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虚寻道录-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抽出虚无剑后,杨昭眉头便皱了皱,此次恐怕凶多吉少,但他也是不惧一战。
不过很快,他灵敏的神识便分辨出一些信息:好像是熟人哪!
不远处的竹林边上,清音坐在当初见杨昭时的那只奇兽身上,解开发髻,将青丝瀑布般垂在身前,正在缓缓梳理,那光景与初见面时的情形,竟有七八分相似。
都是那视旁人如无物的冷淡,以及夺天地造化的神秀,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女性的妩媚,隐隐流动,不彰不显,却又在无形之中,吸引着人们的眼光。
杨昭又怎能抵挡得住!
看她这个样子,也不知在那里坐了多久了,想到自己这几年下了南斗峰后却没见过她,脸上一红,根本就抬不起脸来。
这样也好,倒把他刚刚的失态遮掩了过去。
他本能地想过去与她一见,可是脑中却忽然闪过当初陆吾所说的话。
念头只在心中一转,他便远远的垂手行礼道:“好久不见仙师,也不知仙师如今怎样,来此有何贵干?”
清音看都没看他一眼,冷淡之意却是比之前更甚。只听她道:“你来此是为了找那株玉水仙,可否让我一观?”
杨昭闻言一怔,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忙道了一声走近清音的身旁,恭恭敬敬地将那株玉水仙送上。
清音却不忙着接,而是不紧不慢地将青丝挽了一个髻,这才接过放置玉水仙的那个玉盒。
这本来是颇为慢待的举动,但一方面她是长辈,另一方面,她举手之间,便是风姿无限,秀色可餐,杨昭只觉得百看不厌,又哪会觉得难受。
手上一轻,玉盒已被清音拿了过去缓缓展开,一见之下,清音便道:“三千年了,终于又见到了它的身影。”
杨昭目瞪口呆,清音只看他的表情,便知道自己说中了。
她微一摇头,又将这玉盒递了回来:“能得到这株株玉水仙,也是你的造化,便拿着它下山去吧!”
这样就结束了?
杨昭有些猝不及防,一时间只是应声,却忘了动弹。
清音缓缓起身,也不理他,目光却望向苍莽山林深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杨昭不敢惊扰,等脑子里面转过弯来,也知此地不能再留,便再躬身行了一礼,向后退去。
“罢了。”清音蓦然开口把他叫住,杨昭愕然看去,听得清音缓缓说道:“此次下山,你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杨昭便如一个牵线木偶一呆,还没反应过来之时,那清音却已然骑着灵兽远去,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在此处飘零,久久才之散去。
第九十四章东海之事,云游大泽
太虚门,开阳峰中。
杨昭脚踏虚无剑,终于回到了开阳峰中。
这一次离开开阳峰整整十年,他的修为已然到达了金丹之期,寿元也是高达八百。
杨昭大袖飘飘,在一片茫茫大泽上踏波漫行,面前水波荡漾,不时有金鳞鱼跃出欢游,绛背巨鲸翻腾嬉戏,放眼望去,水天一色,上下浑然,远处云雾缭绕,细雨空蒙似珠玉成丝,海气灵液弥漫散洒,深吸一气,如饮甘露纯酿,润泽心脾。
如此仙家景象他视而不见,却微皱眉头,侧耳细听,现除有鹤唳声于长空外,还隐隐有环佩叮当之音,这音色空灵如洗,却又沁骨入皮,让人心底酥痒欲动,不由心中一奇,怎么开阳峰十年不见,竟然出现了这等仙家妙地。
心中所想,只觉周身清风忽起,眼前雾气一散,似珠帘轻轻拢起,又如画开卷般,不远处浮现出一水榭玉台,醉剑仙怡然自得卧坐云榻之上。
杨昭踏上一块飘来的玉阶,理了理衣袍,俯身郑重一拜,道:“拜见师尊。”
醉剑仙初看时好像能看清楚面目,只是再一眼望去,却如坠雾中,看不分明,他哈哈一笑,传出一把如润玉般的声音道:“回来就好。”
“十年不见,师尊却是越发红光,我开阳峰如今怎得出现了这等仙家妙境?”杨昭抬起头轻声问道。
醉剑仙来了兴趣,身体坐直了点,笑道:“往日只说一心向道,前些时日东海蓬莱瀛台二岛有人到访,便赠予此妙境之术,却也是甚好而之。”
杨昭正色道:“原来如此,的确是仙气玲珑。”
醉剑仙喝了一口酒后,也不以为意道:“此次归山,为师本想留你多在开阳峰呆上一些时日,只可惜东海乱象丛生,瀛蓬二岛前来商议此事,为师便能派你而去,前去多加探查探查。”
“哦?”杨昭站直了身子,凛然问道:“不知那东海所谓何事,竟惊动了我太虚门?”
