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69章 回京述职

    第469章回京述职

    吴昊这句话击中了李元昊最担心的事情,他早就想过投降这件事情,委曲求全是为了东山再起,可是大宋肯定会打上一副镣铐,自己如果挣脱不了,那怎么办?

    张元一下站了起来:“吴昊你到底想干什么?现在还有其他的办法么?你看看外面那些大臣,一个个人心惶惶,那些在自己领地的大族都往耀德城派去了使者,皇上要他们带兵去协助大将军他们都不去了”

    吴昊一副义正言辞之sè:“张元,我想干什么?我不想让皇上去死我就是不明白了,皇上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张元反驳道:“你放心,我亲自去宋朝,如果他们不答应让我们继续保留兴庆府,一定要赶尽杀绝的话,我绝不偷生”

    吴昊哈哈一笑:“张兄,你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三国时期,曹cao兵压赤壁的是吴国也有人要投降,你知道什么原因么?”

    这个原因所有人都知道,李元昊自然也知道,那就是大臣投降了依然可以做大臣,但是皇帝就不行了。

    张元气的眼睛瞪着吴昊:“你”

    李元昊一摆手:“太尉大人,如果我不投降,现在看来好像真的没有机会了。”

    吴昊双拳一抱:“万岁,臣以为仗打到现在,我军处处被动完全是因为受到军粮的限制,根本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奔袭作战,我们的部队只能守在城池之中,用我们并不擅长的方式来对抗宋军。”

    李元昊听到这里,微微点头:“嗯,爱卿有何对策?”

    吴昊说道:“万岁可从军中挑选善战之士,得jīng兵一支,无需人多,千人足以,绕道攻击鸣沙,断了那山遇浮光的后路,定能获胜。”

    张元一听他这个意见顿时咆哮了起来:“吴昊你想置万岁于险地么?”

    吴昊哼了一声:“臣愿意和万岁同去”

    李元昊其实也知道这个方案很是危险,一千人,深入那些想杀他的人的后方,不过在他看来,只要有机会保住自己的皇位,这个危险值得去尝试一下

    张元听到吴昊愿意同去,心中更是忐忑,他对吴昊太了解了,这个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胆量。他愿意去战场?打死张元也不相信心中更是断定吴昊有什么yīn谋,但是苦于手中没有证据,张元也不能说什么。

    李元昊思来想去,决定采用吴昊的办法,同时张元的意见他也接受,让张元派人去和宋朝联系,商谈投降的事情。如果宋朝能够给自己留一点从头再来的资本,那就投降,否则,死战到底便是。

    另一方面李元昊从几万士兵之中netg兵,这样使得他的军粮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他带着这一千人从沙漠绕行,出现在鸣沙的时候让山遇浮光部署在鸣沙的部队大惊失sè,没费什么功夫就把鸣沙给打下来了。

    接着他向正在攻击西平府的山遇浮光的背后杀去。

    九月的天黑的很晚,当李元昊于傍晚杀到西平府外面的时候,天还是大亮的。山遇浮光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身后李元昊会突然出现

    当他看到李元昊那杆战旗的时候,忽然有些恐惧。他手下那些乌合之众更是慌张不已。

    李元昊一马当先带领骑兵部队杀入敌阵,他们排成锋失之阵向山遇浮光军队动突击,很快就把一道匆忙之间布置起来的防线突破,后方阵型被切割开,而李元昊长驱直入一直杀到山遇浮光军队的中间地带。

    山遇浮光的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被李元昊冲破了阵型之后,尽管山遇浮光大声忽然,可是那涣散的军纪让整个部队都面临崩溃。

    弓箭都失去了准头,长枪也是倒拖在地上,他们都想着离李元昊远一点,李元昊长期在党项人心中那战神的形象仿佛又出现在他们心里了。

    此时,西平府内的野利遇乞乘势杀了出来,和李元昊相互呼应。

    山遇浮光这个时候忽然现,前来支持自己的那批宋朝的军队居然开始撤退了心中最后一点勇气也随之泯灭。

    宋朝的军队就是他的主心骨,没有了这个主心骨,他是在没有勇气面对李元昊和野利遇乞这两个党项勇士。

    于是他赶紧把自己身上的将军服脱了下来,换上一套流民的衣服。

    山遇浮光这个人有个优点,那就是犯了错误他知道改正。上一次因为顺手拿起一件nv人衣服,结果被宋军识破了身份,从那以后他就总结出一个教训,在战场上面,自己身上好随时准备一套合身的衣服才行。

    宋军走了,自己的将军也走了,那些乌合之众还哪里能战斗的下去?

