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耳曼全面战争-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腥恕
而且,知道最后被一群獒犬扑倒,那个老战士还在狂呼着要求和万尼乌斯单挑——当然,由于万尼乌斯远在营垒北面,而塞姆诺内斯人又已经接近全军覆灭,这个要求并没有人理会——如果塞姆诺内斯人之前没有借谈判的机会试图刺杀万尼乌斯,如果眼下塞姆诺内斯人还保有对等的兵力,也许这个要求真的会被汇报给万尼乌斯也说不定。
由于时间已经不早,而全军战士几乎全部都是精疲力尽。万尼乌斯不得不放弃立即打扫战场的念头,而让战士们先回营处理伤口,吃晚餐,休息。
之后。夜幕很快降临了。
事实上,对于万尼乌斯的军队而言,这个晚上才是最危险的——刨除女兵和学员兵,剩下的青壮战士们大半带伤,根本不可能提供值夜的人手;而且在营垒的四面围墙上,全部被敌人搭上了踏板,更有大量尸体堆积,不但夜袭的敌人能够轻易进入。甚至就连野兽也都能进入——如果塞姆诺内斯人有哪怕一支部队没有受到大的损失,或者重新鼓起勇气前来夜袭,那么万尼乌斯势必承受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万尼乌斯只得在营垒的护墙上点起大量的火把。将整个营垒的四周全部照亮,并且安排了双倍的学员兵和一倍的女兵守夜。
值得庆幸的是,直到第二天天亮,塞姆诺内斯人也并没有前来进攻。
于是,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整。万尼乌斯将那些轻伤员和学员兵们一齐派出去打扫战场,而女兵们则留下来照料伤员。
至于万尼乌斯自己,则坐在他的御帐里心疼,和头疼。
经过了一晚上。他军队的损伤已经出来了。
虽然死者并不多,只有三百来人。但伤筋动骨导致一段时间内无法作战的重伤员却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而轻伤员也有一万四千多人——他所带出来的三万两千算得上战士的人经历了这一战。直接减员到只有一万八千多人能作战,只有七千人无伤的地步。
而巴斯塔奈和阿累夷人的野战军团,由于装备和训练都远远不如万尼乌斯禁卫军团的原因,承受的伤亡反倒要大一些——两个军团总计死了一千多人,重伤员五千多人,轻伤员一万多人。
这样,万尼乌斯这边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军队就基本丧失了再战的能力。
当然,如果要进行万人规模的战斗还是可以的,但在塞姆诺内斯人经历了这种大规模的失败之后,万尼乌斯也不会认为敌人会愚蠢到再次派出万人规模的部队来送死。
所以,万尼乌斯只能在打扫完战场之后,塞姆诺内斯人聚集起一支空前强大的军队来对付自己之前,迅速的撤回哥祶尼山区,之后回去休养,等所有伤兵都康复之后再找机会和敌人决战。
毫无疑问,这会产生很大的变数,但万尼乌斯别无选择。
原本,万尼乌斯还可以希望召集起战争议会其它部族的野战军团前来助阵。但在经历了这次战斗,确认了阿累夷和巴斯塔奈两个大部族的野战军团的实力之后,万尼乌斯对此也不抱希望了。
毫无疑问的,万尼乌斯的禁卫军团在训练、装备和战术上,在日耳曼诸部族之中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这一点并非绝对。
在万人规模的对战中,万尼乌斯的禁卫军团可以以碾压性的优势在几乎不必付出什么代价的情况下就将对手摧毁——如果不能歼灭,至少也是击溃。
而当战斗的规模提高到两三万人的时候,如果在战场的选择、军队的布置上握有主动权,万尼乌斯也能迅速的取得胜利。
这些一方面是因为禁卫军团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比其它的日耳曼战士更加专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在大部分日耳曼人只不过以一件单薄的亚麻布衣护身,甚至赤身**的时候,禁卫军团已经能做到每人一件罩袍,大部分战士有皮甲,数千战士有锁子甲了。