“是啊!恩师,此次说来话长,但到底何事我也不甚了解。”顿了顿神,醉剑仙玄索性站起身子道:“东海之地奇妙至极,常年便是很少与我中土各派相合,但也属我道门一脉,此次他们登门相求,且不骄不躁,审时度势,如今想来,以我观之,此事的确有些问题,是以我本欲亲自前往,但只可惜为师的修为也到了关键时刻,是以今日你能回来,且看你修为大涨,当也可代替为师,去那东海一观。”
杨昭点了点头说道:“师尊有命,徒儿又怎能不去,只是……”
“你有何事?”醉剑仙怔怔神问道。
“徒儿刚刚回来啊!”,杨昭撒娇般笑道:“徒儿刚刚回来,还没怎么常伴在您身侧,就要远离师门,唉!”
“原来如此,你的心思我已知之矣。”醉剑仙曲声一笑,酒葫芦就向杨昭飞去:“喝了这口酒,这是为师为你所炼制的灵丹妙药,至于能否有所体悟全看你小子有没有这个机缘了。”
杨昭双手伸出,神色恭敬的将那个酒葫芦捧入手中,再郑而重之地收好,喝了一口酒后,看得醉剑仙连连摇头,显然对他太过严肃的举止不太满意,随即将酒葫芦还回醉剑仙道:“弟子不敢多做他想,既然如此,弟子也只能去一去那东海之畔了。”
醉剑仙指了指他,道:“你啊你,怎么从南斗山回来之后这个脾气怎么却越发正经了,看来得要改上一改,需知玩乐笑闹方是神仙之事。”
杨昭肃然道:“恩师在上,弟子哪敢放浪形骸。”
“罢了罢了。”醉剑仙挥了挥手,也没心思再说,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徒弟只是长久不见他,而心生感切罢了。
杨昭俯身一拜,沉声道:“那去得东海一事?”
半晌得不到回话,他再抬头一看,却发现除了一方水雾外,碧波之上已然行踪渺渺,哪里还有人影?
杨昭怅然叹了一声,虽然醉剑仙已走,但他仍然依足礼数俯拜叩,待站起起身时,醉剑仙的话音已然传来:
“随时都可,但也得早去早回。”
杨昭站直身子,若有所觉,便知晓醉剑仙的意思是让他现在就去,只是东海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着急?
他也没做多想,便开始往那太虚峰而去。
别看杨昭如今也是有些急不可待,但那是因为醉剑仙的吩咐、且又有东海之人在那太虚峰等待的缘故,是以他才会连忙便赶到了太虚峰。
等到了太虚殿后,众位长老之人皆是吩咐各门下真传弟子,跟随着外事堂堂主玄梁真人,前往那东海之畔,而与杨昭交好的那些弟子也是身在其中。
诸位弟子上了云舟后,只见那东海之人却是不言不语,驱动云舟便开始往那东方飞去。
数日之后,他们就出了大周国的地界,前方出现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泽湖泊,这里便是青州与齐州之地界,而过了齐州,再赶上数千里之路,便能到了东海之地。
起初,杨昭还始终跟着玄梁真人,虽然对此去东海之行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杨昭还是凭借自己往昔的经验,了解到了一些事情,倒也让他有些惊愕起来,当然这番惊愕只是表面上所述罢了,内在里却是循着那缕飘飘渺渺、似实还虚的气息来回奔走开来,当真是轻松不已。
杨昭坐在云舟之上俯瞰脚下群山,他才发现,这些湖泊仿若一道天门屏障挡在大泽向外的出路上,门前有一条蜿蜒如玉带的活水被两岸侧峰夹在其中,形似出入开口,便是在飞舟上,也能听见湍急的流水之声。
他在太虚山上修道时就常听同门说起过“大泽险山登仙路,龙渊东海跃天门”的说法,现在一看,此去东海之地,顺着水流而来,果然应景的很。
眼看着云舟在高低起伏的山野中犹如流星赶月,杨昭看了一阵奇景之后,索性停了下来,拉着小白坐下,一边喘息,一边看着大泽湖水中央的秀美山景。