    整个军队顿时溃败,而李元昊和野利遇乞合兵之后,此时正杀得xìng起,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痛快过了一路掩杀,一直攻到应理城下,被守卫在应理城头的两百宋军一阵密集的弓弩shè杀百余人之后方才回头。

    这一仗,山遇浮光两万人马损失殆尽,而李元昊和野利遇乞付出的代价,仅仅就是三百余骑的伤亡。

    失败,在陈元的计划之中。

    他需要给李元昊一点勇气,让李元昊能继续战斗下去。或许那些反对李元昊的人会有所动摇,可那并不是大问题,因为这些人应该清楚的很,当他们举起反对李元昊的大旗的时候,就已经无路可退了。

    坐在马车上的陈元心情忽然有些糟糕,赵懿怀孕对他是个喜讯,他本来也很高兴的。可是忽然间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了耶律缕伶来。

    她现在怎么样?自己的孩子怎么样?

    这一切陈元都不知道。他派人去过辽国,去求见耶律缕伶,并且写了一封信给她。

    但是那个人回来告诉陈元,耶律缕伶根本没有看信,直接放到火里面给烧掉了。

    她给陈元的回信是一句话,就是让陈元记住他们最后一面的时候耶律缕伶说过的那句话。

    “如果你再出现在辽国,我活刮了你”

    就是这句话了。耶律缕伶对自己绝情了么?绝对不是这样的,绝情,应该是淡淡然那种,像是两个人毫无关系一般。

    但是耶律缕伶现在明显还在恨着自己。恨,是爱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她恨是因为她放不下

    陈元心中暗暗想到,等到党项的事情平定了,自己应该来处理一下和耶律缕伶之间的事情了。就算她不愿意来做自己的老婆,但是那孩子是自己儿子,这是连她也不能改变的

    他在马车里面想着心思,白yù堂也是一声不吭的坐在他的对面。没有人说话实在是闷的慌,陈元看看白yù堂:“yù堂,怎么不高兴的样子?”

    白yù堂眼睛看了一下:“我高兴什么呀?我老婆又没怀孕”

    陈元笑了:“你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火气?”

    白yù堂的猛的一下蹿到陈元这边坐下:“我说驸马爷,你在汴京说带我去上战场,带我上阵杀敌,可我现我除了去兴庆府找过一次吴昊,剩下什么事情也没有这次回汴京您行行好,放我去查散那里,好歹还有事情可做。”

    陈元看看他:“你算了吧颜查散那里没有你一样能过,我这里可不行了。现在我只是nong好了一口锅,把李元昊给放在里面了,火刚刚烧起来,还用不着你出手。等我这次回去就要动手炒菜了,没你帮忙我还真的不行。”

    白yù堂看了他一下:“真的?”

    陈元点头:“当然是真的就是解决了李元昊你们也不能走,后面辽国的事情我还需要你帮忙呢。”

    白yù堂这才笑了:“那是没问题,不过咱们先把话给说明了,你要是这次回去还不让我去打仗,兄弟自己回来,你可别拦着我。”

    陈元点头,打开车帘往外面一看,天sè已经擦黑了。当下对身旁的铁安里说道:“铁安里,现在时辰已经不早了,找个小店休息一下吧。”

    铁安里应了一声:“掌柜的您在等片刻,前方十里有个集镇,那里有驿站的。”

    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河南府的境内,如果路程顺利的话,明天应该就能到汴京了。

    一路上陈元特意留心那些路边流民的情况,光是从沿路的情况来看,现在好像比自己去党项的时候要好了许多,最少沿路已经不少官府设立的义庄,可以就地赈济那些流民,减少了因为流民的流动而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死亡率。

    虽然景象依然凄惨,可是最少他们都能活着,而且大多数人都能活到明年希望来临的时候。

    如果其他地方也和河南府一样的话,陈元敢肯定,王伦的这次造反要失败了。大宋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善良,有一口吃的,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忍受着。

