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出华为:一本真正关注中国企业命运的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飨缘馗芯醯剿目炖帧;惚ㄍ炅耍闳镁殖そ舶桑弧K庥涛淳。裌TO后电信市场的开放给运营商带来的影响高屋建瓴地说了一遍,不是捧他,他说得真的很好。问题是,你要让人家局长说话呀。  后来,人家局方终于有机会开始说了,双方总算交谈起来。谈到了杭州,主管建设的沈局长就说:我认为未来杭州应该以高科技兴市。话音未落,任正非就说:沈局长,你说错了。我认为杭州应该发展旅游业,只有城市漂亮了,才会有人才来。说实话,沈局长当时有点挂不住,人家是主管通信建设的副局长啊,而且我看彼此的观点其实也不冲突。任正非是不是故意的呢?绝对不是,如果是故意让客户难堪,他干嘛还要千里迢迢地赶过来拜见客户呢?他在刚一进客户的会议室时,见人就发名片,非常恭敬地说:我是任正非。他甚至还要给我一张。是不是他没水平呢?绝对不是,他的理论水平非常高。人民大学的一位华为顾问,是我的大学老师,他告诉我,有一次深圳市委书记召集深圳大企业开会,很多知名企业家发言,他觉得其他人的讲话和任正非相比都要差一大截。不过,不论老师说的是不是事实,说任正非出口成章绝不是夸他,他能在60分钟内把话说得风雨不透,而且绝不会东家长西家短地啰嗦,你看看《华为文摘》就知道了。  所以,任正非就是这样的个性,率真的个性,有话他就说,并不是不尊重你,更不是不尊敬客户。任正非一到杭州就对我们说,没关系,只要对公司、对市场好,你们觉得有必要,处长我也见。但一见面就会时不常地发生上面这些事。所以我们私下里打趣说,以后不能让老板见客户了。当然,如果客户能够知道这就是任正非的个性,或者和他多打交道的话,客户就会明白他的用意并且能领悟到他睿智的思想了。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  1997年的时候,华为在7楼食堂召开驻深员工的全体大会,说着说着,任正非突然说,华为的高层都长得丑,你看李一男,还有胡厚昆,长得多丑啊!你们站起来给大家看看。那两位还真像模像样地站起来对大家“秀”了一下。2000人的会场顿时气氛很轻松,大家都开心地一笑,他自己也像个孩子那样在笑。大家知道,任正非就是这个脾气,他绝对不是侮辱别人,也不是为了印证他的权威,他的权威实际上从你决定进入华为的第一天起就建立了。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个性中率真的简单。  他1998年之前一直开着个广州标致车,后来副总裁们劝他买个更安全的车,他才买了辆宝马。有一次开着新车经过科技园一个路口,一块小石头挡住了去路,按理说,宝马车可以很轻松地压过或绕过去,但他硬是下车来把石头拿走了。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  华为如果有员工在待遇上和公司有点纠纷(依我看,多数是员工自己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一般是要根据规则来的,这时候有人就会想到给任正非写信或者直接去找他。一般地,他都不会为难员工,能给员工的就给了。华为有时候现金流也紧张,工资却是照发。2000年华为招了这么多人是个大大的失误,但是招来了,华为就没亏待过大家:当初说多少就是多少,该涨工资还是要涨。我在想,任正非每个月看到这么一大笔钱的工资,他是怎么忍心签的啊,这个字他一签就签了15年啊!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对待金钱和享受的简单。  任正非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很多人以为任正非技术不懂了,管理方面只会讲军事上的那一套,这些都是天大的误会。任正非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能与国内外不同咨询公司的管理顾问把管理的方方面面探讨得清清楚楚,讲话打印出来后,你既看不到高不可攀的理论,也没有谈什么细致入微的操作,他说的都是能让你看到方向,却要你深入去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  任正非在《华为公司基本法》中就把接班人给制度化了,我觉得与其说是他高瞻远瞩,不如说是他把自己置于制度的监督之下。任正非有个儿子叫任平,作为父亲,任正非为他倾注了不少心血。任平先到中科大读书,后到英国读书,回来后任正非让他到生产部的库房和办事处去体验生活。有一年我看到任正非给人力资源部写了个批示:合肥办主任××,如果你以后再把办事处的车借给任平,我就处分你,你在合肥不能给他任何好处。任正非也只是让任平在华为学习学习。前两年,他支持任平自己去开了另一家和华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公司。任正非把华为的事业当成大家的事业了。