但是,当战斗的规模被提高到十万,甚至更高级别的时候,禁卫军团所拥有的优势就不再明显。
就算日耳曼人普遍穷困,但也绝非真的完完全全的一穷二白。
大多数的日耳曼人需要耕种、畜牧、狩猎,不可能专门从事战斗训练,但贵族阶层,尤其是各部族那些声名远播的首领们,以及他们的跟班们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因此,当日耳曼人的数量足够多之后,要从中集合起数千名久经沙场的职业战士,并不是难事——其中的一些作战的年头甚至远超万尼乌斯军队里最老资格的老兵。
基于同样的道理,当人数足够多的时候,禁卫军团所拥有的装备上的优势也被压制到了几乎不存在的地步——十个日耳曼战士中可能有一个拥有皮甲,而一百个日耳曼战士中则可能有一个拥有锁子甲,当十万战士被聚集起来之后,万尼乌斯要面对的就是拥有一千件锁子甲和一万套皮甲的优秀老兵。
这个时候,万尼乌斯所面对的敌人拥有足够强大的精锐部队能够抵挡住万尼乌斯的进攻,还有人数远远超过他的军队的跟班,他能够保证不败已经很不容易了。
即便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万尼乌斯还是感到心疼——这次战斗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比之前所有战斗的总和还要多——除了人员上的损失之外,大量卷刃的刀斧枪矛,大量破损的锁子甲和皮甲,大量彻底被毁的盾牌,无一不是短时间内补充不上来的。
而这同样是让他感到头疼的问题——人员和装备补充不上来,他就不能尽快进军击败塞姆诺内斯人,不能统一日耳曼,也就不能趁着凯撒忙于内战的时候从罗马那里尽可能多的捞好处。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暂时按兵不动,统一了日耳曼之后乖乖的装孙子——反正凯撒要不了几年就挂掉了,到时候罗马就会展开新一轮的内战,他仍有机会。
但这样一来,变数就更大了。
他无法确保凯撒在干掉了庞培之后不会回头来拾掇自己。
他无法确保在自己已经对历史事件做出了那么大的改变之后凯撒仍旧会死于罗马共和派的刺杀。
就算凯撒干掉了庞培,征服了埃及,击败了趁势偷鸡的亚美尼亚之后并没有来进攻自己,就算凯撒最后按照历史上那样被共和派的元老们杀死,他仍旧要面对很糟糕的问题——对于前三巨头的事情,他多少知道一些,但是对于罗马的二次内战和后三巨头的事情,他基本就是两眼一抹黑。
是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迅速整顿力量突击,趁着凯撒和庞培内战的时候吃掉高卢和不列颠,再回过头来和凯撒决一死战,还是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稳定的发展壮大,等凯撒挂点,后三巨头内战的时候再奋起发力,这确实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按照万尼乌斯这种种田派的性格,他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才对——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自己强了才是一切的基本保障。
但同时,万尼乌斯又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如果能够在自己知道,至少是大体了解历史的时间段里解决问题,万尼乌斯并不想冒险等到自己不了解的历史里去解决问题——毫无疑问的那样冒的风险要大得多。
事实上,如果万尼乌斯能够将战争议会诸部族的精锐全部集中到自己麾下,也许也能迅速的解决这个问题——诸部族的精锐加在一起应该也有个三五万人,再配合上自己的禁卫军团,加上抛石塔和巨弓,也足以和塞姆诺内斯人决战了。
