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簪花令-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沈珩之那样深沉内敛的男人都红了眼圈儿。

    但是他比凌氏要理智的多,知道这件事已经再无转圜的余地了,圣上旨意已下,因怕大虞不买帐,还破格儿册封意秾为重章公主。连封号都是比照茂章长公主来的,太后与圣上都坚持如此,就算他跪在九重宫阙下磕破了脑袋也无济于事。

    倒是沈潜听说了此事后,对意秾道:“你到大虞去也未偿不是好事,大梁国运不久,不必留恋。”

    凌氏听了这话吓得都不敢哭了,幸好屋子里没有旁人,但还是狠狠的打了沈潜几下,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若是被人听到了,诛九族都是轻的。

    沈珩之却异常的沉默着没有出言。

    等沈意秐到的时候,沈珩之与沈潜都已经出去了,凌氏眼睛哭得肿的老高,见到沈意秐进来,才擦了泪道:“秐姐儿怎么来了?你还病着,可别吹了风。”

    沈意秐掩口轻轻咳嗽了一下,道:“我不妨碍的,我实在是不放心五妹妹,想着怎么也要过来看看。”

    其实这里面最平静的人就是意秾了,她看凌氏哭个没完,甚至有些哭笑不得。现在让她嫁给谁她都觉得无关紧要,总归不是季恒就行,就是不到大虞去,还不是得找个人嫁了么,虞国那位太子也没多长了一个眼睛一个鼻子不是。

    沈意秐的眼泪已经流下来了,她拉着意秾的手道:“五妹妹,咱们是一处长大的,打小就亲厚,如今你要嫁到外邦去,我心里实在不舍。”她叹了口气,“我小舅舅曾经还到过虞国,小舅舅说那里风物景致极美,风俗与咱们这儿也是差不多的……五妹妹若是想家了,就常写信回来。”

    一句话又触到凌氏的泪点了,眼泪倏地就涌了出来,别人家的姑娘出嫁了,若是想家还能回家看看,可是她的意秾这一生都回不来了。她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了,她哭得稀里哗啦的,怎么也停不下来。

    意秾只好先安慰凌氏,道:“娘,离和亲还有一段时日呢,这段日子我就陪着娘,一步也不离开娘身边,直到腻得娘让娘烦了我再走。”

    凌氏气得就一巴掌打在意秾身上,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意秾被册封为重章公主要去大虞和亲的消息,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不过,这是圣上的恩旨,是大喜事,大家除了说些恭喜的话也不敢说别的。

    如今意秾也知道自己在大梁的时间不多了,恨不能将一天的时间掰成两半,到了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日,意秾就磨着凌氏要去山里。往年凌氏都是不准她去的,但这次不同了,凌氏痛快的就答应了。

    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佛教僧人徒众在这一天以铜佛置水中沐浴,因而把这一日叫做浴佛节。

    这一天各处的寺院庙宇都要举行浴佛斋会,其中尤其以普觉寺的仪式最为隆重。浴佛这一天,不仅有僧尼道士,还有京中的官员百姓及女眷也都来到寺中,四面八方扶老携幼都来瞻仰浴佛盛况。

    普觉寺后有座山名为三千海岳,山下有一条河,名为海水,是取的度众生出苦海之意。浴佛之后,京中的勋贵世家里有笃信佛教的,多会在三千海岳素食酬佛,因年年如此,故而许多勋贵人家就在三千海岳各建了宅院,一则安歇方便,二则都有家丁护院看着,有女眷前来也安全。