二人坐下之时,天色已然向晚,虽然西边的日头还撑在湖波尽头的一竿距离之上,那光线已不如之前灿烂,夕阳斜照,眼前这广大的山野中光影更加明晦变幻,东边的山岭斜坡依旧被日光照得青翠分明,只是染了些彤红的光色;而对面西边山坡上的山林已然黯淡,深色的苍青林木中夕烟缭绕,白雾氤氲,已是一派黄昏山野的景象。
这时再极目远眺,便见那大泽的湖波已变得苍白,湖面上只有夕阳照来的一线湖水里波光粼粼,形成一道“之”字形的曲折光路,闪耀跌宕。
这时大约也到了宿鸟归林的时候吧,那黄昏的天空中飞舞起无数的鸟雀,也不知从何处飞来,一下子就聚起这么多,在叽叽喳喳的鸟喧声中时而聚成密密麻麻的雀群,形成一片数亩大的阴云盘旋于空中,时而又“轰”地一声忽然散去,犹如抡起簸箕将蚕豆抛向空中,弄得满天都是零零落落的斑斑点点。
而这时杨昭和小白也看到近处的那个丛林不下平静,之前他们还一直觉得这儿却是仙家妙境,却忽然只听得一阵“扑簌簌”地响动,几乎上百只的鸟雀从面前的青茅堆、细竹丛中呼啦啦飞出,跳跳跃跃地展翅高翔,转眼便加入到高天中密集的鸟阵中去。
云舟再行十日,前方的水面下出现一硕大无朋的黑影,黑影之上,则是屋舍连绵,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仿似人间州城,上方更有悬空之岛流泉喷瀑,开脉之后他目力极佳,隐隐还可见驾飞舟,骑云鹤的修士结伴而过,一派仙家景象。
可是等他再仔细看去,却不禁大吃了一惊,那些景象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
可这海市蜃楼之后,杨昭一眼看去却发现云舟的下方有着绵延不尽的宫宇楼台,这便是大周国围绕着大泽湖泊而建的城池之一:水连城。
而各修道散修之士也多皆住于这些城池或者是大泽的水府洞天之中,而那些城池中则是住着修道之士的家眷族人,足有数十万之众,这番景象让杨昭算是大开了眼界。
看到这情景,杨昭忽然在心中想到一个问题:
为何此修真界散修中人却是多住于人间之地,难道那些帝王官家却不怕管理不甚?
心里想到这问题,便准备跟身边的玄梁真人说道,可待说出口之后,杨昭却有些后悔,怕那玄梁笑他幼稚。
而仲夏的傍晚空气依旧暖烘烘,包围着整个身心,只让人觉得十分舒适,杨昭和小白就在这样暖洋洋的气息里一起呆呆地看着夕阳下的湖光山景,一时也忘了那东海之事,还有那虚无缥缈的宝物。
只是,就在那日头已落到湖面之上,触着水波就快沉没之时,云舟忽然停了下来,当杨昭再次看到前方之时,从第一眼起,便总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太对劲。
这种异样之感,并不是因为前方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事实上,有紫虚之意在身,经过这是十年的潜修,各种禁制阵法,在他眼中一观便可察觉,但却还是有些不太对劲。
“奇怪……”
“难道是错觉?”
天机敏锐的杨昭总觉得前面的环境和如今这块地方有些不一样,但想张口跟旁边玄梁说说,张了张嘴,就是不知道到底哪处不对。
杨昭的困惑并没持续多久。
当那玄梁平静地来到他们面前,第一句话刚一出口时,张牧云便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有了变化。
杨昭也乐得不再看口,他眼望前方,只见面前一片碧波荡漾,湖水波光粼粼,远方岛屿楼阁若隐若现,使人胸怀不禁为之一畅。
云行一个时辰之后,已快出了大泽湖泊时,对岸突响起一片笙笛箜篌之音,众人纷纷抬头看去。
玄梁脸现惊异,上前两步道:“仙乐迎客,是哪位贵客荏临水连城?”
他旁侧的一位东海修士也是抢出几步,激动道:“卧舆丝幔,玉笙金铃,银篓铜鱼,随侧力士女从,又有洞庭之号而出,这定是荒泽水泊中的洞庭散人出行!”