但考虑到诸部族之前雪藏顶尖力量的事实,万尼乌斯对这种事情根本不抱希望——如果自己真敢下这种命令,诸部族的首领们立即翻脸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看起来,无论如何,至少目前除了暂时撤退之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30回撤重整
到了当天晚上,打扫战场的部队便回来了。
就像万尼乌斯预估的那样,这一次在物资上,他可以说是大丰收。
打扫战场的队伍们从战场上清理出了超过十二万具尸体,并收集了各类武器十二万件,包括各种折断的枪矛、卷刃的剑斧,甚至是崩碎的木棍——其中,铁器有八万件。
除此之外,各种破损程度不一的锁子甲也有两千多套,铁头盔也有三千多顶,皮甲虽然都是损坏的但也能从中取得整块完整的皮子,所以全部被收集了回来。
在取走一切能够回收利用的物资之后,打扫战场的队伍便搭起了若干个巨大的火葬柴堆,将尸体全部堆放上去,一齐予以火葬——尽管是敌人,但算起来其中的大部分也是英勇战死的勇士,应该得到尊重。
而把所有的战利品,甚至包括断剑的箭头、折断标枪的枪头全部装好车之后,万尼乌斯的将战利品和巴斯塔奈野战军团、阿累夷野战军团分了,又给弗兰克人和郎巴底人留了两小份。
再次休整了一天之后,万尼乌斯便率领大军赶着马车抬着担架,南下撤退。而那些巨弓什么的,则因为之前的过度使用出现了很多破损,而被万尼乌斯下令一把火烧掉。
这个时候,塞姆诺内斯人的军队似乎还没有从之前的惨败中恢复过来,并没有对万尼乌斯的军队构成什么困扰。
经过弗兰克和郎巴底两个部族的城镇时,万尼乌斯便派出使节。将战利品分红送到了两个部族的城镇里,之后又额外叮嘱这两个部族接下来的注意事项。
眼下他的军队受损严重,暂时不可能再发动什么大规模的战役,需要休养。而塞姆诺内斯人的军队则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到时候,弗兰克人和郎巴底人可以视情况伺机而动。
如果塞姆诺内斯人的军队只有三五万,那么两族可以联合起来,狠狠地和他们好好战上一场,让塞姆诺内斯人知道尽管他们势孤力单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而如果塞姆诺内斯人的军队达到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两族就可以先假意屈服,为塞姆诺内斯人指点南下攻击西谷要塞的道路。
万尼乌斯之前在西谷要塞西边的三岔路口修筑了一座新的营垒,虽然防御能力无法和西谷要塞相提并论。但也是一道可靠的防线——弗兰克人和郎巴底人可以指点塞姆诺内斯人兵分两路,同时从两条路口进攻这个营垒。
而一旦塞姆诺内斯人真的分兵,而且在营垒下损兵折将,就是弗兰克人和郎巴底人趁机取利的时候到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两个部族即便假意投降了塞姆诺内斯人,也需要保留各自部族的武装力量,并且不能让塞姆诺内斯人大量进入他们的城镇——否则塞姆诺内斯人很可能趁着进驻两个部族城镇的机会,率先消灭他们,解除这一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再来和万尼乌斯交战。
这种事情就算是万尼乌斯不提醒。两个部族的首领自然也会注意到。但在给了他们物资之后又额外做出这种提醒,就显得万尼乌斯对他们的安全有着特别的关怀了——这样,原本已经和族里的首领们议定了要让两个大势力两败俱伤僵持不下的弗兰克和郎巴底人们,禁不住又开始动摇起来。
不过。说到底,眼下万尼乌斯确实也露出了“被两败俱伤”的姿态而不得不暂时退缩。因此两个部族到也不必急于做出行动。
交代了事情,又向两个部族交换了一些物资和药品。万尼乌斯便率军南下,回到了三岔路口的营垒里。
考虑到塞姆诺内斯人可能会大军进攻这里,万尼乌斯留下了工程队,在此建设足够数量的抛石塔,并在抛石塔一线修筑第二道护墙。
