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顶级摄影市场上,她的一张照片《双胞胎、玫瑰茄、新泽西》(Identical Twins; Roselle; New Jersey)在苏富比(Sotheby)的最近一次拍卖中以478;400美元的高价售出。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1986马蹄莲》(Calla Lily,1986)也在同一次拍卖中拍得了242;700美元。现在,七位数的价格对于这些作品来说已经成为了惯例。1999年,曼?雷(Man Ray)的作品《玻璃泪》(Glass Tears)中为人们所知的六张中的一张照片更是以130万的天价售出,创下了当时单张照片售价的最高记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对数码照片进行随意处理,这更使得这些老照片显得真实和宝贵。但是数码照片也相当有市场。1997年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拍摄的巨幅照片在经过数码处理后卖出了613;000的高价,在同时代摄影家中创造了一个新记录。
但是摄影是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过程才被纽约的现代美术馆所接受的。当1929年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Barr)创立这个美术馆的时候,他把建筑和摄影作为了视觉艺术文化的基础,使摄影成为美术馆的一份子。2004年,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时尚摄影展,以此来庆贺自己的首次大型时尚摄影展。但是它没有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次名为《时尚虚构》(Fashioning Fiction)的展览非常乏味且自命不凡。因为纽约现代美术馆和其他的博物馆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多次展出过充斥着索然乏味的作品和摄像的“当代艺术”展,这次展览的到来并不怎么合时宜。但这毕竟是一个开始,虽然有人认为如果美术馆不是暂时搬到皇后馆(因为曼哈顿的主馆正在重新设计),也许根本就不会有这次展览。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5)
2006年2月14日在纽约的一次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幅拍摄于1904年的照片卖出了292万美元的天价,刷新了有史以来单张照片售价的世界记录。它就是由20世纪美国首位摄影大师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所创作的《池塘、月光》(The Pond; Moonlight)。这样的一个价格表明人们至少下意识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视觉社会。
8 美国美术馆的民主化
近年来,纽约市的美术馆的人气比这座城市所有体育赛事的总和还要旺。美国博物馆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而且其中的许多都是大师之作。巨型艺术展览经常会刷新参观人数的最新记录。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各个分馆正像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弗兰克?盖里所设计的位于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每年的参观的人数都会超过900;000人。其他的分馆分布在威尼斯、拉斯维加斯和柏林,而且,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香港、圣彼得堡、瓜哈拉哈拉的分馆也正在筹划当中。艺术圈里流传的一个笑话就是,最终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分馆将会比遍布大街小巷的麦当劳还要多。
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上流社会所追逐的时尚。就像埃玛?克赖顿 …米勒(Emma Crichton…Miller)在《金融时报》里所写的那样:
当代艺术既不是产品也不是私人的文化娱乐。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用游艇、跑车或者赛马来显示自己时尚、富有和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人们炫耀的是自己的艺术品收藏。让你出位的是格哈特?里克特的油画或者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雕塑。艺术馆已经成为现在上流社会的中心。
金字塔顶
在当今的视觉世界中,美术品市场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游戏场,而且拍卖行卖出的画作与塑像的价格忠实地记录了“比赛的结果”。这些作品的拍卖价格不断创造新高,而且新的世界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
2005年夏天在伦敦举行的一次苏富比拍卖会上,;凯斯?凡?东根(Kees van Dongen)1906年所作的一幅妓女画像(Femme au grand chapeau)卖出了92万美元。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86年的一幅风景画拍出了66万美元。在不久后的一次苏富比拍卖会上又诞生了两项已故大师作品售价的世界纪录,两幅作品都来自于以画威尼斯风景而闻名的意大利艺术家卡纳莱托(Canaletto)。第一幅画创作于1754年,卖出200万美元的天价。另外一幅《从巴尔比宫眺望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from Palazzo Balbi)更是卖出了326万美元,打破了刚刚由第一幅作品创造的世界纪录。
对于凡高(Van Gogh)和毕加索(Picasso)作品的天价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比如,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Boy with a Pipe)在2004年以104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但是随着供应的减少和人们富裕程度的提高,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还会继续飚升。2006年6月,化妆品大亨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以13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奥地利大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布洛赫鲍尔的肖像》(Adele Bloch…Bauer) ,又一次刷新了单幅画作售价的世界纪录。
