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衰落-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美国经济兴衰史    

  美国的经济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除了拖累全球经济之外,还会令美国失去全球领导地位,有助于提升中国及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者杨卫隆   

  咖啡馆内的股票交易所 (大标)   

  17世纪工业革命后,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购买机器。没有投资人可以单独承担所有资金需求,于是出现了集资的需要。股票市场的开始是在17世纪初英国的咖啡馆、茶室和教堂。因为当时还没有股票交易所,股票交易是纯私人商业活动,志同道合的投资人找个得以聚首的地方买卖股票。    

  1698年英国人约翰·卡斯塔因(John Castaing)在乔纳森(Jonathan’s Coffee…House)的咖啡馆进行股票交易活动,并且发行了名为“交易所与其他事项的过程”(The Course of the Exchange and Other Things)的股票与商品价格清单,也就是股份挂牌交易。这是伦敦最早期的有组织证券交易活动。经此集资活动产生的公司名为特许公司(charter panies),因为英国皇帝或者女皇会为每项股份制的商业项目颁发特许状(charter),授予经济、政治及法律上的权利。    

  可能卡斯塔因本人也没有预料到自己在咖啡馆内搞的小生意,日后会演变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即全球性股票、期货及商品交易市场。    

  英国人将特许公司的制度带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去,包括北美洲。故此,美国经济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了股份制度,美国由殖民地经济模式转变成细小独立的农业经济。当时,美国以出口农产品换取工业产品。紧跟着,美国出现支持农业和渔业的工业。1776年,美国独立的时候已有相当规模的工业。1789年,仍然奉行奴隶制度的美国竟然订立主张人人平等的美国宪法!    

  有了宪法之后,美国并没有按照宪法精神给予黑奴平等地位,却做了宪法没有明定的经济改革,让各州成为单一市场,任何州际贸易都不必缴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成为美国首任财政部长。1871年,他得到国会授权成立美国第一银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此时美国正式步入现代化经济模式,也建立了美国的经济大国基础。         

BOOK。←虹←桥书←吧←  

第2节:工业革命与经济大萧条         

  工业革命与经济大萧条 (大标)   

  19世纪,美国紧随欧洲,出现工业革命。到了1860年,美国的全国收入之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制造业,例如主要工业——棉纺业。大规模的棉花生产推动铁路发展。铁路公司成为美国最初的大企业,开始面对前所未有的集资需要和管理问题,例如工会运动。    

  1861年,即宪法订立后的72年,美国人终于尝试履行宪法上的人人平等规定,于是爆发了解放黑奴的内战。1885年,即开战后24年,内战结束,美国黑人不再是奴隶。由这一年开始,美国黑人碰到以前不曾面对过的问题——失业。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至今仍未能解决。时至今日,很多美国黑人仍然无法像其他族裔那般,正面地解决严重失业问题,由此更埋下了日后美国社会分化的严重问题。    

  战后,美国南部重建,并且急速工业化。在几年间,美国的工业力量超越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革命性的工业。美国出现大量新发明,例如电灯、电报和大规模生产模式等。历史学家将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有很多了不起的商人,例如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美国的大企业时代自此正式开始。同时,美国也出现了贫富悬殊及社会分化的情况,工人组织工会抗衡商人的剥削,美国政府开始立法管理私人企业。著名的反垄断法(又称反托拉斯法,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在1890年成立,阻止大企业操控单一行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出现土地价格急升的泡沫。1929年10月29日,股票市场崩盘,美国人失去工作、房产及毕生积蓄。到了年底,5;000家银行倒闭,股票和商品市场的损失高达400亿美元,触发了著名的经济大萧条。    

  说不定,2007年的美国次贷风暴与地产泡沫会让历史重演,触发另一次经济大萧条。可是,这次的经济大萧条肯定与1929年的那次不同,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经济大萧条也会全球萧条一体化。    

  所以,耶鲁大学知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才会在2008年4月在公民银行(Citizens Bank)赞助的早餐演说上公开表示:“1925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房价跌幅超过30%。然而,因为多了21世纪初期人为炒作的因素,这一波的房市跌幅有可能会超过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这是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节:罗斯福效仿大禹治水         

  罗斯福效仿大禹治水 (大标)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由1929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时期,即1941年才结束,历时12年。大萧条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最主要原因为,美联储对银行见死不救,将利率维持在高水平上,并收紧银根。美国政府还征收重税,又增加外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令经济陷入更严重的萧条。事实证明,收紧银根的方法行不通。经此教训之后,美国政府在对付经济衰退时应该懂得怎样做,不会像1929年那次一样减少货币供应,加深经济的负担。    