交代了这些事务之后,万尼乌斯便率领军队撤入西谷要塞,又撤回了日耳曼青年公社。
这个时候,已是夏末。
将军队解散了,让轻重伤员各自休养之后,万尼乌斯将所有的金属都丢进了工业区,让工匠们尽快将铠甲武器修补好,以便给军队使用。
然而,这种事情,毕竟急不来——虽然金属供应极大增加了,熟练工匠的人数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农牧业生产已经基本不必万尼乌斯操心,军工建设和文化研究暂时也没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万尼乌斯便索性再次拉了他的骑兵统帅们,开始琢磨组建铁甲骑兵的事情。
然而,就是在这件事上,阿克里和他的同盟骑兵们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
尽管骑兵们经过慎重的讨论,琢磨出了让战马以小碎步前进的方式来保证队列的整齐,更有着合作多年的高度默契,但他们毕竟是标枪骑兵。
无论是在万尼乌斯麾下的时候,或者是之前在凯撒麾下的时候,乃至更早以前在日耳曼国王阿里奥维斯都司麾下的时候,这些老骑兵在战斗中所承担的任务,都是侧翼袭扰、追歼溃敌,而不是正面突阵。
因此,当命令下达,战马开跑之后,这些经验丰富的老骑兵几乎是本能的会彼此间拉开距离,尽可能松散的散布开来。
万尼乌斯能够“发明”更加精良的盔甲,能够改善土地的肥力,能够增强战士们的战斗力,却毕竟无法和一群人近十年的习惯相对抗。在努力的尝试了几次之后,万尼乌斯也不得不承认,同盟骑兵们实在不是转职成铁甲骑兵的好人选——与其强行要他们改变习惯去适应他们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战法,不如再次改良他们的武装,使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轻骑兵。
至于铁甲骑兵……
既然同盟骑兵不能胜任,那就只能是邓克德里骑兵了。
而且,和同盟骑兵相比,邓克德里骑兵虽然更加习惯步骑混合的战术,但也同样习惯了密集的骑兵阵列前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持队形,先天就具有转职成为铁甲骑兵的条件。
不过,目前所谓的铁甲骑兵,也只是装备了锁链甲和皮马甲,配备骑枪、圆盾、长柄斧和标枪的重装骑兵。
作战的时候,铁甲骑兵先在一定距离上以标枪打击敌人,之后发动夹枪冲锋粉碎敌人的阵型,之后换用长柄战斧和敌人展开肉搏。
这种战术对于邓克德里骑兵而言,除了更加密集和整齐的队列,以及同步率要求极高的夹枪冲锋之外,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所要做的就仅仅只是强化训练而已。
于是,在得到了万尼乌斯的耐心指点和详细要求之后,阿洛尤斯便欢天喜地的领取了被工匠们修葺一新的装备,从畜牧区领走了大部分高头大马,带上了全部的两千名邓克德里骑兵去适应他们的新战术。
这样一来,虽然邓克德里骑兵的战斗力被极大的增强了,但他们的总人数却反倒减少了——两千名步兵因为新战术而被空了出来。
对于沉默寡言但非常可靠的默特萨克,万尼乌斯丝毫没有雪藏的意思。
相反,他认为有必要将这些即便在邓克德里本族也是佼佼者的精英步兵组织起来,进行充分利用。
对于这些精锐步兵,万尼乌斯的定位仍旧是“铁甲骑兵的随从”——毕竟,如果直接将默特萨克的军队剥离出来,对双方可能都会造成极大的困扰。
所以,默特萨克所率领的步兵,应该是跟在铁甲骑兵之后,为铁甲骑兵提供迅速而有效的支援。
万尼乌斯为他们选择的武器是强弓、标枪、臂盾、双头长枪和短剑。
战斗开始后,这些身披罩袍,并且穿皮甲的重装步兵应该用弓箭和标枪对铁甲骑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并且在铁甲骑兵发动攻击的时候紧跟在铁甲骑兵后面,提供额外的冲击力。而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将长枪插在地上形成拒马,原地防御。