总统奖章
我必须承认自己对于艺术有着狂热的爱好。我收集现代艺术作品的历史已经超过了30年,有时我会说自己写书就是为了买艺术品,它们才是最真实的。对于艺术的热爱也让我麻烦不断。
当我在白宫工作的时候,喜欢在演讲中宣布大事件的约翰逊总统曾宣布过一个新计划:全美总统学者奖(Presidential Scholars)。由于我对艺术的兴趣,因此白宫方面请我选择一位雕塑家,在颁发给获得此项荣誉的学生的总统奖章上设计总统画像的雕刻。
于是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给所有我认识的艺术家、艺术品商人和艺术评论家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其中他们提到最多的名字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雅克?利普契兹(Jacques Lipchitz)。利普契兹当时居住在纽约,当我打电话请他为总统雕刻一幅画像时,他立刻很愉快地同意了。“非常荣幸,”他说。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6)
杰克?瓦伦蒂(Jack Valenti)(后来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的主席,当时是约翰逊总统的私人助理)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总统的素材,当然都是形象比较好的。我带着它们去了利普契兹,他打算先做一个初步的陶土雕塑。利普契兹又要求去面见总统,以便“为雕塑赋予生命”。我本以为这有点难度,但是白宫方面的消息说总统已经同意。
当时约好的见面时间是星期一,于是在我在前一天到纽约把利普契兹接来,安置在白宫附近拉法耶公园(Lafayette Park)对面的海亚当斯酒店(Hay…Adams hotel)。结果星期一我们在休息室等了好几个小时,却在最后被告知总统那天没有空。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几天:去酒店接利普契兹,走到白宫,等待,再跋涉回酒店。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利普契兹一天比一天疲惫,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
终于在星期五的晚上八点左右,我们被告知虽然总统仍然事务繁忙,但是我们可以在他批阅文件的时候进去旁观。一见到总统,利普契兹立刻变得活力四射,迅速地修改12英寸大的初步雕塑。约翰逊总统几乎根本没有留意我们。
在回酒店的路上,利普契兹因为见到总统而兴奋异常。“他真是一个强硬的人物,”他说。
一个星期之后,我去了纽约带回了最终的雕塑。利普契兹刀下的总统果然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物。我们在白宫西翼(West Wing)沃尔特?詹金斯(Walter Jenkins)(当时的白宫办公室主任)的办公室中打开了它,当时还有办公室的几个其他人员在场。打开后,我们都被惊地瞠目结舌,最后詹金斯的一位助手打破了沉默:“总统看到这个雕塑,利普契兹就真的要有麻烦了。”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总统十分不满。非常不满。但是第一夫人为我们挽回了局面。她对总统说,如果拒绝利普契兹的雕塑就会在艺术界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他们是总统的重要选民。虽然总统不懂艺术,但是他懂政治,于是第一夫人的话奏效了。
在日益增长的视觉需求中拓展机会
全球化和不断发展的视觉艺术的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自由国际艺术策划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策划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以往,艺术馆的馆长都是固定为某一个博物馆服务的,但是现在他们中的佼佼者已经摆脱了这种束缚,成为自由策划者,为全球每年的200多个艺术双年展服务,其中包括在约翰内斯堡、伊斯坦布尔、开罗、韩国光州、台北、横滨和上海(还有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双年展。
颇受人们尊敬的艺术杂志《艺术与拍卖》(Art+Auction)十分推崇一位瑞士策划人——哈洛德?塞曼(Harald Szeemann),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了一位自由策划人,发明了进行大型艺术展览的商业模式。是他使卡塞尔的文献展(Documenta in Kassel)获得了新生,并且策划了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开放》(the Aperto at the Venice Biennale)专题。成立于1893年于威尼斯双年展是最早的双年展, 宗旨是办成世界艺术品博览会,于1896年举办了第一次展览。据《艺术与拍卖》报道,《开放》是一次百科全书式展览,“符合双年展的核心宗旨:突破以国家为单位的展览形式(19世纪世界博览会的模式),重点培养年轻的不知名艺术家。”现在大部分参加巡回艺术展出的行家们都参加过几次双年展先祖: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出(从20世纪80年代后的展出我只有两次没有参加),而它的子孙们已经分散在世界的各个地方。
但是,不管双年展有多么频繁,它都不可能把所有艺术品收纳进来。这样就需要一些值得信赖的人去选择、安排展品。艺术策划人应运而生,而且我认为这一行业还有很大发展前途。就像因特网一样,由于当中的大量信息,文字编辑永远不会闲下来。
由企业赞助的展览越来越普遍,比如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由阿玛尼赞助的《摩托车艺术》(The Art of the Motorcycle)展览和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New York)夏奈尔赞助的展览等。但是当2005年2月,由瑞士联合银行(UBS )(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的64件艺术作品在纽约现代美术馆新馆的顶层展览时,《纽约时报》的批评家罗伯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却抱怨说这是“对赞助企业的展品的令人厌恶的迎合。”现在,这种抱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而且,事实上,瑞士联合银行的64件展品中的40件都是极品之作。企业也正在从购买艺术品向支持艺术品发展而转变。“大概十多年来,” (Christie’s Americas)公司的总裁马克?波特(Marc Porter)说,“美国公司在艺术品买卖市场上都不太活跃。它们的资金都投向了文化项目,而不是自己购买艺术品。”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7)