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对待事业执着的简单。  任正非的女儿和姐妹都在华为工作,却把名字改掉了。前几年,我对这件事还非常气愤,为什么不正大光明而要干掩耳盗铃的事呢?慢慢地,我就不这么想了,他的女儿也是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其他几位亲戚都是本科以上,他们在华为没有特权,口碑也都非常好。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掉?等于夹着尾巴做人啊。人家任正非创办了华为公司,把几个亲戚招进来工作有什么过分的?他不改名字你又能怎么样?况且华为的规定只是不允许高层将自己的亲戚介绍到操作性的基层岗位。任正非的亲戚把名字改掉是否最好,我不去论它,但任正非起码觉得这有些对不起员工,他还是把公司当成大家的了。他把这件简单的事情有点复杂化了,之所以变得复杂,本质上还是因为他的简单。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  1999年###到深圳视察,准备参观华为。任正非当然非常重视,亲自安排接待事宜。安排任务过后,任正非到生产部门看看准备的情况,他突然发现设备明显地重新摆放过,而不是常规生产的样子———这就相当于欺骗总书记嘛。任正非赶快把一位负责的总监叫过来,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你怎么能欺骗别人呢?一口气上来,他竟然揣了总监一脚,对方躲过了,本能地想跑,任正非说:你还跑,回来呀,把设备摆回去。说实话,任正非脾气是火爆点,但“打人”在我这么长的时间里还是第一次听说。不应该,但是实在有些可爱。  这就是任正非的简单。固守道德情操的简单。  1996年我到人力资源部不久,晚上在办公室里写东西,任正非的办公室和我隔了3间屋子。写着,写着,眼睛的余光发现有人在看我,是任正非。他站在窗边,看了我写的东西5秒钟,然后背着手,轻轻地往他的办公室走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他的眼神,他并不是在分辨你在写什么,也不是在审查你是不是在加班,就是关注、温和、爱护。就像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是从内心深处透出来的欣赏和随意,不为什么,他就是来看你几眼。  任正非的大会小会我参加了好多次,每次上台前人们都热烈鼓掌,他总是说:你们别鼓掌,再鼓掌我就走了。一坐下来,他总是用眼睛把会场来回认真地、挨个地扫一遍。那个眼神我特别熟悉,就是1996年那个晚上的眼神。  1997年,小平同志追悼会的那天早晨,我一早到达7楼设的灵堂时,见任正非已经到了,他还是一身旧衣服,显得很憔悴。人慢慢地多起来,任正非一直在人群的周围走动着,要大家往前站、往里站。整个现场,任正非的眼神都很悲伤,是想流眼泪的悲伤,是眼睛失去焦点的悲伤,是疲惫但又欲言又止的悲伤。  在写这些文字时,任正非满脸的皱纹和他的眼神就在我的思想和文字间飘来荡去。当我把书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思绪在紧紧地缠绕着我:做一个企业好难!做一个企业家好难!  任正非建立了一个中国的公司,他是不是就是一个在企业界具有地位的人呢?说实话,得出这个结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依我看来,任正非在中国企业家中一定是占据了一个最为突出的位置的。世界上有很多企业也低调,但他们只能做到其一,做不到其二。其一就是所谓的个人低调,其二就是让企业低调。任正非能够低调到底,因为他知道“名利”就像是根水中的木头,你只按一头,那一头肯定还是会翘起来。  低调的目的还是任正非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事业、简简单单的爱。  我依然坚持华为应该裁人,或者加大主动淘汰的力度。不过,我知道华为之所以一直没有这么做,50%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或者就算是一个错误),但另外的50%是因为任正非不想把这些人赶走,任正非想与大家同舟共济渡过这个难关。这不是我在揣摩他的心思,你叫我说证据我说不出来,我就是凭感觉,我对他眼神的感觉。我相信,大多数华为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任正非的不忍与宽厚。  所以,我批评他的失误,那是实实在在的失误。只不过,失误也可以分成两种,他是为了企业和员工,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这完全不是人格的失误,这是最要紧的。但是,失误对于企业的结果来讲,是不会按人格来划分的,因此需要修正。  写到这儿……我突然想把任正非改成任总,或者是改成一个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我内心敬意的称呼。是的,他是一位浑身散发丰满人性魅力的人,一位足够让我一辈子尊敬的人。  任!仁!人!  希望任总保重身体!希望任总把华为带得更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33章 华为:简单(3)
