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沉的“汉阳造”、“三八式”和“马克沁”。在静寂的秋气里,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冲锋不落后”的那颗心在跳动,激起了不安和焦灼。
  这是多么不便作战的北国山峰啊!剃得精光的和尚头样的山顶,尽目力所及,数十里数不出上十株的独立树,没有巴掌大块的青色,冬耕农作物针样的几根麦苗,衔在黄土的牙缝里,露不出头。浓厚的秋云,像是送捷报的快马样奔驰着。天是哭丧着脸,这是预悼那些“螳螂”们“快升乐土”吧!
  怕惹起尘土的飞扬,过早暴露目标,我们蹑手蹑脚地再爬上前面二百米的一个“和尚”头。啊!图画展开了:右前方头道川北岸山脊上,马是成群的散缰无笼头地悠闲的啃啮地下的枯草根,人是七横八竖地躺着,淡淡的浮起一些烟雾,不知是烤火抽烟卷或是“过瘾”。正前面较远处山头拱抱着一块平地,依照面积的估计,不下千余人在那里隐约蠕动,但目力已不能全辨清那是骑兵或步兵。左前方的目标更近些,但受了一个较高的山头屏障着,看不出全部;只从间隙处,瞧出几个人在那里踱步巡哨。
  鞍部坐着的人群,看见了这个景象,沉闷打开了,大小尖圆的脸上,一致的敷上快乐的容光,有些跑出了行列,探头探脑的,似在选择哪匹马哪杆枪应该他缴的。事情是突然的变了,左前方那棵独立树边飚起一阵尘雾,间隙处露出了更多的人和马,匆忙着上骑,挥动着马枪或者指挥刀,攒来攒去的。独立树下的山坡上,蠕动着灰暗的人影,一个两个,接着便是数不清的一大串,鱼贯着奔向敌人退路的那棵独立树。那种敏捷迅速沉着,谁都可以猜想出那是我们的迂回部队。
  

吴起镇打骑兵(2)
没有枪声,大地一切仍是死寂的平稳的,只是人影更多的更逼近那棵最高点的独立树下。“快啊!快啊!”我们急躁的狂吼,想把它借着气流的传达,送给那些正在接敌冲锋的红色英雄们。
  哒……哒……哒,轻机关枪耐不住发吼了,随着便是炽成一片分不清的步枪声,喊杀声,很快的左翼首先进入了冲锋。
  右翼山上躺卧的人,悠闲啃草根的马,也不那样安闲了,被枪声惊得仓惶失措了。我们右翼队指挥阵地上送出了“嘀嘀哒哒嘀嘀嘀”的冲锋号音,一群群的黑影拥上去。那些刚才还“太平无事”的人们,骑上了马的,便马上加鞭飞跑了,来不及骑马的,只好作“马下将军”,练习着三千米的赛跑!不到二十分钟,虽然那边山顶山腰山脚还三三两两的存留一些马,仍在那里啃草根,但是主要显然是另换一批了。
  中路钳制队的红色英雄们,清楚的看到枪被别人肩起,马被别人骑上,眼珠凸出了,不能再忍耐下去。失去了统率,失去了指挥,失去了队形,从山顶、从山腹、从断绝地,从一切的地面上扑下去。
  虽然骑兵跑得快,但在重绵叠亘的山峰上,必然会受限制的,人伤了,马丢下,马伤了,人赛跑,跑不脱,高高地举起手,要求来者的慈仁与宽大。敌人此时当然是“急不择路”了,快,取直线,不管什么峻坡斜坡,水坑,断绝地,冲下去,人仰马翻,像手榴弹轰炸样,飚起浓重的尘雾,腿断了,头破了,脚跛了,压在马的下面了。能够挣扎起来的还是跑(因他们是同红军初次作战,不了解红军对俘虏的待遇),……跑……跑……跑,一口气跑了五十里,当然这只是留在第二阵地的,拔腿快的三分之二人,也就是“识相”还不迟的那些人。
  这一铁拳的挥动,终于辞退了苦苦“欢送”的四团骑兵。当着残存的三分之二的人们正惊恐喘急,马上加鞭的奔跑中,我们长征二万里的红色英雄们,从数十里的山头上,集中收兵。暮色冥茫中,浮起了毫不疲乏的,轻快得意的歌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长征中走在最后头的一个师
英勇善战,无敌不破的五军团十三师,它在长征开始就担任了军委所给它从来不会有人想像到的,艰苦困难的掩护任务。不怕任何困难的十三师,它接受了掩护野战军安全前进的后卫掩护任务。它沉着应战,接二连三的用顽强抗战的精神,对那多我十倍的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一共九个师,再加上湘、桂各省军阀的全部堵截部队,在行进道路的战场上,节节抗战与回击,给了敌人重大伤亡和损失。
  一、紧张战斗的环境中一天一夜渡过湘江
