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衰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2008年1月31日)
美国人自信心过强 (大标)
美国经济曾多次陷入困境,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停滞性通胀。可是,美国每次都能成功地脱险,并重振经济。和过往一样,经历80年代低迷的经济,美国经济由90年代初开始,奇迹般地持续增长10年,成为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1998年的28。6%。美国的失业率降至4%以下,基本上是全民就业。90年代的美国经济起飞主要受惠于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科技行业的产值占美国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6。3%升至2000年的8。3%,对美国的实质经济增长贡献高达35%。
全世界的人都有错觉,以为只要信息科技做得好,赚得到钱,有没有制造业都没有问题,服务性行业也不重要。这些人真是千错万错,一个社会的经济如何能够只靠传递信息而维持下去?只靠信息科技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信息科技和金融业只是支持制造业、农业、采矿业、医疗医药等行业的后勤部队。股市和房市只是反映经济情况的表面化经济活动,不是经济的原动力。要是没有了真正推动经济的工业和农业,无论信息和金融业如何了不起,经济只会是一潭死水。很明显,美国现在的经济体系本末倒置,即美国人说的“将马车放在马匹前面”。最严重的问题出在最近7年,美国的经济由房市和股市带动,滥发信贷,支持过度消费,让美国内部经济大热。这样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持续,总有一天要停下来。
除了信息科技给人经济蓬勃的错觉之外,银行也无视风险,购入次贷证券或者承保次贷信贷。这种不正常的经济发展持续至2007年中才出现问题,在这漫长的7年间,华尔街大户的高层竟然无人察觉次贷的问题所在,还将次贷证券视为有价值的投资工具。政客又对次贷问题漠不关心,明知次贷放款人将钱借给无力偿还的人,跟着将债务包装成证券卖给基金和银行,长时间的坐视不理,白白错过了解决次贷危机的关键时刻。
外国人喜欢投资美国 (大标)
外国人不知何故,对美国资产情有独锺。早在1880年,英国、德国及荷兰投资人买入25亿美元的美国证券,主要是铁路股份和债券。到了1894年,美国的四分之一铁路宣布破产,欧洲投资人损失惨重。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三菱集团旗下机构以天价买入曼哈顿区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最后这家日资机构因为无法支付15亿美元贷款而以破产收场。1999年,日本软件银行集团(Softbank)大举进军美国的科网股,耗资2亿7;500万美元收购网上杂货店Webvan,结果是投资化为乌有。
2002年,汇丰银行以142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家居国际(Household In?ternational),进军美国次贷市场,成为美国最大的次贷放款人之一。而被收购的“家居国际”之后虽改名为“汇丰融资”,但做生意的手法和以前一样具争议性,现在已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组织的攻击对象。
外国人盲目信奉美国的金融制度,美国鼓吹金融业大力创新,设计出外国人不明白的证券和衍生工具出来,以高价卖给外国人图利。因此,美国金融机构近年大量发行如次贷证券、有次贷成分的债券、信贷违约互换证券等新型金融产品。外国人竟然完全没有质疑这些金融产品的可靠性和风险,无条件地照单全收。
最终受害人之中,大部分是外国人,导致美国政府并不认真对付经济泡沫。这也说明了为何美国经济会出现那么多泡沫的原因。
国债如山(大标)
→虹→桥→书→吧→BOOK。
第9节:国债的增加速度
国债的增加速度
2008年7月底的美国国债(National debt)达到9万5;333亿美元,即 9。5333兆美元,数目非常惊人。这里说的国债是指联邦政府从总基金(General Fund)借取的金额,即总基金的负债。总基金的资金来源是所得税,支付的项目包括国债利息和国防开支等。
美国政府还有另外两项基金,社会保障信托基金(Social Security Trust)和其他政府信托基金,用做支付社会保障、医疗保险(Medicare)和公路等开支,总存款是6。1兆美元。总基金是负债,另外两项基金是净存款,连同其他欠债,美国国民的总负债只是5。7兆美元,并没有9。5兆美元那么多。
以下是美国债务的情况:从国债时钟取得的数据,单位是美元。取得数据的时间是美国西岸时间2008年8月21日早上8时整。
虽然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和其他信托基金现在仍然有大量存款,可是近年支出大增,存款金额急降。到了2040年时,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可能成为负值;而为退休美国人支付住院费用的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可能也会在2019年用尽。美国的国债现在已经是火烧眉毛,经济前景堪忧。
美国房市在2000年开始急速升温,在房价急升的带动下,美国政府税收大增,财政收支从连年赤字转为巨额盈余。2000年度联邦政府财政盈余更达到2;300亿美元,创了新记录。2001年开始,美国的财政赤字再次出现而且快速攀升。2004年,财政赤字突破4;000亿美元。