3。 简简单单华为人  · 老板,稍等,我在看电影,我马上出来  · 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些外表柔弱、不修边幅的小伙子却有一颗颗火热的心  · 华为选拔大学生也是有标准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踏实、诚实、朴素  华为不仅任正非简单,华为的员工也普遍简单。  我在前面把华为的副总裁们的长相和举手投足描写得似乎有些“戏剧化”,其实不是我在歪曲,也不是故意耍“无厘头”博你一笑,华为人就是这样,它是华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还说郑树生。1998年,郑树生任市场干部部的部长。当年之夏,世界杯打得如火如荼。郑树生绝对不是踢足球的材料,他一天要抽两包烟,按照他的说法,蚊子都不敢叮他,叮他等于自杀。就是这样被烟熏得里里外外都是黑的瘦弱的郑总,里里外外忙得脚下生风的郑总,世界杯的那些日子,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我和丁红兵把8强、4强、决赛、冠军的名单交到他手里。我们开始“赌博”,事先还要说好赔率。赌什么呢,先赌的是红牛。后来发现不行,我们喝完红牛兴奋,他喝完红牛呼呼大睡,再加上后面的决策难度加大,于是改成吃饭。等到决赛前,他抢先一步把冠军押在巴西身上,那我们只能押法国了。结果,按照1?誜8的赔率,我们一口气赢了8顿饭。然后,我们吃。那时副总裁杨汉超准备接替他任干部部部长,于是两个令华为人听名字就敬畏几分的副总裁,两个相当于“副总理”的副总裁,陪着我们这些只是“乡长”的下属,连续好几天在大排挡里还了8顿饭的“赌债”。主要是回锅肉和毛血旺。  有一天,郑树生请我们吃完饭后还要请看电影,名字记不清楚了,但肯定有两个字,“性”、“狂”(因为是深圳的一家大电影院,不是什么低级的片子,好像还是一部好莱坞的名片)。深圳的电影市场不景气,偌大的千人电影院里只有几个人,我们几个人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中途,郑树生的电话响了。  “老板,稍等,我在看电影,我马上出来。”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人。  华为中研部的小伙子,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很多都是“钻石王老五”。不少人,特别是外人常觉得他们狂妄、不懂事、邋遢。华为上海研究所位于金茂大厦,金茂的管理人员经常被华为这些小伙子搞得哭笑不得:他们穿着上班的拖鞋在电梯里旁若无人地上上下下。不过,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些外表柔弱、不修边幅的小伙子却有一颗颗火热的心。  1998年,中国发大水,华为捐了2500万元的设备,1500万元的现金。1500万现金全是员工主动捐献的,一般都是捐工资的10%,而中研部的小伙数千数千地捐,有人甚至上万地捐。要知道,有些单位捐钱至少还要贴个红榜出来,华为根本什么都没有,捐了就捐了,没有任何直接和间接的回报。考核也不会因为多捐了钱,领导就会给你提一级。当然,客观地说,有主动捐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华为号召的原因,但这些人都心甘情愿地多捐一些。没有人不爱钱的,华为如此高素质的人不会不懂得这种事有“压力”,退一步说,即使我不得已捐了,发发牢骚总还是可以吧。为什么没有任何牢骚意见呢?因为大部分人从心底里觉得还是应该捐。  1998年之前,中研部有BBS,我有几次进去了,看得我热血澎湃,由不得你不为他们的正义感所震撼。他们会为一个国际关系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观点,你从语言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强烈爱国的痕迹。如果遇到一个华为人,你说你想买“某国”的车,大抵你会遭到一通奚落。  我想起来中研部的一部电脑屏保,靠近走廊,很多路过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得见。  有一天,上面写的是:痛并快乐着;  又有一天,上面写的是:板凳要坐10年冷;  再有一天,上面写的是:明天会更好。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人。  