  在还离湘江一百多里路的文市,那一天上午就和尾追的敌人——桂系军阀进行猛烈战斗,同时和赶到的周、吴纵队及七架飞机作战。十三师为了完成掩护主力渡过湘江的任务,就在三面包围的环境中,与陆空炮配合作战的敌人战斗一天,使敌人整天无法前进半步。到了太阳快落山的下午六时,才开始从不必要再继续战斗的战场上,挨次撤退下来。
  正因为这一战斗是突然的遭遇战,是以前进的行军队形首先与截击敌人作战的,以致全师的给养在后面被切断。因此先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红色英雄,打了一整天吃不到饭。在一个有效的政治鼓动下面,不怕饥饿与困难的十三师,以一夜急行军跑了一百多里路,安全的渡过了湘江,使得尾追的敌人三天三夜都赶不上来。
  二、一天两夜爬过了老山界
  刚刚与很难渡过的湘江告别,又碰到一个恶劣的环境,就是过老山界。因为桂系军阀由南向北追击,情况万分紧张,沿途房屋和粮食全被敌探烧光,使后头的十三师在一天两夜完全断了粮食,但十三师就在紧张与饥饿的一天两夜中爬过了老山界,战胜了天然的困难。三、辛辛苦苦过苗山
  如果没有走过苗山的人,他总不会晓得苗山的苦。刚刚脱离了广西与湘南的紧急环境,又进到了我们不会估计到要走的苗山。
  几天几夜的行军,沿途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如果你想买点东西,那真是有钱无市。辛辛苦苦的跑了几天几夜,只是一些密林腐草与怪石。
  因为苗人的思想简单,害怕汉人,特别是在国民党军阀的残杀和压迫之下,怕军队的心理更加厉害,因此军队一到,苗人总是跑得精光。前面部队把粮食什么都吃光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使善于行军作战的红军,不得不要放下枪弹,在宿营地用门板手掌被毯和砖头来磨出红军需要吃的米,不然就要叫你饿肚子。在这样的情形下面,每一个人都要兼职去做伙夫的艰苦工作。所以每一个走在最后头的十三师全体军人都尝过了苗山的苦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艰苦奋斗的五军团
中央红军自江西出发长征,一开始,五军团就担负着掩护全军的伟大的后卫任务!
  一、老是在后面走
  队伍太庞大了,前面的几个纵队,总是走不快。老百姓说:“过了七天七夜了,还没有过完。”但每天五军团总是在后面一步一步的由出发地捱到宿营地。
  二、打着火把夜行军
  为着避免敌机的侦察与轰炸,每天要夜行军,但漆黑似的夜里,高低不平的山路,只有打着火把,才能走路。五军团差不多每天是这样。
  三、大路上宿营
  夜晚前面稍微有一点障碍,全部队伍就走不动了。大家坐在大路上,把身体斜在土丘傍,就这样姿势好像很甜蜜的睡着了。前面走了,大家揉揉眼睛再行。
  四、打二次土豪
  前面的部队已经把土豪打完了,土豪家中,尚留着肉和饭的残余,五军团就再打第二次土豪,捡残余的东西吃。
  五、差不多天天和敌人开火
  当后卫,不是碰到截击的部队来到,就是追击的部队赶上了。几乎天天都要和敌人打仗,给敌人以铁拳的回击,来迟滞敌人和掩护全军的行进。
  在这样艰苦疲劳的急行军和饿肚子的状态中,阶级的红色战士,终是能忍受克服过去,每次都能完成他的战斗任务。
  

长征中卫生教育和医疗工作(1)
一、卫生学校的教育
  (一)我们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办的卫生学校,有学生七百多名,分为军医班、调剂班、保健班和预科等。还有完备的附属医院、图书室、模型室、标本室、动物试验室、解剖室、细菌检查室和培养室,又有化学室及瓦斯预防研究室等,供学生实习之用。
  军医班由一期至五期,调剂班由一期至四期,保健班有三期,看护班有七期,总共有七百多名学员,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早已分配了工作,无用多说。因革命的发展,红军的扩大,所以需要的卫生人员亦多。在最短时间,造出了大批卫生人员,由各方面来考查,其成绩都不差。