波特的矛头指向了现在拥有20;000件艺术藏品的大通银行(Chase),如此众多的收藏部分得益于2001年与收藏颇丰的JP摩根(JPMorgan)的合并。现在它经常会赞助艺术展览或者展出自己的藏品。
瑞士联合银行是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企业之一,它现在也开始专注于对艺术展览的赞助。现在,它在视觉艺术世界中收获的是名声,而非金钱利益。
但是现在许多公司仍然在购买艺术品,特别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它现在已经拥有50;000件藏品,是企业收藏者中的老大。负责收藏的F?H(Friedhelm Hutte)说,德意志银行购买艺术品的目的并不是投资,也不是扩大影响。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红利”,而且认为公司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美国,企业们为社区艺术计划提供了大量支持,但是欧洲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还很少,这也使得德意志银行显得更加突出。迈克尔?克莱因(Michael Klein)在成为微软的艺术策划人五年之后说,“我们用了五年时间、78;000封电子邮件、36;000封信件,收集到了1455项艺术作品。”即使是在微软,生活也不仅仅是010101那么枯燥。
当初,克莱因通过了微软的一个艺术委员会的面试,而且“在面试中表现非常棒,”在委员会与克莱因发生分歧后,一位委员会成员郁闷地说。
“我给他们看了一幅我认为应该收藏的作品: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拍摄的一张照片,”克莱因回忆说。“一幅伟大的作品,而且价格不错。但是有个人举起手来对我说,‘你不能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强加到我们身上。’就这样,会议结束了。我告诉微软要么委员会离开,要么我离开。结果微软希望我留下继续工作。我必须让它明白我是没有办法和一个委员会一起共同工作的。”
于是他留了下来,委员会被解散了。52岁的时候,克莱因成为了闻名全国的企业艺术品收藏的负责人。他的能力的确非常出色,但这并不是他成功的惟一原因。当许多公司的艺术品收藏都在减少甚至消失的时候,微软却还在发展。“它当然会发展,” 克莱因说。“自从我来了之后,这里新建了12座建筑。我的工作就是通过艺术使它们更加富有魅力。”
给世界上色
政治上的“颜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
2005年春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世界各地政局动荡的报道,大标题就是:“革命将会出现色彩化。”
我所提出的视觉社会的主题之一就是整个世界的色彩化。顺便提一下一件非常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就在几年前《纽约时报》自己也迈向了色彩化——首次在新闻版面上使用彩色图片和照片。而且,现在它的彩色版面做得相当不错。
毫无疑问,乌克兰的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 in Ukraine)大大推进了颜色与激进的政治行为之间的联系。“成千上万身穿橙色服装的乌克兰人根本就不需开口就已经让人们了解了他们的立场,”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的总裁莱丽斯?艾斯曼(Leatrice Eiseman)评论说。
自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以来,一直不断有新的颜色与某项事业联系起来。过去我们一看到红色,就想到共产党,看到黑色,就想到法西斯,虽然当时这些颜色还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旗帜上。现在,许多政治运动仍然把自己的活动与不同的颜色联系起来。我所记得的在现代社会中的第一个是黄色,出现在支持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的机会上。在伊拉克是紫色,因为投票人在投票的时候需要把他们的手指沾上紫色的墨水,因此它被用来表示自己已经在选举中投票。在伊朗,粉红代表反对;在白俄罗斯(Belarus)则是蓝色,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则用黄色和粉红两种颜色来表示反对。我们还知道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 in Georgia)。在美国,现在也有了红色州和蓝色州 的划分。
。。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8)
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College of Wooster in Ohio)的政治学教授卡伦?贝克威斯(Karen Beckwith)巧妙地总结了颜色的力量:
政府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它是很难被打败的。政府总不能派人四处劝说或强制人们脱下自己的衣服。而且,政府也无法分辨究竟谁是组织者。颜色体现了不可思议的团结。人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他们甚至都不用任何标志。穿着某种颜色服装的人们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彩色腕带
2004年5月,耐克生产了500万个“Livestrong(顽强生存)”腕带,以此来向成功战胜癌症并且连续第六次获得环法自行车赛(Tour de France)冠军的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表达敬意。这些腕带以一美元的价格在全国销售,所得款项将会捐给阿姆斯特朗设立的一个抗癌基金会。耐克表示,迄今为止售出的腕带已经超过了5000万个。
阿姆斯特朗赢得了第六次环法自行车赛,和2005年的第七次环法自行车赛。他的黄色腕带在这个视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中掀起了一阵颜色狂潮。戴上这种黄色腕带,你就在告诉周围所有的人你支持阿姆斯特朗和他抗击癌症的运动。