无论是前华为人、现华为人,无论是老员工、新员工,自己人坐在一起,60%的内容会说华为的危机。但如果他和一个外人聊起华为,95%的内容是把华为描绘得万紫千红。这几年媒体报道华为的内容越来越多,我可以武断地说,那些不问青红皂白在帖子上把媒体骂一顿的大多数是华为自己人。一部分是因为媒体的谬误,但还有的就是:不管你说得对不对,我都要骂你。就像两个女人刚开始异口同声批评其中一个人的丈夫,说着说着,其中一个人就会突然反目说:我丈夫好不好,关你什么事!华为人对华为的感情大致如此。所以,我在写华为危机篇时,我心里都有点打鼓。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人。  华为人爱招大学生,但华为选拔大学生也是有标准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踏实、诚实、朴素。华为除了招大学生,也广泛在社会上招聘,招聘的重要指标还是踏实、诚实、朴素。华为人不仅不招在社会上频繁换工作的,华为甚至在1997年之前还有个明文规定:在小公司当过小老板的不要。那些已经进入华为的员工,如果做事情“八面玲珑”,一般来说,它是进入不了华为的干部和核心层的。  有人说华为的女孩长得丑,其实准确点说,华为无论女员工长得是否好看,平实才是最重要的。你长得再漂亮,你也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瞒您说,华为对女孩的长相还真是要挑的,当然主要是挑那些看起来让人觉得踏实、诚实、朴素的人。  这就是华为人,简简单单的华为人。   。。

第33章 华为:简单(4)
4。 简简单单的华为  · 因为华为相信一个人不是一看一测就能说得清楚的,要靠实地去做,要去培养  · 华为的学习、思想工作不会动辄开大会,在岗位上、在工作中,甚至很多时候在下班后就和风细雨地做了  · 本来应该得这个奖项的人就慷慨把荣誉“赠送”了,这是操作的简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简单  · 只按照流程办事是封闭结构,只有例外和例行结合才是开放式的有效体系  简简单单的任正非,简简单单的华为人,决定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华为。  华为现在有500名管理学硕士肯定不成问题,因为1998年、1999年两年就大约招了500名本科学工,硕士学管理的毕业生。我说过,华为把很多事情当成学问来做,但是做学问并不代表就是把事情做得复杂。比如招聘,现在很多单位时兴“性向”或“素质测评”,我本人在大学里专门学的一门课就叫《人员素质测评》。我相信,华为搞一套这样的东西出来很方便,搞不出来,买一套来也很简单。华为做过这套东西,但是从来就没用过,看到差不多的人就把他招过来。所以前面说,任正非看了一眼张建国的简历就说:明天过来上班吧。为什么呢?因为华为相信一个人不是一看一测就能说得清楚的,要靠实地去做,要去培养。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  如果辞职,特别是骨干、领导辞职,华为会百般挽留,但那是感情上的,如果你真要走,华为绝不会拦你,也不会通过薪酬刁难你。同样,员工如果觉得在华为没有前途了,或者华为已经让你换岗培训了,他们自己就意识到了,多半会主动离开,走得干干净净,不会出现耍赖、上访、投诉的情况。华为在2000年前走的人,相当一部分是华为想淘汰,却不是华为开口赶他走的,华为并没有通过降工资等手段“折磨”他。这两年辞职的情况和华为自身的失误关系多一些,但这4000人中,肯定有一部分也是不太适应华为而选择主动离开的。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  任正非会经常说起毛泽东、邓小平、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他还说军队的组织建设、思想工作等等,而且说得群情激奋,因此外人认为华为就是在搞军事化,搞运动。事实呢?华为都是把这些精华的思想、战略与具体的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的。华为学习非常频繁,学完还要写心得,可华为学习的都是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东西,甚至具体到一个报销、一个工资制度,与企业行为无关的事情,华为绝不会干。华为请了那么多“导弹专家”,这些人都是德高望重,你以为他们会说:小伙子们,来,我们开个会,给你们讲讲导弹是如何飞到天上去的。不是的!如果员工思想上有疙瘩了,有什么对别人、对公司的意见了,员工辞职前需要沟通了,这时候导弹专家才会行动,而且主要不是他说,而是他听你说。华为的学习、思想工作不会动辄开大会,在岗位上、在工作中,甚至很多时候在下班后就和风细雨地做了。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  华为的考核体系洋洋大观,可以用做MBA的教材,但你要以为华为是用它来考人、量人,那你就错了,至于说用考核来提拔人就更错了。