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装备相对轻一些,他们可以迅速的跟上铁甲骑兵,并在必要的时候将那些受伤落马的铁甲骑兵抢救回来——所有那些经历过大战并幸存下来的,日后都会变成最难缠的老兵,所以战地急救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于是,除了射箭、枪阵和盾墙之外,这些战士还需要学习战地急救。
而最后,万尼乌斯还需要对同盟骑兵们做出新的调整——他们已经装备了标枪、马刀和臂盾,但对万尼乌斯而言还不够。
对于万尼乌斯而言,尽管弓是有效的轻骑兵用远程打击武器,但在面对罗马人的时候还不够有效——虽然据说历史上在罗马人进攻帕提亚的时候,帕提亚人的骑兵能够用箭将罗马人的手臂钉在他们的大盾牌上,但那是因为愚蠢的克拉苏的军队里没有足够的弓箭手——显而易见的,凯撒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而面对使用强弓的步兵,骑弓的射程显然是不够用的。万尼乌斯需要的是更加有效,至少射程和步弓相近的的武器,比如钢弩。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31世界环境
说是钢弩,其实是个自我安慰的说法。毕竟,到目前位置,日耳曼人连大规模的生产铁都无法做到,就更别提钢了。
而且,虽然万尼乌斯已经要求古德白大叔研发能够用来充当弹簧的铁料,但至少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实际成果,等到产出结果的时候恐怕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万尼乌斯需要先为轻骑兵们提供木制的骑弩。
尽管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金属马镫,在马背上上弦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骑弩的拉力比较大的时候。
不过,在有了棘轮组之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在马鞍前面安装一个特制的挂钩,在骑弩的弩弦中间挂上一个小的棘轮组,上弦的时候让骑兵将拉弦的环挂在挂钩上,之后凭借自己的腰力和体重将弦上好,用棘轮组卡住。
之后,骑兵可以视情况随时安装弩箭和发射。
再次将古德白大叔和几个木匠叫来之后,万尼乌斯简单的画出草图,耐心的向木匠们讲解了自己的设计,让几个脑子里基本上只有一根筋的日耳曼人惊叹不已。
领了万尼乌斯的设计图之后,工匠们再次回去制造全新的骑弩和配套的马鞍、马镫,为同盟骑兵们换装做准备。
安排了新的制式装备制造之后,万尼乌斯便将目光投向了南方——虽然他自信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了解得比大多数同龄人要多,但毕竟也只是个玩票的而已。对很多细节都不了解,只有通过不断的收集信息才能知道。
而对于目前罗马的战局,万尼乌斯一方面直接派遣使节前去和波培娅交涉来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狄克推多那边的日耳曼人来了解——毕竟。考虑到波培娅的立场,万尼乌斯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得到完全真实的信息。
与此同时,万尼乌斯对诸部族也派出了使节,让诸部族就近派遣使节,打探塞姆诺内斯人和他们的盟友的事情,并去向达西亚人和萨马提斯人打听小亚细亚的状况。
过了大概十几天,来自各地的使节纷纷回来,并且带回了各个方向上的情报。
首先是南部罗马共和国的战况。
