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不是传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忍辱负重的少女(2)
贞观十年(636年)初,杨氏带着对武士彟的无限怀念,离开了那个让她伤心欲绝的文水来到长安。武则天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但在离开文水的那一刻,这个饱受屈辱的小姑娘,却咬着嘴唇,说了这样一句狠话:“几个缺德的哥哥们啊,你们可是把坏事做尽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你们付出代价的,你们等着!”
  四、成功应聘皇帝秘书
  辗转12年,武则天又回到了她的出生地长安,从此开始了她那波澜壮阔、惊世骇俗的传奇人生。
  长安城里繁华依旧,却物是人非。不过,有几位皇亲关照,日子过得倒也无忧无虑。
  才智过人的武则天却不甘平凡,来到长安后,她的视野更开阔了,志向更远大了。她想在长安有所成就,给老家那几个该死的哥哥看看。同时,她也想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向前进!
  于是,她努力深造才学,积极寻找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中国古代,女人表现自己的不是才却是貌,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相貌出众者,肯定能有个好归宿。可到了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一些独立自强的女性,特别是贵族世家的女性,都走进了学校,有的甚至成了知识分子,比如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武则天不仅有才,而且相貌非凡,举止端庄,颇有修养,真是难得。
  史书记载武则天“方额广颐”,意思是说她额头宽,下巴满,身材胖,脸蛋圆。唐朝的女性以肥为美,武则天当时含苞未放,娇艳欲滴,称得上是标准的美人。
  这么一个美人,又那么有才,自然备受关注。杨氏的堂嫂贵阳公主和侄女杨妃等人见到武则天后,都对她的才貌赞不绝口。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武则天很快就成了享誉长安的美才人。
  这个消息传来传去,一下子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亲爱的老婆——长孙皇后刚刚去世,虽然他曾信誓旦旦地表示终身不再续弦立后,但续个小妾什么的,还是可以考虑的。再说,长孙皇后的丧期已过,他就禁不住想把武则天招来见见。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改变武则天命运的时刻到了。这一天,李世民通知武则天进宫面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接到面试通知后,武则天做足了准备,她要成功应聘。
  母亲杨氏对此却非常担忧,甚至日夜哭泣。杨氏的担忧不无道理,她是隋、唐两朝皇亲,深知皇宫生活的残酷性和女人命运的悲惨性。她生怕女儿一去不返,甚至惨遭不测。武则天理解母亲的那颗心,但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很有胆识,便反问母亲:“您怎么知道我这次去见皇帝就不是一件好事?何必那么儿女情长(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杨氏也想赌一把,就不再阻拦女儿了。就这样,武则天唯美而大方地出现在李世民的面前。李世民被她的才貌折服了,当即聘用她为五品才人,并赐号“武媚”,武媚娘是对她的俗称。
  才人相当于皇帝的事务、文字秘书,主要负责安排宫廷宴会及休息娱乐活动,处理宫廷一些政令性文件。才人虽是职务,却是皇帝姬妾的范畴,也就是近身侍女。
  在唐朝,皇帝除了大老婆皇后外,其他老婆分为这样几个级别:一等妃(四人,正一品),二等嫔(九人,正二品),三等婕妤(九人,正三品),四等美人(九人,正四品),五等才人(九人,正五品)。
  从这个等级划分来看,武则天在李世民的老婆排位中,还是很靠后的,地位也是很低下的,她充其量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小老婆,但他们是合法夫妻。只是当时的法律有点野蛮,竟然强行赋予一个13岁*不该有的行为能力。
  才人这个职务并不起眼,但武则天非常珍惜,因为这个职务足以让她实现理想和抱负,足以让她平步直云、振兴门户,至少可以震慑那几个该死的哥哥。
  带着这种自信和狠劲,武则天走进了帝国的政治核心。大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武则天能在这样的帝国政治核心任职和发展,说明她生逢其时,上帝垂青。
  但眼下,她还得从秘书干起。
  武则天成功应聘的原因:
  1. 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她的父母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她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是她成功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2. 她年少时随父母东奔西走,还在母亲的辅导下读了很多书,因此她见多识广,志向远大。李世民欣赏这样的人,自然录用她。
  3. 在文水那段屈辱的生活经历,磨炼了她的精神和意志,激励了她奋发向上的斗志。这也是她奋发向上、才智过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她和她老爸一样,善于制造机会和把握机会。机会一旦来了,就会把它死死地抓住!