华为考核精细的主要目的是让考核成为一个管理过程,通过考核传达公司的价值以及目标导向,让员工能直观地比对、学习,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华为提拔干部、发工资还是靠“感觉”,可笑吧?不可笑!不仅是程序上简化的问题,而且还很准,因为华为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考察早以通过日常的管理、“考核”渗透进去了,为什么能渗透进去?还是简单,华为的领导和员工就是简单地在一起工作的,天天在一起,你是什么人他还不知道?华为的荣誉奖、导师制是做学问做出来的吧?但这个做学问的最终结果是简单,因为他们把厚厚的书读完了,读明白了,事情就简单、实用了,而我们经常听说的实用,那只是简陋,不是简单。而且,华为不管你的制度有多厚,操作还是简单地来。荣誉奖名目很复杂吧,但是绝不会复杂地去评比,有时甚至简单到大家认为某个人需要鼓励,本来应该得这个奖项的人就慷慨把荣誉“赠送”了,这是操作的简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简单。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  华为的组织纷繁复杂,怎么能做到比对手更快的响应速度呢?华为能做到7天内到货甚至4天就到货,你要知道,华为的货都是从深圳运过去的,华为的产品不是拧几个螺丝就能往外拉的,为什么?还是简单。组织复杂点,但该我做的事情,我会在规定时间里做好,我即使对你有意见,事情做好了再说,绝不会以工作来报复你。这是例行的工作,华为还有一套似乎已经例行的例外机制。很多事情可以根据情况越过流程来做,你求助资源,他们会通过与流程中的人充分沟通,在第一时间里作出迅速反应。这就更是简单了。有的人认为按照流程办事才叫科学、规范,我认为不对,流程会把信息扭曲,有些紧急的事情,流程中的人判断问题就不一定清楚,因此例外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按照流程办事是封闭结构,只有例外和例行结合才是开放式的有效体系。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  华为“人满为患”、“人浮于事”是事实,但跟它们嫁接到其他企业产生的影响相比对华为的伤害要小得多。华为似乎可以分成干活的人、不干活的人,这些不干活的人干了些人浮于事的事情,有时也做点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他们一般不做釜底抽薪的事情。对于不干活的人,干活的人虽然有意见,但是该干的活他也干了;谁在干活谁不在干活,华为基本上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干活的人虽没有丢掉饭碗之虞。但一般来说,得到重用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对付华为的人浮于事比较简单(把人裁掉1/3,立刻就可以见效)。这也就是简单的华为人在起作用。  当然,不干活与干活的人在一起工作,不可能不产生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开会,文山会海的公司1个会开3天,华为1天开3个会,但是别人开3天可能还没有结论,而华为是在烦琐的会议后把那些烦琐的事情都简单地做了。无论什么样的会,先把议题说清楚,大家就往一个目标上议,议完就散会,散完会就去做。因此,虽然华为在烦琐的流程和执行中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是它做的有用功照样比竞争对手多得多。所以不说嘛,华为300名人力资源队伍中即使有150人在做无用功,另外的150人做的有用功也是惊人的。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确精干,可他们只是发发工资、计计考勤、罚罚款、给领导写个纪要,再组织几个培训什么的。名为人力资源开发,做这些又有多大用呢?  这就是简单的华为,这就是简简单单的华为。   。。

第33章 华为:简单(5)
