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被戏称为“色情小黄瓜(Erotic Gherkin)”的瑞士再保险大厦(Swiss Re’s building in London)从外观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闪闪发光的玻璃松球一样。这座位于伦敦的建筑赢得了众多赞誉,也使瑞士再保险公司成为被伦敦人和游客所熟知的品牌。这种广告效益是仅仅靠在建筑上树起的公司招牌来打名气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设计寻找定位
当纽约现代美术馆(New York’s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开始准备一场关于世界建筑和公共场所的展览时,相关人员首先来到了西班牙。结果,主管建筑和设计的馆长特伦斯?赖利(Terence Riley)被西班牙的建筑和富有变化的人造景观所深深吸引,因此他决定把展览的内容从全球建筑缩小为引领全球建筑设计潮流的西班牙建筑。西班牙建筑复兴是从1997年弗兰克?盖里所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开业而开始的。赖利说,古根海姆博物馆给毕尔巴鄂市带来的转机使得其他城市都在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
“各个城市的市长们都受到了鼓舞,冒险也成了一种风气,”赖利评论说。“在后盖里时代,大家都在尽力发展西班牙的文化旅游。”毫无疑问,西班牙正在进行一场建筑的复兴,为其他国家展示着一场视觉盛宴。弗兰克?盖里所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一个未来文化隐含于现实之中的很好的例子。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法西斯统治之后,民主思想的觉醒促进着西班牙的发展。就像赖利指出的那样,佛朗哥统治(1939年——1975年)之前(Franco period),“在18和19世纪,西班牙一直抵制革新。它成为了一个反对现代化的国家,专制而且守旧。”现在西班牙各个城市的努力“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尝试,目的是要缩小它们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距离。”现在,西班牙在新建筑的形式和胆量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的其他国家。有一点可以说明西班牙建筑活动的活跃:它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最主要部分,甚至超过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家要知道,近年来,西班牙在接待游客人数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和法国轮流坐头把交椅)。因此,西班牙建筑业的发展也就不需多言了。
尽管一些国际知名建筑师,如扎哈?哈迪德(设计了三项工程)、雅克?赫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七项工程)、让?努维尔(Jean Nouvel)(五项工程),还有雷姆?库哈斯和弗兰克?盖里(一家位于拉里奥哈市(LA Rioja)的新酒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都在西班牙留下了自己的大作,但是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参展的53件作品中有70%都来自于西班牙本土的建筑设计师。西班牙现在对所有新建公共建筑都实行建筑竞标,其中还有一些规定设计师的年龄不能超过40岁。现代美术馆的展览是2006年2月在纽约举行的,的确是一次视觉盛宴。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9)
高级设计酒店
视觉社会中,设计可以成为某个地区或者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而向视觉社会的转变已经为大家提供了新的商业机遇,其中就包括为设计酒店(designer hotel)带来的机遇。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我和妻子经常旅行,而且并不拒绝视觉享受。几年前,在去牛津的途中,我们决定在伦敦逗留一下。至于要住在哪家酒店是不用考虑的,我们早就听说了伊恩?施拉格(Ian Schrager)旗下由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设计的备受赞誉的桑德森酒店(Sanderson)。它“为全球顶级旅行者打开了通向魔幻舞台”的道路。
当我们的汽车停在大门口时,我们两个对它充满了期待。它的外观十分普通,隐藏在一座在20世纪50年代末曾经用作的公司办公楼的大厦中。“居住在桑德森酒店就意味着一次精神游戏,”斯塔克曾经这样说。“它是我们所设计过的最完整的空间。理解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充满幻想——视觉幻想的酒店,充满了诗意的小把戏。你根本不理解自己眼前的东西。墙在哪里?它的风格又是什么?”
应该怎么形容我们进入酒店后的感受呢?就像是在圣诞节打开一份礼物时一样,怎么说呢?
