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新CEO潘基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团长。
1946年2月1日,赖伊当选为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他于1946年2月2日大会第22次会议上正式就职。1950年11月1日,大会决定请赖伊留任,自1951年2月1日起,延长三年。1952年11月,赖伊请辞联合国秘书长的职务,后留任到1953年4月。
赖伊离开联合国后,先后奉派担任下列职位:奥斯陆和阿克斯胡斯两郡郡长,挪威能源委员会主席。1958年大会决议请挪威奥洛夫国王寻找一个基础,以便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着手解决涉及意大利前殖民地索马里的边界争端。1959年,奥洛夫国王指派赖伊为调解人。
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以身殉职的秘书长(任职时间 1953年4月10日~1961年9月18日)
达格·亚尔马·昂内·卡尔·哈马舍尔德自1953年4月10日起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直到1961年9月18日他在刚果从事和平任务时飞机失事殉难。他是到目前为止惟一一位殉职的联合国秘书长。
他在1905年7月29日出生于瑞典中南方的荣彻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首相亚马尔·哈马舍尔德和他的夫人昂内斯(本家姓阿尔姆奎斯特)的第四个儿子,生长在大学城乌普萨拉,该城是他的父亲担任乌普兰省省长时的驻地。哈马舍尔德18岁中学毕业,进入乌干达普萨拉大学,主修法国文学史、社会哲学和政治经济,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获文学士学位。其后三年,他在原校攻读经济学,23岁获经济学的哲学学士学位。之后他又继续攻读两年,在1930年获得法学士学位。接着,哈马舍尔德迁居斯德哥尔摩,担任政府的一个失业问题委员会的秘书(1930~1934)。同时,他撰写经济学博士论文,题目是《 商业周期的分布 》。1933年,他获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受聘为该校政治经济学助理教授。
在担任瑞典国家银行秘书一年之后,31岁的哈马舍尔德被任命为财政部常任国务秘书,并于1941~1948年同时兼任国家银行董事长。董事会的六名董事由议会任命,董事长则由政府任命。这是第一次一人同时担任该银行董事长和财政部国务秘书两职。
1945年初,他被任命为内阁财政和经济问题顾问,除其他事项外,负责安排并协调政府对战时和战后所引起的各种经济问题的个别规划。这几年中,哈马舍尔德在制定瑞典的财政政策方面担任重要角色。他带头同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进行一系列的贸易和金融谈判。
附录三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小传(2)
1947年,他被派到外交部去担任国管秘书,负责一切经济问题。1949年,他被任命为外交部秘书长,1951年入阁担任不管部大臣。实际上,他担任副外交大臣,专门处理经济问题和各种密切经济合作计划。
1947年建立马歇尔计划的机制时,他是出席巴黎会议的代表之一。他担任瑞典出席1948年巴黎欧洲经济合作会议首席代表。有几年他担任欧洲经济合作会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他担任瑞典出席UNISCAN代表团团长,该机构成立的目的是促进英国与北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他还担任政府主持的经济研究所的咨询委员会委员(1937~1948)。1951~1952年,他担任瑞典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常会代表团副团长,1952~1953年担任瑞典出席大会第七届会议代表团代理团长。
哈马舍尔德虽然曾在社会民主党内阁中任职,但始终未曾加入任何政党,以政坛独立人士自居。1954年12月20日,他被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他当选后接替了父亲以前在科学院中的席位。
1953年4月7日,大会根据安全理事会的推荐一致任命哈马舍尔德为联合国秘书长。1957年,他再次被一致推选连任,任期五年。
哈马舍尔德在秘书长任内,在联合国努力防止战争和实现宪章其他宗旨方面,为联合国履行许多职务。在中东,这些职务包括:不断进行外交活动,支持《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停战协定 》,并促进该地区更良好、更和平的状况;1956年组成联合国紧急部队及担任部队后来的管理工作;1957年清理苏伊士运河并协助和平解决苏伊士运河的争端;1958年组成并管理联合国黎巴嫩观察组,并在约旦设立秘书长特别代表办事处。
他也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他于1954年12月30日至1955年1月13日访问北京。哈马舍尔德还到过非洲、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和中东的许多国家,不是为了执行特殊任务,就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各会员国的官员和各个领域的问题。其中有一次旅程,从1959年12月18日至1960年1月31日,秘书长访问了非洲21个国家和地区。他后来把这次旅程形容作“以研究和了解情况为目的的一次纯粹专业旅行”,在旅程中,他说他“对今日非洲在政治方面的每种重要见解几乎都作了一次剖析”。
1960年稍后,刚果共和国总统约瑟夫·卡萨…武布和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在7月12日发出一封电报,要求“紧急派遣”联合国军事援助团到刚果,秘书长遂在7月13日一次夜间会议上向安全理事会讲话,请安理会对这项要求采取“极其迅速的”行动。继安全理事会采取行动后,成立联合国驻刚果部队,秘书长本人也因联合国在当地的行动而再度前往刚果。到刚果去的头两次出差是在1960年7月和8月。继而在翌年1月,秘书长另一次出差去南非联邦处理该国的种族问题,中途在刚果停留。第四次到刚果出差是9月12日开始,因飞机失事殉难而中止。
