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紫虚寻道录-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昭之所以再次来到这南斗峰,便是因为此图所得到的信息。

    想必陆虚出走南斗峰后,才将这幅图留在了那座住屋之下,是以机缘巧合之中,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陆吾与清音沉默看着地面上的那幅图,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陆虚仙师,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哀伤追忆情思。

    杨昭伸手摸着那幅图,感受着掌间传来的微凉温润触感,有些紧张,把左手也放了上去,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镇定心神,让双手变得稳定不再颤抖,然后把虚无剑竖了起来,用此图缓缓包围住了虚无剑,接着便将手中握着的虚无剑一寸一寸插入那个小洞之中。

    在插入那座小洞之时,杨昭没有感觉到什么阻力,却能感觉到地面传回一股顺滑的感觉。

    喀的一声轻响,长剑触碰到了洞底,仿佛被某种机簧锁死还有小半截露在地面上,上面刻着的繁复花纹,让这小半截长剑看上去像是雕出来的一朵花。

    杨昭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下意识里拉着小白向后退去,想要离的远些。

    陆吾与清音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警惕神情,只是静静看着地面上那半截长剑。

    杨昭与小白停下了脚步,站在了陆吾与清音的身旁。

    片刻后。

    露在地面上的那半截长剑忽然亮了起来,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包裹着长剑的那幅图含义难明的繁复花纹亮了起来,如同一朵浴着阳光的花。

    繁复花纹越来越亮,光亮传至长剑的下半截,竟连那处花岗石的地面,都照耀的纤痕毕现,能够看到石质里的线条。

    那幅图上的线条光线渐越凝结,似乎要变成发光的某种液体,渐渐流动起来,顺着线条来回流淌,格外美丽。

    ps:唉,还在下雨,今天又停了一天电,刚才看了天气预报,貌似后天就不下雨了,真是折磨死我了。
第九十一章阵法之论(第二更)
    就在包裹着虚无剑的那幅图上的光线似乎开始凝结之时,长剑周围的花岗岩地面上忽然无声无息出现了一条裂缝。

    那道裂缝的蔓延速度无比迅速,眨眼间便自杨昭的脚底穿过,吓了他一跳。然后他才注意到,这些裂缝并不是真的裂缝,而是地面规则下陷所形成的槽道。

    先前干净空旷的地面上,出现了无数道石槽。

    石槽出现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如同一只无形的刻刀,在平整光滑的石地面上,划了无数道直线,把地面割切成了无数个部分。

    那幅图上的光线顺着繁复线条流了下来,流进旁边的石槽里,然后像溪水般,顺着石槽向远方流去,只是世间绝对没有哪条小溪,能像这些石槽里的光液般流淌的如此迅速,转瞬间便蔓延到了地面的边缘。

    也不知道那幅图里究竟蕴藏了多少光芒,不停向地面流淌,源源不绝似乎取之不竭,片刻后,所有石槽都亮了起来。

    杨昭看着眼前这幕神奇的画面,脸上露出紧张凝重的神情,眼睛却是越来越明亮,目光随着石槽里光液的流动不停移动。

    地面边缘的石槽最深,里面所容纳的光液数量最多,四道极长的直线,把峰顶中央的地面包围起来,仿佛也是一幅图,可这次却变成了一幅地图。

    中间有根石槽很深很宽,明亮夺目,似乎是数座城池。

    “这是北周国?”

    杨昭看着那根石槽自言自语说道。

    陆吾看着他的神情,微微一笑。

    忽然间,石槽里那些平静的光液剧烈地翻滚起来,仿佛地面下方是一片烈火,光液被烹煮的快要沸腾。

    杨昭的神情变得愈发凝重。

    很细微的声音在地底深处响起,仿佛是无数朵花正在威放,仿佛是无数棵青树正在呼吸,仿佛是无数个人正在欢呼。

    事实上,只是石槽里的光液蒸发成了气体。

    那些蒸发而成的气体,在峰顶的虚空中开始弥漫,像云一般轻轻摇荡,然后未能摆脱地面石槽的引力,缓缓敛成泛光的线条回转地面。

    这些光着美丽纯净光线的线与面,在地面上方构筑成了无数个立体,那是无数幢发光的建筑,看上去是那般的虚无缥渺,却是又是那般的真实。

    杨昭看着身前那座光线凝成的太虚城,看着远处将要抵到腰畔高度的太虚山,看着右前方那座不足膝高的青州城,看着远处那道光泽浓郁厚实的城墙,震撼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座微缩的大周国地图。

