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型公关:如何做好品牌营销与传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Email诞生是互联网传播的真正开始。而email的产生其实也和战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进化史(3)
1971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出现了:参加此项目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每个人的工作对别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借助于网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为阿帕网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RayTomlinson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网络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通信软件进行了功能合并,名之为SNDMSG(即SendMessage)。为了测试,他使用这个软件在阿帕网上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电脑上的自己。尽管这封邮件的内容连Tomlinson本人也记不起来了,__
但那一刻仍然具备了十足的历史意义:电子邮件诞生了。Tomlinson选择〃@〃符号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中,而且这个符号的读音也有着〃在〃的含义。阿帕网的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创新。他们天才的想法及研究成果,现在可以用最快的——快得难以觉察——速度来与同事共享了。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回想起来,都觉得阿帕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当中,电子邮件功不可没。
此后的互联网传播发展,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了,而我们作为这个传播时代的参与者,相信都会将这个时代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大致将中国互联网传播,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媒体网络化时期,网络就是企业和媒体的公告栏,或者称为企业和媒体的电子版和黄页,这个时期主要是以展示为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媒体网络化时期,这个时期网络还不具备媒体的特点,仅仅是媒体的延伸。
直到什么时候才使网络具备媒体的特点呢?只有自媒体的诞生,也就是第二个阶段,网络媒体化时代,BBS、BLOG、SNS等自媒体的诞生,意味着网络能表达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其他媒体的声音,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媒体型态。
Twitter的诞生、中国新浪微博的诞生,是图文视频均能够通过一个平台实现了人人皆媒体的时代,使互联网进入下一个时期——网络社会化时代。这个时期,传播变得社会化,原来是对方说,我看;后来对方说,我可以评论;今天是人人说、人人可评论,还可以评论人人,媒体已经超越了以前的所有型态。
2。2像艺术家一样做传播
回顾过往的传播史,是为了不忘却,也是为了从中找到传播的本质和规律。更是从中找到当下中国商业传播中所缺乏的传播精神和灵魂。
【大传播】
我们经常能听到“大传播”这个词,旁听的人听了都很鸡冻,“以大为美”。
我们现在都知道,传播不仅仅是企业需要传播,政府也需要传播。最著名的事件是,2010年,媒体报道中国要拍摄中国国家形象片,还曾经引起一阵热议,热议的焦点是国家形象是仅仅由名人来代表还是应该更多阶层来代表。但不管怎样,中国已经意识到了政府传播的重要性——是中国向全球发声、谋求在全球塑造更好形象,而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的到来。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该公司制作的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公映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王建宙、李彦宏、马云、丁磊、郎平、邓亚萍、姚明、刘翔、丁俊晖、陈鲁豫、林浩、马艳丽。将会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7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进化史(4)
我们也知道传播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考量,也需要从战略上考虑传播…
其实,不管是政府传播还是战略传播,在我们古代就已经有了雏形,只是那时候的叫法与现在不大相同而已。
这样的传播,在《三国演义》中有着更多的案例,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战略传播集。
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谓是战略传播的典范,也成就了三分天下的三国格局。
但其实在《三国演义》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也不乏有高度有谋略的牛人牛言,尤以郭嘉的“十败十胜论”最为后人所推崇,因为有气势、有眼光、有格局。当时,袁绍大举来攻,曹操问诸大臣,是战或和。当众大臣都主张和时,郭嘉力排众议,抛出此论,从而坚定了曹操与袁绍展开决战的决心,也就有了后来的官渡战役,以及曹操在军事上的神话。┇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袁绍之兵虽多,不足惧也。’哪十败?哪十胜?且试说之。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
汉朝自桓、灵二帝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
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
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以德胜也;
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将传播当作艺术】
到了现代,到了商业传播时代,仍然有不少同仁将传播做大,将传播的层次拔高,而且更兼具艺术气息和文人风骨。
在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台湾女人。她19岁就让世人为之才华而惊为天人,曾为台湾文化地标——诚品书店的御用文案,至今出版了27本畅销书,其中多本书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创意励志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两岸疯狂热印四十多次,她就是华语世界“文案天后”李欣频。
不知道是诚品成就了李欣频,还是李欣频成就了诚品,知名文化评论人南方朔这样评论李欣频和诚品的两者关系:“‘诚品’是个传奇,它将书变成不是书,书店也不是书店,而文案则变成了文学,在人们对书已愈来愈失去敬意的时代,它以一种转折的方式,重新为书找回地位,这乃是‘诚品’的终极。每当想到这一点时,就觉得它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已值得,固不仅只有文案而已!”