这些东海之人都有亲眷族人在大泽水泊中修行,知道这洞庭散人修行不凡,已然到了那合体之境。
而且这些水泽中的散修修为不低,又有东海各系的势力在背后撑腰,而且除了某些原因之外,通常自由度很大。
而这洞庭散人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只可惜这人平时都是欲见一面而不可得,没想到今日却在这里碰上了。
此人不禁心生羡慕之意,道:“竟是洞庭散人亲自出来迎客,不知是那位仙家有此福气。”
玄梁却是摇了摇头,自是感觉此事不甚简单,连忙道:“难道也是与这东海之行有关?”
众人也不知此为何意,但心中的想法却是相同,而杨昭的眉头也是一紧。
没想到那东海之事还未发生,却已然惊动了各方修士。
第九十五事有蹊跷,再次前行
对岸琴瑟齐鸣,弦乐铮铮,随着云舟逐渐靠近,有愈来愈响的趋势。
只见岸上百数名女从力士站在一起,将一名黑衣道人如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
此黑衣道人斗笠盖面,看不清面目,只是那举手投足之间却也是颇有灵韵,他用手轻轻拿住帽檐一边,将斗笠掀起一角,往天空上看了两眼后,便越众而出,走上了湖泊的石堤。
初时云舟之上众人还当看热闹一般好奇打量,可是渐渐却觉得不对了,此刻大泽之上没有孤舟,天空上也只是他们的云舟泛天其上,而对岸目光都在往这边扫来,船上众人不由面面相觑,这是:来迎接他们船上某一人的?
那道真的是与那东海之行有关?想到这里,众人便开始互相思考起来。
最后,诸人的目光集中在了面目东海使者的身上,其中一人上前拱手道:“林枫师兄这是何故?”
林枫勉强按捺住心头悸动,却故作讶然道:“王安师弟,这我怎能知晓,这通知四方之地的散修一事,与我可没关系。”
“此次西来中土一事,全然由林师兄指导,想必这位洞庭散人也是听说了一些事情,说不定也想跟随我等前去。”王安看了林枫一眼,后退了一步,高声笑道:“可见林枫师兄的大名也已传遍中土之地,回到东海之后,可千万不要忘了我等贫贱之交啊。”
“就是,就是。”旁侧之人纷纷打趣道:“若非此等缘故,又怎么可能惹得一方豪强接待我等?若回到师门立了大功,可不要忘了我等。”
众人注意力都在东海之人身上,至于太虚门众人只当是路人一般,虽不至的看都懒得看上一眼,但也有了几分轻视。
“诸位何必取笑林某?我自知几斤几两,还是莫要胡乱言语,免得惹恼了那位洞庭散人。”尽管嘴上不承认,可林枫的眼睛却是一眨不眨盯着岸上,心中不免有股隐隐期待,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沿护栏,勉强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此人虽说已然突破至分神期,但在大能修士众多的瀛蓬二岛,也只是区区一个末位长老罢了,是以此次前来中土,还碰见了这等之事,心中自是欢喜不得。
云舟很快到了水连成之上,但众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甚至有些低阶弟子都已然禁不住手脚哆嗦起来,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众人见那洞庭散人款款而来,自是对着这位洞庭散人行了一礼,他们虽是名门大派之人,可此次前去东海的队伍之中,最高的修为也只是分手后期罢了,当然感觉上是低了一头。
“不知散人前来有何要事?”林枫站在云舟之上,一脸傲气的样子说道。
虽说如此,但这林枫一时间只觉得嘴中干,脚下都有些站不稳了,心中却也是有些激动。
可这洞庭散人却只是简单的行了一礼道:“我与那太虚门醉剑仙交好,并且那醉剑仙当年有恩与我,听说他唯一的弟子中途至此,我便前来接待一二,若是打搅到各位的话,也请勿怪。”
林枫见洞庭散人向他行了一礼,自是欢喜不止,不由自主地上前,刚走了两步,却被听见洞庭散人如此说道,不由大怒,先是一呆,再是涨红了脸,他一时羞愤难耐,哪里还肯在此地多留,扫了扫衣袖便向后退去。
“这醉剑仙的徒弟是何许人也,竟能得合体期大能修士看中!”