    定国公府在三千海岳也是有宅院的,不过因凌氏不放心意秾,所以意秾还从未来过。

    山里的风光果然与山外不同,意秾站在一处八角亭里,对面就是一大片月白风清的水面,阳光投射下来,映着粼粼波光美得泠泠淙淙,如笼罩着一个美轮美奂让人不愿意醒来的梦境。

    再过一会儿就要举行浴佛的仪式,凌氏身边的彩鹂过来寻意秾,意秾回到沈家的宅院时,看到凌氏正在跟季老夫人聊天。

    季老夫人十分信佛,她每年都会亲自来浴佛。

    意秾上前给季老夫人见了礼,然后就站到凌氏身边,

    季老夫人望了一眼不远处陪季悦放生的季恒,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他与沈五姑娘也算是没有缘份,得知沈五姑娘要去大虞和亲,连她都觉得可惜,季恒更是一下子就憔悴了许多,可他是个什么事都压在心底的性子,从来也不肯跟她这个当祖母的说。她只是心疼这个孙子,他的脾气有多执拗她再清楚不过了,她如今只是担心意秾会成为他求而不得的执念。

    不过他今天还肯来参加浴佛节,想必是想同沈五姑娘说说话,若是能说开了也好。

    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季老夫人才跟着凌氏等一众夫人姑娘们去了前院。等各官员女眷及众僧都环列站定之后,普觉寺的智苦大师便拿出一个直径有四尺多的金盘来,然后将金盘放在佛殿前,用一块极大的绣龙凤草木的紫幔盖在上面。又在旁边放置了小方座,摆上经案和香盘,四角各立一个金颅伽,又陈设了许多锦绣襜褥。

    等这些都准备好了,众僧便开始吹螺击鼓,在灯烛香花的簇拥下,智苦大师便迎来一尊二尺来高的金佛像,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智苦大师将他置于金盘中。

    这时众僧便开始作佛事了,念唱佛经,意秾跟着凌氏她们都毕恭毕敬,祈求佛祖赐以恩福。

    意秾以为这就结束了,没想到再抬起头时,竟然看到那尊金佛像在金盘中缓行了七步,大家都惊愕万分,纷纷诵念“阿弥陀佛”。

    意秾只想知道那金盘下面有什么机关,只睁大眼睛看那金盘,这时就听身边有个人闷声道:“那底下是磁石。”意秾稍一侧头便看见了季恒,只看了一眼,就被他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在她的记忆里,季恒什么时候都是光鲜神气的,何曾像如今这样,眼底布满了红血丝,像是一下子就衰老了。

    季恒示意她到一旁说话。

    意秾心里不是滋味,但她已经打定了主意,便低了头,装作没看懂他的意思。

    季恒还想说什么,紫幔已经被揭开,有水从高处喷下来了,众人一齐喧嚷,他说了什么他自己都听不见。

    水入金盘之中,香气袭人。

    待盘中水满,智苦大师便举长柄金勺,舀水灌佛像。浴佛的仪式结束后,众人都求浴佛水饮漱。

    等意秾跟着凌氏等人去后院吃斋饭时,她就没再看到季恒了。

    。。。

 ;。。。 ; ;    次日一大早,凌氏去给沈老夫人请安后就跟赵氏提了要给意秾定亲之事,赵氏冷着脸,只说再同沈大老爷商量。

    商量了两天也没个结果,恰又赶上沈意秐生病,凌氏也不好这个时候再去找赵氏,只好先等一等。

    沈意秐这次病得突然,先前一点症候都没有,入了夜就发起烧来,竟大有病来如山倒之势,连宫里都惊动了,赵皇后还特地派了两名御医前来,各府与沈意秐交好的姑娘也一拨一拨的都来看她。

    意秾自然不能不去,她换了身素纱暗纹的襦裙,头上戴了支珍珠簪,只腰上束了一条垂了丝绦的鹅黄色束腰,还算是显出些鲜亮的颜色。

    意秾又让人找出两支老山参和两盒燕窝,便带了彤鱼与绿蚁去了汀洲。

    现下正是一年之中春-色最好的时候,汀洲中绿意盎然,攀岩的藤萝,遍植的香草,沿着檐廊还种了一大丛牡丹,绿叶娴娴,花红清艳。

    意秾刚一进门便闻到了大好一股药味,她挑了帘子轻唤了一声:“三姐姐。”

    沈意秐已经退了烧,此时脸色极为苍白,缓缓露出一个笑容道:“五妹妹来了,这屋子里不好闻,让丫头打开窗散散气味罢。”

    之梅在一旁听了忙道:“姑娘这是说的什么话,连皇后娘娘都吩咐了姑娘只管好生养着,如今姑娘身子还没好利索呢,怎能见风?无论是谁来了,也得以姑娘的身子为重啊!”