  美国对付大萧条的事件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国古代神话《大禹治水》。大禹的父亲鲧用筑堤修坝的办法来阻挡洪水,结果徒劳无功,最后招致杀身之祸。大禹知道阻水不能治水,于是改以放水的方法来治水。大禹挖沟放水,最终治水成功。    

  罗斯福总统可能是受到大禹治水故事的启发,1932年上台之后,一改上任总统的阻水政策(即收紧银根),改以放水的方法(即放松银根)对付经济大萧条。他大胆地在经济萧条最严重的时期,大量发行国债、实行赤字预算案、增加政府开支推动经济。1934年,美国经济得到改善,1936年,大致脱离萧条。大萧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1941年终结。这可以说是因为罗斯福总统的创举,才令美国以内需推动了经济发展。    

  罗斯福总统成为解救经济危机的典范,自此之后的美国总统碰到经济问题时,就大开水喉放水,即大肆举债,放松银根,实行借钱致富。不要以为这样做行不通,数10年历史证明,每次都奏效。不过,以举债方式解决经济问题产生了后遗症,即国债累累。   

  美国雄霸天下 (大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主要工业国都是残破不堪,唯有美国能独善其身,成为世界工业的超级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工业出口竟占全球一半。    

  欧洲在战后不久的一段日子非常困难,以德国为例,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德国,当时德国发行钞票,但是没有获得德国人信任。有一段时间,德国的流通货币是香烟,尤其是美国香烟,因为在黑市交易中,也只能用香烟作为货币。当时欧洲的经济恶劣程度可想而知。日本就更加不用说,战后连粮食也要美国人施舍,依靠美国人的救济过活。    

  此时的欧洲进入后殖民地时代,欧洲各国纷纷放弃战前的殖民地,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重建欧洲,对欧洲以外的事情没有兴趣。政治上,美国成为国际警察,对国际事情,不论大小都由美国作主,只有苏联在国际问题上敢与美国打对台。    

  欧洲各国对世事不闻不问,连国防也交给美国人做主,其中欧洲的北约组织就是以美国为首。美国名副其实地成为西方国家的老大哥,只要白宫的主人一声令下,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敢走出来违抗命令。    

  二次大战后,美国大兵大量回国,国防工业停顿,失业问题极为严重。虽然美国有大量工业生产力,但是诸国贫困,无力购买美国货。美国的战时国债庞大,工潮此起彼落,通胀急升。因此,杜鲁门总统说了一句至真至诚的话:和平是地狱(Peace is hell)。因为他发现管理战时的美国,比管理和平时期的美国来得容易。   

  对美国平民而言,战后是艰难时期;对美国的大企业而言,战后的几年是黄金时期。美国是当时全世界最庞大的先进经济体系,美元成为国际交易货币,纽约华尔街被确立为全球经济重心。世界各国央行大举买入美元作为外汇准备,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准备的货币。美国大企业趁着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之下,大量霸占世界主要市场和天然资源。    

  以美国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为例,其前身为美国富豪约翰·洛克菲勒所创办的标准石油公司。以盈利计算,它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企业,2007年的盈利达到4;045亿美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上市公司。2008年4月18日的市值为5;011亿美元,每日产量为418万桶石油,占全球石油供应约3%。埃克森美孚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战后成功地控制了全球经济,埃克森美孚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在世界各地为所欲为。    

  顺带一提,埃克森美孚的前主席及执行长是李·雷蒙德(Lee Raymond),他在退休时获得4亿美元的退休金,金额之高堪称世界之冠。那些老是批评公务员退休福利太好的人,应该看看李·雷蒙德的退休金有多少。    

  美国的跨国石油企业、金融业、航空工业、饮品及香烟等,都是仰赖当时建立的基础才能发展至今日的规模。美国雄霸天下,成为经济上的日不落帝国。    

  国际商品也都以美元结算。例如中国要买石油,一定要将人民币转成美元买入石油,卖出石油的沙特阿拉伯也要收取美元再兑换为本国货币沙特里亚尔。中国不能直接以人民币向沙特阿拉伯购买石油或者将人民币兑换为里亚尔币进行结算。这是商品市场的规定,除非买石油的人不经商品市场,直接与供货商订立合同。美元是国际交易货币,多少也反映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1949至1957年,美国股市一直处于牛市,股价持续攀升,往后的十几年,美国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    

  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放缓,出现财政赤字。自此之后,国债累积。话虽如此,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如日中天,处于全球领导地位,还被称为世界经济火车头。当肯尼迪总统就任时,美国的一年联邦开支不足1;000亿美元,赤字只有30亿美元。         