但是最让人忧心的,并非财政赤字的增加,而是国债的增加。2005年开始,美国财政赤字回稳。2007年,财政赤字低于2;000亿美元,而在财政赤字减少的同时,国债没有减少,一直保持在5;000亿至6;000亿美元之间。
请看以下图表。
当财政赤字减少时,国债增加速度不变,很明显地,国债的利息负担很重。单以2003年财政年度来计算,美国负担的国债利息是3;180亿美元。
国债与GDP的百分比预测
财经界专家小看了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金额。他们认为美国的国债对比国民生产总值只是约65%,在工业国中算是健康的国债。
先看看下页美国国债相对国产总值GDP百分比的历史。
笔者以60%为标准,因为这个国债相对GDP百分比是很多经济学者接受的健康国债。加入欧盟的条件之一,就是国债不高于GDP的60%。
由上图可见,杜鲁门总统在战后开始努力减少国债。跟着上场的总统,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都成功地减少了国债。尼克松至卡特期间,国债保持稳定。可惜,老布什和里根政府令国债大升,把前六任总统力图减少国债的努力一笔勾销。克林顿仍然成功地减少国债,至少将国债减到了健康水平。但小布什上任之后,国债又急升。
看完历史之后,让我们看看未来的国债增长预测。以下是国债于GDP的百分比预测。
08
资料来源://。gao。gov/financial/citzensguide2008。pdf
财经专家看到这项预测一定会说笔者太悲观,甚至无中生有。必然有专家大叫︰数10年之后,美国国债是GDP的600%?简直荒谬至极!
请有意质疑这项预测的专家不要发email给笔者,因为这项预测并非出自笔者之手,而是来自美国的官方机构GAO(美国政府的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国库债券
美国发行的国库债券之中,除了美国政府(包括美国的州政府、市政府和政府拥有的基金)持有的国库债券之外,超过60%是外国人持有。美国发行国库债券,是变相发行外债。以下是截至2008年4月,外国人持有美国国府债券的数字。
国库债券到了这样的规模,美国政府实在不应该继续发行国库债券。原因是国库债券的利息负担沉重和发债太多。现在应该是量入为出的时候。
香港政府持有的631亿美元国库债券,是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用做维持联系汇率(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港元与其他货币采取固定汇率的制度,依赖香港庞大的外汇储备。香港是一个城市而非国家,经济自由度高,属于开放性经济体系,联系汇率有助于稳定香港经济,降低外国经济及汇率上的波动对香港造成的冲击,也可降低与香港从事贸易及外国投资者在香港投资的风险;由于香港的原材料、食品与消费品等,大部分依赖进口,联系汇率也可稳定香港的物价。但联系汇率令香港需要跟随美国调整利率,经济体系因而较被动,未能发挥以利率调节经济与通货膨胀/收缩的作用。)。香港的2008至2009年度财政预算盈余是148亿美元,只要美元贬值23%,单是国库债券的贬值,就可以将破记录的年度盈余一笔勾销,即全数拨入美国库房。(美元自2000年以来,实质上的贬值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美元贬值的计算应以购买力为准,以1980年为标准,2007年的购买力只是1980年的40%,下跌60%;1990年下跌37%;2000年下跌52%。也就是说以2000年为标准的话,2007年的美元购买力下跌8%。跌幅不大,原因是美国控制通胀非常成功,而且美元汇价暴跌是2008年才开始。)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10节:州政府债务
州政府债务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最大的分别在于,州政府和市政府不能印钞票。最少有29个州连同首都华盛顿已陷入财政危机。这29个州在2009年度的财政赤字会高达480亿美元。
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er)早在次贷风暴爆发后不久,2008年7月宣布州政府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大手削减州政府财政预算、减少学校、减少福利、削减公务员人数等。2008年8月,加州州长再度发出行政命令将14万名加州政府雇员减薪至联邦最低工资。联邦最低工资1小时仅6。55美元,远低于加州的最低时薪8美元。加州财务主管蒋约翰(John Chiang)公然抗命。财务主管认为加州有钱支付公务员工资,直到2008年10月为止。他说有钱就要付钱,10月之后是以后的事情,到时钱用光了再说。州长早就公开警告财务主管要依令行事,结果州长到法院控告财务主管违反州长的行政指令。 2008年10月初,加州州长向美国财长发出信函要求在数星期内得到70亿美元贷款应急。加州的财政情况已到了破产边缘。
当州政府和市政府需要资金时,只能发行债券,导致债市的金额相当巨大。以目前来说,全球债市总额约45兆美元。其中,美国发行的未偿付债券为25。2兆美元。而全球股市市值约为51兆美元,可见债市的规模与股市相若。
2007年初,美国债市的平均每日交投量为9230亿美元。同期,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挂牌的股份总市值是25兆美元。