尽管万尼乌斯通过波培娅向凯撒建议直接派出骑兵围困罗马以便用最微小的代价解决掉庞培。但凯撒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而是仍旧按照历史的进程,率领军团南下,进军罗马。
而眼下罗马的战局。和万尼乌斯所了解到历史上的战局差别也确实不大。
在得知凯撒进军罗马之后,庞培仓皇逃窜。庞培麾下的多米提乌斯被凯撒堵住,士兵失去斗志而向凯撒投降,庞培在布隆迪西乌姆成功的突破了凯撒的围堵得以逃往希腊。
在庞培逃跑之后,凯撒也和历史上一样。选择了不去追击庞培,而是先解决西班牙。
不过,故事到了这里,出现了一点变化——按照原本的历史。在听到库里奥进军西西里的时候,正在西西里修理船只征募部队的加图“在议会发过一阵牢骚就逃离了行省”。但是。这一次,加图似乎是得到了什么人的指点。而提前做起了准备,在库里奥进军西西里的时候已经整顿起了一支军队。
不过,小加图尽管是最坚定的凯撒的敌人,却并非没有理智的蠢材——在意识到自己的军队不可能和库里奥所率领的军队对抗之后,小加图仍旧在议会发了一通牢骚,抱怨庞培并没有准备好和凯撒作战却自以为已经取得胜利,便离开了。
但是这一次,加图在离开行省的同时顺便带走了大量的船只和军队——这支军队毫无阻碍的进入了西班牙,大大的加强了那里的亲庞培势力。
而目前,凯撒已经亲自率领军队进入了西班牙,意在先解决他的后方,平定西班牙之后再去和庞培决战。
不过,西班牙原本就是庞培苦心经营的地方,也可以算作庞培的根基之一,还有庞培的老兵军团驻扎,眼下再加上加图所带过去的军队和舰队,以及加图本人的号召力和指挥能力,西班牙战争恐怕会比历史上更加艰难。
不过,在仔细的考虑过后,万尼乌斯发觉,自己还是低估了凯撒的胃口。
原本,按照万尼乌斯的想法,奇袭包围罗马,拿下庞培和加图等坚定的反对派,就可以顺势掌管罗马,结束内战。但在冷静的考虑之后,即便是万尼乌斯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想法终究还是太过天真了。
就象当年马略在罗马掌权时那样,尽管马略掌握了罗马,苏拉却率领着他的军队在东方作战,完全不鸟马略。而等到马略死掉之后,苏拉便立即率军返回罗马,之后颁布人民公敌名单,将当年的马略一党杀得人头滚滚。
如果凯撒满足于仅仅只是抓住庞培,解除他的军权,那他就没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发动战争,彻底的瓦解他的政敌们在罗马诸行省里的势力了。
而如果庞培跑掉了,那么为了自保,也为了和凯撒争雄,庞培一党势必竭尽所能的集合起他们全部的力量来和凯撒征战——到时候,凯撒正好趁势将反对者的军力全部消灭。
事实上,之所以在庞培从多米提乌斯突围并逃往希腊之后凯撒并没有立即进军希腊而是先向西解决西班牙,除了为了稳定后方之外,也未尝没有“给庞培充分的时间集合他的军队”的意图在内。
毕竟,眼下在西班牙所聚集的,有庞培麾下的两个行省掌管率领的五个值得信赖的老兵军团,还有加图带过去的一支舰队和一支新募军团——这些力量一次性消灭掉,对庞培阵营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等到解决了西班牙之后,庞培就算再迟钝应该也已经聚集起了他在希腊和马其顿的军队,到时候再予以消灭,再放跑庞培——这么折腾几次之后,整个罗马就不会再有能够和凯撒对抗的军队了。
另一方面,在万尼乌斯为了凯撒的谋略和勇气感到钦佩的同时,来自北方的消息则让万尼乌斯多少有些被天上掉的大馅饼砸到头的感觉——在自己击溃了塞姆诺内斯人的大军并因为伤兵过多而撤回来之后,塞姆诺内斯人并没有重新集合起兵力来对付自己,而是忙于和他们之前的盟友作战。
因为所有的情报都是道听途说的传言,所以在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没人知道。
万尼乌斯所知道的是,在自己向北方部族联盟、东方部族联盟、芬尼人和苏约内斯人散布了“塞姆诺内斯人勾结诸神之敌”的消息之后,这四个大势力将信将疑,迟疑之下便偷偷的互通了消息。
