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诗宋词鉴赏集-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研:通“砚”。
【赏析】:
这首小令,抒写惜春情绪,而能不落俗套。上片抒情。小楼人静,午梦初回,珠帘高卷,尽放春愁。昼长无伴,独对黄鹂。意境极为优美。下片从眼前景物,透露出惜春情绪。絮影'上“艹”下“频”'香,暂留春住。移舟寻春,新句未成,却是“一研梨花雨”。结句蕴含着无限情韵。全词写得清新别致,委婉含蓄,辞语工丽,柔和自然。与秦少游词风相近。
周晋
字叔明,号啸斋。济南(今属山东)人。周密之父。宋理宗绍定四年宰富阳。他的词录于周密的《绝妙好词》仅三首,皆清新自然,风调与孙惟信极相近,均系学少游而少变其音吐者。
         
*青玉案*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霜浓,(又鸟)声淡月,
寂寂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
十载重来慢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
万感天涯暮。
【注解】:
1。檄:古代官方文书,多作征召、晓喻等用。
2。儒冠:儒生戴的帽子。唐代杜甫诗:“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后世泛指读书人。
【赏析】:
此词通过秋景的描写,抒发作者十年仕宦的感慨。上片着重写景。西风乱叶,黄花羞涩;尘埃满袖,马蹄霜重;(又鸟)声淡月,村路寂寂。此景此情,能无感触!下片着重抒情。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交集,儒冠误身。
张榘
字方叔,南宋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有《芸窗词》一卷,见毛晋《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极清丽流转,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谒金门*
汪莘 
         
帘漏滴,
却是春归消息。
带雨牡丹无气力,
黄鹂愁雨湿。
争着洛阳春色,
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
沙头人伫立。
【注解】:
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
【赏析】:
这首小令,抒写暮春怀人之情。上片写暮春景色。牡丹带雨,黄鹂含愁,春将归去。下片抒写怀人之情。眼前春色,使人忘却了连天草碧。南浦桨急,伫立沙头,情思无限。本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曲折含蓄,婉媚新倩,精巧工丽。确是一首美妙的短歌。
汪莘
字叔耕,号柳堂,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宁宗嘉定间曾叩阍上疏,不报。后筑室柳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为其所推重。布衣而终。以诗名,亦善词,其词风格清丽。有《方壶存稿》及《方壶诗余》二卷,有《'左〃弓〃右〃疆〃的右边'村丛书》本。
          
*行香子*
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
念如今、此意谁同?
溪光不尽,山翠无穷。
有几枝梅,
几竿竹,几株松。 
蓝舆乘兴,薄暮疏钟。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便拥渔蓑,
顶渔笠,作渔翁。
【注解】:
1。绿酒:美酒。因酒上浮绿色泡沫,故称。
2。篮舆:竹轿。
【赏析】:
此词写偕友冬日山行的野趣逸兴。小店暂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几枝幽梅、几竿孤竹、几株苍松,清旷疏朗之气宜人。暮宿孤村,又逢寒风飘絮,夜雪扑窗。天明后带上渔具,兴致勃勃地去“独钓寒江雪”,有胸中万虑俱息之感。
        
*青玉案*
石孝友
          
征鸿过尽秋容谢,
卷离恨、还东下。
剪剪霜风落平野。
溪山掩映,水烟摇曳,
几簇渔樵舍。
芙蓉城里人如画,
春伴春游夜转夜。
别后知他何如也。
心随云乱,眼随天断,
泪逐长江泻。
【注解】:
1。剪剪:形容风势轻寒。
2。芙蓉城:四川成都的别称,以五代时后蜀孟昶在城上种芙蓉花而得名。
【赏析】:
此为离芙蓉城东下舟中恋念所欢之词。上片写眼前沿江两岸风景,下片怀旧游而兴无限怅思。“心随云乱”句,摹“心事如波涛”(李商隐诗句)之状,甚有情味。
石孝友
字次仲,南昌(今属江西)人。乾道二年进士,以词名世。常以俚语写男女之情。其词集名《金谷遗音》,有《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亦如耆卿、山谷一样,常以俚俗语写男女恋情,亦有清新雅洁之作。
          