黄色腕带标志着你是阿姆斯特朗的支持者,而五彩腕带则告诉人们你支持海啸救援活动。希望“让贫困成为历史”的非政府组织则选择了白色作为腕带的颜色,这真的很有趣,因为他们的项目主要是针对以黑人为主的非洲的。体育领域也传染上了这种狂热。戴上一条印有“信任”的蓝色腕带就表明你是芝加哥小熊棒球队(Chicago Cubs)的球迷。棒球队去年一年卖出的彩色腕带就超过了900万个。
2005年夏天,传达着各种各样信息的腕带遍布了美国的大街小巷。这种通过各种颜色的腕带来标志自己的信念的做法当然很好。从书面文字向视觉世界转化的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会被分配上颜色意义。
颜色管理
信息视觉化是信息管理中最热门的问题之一。为大量信息所累的公司正在利用视觉化系统来把数据图示化,在这一过程中,颜色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2005年7月7日,伦敦T…Mobile(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电话线路业务量激增。接线员屏幕上的警报已经升到了红色等级。不久英国移动电话服务管理中心就了解到,伦敦以外城市的移动电话业务也出现了大幅增加。T…Mobile英国线路当天处理的电话业务量高达860万,每15分钟的短信息量更是预计达到50万条。由于T…Mobile采用了视觉显示系统对当时情况进行了监视,因此它在电话业务服务上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在处理越来越庞大的信息量时,T…Mobile和许多其他公司都在采用信息视觉化软件把电子表格和图表数据转换为更加直观的图示或者图解方式。这无疑是视觉社会的一部分,而且它所视觉化的是最重要信息。T…Mobile的服务运营主管马丁?皮戈特(Martin Pigott)说:“人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思想斗争来决定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视觉化的。过于庞大的信息量比拥有的信息量太少还要糟糕。”
我在本章中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这八种力量是如何推动我们走向视觉社会的。视觉优势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显性的,比如说艺术进入消费者世界的加速过程,也可能是人们意料之外的,比如人们阅读量的下降。不管怎样,定见11:不要忘记科技的两面性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不仔细倾听我们这个时代的节奏,创新根本无从谈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上时代的节奏,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足够的力量来改变它的节奏。
所应用的定见:
定见1 尽管许多事物都会发生变化,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有章可循的:这并不是一个有你没我的世界,文字和图像是可以共存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书面文字将会被视觉表达代替,文字叙述也会被图解所代替。也就是说,视觉表达将会在与文字的竞争中占优势。我们所要应对的挑战就是确定自己所从事领域中文字与视觉表达的最佳比例。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9)
定见2 未来是隐藏于现实之中的:当你发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变化时,不要忘记寻找支持这一变化的其他证据。本章中讨论的八大力量就是一个例子,向大家演示了现实生活中的零碎片段如何形成了一幅关于未来的新画面。推动趋势实现的因素的数量和支持它们的证据的数量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请记住绝对不要根据一个信号来下结论。
定见11 不要忘记科技的两面性:以科技为驱动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变化将会对你所处的事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请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由于这些变化,这些环境中“什么将会得到加强?什么将会被削弱?什么将会被取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经济:从国家到经济行业(1)
今后世界经济的划分将不再以国家为界限,而是根据经济行业来划分。在同时进行的经济全球化与分散化的进程中,未来经济的划分将会以新的方式进行。重要的不是哪些产品是由哪些国家生产的,或者是在哪些国家境内生产的,而是根据经济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划分的产品生产,我们用“行业生产总值”(Gross Domain Products)来衡量它。全球市场的形成要求全球范围内人才的共享。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人才的大规模定制,以及教育成为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们必须要重新调整自己对经济的理解。在同时进行的经济全球化与分散化的进程中,我们所目睹的并不是国家的全球化,而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但是人们似乎始终相信这样一种错误的理论:全球经济是由243个国家独立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它们的GDP所组成,通过观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总和我们就可以了解全球经济情况。
我们所说的某个国家的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个国家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总和,与做出贡献的企业的国籍无关。也就是说,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不久前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投资10亿美元新建的汽车工厂的产值将会被计入美国的GDP,而不是韩国的。每个国家的GDP都被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但是实际情况是,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封闭的。人们还以此为依据宣布国家的经济增长了或者下降了。这些如此精确的数字真是一个笑话。