“你必须明白在桑德森酒店中客人本身也是演员,”伊恩?施拉格酒店的设计主任A?A(Anda Andrei)在接受《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采访时这样说,“他们不仅进入大厅,他们也许也在审视自己在穿过大厅时是否够酷。”
前台前面木桩一样的椅子坐上去很不舒服,我们在那里等着拿房间钥匙的时候的坐姿很可能就不够酷。但是当热情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走到电梯时一切又都改变了。我们想起了斯塔克的话:“走进电梯就像进入宇宙一样。你是在飞翔。这是一次文化漫游。”
我们在五楼离开了“宇宙”,踏着厚厚的地毯走向了我们的房间。我打开了房门。极简主义。白色、灯光、小房间,我们开始后悔,为什么没预定套房呢?当然,这是我们的失误。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致的空间,”A曾经说过。“它有点女性化,非常迷人。如果我住在这里,我是一刻也不会离开卧室的。”
妻子转向我说:“你不觉得这里就像是手术前的等候区吗?”她并不是十分愉快,彻底打消了通过这种高级设计酒店来提升自己的念头。在彻底明白我们真的无法享受这种“每个符号都打开了一扇通向心灵之门的精神迷雾”(仍然来自于菲利浦?斯塔克)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搬到了附近的一家老式酒店。
过度设计有点类似在不考虑两面性的情况下盲目欢迎新技术。什么将会得到加强?什么将会被削弱?什么又将会被取代?的确,少就是多,但是总不能少到一无所有吧!只要设计酒店依然流行,它就不愁没有客人,但是新奇就会渐渐淡去,人们的基本需要却不会。不管人们对品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定义,仅仅以设计为目的进行设计肯定是不行的。
去年,在其他方面颇有判断力的《金融时报》在一篇社论中说,炫耀性消费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奢侈体验”实现的自我满足,它还提到阿玛尼(Armani)和宝格丽(Bulgari)等品牌都已经进军豪华酒店。“奢侈体验”受到的重视可能越来越高,但是仍然不会取代其他形式的炫耀性消费。
5 时尚、建筑和艺术
在一本关于艺术与时尚的新书中,作者亚历克斯?科尔斯(Alex Coles)提到了传奇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他说过,‘艺术和有钱人之间总是存在天然的纽带’,但是这一纽带联系的双方也可能是有相当距离的。把艺术引入现实的物质世界中,这一距离就彻底消失了。”科尔斯这里指的是时尚公司在接受艺术的程度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
难怪在这个充斥着奢侈品的世界中,各大名牌还要想方设法吸引顾客。奢侈品市场是饱和的,也就是供大于求的。那么这些品牌应该是解决问题还是寻找新的机遇呢?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或者,就像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所说的那样:“怎样才能使人保持旺盛的购买欲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0)
答案便是寻求艺术与时尚的共存。像唐培里侬香槟(Dom Pérignon)和夏奈尔(Chanel)等的超级品牌正在采取制作五分钟创意短片的形式,为它们的产品营造出一种严肃的艺术氛围。时尚品牌不断借助大牌导演和明星为自己造势。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就曾经为夏奈尔制作出堪称完美的短片,他通过一系列的奢华场景把片中的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塑造成了人们的梦中情人。阿玛尼则请来了自己的“心灵伴侣”米歇尔?法伊弗(Michelle Pfeiffer),请我们通过他的太阳镜看世界。乌玛?瑟曼(Uma Thurman)是豪雅表(TAG Heuer)的全球品牌大使,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的魅力则融入了的奈斯布莱索的香味中。路易?威登…轩尼斯(LVMH)的琼?马克?L(Jean Marc LeCave)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国际明星,东京、上海、纽约和巴黎的人们都熟悉的明星。”
卡尔?拉格菲尔德曾经为唐培里侬DP98香槟拍摄过一组图片,并把它们组合成了一幅新的画面:优雅的香槟、美女、时尚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这种遥不可及的意境的向往。卡尔?拉格菲尔德的作品为那些梦想着童话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曾经说过:“时尚已经不再只是你穿的衣服。它是我们前进的全部动力。”
联盟中的第三元素