  剩下了两个军医班(六七期),和一个预科(八期)足足有二百多名学生,一律军事化,随着我们长征,随着我们部队向前进。这支卫生人员的部队包含了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教育队和休养所,随着我们的红旗,雄赳赳气昂昂的前进。
  我们学生和教员在路途中克服了一切困难,日夜行军百余里。在休息时,利用短时间,讲授各种科学给学生听。行路时,将药物学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有趣味的歌曲给学生唱。到了宿营地,个个洗脚、洗澡,或在森林中睡眠,吸收新鲜空气,消除疲劳。每个学生带着许多的书籍,日间行军在途中上课,夜间行军在室中或森林中上课。
  到贵州时,因急行军,遂将学生分配到各军团医院实习。
  (二)遵义城的卫生学校开课。遵义是贵州大城市之一。当我们到该城的时候,满城贴着标语,城内的群众,成山成海的来欢迎我们红军。我们学生就在城内省立第二中学校宿营。第二天即致电前方各军团,调卫生人员,准备开学。约数天内,先后到了二百余人,书籍都齐备,排好了课目表,分各班上课。教育主任王斌,教员李治、孙仪之、俞翰西、胡广仁等,大家都努力的教授。在学生方面,没有一个不积极的学习,同时学生间优秀者帮助落后的,不仅医学文化进步很快,而政治教育亦是一样。各种科目择其要紧者和日常最易传染的疾病,为教育中心,所以在短时间,能创造了实用的红色医生,配合了革命的发展。我们不管寒天暑日,克服了客观上的一切困难,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二、在长征中各个时期的医疗和卫生工作
  (一)我们自从土城出发以后,成立一个干部休养连,凡是连长以上的伤病员,都在这个休养连休养,此外还有三个休养连,专收容普通的伤病员。
  在这一次的长征中,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路程,跋涉了天险的山川。在这一个长时期中,医疗卫生工作,得到良好效果,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伤病员健康归队。
  (二)夜行军的医疗工作。我们医务人员和看护员等,在出发之前,早准备了外科的卫生材料,看护员上好了药,医生看好了病,发给内服的药。及出发时,每一个休养员随带一个招护员,便于夜间关照,凡有重的伤病员,则医生跟着,随时治疗,以免不测。
  (三)日间行军的医疗工作。在日间行军时,先派两个看护员,在途中烧开水或稀饭,利用大休息的时间,即为休养员上药看病,没有大休息时,到宿营地上药看病。
  在药品一方面,一概用西药,应用的内外科药品及注射针水,都有相当的准备。在看护一方面,可分为上药班、招护班、消毒班及司药生等。凡是小手术,医生常在临床时,随时切开或取骨片或取子弹,有骨折的,多用副木或固定绷带。
  (四)途中寄在群众家里的重伤病员。我们在贵州时,常收容很重的伤病员,在急行军当中,往往担架夫不够,或因肠胃传染病,不适于行动者,而有几个寄在劳苦群众家里休养,并给他的休养费、伙食费及内外药品。以后由群众家里休养痊愈,归队者亦不少。
  (五)第二次到遵义时的外科手术。当我们第二次到遵义时,住在一个广大洋房内,收容了娄山关(贵州通重庆的一个险要的关口)战役的重伤员(干部),其中有大腿复杂骨折者,有成盲贯子弹未出者。我们在两天以内,将骨折者行离断手术,盲贯铳创者,切开取子弹,效果佳良,没有一个发生意外的危险。
  (六)休养连于黄昏时遇到飞机。我们休养连都是干部,大多数有马匹和担架,好似一个骑兵连的样子,从来对于飞机的隐蔽是很注意。不料有一天到了一个小地方,刚是下午六点钟的时光,大家估计没有飞机捣蛋了,连长的口令一下,马呀,担架呀,都在那小的村庄前半里许的开阔地,大大休息起来,谈谈笑话。忽然如蚊子叫的嗡嗡声由山背转来,大家举目一望,飞机就到我们的头上了。炸弹、机关枪,在我们周围打得一塌糊涂,我们又无森林遮蔽,遭受一部的损伤,死四人(看护员特务员等),重伤三人。这种损伤,就是万恶的汉奸卖国贼的毒辣手段,亦是我们自己忽视了的错误。
  

长征中卫生教育和医疗工作(2)