    意秾神烦她们这种有意无意在言语上的挤兑,便道:“三姐姐躺一躺罢,三姐姐便是想透一透气也得等身子好了才是。”

    之梅迅速的抬头看了意秾一眼,再低头时面上已经没什么表情了。

    沈意秐笑了笑,又让意秾过去坐,拉着她的手道:“大哥的事我都听说了,我原还觉得尹家姐姐是极和善的人,倒没成想她会……”沈意秐又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世间的男儿大多如此,我病了这两日,想了许多,也不怕五妹妹笑话,这话虽不是咱们姑娘家能说的,但是再过个一两年这些事想不操心也不行了。别说大哥是这样,就连季表哥不也是一样么。”

    “呀!”她一下子就掩住了嘴,像是不小心说漏了一般,忙遮掩道:“这话实在不该跟五妹妹说,是我病糊涂了,五妹妹不要多心。”

    意秾自然不会相信她是“无意”间说漏嘴的,只怕是要故意说给她听的才是,不得不说,她这位三姐姐实在是太过了解以前的意秾了,越是遮遮掩掩的事,她就越要问个究竟。

    但是这辈子,她对季恒已经没有上一世的情意了,季恒如何,都与她毫不相干。

    故而她只是笑一笑,沈意秐开了几次话头,都没能说下去。两姐妹本就是面子情儿,也谈不上多亲密,又说了会儿话,意秾便道:“三姐姐劳了半天神了,还是先歇一歇吧,等明日我再来看三姐姐。”

    就起身走了。

    沈意秐靠在拔步床上,双手紧紧攥了攥。

    回到披芳院,意秾就一直没见着凌氏,等快到了中午时,意秾才见丹鹭匆匆进来回报,说是宫里来人将凌氏接走了。

    意秾简直诧异万分,凌氏向来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进一次宫的,况且她与宫里的贵人们都不相熟,而凌氏又是个好性儿的,很难与人结仇怨,她实在是想不明白是谁要见凌氏。

    凌氏也是一头雾水,都坐在宝慈宫里了,心头依然突突跳个不停。

    黄尚宫笑着道:“沈二夫人稍待。”言语间宽慰她两句,又命人上了茶点,凌氏这才感觉好点儿。

    黄尚宫走进内殿,太后刚换了衣裳,黄尚宫忙道:“回太后娘娘,沈二夫人已经到了。”

    太后没出言,过了一会儿才问:“你说她们长得像不像?”

    黄尚宫嘴皮子哆嗦了半天,才敢试探着回:“奴婢瞧着,是有七八分相似的。”

    太后笑了笑,便旋身出去了。

    凌氏见太后进来,忙起身行礼,太后笑道:“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礼数,这礼数请安啊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会儿也没旁人,你只管安心坐着就是。”

    话虽如此说,凌氏还是端端正正的行了礼,又见太后在上首坐下了,她才敢坐。

    太后也不急着说话,兀自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目光漫不经心的在凌氏身上扫了一圈儿,黄尚宫的眼睛好使,果然是有七八分相像,跟她娘一样都长了一张狐媚子的脸,这么个人就在自己眼皮底下晃荡,她竟一直没发觉,要不是上次大朝会时沈家五姑娘出了事儿,她这会儿还没注意到这个凌氏呢。

    凌氏紧张的连头也不敢抬,整个大殿里,除了太后放茶盏弄出的声响外,就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她觉得冷汗都冒了一身了,才终于听太后道:“你还记得你父亲么?”