艺术和金钱之间的纽带再没有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那样更加紧密的了。历史上哪一个国王和王后、主教和当权者周围没有艺术、诗歌、音乐和伟大建筑呢?比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的名字就随着最伟大的皇家行宫——凡尔赛宫(Versailles)而流芳百世。当今的上流社会,商业和时尚界的有钱人现在也重新回到这一潮流,把艺术、时尚和建筑用金钱这一纽带结合在了一起。
当走在巴黎的“金三角”:蒙田大道(Montaigne)、乔治五世大街(avenue George…V)和弗朗索瓦一世大街(rue Francois…ler)时,你会发现这里的时尚界顶级品牌就像电线上的麻雀一样密密麻麻:迪奥(Dior)、夏奈尔、罗莎(Rochas)、爱马仕(Hermès)、卡地亚、普拉达(Prada)、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等等。
在这奢华的环境中,仍然有一座七层建筑非常显眼,那就是路易?威登的艺术超级旗舰店(LouisVuitton’s Art Deco luxury flagship),它的面积是世界上单个品牌所占空间最大的。在这座建筑的顶层,威登建造了一座严肃艺术馆——E空间文化路易?威登(Espace Cultural Louis Vuitton)。圆形大厅高16英尺,面积4300平方英尺,非常宽敞。站在露台上还可以俯瞰巴黎,视野相当开阔。客人们可以从商店内部进入艺术馆,也可以从巴赛努(rue de Bassano)大道58号直接进入。乘坐由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设计的电梯本身也是一种别样体验。电梯是隔音设计,里面没有一丝光亮,在上升的20秒钟时间里,“客人们被邀请体验自己内心的发现之旅”。这并没有什么,只是如果你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那么20秒钟的时间就太短了。
2006年1月,当我们参观路易?威登的时候,开启的电梯门一下把我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直接推进到了瓦妮莎?比克罗夫特(Vanessa Beecroft)的裸体空间中。比克罗夫特已经完成了与威登的合作,创造了这些全新形式的艺术品。它由13张照片组成,其中威登的标志和名字都是由女性裸体拼出的。“裸体也已经成为一种服装,就像童话皇帝的新装里那样,” 比克罗夫特解释说。
比克罗夫特,这位意大利出生的艺术家以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中面容佼好的女性模特的裸体设计而闻名。2005年10月,香榭丽舍(Champs…Elysées)大街小皇宫博物馆(Petite Palais)附近的路易?威登新店盛大的开业庆典上就上演了她设计的几近裸露的模特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1)
路易?威登美术馆每年都有五次展览,集中在四个主题上:经典、艺术、时尚和旅行,这也是贯穿于威登品牌150年发展历史中的主题。总裁圣?卡斯利(Yves Carcelle)在公司内部说过,“很久以来大家都知道豪宅可以是一个载体,使人们接触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氛围有时可能有点压抑,人们可能根本不敢多说话。但是在这里你就可以,这里有着与博物馆不同的艺术气氛。”这家店本身就充满了由当代知名艺术家们所创造的前卫艺术。艺术界会有人责怪这些艺术家在出卖自己的艺术吗?也许吧。瓦妮莎?比克罗夫特这样总结了这种矛盾:
资产阶级喜欢利用知识分子来净化自己的灵魂。他们认为前卫的作品对自己的形象有好处。他们在利用我吗?当然,而且还相当廉价,因为他们给的价格并不高,就像博物馆一样。但是,有时我也喜欢被利用。在商店中我感受到一种威胁——太多的鞋子,太多的背包、太浓的艺术气息——但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战场上一样。
负责这家商店室内设计的建筑师彼得?马里诺(Peter Marino)则这样反问:“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们美化美第奇大教堂(Medici chapels)时,他们也在出卖自己吗?”然后他回答说,“不,他们创造的是流芳百世的作品。我们与他们的不同就在于,现在指挥我们的不再是教皇,而是大公司了。”
这种艺术与金钱之间的纽带仍然是存在的。
大约一个世纪之前,马里诺?普拉达(Mario Prada)在意大利创建了普拉达这个品牌。从1978年开始,马里诺的孙女M(Miuccia)开始接管公司。在她的领导下,普拉达已经成为引领设计和服装潮流的弄潮儿。1997年,她和P?柏特尔(Patricio Bertelli)一起创建了一个重要的意大利艺术馆——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并且重新改造了当代艺术基金会PradaMilanArte,每年举办两次国际艺术家作品展览。
当你走进雷姆?库哈斯设计的纽约普拉达商店时又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它是斥资四千万美元建造的,总面积为23;000平方英尺,却什么东西都不卖,只是为顾客提供一种视觉享受来欣赏、赞扬普拉达的时尚。“这非常符合一个奢侈品牌的策略,因为你必须要为顾客提供所有独一无二的奢华体验,”普拉达这样解释。