当时的救护:伤及头部和心脏部者,早已不及救了。重伤者,当时注射止血针和强心针,在创口部敷上升汞纱布或碘酒纱布,个个都救活起来,而且治愈了。
  (七)夹金山高原的气候。我曾经记得过夹金山(在懋功附近)的时候,刚刚是六月间,未至山顶,忽然一阵大风刮来,雨雪交加,俄然又停止,云雾飞扬,弥漫于山顶上。一般同志尚未步及山顶,呼吸增加,成喘息状态,容颜苍白,行路困难,有倒地不能起者。究其原因,并不是寒冷所致,实乃高原空气稀薄,气压太低的关系。因我们平常久居于低的地方,气体很浓厚,气压亦高,不觉得有何变化。现在忽行在气体稀薄的高原之地,而体内与体外的气压高低不同,即我们体内的浓厚的氧和氮要与体外的稀薄氧和氮平均起来,而我们即感觉空气不足,发生高山病。体力虚弱者,亦有死亡的。
  (八)过雪山的救护。我们到四川的西北部,除过夹金山高原外,还过了两座大雪山,时在六七月中间,雪积数尺,寒冷冽冽,人马难行,此雪山虽不及夹金山地势那样高,而空气仍是很稀薄。我们在过雪山以前,怎样来教育,免得冻死或发生高山病呢?我们预先有一个准备:1.多穿衣服;2.饱吃食物;3.运输员的担子减轻;4.每人要带强心药数包,及济众水一小瓶;5.过雪山时,不可中途过久休息及睡眠;6.此外医生和看护员在休养员后面救护;7.体力虚弱者,骑马或坐担架。
  以上各点,在过雪山之前,则与休养员和工作人员准备好,所以我们休养连的同志,均未遇到危险,个个很安全通过此山。
  (九)藏人区域的治疗和给养
  1?郾卓克基的治疗。我们到卓克基时,有三个休养连。干部休养连驻于土司营房内,普通休养连驻于喇嘛庙内,整个有四百多名伤病员,共休息了###天。在这几天内,我们计划治疗和卫生的突击工作:
  (1)病和伤的分类,对于伤和病分班休养,凡有传染病的,另外隔离休养,呼吸气的传染病和消化器的传染病,又分开隔处,免得蔓延;
  (2)医生治疗,要诊断确实,每天往病房内问病人两三次;
  (3)外科材料,要严密消毒;
  (4)医生观察看护上药要细心;
  (5)每天室外打扫一次,室内二次;
  (6)经常有开水吃,病人服药,由内科看护授予,大小便和洗衣服绷带之类,由招护员负责;
  (7)给养问题,每天吃三顿面馍,菜蔬少许。
  以上各节都照执行了,所以重伤病减轻,轻的出院归队,计算有百分之三十治愈归队。至第九天准备出发前进。
  2?郾过草地的治疗和准备。四川西北部,完全是藏人的区域,即所谓雪山草地”。自毛儿盖至巴西之间,有一大块著名之草地,周围有千余里,由毛儿盖至巴西的一段,有四百多里。这块草地,无半片茅屋,只见飞扬的烟云,和那一些二尺长的青草,到处是污水横流,又无禽兽,一片汪洋,举目无际;地面虽平,而地势却很高,气候亦寒冷,六七月穿毛衣。
  这样的天险之地,我们负伤的病员怎样才可以经过,我们不得不首先来一个准备。
  (1)粮食的准备。
  时在七八月之间,青稞麦子方成熟,全体动员,去割麦打麦,除重伤病员外,无一不去。约一周间,就准备了十天的炒面和少量牛肉干及乳酪。
  (2)医疗工作的准备。
  卫生材料在毛儿盖已经准备了,如“雷佛奴”纱布,“二百二”纱布及碘黄纱布等,一律消毒干燥,贮藏于大口瓶内。探针镊子及棉花等,一概用石炭酸水消毒,保存于瓶子内,以便临时应用。
  (3)衣服的准备。
  因为个个同志都知道草地很寒冷,而且没有燃料(无一棵树只有青草),要一周时光才能经过这块草地而到巴西。因此每一个同志都做好羊毛衣,同时干粮能够十天之用,那么打破这天险的草地,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4)草地行军的救护。
  草地到处是污水和腐草,还有许多二三尺深的泥淖,表面现出青草,稍不注意,往往踏于泥坑中,全身淋漓,恶寒战栗,或呈冻死的形状,多么危险!此时卫生员的救护是怎样呢?即时将他的湿衣服解下,穿干的毛衣,同时全身行干摩擦,给以强心药内服,或注射强心针。
  体力虚弱者,不叫他背东西,随带看护,在后面招护。有许多地方,马亦不能骑,都用竹杆木棍,探察路径之深浅,免陷于泥淖中。
  亦有因身体十分虚弱,而营养不良者,牺牲于草地中。这都是没有救护员,或单独掉队在后面,无人招呼的原因。
  (5)草地露营的治疗。
  