5。 敬畏简单  · 这个简单不是智商的简单,时髦地讲是一种心智模式  · 如此,简单怎么不注定要在华为身上发生呢  · 简单决定了对企业发展方向至关重要的支点:执着的目标导向、优胜劣汰的价值规律、固守人性美德的道德观念、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纯洁友善的人际关系  · 敬畏简单吧,就像我们敬畏生命。生老病死,生命的规律最简单不过了  我在做市场包括处朋友时,有个切身的体会(当然也是教训)。你把事情看得简单了,关系反而更融洽了。这个简单不是智商的简单,时髦地讲是一种心智模式,是一种大度、豁达和放松,做到这些只需要一个品质:简单。不管客户的官有多大,你把他也想成和你一样的人,他也需要朋友,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在乎你,事情就简单了。  中国人的人性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复杂。我想我压根儿就没有林语堂先生的睿智和深邃,所以就不再献丑赘述中国人了。  再说起《华为的冬天》,我不是想推翻我在开篇里的观点。但是,为什么IT业的冬天已经到来了就是没人说?为什么《华为的冬天》出来后,中国著名的IT厂商(包括更早就在冬天里的计算机厂商)也把《华为的冬天》打印出来在公司上上下下地学习呢?是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萧条是源自行业的冬天,不会想成是自己企业的冬天。不过,就是想到了,他们也不会把这把利刃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大声对外面说:快来看啦,我在冬天里。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就等于自毁前程吗?而华为呢,非常简单地把这件事做了。结果呢,很显然,别人没有认为华为就是在冬天里,华为的自我批判精神反而让企业界和客户觉得华为已经做好了应付冬天的准备。这种简单,反而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还说《深圳,你被谁抛弃》,文中所说绝大多数是事实,只不过我认为深圳真正的问题是“寓居”。但是不管怎么样,深圳的危机确实是深重的。既然如此,深圳的那么多的“第一”从哪里来?我甚至认为深圳是中国25年来最辉煌的城市。深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和华为一样,简单。深圳没有包袱,企业没有包袱,深圳人没有包袱。深圳人的目标很简单:成就一番事业;深圳人的思维方式很简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深圳人的心理契约很简单: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深圳人的人际关系很简单:讲规则。这就够了!知识经济时代,不就是人吗?这些不就是最大的生产力、最大的竞争力吗?  中国有这么多的城市,为什么“简单”偏偏发生在深圳身上?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企业,这么多优秀的企业,“简单”却偏偏发生在华为身上?  我说,注定要在华为身上发生。简单的任正非、简单的华为人不都是天生就简单的。而且,它们不足以让华为就成为一个“简简单单的华为”,关键是什么样的要素促成了这些简单的人走在一起,并且使他们按照“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方式来做事情。  您再回忆回忆我的《中华有为:华为是什么》吧。高薪、公平的华为使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谐了,简单就有了基本的保证;互助的华为、沟通的华为、华为的华为又在此基础上把这种简单、和谐再次上升了一个层次;做实的华为是不是就是让大家简单地做事情?而远大的华为就是要让公司、员工执着地去追求一个目标,执着是不是就是简单?最后,低调的华为让简单得到了升华:什么样的喧嚣我们都不要去管,我们只管“我行我素”地做好自己的事。  如此,简单怎么不注定要在华为的身上发生呢?  简单的人与简单的事与简单的公司,相互交融,塑造了一个无坚不摧的“简单”。  再追根溯源,这些简单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华为作为民营企业,简单的产权关系、简单灵活的运作机制是简单的基本保证之一,另外就是华为自己的功劳了,就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最精华的部分所在了。  简简单单的任正非、简简单单的华为人、简简单单的华为!简单决定了对企业发展方向至关重要的支点:执着的目标导向、优胜劣汰的价值规律、固守人性美德的道德观念、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纯洁友善的人际关系。  不知读者朋友有没有研究过素质模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素质,但是有两项素质对大多数人适用,并且高居前列,这就是:成就导向、人际沟通。你想想看,这两项素质与简单有什么关系?  所以,敬畏简单吧,就像敬畏我们的生命。生老病死,生命的规律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在本书的上一稿中,接下来的整整一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