见林枫急匆匆后退,与他随行的十几人用各种羡慕和嫉妒的目光在太虚门众弟子的脸上扫了几遍,最后才在长吁短叹声中向后退去。
只见玄梁真人轻笑一声道:“原来如此,却也没有听玄阳师兄提过此事,这是我那师兄的弟子,若有要事,当与他商议即可。”
说完后玄梁便用手指了指杨昭,而那洞庭散人却是来到了杨昭的身前,摘下斗笠大笑说道:“果真是良才之士,玄阳道友后继有人啊!”
对这个突然之间冒出来的所谓洞庭真人,杨昭却是皱了皱眉头,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他心中一时充满了警惕,沉声道:“原来如此,家师在开阳峰时,却也是常常念叨真人,没想到今日还能够有缘一见,这若要让家师知晓的话,必定会高兴不已。”
说完后杨昭又是话锋一转道:“唉,只可惜家师的修为正值突破之际,却是与真人无缘一见。”
“哪里哪里,在你来此之前,我已奉令师之托,特意来此迎接一二。”洞庭散人走上前一步,大笑道:“令师之意,便是让我与太虚门同去东海,若有它情,也好有个照应。”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几至高呼起来,似乎充满了傲然之意。
杨昭眯了眯眼,他并没有被这送上门来的好事冲昏头脑,反而却感到一丝不对劲。
弄出这么大的阵仗迎接自己,看似风光,可是除了惹人注目外毫无好处,他才初入金丹,岂能这般张扬?
他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周围,果然发现其它云舟之上也有不少人驻足观望,这里本来就是人来人往之地,经过这一番闹腾,聚集的人更是越来越多。
虽然此人与师尊交好,但杨昭也决计不信醉剑仙能够指挥一位合体期修士,如果是此人自作主张,那么他的目的倒是值得深思了。
杨昭心中冷笑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莫非以为我就没有手段么?
脑海瞬间闪过无数的念头,杨昭脸上却浮出一丝微笑,道:“既是家师安排,那杨某自无异议,只是此次我太虚门主事之人却是玄梁师叔,真人可与我那玄梁师叔交流一二。”
“这个当然。”洞庭散人不动声道:“你以后唤我为师叔即可。”
“那小子就唤真人为师叔了。”杨昭笑了一声道。
随后玄梁真人自是与洞庭散人交流起来。
而这位生性刚毅的玄梁真人却也并非泛泛之辈,虽说心中也是有些疑惑,但自是没有表露出来,现在他见这洞庭三人一脸坚毅与亲切的模样,便知道想必此人所说的话便是真的,因此只是温言与此人交谈起了话儿。
于是这云舟在这水连成停留了片刻之后,便在这水泽之上又开始不急不徐的向前行进起来。
现在在云舟之下的这处山野中到处都生长着片片青绿的竹林,经风一吹这些竹叶飒飒作响听在耳里便似那涛声一般,若极目向远处眺望则可以看到在那连绵起伏的山丘上全都被那葱茏的绿树青竹覆住。
眼下这四月天正是到了那春深之处,那些草树竹木生长有快有慢各自应着时节次第的焕着自己勃勃的生机。有些林木现已是蓬蓬如盖叶色苍翠;而有些林木则还刚刚萌出新绽的嫩叶透出一种活泼的轻快。
因此杨昭和那洞庭散人交流之时,便向远处的群山眺去。
那整个草木葳、蕤的春山碧岭便似披着一袭染色深浅不一的翠绿绢纱,偶尔的还能在这袭碧绢之上看到小块嫩白色的薄片星星点点的镶饰在这碧色山野上,那应该便是山间的杜鹃花开吧。
身旁的小白现在见着眼前这山野盎然的**也是觉得无比的心旷神怡。
正在杨昭看着眼前美景琢磨着还要几天才能到那东海之时,却是突然回过神来对着身旁的洞庭散人,在沉默了这一阵之后终于打破了沉寂开口说道:“师叔我却有一事不明,不知能否赐教?”
洞庭散人似乎早知杨昭由此言问,自是点了点头道“无妨,令师此次让我前来,自是有事交待,若昭儿有何疑惑,大胆问我即可。”
杨昭的脸色立刻讪讪起来,但也知道这洞庭散人已然明了他的心意,但却也是脸色一红,无法开口。
“昭儿有何疑问?尽管道来不必如此多礼。”洞庭散人笑了笑道。
杨昭点了点头道:“嗯,是这样的,我始终不知家师为何会让师叔与我等一同前往那东海之畔,难道这东海之行还有危险不成?”