*卜算子*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
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
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
此际难分付。
【注解】:
难凭据:无把握,无确期。
【赏析】:
此词以“见”、“别”、“去”、“住”四字为纲领,反复回吟聚短离长、欲留不得的怅惘。前后上下仅更动一两字,拙中见巧,确是言情妙品。可知诗文不必求花描,情之所至,口边语亦自佳。
          
*昭君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
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
泻清波。
【注解】:
1。篷:船篷。
2。“却是”两句:雨打在荷叶上,飞溅后重又聚圆。
3。“聚作”两句:当雨珠聚成水银般的一窝,叶面承受不住时,沉甸甸的积水,犹如一股清泉泻入池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上雨词。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所见的景色,下片写午梦醒来观赏雨打荷花的真实生活。这首词构思巧妙、新奇,景色逼真,生动有趣,富于变化,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历官太常丞、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等。为人秉性刚直,遇事敢言,主张抗金。晚年十五年不出,抑郁而卒,谥文节,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称南宋四家,而又独标异格,新鲜活泼,号为〃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
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
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
莫问奴归处。
【注解】:
1。风尘:古代称(禁止)为堕落风尘。
2。前缘:前世的因缘。
3。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禁止)的地方官吏。
【赏析】:
这是严蕊获得释放、出狱时献给岳霖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堕落“风尘”的不幸遭遇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全词和婉自然,寄喻颇深。
严蕊
字幼芳,天台营妓。周密《癸辛杂识》称她〃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道学家朱熹以节使行部至台,指前任太守唐与正与蕊滥,欲治罪。并收蕊入监,备极箠楚,蕊坚不屈服。系狱两月,声价愈腾。未几,朱熹改官,岳霖继任,怜其无辜。判令从良。蕊当场填此词以进。(徐釚《词苑丛谈》)今存词三首。
          
*南乡子*
孙道绚
         
晓日压重檐,
斗帐春寒起来'忄欠'。
天气困人梳洗懒,
眉尖,
淡画春山不喜添。
闲把绣丝'扌寻',
认得金针又倒拈。
陌上游人归也未?
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注解】:
1。斗帐:形状如斗的帐子。
2。'忄欠'(xian1):适意。
3。春山:指女子的眉。
4。'扌寻'(qian1):摘取。
5。恹恹:有病的样子。
【赏析】:
这首春闺词,抒写了作者伤春念远之情。上片写闺中人的春日慵懒情态。困人天气,倦于梳洗,淡画春山。委婉地表现出苦闷心情。下片写对出游人的惦念。闺中人在百无聊赖中闲挦绣丝,聊做女红,可金针倒拈,全无心思。时已暮春,杨花满院,因游人未归,便不愿卷帘再看。通篇情思缠绵,和婉细腻。
孙道绚
号冲虚居士,黄铢之母,宋代福建建宁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
          
*满江红*
王清惠
          
太液芙蓉,
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只得、春风雨露,
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
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
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
宫车晓辗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
同圆缺。
【注解】:
1。太液芙蓉:太液池本汉代宫中池名,唐代长宏大明宫中亦有太液池。这两句是以花比人,说自己本是宫中女官,容貌美丽,现在已面貌憔悴,完瑟全失去旧时的风姿。
2。浑不似:全不似。
3。春风雨露:比喻君恩。
4。玉楼金阙:泛指南宋宫殿。
5。兰簪:本为女子首饰,这里借喻宫中后妃。簪,一作“馨”。
6。晕潮:形容脸上泛起羞红的光采。
7。“龙虎风云”二句:指王朝覆亡。
8。“对山河”二句:是说险固的山河要塞,已沦入敌手。
9。从容:舒缓不迫。
【赏析】:
此词为作者被俘北上途中所作。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上片从眼前景物全面入手,回忆当年在宫中的情况。下片写被俘途中的感慨。据说这首驿中题壁词,当时在中原传诵,颇有影响。
王清惠
南宋度宗昭仪(宫中女官名)。恭帝德'礻右'二年(1276),临安沦陷后被俘往大都,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
           