  5. 她很自信也有胆识,善于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李世民,李世民就会从各个方面给她加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PK (竞争) 不过对手(1)
作为一个宫廷新人,武则天也会跟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处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加薪晋职的机会。何况,武则天的领导李世民还是她心中的偶像,她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打动李世民,让李世民对她刮目相看。
  迷恋迎合李世民
  武则天很早就对李世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少女时代,她经常听父亲讲关于李世民的英雄故事。得知他仪表堂堂,雄才伟略,能征善战,英明果敢,志存高远……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武则天着迷和崇拜,她甚至把李世民当作天王级的偶像明星追捧。
  也许在冥冥之中,李世民曾这样提醒过武则天:“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但走进皇宫,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李世民时,武则天觉得他远比传说中的李世民,还要令她心仪。
  从这一刻起,武则天就下决心要打动李世民。由于李世民是她心仪的偶像,所以她就刻意迎合、模仿他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
  比如,李世民是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治国之策是他重点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武则天深受他的影响,希望自己也能帮他做点什么,便潜心研读历史、政治、哲学和管理学书籍。后来,她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跟这时期的刻苦努力密不可分。
  再如,李世民重视文化建设,号召创建学习型社会,他常常在工作之余博览群书。武则天积极响应他的号召,她本身就勤奋好学,这下更是书不离手了。
  还有,李世民平时喜欢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水平绝对拿得出手。武则天的书法基础也不差,见李世民也好这口,就整日练写王羲之的字。没想到,她还真的练成了书法,并有作品传世。看来,偶像加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啊。
  武则天如此投其所好,就是想和李世民有很多共同爱好、共同语言,这样就可以离他近一点,更近一点。但勤于国事政务的李世民,并不十分关注他的这个小老婆。换句话说,在整个后宫嫔妃姬妾中,像武则天这样崇拜、迎合他的美才人实在是太多了。她们都很优秀,都希望他亲近她们,可他到底该亲近谁呢?从这一点上来看,当个皇帝也挺累的。身和心都累。
  武则天不管这些,她此时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得到李世民的肯定和认可,继而不断受到重用和提拔。
  但她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在她周围,有很多竞争对手。只是,她年龄太小了,思想太单纯了,只顾着积极进取,却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情场失意
  武则天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情敌,一方面是政敌。
  先说说她情敌的情况。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这辈子最爱他的大老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的人品和才德那是历史一大美谈,我们就不再夸她了,李世民当然有最爱她的理由。武则天进宫时,长孙皇后已死,可武则天并不是李世民宠爱的人。
  李世民当时最宠爱的人,却是他的弟媳杨妃。李世民将杨妃纳为自己的妃子后,对她极尽宠爱,甚至一度想立她为皇后,后来在大臣们的一致反对下才作罢。也就是通过这件事,他决定不再续弦立后了,想想李世民也够狠的。
  不久,杨妃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李明,这也是自从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生育的唯一子女。可见,李世民对杨妃是多么的宠爱。武则天入宫后,一直没能为李世民生育一男半女,这也说明她不受宠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PK (竞争) 不过对手(2)
即使没有杨妃,李世民也不会特别宠爱武则天。因为除了平级的九位才人之外,在武则天的头顶上,还有九美人、九嫔、九婕妤、三妃(前面提到的杨妃除外)等30个竞争对手。无论是才还是貌,他们都不比武则天差。而且,皇帝宠幸的常常是婕妤以上的嫔妃,因此武则天很难从李世民身上分得一点爱。再说了,李世民即使有心宠爱武则天,他也忙不过来啊。
  李世民忙不过来,一些小说家和史作者却来帮忙了。他们把武则天描写成是李世民最宠爱的人,甚至描写李世民专宠武则天,还附会出了很多貌似现场录像的*情节,这纯属想象和意淫。