    等到陈元进入汴京的时候,现情况比河南府还要好上一些,心中甚至欣慰。

    正想赶快见了仁宗之后回去看看赵懿,陈元忽然现自己前面的几个书生手上拿着那报纸在看,一边看还一边在讨论着什么。

    心中顿生好奇之心,让呼延平的马车经过那几个书生身边的时候放慢一些,他只听到有个人说:“你们看,这是皇上的布告,这上面说的很清楚,一共从高丽买来多少粮食,运往各州多少,还有前线运了多少,这样一来大家都能看的清楚,那些官员就是想从中间捞一笔,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个马上说道:“王兄这话就错了,你看看我这一页,上面有范仲淹大人写的文章,范大人说的很明白,各地官员都有他们自己的办法,比如谎报灾情,让朝廷多拨一些粮食下去就是。另外还有扣减口粮我倒是认为,必须从京官中间挑人出来去地方监督,不然朝廷对于那些地方的情况一无所知,难免有人会起不良之心。”

    一个声音说道:“你们两个到也是无趣,这等朝廷大事我们看看知道也就行了,看你们的样子倒像是可以为皇上分忧一般的。”

    那姓王书生忽然说道:“祝兄这就错了,我听说上一版的报纸上有个叫王安石的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平息山东流寇的建议。被柳永登上这报纸之后没过几天,欧阳修大人就亲自去看望这王安石,两个人还聊了整整一夜”

    其他几人顿时好奇:“此事当真?”

    那姓王的说道:“当然是真的,而且皇上已经说了,为了让百姓渡过这次粮荒,与明年秋季增开恩科,以求上天怜悯。从现在朝堂的情况来看,主考之人当是欧阳修大人了。”

    一人不无羡慕的说道:“那我等也去写上几篇,凭借咱们的才华,想来也能引起朝廷重臣的注意的。”

    姓王的哈哈一笑:“哪有那么容易?你们的才华比之公实如何?公实就写过一篇针对党项战局的文章,他不主张现在就平定党项的问题,而是建议把党项事情留待明年粮食危机缓解之后再做考虑。其中条条有理,句句斟酌。可是却被那柳永给打了回来,连原因都没有说。”

    这话显然让那些书生很是丧气,陈元在马车里面听的也是惊奇,这公实是谁?居然在汴京都能猜透自己的布局?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放过的。

第470章 你也有今天

    第47o章你也有今天

    想来柳永打回那个公实的文章并不是因为他写的不好,而是因为他猜的太透了,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说出来让别人知道的。

    陈元现在想的是,自己如果找到这个公实,就让他来帮自己的忙,帮自己打理西疆以后的问题。

    其实陈元是听过这个人的名字的。这个人今年二十三岁,于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甲科,在华州担任地方长官,今年经过庞吉的推荐,入京为官。至神宗朝,成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先锋。

    牛吧?十九岁中进士,然后担任一州长官。二十多岁进入朝堂,这个经历在哪个朝代都是少见的。

    他本来就是牛人,他叫司马光。

    从这些书生的谈话之后陈元得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自己的报纸办的确实不错了,至少不会再被别人拿去用来引火,或者出恭的时候擦那最柔软的地方。

    仁宗早知道陈元要回来的事情,他的心里很清楚,其实党项问题现在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陈元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实在没有亲自回来汇报的必要。

    若是别人统军出征的时候做出这样假公济sī的举动他定然生气,可是陈元不一样,陈元是回来看赵懿的,这对仁宗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简单的说了几句之后,仁宗就让陈元去了。

    而赵懿也是早就知道了陈元回来的消息,她这一次表现的却很是大度,居然从新月山庄把菱hua和秦香莲也接了过来,还有两个孩子,让陈元享受到了难得的一家团聚。

    陈世忠正好也在汴京,他和宫本六郎已经谈好了,这次回来就是督促船厂造船。

    陈元的眼睛看着陈世忠,陈世忠说道:“大哥,我有一个想法你看怎么样,船这个东西是会损坏的,而且看那呼延庆大哥对我说了,东瀛人买船日后是要打仗的,我想每次让他们来找我都很不方便,不如我直接搬到东瀛去,在那里开的分号,大哥以为呢?”

    这个想法是不错,但是让陈元更感兴趣的是陈世忠身后的三个nv人。一个nv人身材娇小,穿着日本人的和服,很是温顺的跟在陈世忠的后面。

    还有一个个头高上一点,张的异常清纯,和日后的那些韩国影星有着某些神似的地方。

    最后一个就是浅秋了,哭丧着脸,总是想挤到陈世忠身边,可是左右两个nv人都不肯让出自己的位置。

    陈元心下会意,手指了一下:“这两个是什么人?以前怎么没有见过?”