对于普拉达来说,这些商店是很重要的沟通手段:“因此,我们得到的回报不能仅仅靠在这些商店里卖出去的手袋的数量来衡量,它们为我们的品牌形象做出的贡献也很重要。”而且,事实上,当普拉达纽约店在2001年10月开业的时候就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一次永无休止的展览,”《纽约时报》的建筑批评家赫伯特?马斯卡姆(Herbert Muschamp)这样评价它。很多名人都参加了它的开业典礼,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亚尼(Rudolph Giuliani),这似乎说明它已经部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且普拉达仍然在发展,自从纽约店开业以来,又有两家旗舰店开业,一个是赫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东京店,另一个是雷姆?库哈斯和(Ole Scheeren)设计的旧金山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店。
这样看来,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博物馆已经实现了对时尚界的贡献。三宅一生就感染了这种“毕尔巴鄂热”,它位于纽约T(Tribeca)普拉达旁边的商店就是一个证明。这家商店在购物与娱乐之间实现了微妙的平衡。不管是你去购物还是闲逛,进入这个纯粹的盖里空间后你都会瞪大眼睛,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钛旋风在这个两层楼、3000平方英尺的商店里盘旋而上。是奢侈品商店设计进入了毕尔巴鄂时期,还是毕尔巴鄂热只是一时的狂妄与放任呢?弗兰克?盖里说道,“我想我和三宅一生在工作上所追求的目的是一致的。我们都竭力表达运动的概念,并且使用从未用过的新材料。”
奢侈品商店的设计潮流已经向普通零售店渗透。面对奢侈品和网上购物的双重夹击,普通零售商品的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要。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2)
6 音乐、视频和电影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1957年,随着扑通一声,硬币消失在投币口中,它也开始运转了。一排印有数字的方形按纽正在急切地等待着。滴答、滴答。像士兵一样排列整齐的黑色圆盘开始缓缓前进,卡塔一声突然停止。一条半圆手臂出现了,它紧紧拥抱了一张碟片,把它抬起来,放在一个旋转的圆盘上。另外一只末端带有指针的细长手臂慢慢落下,直到指针轻轻触到平稳转动的碟片的凹槽。卡塔,卡塔,直到音乐响起来,淹没了碟片转动的声音。它就是自动唱片点唱机。
现在的点唱机的体积已经大大缩小,但是功能却增强了。戴尔的自动点唱机简称为DJ,它只有一幅纸牌大小,但是却可以连续播放16个小时。但是仅仅有音乐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视觉效果,所以我们有了音乐电视,也就是MTV。
在向全球性视觉文化的转变过程中,MTV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始的时候,MTV播放的几乎都是音乐电视,每三分种就放一首流行歌曲,这无疑会改变我们的视觉文化,对市场产生强烈影响。
“在变幻无常的音乐市场和电视行业中,MTV却一直经久不衰,这都要归功于一种非凡的定见:24年来一直坚持频道本身就是明星,”《纽约时报》的凯特?阿瑟(Kate Arthur)这样写道。歌手们是后浪推前浪,但是MTV经受住了考验。
MTV电视网络现在在全球有112个频道,其中包括美国喜剧中心(edy Central)和尼克国际儿童频道(Nickelodeon)等知名频道。
应该说,MTV推动了设计文化的前进,并且缩短了观众的注意时间。
“视频脱离了自己的母体,开始了自己的精彩生活,”在2005年7月31日的《纽约时报》上,乔恩?C(Jon Caramanica)这样评论道。视频悄悄地迅速占领了电视荧屏。它还刺激着全球视觉市场的开发,王子乐队(Prince)、迈克?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和麦当娜(Madonna)等明星都通过视频树立了自己的新形象。就像C指出的那样,视频现在已经成为惟一能够真正占领所有屏幕和电子设备的媒体形式。
视频iPod的出现更是把流行音乐中的两个发明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可以在手掌之中享受整个视频世界。你还可以在电脑上安装网络摄像头,直播你自己的真人秀,成为名人。因特网即将成为真假明星的热点。尽管似乎有些凌乱,但是人们获取视频资料的速度将会更加迅速,从而推动社会视觉化的发展。你还可以把最新的音乐电视从Yahoo!、美国在线(AOL)和YouTube等网站直接下载到你的iPod上。而且,这一技术仍在不断发展。
作为艺术形式的视频游戏