  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写的,历史应该还原它本来的面目。
  事实上,武则天很想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她有这种想法并不可耻,因为她和李世民是夫妻,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武则天作为一个思想进步、个性解放的女青年,为了享有夫妻权利而不懈奋斗,理应受到我们后人的敬重。要知道,在1300多年后的今天,性权利是一种政治权利,它受到了法律保护。既然我们都把自己的这项权利看得如此崇高,就不必苛求、作践古人了。
  说来说去,意思只有一个:在情场上,武则天有众多实力派对手,她PK不过这些人。
  职场失宠
  接下来说说武则天政敌们的情况。前面提到的那30个实力派竞争对手,既是武则天的情敌,也是她的政敌。这些人都是武则天的上司,她们压在她的头顶上,她还是PK不过她们。
  PK不过那些上司,那就只好跟同级别的同事较量了。可遗憾的是,武则天在跟同级别的同事较量中,也不占优势。当时,在同级别的同事中,武则天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她堪称是宫廷里的一匹黑马。
  这个人和武则天同时入职,她也是才人,名叫徐惠,比武则天小两岁。
  史书记载,徐惠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也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缘故,她五个月大时就能开口说话,四岁时就能朗读《论语》《毛诗》,八岁时就能写出文辞优美的文章。在今天看来,徐惠就是一个神童,李世民也觉得徐惠不是一般人,就把她召进宫中,聘为才人。
  徐惠进宫后,同武则天一样勤学奋进,书不离手,笔耕不辍。于是,她的知识迅速增长,文采更加优美,深得李世民喜爱。
  李世民喜爱徐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她身上同样具备长孙皇后的优良品德:温文贤淑,善良敦厚,心系天下。徐惠入宫时,唐朝已高度繁荣昌盛,这都是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回首过往,他竟然有些飘飘然,甚至开始劳民伤财,搞一些政府形象工程。心系天下百姓的徐惠看不下去,于是劝谏李世民:“陛下,我们国家尚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作为国家领导人,您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李世民不愧为一代贤君。他对徐惠的这番忠言大加赞赏,很快就破格提拔徐惠为婕妤。从五品才人,到三品婕妤,徐惠前进了两大步,可武则天还待在原地,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徐惠升职后,继续心系天下,继续劝谏李世民艰苦奋斗、戒骄戒躁,李世民更觉得她是个难得的贤内助,又把她提拔为充容。充容是九嫔之一,官居正二品。
  徐惠深受李世民重用,她也深深地爱着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时,徐惠因为悲伤过度,病情加重而死。据载,徐惠的病是可以治疗的,但她坚持不吃药,坚持要殉情,结果就永远追随李世民而去了,享年23岁。
  徐惠死得悲壮而凄美,令人惋惜和感动。李治即位后,就追赠她为贤妃,官至正一品!
  同时入宫,同样是才人。武则天在升迁方面可比徐惠差远了。
  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12年了,一个总裁秘书,完全可以升为办公室主任,甚至是总经理助理,可武则天还是原地不动,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
  她很郁闷,她也许会问李世民:“我就纳闷了,我和徐惠同样是你的才人,你一个劲儿地提拔她却不提拔我,我们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李世民好像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他想让她慢慢去领悟,可她还是执迷不悟,继续找机会表现自己……
  

一次冒失的表现(1)
情场失意、职场失宠的武则天,并不甘心落后,她要找机会在李世民面前表现自己,她想通过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我,才是这个皇宫的超女!
  机会来了。武则天进宫不久的一天,善于骑射的李世民突然来了兴致,便领着一帮嫔妃出宫遛马。恰巧,西域进献的一匹叫做狮子骢的威猛宝马,引起了李世民的极大兴趣,但这匹马性格暴烈,没有人能够驯服它。
  李世民很想征服它,便问身边的随从:“谁能够驯服它?我有赏!”估计大家都深知这匹马的厉害,全都默不作声。这时,站在人堆里的武则天却自告奋勇地说:“陛下,我能驯服它!”李世民听后惊诧不已,忙问:“武媚,你说说看,你怎么能够驯服它?”武则天镇定地回答:“我需要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李世民不解,又问:“它可是一匹马,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呢?”武则天自信而果敢地说:“它不是很暴烈吗?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服,我就用铁锤砸它的脑袋,如果再不服,我就用匕首捅它喉咙,看它还能暴烈吗?”