    凌氏道:“臣妇记得,臣妇的父亲去的早,在臣妇七岁时就去了。”

    太后无声的笑了笑,“你是说凌保?”

    凌氏点头道:“是,臣妇的父亲名叫凌保。”

    太后温温的笑道:“凌保是个太监,他怎么可能是你的父亲呢?”

    凌氏简直回不过神来,她惊讶的抬起头看向太后,怀疑是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她父亲待她极好,她父亲怎么可能是太监呢?如果是,那她是怎么来的?

    “你的生母是我的妹妹阿纨,在生你时难产去了,她身边忠心的大太监凌保偷偷将你抱出宫抚养,与冯三娘成亲,也不过是他想为你找个适当的身份罢了。”太后看向凌氏,见凌氏逐渐发白的脸,真是跟记忆中的阿纨一个样儿。

    太后那时刚怀了身孕,想念家人,便将妹妹阿纨接到宫里来陪她,谁能知她那个绝色的妹妹竟然背着她爬上了龙床呢,她因气愤异常,最后那一胎终究没能保住,还伤了元气,也因此使得日后她再产下皇长子时,皇长子便自胎里就带了病症,小小年纪就夭折了。而阿纨竟然能安稳的怀胎,虽然太医都说阿纨那一胎八成是个女孩儿,她也一样容不下。

    阿纨也知道自己难活过这次生产,才苦苦求她保自己的孩子一命,她给了凌保一块金锁片,放他们出宫,她也没想着这一世还能再见,谁知造化弄人,凌氏竟又回到了京城。

    太后垂眸瞧了瞧自己的双手,缓缓道:“毕竟你也是先帝的血脉,咱们皇家自然没有让公主流于民间而不管的道理,回头你将那枚金锁片带来,让你认祖归宗。”

    凌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已经完全愣住了,太后的嘴一张一合,吐出来的一字一句让她感到陌生而又惊恐。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定国公府,沈家的人显然都已经知道了,沈老夫人一张脸又白又红,给她行礼时,她只觉得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回到披芳院,意秾挽着她娘笑了半天,凌氏回过神来拍了她一下,假装怒道:“你这死孩子,笑话你娘呢!有什么好笑的,还不是一样么!”

    意秾喜滋滋的笑道:“当然不一样了,娘是长公主,我做梦都能笑醒了。”

    晚上沈珩之回来,靠着屏风,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看着凌氏,那眼神灼热的,跟捡到宝一般,手上也不老实,凌氏替他换衣裳,光扣子就解了半天。

    凌氏拍掉他的手,嗔道:“都老夫老妻了,还不正经!”

    沈珩之将凌氏搂在怀里,笑道:“我第一眼看到你时我就知道你一定得是我的夫人,这么漂亮娶回家后我也得将你藏好了,省得别人惦记。可见我是有先见之明的,如今你往宫里晃荡的一圈儿,就成了长公主了,我的夫人连先帝都觉得好,想法子将你认了回去。”

    凌氏也不是没听沈珩之说过情话,只是这么多年了,两人并肩躺在一起时,也是家事讨论的更多,此时听了这不着边儿的甜蜜话儿,就红了脸,沈珩之的吻落下来,她也没躲。

    披芳院里甜蜜如斯,大房却如乌云盖顶了一般,沈意秐的病情已经好转,却突然又加重了,烧了一下午,连御医都说让她静心,可她偏偏放不下。

    “娘,这件事只能去求姨母了。”沈意秐想了许久,本来她们的计划是通过春闱泄题之事搞垮了二房,再对意秾下手就简单多了,但此时却都功亏一篑,而凌氏又成了长公主,她再想谋害意秾,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她恳切的看着赵氏道:“娘,女儿前几日听姨母说圣上有心为大虞的二皇子选位王妃,咱们去求一求姨母,不如就让五妹妹去,此事一旦定下来,别说季家,就是太后娘娘也没办法改变了。”