视频游戏已经占领了一度由电视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人现在在视频游戏上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在电影上的费用。而且,威斯康星州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詹姆斯?保罗?吉(James Paul Gee)教授认为,视频游戏已经成为“35岁及更年轻的人们的主要文化活动,而上一代人所关注的是电影和文学作品。”
在媒体的发展历史中,新的媒体形式最初总是要借鉴现有的媒体形式的内容。比如说,收音机开始的时候广播过戏剧,电视也播放过由电台节目改编的电影和一些老电影。视频游戏也曾试图借鉴电影的元素,但却以失败告终。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就是根据电影《外星人》()设计的游戏就成为了游戏史上最惨痛的失败。但是,游戏商gameLab公司的埃里克?齐默尔曼(Eric Zimmerman)认为,大公司仍然不会放弃对电影的借鉴。他说,令人们欢呼的动力是“对情绪描述的错误理解。” 齐默尔曼认为,“游戏的本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的情感投入。游戏是动态的,是互动的系统。这是电影所无法做到的。”
吉教授还补充说,“除了打斗之外,我们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游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3)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对游戏行业也投入了很大热情,他认为“当人们承认自己在通过第17关后大声欢呼”后,游戏产业才算成熟。
在2005年12月4日的《纽约时报》上,约翰?利兰(John Leland)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艺术家的游戏玩家》(The Gamer as Artiste)的佳作。在文章中,他提到博物馆展览、学术会议和大学课程都已经把游戏作为艺术来进行分析。2004年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举行的一次名为“故事引擎”(Story Engines)的会议就认为,打游戏也是一种创作故事的形式,“在这个时代中,书、报纸、电影和网络等媒体中的故事都是由作者设计好了的,因此它们的读者或观众正在节节下降。”
未来的故事将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呢?想要预测未来的话,我们首先要看“比赛的比分”。美国2005年的视频游戏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两个最受欢迎的支架:PlayStation 2和Xbox的生产商正在加快研制新的支架。两款卖得最好的游戏是《侠盗车手:圣安德烈亚斯》(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和《光晕2》(Halo 2),它们的销量都超过了500万。也许这本书的读者中还没有一个人玩过这些游戏,但是对于世界各地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们都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
电影
就在每个人都对视觉社会将会走向何方而困惑的时候,好莱坞在2006年1月却有了新动作。《气泡》(Bubble)讲述的是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一起神秘谋杀案,它是电影界进行全球同步发行的第一部电影。也就是说它不仅会在电影院和付费电视频道上映,而且还会同时出售DVD。
《气泡》的网络合作商托德?瓦格纳(Todd Wagner)认为这一举动标志着电影业终于进入了数字时代。“在我看来,这个时代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他说。“好莱坞正在转变销售自己产品的时间和地点。电影界的以往做法就好像是告诉顾客,如果你喜欢电台的那首歌的话,你得等五个月之后才能买到它。”
环球公司(Universal Pictures)的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里克?芬克尔斯坦(Rick Finkelstein)在强调这种变化时说,“最终我们将拥有家庭电影网络系统,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利用任何仪器看到自己想看的任何电影。”
那么,“比赛的比分”究竟是什么呢?从2003年开始,美国电影的票房收入每年大概都在95亿美元左右。而去年仅DVD的销售就达到了150亿,比前年上升了30%。DVD的发行种类也从1997年的1500上升到了2005年的11;000。沃尔玛超市是世界上最大的DVD销售商。