    但这座地图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是活着的,甚至能看到人们在此地图上出现的情景,因为杨昭竟然看到了自己与小白,还有陆吾与清音,都出现在了这幅图画之上。

    陆吾与清音向崖边走去。

    杨昭跟在他们的身后,双脚踩在那座光线凝成的太虚门上时,身体有些僵硬,踩过开阳峰时,更是小心翼翼到了极点,总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巨人,随意一脚便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好在那些光汽凝成的线与面,似乎与真实的世界并不相通,和他的身体接触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行走在这片光线凝成的微缩大周国之上,杨昭的感觉很复杂,很震撼,他看到了很多自己熟悉的建筑与风景,他甚至在密集的建筑中找到了自己主在开阳峰上的小屋,此时的小屋就像是一个盒子。

    跟在陆吾与清音的身后,终于走出了这座微缩的大周国,不知为何,杨昭觉得放松了很多,抚着胸口喘息了两声。

    陆吾看着身前的这幅画面,说道:“整个大周国都在这座大阵的监视之中。”

    杨昭从没听说过还有这般庞大的阵法,不禁吃惊问道:“敢问仙师,这是什么阵法?”

    “世间第一大阵,南斗四方阵。”陆吾指着远处地面上那把虚无神剑,以及虚无神剑边上的南斗峰,说道:“我们现在所站立地方便是这座大阵的阵枢所在之地。”

    然后他指向那根最宽最深最亮的石槽,说道:“南斗山便是阵根,太虚门八峰也是阵根,那些城池山脉与河流便是生回死之门”

    “这座大阵里面蕴藏着无数道禁制,而南斗峰便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道,所以近万年来都没有人敢欺压于我太虚门,如果真的有敌人敢出现在大周国之内时,不管是何修为,这座大阵瞬间便能将他击杀。”

    杨昭沉默专心听着。

    陆吾又指向了开阳峰后山的那座绝壁,说道:“此阵法,建造不易,维护也不易,而那座后山的绝壁为何能出入到南斗山内,其实它也是这座大阵的一道根基,此后数千年来维护修复,而这些事情一向由南斗山负责。”

    “而此大阵已有万年历史,却一次都未曾启动,然而我太虚门的每一代南斗峰峰主,皆是不惜耗费我太虚门实力,也要保证这座大阵的完好,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陆吾望向宁缺问道。

    杨昭点了点头说道:“因为这是我太虚门最后的庇护所。”

    “庇护所三字用的好。”陆吾平静的说道:“有这座大阵在,太虚门便无忧,南斗峰便无忧,我太虚门即便开始衰败分崩离析,也终能浴火重生。”“仙师的意思是?”杨昭想了想后问道。

    “如果真到了要启动此阵之时,说明我太虚门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所以这座大阵一直没有启动过。”陆吾微微笑了起来,饶有兴趣的说道:“但只要它继续存在于天地间,无论动或不动,太虚门便是安全的,南斗山也是安全的。”

    杨昭登上了南斗峰,甚至还继承了陆虚的衣钵,当时陆吾便说今后要带他去看个东西,今天他终于看到了。

    他看着身前这座立体地图,思绪万千。

    离开那座南斗峰顶,杨昭随着陆吾再次穿过竹林,带着困惑的目光,来到了当初遇到陆吾的地方。

    此时南斗峰一片安静。

    杨昭握着被那幅图裹住的虚无剑,指间传来沉甸甸的感觉,沉默很长时间后说道:“我有些担心自己拿不住。”

    陆吾漫不经心的看着他说道:“陆虚师兄就你这么一个传人,而那把阵眼也只有你一个人才能拿起,那么你不拿着谁来拿?”