    陈世忠马上一拍自己的脑袋:“哦我都忘记给大哥介绍了,这两位是你的二弟妹和三弟妹,川田美奈子,王慧。”

    这时候公主正好过来,浅秋就像是受了无比的委屈一般,一下冲到那公主的面前:“公主殿下”

    赵懿当然明白浅秋受了什么样的委屈,脸上一脸的怒气:“陈世忠你给我过来”

    陈世忠求助的眼神瞪向陈元,陈元赶紧走了上去扶住赵懿:“娘子,不要生气,别气坏了你的身子。”

    赵懿一下甩开胳膊:“你们男人都是一样这陈世忠走的时候说的好好的,像是三贞九烈一般,结果回来之后居然带了两个当我们浅秋好欺负不是?”

    一旁的浅秋哭诉道:“他回来说给我带了礼物,还说怕我一个人在家闷的慌特意挑选的,我以为什么好玩的东西,结果却是这两个nv人”

    说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陈世忠站在那里也不说话,陈元眼睛往后面看了一下,装出一副怒气:“陈世忠,你太不像话了你,让这个两个nv人马上回山庄去,不要在这里气着公主,回头我再跟你算账。”

    可是他说话的时候那大拇指却冲陈世忠伸了出来。

    然后陈元赶紧把赵懿给哄回去,浅秋也跟着赵懿去接着诉苦去了,望着浅秋那身影,陈元的心里感觉一阵痛快,他不禁小声的说了一句:“你个丫头也有今天”

    陈世忠看到公主走了,这才走到陈元身边:“大哥,这两个nv人真的不能带回去了。我在高丽还有几个呢,房子里住不下了。”

    陈元一把拉过他来:“你小子到底找了几个?”

    陈世忠讪讪一笑:“本来我一个没想找的,可是那宫本六郎非要送给我几个,你不知道,他实在太客气了,兄弟不好意思拒绝,就收了五个,后来这头一开,我又找了两个高丽的。”

    陈元颇为羡慕:“你小子hún得不错,比哥哥要强。对了,就你那个王什么的,高丽的那个,如果看到比她好些的,给哥哥留着,知道了么?”

    陈世忠点头:“明白,兄弟早就给您留意着了,大哥放心就是。”

    有了这句承诺,陈元开始谈正经事情了:“东瀛人要买什么样的船?”

    陈世忠说道:“就是呼延庆大哥那样的,还有弓弩,掌心雷,他们都要。”

    陈元点头,船和掌心雷可以卖给他们,但是弓弩不行。呼延庆他们的弓弩已经是最好的了,最好的不能这么快就往外面卖。至于掌心雷,那些都是守城的时候能用的,现在曾公亮已经在研究那种巨大的掌心雷,就像炮弹一样,不过是圆形的,重达百余斤,这家伙要是问世了,那种小型的掌心雷就要根本无法与之比拟。

    他jiao代陈世忠:“第一批船你就让他们用粮食来换,等到他们尝到了甜头的时候,会有很多东瀛人找你买东西的,那个时候如果可以的话,你最好从他们那里要一座港口过来,nainai的,那帮高丽的家伙不给咱们港口,这让呼延庆他们很不方便。”

    陈世忠一拍xiong脯:“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觉得那宫本六郎tǐng好说话的。”

    陈元的嘴角泛起一丝笑容:“好说话?那是因为他们用的着你。你别老想着宫本六郎,他们东瀛现在权利最大的是他们的幕府,幕府控制着天皇,你要想办法和幕府取得联系才是。单单凭借宫本六郎,你就是卖他一百艘船,他也是个海盗,知道么?”