下一个大动作就是:通过卫星数字手段把电影直接输送到全世界接近110;000电影院的大屏幕上。DVD也是娱乐分散化全球趋势,也就是说从大众娱乐到大规模的个人娱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事实上,仅2003年一年,消费者所购买的家用DVD的价值就超过了144亿美元。这比他们花在电影院里的钱要多出几十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对DVD的大规模收藏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尽管DVD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家庭娱乐方式,但是它们缺少鲜明的内容和互动性。
最后,由于全球富裕程度的提高,中产阶级对于电子设备和娱乐的需求也迅速扩大,从而使得新技术迅速被市场所接受。中产阶级的这种需求非常强,它甚至推迟了不可避免的新的技术标准之战。在早期,标准就由政府来决定的,虽然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准确预测大量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现在,标准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因此从大范围来讲,它只能是由消费者来决定。这是一种无法抵抗的全球性趋势。电影界谈论已久的技术与娱乐的结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步都会影响下一步的实施。
总之,这一过程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新技术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我们正逐步迈向高端媒体时代,市场将会最终决定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4)
7 摄影角色的转变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橘橙金黄,
怡荡的和风起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柱轩昂——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梁宗岱译)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许多个世纪以来,人们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探索这个世界的视觉之美,比如通过画家的画笔或者勇敢的旅行者的生花妙笔。于是,马可?波罗(Marco Polo)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中国;歌德把我们带进了他的故乡意大利。但是,由于受到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影响,这些画面与现实可能并不完全相符。后来,摄影术的诞生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记录这个世界了。
电视的普及使得人们在卧室中就可以欣赏到遥远的国度和文化,但是摄影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不过它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
摄影就是发现的过程。我们不仅拍摄我们了解的事物,还拍摄我们不知道的。
莉赛特?莫德尔(Lisette Model),1901——1983
莉赛特?莫德尔1901年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威尼斯家庭中。她创造了一种直观的摄影方法,用自己的禄来福来反光照相机(Rolleiflex)全身心地投入到摄影中。1958年,关于社会边缘人群的系列照片使她声名大噪。
大约在同一时间,也就是1957——1960年,年轻的黛安娜?阿勃斯(Diane Arbus)正在位于纽约的新学院(New School in New York)学习摄影。莉赛特?莫德尔正是她的老师。阿勃斯在西中央公园大道的富有的上流社会中长大,物质方面应有尽有。父母把她送进了纽约最好的进步学校。她对摄影的理解与老师莉赛特?莫德尔有异曲同工之妙:
拍摄负面照片也很重要,因为这对你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它们可以拓宽你的视野。
黛安娜?阿勃斯,1923——1971
纽约的现代美术馆称她为“20世纪最有原创精神、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2005年3月到5月,现代美术馆展出了她的作品:《戴安娜?阿勃斯:启示》(Diane Arbus Revelations)。
在顶级摄影市场上,她的一张照片《双胞胎、玫瑰茄、新泽西》(Identical Twins; Roselle; New Jersey)在苏富比(Sotheby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