BOOK。←虹←桥书←吧←  

第4节:美元脱离黄金本位         

  美元脱离黄金本位 (大标)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停滞性通胀和越战军费开支庞大的恶劣经济情况。美国再也无法承担支持美元币值的黄金储备。尼克松总统大胆地放弃黄金本位,美元只是美联储一纸承诺,所有人都明白美联储是没有能力兑现钞票的,因为美国国库空虚、国债如山,即使美联储有信用也无金无银。   

  于是,美联储发行的钞票和债券上都直截了当写清楚:In God we trust(以我等信奉之神之名),发行此钞票或债券。那就是向天下人暗示,他日如果美元贬值或者债券作废,请各位找信奉之神兑现美元钞票或者国库债券。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多位没有经济建树的总统,通胀和利率长时间居高不下。1981年1月,最优惠利率达到20%,银行变成了拥有执照的高利贷。当时,香港的房贷也到了年息25%的高水平。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困境中,开始撤销罗斯福总统当年订立的监管能源、通信、运输和银行法例。银行少了贷款监管条例可以为所欲为,存户又得到联邦保险保障,结果是美国政府承担1;600亿美元坏账。    

  2007年开始浮现的次贷危机并非美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滥贷危机,也不是第一次由政府出资解救滥批信贷的银行。可见,2007年的次贷风暴只是旧病复发。   

  过度豪爽的里根政府(大标)   

  新的经济局面    

  1981年,一年的联邦开支达到5;000亿美元,里根总统担任总统之后,联邦支出上升至1万亿美元,而且大减联邦所得税25%,通胀由1980年的13。5%下降至1983年的3%。他的功绩在于解决当时的经济困境,但是国债急升3倍,由1981年12月31日的9;300亿美元急升到1988年9月30日的2。6兆美元。除了国债之外,双赤(即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严重。庞大外贸赤字是里根总统上任之后才出现的。美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胀,鼓励大量进口外国的廉价商品打击通胀和本土工业。经济急转为内需型,外贸赤字也随之急升。    

  当美国出现庞大国债和贸易逆差时,美元汇价并没有因此而下跌,原因是日本、欧洲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将赚到的美元都留在美国,单是沙特阿拉伯就买下了美国的7%资产。全美国最大银行花旗集团的大股东都是沙特阿拉伯的王子。可以说,花旗银行在美国应该是外资银行,这样听来,以花旗为名的银行在花旗是外资,有点令人发笑。(注:花旗是美国国旗的旧称,因为旗上有很多星星、多道条纹、红白蓝三种颜色,看起来较为花哨,故中国人以前称之为花旗,并称美国为花旗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也是外资,对美国人而言,也觉得有点令人发笑。(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是为了向从事对华贸易的公司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而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饿。1865年开始营业,同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而后在天津、北京、汉口、重庆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大量投资美国资产的国家泥足深陷,因为已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美国经济不景气时,被迫购入更多美元资产维持美元资产的价值,否则美元便会贬值,持有的美元资产就少了一大截。后来,中国也不幸地加入了这个美元资产“俱乐部”,将大量对美贸易顺差留在美国。单从经济的角度去看,美国已被列强瓜分,要是中国和日本突然从美国撤走资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可以断言的是,这种情况下1美元能兑换到1元人民币已经很好了。    

  可是,美元的抗跌力顽强,2008年8月,美国公布7月份联邦赤字超过1;000亿美元,美元汇价大升……笔者实在无法理解何以美国财政困顿时,货币竟然会升值。换作是其他国家,恐怕得升息5厘才能阻止货币暴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迎头赶上,美国失去工业大国的地位,外贸出现了无法承担的赤字,国债金额已到了危险的程度。至此,美国由全球最大工业出口国转为全球最大工业输入国,同时也由全球最大债权国转为全球最大负债国。1980年,美国政府征收的所得税之中,有30%是用来支付国债利息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过名为“黑色星期五”的股灾,那是香港于1987年10月19日出现的股灾,两星期之内,恒生指数下跌45。8%。美国和欧洲股市也受到影响。    

  这是里根总统一手造成的经济新局面,其后的总统布什(两位布什总统都是同一路线),连同克林顿总统在内,基本上都是延续里根的经济政策。美国经济日渐盛极而衰。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M。 Kennedy)在他的著作《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之中,感叹了美国的衰落。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万亿美元的星战计划         