    杨昭开始沉默不语,小楼外青树繁杂,野花威开,明显很长时间都没有修剪,他看着脚下石砖间生出的青草,心想大概甚至很少有人会来这里。

    接着他抬头向四周望去,视线与南斗峰一触而回,确认这座小木屋不仅是在南斗峰的正中央,而且也是在整座太虚门的正中央。

    陆吾推开小木屋的门,走了进去。

    杨昭也随之走了进去。

    走进小木屋后,他的眼前却是豁然一亮。

    屋内摆放着一套桌椅,桌上的茶具,也都是竹子制成,杯中蒸气袅袅,想是才泡了一杯香茶。

    而距杨昭数步之外,还摆着一件竹制的书案,此时,上面正铺着一张纸,想来也是陆吾所作的一幅画。

    杨昭在丹青上没有什么造诣,以他的眼光去看,只觉得此画极为粗糙,往往略一勾画,轮廓便出,眨眼间便是数笔。

    而此画却是只画了七棵竹子便停下来,在纸上留下了好大一块空白,令他全然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忽然间他的眼瞳微缩,警惕地向画面上方望去,只见数颗晶莹渗光的明珠最前方,出现了数道深刻的线条。

    那些线条里蕴藏着极为中正平和却又冷漠强悍到了极点的气息,似乎只要散发出来,便可以把通道里的一切碾压成齑粉。

    杨昭清晰地感应到了这道气息,震惊地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不是符道中人,当也能看的懂这些线条都是符文。

    这些符文很强大,但似乎都有些残缺,如今图画上的这些线条只是原始符线的片段。

    他看着这幅画上的线条,又隐约感觉到此线条与那座阵法深有联系。

    默默推算着那座阵法存在的时间,默默震撼想着,万年前刻下那座阵法的前贤,究竟达了什么样的境界,竟能把灵气保持这么长的时间,如今的这些大乘期修士能不能做到?

    陆吾注意到了他的神情,抬头向这幅图望去,沉默片刻后感慨说道:“当年师兄第一次带我来这里,我也如你一般震撼难言,我只能隐约感觉到这幅图中那些线条的强大,但我却是难以把握住心中的方向,最终却是无法完美的激发出那座阵法。”

    “这些符文的激发条件是什么?”

    杨昭默默的问道,他的禁制天赋不愧是高人一等,提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陆吾点了点头说道:“没有条件,任何擅用此阵法的人,都会被这些符文所击杀。”

    杨昭不解问道:“任何人?”

    陆吾点点头,平静重复道:“任何人。

    杨昭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那仙师和我不是人?”

    陆吾笑了起来,片刻后笑意渐敛,平静说道:“我与清音师妹都修练了南斗术法,自是南斗山之山主,是以此阵法当伤不了我们,但也无法完美的发挥出此阵法的实力。”

    杨昭说道:“那我呢?”

    陆吾再次点头说道:“拥有了那把虚无剑,你如今便成了这些符文的主人。”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九十二章赠画(第三更)
    “虚无剑的主人就能控制住这座阵法了吗?”

    听到陆吾的这句话,杨昭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下意识里抬起手来,隔着那幅图摸了摸裹在其中的虚无剑。

    陆吾看着杨昭的双目再次执起了画笔,这一次,他又画了几根竹子,接着,还有一个人。

    如此,那些符文的痕迹便开始淡化而去。

    先前七棵竹是近景,后面竹子与人则是远景,似是在竹后,窥看远方之人。

    一眼看去竹影摇动,人影依稀,虽无他物,却仍使人感觉到月华流转,遍地生辉的月夜人竹。

    其中竹影错落,浓淡有致,细看去便有一股清逸之气扑面而来,竹木成帘,目有尽而意无穷,倒似要引人去画中一般。

    杨昭低赞了一声。

    陆吾停了笔,回过头来看他:“这幅你喜欢?便送了你吧。”

    这算是意外之喜了?

    杨昭也不虚伪,忙躬身谢过。

    又听陆吾道:“不过,我倒想听一下,你觉得这幅画笔法走势如何?”

    杨昭对丹青之术一窍不通,心里紧张,他外面却不迟疑,走到画前,凝神看去。

    才顺了两笔,他轻咦了一声。

    陆吾在一边微笑道:“怎样?”

    杨昭却是充耳不闻,手指却在隐隐颤动,到了后来,干脆凌空虚画,咄咄有声。

    这哪是什么墨竹图?这分明就是一套精微的符化剑诀!