至于其他方面的工作,哈马舍尔德负责于1955年和1958年在日内瓦组织第一次和第二次联合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并负责定于1962年举行的联合国应用科学技术以利较不发达地区会议的规划。
他曾获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
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
吴丹(缅甸)——“学位之王”(任职时间 1961年11月3日~1971年12月31日)
吴丹于1961~1971年任联合国秘书长。他是在达格·哈马舍尔德秘书长于1961年9月坠机殉难后被推选为这个世界组织的首长的。
吴丹于1909年1月22日出生于缅甸的班达诺,在班达诺的国立中学和仰光的大学学院受教育。吴丹在进入外交界之前,曾经担任教育和新闻方面的工作。他担任过母校班达诺国立中学的高中教员,并于获得英语—本地话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第一名之后,在1931年升任校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他曾任缅甸教科书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员及中小学校长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是一名很活跃的自由采访记者。1942年,吴丹担任了几个月的缅甸教育改组委员会秘书。翌年,他回国立中学再担任了四年校长。
附录三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小传(3)
1947年,吴丹被任命为缅甸政府的新闻局长,次年被任命为缅甸政府新闻部秘书。1953年,吴丹在总理办公室担任负责项目的秘书,1955年任缅甸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奉命承担更多的职务。
吴丹被任命为联合国代表秘书长时,正担任缅甸大使衔常驻联合国代表(1957~1961)。在那段时间,他率领缅甸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各届会议,并在1959年担任大会第十四届会议一名副主席。1961年,吴丹任联合国刚果和解委员会主席和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委员会主席。
在从事外交工作期间,吴丹曾经几次担任缅甸总理的顾问。
吴丹从1961年11月3日起担任代理秘书长;那一年,联合国大会根据安全理事会的推荐,一致决定任命他填补达格·哈马舍尔德秘书长逝世后未满的任期。后来,大会又在1962年11月30日一致决定任命他为秘书长,任期到1966年11月3日为止。1966年12月2日,大会根据安全理事会的一致推荐,任命他连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到1971年12月31日。
这位来自亚洲国家的秘书长在忙工作的同时,一直没有放下对学位的追求。吴丹获得学位之多之快,估计很难有人能出其右。他在自己近10年的任期内,获得的博士学位多达35个,这已创世界纪录。吴丹也因此被誉为联合国秘书长中的“学位之王”。
吴丹于1971年第二个任期届满后退休,晚年久病,于1974年11月25日逝世,享年65岁。
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会议狂”(任职时间 1972年1月1日~1981年12月31日)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被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从1972年1月1日起,任期五年。1977年连任。
瓦尔德海姆于1918年12月21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圣安德烈沃尔登。他于1944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他还是维也纳领事学院的毕业生。
瓦尔德海姆于1945年参加奥地利的外交工作,1948~1951年担任驻巴黎公使馆一等秘书。他于1951~1955年在维也纳担任外交部人事司司长。1955年,他被任命为奥地利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同年稍后,奥地利加入联合国,他担任奥地利代表团团长。
1956~1960年,瓦尔德海姆担任奥地利驻加拿大的代表,初任全权公使,后升任大使。1960~1962年,他担任奥地利外交部政治司(西方)司长,后来改任政治事务局长,直至1964年6月。
1964~1968年,瓦尔德海姆担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这期间,他曾担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主席;1968年,他当选为第一次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主席。
1968年1月~1970年4月,瓦尔德海姆担任奥地利联邦外交部长。离开政府后,他被一致推选为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委员会主席;1970年10月,他再次成为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担任此职直至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1972~1981年他连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并于1986年7月任奥地利总统。