  李世民听了,目瞪口呆,随即冷笑了一下:“你厉害,我服了你!”那意思是说:你也太猛了吧,这哪是一个小女子出的主意啊!
  毫无疑问,武则天的这个主意最终歇菜了。因为狮子骢是一匹宝马,李世民又是爱马之人,他怎能听任武则天如此驯马呢?
  武则天本来是想在李世民面前出出风头,展现自己的超女本色,没想到弄巧成拙,让李世民觉得她心狠手辣,绝非善类,于是对她多了一份戒心,从而不重用或亲近她了。
  其实,武则天出这样的主意是有根源的。
  第一,她老爸武士彟是个马上将军,在他的影响下,武则天从小受过骑射训练,自然掌握了一些驯马的方法。
  第二,李世民是个马上皇帝,武则天那么崇拜他,进宫后又处处模仿他,骑射技能肯定见长。
  第三,李世民下旨驯服狮子骢,给武则天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她当然得利用这个机会表现自己。
  遗憾的是,武则天涉世不深,不谙人性人心,不懂得李世民的个性与喜好,就莽撞地表现自己,结果贻误了前程,真是得不偿失啊。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李世民的个性与喜好,影响了武则天的前程。那么,李世民的个性与喜好都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李世民能征善战,雄才伟略,亲手打下李唐江山,既能大手笔治国,又能自如驾驭群臣,可见他征服欲强,性格强悍。通过驯马事件,他的这些个性特点,在武则天身上得到了体现。只是,武则天驯马的那个狠劲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感到吃惊,甚至感到有些可怕。
  试想,一个让皇帝感到可怕的人,不掉脑袋就够幸运的了,还怎么可能受到重用或亲近呢?另外,李世民是个征服欲很强的人,作为帝王,他不会容忍身边有同样的人存在,更不会容忍有比他强的人存在。通过驯马事件,李世民觉得武则天就是这样一个人,甚至觉得她有点野心,所以就不愿重用或亲近她。
  前文交代过,李世民喜好政治、文史、书法和骑射,武则天处处模仿,她是想和李世民有很多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这样可以离他更近一点。她的这种做法,也是弄巧成拙。原因是她涉世不深、乳臭未干,不了解男人,不了解异性之间性格与爱好互补的道理。

一次冒失的表现(2)
李世民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肯定有工作疲惫的时候。疲惫的时候,他想忘掉国事彻底放松一下。比如,他想有人能帮他捏捏后背揉揉肩,他想和妻妾们聊聊家常调*,但这一切武则天都给不了他。武则天巴不得时刻和李世民畅谈军国大事与理想抱负。在李世民面前,她张口是政治,闭口是文史,根本不分上下班时间,搞得李世民很烦很累。
  李世民的工作负担本来就很重,他很想在下班时间干点闲情逸致的事情,没想到武则天常在这时找他谈工作和理想。每逢此时,他都想说:“其实你不懂哥的心,哥只需要你做我的小女人,别在哥面前谈什么政治和理想,哥烦这些!哥虽然欣赏你,但并不喜欢你。这年头,谈政治和理想的女人不可爱,你懂不?”但他又不好直接拒绝和打击武则天的工作积极性,只好把这番话压在心底。
  比起武则天,长孙皇后的温文贤淑、与世无争,杨妃的娇柔妩媚、体贴入微,徐惠的心怀慈善、爱意深沉,就是李世民的最爱,就是他业余时间的情感寄托和归宿。
  不难看出,长孙皇后、杨妃、徐惠的性格爱好与李世民截然相反,可李世民却格外宠爱她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夫妻之间抑或是异性之间,最好是性格与爱好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互吸引和接纳,进而水乳交融。这是一个古今中外皆可通用的普遍道理,可惜年纪幼小的武则天当时不懂,因而情场失意,职场失宠。
  有些史书记载,武则天失宠失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李世民晚年,宫内开始流传三代之后“女主武王”,李唐皇室子孙会惨遭诛灭的传言,李世民听到这个传言后,急忙召见主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夜观天象后,确认了这件事,并告诉李世民姓武的女人就在皇宫,李世民极为紧张,于是决定大开杀戒,但被李淳风以“天命不可违”为由劝住了。
  李世民杀心不死,就借机把来自河北武安的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小名叫五娘子的武将李君羡杀了。李世民杀李君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身上背负着六个“武”字,想想他也够倒霉的,谁让他偏跟“武”字较上劲呢?