*长相思*
吴淑姬
        
烟霏霏,雨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
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
疏影横斜安在哉。
从教塞管催。
【注解】:
1。霏霏:纷飞貌。
2。管:乐器。
【赏析】: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情委婉含蓄。
吴淑姬
嫁士人杨子治。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云:〃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
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
醉也无人管。
【注解】:
1。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2。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3。“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赏析】:
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黄公绍
字直翁,邵武(今属福建)人,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隐居樵溪。著有《在轩词》,有《'左〃弓〃右〃疆〃的右边'村丛书》本。
           
*解连环*
高观国
          
露条烟叶,
惹长亭旧恨,
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上“穴”下“卒〃'轻黄,
渐拂水藏鸦,
翠阴相接。纤软风流,
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
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
正千丝万绪,
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
念曾系花骢,
屡停兰楫。弄影摇晴,
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
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注解】:
1。'上“穴”下“卒”':突然出现。
2。拂水藏鸦:形容柳的枝叶渐长。
3。三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形,一日三眠三起。
4。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里泛指送别之处。
5。花骢:骏马。
6。兰楫:这里泛指舟船。
【赏析】:
这首词咏柳怀人,轻柔细腻。上片着意写柳。露条烟叶,翠阴相接。风流纤软,絮飞如雪。下片因柳怀人。灞桥依依,难禁愁绝。曾系花骢,屡停兰楫。春风时节,故人望断。全词委婉含蓄,情思悠长。
高观国
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十杰〃之一,其词集名《竹屋痴语》,有毛刻《宋六十家词》本。他与史达祖交谊颇挚。其词风婉秀淡雅,与卢祖皋相近,俱能自成一家。
          
*卜算子*
高观国
         
屈指数春来,
弹指惊春去。
檐外蛛丝网落花,
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
几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
题遍伤心句。
【注解】:
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赏析】:
这首送春词,抒写了伤春惜春的情怀。上片言春之短暂。屈指迎春,弹指春去。画檐蛛网,也留春住。下片抒写伤春愁绪。几日春晴,几夜春雨,春将归去矣!伤春之句,题遍屏窗。全词曲折有致,思绪缠绵。工巧婉丽,饶有韵味。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
醉拍栏干情咏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注解】:
1。初了:刚刚完了。
2。明肌:白晰的肌肤。
3。嫔娥:指宫女。
4。香屑:香粉的细末,此指香味。
5。情咏切:意谓感情于歌唱的曲词之中。
【赏析】:
此词写宫廷歌舞的繁盛以及沉醉于歌舞欢乐的愉悦心情。词中虽有唯美主义的色调,却已不同于“花间词”的浓艳、雕琢。多用淡笔素描,显得清丽、自然。
李煜
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世称李后主。当时宋已代周建国,李煜既不甘心屈辱入朝北宋,又不能抵御抗衡,做了十五年皇帝,苟安度日。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其词不用典,不雕饰,直抒胸臆,善用白描和比喻,语言朴素自然,个性鲜明,艺术技巧极高,开拓了词的领域,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法。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
今宵好向郎边去。
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郎恣意怜。
【注解】:
1。黯:同“暗”。
2。袜:以袜贴着走。
3。金缕鞋:指用金线绣成的鞋。
4。画堂:指装饰华丽的厅堂。
【赏析】:
此词写一个女子在一个花香月暗的夜晚,偷偷地跑到情人身边相会的情景。描写形象如真,词句自然,感情真切。颇具民间词的韵味。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注解】:
1。凤阁龙楼:指画有龙凤装饰的楼阁。
2。玉树琼枝:形容树像琼玉一般美丽。
3。沈腰:作为人消瘦的代词。
4。潘鬓:表示衰老。
5。辞庙:告别家庙。
6。教坊:宫延里的歌舞班子。
【赏析】:
此词是李煜被虏隆宋,在失去自由的幽禁日子里写的,表达的是亡国恨。上片写自己只顾沉缅于享乐,从未经历过战争。下片写自己被俘时“垂泪对宫娥”的情景。此词刻画了一个懦弱无能,沉缅于歌舞升平的的亡国之君的形象,表现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臣虏生活的哀痛。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晚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注解】:
1。上苑:古时供帝王游玩和打猎的园林。
2。车如流水句:意即车马络绎不绝。
【赏析】:
此词借梦游重温帝王生活,以抒发自己亡国后的无限愁恨。在艺术表现上别具特色。以极少的语言,表万千的情绪;以昔日的欢乐表今日的悲痛,暗中形成对比,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感情真切,技巧纯熟。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解】:
1。何时了:无时可了,永无了时。
2。又东风:东风又飘,意又过去了一年。
3。雕阑玉砌:指南唐故宫。
4。问君:是假设词,是自己问自己。
【赏析】:
此词为感怀故国之作。通篇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自问,将词人度日如年,悲恨相续的惨痛心境全然委婉展现。全词明白如话,不用典,纯以白描直抒胸臆,真实感人。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注解】:
1。潺(chan2)潺:流水声,这里指雨声。
2。阑:残尽。
3。罗衾(qin1):丝绸做的被子。
4。一晌:一会儿,片刻。
【赏析】:
此词为怀念故国之作。春雨晓寒,象征着身为臣虏的凄凉处境。梦里“一晌贪欢”,表明现实的屈辱生活不堪忍受。全词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将词人怀念故国、悔恨、囚居的凄婉心情曲曲传出,感人肺腑。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钬。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解】:
1。深院锁清秋:即清秋锁于深院之中。用一“锁”字,与作者当时的处境、感情有关。
2。“剪不断”两句:形容愁绪纷乱,难以排遣。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词作。上片描写作者秋夜独处的情景,作者借这冷落的环境,抒发怀恋故国之情。下片直抒胸臆,作者难以言状的离愁进行形象化地、细致入微地揭示。“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艺术手法的娴熟,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秦楼月*
向子 '左“讠”右“湮”的右边'
            