不只是文案而已!
而在她的文案中,也说到了如何创意,如何做传播。
创意是什么?
就是换一个全新的目光看世界,
就如同普鲁斯特所说: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
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以一种新的高度、新的速度、新的向度望着我们的生活,
一年不再只有四季更迭,一周不再只有日夜交替,一天不再只有24小时生灭,
我们可以用佛罗伦萨的月光,布置家的温馨,
用济慈的眼光对待情人,
踩着马勒巨人交响曲的节奏去上班,
以林布兰画一幅人像素描的时间,端详家中的老奶奶……
富邦讲堂,请了建筑、艺术、美学、宗教、文学、旅行、美食……各领域的名人,
为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做了一场场生动的导览,
于是单调不变的视野转换了,我们的日子突然变得丰富多彩。
新的意义从我们旧的观看模式中挣脱出来,
这是他们为我们趋于常轨的生命旅程,所做最大的革命与冒险。
让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我们从事的行业,看待我们从事的工作,以一种新的高度、新的速度、新的向度看待每个方案、每篇文章、每个帖子……
【传播人的风骨】
累了吧,先上几则不是笑话的笑话吧:
九点睡是村里人,十点睡是厂里人,十一点睡是校内人,十二点睡是官府人,一点睡是网络人,两点睡是文化人,三点睡是公关人,四点睡是失眠之人,五点睡是赌博之人,六点睡是广告人,总是不睡不是人。今天你打算几点睡?
一富婆去夜总会找乐子,几个帅小伙、壮小伙,富婆都是不满意。老板娘问富婆到底想要怎么样的?富婆说:“体力好、精力旺、能加班、能熬夜、能创新、随叫随到、吃苦耐劳、充满激情”老板一下乐了,张口就喊:“干过广告和公关的那几个,出来接客!”
(以上段子均来自新浪微博)
好笑吧,可是这就是中国传播人的现实——“接客”,遇到欣赏我们技艺的“良人”是幸运,但不幸的是,我们老是被要求卖艺还要卖身……(此处省去x万字)
接客就接客吧,看看隔壁的4A们,人家是纯粹卖艺,那是绝对不卖身的。我们也应该经常能从同行、客户听到这样一些故事,外国公司是多么碉,多么高傲,给客户制定了一套策略,那就得严丝合缝地执行,执行计划什么的必须经过他们的评估才能往下执行……一句话,碉堡了!
如果换做我们中国的传播人,也能有这样的光景那有多好!而不是每天只被要求做这么几件事:“搞个事、删个帖,写个软文、编个段子……”
这样的境遇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且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可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无论怎样,我们在做传播的时候,要有点风格和骨气。
正如当年明月说的,“自古以来,读书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文人,另一种叫书生。文人是‘文人相轻’,具体特点为比较无耻外加自卑。你好,他偏说坏;你行,他偏说不行;胆子还小,平时骂骂咧咧,遇上动真格的,又把头缩回去,实在是相当之扯淡。而书生的主要特点,是‘书生意气’,表现为二杆子加一根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认死理,平时不惹事,事来了不怕死。关键时刻敢于玩命,文弱书生变身钢铁战士,不用找电话亭,不用换衣服,眨眼就行。当年的读书人,还算比较靠谱……”
我们都是读书人,我们也要做读书人!
第三节 传播社会化(1)
前面提了很多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现在回到正题。
在浏览了人类传播史后,我们把目光停留在当下我们所处的传播时代。在这样一个网络社会化时代,我们的传播环境又是怎样一个状况呢?