  杀了李君羡后,武则天总算躲过了一劫,可李世民还是放心不下,他很快就怀疑到武则天了,于是设计诛杀武则天,结果被武则天识破,并用自杀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忠诚和清白。李世民羞愧难当,低头认错,坚定地表示今后再也不会杀她了。尽管如此,但李世民依然对武则天心存戒备,所以一直不重用或亲近她。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经史学家大量考证,这是小说家附会的产物,也是武则天晚年为了当上皇帝而进行舆论造势的产物。当了皇帝之后,她还真的为李君羡平了反。从她晚年的皇权策略来看,这点手段,她还是能使得出来。
  事实上,李君羡是涉嫌与妖人勾结谋反,才被李世民杀掉的,并非因为“女主武王”的传言。总之,这事不靠谱,我们就不去论证它了,因为它充满着神话和迷信色彩,我们不能把神话和迷信当作事实,就像不能把小说当作历史一样。
  武则天入宫12年来一直担任才人的事实,足以说明她混得很惨,她白白在皇宫里消耗了12年的青春年华,她太失败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失宠了就要隐忍
在给李世民当才人的那些年,武则天很不得志,她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她甚至感到自己前途黯淡。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她长期得不到重用和升迁,感到人生没了奔头,现实与目标落差太大,她无法接受;二是从北朝开始,皇帝去世后,有子女的嫔妃都会出宫投靠子女,而没有子女的嫔妃则要被安置到寺院当尼姑。武则天入宫后直到李世民去世,一直未育,她当然难逃进寺院当尼姑的命运,所以她感到前途黯淡,人生渺茫。
  我们可以想象武则天当时的心情,但她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她不会向命运低头,她要同命运抗争,而她抗争命运的方式就是沉默,在沉默中学会隐忍,在隐忍中学会坚强。
  驯马事件发生后,武则天也很后悔自己的冒失,但事情无法挽回,李世民对她的看法也不会改变,她只好接受现实,现实是李世民不会重用她,也不会亲近她,而她也PK不过那三十多个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只要跟着李世民,她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沉默,绝对不敢放出“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的壮语豪言。因为她不可能跳槽,大唐帝国和李世民是她唯一的选择。
  既然得不到重用和升迁,那么保住饭碗便是上上策。武则天看清了这个形势后,就不再像初入宫廷时那么锋芒毕露了,她不断提醒自己:做人还是低调一点的好,正所谓“枪打出头鸟”,爱出风头的人,不一定有好果子吃。于是,以后碰到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她就收敛了;遇到可以谈政治和理想的场合,她也闭嘴了。总之,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那么含蓄和低婉。
  事实证明,武则天作出这样的改变是明智之举,至少她保住了自己的才人地位。虽然一直没有得到升迁,但在风云变幻的宫廷,她能在才人这个岗位上雷打不动地干了十几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力,这也说明武则天是个十分坚强和刚毅的人。这种坚强和刚毅是她长期隐忍的结果,也是她长期在宫廷里磨砺的结果。
  学会了沉默、隐忍、低调、含蓄后,武则天没忘做两件事:一是修炼自己,二是为自己谋出路。
  这两件事虽为形势所迫,但难能可贵。因为就武则天当时的处境而言,她的命运不可能发生逆转,她要是接受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也许会落个善终。但是,武则天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满腔的理想抱负,她不想在才人这个岗位上碌碌无为一辈子,也不想接受命运的安排,于是决定在逆境中悄然武装自己,然后蓄势待发。
  武则天在逆境中修炼自己,远比她初入宫廷时还要下工夫。她喜好政治、文史,不受李世民的待见,可她并没有因此颓废。在失宠失意的那些年月,她更是书不离手,笔耕不辍,而心底蕴含的政治热情更加暗流涌动,这既是排谴,更是磨砺和修炼,只是不把它表现出来。