  万亿美元的星战计划    

  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是在联邦政府的层面上大肆挥霍、减税、增加内需,推动经济发展。这样做可以减轻国民的负担,增加消费,减少失业人口,但却造成了国债急升和外销停滞等问题被忽视。换句话说,政府只顾改善眼前的经济局面,放弃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里根的挥霍包括军费支出,著名的星战计划(Star Wars Program)就是在里根时期推出,令苏联也要跟着挥霍。里根在冷战后期1983年宣布,1985年实行星战计划,开发千奇百怪的侦察和武器系统。研究和开发费用估计为1;000亿至1万亿美元之间(数字来自《俄罗斯历史百科全书:战略防御计划》,Russian History Encyclopedia︰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里根时代的国债,大部分都是由于过度豪爽造成的。    

  星战计划的初期费用巨大,后期费用也不菲。根据美国预算案显示,1987年,美国花费在星战计划的费用超过30亿美元。自此之后,美国政府每财政年度支付的星战费用约为30至40亿美元之间。克林顿总统同样通过相似的星战费用,只是将星战计划改名。小布什上任后,对星战计划的态度和上两位总统一样,照付费用,只是将计划改名而已。    

  苏联为了应付美国星战计划的威胁,而做出相应的战术策略,同样是挥霍无度。最终苏联因为冷战引起的经济问题而瓦解,美国经济也受到冷战的沉重打击,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虹※桥书※吧※BOOK。※  

第6节:美国向东欧扩张         

  美国向东欧扩张 (大标)   

  自从苏联于1991年解体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东欧大肆扩张,令俄罗斯感到不安。普京再次警告,北约向东扩张会威胁俄罗斯安全,表明不相信北约扩张并非针对俄罗斯的说法。俄罗斯甚至以核攻击威胁让美国建立飞弹防卫系统的波兰。俄罗斯表明不会以核武攻击没有核武的国家,但是波兰如果成为北约飞弹防卫系统的一部分,就会被视为拥有核武,成为被俄罗斯核武袭击的对象。    

  北约于1949年成立,当时有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等十个国家。北约是冷战时期与前苏联抗衡的主力;1999年,吸纳了捷克、匈牙利、波兰三个国家;2004年,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七个国家相继加入。即将加入的国家包括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乌克兰及在2008北京奥运期间入侵南奥塞梯攻击俄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格鲁吉亚。车臣、格鲁吉亚及阿塞拜疆等地恃着美国和北约的支持而与俄罗斯对抗,完全不将俄罗斯这个超级大国放在眼内。    

  美国除了经由北约向东欧军事扩张之外,还通过西方的大财团及东欧的贪污政治向东欧经济扩张。其中,香港人熟悉的狮子银行就是个例子。2008年7月,担任西方世界经济大军的先锋,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一栋六层楼高的大楼设置了狮子钱庄。开张后的一个月,格鲁吉亚陷入战火之中,俄军兵临城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东欧的经济扩张可以说是快过北约,通常是某个东欧国家还未正式加入北约,已被西方各国瓜分经济。美国经济入侵东欧诸国的先锋是国际货币基金会推行的自由市场改革。美国人大谈自由经济时,本身的经济并不自由。以利率为例,美国市场的利率去向是由美联储决定,而并非自由市场调节所得。    

  世界银行推行的私有化计划,令西方财团可以拥有及控制东欧诸国的经济体系。这样的自由市场改革完全没有考虑东欧国家的处境,目的只是让这些国家一贫如洗,在经济和政治上臣服于美国。由西至东,从东欧开始,直至巴尔干半岛,包括俄罗斯在内都是经济上受制于美国。由北至南,俄罗斯到格鲁吉亚,几乎完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垄断经济控制。    

  俄罗斯受到经济上的威胁,于是将俄罗斯境内的西方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实行在经济上反击美国。    

  笔者由衷地佩服普京的领导能力。军事上,俄罗斯转强;经济上,俄罗斯没有在科网股泡沫之中受到损失,在次贷风暴中也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大量投资美国证券。这次,欧美诸国、中国和日本遭受经济重创,俄罗斯却能够独善其身,相信普京早就料到美国次贷风暴的出现。俄罗斯股市暴跌至停市,原因是欧美各国急于在海外套现,汇钱回国救灾。即使经历股灾后套现,俄罗斯股市仍然是有利可图,于是成为欧美的海外资金来源之一。俄罗斯趁着这个时机压制欧美各国套现,可以说是明智之举。美国于军事上卡在阿富汗与伊拉克之中,经济上陷于水深火热的关键时期,俄罗斯找到与美国抗衡的空档,当然不会放过机会。   

  美国经济自暴自弃 (大标)   

