虹←桥书←吧←
第3节:天才崭露头角(3)
但有意思的是,约翰·麦利威瑟之所以最后能够离开罗斯摩尔镇,靠的并不是投资,而是他对高尔夫球所抱有的热情。打高尔夫是罗斯摩尔镇每一个男孩最普通的娱乐方式,从很小的时候起,约翰·麦利威瑟就开始经常到各个公共高尔夫球场去打球,这对当地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不同寻常的。在蒙代尔天主教中学,约翰·麦利威瑟是学校高尔夫队的主力,为蒙代尔天主教中学夺得过两届芝加哥郊区天主教联盟高尔夫锦标赛的冠军。他还经常不辞辛苦地搭乘火车或长途汽车,到位于芝加哥南部的佛洛斯摩尔乡村俱乐部当球童。俱乐部管理人很喜欢这个勤快、讨人喜欢的年轻人,经常让他为俱乐部最富有的那些会员当球童,让他多赚一点钱,多一点机会。果然,在俱乐部一位成员的推荐之下,约翰·麦利威瑟获得了齐克·伊文斯奖学金:一项以20 世纪初一位著名高尔夫球选手命名、专为高尔夫球童提供深造机会的奖学金。在得到这笔奖学金后,约翰·麦利威瑟选择了位于伊利诺斯州(Illinois )密歇根湖畔伊文斯顿小城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世界著名大学,是一所文理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大学。——译者注)。至此,在约翰·麦利威瑟的生活中,表现出了两种相互冲突的特质:首先,他具有一种来源于宗教固有价值和道德认定的团队(包括邻居和教区)归属感,并认为秩序和习俗本身就是美德;其次,约翰·麦利威瑟深刻地体会到了要取得某种优势,就必须得有相应的付出的道理。
从西北大学毕业以后,约翰·麦利威瑟在一所中学教了一年数学,然后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这里,他和后来成为其华尔街主要竞争对手的农民之子乔·柯兹纳成了同班同学。在此期间,约翰·麦利威瑟一边攻读学位,一边在CAN 金融公司兼任金融分析师,直到1973 年顺利取得学位。翌年,当时还是一家小公司、以后却在世界债券市场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所罗门兄弟公司,录用了这位27 岁的、有着健美身材、一双迷人眼睛和一对动人酒窝的约翰·麦利威瑟。
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之前,债券交易一直都是一项非常无聊的工作。投资者通常要通过其所在地银行的信托部门买进债券,以追求固定收益。只要债券发行机构不违约,只要投资者对所购债券没有更多的意见,投资者大都会对购买债券感到满意,很少有投资者会积极地去进行债券交易。管理债券投资组合以求更高回报,或尽力跑赢指数这些理念根本就不存在。事实上当时也根本没这种指数(这其实未尝不是好事)。当时债券市场的主导人物是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西德尼·霍莫尔——《利率史话:公元前2000 年至今》的作者。这位具有哈佛背景的古典派人物是一位绅士风度十足的学者,而这种人几乎早已在华尔街绝迹了。
霍莫尔时代的市场特色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固定关系”:因为在他那个时代,所使用的货币是固定的,所使用的汇率是受到控制的,连黄金的价格都是固定的(每盎司35 美元)。但是,20 世纪60 年代末席卷西方国家的大通胀,一下子就摧毁了这个原本相对太平的世界。随着通胀率的不断攀升,利润率也不断上升,那些票面息率为4% 、买进时还非常吸引人的所谓金边债券(17 世纪,英国发行的政府公债带有金黄边,因此被称为“金边债券”。后来“金边债券”一词泛指所有国家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即国债。——译者注),如今的价格至少跌掉了一半以上。1971 年,美国政府终于放开了对黄金价格的管制,此后,阿拉伯国家发起了石油禁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债券持有人依然对债券能够带来稳定收益抱有幻想的话,那么,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的倒闭案,则毫不留情地摧毁了这种幻想。此时,大多数债券持有者都已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他们再也不对那些固定收益感到心满意足了。于是,各国政府都被迫逐渐地取消了固定利润制,并放弃了对货币的管制。一句话,“固定关系”的世界不复存在了。
※虹※桥书※吧※BOOK。※
第4节:天才崭露头角(4)