多多
这个世界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而最简单也往往是最清楚的,所以我们用最简单的传播结构来解读这个时代:who(传播者)、when(传播时间)、where(传播渠道)、what(传播内容)。
【WHO多多】
显而易见的是,BBS、BLOG、SNS、微博等的诞生,也就产生了比以往多多的传播者。以往几乎只有媒体这一单一的传播者,但现在人人皆媒体。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可以参见湿营销等。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里,很多传播者也不再像以前“单纯”了——一个传播者可能身兼N个身份。@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简单的例子,封新城,既代表新周刊,但在微博上他又能独立于新周刊成为个人媒体。
复杂的例子,2011年维权维得很凶的老罗,他在与西门子的来来往往中,你说他是什么?他既是个苦逼的维权者,也是一个网络的愤怒青年(算青年吧),但更重要的,他还是个“媒体”,而且是个“绝对对自己负责”的媒体。
传播者多重身份的属性,让传播更加复杂,也需要企业公关往“多重性格”发展。
【WHEN多多】
先说以往,不管是电视、报纸,还是门户网站,其内容编辑和内容刊出,都有固定的流程、固定的时间。
电视,纪录片从选题到正式播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类似“非诚勿扰”的真人秀节目从录制到播出一般需要一周时间,新闻节目从选题到播出需要一天时间,现场直播或临时现场新闻则难免出错。
日报,选题一般一周前就确定,排版一般在两三天前,进厂印刷是一天前
杂志,选题一般一个月前确定,排版和印刷在正式出刊三天前。
而现在,传播者则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内容,个人媒体不说,即使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微博等自媒体进行内容的预发布。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是,由于网络信息的方便保留与易搜索等特点,传播内容的被关注或引爆,也是随时随刻的。很多网络危机往往并非第一时间爆发,而是在“网络狗仔”(此处无贬义)发掘出里面的“爆点”后才引爆的。比如2011年红得发紫的郭美美,其实她一直在发坑爹的内容,但直到被爆料出来,才被大家关注,也才真正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身份。
在这里要说的:
1、 随时都会有危机
2、 打消传播要即时效果的念头
【WHERE多多】
此处略去XX字,我相信,作为读者的你,也不想“再来一瓶”吧,有意学习的,可以参看各种媒体计划、各种其他营销书籍。
【WHAT多多】
虽然在天朝,言论自由有限度,例如: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微博用户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即“后台实名、前台资源”,不得制造虚假的微博客用户,规定自颁布之日施行。
微博实名化,出于“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宗旨,无可厚非,也无形中就给了各位孙悟空们一个紧箍咒。
但网络社会化时代,确实给了更多人的言论自由,满足了更多人的表达欲望,而言论观点也达到了爆炸性的突破。
第三节 传播社会化(2)
以往大一统的思维模式,或者说左中右、对错黑白的三元论观点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已经进入到多元论时代。无论什么事情,已经不再仅仅是赞成、反对或者两边都有理他做中间人的三方,而是产生多种反应、多种观点。
面对同一个事情,解读的方式千奇百怪,各种情绪也掺杂其中,有愤怒的、有同情的、有调侃的、有恶搞的……
最典型的是发生在2011年4月份的微博“打情骂俏开房门”,男主人公谢志强,系江苏常州溧阳市卫生系统一局长,赶时髦学到了微博,并用微博与情人传情,而且相约开房……事件出来后,网上舆论大哗,各种说法都有:
“直播偷情”同时也在直播官员素质【愤怒】∮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局长微博偷情门…没文化真可怕【讥讽】
官员必须知识化头脑,熟练保密工作方法。如不用微博偷情约会,手机记录及时删除,躲避宾馆摄像头。必要时候化妆潜行使用假身份。【调侃】
这局长也太可爱了,新浪微博也是的,倒是先教教人家怎么用。【同情】
用微博偷情吧!这年头,短信、电话会被监听【恶搞】
但无论如何,多种观点、多种族群,也仍有道德底线,仍有基本判断,仍有主流意见,而这也是我们做事件营销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
就以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来说,事件甫一出来,也是众说纷纭,有骂当官的,有要追责的,有深感同受的,有呼吁生命要紧的……但喧哗过后,网上基本上保持基本的两个声音:一个是救人要紧,生命比什么都值得尊重,一个是反思和追责,不能让类似这样的人间惨剧再次发生。虽然在这期间,也产生了“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样的网络流行语,但和以前的流行语不同,已经缺少了恶搞,而更多的是对官员推卸责任的愤怒和讽刺。
W多多,多多益善,给我们的传播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多族群发声、同族群差异和个人英雄主义
这个时代,除了“W多多”之外,另外还有几个和以往区别明显的特征是:多族群发声和同族群差异,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盛行。
【多族群发声和同族群差异】
一个事件出来,网络就是个市集,又是个议会,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观点。由于观点各一,社会出现很多个发声的原点,观点相同的就凑到一起,形成了临时的族群。
这些族群观点雷同,但本身并无组织可言,只是形成了若干意见,表面看似统一,内部也有不同出发点和角度,于是又出现了同族群差异。
2011年11月发生的人民邮电报VS央视的“嘴仗”就充分凸显了多族群发声和同族群差异的特点。
央视说,“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你垄断了!