    两个人说好这个问题,秦香莲就让陈net妹来找陈元,说是宴席已经摆好,让他们现在赶紧就去。

    这是家宴,两位老人坐在上的位置,左边坐着赵懿,秦香莲,菱hua。右边是陈元,陈世忠,浅秋。

    至于陈世忠的那两个新收的夫人,既然赵懿话,就必须送回山庄去了。

    桌子上气氛很是融洽,两位老人也因为赵懿的肚子里有了陈世美的骨rou而对赵懿比以前亲近了一些,老爹的身体在jīng心的照料下居然慢慢的康复,这一段时间已经能在别人的搀扶下下netg行走了,虽然脸部的表情有些呆滞,可是那开心的样子还是能看的出来。

    儿子有本事,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饭桌之上众人不断的问着各种各样关于党项的问题,而赵懿最关心的就是李玮是不是真的上战场了。

    当陈元也告诉她,李玮却是打的很勇敢的时候,她这才相信。

    她告诉陈元,长公主现在还在山庄里面住着,不过李玮已经可以天天去看她了。现在长公主还是每天都去给灾民施舍粥饭,李玮每天都去看看,如果梁怀吉在那里他就马上离开,如果梁怀吉不再他会陪长公主一会。

    李玮的母亲现在对长公主的态度也转变了。每次见到长公主都客客气气的。

    这些都在陈元的预料之中,他知道李玮的母亲肯定会回过神来的。当初在那些卫道士的鼓舞下她和长公主斗的酣畅淋漓,但是当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她会现所有的人都可以全身而退,只有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家庭在这场争斗中被伤的伤痕累累。

    只要她能转变一下对长公主的态度,能认识到嫁到自己家里来的是一位从来不会给别人端茶倒水的公主,李玮的机会就很大了。

    吃完饭之后,陈元带着三个老婆一起来到了后院,以增进一下三个人之间的感情。

    陈冬哥正在那里很费力搬着一块大石头,那石头有五十多斤重,对于他一个孩子来说,根本没有举起来的可能。

    旁边的陈net妹冷笑着看着他:“你别费力气了,那石头你搬不开的。”

    秦香莲看到儿子被累的一头汗水都出来了,就想上去阻止陈冬哥。陈元却拉住了秦香莲,自顾走了上去:“冬哥,你搬这石头做什么?”

    陈冬哥回答很天真:“我想把它扔到水里去,看能溅出多大的水hua来”

    陈元笑了:“好,你用尽力搬,会搬起来的。”

    陈冬哥受到了这样鼓励,更是把吃nai的力气都拿了出来,那小脸涨的通红,石头却纹丝不动。

    众人看着他那mo样都笑了,赵懿挥手说道:“冬哥不要搬了,你爹逗你完呢,那石头你搬不动的。”

    陈冬哥放弃了坐在地上直喘粗气,眼睛看着陈元:“爹,你是不是骗我的?”

    陈元微笑摇头:“没有骗你,你真的能让这块石头落到水塘里面去。”

    陈冬哥狐疑的看着陈元,这一次却再不去尝试了:“我已经用力全身力气都用上了”

    陈元用手指向自己:“你还没有用到我的力量,只要你说一声,我就会帮你把这个石头扔下去的。”

    陈冬哥,愣了一下,陈元已经搬起那块石头,走到水池边上:“来,看水hua。”

    石头落水,溅出高高的水hua来,陈冬哥兴奋的拍着自己的小手,陈元笑了,mo了一下他的脑袋:“记住,你要学会用别人的力量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陈冬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他已经九岁了,虽然不能理解,但是想来会记住的。学会用别人的力量,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

    陈元就是借了许多人的力量才有今天这番局面,如果没有刘平帮他,他根本打不过李元昊。如果没有张匡正帮他,他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打造一支舰队。

    自己用尽全力只能做成小事情,做好小买卖。只有懂得去用别人的力量,才能做起来大买卖的。

    不知道陈冬哥现在能不能理解,不过陈元看来,只要他记住就行了。有些道理,不管你年纪多大,都不是别人说了你就能懂的。

第471章 招收门生

    第471章招收门生

    就在陈元看着几个老婆和孩子都在自己面前,感受着那幸福的时候,门房忽然来报告,范仲淹和欧阳修请陈元去一座茶楼,说是有事情要和他谈谈。

    对于范仲淹,陈元还是很敬佩的,他也知道范仲淹这个时候找他,必然是有很急的事情。

    马上和赵懿等人说了一声,就去赴约去了。

    范仲淹的神色看起来有些苍老的一点,这一段时间他既要帮助仁宗处理赈济灾民的事情,还要继续筹划他的新政,当真有些忙不过来。

    陈元来到茶楼底下就看见他正在二楼一个房间窗口眺望着街道,显然是在看自己来了没有。两个人挥了一下手臂,陈元径直走到那房间门口:“范大人,有事情您说一句话就是了,我定然会去府上拜访的。”

    范仲淹冲陈元笑了一下:“我本来想去你那驸马府的,但是万岁说了,今日不许任何人上你府上去探望,所以我就请你过来了。”

    欧阳修和范仲淹把陈元迎了进来,桌子上已经准备好了甜品和茶水,欧阳修率先说道:“世美,我们这次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情要找你帮忙,你知道山东暴*的事情么?”