    赵氏皱了皱眉,她之前一直十分信任这个女儿,沈意秐又从小聪慧,可是这几次的事情最后都出了纰漏,还连累了她的娘家,连赵皇后都敲打过她了,让她消停些,如今再让她进宫求赵皇后,她难免心存顾虑,“秐姐儿,你是皇后的亲外甥女,咱们定国公府虽不比以前了,但有你姨母帮衬着,你又是才貌两全,这京中的勋贵人家,我敢打包票,只要是你看得上的,就没有不想求娶的,如今咱们家正是如履薄冰的时候,还是小心为上。”

    沈意秐藏在被子里的手紧紧握住,这上京的勋贵人家确实就没有不想求娶她的,但却除了季恒,而她只想嫁给季恒。从来求而不得的最难以放下,如今季恒几乎已经成了她的执念。

    她从床上爬起来,跪在赵氏面前,道:“娘,你再帮我这一次,若是还不能成,以后我就都听娘的。”

    。。。

 ;。。。 ; ;    到了三月初七这一日,季恒还是没有递来任何消息,快到了中午时才听说朝上出了大事。

    沈珩之是下午回来的,只匆匆交待了几句就又出去了。

    意秾一直提着的心这才放下,这一世果然还是出了泄题之事,凌氏心有戚戚然的道:“你大伯母虽说平日里嘴利些,为人也刻薄,但其实她也是个可怜的,这些年连个儿子也没有,如今你大伯父又……”凌氏颇有种唇亡齿寒之感,“虽不是你大伯父经的手,但赵舫是你大伯母娘家人,他们二人都在礼部主事,怎么也是脱不了干系的。唉,赵舫也是,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试题都在贡院锁着,也亏得他有本事了,竟也能偷得出来。他亲姑母是皇后娘娘,日后想要什么前程没有,这回可算是都毁了。”

    凌氏从来都不是硬心肠的人,这会儿又念起赵家的可怜来。

    此时意秾才终于明白,官礼才的靠山是谁,也难怪他敢只言诬陷沈珩之,赵舫虽无多大本事,但是赵舫背后还有赵皇后和赵家,只是他没想到,上辈子赵舫利用完他之后,根本就没想保他。

    “幸好这件事情你爹爹毫不知情,但是你伯父和你爹爹是一家子的兄弟,只怕也要得些牵连了。”凌氏叹了口气,道:“秐姐儿正到了说亲的时候,偏这个时候出了这样的事儿,可不生生的被拖累了么。我刚刚去看过你大伯母了,她倒没怎么样,只可怜秐姐儿哭得眼睛都肿了起来。听说皇后娘娘也是极生气的,按说这种罪名该是腰斩,但是圣上念着赵舫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儿,只罢了他的官职,对赵家也训诫过了,皇后娘娘觉得脸上无光,听说还哭了一场。”

    意秾是想要好好谢谢季恒的,她给季恒写信时也没想到季恒竟能将赵舫钓出来,并且对她一丝疑问也没有。

    过了几日便是季恒的祖母季老夫人六十大寿,定国公府自然是要前往祝寿的。

    赵氏和沈意秐都托病未往,虽然沈大老爷最后也只是被降了职,但是因为赵氏娘家的事,沈老夫人已经连着几天跟她摆冷脸了,况且赵氏那样骄傲的人,怎肯落在别人眼里被嘲笑。

    故而这一次只有凌氏带着意秾去了。

    季老夫人看见凌氏十分热情,又拉着意秾的手说了半天话儿,意秾一直低着头装听不懂大人们的话外之意。

    从季老夫人的福寿堂出来,侧头看向檐廊东侧的偃盖堂,她轻吁了一口气,转身往偃盖堂走去。快进门时,她让彤鱼和丹鹭在外面守着,自己走了进去。

    坐在桌案后面的季恒看到她进来有些惊讶,随即笑道:“咱们这样也就算是心有灵犀了吧。”

    意秾老实的答道:“不是,我问过翡翠了,她说你在这儿。”

    季恒抬头含笑看着她。

    意秾怕他误会到别的上面去,脸上连笑容也不敢露一个,直直道:“我是来感谢季表哥的,谢谢季表哥上次帮忙。”

    季恒皱了皱眉,“什么忙?”