瓦尔德海姆在担任秘书长的头三年,经常访问联合国特别关切的地区。1972年3月,他根据安全理事会赋予他的任务,前往南非和###协助寻找###问题的圆满解决办法。1972年6月、1973年8月和1974年8月,瓦尔德海姆三次访问塞浦路斯,同政府领导人进行讨论并视察驻在该岛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1974年8月刚刚发生过敌对行为,在这次访问期间,瓦尔德海姆安排代理总统格拉夫科斯·克莱里季斯和拉乌夫·登克塔什开始会谈。
瓦尔德海姆也屡次前往中东,继续寻求该区域的和平。1973年8月,他访问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和约旦;1974年6月,他会见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约旦和埃及的领导人;1974年11月,他为了延长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的任务期限,前往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在这些访问中,他也视察了联合国在该区域的各项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联合国紧急部队和观察员部队。1973年2月,他在正式访问南亚次大陆期间,同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政府讨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克服战争后果的方法和途径。他还视察联合国孟加拉国救济行动,这是在联合国主持下规模最大的一项救济行动。1974年二三月间,瓦尔德海姆秘书长访问了非洲苏丹—萨赫勒地区的一些国家,当时联合国在该地区展开一项重大的救济行动,援助遭受长期旱灾的灾民。瓦尔德海姆还主持联合国召开的许多重要国际会议的开幕式,并在会议上致词,其中包括第三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72年4月,圣地亚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第三次联合国海洋###议(1974年6月,加拉加斯)、世界人口会议(1974年8月,布加勒斯特)和世界粮食会议(1974年11月,罗马)。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附录三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小传(4)
1973年2月,瓦尔德海姆秘书长参加巴黎的越南问题国际会议;同年12月,他主持日内瓦中东和平会议的第一阶段。
1982年1月27日,为表彰瓦尔德海姆对联合国所作出的贡献,联合国授予他“联合国和平奖”。
瓦尔德海姆已婚,有子女三人;他著有《 奥地利的榜样 》,是一本关于奥地利外交政策的书,已发行德文版、英文版和法文版。
瓦尔德海姆被称为最热衷开会的秘书长。他似乎对会议特别钟情,不管是在联合国还是到各地出访,都喜欢和善于召开会议,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是不是有“会议狂”倾向。
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学习狂”(任职时间 1982年1月1日~1991年12月31日)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于1982年1月1日就任联合国秘书长。1986年10月10日,他当选连任,第二任期于1987年1月1日开始。
德奎利亚尔于1920年1月19日出生于秘鲁的利马。
他于1940年进入秘鲁外交部工作,1944年开始担任外交工作,先后担任秘鲁驻法国、联合王国、###和巴西大使馆秘书及驻巴西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他于1961年返回利马,翌年升任大使,先后担任法律司司长、行政司司长、礼宾司司长和政治事务司司长。1966年,他被任命为外交部秘书长(副部长)。1981年,他担任外交部法律顾问。
德奎利亚尔曾任秘鲁驻瑞士、苏联、波兰和委内瑞拉大使。
他是秘鲁出席1946年大会第一届会议代表团成员,也是出席大会第二十五届至第三十届会议代表团成员。1971年,他被任命为秘鲁常驻联合国代表,从那年起到1975年,他率领秘鲁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各届会议。1973年和1974年,他代表秘鲁出席安全理事会,于1974年7月塞浦路斯事件发生时担任安理会主席。1975年9月18日,他被任命为秘书长驻塞浦路斯特别代表,担任该职直至1977年12月返回本国外交部为止。
1979年2月27日,他被任命为联合国主管特别政治事务副秘书长。1981年4月起,他除担任此职位外,还兼任秘书长处理阿富汗局势的个人代表。他以此身份,在那一年4月和8月访问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以便继续进行秘书长在几个月前开始的谈判。
1981年5月,他再次返回秘鲁外交部工作,但继续担任秘书长处理阿富汗局势的代表,直至他于那年12月被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为止。
他还担任过秘鲁外交学院国际法教授和秘鲁空战学院国际关系教授,著有《 外交法手册 》 (1964年)。德奎利亚尔是个“学习狂”,始终不忘学习,同时对大学也颇为着迷,曾经拜访了世界各地的许多知名大学,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学位。
在其职业生涯中,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曾获25个国家授勋。1987年10月,他因促进拉丁美洲的合作而获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1989年1月,他获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基金会颁发的奥洛夫·帕尔梅促进国际了解与共同安全奖。1989年2月,他获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促进国际了解奖。
德奎利亚尔已婚,有子女二人。