在发觉了万尼乌斯全面收缩的举措之后,这四个部族对万尼乌斯所传过来的消息多了几分信任,却仍旧不能就此相信。
于是,四个部族联合起来,组织了一支八万人的联军,打着援助塞姆诺内斯人,攻击万尼乌斯的旗号,要求通过塞姆诺内斯人的领地,南下前往西谷要塞。
按照万尼乌斯的想法,只要塞姆诺内斯人能够将狼人藏起来,并不会惧怕部族联军的过境,完全没有理由拒绝这一要求,而且还可以利用四个部族的联军来攻打自己,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然而,实际情况是,塞姆诺内斯人以极强硬的态度拒绝了四部族联军过境的要求。
这一姿态,毫无疑问坐实了四部族的怀疑——于是,在双方使节都以同样强硬的姿态来往了几个回合之后,战争爆发了。
四个部族团结起来,对塞姆诺内斯人宣战,而塞姆诺内斯人也毫不示弱的集合起军队和四部族开战,甚至派遣军队试图进入四部族境内发动反击。一时间,到叫人忘了这五个部族原本是联合在一起对抗万尼乌斯的。
而更加夸张的是,四部族向塞姆诺内斯人进攻的同时,还向卡狄人和哥拖内斯人派遣了使节,要求他们一同出兵“消灭那些和诸神之敌勾结的背叛者”。
得到这个要求的两个部族的首领们,因为不知道万尼乌斯的态度而并没有做出回应,而是按照之前万尼乌斯的要求加强了各自领地内的守卫和巡逻工作,防止狼人入境。
尽管塞姆诺内斯人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兵折将,但四部族的状况也并不比塞姆诺内斯人好到哪里去,尤其是苏约内斯人和北方部族联盟,更是元气大伤。而眼下这些部族之间打起来,毫无疑问会进一步的消耗他们的力量。
但按理说,无论是塞姆诺内斯人还是另外那四个部族,都不应该愚蠢到这种地步才对——换句话说,目前万尼乌斯所得到的情报,到底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敌人为了引诱自己上钩而故意透露的假情报,还是一个问题。
在召集战争议会的诸多议员,分享和详细的讨论了当前日耳曼地区的局势之后,万尼乌斯决定还是暂时按兵不动,进一步加强诸部族野战军团的训练和装备状况的同时也让禁卫军团好好休养,等到情况得到进一步确认之后再说。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32信仰的转变上
在万尼乌斯整顿军队,静候进一步的情报的同时,罗马内战仍在继续进行着——凯撒已经开到了西班牙,并且和庞培的军团展开了激烈的交战,而且互有胜负。
而北方的战事,也是类似的情况——尽管塞姆诺内斯人的军队实力比剩下的四个部族要强大,但在经过了万尼乌斯一阵折腾之后,塞姆诺内斯人也多少有些后继乏力,于是面对四个部族联军的进攻只谨慎的采取了守势,而并没有表现出之前那种咄咄逼人的姿态。
与此同时,万尼乌斯也开始慎重的考虑起日后如何和东方部族联盟、北方部族联盟、芬尼人和苏约内斯人相处了。
对于塞姆诺内斯人,万尼乌斯没什么好犹豫的,只能彻底的击败、征服,之后将对方分拆,吃掉。
但对于剩下的四个部族,就有些问题了。
想要和平的和对方合并,对方未必会同意。武力强行征服,消耗时间精力不说,还真就不一定能够达成目的。
尤其是苏约内斯人——对方毕竟是传统的海军大族,而目前战争议会的诸多部族里并没有哪个部族是水军强势的。
就算万尼乌斯已经提前将老爹和一群人派去了攸克辛海做海盗,那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练出来的。而自己显然不可能等到三四年之后灭了苏约内斯人再对高卢和不列颠动手。
而和对方的联盟,其实从情理上分析更加的不切实际——以战争议会目前的实力。虽然说不能压制塞姆诺内斯人,但要压制苏约内斯人却很容易——难道有谁会放心的和一个实力远胜自己的人联盟吗?
对这些问题想得头疼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