    对符纹之术,杨昭已敏感到了极致,对笔法走向等细节问题从不轻忽,几乎已到了看着一张图,便要找到它笔力端、轨迹的地步,因此他才能一眼看出这幅画的妙处。

    以他的造诣,已经可以脱出有形的画作,直探其中的意趣,外面虽是顺着笔法一路画下,但体内真息却暗合深意,自有一番运作。

    一幅画看了不过一半,体内真息已滚沸如汤,云蒸霞蔚,沿经络穿行不悖。

    而到后来,真息又渐渐平缓下去,然而经过上一波的蒸煮,却是凝实许多,且暗合心诀,穿行间锋锐如剑,接连攻破几个关窍,在体内左冲右突,好不凌厉!

    转眼间,他已将此画看到了第四遍,只觉得脑中灵光狂闪,渐渐连成一片,正如痴如狂之际,肩上忽被人一拍,脑中当即一震,灵光散落,再不得见。

    只差那么一步。

    杨昭呆了,随后就是气冲华盖,猛地转身,想找人理论,入目的却是陆吾温润如玉的眼神。

    一大盆冷水泼下,他连忙躬身,满肚子怒气刹那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不要再看下去了,如此究根问底,于你有害无益!”

    看着杨昭茫然的样子,陆吾微微一笑,将案上的画卷了起来,放到李珣手心。

    “可知你修行时,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杨昭呆呆地摇头。

    “你对禁制法理之术的探究,已是入木三分,甚至很多人能比不过你,然而你对情势的感应,却还是幼稚得很。内外不得兼顾,不过是坐禅等死,终不得大道,换句话说,你是知道如何使剑,却不知怎样使剑。”

    杨昭听完真是懵了:“如何使剑、怎样使剑,难道不是同一回事吗?”

    “怎会一样?便如这画,你知笔势如何轻重、浓淡,知顿挫变化,可是真让你拿起笔来,你可会画?”

    “……不能!”

    “修行之法,虽然稍有不同,也能够由内而外,豁然贯通,只是你对符纹法理之道理解太,而外功修行又没什么根基,如此两下消长,差距过大,于你绝无好处,你可明白?”

    杨昭登时心悦诚服,忙躬身谢道:“弟子今后定将努力提升外功造诣……”

    陆吾点了点头:“如此便对了!你眼光虽好,但毕竟偏于一隅,能从画上读出真息搬运之法,却看不到与之相应的肢体挪移之道。今后再看时,当细思其中与真息相合的肢体变化,内外兼修,方是正途。”

    言罢,他又指出几个有可能犯错的疑难之处,听得杨昭不住点头,只觉得不愧是陆吾仙师,这讲解的功夫,也居众人之上。

    无论是清音、云飘摇、圣白莲、自己的师尊,比起他来,都少了那一份深入浅出的生动明白,偏偏就在这直白如话的言语下,还有更深一层,需要自己思索的深度。

    杨昭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能就留在这峰上,日夜听此人的教诲。大概只这一阵话的功夫,便要免他三年苦修了!

    只是,他想得虽好,陆吾却没有留客的意思。

    在讲解告一段落后,他说道道:“这竹子中,是我近些年来,闲来无事之时,创下的一门运剑的法门,最是能由浅入深,有新笋出土,节节拔升之效!此时便传了你,下峰之后你自己便可开始修炼,也可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你现在就走吧,莫让清音师妹久等了。”

    “清音仙师?”杨昭这才想起,那位让他不知有什么心情的清音,心中忽有些奇怪。

    清音到底想干什么?还是这陆吾另有深意?

    他只觉得这位优雅冷淡的仙师,行事高深莫测,实不是他所能探知的。

    说到清音,陆吾的脸上也略有变化,他又看了李珣一眼,脸上有沉吟之色。

    半晌之后,他缓缓开口:“杨昭!”

    “弟子在!”

    “清音师妹脾气古怪,同辈的师兄弟们都拿她没办法,更遑论你这些小辈,若她日后有什么事,做得让你生气,却要看在今日的面上,不要太过计较了!”

    杨昭腿一软,连忙说道:“弟子不敢!清音仙师是长辈,弟子……弟子只是……”

    “罢了!”陆吾打断了他的话,微微一笑后转身进屋,杨昭只听到他说了最后一句话:“以后你就知道了。”

    竹扉掩上,再不闻他的声息。

    杨昭呆在地上,想了很久才摇了摇头,脸上只是苦笑:“以后的话,她就会喜欢我不成?”