人民邮电报刊出整版文章一一反驳“基本概念厘清了吗?垄断事实查明了吗?全球行情吃准了吗?新闻素养丢掉了吗?”
两家媒体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团(电信系和广电系)而掐架,已经让我们这样的看客感到值回票价了,但网友的回复更加精彩:
支持人民邮电报,但是我家能不能不绑电话也能安宽带呀,啥时候能提速呀
垄断是事实,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速度慢就是一个事实,只不过比起石油石化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第三节 传播社会化(3)
别叫人民邮电报了,不合时宜。
利益会让人变的更无耻,而且还有充分的辩解理由。
又不是因为垄断才搞你,因为好搞才搞你啊
认为是垄断的,垄断的程度不同,垄断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认为是被冤枉的,有叫屈的,有要跟央视死磕的……
【个人英雄主义盛行】
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不是没有英雄,是没有英雄的土壤。”
而互联网的特征,使人人都有发言的平台与出口,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也就让个人英雄主义盛行。他们伸张正义,他们针砭时弊,他们挑战权威,他们挑战传统,挑战一切不可能的挑战。
老罗和西门子的战役,就是这样一次“个人英雄主义”的演习,老罗是不是英雄还无法下结论,但这一场持续4个月之久的个人挑战企业的事件,老罗确实是代表“正义”的一方,而这也是英雄的存在价值——张扬人性中最正面的力量;也确实是一次单挑的孤单英雄行为,让我们依稀看到了旧时个人英雄主义的胜景。二米二花二书二库二 ;http://__
在这里,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次战役的始末:
2011年9月27日,“老罗英语”创始人罗永浩发了一条微博:“到哪年前买的西门子冰箱和洗衣机陆续都坏了,再也不买这个倒霉牌子了,电器还是日本人做的靠谱。”正是这条微博后来让西门子陷入了近两个月来无从招架、疲于应付的泥潭。
发博后,老罗发现被同样问题困扰的远不止他一个,于是他开始在微博上进行维权。传照片、发录音、拍视频、对骂、拉黑,老罗把微博维权玩到了极致。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9月27日到11月21日,老罗发布于西门子冰箱相关微博772条,日均近14条。其中很多微博被转发、评论超过百次,有些甚至高达千次。期间,不少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转发评论,又引起了二次传播热潮。
高潮发生在11月20日,老罗把三台冰箱——来自于老罗,冯唐、左小祖咒,(老罗称韩寒的冰箱因为运输时间问题,当时尚未抵达北京)拉到西门子公司大楼前,抡锤砸掉。
老罗微博称,砸冰箱当天,“德国电视二台,德国商报,路透社和新京报,北青报,南都周刊,南方周末,北京晚报等媒体到场”。新浪微博搜索“罗永浩西门子”,共有博文107794条(截至11月21日下午,以后同)。10月10日,和讯网发布“一周家电舆情排行榜”,该事件开始进入媒体视野。目前,百度搜索“罗永浩西门子”,共有新闻1630篇;罗永浩砸冰箱的新闻,百度搜索量为626篇,各大门户网站、平面媒体均有发布。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上的问题成为“西门子冰箱门”事件,一时间舆情汹汹。
而类似老罗凭借一己之力就让一个企业难以招架的情况,未来也将会更多的涌现。这也是商业传播面对传播社会化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后面的危机公关章节中将具体阐释。
网络社会需要英雄,也容易产生英雄,因为网络的非理性,因为网络的盲动性。更因为英雄背后有着一群“网络暴民”的存在,三联曾经推出过“网络暴民”的专题,专栏是这样说的:
网络就是街头,聚合着无数人,但这些人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一旦某个事件激起大家的兴致,他们就从旁观者变成了行动者。他们搭建自己的街垒、法庭、断头台,“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他们变得不理性,野蛮。《乌合之众》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在网络上以一种古怪的方式演变。发挥和指引群体的智慧,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在此之前,愚蠢与非理性倒是更容易通过网络释放出来。
欢迎来到网络街头,只有勇者才能活着出来!