    意秾的嘴立刻就张圆了,“前几日我命人送给你的信你没收到么?”

    季恒点了点头,意秾这才意识到不对,如果那个紫檀匣子没有送到季恒手里,那现在在哪儿?意秾只觉得手心都在冒汗,这也……太吓人了吧?

    季恒道:“你是让谁送来的?”

    “是绿蚁。”因为绿蚁身上有功夫,为人又机灵,她一个小丫头在沈府进进出出也不显眼,是以意秾经常让她出门递送东西。

    意秾从来都没想过绿蚁会不忠,况且她一大家子的身契都在凌氏手里,她也不敢不忠。

    从成国公府回到披芳院,意秾就将绿蚁叫了来。

    绿蚁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两个头,道:“奴婢确实是听从姑娘的吩咐将紫檀匣子送到了成国公府,但是因为当时季公子正在外书房会客,奴婢便交给了他身边的小厮墨砚。奴婢若有虚言,但凭姑娘处置。”

    墨砚一直都是跟着季恒在外书房伺候的,很得季恒信任,这件事最后还是得由季恒来查。

    凌氏这次从成国公府回来倒是极高兴的,意秾问了两遍,她也不肯说,等晚上沈珩之回来,她亲自服侍沈珩之更衣,含笑道:“今日到成国公府去,季老夫人又跟我提了想要替她家大郎求娶意秾的意思,如今大哥被降了职,连你也受了牵连,但季家却一点儿没嫌弃,我觉得季家还是很看重意秾的,不过还是得听老爷的,老爷觉得这桩亲事怎么样?”

    沈珩之道:“季家也确实算得上极有诚意了,但是秐姐儿还没定亲,咱们就先给阿五定下,大哥大嫂只怕会不高兴了。”

    凌氏道:“大嫂也是,秐姐儿这都十六了,还不急着定亲,也不知道想要挑什么样儿的去。”语气里便带了抱怨。

    沈珩之也皱了眉,关于这次赵舫泄题之事,他并没有同凌氏详说,事后他也暗中调查过,赵舫与官礼才别说亲近了,以前连相识都不曾,但是这一回,赵舫竟想尽法子偷了试题给他,若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也不能信。而一旦出现泄题之事,自然是对他这个主考官影响最大。

    赵舫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向来不学无术,若不是仗着赵皇后的关系,他又岂会有机会到礼部去?沈珩之直觉赵舫此事是别人授意他做的,至于这个人是谁,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从蛛丝马迹中也能探的出,多半是他的大哥或大嫂。

    沈珩之道:“明天你去找大嫂说一声儿,跟她透露一下要给阿五定亲的意思,看看大嫂怎么说。”

    凌氏嗯了一声,吩咐外头传饭。

    。。。

 ;。。。 ; ;    意秾换了身家常穿的襦裙,便带着彤鱼和丹鹭去了王沅屋里。

    “大嫂!”意秾进门便笑盈盈的道:“我刚听娘说大嫂制了新鲜花样儿的点心,特意来找大嫂讨些尝尝。”

    王沅忙起身笑道:“五妹妹喜欢吃,让人来吩咐一声儿就是了,我亲自给你送过去。现在天气热了,这大日头底下走一趟,可小心别晒着了。”