“唉……”闻杨昭此言洞庭散人先是一愣,稍过片刻才反应过来这位好友的弟子原来也和自己一样不知这东海到底出了何事。
随即他便略一思忖便认真的对着杨昭说道:“其实我也正想要和你提及此事,可是我与你也是一样,皆是不知道令师到底有何要事,只是让我保护你罢了。而且此去东海,但见天下大小修士皆是一同前去,我虽未曾听得东海之事有何险恶之处,但也觉得瀛蓬二岛行事之处颇多诡异不循常理理。”
“但玄阳道友有请,我必当好心完成此事,想当年若无令师相救,我恐怕早已走火入魔而不自知了!”
说到这里这位洞庭散人语气激昂的脸上也满是虔诚之色。
“哦,原来如此。师叔的事情,我也常听家师说过,是以对于此事,我也知晓个一二,看来此次东海之行,若有要事,也得拜托师叔照顾我等了。”杨昭眨了眨眼睛,自是不知原来自己的师尊在修真界中还干过这样的事情。
“那是自然,令师的事情便是我的事情,所谓令师对我等散修之士,也是常多照顾,我等早已商量好了,要报答一二呢!”
“难道那东海之人就没有召集师叔等人前去?”杨昭看了不远处的那些东海修士,疑惑中轻声对着洞庭散人询问起来。
“呃,这个嘛……”
想到自己刚才对那东海领头之人似乎颇有些无理,这位傲气凛然的洞庭散人却也是一时语塞。
不过现在洞庭散人的内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不再与那些东海之人交流,要知道这名门大派中人对于散修之士却也是颇为轻视,即使自己的修为已然到达了合体之期,但若是与那名门大派中人闹出什么事情来,那可是非同小可,而自己也沾不上多少光。
可即便如此这位傲气凌然的洞庭散人也不觉得自己对于那些东海之人有些害怕,毕竟光脚不怕穿鞋的,想来那东海各派也不会因此事而降罪与他。
念及此处洞庭散人略一沉吟,他便想到了一个颇合情理的说法:“召集是召集了,只不过我等散修之人自是很少与那些名门大派打交道,若是因此而发生冲突那就不好了,是以老夫认为还是与我这水泊大泽中的散修一同前去放好,并且还有你太虚门照料,想来也不会出什么事情。”
“嗯,师叔此言也是有理,若是我们一同前去,力量也是大了许多。”
杨昭说完后,自是开始无言起来。
而那洞庭散人似乎话语非常,自是没有看到杨昭有些不耐之感,说的那是喋喋不休:“只可惜此次前去东海还有许多要急之事,若不然昭儿也好在我那洞庭湖畔之中呆些时日,欣赏一下我这水泊大泽中的湖光美色。”
“这是当然,师叔有请,小子哪敢拒绝一二,此次东海之行完成之后,当是要去打扰一下师叔,也请师叔不要见怪。”
“哪里,你能前来,师叔当然高兴,又怎么会嫌弃师侄打扰?“说着洞庭散人摇了摇头道:“若是能将玄阳道友请来,那就更好了。”
杨昭面色一怔,自是感觉醉剑仙自从自己回来之后气息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难道师尊要突破那大乘之期?
想到这里,杨昭点了点头道:“此事大好,回到太虚门后,我便会将此事与师尊提及,不过……”
洞庭散人神情冷淡了一下问道:“怎么?”
“听闻师尊而言,似乎快要突破那大乘之境,也不知师尊的修为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杨昭转过话来解释道。
本是心情不爽的洞庭真人闻之此事之后,也是有些惊讶起来,不过那大乘难渡的观念已是根深蒂固,怔仲了半晌之后才在安慰自己道:“啊,数年不见,没想到玄阳道友竟是修为大涨,还能收的如此佳徒。”
杨昭轻笑一声道:“当然,这也不过是听闻师尊言语之中随意说说罢了,我这些年很少常伴师尊身边,也不知具体究竟怎样。”
听了此话,洞庭散人似乎找到一颗定心丸,心情也略为平复了一些。
此时杨昭也不再说话,自是看着云舟在山道之上迤逦而行起来。
第九十六章至东海
过了半年之久,云舟终于来到了东海之畔。
而这一路上洞庭散人已将这东海之地的大致情况跟杨昭说过好几遍,可是杨昭前世今生都没有去过海洋之地,是以还是非常好奇。
此时海面平静无波烟气浩渺,在晴空万里的海面之上沉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