    这个疑问,便是打死他也不敢问出口的,杨昭只能在心中想想,作一些白日梦罢了。

    想完此事之后,他便摇了摇头,开始往那南斗峰下而去。

    ps:三更,貌似写的效果不太好,以后我会好好修改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九十三章采药下山
    山中无日月,全凭天时变化,才知端倪。

    转眼已是夏日时节,山中群花开遍,绿意随即浸染了几乎每一个角落。

    只是在通天谷东列山系峰顶,依然是积雪不化,冰岩垒垒。

    杨昭站在悬崖边上,极目远望,所见尽是茫茫云气,不见边际。更有风声激荡,呼啸如海潮之音,推云挤雾,拍击脚下岩壁,似乎要将崖上之人卷入这无边云海之中。

    这莫非就是天地的边界么?

    明知此念荒谬,杨昭仍不免这般去想。因为从他所站之处起,南北各延伸出数千里,都是这般模样,前方更似永无尽头。

    这是他数月来凭自家腿脚测出来的,决无虚假。

    这段无边绝壁,虽然也有山势凹凸,但放在长及数千里的广大地域中,却已是如镜面一般光滑,就像天神一剑劈下,将大地中分两半。

    “通天谷,通天谷是南斗峰后通天贯彻之地,不知是否有一日,等这云海散去,能让我看清这谷地的全貌呢?”

    很正常的想法,可是这段时间,他在无边绝壁上下来回不知几百上千趟,这期间无论天气阴晴,也从未见过云海散开的模样。

    杨昭与小白到这天裂谷已经五个月了,这段日子,他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几乎没一刻清闲,只因那卷仙书中所记载的炼制通天丸的玉水仙,想要找到却是有些难上加难。

    这通天丸有经通七窍之功效,对于修炼那紫虚意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挥去这些芜杂念头,杨昭略定心神,再向悬崖边上靠了一步,迎着扑面而来的狂风,他微瞑双目,令口鼻呼吸断绝,体内真气随即自发运转,缓缓调整气血升降,待周身状态到了一个较高水准,他突然伸手,在虚空中探拢一记,随即御剑而行,来到了一处山崖之上。

    一眼望去,转眼之间便有了结果,杨昭睁开双目,咧嘴一笑:“看来便是这里。”

    笑容里,他一跃而下,小白也跟在他的身后,点了点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通天股,传说由天力撕裂而生成,长者不见其端,深者不见其底。杨昭没有找到此谷的首尾,自然也探不清此谷的深浅。他从崖边跳下,转眼便穿入云雾之中,绝壁间横生的树枝怪石影影绰绰,从他身边流过。

    在各种障碍物上稍稍借力,样子做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窥准一处突出崖壁的山岩横梁,轻飘飘落在上面。在此地,虾须草的独特香气愈发浓厚,只是隔着大雾,想要确认准确位置,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石梁上停留了小半刻钟,周边雾气没有任何散去的迹象,杨昭却已经锁定了目标,当下也不迟疑,小腿发力,身子如箭矢一般朝侧方浓雾中射去。

    在崖壁上借力,转眼横掠过七丈距离,正如他预判的那样,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雾气中,斜立在岩隙间的巨松影像越来越清晰,余慈贴着岩壁滑上去,轻轻落在树根处,动作像猫一般轻巧。

    在落下的同时,峡谷中吹起大风,强劲的风力卷得巨松咯吱作响,也让周边的雾气迅速流动起来。

    杨昭运足目力,透过变得轻薄的雾障,很是欣喜地看到,巨松树干前端,层层松枝之内,飘荡着数十根头发丝般的细影,时起时落,似乎下一刻便会被大风扯断,但更多的还是缠绕到树干、枝桠上面。

    目标近在眼前,杨昭心神愈发安定。他没有急着上前采摘,而是从双手御出紫虚意,激发青光灵引,以之虚空而行。

    紫虚意,自是天地灵气之精华凝练而成,混化万真,总御神灵,自成一气,所取者无不仿象天地之势,以为通神之用。

    这十年的时光,杨昭日日钻研紫虚之道,而那卷《紫虚黄庭真经》,则是他唯一的系统知识来源。虽然书上所记载之术,他如今精擅的不过十余种,但对书内种种记述,他已烂熟于心。