  自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便开始走向内需型经济体系,简单直接地说,就是自暴自弃的经济体系。要推动内部消费就要增加消费者的借贷额,令消费者有更多钱消费。于是,美国出现庞大的信贷行业,大量放债,维持内需的经济发展。最有趣的情况是,美国人借的钱之中,大部分是外国人的钱,热钱由外面流入美国,让美国人借钱消费。    

  美国现在经济的特点是不重视出口,忽视制造业,只重视内部消费。    

  请看以下美国出口与入口的对比图。   

  上图中显示1960年至2000年,美国的出口与进口相差不大。2000年开始,差幅渐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美国的贸易赤字急速扩增,情况令人担忧。   

  单以内需推动经济,并非长远可行的经济策略。以笔者执笔的2008年为例,美国的经济活动之中,内部经济活动占了70%以上,对外经济活动只占30%。当内需急速发展时,外贸赤字也会随之急升。消费者举债总会有个限度,当这个限度来临时,美国经济便会面临严重考验。    

  美国个人和企业搞外销业务实际上困难重重,这也是美国人注重内需轻视外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大家举个例子,就能说明一切。笔者在网上拍卖平台出售一些物品,大部分都是卖到美国以外的地方,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美国卖家通常不将物品卖到美国以外的地方,因为卖家可以在自己的地方用网上资源印邮戳,然后将货物放入邮局的收集箱中,这样寄货方便快捷又有记录,对卖家来说是一项保障;可是,寄货到美国以外的地方,在家中印邮戳的话,无法得到便宜的邮资服务。例如寄一件约60克重的物品到西班牙,国际快捷邮资约1。5美元,若在家中自行印制邮戳使用国际快递服务,邮费则是23。5美元。为了节省邮资,只能到邮局排队,因为那是邮局的规定,国际快捷必须要亲自排队投寄,更惨的情况是买方说收不到邮件,笔者即使有投递证明书也要退钱给买家,否则会引起非常大的麻烦。美国拍卖网上的卖家,十个有九个不愿意将物品卖到海外去,连这种个人化的小生意都会出现如此的麻烦,大笔买卖的外销生意就更是不在话下了。由此可见,外销不振是可想而知的。          

。←虫←工←桥书←吧←  

第7节:科网股泡沫和911袭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曾经在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当时曾经替一些中资企业寻找美国的货源。很可惜,每次接触美国公司都受到很冷漠的待遇,要求报价的邮件大多有去无回;相反,日本企业则非常积极进取,几乎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报价。相信美国公司不热衷外销生意,与内需推动型经济的本土企业针对内销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科网股泡沫和911袭击 (大标)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得到信息科技带动,股市房市一起升温。在90代的10年之间,美国国债增加75%、国民生产总值上升69%、美国股市急升超过3倍、通胀温和、失业率在5%以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期,给人安稳的感觉。到了1992年,国债的总额已超过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征收的所得税之中,有60%用来支付国债利息。    

  好景不常,2000年时科网股(dot。)泡沫化;2001年,经济情况开始急速恶化。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到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袭击,数千人死亡。政治和经济开始出现新的局面,美国挥军直取窝藏恐怖分子头目的阿富汗,而塔利班政权没有想到美国果断地联同北方联盟大举进军。兵力薄弱、装备落后和阵地零星的塔利班兵败如山倒。可是,恐怖份子由巴基斯坦等邻近国家潜入,与英美联军打起了持久的游击战,这也是美军有理由长驻阿富汗的原因。后来美国又进军伊拉克,虽然战事很快完结,但是伊拉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不断互相攻击,伊朗和叙利亚又支持伊拉克境内的恐怖活动,伊拉克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着。美国的海外战争开支,到2008年为止,估计约为2兆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很多人以为美国现在的经济问题来自911袭击事件。事实上,该次袭击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并不算十分严重,至少不会产生如今的经济困局。也有人埋怨攻伊的军费庞大,令美国经济不振,其实这也是误解。美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来自其自身的经济架构。也就是说,即使完全没有恐怖袭击,美国的经济迟早也会出事。早在里根总统时代,美国已经走上了这条经济不归路。    

  布什总统为了对抗因为科网股泡沫化及庞大军费引起的经济问题,而大举降息、放松银根,推高房市和股市。在2001至2007年,房市和股市大升,为日后的次贷风暴营造了最佳环境。         

▲BOOK。▲虹桥▲书吧▲  

第8节:美国人自信心过强         

  第二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    

  美国连番降息,反映其经济在次贷及信贷危机下,出现严重隐忧;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系,以及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经济隐忧,对其贸易伙伴也带来了影响。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2008年1月31日)   

  美国人自信心过强 (大标)   

  美国经济曾多次陷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