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著作等身的学者(任职时间 1992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
1992年1月1日,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成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开始为期五年的任期。1991年12月3日大会任命时,加利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这一职位自1991年5月开始。1977年10月~1991年,他担任外交国务部长。加利作为一位外交家、法学家、学者和著作丰富的作家,长期从事国际事务。
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并从1980年开始,成为国家民主党秘书处成员。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还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主席。从1979年到1991年,他担任国际法委员会成员,以前曾任国际法学家委员会成员。他担任过许多与他的法律、国际事务与政治学等背景有关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其中包括以下各机构:国际法研究所、国际人权研究所、非洲政治学会和伦理和政治学院(法国科学院,巴黎)。
附录三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小传(5)
四十多年来,加利参加过以下各领域的许多会议:国际法、人权、经济和社会发展、非殖民化、中东问题、国际人道主义法、少数族裔和其他少数人的权利、不结盟、地中海区域发展和非洲…阿拉伯合作。
1978年9月,加利出席了戴维营首脑会议,参与谈判埃及与以色列之间1979年签订的《 戴维营协议 》。他多次率领埃及代表团出席非洲统一组织( 非统组织 ) 和不结盟国家运动以及法国和非洲国家元首的首脑会议。他还担任过埃及出席联合国大会1979年、1982年和1990年会议的代表团团长。
加利1949年获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其论文是关于区域组织的研究。布特罗斯…加利1946年获开罗大学法学士学位,他还得到过巴黎大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公法等不同学科的文凭。
1949~1977年,加利担任开罗大学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教授。1974~1977年,他担任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成员。
加利的其他专业和学术活动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54~1955),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3~1964),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1967~1968)。他曾在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各地大学讲学国际法和国际关系。
加利自1965年起任埃及国际法学会主席;自1975年起任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自1978年起任海牙国际法学院行政理事会理事;自1978年起任世界和平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法国、门通);自1979年起任国际事务研究所(罗马)准成员。从1971年到1979年,他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公约适用和建议委员会成员。
加利著作的一百多种出版物和许多论文的内容涉及区域和国际事务、法律和外交以及政治学。
加利在其事业过程中获得二十四个国家的授奖和荣誉。
加利1922年11月14日生于开罗。他的夫人为玛丽亚·莱亚·布特罗斯…加利。
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科菲·安南(加纳)——诺贝尔奖获得者(任职时间 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科菲·安南,加纳人,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也是出身联合国工作人员行列而当选的第一位秘书长。他于1997年1月1日就职。2001年6月29日根据安理会的建议联合国大会正式任命安南先生连任下一届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
安南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的库马西。他曾就读于库马西科技大学,196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麦卡利斯特学院完成经济学本科课程。1961~1962年,他在日内瓦国际高级研究学院攻读经济学研究生课程。1971~1972年,他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员,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安南于1962年进入联合国系统工作,担任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行政和预算干事。后来,他任职于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驻在伊斯梅利亚的联合国紧急部队(第二期紧急部队)、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历任主管人力资源管理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系统安全协调员(1987~1990)及主管方案规划、预算和财务助理秘书长兼财务主任(1990~1992)。1990年,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秘书长派安南担负一项特别任务,协助撤出伊拉克境内的900多名国际工作人员和西方国家的国民。随后,他又率领联合国的第一个工作队,同伊拉克谈判出售石油以购买人道主义援助物品的问题。