    而那卷《太上天地仙书》所记载的灵御天地之意的法门,也是自成格局,但真正高妙的术法,无不是将三方揉合,取其菁华。

    只可惜,杨昭的修为不到、道行不深,便是有《紫虚黄庭真经》这样的上好灵引源头,也能将紫虚意不差地御使出来,却依然无法引动那些天地之意的威能。他现在也只能学一些相对简单纯粹的、以单系统为主的禁制,便如他眼下使的这个。

    手指引动青光灵引,在虚空中划出极其抽象的图形。上者为鸟纹,下者为虎纹,周边列宿分张,中央以屈折的篆络纹路作结。

    当此禁制绘制完毕,驻留在虚空中的青光纹路便是齐齐一亮,随即迅速凝结缩小,直至成为半个巴掌大小的精巧符箓,才凝定不动。

    杨昭伸手一指,此禁制立时飞射出去,飞行轨迹却很是奇特,乃是以余慈手指为轴,绕圈外飞,圈子越绕越大,符箓也越飞越远,直至完全没入浓雾之中,杨昭才抽回手来。

    一切准备完毕,杨昭这才上前,像走独步桥似的,慢慢来到巨松上沿。

    玉水仙已是俯身可得,杨昭却不着急,再从袖中取出已经准备好的石盒,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手边一处由几根松枝交错形成的枝桠凹处,这算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稳固平台,可杨昭仍不放心,再用一道符箓固定住,这才算完。

    然后他才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玉水仙。

    草叶只有发丝粗细,缠在树干上时,又与凹凸不平的树皮纠缠一起,稍不留神便会扯断。而因为药性需求,采摘时必须将根须一起拿下,因此余慈必须将交缠的草叶一根根理清、解开,直至寻到根须,才能拔出来。

    这类活计完全是个水磨功夫,十分考验耐心,也最怕意外。

    还好,杨昭今天的运气真是不错。两三个时辰,没有任何外力打扰,杨昭便顺利将这片玉水仙采摘下来,大致保存完整,约有百十来根,随摘随放,都一根根地摆放到一旁的石盒中。

    正如那卷太上仙书所记载,此玉水仙能吸纳乙木灵气,又与金气相克,故而不能以金属或木制盒具盛装。只能用这白日府管事发下的石盒。石盒中,玉水仙已经平铺了浅浅一层,也能炼制出一炉灵药,这便是他这几个月来所得的收获。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半落的夕阳有气无力地将余晖照进云雾之中,杨昭将石盒收好,收去诸般法术,凭借那些横生侧枝还有道道岩隙,如猿猴般爬上这数百尺山壁,等到了崖上,劲风一吹,才知道中衣已被汗水浸透,凉意浸淫,决不好受。

    这些事情便此完结,找了个背风处,稍稍调息一会儿,待中衣阴干,杨昭这才动身,几个纵落间,便和小白没入身后莽莽群山之中。

    在通天谷周围的这几个月,奔波往复,杨昭的落脚处也随时变化,昨日他预先安排的地方,便在百多里外,仅在路上来回便要将近一个时辰。

    进入莽苍山林之后,夜色很快降下,视野愈发昏暗,杨昭御剑的速度却是丝毫不减,山林独有的气息自鼻前吹过,他能从这千百种气味儿杂揉的气息中,分辨出潜藏的、接近的危险,及时变道,不知躲过了多少麻烦。

    眼看即将要出这苍莽山林,杨昭却是一怔,随即放缓了速度。

    他所在的地方,林木已变得稀疏,代之而起的是嶙峋山石,苍黑瘦硬,黑夜中极显荒凉。

    正因为如此,遥隔数里,一簇荒兽气息,才能透过林木的间隙,在他的神识之中闪灭晃动,比气息更清晰的,是山风吹过来的血腥味,此外,虽然微弱至极,杨昭还是能捕捉到远古荒兽那血战过后的气息。

    杨昭能肯定,那边绝对有自己所对付不了的远古荒兽。

    想及此处,他不免挠头。他可以绕过去,可是就怕惊动了那些大战之后的妖兽,这可怎样了得?

    正想着,他脸色微变,刚刚逆风,他没有发觉,侧方便有七八只妖兽走近,距离他所在的位置,已只有半里。

    他右手抽出虚无剑,暗自与小白对了对神,看来此次也只能开始大战一场了。

    抽出虚无剑后,杨昭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