2005年中,单是美国联邦政府已发行的可议付国库债券达到4兆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62。5%。不要以为美国国库债券发行太多,同期,日本发行的国库债券金额为6。66兆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57。5%。债券有政府的担保,风险极低,但并不是真的完全没有风险。要是美国有一个州政府或者市政府宣布破产,基金和银行必然抛售债券,届时债市势必走上崩盘一路。
冰涷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的国债和州政府、市政府的债务到了如此地步,肯定是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出了根本上的问题,而且问题已经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不要期望有什么财政措施或者国家政策,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扭转局势。
美元的地位 (大标)
由于美国有超过9万亿美元国债,美元持续贬值,很多人对美元失去信心。
准确地估计1999年商品价格急升的美国基金比兰利益公司(Beeland Interests Inc。)主席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在2007年10月表示:“美联储损害美元的价值,我们正在卖出美元资产,希望能在几个月内全部卖掉,转而购买人民币资产,我对美国现在的情况感到悲观。”
可想而知,美国人对美元的看法是怎样,有些商人趁着美国人对美元失去信心时,推出像是货币的东西。
有人就乘机推出私人发行的“美元货币”。笔者不是在说笑,这是真实发生在美国的事情。请看下图的另类美国“流通货币”,名为自由美元(Libertly Dollar),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大约十年。这并非由美国政府发行的货币。根据自由美元的网站(//austinsilverliberty。/index。html) 所言,刚发行了面值50美元的银币,自由美元有十足黄金和白银储备,是真正的金钱,名称也像是金元券、银元券。有些人真的储存这些以美元为单位的另类流通货币。除了纸币之外,自由美元还有硬币。
【图说】私人发行的「美元货币」
读者可能会问,私人发行美元货币,难道不是犯法的行为吗?笔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过2007年11月15日早上,联邦密探带着法庭的搜查令捣毁了自由美元在美国印地安纳州埃文斯维尔(Evansville)的办事处,带走了办事处内所有物品。
2008年,自由美元的办公室被查抄之后,该公司发行和平美元,并且宣称是合法流通货币。据笔者了解,自由美元及和平美元,不能在银行兑换成一般的美元,只能向发行商兑换黄金、白银,兑换价由发行商自定,曾经也出现过大幅度贬值一半的情形。
连美国人都对美元失去信心,很难明白为何外国人对美元忠心不二。很多国家仍然以美元做为储备,国际交易仍以美元为单位。
※虹※桥※书※吧※。
第11节:民穷财尽
民穷财尽 (大标)
不要以为只是美国政府缺钱,美国的平民百姓也不见得富裕。2008年7月1日,劳工部发表的报告显示,一年之内,美国丧失了438;000个就业职位,单是6月份就有62;000人失去工作。美国失业人口由2007年6月的700万人,上升到2008年6月的850万人,同期的失业率由4。6%上升到5。5%。2008年,还有4;5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大半的美国人都会开车几十英里(注:一英里=1。60931公里,10英里约为16公里。)上班,由于油价急升,使得开车的上班族遭受严重的经济打击,而且私用汽车的吃油量都颇为惊人。以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一整年来说,美国汽车业遭逢重创,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的销售金额下跌超过四分之一。通用汽车的跌幅则是略低于五分之一,而且随时有破产的风险。2008年10月初,因为信贷紧缩,美国人买车困难,汽车销量大受打撃。根据美国全国汽车分销商协会的数字,全国20;770家专利新车分销商之中,今年倒闭了将近600家。
制造业是劳工密集的行业,而且薪资水平比服务业来得高。制造业不景气会直接影响到美国人的生计。
农产品价格也上扬,美国农民却得不到明显的好处。近年山火、水灾和旱灾频繁、燃油价格上涨、劳动力短缺(因为美国政府致力打击非法劳工)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计。
加上受到次贷风暴影响,银行收紧信贷,消费自然疲弱。2008年7月2日,星巴克咖啡连锁店(Starbucks)宣布关闭600家分店的计划,裁员12;000人。汽车分销业受到信贷紧缩的影响,有意购买汽车的人难以取得信贷。在有买家、有市场、有汽车供应的情况下,汽车分销商确做不成生意。2008年9月份,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量暴跌超过3成。美国汽车的情况也是差不多,数个月之内,美国有600家汽车代理商结束业务。内部消费疲弱之下,主要依靠内需带动经济的美国,自然会蒙受致命一击。
←虹←桥←书←吧←。
第12节:美国工业
美国工业 (大标)
美国工业的情况并不像外界传闻那么差,但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请看看美联储于2008年8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数据显示美国工业生产在2008年6月上升0。4%,7月份上升0。2%。7月份,制造业的产量升幅是0。4%,采矿业上升0。9%。