芳菲歇,
故园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无边烟水,
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
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子规声外,
晓风残月。
【注解】:
1。芳菲歇:谓花草凋零。
2。故园:这里指故国,沦陷的国土。
3。乾龙节: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北宋钦宗皇帝的生日。
4。子规:杜鹃鸟。
【赏析】:
词抒写故国沧桑之悲。上片写在百花凋谢的暮春,登高远眺中原故国,然注入眼中的却是无边的烟水,无穷的山色,因而感到伤心欲绝。下片写钦宗的生日已越来越近,而他此时却身陷金廷,囚居北方。此词虽是小令,意蕴却颇深厚,词人通过对故园的思念,表达了沉痛的国王沦陷之悲。
        
*阮郎归*
周密
           
江南江北雪漫漫,
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
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
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
几时鸾辂还?
【注解】:
1。同去:即彤云,指将雪之时天空的阴云。
2。三关:即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
3。鸾(luan2)辂(lu4):皇帝的车驾,代指徽、钦二帝。
【赏析】:
这是一首伤悼旧君之作。上片写行进在大雪迷漫的鄱阳道上,联想到被囚禁在漠北苦寒之地的徽、钦二帝,柔肠寸断。下片倾诉内心不可抑制的亡国之恨。词写得慷慨悲壮,感情强烈,其忠君爱国之心显露无遗。
周密
(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济南(今属山东)人。前期作品主要是寄情山水,吟花咏月,多伤感语;后期作品主要是故国之思,黍离之情,多悲慨语。
       
*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解】:
杜宇:即杜鹃鸟,鸣于春末,鸣声如“不如归去”,其声悲苦。
【赏析】:
此词表现了古代妇女那种内向型的心态。首句是因春日见芳草萋萋而引起,次句是登楼望远、犹不见伊人归影的必然结果。末句尤比兴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李重元
(生平不详),宋宣和间人。南宋黄'上〃日〃下〃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录其《忆王孙》(春、夏、秋、冬)词四首,其中春词最佳。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西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注解】:
1。午桥:即午桥庄,在今河南洛阳南。
2。豪英:此指文人雅士,作者的友人。
3。长沟流月:月光随波流去,也比喻时光流逝。
4。堪惊:可惊。
5。看新晴: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
6。渔唱:渔歌。
7。三更:午夜。
【赏析】:
词为抚今追昔之作。词写自己青年时豪情逸兴,与流亡时思想生活形成鲜明对照。上片追忆往昔在洛阳时良朋聚集的豪情雅兴。下片以“二十余年如一梦”承上转下,抒发感慨。在艺术表现上,忆旧写的意气豪爽,笔力奇放;抒情写的苍凉慷慨,思远意长。
陈与义
(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官至参知政事。其词与朱敦儒的风格相近,颇有清旷之气。而作于南渡后的词,在清旷中带上了较多的悲怆。有《无住词》《简斋集》。
       