于是,几乎是在突然之间,黄豆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钱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各地的期货交易所纷纷为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设计新的期货合约。一时间,市场上新的金融衍生工具、新期权及新债券交易则大行其道。而此时,专业的证券经纪人也开始醒了过来,并希望能够在这一市场上大显身手。到了20 世纪70 年代末,像所罗门兄弟公司这样的证券公司,开始以西德尼·霍莫尔之流绝对无力想象的方式,对债券进行分拆和组合交易。他们先将各种各样不同的抵押品集合到一起,然后,再把它们分拆成比较容易交易的小块证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另一种引发巨大变革的事物,是电脑的普及和应用。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任何一名交易员要想获知一种债券的价格,他都不得不去翻阅厚厚的一大本蓝皮书。1969 年,所罗门兄弟公司聘用了一位名叫马丁·莱波维茨的数学家,并为他配置了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第一台电脑。于是马丁·莱波维茨成了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一名数学家。当债券市场变得越来越热以后,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交易员们再也没有时间去翻那本厚厚的蓝皮书了,而是围在马丁·莱波维茨和他的电脑旁,以得到他们想知道的债券价格。现在他们所需要获知其价格的债券,在数量上已经增加了1 倍还多。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初,所有的交易员都拥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便携式计算器,从而大大加快了债券市场的交易速度。
就在整个债券市场变得一片混乱之际,约翰·麦利威瑟加入了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资金调度室,即以“债券回购”(指债券持有方以融资为目的将债券抵押给另一方,并且承诺在预定的时间还本付息,将债券购回的一种交易。——译者注)的方式为世人所知的一个部门。出现在他面前的,早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对之准确预测、风险很小的市场了,而是一个变化不定、充满机会的市场,是一个可以为一个年轻有为、目光锐利的分析人员提供极大机会的市场。但是,刚刚抵达纽约、很快就在曼哈顿一家体育俱乐部租好住房的约翰·麦利威瑟对此并不了解。不过很快约翰·麦利威瑟就发现,债券这个新鲜玩意,其实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对于具有数学天赋的人来说,债券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决定债券价格的许多基本要素都是能量化的。有两个基本要素决定了债券的价格。
第一个是债券本身所附有的息率。如果今天你只能以10% 的利率将钱拆借出去,那么你一定愿意多付一点溢价来购买债券,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得到12% 的收益率。问题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少溢价。这取决于债券的到期时间、还本付息的时间、你对债券到期时利率水平的预期(如果你有预期的话),以及债券发行人为所发债券附加的形形色色的发行条件,如可以在到期前提前赎回,或可以转换成股票等。
第二个是发行人不能清偿所发债券的风险。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量化的因素,而且,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并不是很大,但不排除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说,通用电气公司的债券风险很小,但与美国政府债券相比仍然大得多;惠普公司债券的风险又要比GE 大许多;而亚马逊网上书店债券的风险,又要比惠普公司大许多。因此,如果要债券投资者将钱投给亚马逊网上书店,他们就会要求得到比借给GE 高得多的利率;同样,如果要他们把钱借给波利维亚,提供给他们的利率就一定要比借给法国的高许多。所以债券交易的核心是决定利率究竟需要高多少,而其重点,则在于债券交易所带来的利差。债券的风险越大,债券所提供的利差,即该种债券的收益率,也就是与美国政府债券利率这一基准利率(假定美国政府债券为零风险债券)的差额,也就越大。尽管存在一些例外,但利差一般都会随到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换言之,投资者对2 年期债券收益率的要求,一定会比30 天期的高,因为2 年期债券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也一定比30 天期债券大得多。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5节:天才崭露头角(5)