从以上数字可见,2008年的美国总工业产量比2002年上升11。8%。其中最突出的数字是建筑业指数大幅下跌,对比2002年只是微升1。7%,显示房市疲弱,建筑业萎缩。短短一年之内,下跌5。3%。可想而知,建筑业的失业人数急升。
受到美元汇价下跌影响,美国的汽车零件价格急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零件产量和价格于2008年7月都急升3。6%。
美国工业的当前危机是汽车制造业,汽车卖不出去,车厂就要停产。2008年10月初,美国政府向汽车制造商提供了250亿美元贷款。可是,美国汽车工业的最重要问题不是资金周转,而是信贷紧缩。美国财长又一次判断错误。估计,美国的汽车工业会持续萎缩。除非信贷紧缩的情况改善,否则美国汽车制造业难以复苏。
美国工业受惠于美元汇价疲弱、失业人口上升及内需强劲,相信日后仍然会持续向上。单从以上数据,看不到问题所在,因为美国工业的主要问题是汽车工业。
美国的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自从2004年开始亏损累积698亿美元。2008年8月13日,穆迪投资(Moody〃s)将通用汽车(GM)的290亿美元债务降级为垃圾级,并且维持前景负面,即可能会再度降级。现在,穆迪对通用汽车债务评级是Caa1,在投资级债务之下7级。(投资级债务是用标普的证券分级如下──AAA及AA 级:高信贷质素投资级证券;AA 及 BBB 级:中等信贷质素投资级证券;BB、B、CCC、CC、C:低信贷质素的非投资级证券,又名垃圾证券;D:已经欠付本金或者利息的违约证券;另外还有细写的分类,例如Bb级。投资级债务之下7级是指低级的垃圾债券。)
美国本土的汽车市场被外国车厂垄断,原因是美国生产的汽车都耗油量惊人,马力超大,车身超重。在汽油价格高涨时,这些汽车的销量暴跌,车厂的生产又缺乏弹性,于是被迫停产或者减产。
要是美国汽车工业崩溃,对美国经济的打击非同小可,最直接的冲击会是失业率急升。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13节:金融业内忧外患
金融业内忧外患 (大标)
现在的金融业和美国经济一样,到了转折点。笔者不相信几年之后,华尔街高层仍然能够控制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相信投资人仍然对华尔街充满信心。
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因由
这次被媒体形容为金融海啸的全球金融危机,始自2007年中浮现的次贷危机。华尔街大户想拿多些分红及受到银根松动和低利率的影响,次贷生意越做越大。受到次贷的推动,房价急升,形成房市泡沫。房价停滞时,付不起房贷的次贷借款人增加,整个担保债权凭证(注:担保债权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简称CDO,资产证券化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CDO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较高,不仅提供投资人多元的投资管道以及增加投资收益,更强化了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效率,转移不确定风险。凡具有现金流量的资产,都可以作为证券化的标的)市场崩溃,并失去流通性。
金融机构早前提升杠杆比率令承担亏损的能力下降,金融业的倒闭潮一发不可收拾。9月中,美国保险集团因为亏损过巨而被政府接管。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如果不及时制止担保债权凭证(CDO)和信用违约掉期(注: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s;简称 CDS,指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贷风险的掉期安排。信贷违约掉期=贷款违约保险,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如果买入信用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的亏损,金融体系有实时全盘崩溃的危机,令美国陷入大萧条。保尔森情急之下要求国会尽快立法授权自己无限制和无监管地运用7;000亿美元购买金融体系内没有流通性的资产。虽然议案加入了一些保尔森不愿看见的条款,但是总算得到美国总统、副总统、国会发言人、美联储主席和两大政党领袖的支持。
保尔森以为只要得到国会议员支持就能通过法案,于是没有向纳税人解释议案。
保尔森的解救方案还未正式在众议院辩论,议员已经接到成千上万选民电话和电邮大力反对解救方案。
9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226票反对和205票赞成的结果,否决议案。根据美国宪法,众议员是国民代表,应该在众议院表达民意,不是决定民意。保尔森一心想在国会搞好游说工作,怎料原来游说工作是对牛弹琴。即使能够说服众议员,令他们承认立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大部分众议员都认为表达民意是自己的工作和本分,所以投反对票令议案遭到否决。
所有人都以为救市议案不被通过,美国股市必定大跌,可是,美股当日只是下跌777点。虽然以点数计,9月29日的跌幅是历史上最大,可是,这样的跌幅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保尔森改变战略,先在原封不动的议案加入1;100亿美元的中产阶层和企业减税条文,然后交到参议院。