今后,这些作为经济发展“比赛结果”的数据将会逐渐丧失它的实际意义。
全球经济的真正“边界”和经济数据应该根据世界经济活动来划分,比如说汽车的生产与销售,这可能要涉及到所有的国家,而不应该再以国家来进行划分,因为每个国家都只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我把这些以经济活动划分的领域称为经济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制药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和旅游行业等等。
尽管德国作为一个国家近年的经济发展一直非常缓慢,而且失业率达到了10%左右,但是德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各个行业里的表现相当不错,比如说宝马、西门子和阿迪达斯等公司。德国公司2005年的出口增长超过了7%。
我们用经济活动而不是国家来衡量世界经济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把国家看作国家。相反,随着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各个国家都会通过民族或者国家文化来增强自己的民族性或国家性特征,这一问题我还将在后面章节中讨论。但是我们在搜集关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蛛丝马迹时,应该关注的还是各个经济行业的活动,而不是各个国家的状况。但是,我并非是在赞同政治左派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所提出的“跨国公司”正在占领世界这一说法。我想说的是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正在代替地理政治学活动而成为世界主导。
国家并不能创造经济
近年来,我们经历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开始用经济术语来衡量一个国家。比如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力量;日本是逐渐衰落的昨日之星;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强国,近年来经济一直没有发展。我们没有思考过德国未来的状况,只是在考虑德国经济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关注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并且推测它何时能够“超越”美国。巴西什么时候才能像它们自己希望地那样成为经济强国呢?俄罗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呢?
这所有的问题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话,也至少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因为国家是无法创造经济的。创造、推动经济的是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政府的任务应该是为它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不是去干涉经济发展。(但是,大多数政府都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制定规章制度。比如,现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就正在忙着修改、制定各种规定。)全球大市场的形成要求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经济:从国家到经济行业(2)
利用经济行业中的机会
当一个美国人或者德国人问,“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的时候,他真正担心的是“旅游业状况如何?”或者是“汽车业状况如何?”
对于里昂的菲亚特公司的汽车工人,或者底特律的福特公司的汽车工人来说,他所关心的菲亚特或者福特的状况,而不是法国或者美国的经济形势。现在,菲亚特已经是一个全球性企业,就像福特一样。反过来,菲亚特和福特都是巨大的全球汽车行业的一部分。所有的相关公司,比如汽车设计商、引擎制造商、电池制造商、玻璃制造商、销售商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巨大的汽车行业(它是没有国界的),是它们生产了世界上所有的汽车。作为一个全球经济现象,汽车行业的概念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清晰得多。了解某个经济行业的状况比了解某个国家,比如德国或者法国的经济形势要简单得多,比了解全球经济状况更是要容易得多。
如果我们想要关注“比赛结果”,我们必须要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比赛,我们所要寻找的是什么的结果。我们现在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GDP的前身是GN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旧的GNP指数指的是在一个国家境内,比如说德国境内,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值,加上德国企业在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值。(也就是说,GNP=由某个国家在一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融合,GNP变得越来越难以计算,所以大约15年前,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GNP,转而采用GDP。(GDP=在某个国家境内一年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货币总值。)GDP所计算的只是在一个国家的边境之内所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与做出贡献的企业的国籍无关。由于美国许多公司的活动已经融入了世界各个地方,因此,我们可以说,美国经济这个概念已经不复存在。
最终衡量经济的惟一指数应该是GWP——世界生产总值,也就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产值。了解并且衡量世界经济的惟一途径应该是考察各个行业的产品总值,一个新的GDP指数,不过这里的D指的是经济行业。
德国经济的创造者并非是作为地理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