    意秾笑道:“大嫂真不愧跟娘是婆媳,连说话都是一个模样,娘刚絮叨完我,让我少往外头跑。”她坐到月牙桌旁,屋子里立着的周康家的和魏成家的便上来给她请安。

    意秾一进来就看见她们二人了,王沅是大儿媳妇,日后自然是要掌理二房的,虽说掌中馈的是大房,但是二房也有自己的田庄铺子,所以自她进门起,凌氏就让她帮着管家了。而王沅在家做姑娘时就学过这些,她又有一个王夫人那样立得起来的娘,故而她管家极有条理,恩威并施又能服人,凌氏也是为了躲闲,便一点一点儿将二房的事务几乎泰半都移交给了王沅。今日这两个媳妇自然是来跟王沅回话儿的。

    她们二人给意秾请了安,王沅便让她们下去了,又命人将她新制的点心端上来,道:“五妹妹就是不来,我一会儿也要让人给五妹妹送去的,知道五妹妹最爱吃豆沙馅,这个莲叶饼里就是包了红豆沙的。”

    确实软糯香甜,意秾就多吃了两个,转头看见西窗下还支着一架花棚,她便走过去看,上面的花样已经绣了一大半了,是一丛茂茂翠竹,针脚细密,绣得极好,一看这花色便是为沈洵绣的。王沅确实是一个做宗妇的好人选,温婉知礼,女红掌家无一拿不起来,且又是个没什么坏心眼儿的,只可惜这样一个极好的人,沈洵却只看不见。

    她来之前凌氏就跟她说了,原本凌氏是觉得这种话不是姑娘家该听的,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后来还是她软磨硬泡才从凌氏嘴里撬出些话来。

    意秾前世的那位大嫂,尹之燕,也的确是个有本事的,竟又搭上了沈洵,如今已经怀了身子,沈洵高兴万分,激动之下头脑一热就来找凌氏摊牌了,说要给尹之燕一个名分。还说尹之燕是真心喜欢他这个人的,明知道他已经有了正妻,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跟了他,尹之燕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只想留在他身边,他无论如何也该负责。

    凌氏都被他气笑了,沈家如今便是再势败,也不至于没规矩至此,正妻未产下嫡子,连妾室都是不可以有孕的,更何况如今尹之燕她顶多算一个外室。

    凌氏当时是被气坏了,罕有的说话便刻薄了些,“且不说那位尹家姑娘肚子里怀得倒底是不是你的血脉,单说她未婚便私通外男,这样的品行连沈家的侧门也不要进!回头一碗药打了,省得留下后患!”

    沈洵还沉浸在要当爹的喜悦之中,几乎是被凌氏这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来的,顿时急得面红耳赤,他又不是个刚硬得起来的,反反复复只是哀求。

    凌氏气得直喊心口疼,其实这种事最与之利益相关的便是正妻了,虽有凌氏会为王沅做主,但也难保王沅不会觉得委屈,凌氏让意秾过来,也是为了让她宽慰宽慰王沅。

    意秾挽着王沅的手臂道:“大嫂,咱们虽说是姑嫂关系,但是在我心里一直都是将你当作亲姐姐看待的,咱们俩今日便说些私房话儿。”

    王沅一听这话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了,将丫头们都打发出去,含笑看着这位通透的小姑子,道:“我知道你和娘都是为我好,况且这件事自会有娘为我做主的,你哥他,他是个极好的人,平时对我也是好的,就是软懦了些。”她想了想道:“不过,我倒有一件事要跟你说,我是听你大哥身边跟着的小厮应儿说的,说是外头那位有个表哥正巧今年下场,得知父亲是主考官,便想走你大哥的路子来拜访一下。”

    其实这也算正常,许多有门路的世家子弟参加科举,若能与主考官联系上,来拜访也是常事,但是意秾心里却是突地一跳,问道:“那人叫什么?”

    王沅道:“因这个人的姓氏奇怪些,也好记,是姓官,名叫官礼才。”

    意秾心里虽然已有预感,可是听王沅说出来还是惊讶的半晌回不过神来,上辈子她在父母兄长的保护下活得太顺心也太糊涂了,她丝毫不知道官礼才竟与尹之燕是表兄妹的关系。因上一次她特意提醒过沈珩之官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