以上这些规则,就是债券交易的全部要义。这些要素,主导着全世界所有债券不同的收益率和不同的利差水平。它们就像宗教的教义一般,精确而不容置疑。对约翰·麦利威瑟来说,好运就这样推也推不掉地来到了自己的面前,债券,可爱的债券,就是他天生的绝配。于是,急于学习和债券有关的一切知识的约翰·麦利威瑟,就像一名好奇的神学院学生一样,向他的上司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他的上司感到了约翰·麦利威瑟在这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就果断地把他调去参与政府机构的债券交易。此后不久,纽约市政府近乎于违约,无法及时清偿其所发行的债券。于是,许多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利差都开始急剧扩大。然而约翰·麦利威瑟认为,市场当时的判断是错误的。在他看来所有政府机构不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他动用了所有他能动用的资源,尽一切可能买进这些政府机构债券。果不出
他所料,利差逐步地开始缩小,约翰·麦利威瑟旗开得胜,一下子就为所罗门兄弟公司赚进了数百万美元的利润。
约翰·麦利威瑟于1977 年负责创立了套利部门,这是所罗门兄弟公司进行转型的一个极为重要但又不那么明显的里程碑。事实上,这个部门就是日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一个原型,是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亦步亦趋加以模仿的一个预演,也是约翰·麦利威瑟学会习惯性地承担巨大风险的一个硕大的实验室。尽管所罗门兄弟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债券交易,但它的业务重心主要还是在替客户买卖债券之类相对很安全的债券经纪业务之上。而约翰·麦利威瑟领导的套利部门则利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自有资金,进行高风险的债券交易,所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由于这是个全新的业务领域,所以,约翰·麦利威瑟不管是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之内还是在公司之外,都几乎找不到对手,当然,他这个部门所获得的利润,是极其丰厚的。就像艾克斯坦所从事的交易一样,约翰·麦利威瑟经常赌利差(spreads),即赌期货合约和现券或者两种债券之间的利差是否会趋于一致,有时也赌这种利差是否会进一步扩大,但主要赌的还是利差。约翰·麦利威瑟的对手,通常都是些保险公司、银行或投机者。不过,对于这点约翰·麦利威瑟并不十分清楚,事实上,他根本不关心谁是他的交易对手。有时这些交易对手也会因为害怕而撤回他们的资金,因而导致利差进一步扩大,从而造成约翰·麦利威瑟受损,或至少是暂时受损。但只要约翰·麦利威瑟拥有足够的资金,就一定可以获得高额的长期回报。总之,利差最后一定会缩小的,他已经从艾克斯坦的交易案例中看到了这样的教训,重要的是他应该在以后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经营中,牢牢地记住这个教训。与此同时,约翰·麦利威瑟还从艾克斯坦的交易中汲取了另外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训:一次很有可能输掉的交易最后是可以翻盘的(前提是这笔交易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但这种翻盘很可能会来得太晚,根本就不会给这个交易员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换句话说,也许在这种翻盘到来之前,这个交易员早已经破产了。
◇欢◇迎访◇问◇BOOK。◇
第6节:招兵买马,构建套利大家族(1)
招兵买马,构建套利大家族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初,约翰·麦利威瑟已经是所罗门兄弟公司最耀眼的年轻明星之一了。这位长着一张羞怯而又无情的扑克脸的年轻人,将一个交易员所必需具备的交易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加入所罗门兄弟公司前,面试过他的所罗门兄弟公司合伙人约翰·麦金托什说:“约翰有一副铁石心肠,你根本猜不到他到底在想什么。”约翰·麦利威瑟以前的同事,也就是《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 )一书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在他的书中,对约翰·麦利威瑟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
不管交易是赢还是输,他的表情永远都那么的冷漠。我想,他确实有一种常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使得他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部分交易员都无法控制的两种情绪:贪婪和恐惧。他在一群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当中,显得像贵族一样卓尔不群。