参议员和众议员不同,他们真的是做出决定的人,不是单纯的民意代表。只要说服他们,议案必然得到通过。当议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之后,众议员就会感到压力,需要通过议案。拯救议案在10月1日星期三晚上获得参议院通过。
市场原本预料如果救市议案获得参议院通过,股市将会出现短暂的强烈升势。但是,亚洲股市在10月2日却出现全面下跌。市场似乎不看好这议案能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或者议案通过成为法案后的救市效果。
美国的立法程序不能架空众议院,议案通过参议院,还要回到众议院去。执笔之时,这件事还未有结果,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想用一条法案或者一日时间解决金融海啸的问题,根本上是异想天开。
▲虹▲桥▲书▲吧▲BOOK。▲
第14节:信贷紧缩
信贷紧缩
在笔者的前作《次按风暴高清面目》中,第七章的第一句即:“信贷紧缩是次贷危机的最严重后果。”
《次按风暴高清面目》于2008年2月初出版时已经有这一章及这一句。当时的财经界主流意见是极度轻视次贷危机,美国人现在经常谈论的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当时是鲜为人知的财经单词。
2008年9月,美国财长保尔森向众议院提交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正是针对信贷紧缩。连美国总统布什也坦言,信贷紧缩威胁全球经济,要是不尽快行动,美国以至全球经济都会陷入漫长而又痛苦的经济衰退。信贷紧缩变成了美国媒体经常使用的财经单词。
各位一定奇怪为何信贷紧缩的杀伤力会如此厉害,更加奇怪为何2008年初的时候,财经界都忽视了这一项重要的因素。
先让我们看看2008年出现的信贷紧缩是怎么一回事。全球金融机构在次贷风暴引发的金融海啸中损失严重,不少银行业的老字号相继倒闭或者遭到贱价收购。银行为了自保,不愿借出资金,即拒绝批出信贷令信贷市场停顿下来。
评估信贷紧缩时,我们通常看看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注: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LIBOR。LIBOR是一个英国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款的成本利息率,由英国银行家协会按其选定的一批银行,于伦敦货币市场报出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再以抽样本的方式,计算出平均指标利率。)。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是银行借钱给银行同业收取的利息,绝大部分带有浮动利率的房贷和其他贷款都是根据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来计算利息。
大家经常看到的最优惠利率也是与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挂勾的。伦敦银行同业拆账利率急升意味着消费者难以取得房贷、信用卡信贷、个人信贷、家庭电器、汽车及家具分期付款和商业信贷。即使消费者能够得到信贷,利息也会高到难以负担。
2008年10月1日,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急升431点子(100点子是1%),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记录6。88%,银行之间的借贷活动陷于停顿。财经界以“冻结(frozen)”形容银行同业间的信贷活动陷于停顿。
简单来说,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目标不是预防信贷紧缩而是企图令已经停顿的信贷市场复苏。长期以来,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是美国国库债券利息加0。5%,2008年10月1日的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是加约5%。
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急升和信贷市场停顿直接影响到工业和商业活动,推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2008年10月2日,美国政府发表的数据显示8月份的工业产品订单比7月份下跌4%。除了2006年10月的下跌4。8%之外,这次是最严重的跌幅。
受到信贷紧缩影响最明显的是汽车分销商,不少汽车分销商因为无法为客人取得贷款而难以卖出汽车。最后,大量分销商严重亏损及倒闭。分销商倒闭之后,汽车制造商立即减产并裁撤员工。
小企业在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可以得到政府贷款或者发行股份债券筹集资金。它们只能向银行借取商业信贷,很多美国的小企业因为无法取得商业贷款而被迫使用利息极高的信用卡信贷取得资金。小企业缺乏购买原材料及设备的资金,经营出现严重问题,即使有订单也不敢接下来。另外,一些小企业的扩充计划被搁置。信贷市场停顿时,小企业的招聘活动也放缓,最终会和信贷市场一样停下来。
保尔森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是企图以高价购买银行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