欢迎来到网络这个大舞台,只有智者才能在舞台上尽情挥洒!
第四节 感性传播和娱乐化(1)
互联网就是个大舞台,而这个舞台内外至少有三类人存在:明星、幕后、观众。
大部分人都是“观众”,他们潜水,他们观看,他们起哄,他们拍手,他们献花……
在舞台中央得到鲜花或鸡蛋的是明星,明星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丑角。
而在幕后,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可能是“狗仔队”,也可能是“制作团队”。
“人都到齐了吧,要开拍了,哎呀,导演(我们都是传播的导演)怎么没来?”
那好吧,我们重新开始整理一遍互联网这个舞台吧!
4。1易疲劳的观众
这是一个信息疲劳时代、审美疲劳、注意力疲劳的时代。大观点一致,小观点差异,整个社会呈现快餐化、浅层消费的特点。我们的观众最大的特点是,对信息流于表面,接受信息感性化。对于对错、真理和谬误无明显的界限。﹏米﹏花﹏书﹏库﹏ ;__
但做商业传播的,要喊醒的正是这些易疲劳的观众。这也是为什么营销传播理论要一直不断更新换代,从最早的4P到后来的4C,因为这些观众就是上帝,就是效果,就是生产力。
从消费者出发,他们喜欢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他们关注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所以,企业就特别想对消费者说:
你穿高跟穿累了我背你走你鞋带松了我来绑你不想吃饭了我来喂你想结婚我来娶你想睡觉我来抱你生气我来哄你想白头到老我陪你你变黄脸婆我要你你想我爱你可以只要我们不嫌弃对方每个付出一点点我们不需要什么天长地久只要每天都活在对方的心里那么我们就不会分开
【来自@触动心灵的图文】
但是这样对消费者的追求就没有个底线吗?或者说光有诚意是否足够打动观众呢?当然不行,做商业传播,就是在和观众谈恋爱,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易疲劳的观众,你如果还是走传统路线,那就会出现以下这样一种情况:
特喜欢人家吧?特放不下人家吧?觉得自己特委屈吧?呵呵结果呢?人家烦了吧?人家嫌你矫情了吧?人家觉得你多余了吧?人家不待见你了吧?人家不理你了吧?你没话找话人家回复不过仨字了吧?当你特别在乎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不会在乎你了,你怎么就永远不懂
【来自@8090美丽课堂】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芳心?
让我们先看看网络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4。2我们看不懂的成功
【hold不住的红】
人要红,挡也挡不住。
在芙蓉姐姐、凤姐等等,还有其他各种姐,他们没红之前,你跟我说他们会红,我只会说你够二。
而在他们红了之后,我只能说,是这个时代太二了。
但现在,站在商业传播的角度,我说:不管是二还是三,只要能站在舞台上,它就是个腕!
再来看看2011年十大新闻语录:
No1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请记住这句话,也许说这句话的人是下意识说出来的,但折射的是中国官员的惯常嘴脸——推诿责任、官大于其他……
No2连捅八刀是弹钢琴的重复性动作
如果这是模拟的律师辩论赛,我们为药家鑫的辩护律师鼓掌喝彩,但面对的是真正逝去的生命,能编出这么有逻辑性、有科学性的借口来,只能说他冷血了。
No3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钱太多了
又是一个“叫兽”+政府官员,睁着眼说瞎话。
No4我放弃一切,和XX私奔了
这是十大新闻语录里,最不沉重、也最有娱乐效果的了,现在大家没事就私奔了。
第四节 感性传播和娱乐化(2)
No5我爸就是国法
又一个坑爹的,有啥爹就有啥孩子,爹坑他的衣食父母,生下来的孩子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