  在磨砺和修炼的过程中,武则天渐渐地长大、懂事了,她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也熟悉了宫廷规则。她更加懂得,在这水深火热的宫廷,规则是何等的重要。她觉得只有遵守规则,左右逢源,壮大自己,才能有机会上位。明白了这层道理后,武则天更加注重隐忍,更加注重修炼自己,她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隐形的宫廷超女,然后伺机上位。
  可是,在李世民统治的大唐帝国,武则天是没有机会上位的,她该怎么办呢?不必担心,有一个人来找她了,他是来向她示爱的,这家伙可真是色胆包天!但就是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却改变了武则天毕生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李治,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后来的唐高宗。在武则天人生最绝望的时刻,初开情怀的李治,怦然心动地向她走来。
  武则天竞争失败的原因和心得:
  1. 她在李世民面前过于表现自己,而且表现得很生猛,何况她有理想、有野心、有征服欲,李世民必然会对她心存戒备,进而压制她的发展。
  2. 她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和李世民极其相似,有些方面她还刻意模仿。从两性角度来讲,她是无法做到和李世民和谐相处的。
  3. 作为李世民的秘书和姬妾,她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总是不分时间和场合找李世民高谈阔论政治和理想,李世民自然对她感到厌烦。
  4.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人谈论政治和理想,既反常,也不可爱,所以她始终得不到李世民的重用与青睐。
  5. 失宠失意并不可怕,因为她还年轻,她输得起,她有机会从头再来。好在她学会了韬光养晦,并在隐忍中修炼坚强,修炼期满后,她将是一个强大的武则天。
  
  

李治白捡太子位(1)
李承乾缺德败家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他有两位嫡兄,分别是大哥李承乾和四哥李泰。李世民即位后,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年少时,聪明多智,李世民十分看好他,于是给他配备了最雄厚的师资力量,还经常提供机会让他代理皇帝,且不遗余力地在群臣面前帮他树立威信和形象。
  可以说,李世民把大唐帝国的赌注全压在了这个儿子身上。遗憾的是,他看走眼了,因为李承乾就是一个浪荡公子。长大后,他变得游手好闲,声色犬马,无恶不作。反正鸡鸣狗盗、扰民害民的勾当,他发明创造了很多。不仅如此,他还时常把自己打扮成突厥首领,玩现场版的杀人和死亡游戏。更要命的是,他还私养男童,搞同性恋。
  一个被册封为帝国接班人的聪慧少年,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败家玩意儿,李世民的鼻子都气歪了,他决定废掉李承乾。这样一来,嫡次子魏王李泰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太子人选。
  李泰阴险狡诈
  李泰是个小帅哥,他学识过人,礼贤下士,但城府极深。李世民不是号召创建学习型社会吗?李泰的反响比武则天还要积极。武则天是单干,她注重个人绩效,而李泰则注重团队效应,于是招聘一批文人学士,编撰一本叫做《括地志》的综合类书籍。《括地志》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外交等各个方面,李世民看后大加赞赏,他觉得这个儿子才智卓越,胸怀宽广,具备帝王之才,便决定重点培养他。
  在李世民的大力推荐下,《括地志》成了畅销书,李泰也因此成为畅销书作家,这给他带来了极高的人气。渐渐地,李世民就开始溺爱他了,不仅给了他大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还打算让他移居武德殿,对他的厚爱程度远超过了太子。
  李泰开始野心勃勃,他觉得大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已摇摇欲坠,便加紧了夺位计划。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