但《说谎者的扑克牌》有一个很大的瑕疵,就是用了大篇幅对约翰·麦利威瑟的一个传闻作了一番浓墨重彩的渲染:约翰·麦利威瑟胆大包天地用扑克牌,与大名鼎鼎的约翰·戈特弗伦德豪赌了一把,赌注是1 000 万美元!这绝对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事实上,约翰·麦利威瑟绝对不是一个鲁莽冲动的人,而是一个工于心计、精于算计的赌徒。他绝不会向别人透露他的内心世界。他要么不出手,要么出手就务求必中。即使在共事这么多年以后,约翰·麦利威瑟的同事们都依然对他的背景、他的过去以及他的家庭不甚了解。他的一位同事曾这样评价过约翰·麦利威瑟:“他是一个画地为牢的人。”一件真事可以为这句话作解释:就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成为全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时,《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者想了解约翰·麦利威瑟是否有兄弟,以便从他兄弟身上探究一下约翰·麦利威瑟的内心世界。但因为约翰·麦利威瑟把自己隐藏得实在太好了,这位专栏作家在询问了他的好几位所谓的“朋友”以后,很搞笑地宣布:约翰·麦利威瑟根本就没有兄弟,而是一名独生子!尽管不露声色是成为优秀证券交易员必备的前提条件,但约翰·麦利威瑟还缺少一种他在高中时代发展起来的那种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正是这样一种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才使得他那些如所罗门兄弟之类的前辈,能够傲然同跻,名扬后世。
约翰·麦利威瑟的答案非常简单:更多地雇用那些更加聪明、能够将市场视为一门严谨科学的交易员,而不是一群废物来进行交易。在他看来,在学术界到处都可以找到数学天才,这些年来,这些天才们发表了许多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市场分析报告。此后,华尔街开始招募这些数学天才,但大多数人仍然只局限于做研究工作,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在研究室中,他们才不会受到其他人的伤害。在华尔街,这些数学天才被戏称为“数字虫”,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人并不适合从事属于人类的“交易游戏”。但约翰·麦利威瑟却并不这么认为。所罗门兄弟公司政府债券交易部门的负责人小克雷格·科茨是一名非常典型的交易大厅交易员:高大、英俊、和蔼可亲,喜欢和客户打成一片。尽管他在上大学时曾经受到过被开除的处分,但这位篮球好手对他所从事的交易充满了热情,他是用他的心来从事交易。但小克雷格·科茨所具有的这种热情,却正是约翰·麦利威瑟想要清除掉的东西。他更喜欢学者们用那种严谨、高度量化的方法来处理市场交易活动。
也许,华尔街的大多数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学术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但是,约翰·麦利威瑟这位拥有芝加哥大学MBA 学位的数学老师,却对这个世界乐此不疲。也许,这才是他最大的优势。1983 年,约翰·麦利威瑟与哈佛商学院的一位助理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受过严格训练的、性格十分讨人喜欢的艾里克·罗森菲尔德通了一次电话,请他推荐几位学生。艾里克·罗森菲尔德的父亲是麻省康考德市一位小有成就的理财经理,他本人则是一位计算机奇才,当时就已经使用计量方法进行投资和交易了。但由于表达能力不行,艾里克·罗森菲尔德讲起课来总是干巴巴的,所以,聪明绝顶的他在哈佛一直郁郁不得志。加上他长得十分瘦小,戴着一副大眼镜,从远处看就像一只四眼老鼠,使得学生们对他的态度很坏。“他们对他的态度非常恶劣。”艾里克·罗森菲尔德昔日的一位同事回忆说。当正在批改考卷的艾里克·罗森菲尔德接到约翰·麦利威瑟的电话,知道年薪可达3 万美元以后,他欣喜若狂并毛遂自荐。10 天以后,艾里克·罗森菲尔德就到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套利部门上班了。
约翰·麦利威瑟招兵买马的行动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在艾里克·罗森菲尔德加盟后不久,他又招来了好几位水平一流的专家和学者:伦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伊朗裔美国人维克多·哈格哈尼;曾经帮助比尔·克林顿竞选阿肯色州州长的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博士格利高里·霍金斯;艾里克·罗森菲尔德哈佛商学院的同事、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思路极为敏捷、极具数学
§虹§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