    陈元点头:“我知道。那个王伦和我有过交情。”

    范仲淹说道:“王伦敢于暴*,朝中必然有人给他撑腰,老夫对这件事情查了很长时间,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庞吉。”

    陈元一愣,紧跟着说道:“不可能,庞吉虽坏,却绝不会造反。”

    听他这样说,欧阳修和范仲淹对视一眼,范仲淹说道:“世美和包大人说的一样,包大人也说庞吉不会造反,定然是有人向转移我们的目光故弄玄虚,只是这个有能陷害庞吉的能力,当然让人寝食难安。”

    陈元问道:“大人要我做什么?”

    欧阳修说道:“我们商量过了,现在如果把那个人逼出来,必然会造成动荡,范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让那个人无法得到山东的具体情报,以达到稳住他的目的。”

    陈元听后点头:“是个办法,但是如何封锁消息?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欧阳修笑了一下:“封锁消息做不到,那就多放一些消息就是了,真的假的,让他无法分的清楚。”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陈元知道他们来找自己为的是什么了。上一次自己帮他们宣传新政显然非常成功,所以范仲淹这次才会又找到自己。

    陈元说道:“范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你们放心,这件事情就交给在下,一定给两位一个圆满的答复。”

    范仲淹很是高兴:“如此就拜托世美了,只要我们能稳住那个家伙,不出一月,文彦博就能平定王伦的反叛。”

    范仲淹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他说不出一月,就绝对不会出一个月的。

    这让陈元心中忽然有些悲凉。其实王伦不是坏人,他只是对大宋不满,对这个朝廷不满。而且他愿意努力去改变这些,只是他改变这些所用的方式,有点太过激了。

    陈元也对大宋很不满,他也想改变大宋,而且正在改变,自己是对的还是王伦是对的?现在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也许以后的史书中会说自己镇压陕西流民的事情是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也许会说自己是平定暴*。

    现在却管不了这些,王伦打起了灭宋的旗帜,他注定要面对宋军的围剿。

    文彦博统军还行,虽然算不上良将,却也不是庸才。所以陈元也相信,靠着没有粮食,没有训练,没有兵器,没有纪律的那些流民,即便是王伦才华卓越,胆识群,也不可能事文彦博的对手。

    范仲淹又问道党项的事情:“世美,现在李元昊如何了?”

    陈元也是很有把握的说道:“范大人放心,李元昊已经完了,只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去平定党项。”

    范仲淹点头:“嗯,其中的道理老夫明白,不过世美也要小心一些,别让那李元昊真的喘过气来,又是一桩麻烦的事情。”

    话音刚落,小二进来为他们添上茶水,同时手中还拿着那报纸:“范大人,这是新出的报纸,小人给您拿来过目。”

    欧阳修笑了一下:“世美,这报纸是你办的吧?不错,连皇上都说不错。”

    陈元知道,从那些书生在大街上看报纸,到小二主动给范仲淹送来,说明报纸的销路已经打开了。

    范仲淹也是点头:“哈哈,老夫对你这报纸是情有独钟,说句实话,我每次都要写些文章放在上面才行,一开始是为了和夏竦辩论那新政的问题,但是后来现,居然停不下来了。世美,我听说你这报纸登文章还要审核,为什么老夫的文章从来退稿?莫不是你卖的人情么?”

    范仲淹的文章当然不会遭到退稿,就像夏竦现在也是占据一个位置一样,他们都是名人,登载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本身就有价值。

    陈元说道:“这是柳永负责的事情,想来他是不敢得罪范大人吧?”

    范仲淹听的莞尔一笑:“那柳七郎做这样的事情倒是颇为合适,对了,现在有许多人都说这个弄的好,只是半个月才出一张,着实让人烦恼。世美能不能把他弄成三天一章,或者五天一章也可以。半个月一章,总共只有这么大地方,老是让人感觉话说不完。”

    陈元道:“这个是自然的,等到报纸办好了,我想把它整个儿得交给万岁,由万岁来控制这些,我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