安南被任命为秘书长之前,曾任主管维持和平行动助理秘书长(1993年3月~1994年2月),后来改任副秘书长(1994年2月~1995年10月;1996年4月~1996年12月)。他担任副秘书长期间,恰逢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在1995年达到高峰,总共部署来自77个国家将近7万名军事和文职人员。1995年11月~1996年3月,继签订《 代顿和平协定 》结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战争之后,安南被秘书长派到前南斯拉夫去担任他的特别代表,监督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联合国保护部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率领的多国执行部队的移交手续。
附录三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小传(6)
就任秘书长后,安南提出的第一个主要倡议是他的改革计划:“振兴联合国”。这项计划于1997年7月提交给会员国,此后一直继续推行,其重点是改进连贯性和协调。他多次努力维持国际社会对非洲这个世界上处境最为不利的区域的承诺,包括在1998年4月向安全理事会提出关于“非洲境内冲突起因和促进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他曾在若干敏感的政治局势中进行斡旋,包括在1998年设法促使伊拉克遵守安全理事会的决议,在1998年帮助促进尼日利亚过渡到文人执政局面,在1999年促成协议解决利比亚与安全理事会在1988年洛克比炸机事件上的僵局,在1999年以外交手段促成国际上对东帝汶暴乱的回应,核实了2000年9月以色列自黎巴嫩撤出之举,以及自2000年9月重新爆发暴力事件后进一步努力鼓励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根据安全理事会第242号与第338号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他们的歧异。
他还设法提高妇女在秘书处的地位,并与对联合国的能力有所补益的民间组织、私营部门和其他非国家行动者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他呼吁缔结“全球协约”,由全球企业界和劳工组织与民间组织领袖人物参与,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并将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基本价值与做法引进全球市场之中。
他在2000年4月以“我们人民: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为题,发表了千年报告,吁请会员国全心投入一项行动计划,以消除贫穷和不平等现象、改善教育、减少艾滋病毒 / 艾滋病、保护环境和保护各国人民免受致命冲突与暴乱。该报告后来成为2000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千年首脑会议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通过的《 千年宣言 》 的基础。
安南秘书长在2001年4月发表了被他称为“个人优先事项”的解决艾滋病毒 / 艾滋病流行病五点“行动呼吁”,并提议设立全球保健基金,作为一项机制,用作帮助遭遇危机的发展中国家所需的更多开支的一部分。
2001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共同分享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该委员会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表彰安南为创建一个“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所做出的努力。该委员会还高度赞扬了安南自近五年前担任秘书长以来为联合国所注入的新活力以及在消除贫困和与艾滋病和国际恐怖主义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
安南能说流利的英语、法语和几种非洲语言。他的夫人娜内·安南是瑞典人,是一名律师、艺术家,她对了解联合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很感兴趣,目前她最关心的是艾滋病毒 / 艾滋病和对妇女的教育问题。她还曾为儿童写书介绍联合国。安南和夫人有三名子女。
后 记
进入2006年以来,一个韩国人的名字引起广泛关注,他就是新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为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位世界政坛上的新星,笔者广搜资料,写就此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诸多网站、报刊等媒体的报道,在此深表谢意。限于篇幅和写作特点,恕不一一列举,敬请谅解。
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许春山先生的指导。感谢芝芝小姐为本书的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提供帮助的人们。
感谢东方IC传媒等媒体提供的珍贵图片。
再次表示谢意。
2006年12月
。 想看书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