*贺新郎*
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
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
未放扁舟夜渡。
宿鼻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国,
气吞骄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
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平章看。
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注解】:
1。斗垂天:北斗星挂在天空中。
2。未放扁舟夜渡:谓船受风阻不开,以致不能晤面。
3。鼍(tuo2)鼓:鼍皮蒙的鼓。
4。十年一梦扬州路:谓往事如梦。
5。遗恨琵琶旧语:此借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对南宋向金屈辱求和表示遗恨。
6。谩暗涩:白白地让剑黯然失色。
7。铜华尘土::生铜锈蒙尘弃用。
8。平章:评论。
9。苕(tiao2)溪:源出浙江天目山,流入太湖,为当时文人的游赏之地。
10。垂纶:垂钓。
11。飞举:乘风高飞。
【赏析】:
此词忠愤满腔,风格豪迈。上片写景,画面宏阔,境界雄浑,格调凄冷。下片直抒胸臆,抨击朝廷投降求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表示义愤。此词为张元干爱国代表作。
张元干
(1091…约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其词多写时事,既有慷慨激昂之调,亦有清丽婉秀之音,为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广阔道路。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
          
*贺新郎*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注解】:
1。神州路:此指中原沦陷区。
2。故宫:指原北宋都城汴京。
3。底事:何事。
4。九地:九州,这里指沦陷区。
5。狐兔:指金兵。
6。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7。耿:明亮。
8。肯:岂肯。
9。儿曹:儿辈。
10。大白:酒杯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述时事,下片叙别情。述时事则愤慨悲壮,叙别情则沉挚苍凉。全词慷慨愤激之情、忠义奋发之气跃然纸上,至今读来犹凛然有生气。
          
*好事近*
胡铨
          
富贵本无心,
何事故乡轻别?
空使猿惊鹤怨,
误薜萝秋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
不道甚时节!
欲驾巾车归去,
有豺狼当辙!
【注解】:
1。猿惊鹤怨:指原本隐居山林,却出来做官,使原来一起生活过的猿猴都感到惊奇,使仙鹤怨恨。
2。薜(bi4)萝秋月:借指隐者徜徉自适的生活。
3。刚:硬。
4。不道:不想想。
5。巾车:有披盖的车子。
6。当辙:当路。
【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不畏权势,决不和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上片貌似以旷达语劝慰胡铨,实际是抒发对他所处境遇的强烈不满。下片直抒胸怀,奸相当道,报国无门,想要归去又有豺狼挡道。表明了作者对秦桧等人的讽刺与抨击。全词调子明朗,叙事直率,感情炽热,文字豪壮。
胡铨
(1102…1181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曾因反秦桧降金而被贬往新州和海南近二十年,桧死,移衡州。孝宗时,历官至权兵部侍郎。有《澹庵集》。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
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去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头。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注解】:
1。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得头发根根竖起,把帽子都顶了起来。
2。处:时。
3。三十:三十岁,此为约数。
4。尘与土:比喻微不足道。
5。云和月:形容日夜、阴晴的变换。
6。等闲:轻易。
7。贺兰山:在今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
8。胡虏:对金兵的蔑称。
9。天阙:指皇帝的宫殿。
【赏析】:
这是一首慷慨激昂、充满爱国热情的词。抒发了对敌寇的无比痛恨、为国雪耻报仇的炽烈心情和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表现出不不求功名、不辞辛劳、珍重年华、以身许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豪情满怀、气欲凌云、横扫骄虏、决战决胜的大无畏英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岳飞
(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屡败金兵。后因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害。其文字作品有诗、词、散文,但传世不多。词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风格慷慨激昂,沉郁悲壮,表现出时代与民族的追求。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