长征中卫生教育和医疗工作(3)
我们休养连每日行军五六十里,到了宿营地,即选择高处草地,或无水之丘陵露营。大家架起围帐幕布,遮避风雨,看护员、特务员、招护员等,便去找一些枯枝腐草,来烧开水,冲冲干粮,或做面糊来充饥。同时准备外科卫生材料,餐后招护员及特务员,点起蜡烛火来,给看护员上药,医生上重伤。全体上完了药,医生再为病员看病、处方、发药。事毕,各自睡眠,不作长久谈话,以免妨碍睡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长征中的女英雄
十三个月的时光,在不断的战胜敌人五百余次的堵截、追击、侧击、袭击战斗中,步行二万五千里,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历尽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这是英勇无畏的红军的创作,已为全世界人所惊叹为空前的奇迹了。我现在要说的是长征中的女英雄。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时,原调有三十多个女干部,最大一部分是送总卫生部,几个有病的养病,四个有身孕的在那里休养,做工作的约二十人。卫生部检查了这部分做工作的女同志们的体格,认为不适合于远征条件的留下了五个人,那时候被留下的五个女同志是多么的不高兴啊(后来有两个仍跟随别部分到了陕甘,毫无问题)!移到麻地(距卫生部原驻地六十里),整备行装时,有四个女同志“打摆子”(江西称疟疾),也被留下了。她们一个一个的都哭着脸,要同我们一块儿走。实际上她们病了走不动,又没有担架,结果,就违反了她们的愿望。真正随军出发的还不到三十个女子。
  长征中,只卫生部一个蔡医生的老婆掉了队,她不是调出来做工作的,调出来做工作的妇女,没有一个掉队的。
  病得很厉害的女同志,在长途中锻炼了一下,转而健康起来了。四个怀孕的女同志,都是在旅寓中生产的。产后一晚半日就要行动,应有的休养和调理是得不到的。特别一个女同志在藏民区的下打鼓生小孩,那时连青稞麦她也不够吃,偶然分得一点羊肉,此外是没有什么营养可说了。产后将息了几天,经过草地,她也平安的到达瓦窑堡。
  值得称述的,还是那些工作的女同志们,她们到卫生部是担任照料抬担架的民工和看护病员的工作,初出发时差不多有六十副担架,途中一个人要管理三四副。这是非常艰苦的工作。那完全是夜行军,又不准点火把,若过天雨路滑,担架更走不动。民工的步伐是不会整齐的,体力不一样,没有抬惯,前后两人换肩走路都不合拍,对革命认识的程度又不一致,有的是在路上临时请来的。照料民工的女同志跟着担架走,跟得着前面一副,又怕后面的掉队,跟着后一副,前面又没有人照管。休息时候要防着民工开小差,民工可以打盹,她们都不敢眨眼。特别是每晚快到天亮的时候,民工的身体疲乏了总想打瞌睡,宿营地还隔若干里,前后队伍都催着赶快走,这时她们就在几副担架的前后跑,督促和安慰,劝说和鼓励,用一切法子,来推动民工往前走。有几次民工把担架从肩上放下来,躺在地下不动,无论如何都不肯走,她们体力健强的,就只好代民工扛肩。这样干的有四个女同志。她们是怎样的不怕困难,怎样去完成她们所负的任务,是许多男子所望尘莫及的!
  做工作的女同志,绝大多数是自背行李,包裹一卸,马上又要去做群众工作,这些都和男子一样。有两个女同志真是步行二万五千里,连一下子马也没有骑过。也有一个女同志,在长途行军中骑过了十三匹骡马,到藏人区时,她的最后的一匹马也滚到山沟里去无影无迹,她还没有骑到目的地呢!其实她这个人,身体最结实,有马也骑得很少,扛担架,扶病人,在紧急时,把病人背上山去,她都出过异常的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长征中的医院(1)
一、医院的简单情况
  医院中有儿童、妇女、老头、病员、伤员五种特殊分子,我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就说到儿童。医院的看护,大部分是儿童,其中有些青年,数量很少。
  我们行军大部分是强行军,医院也是一样。每日到达宿营地,看护马上就把自己的包袱、干粮袋、雨伞,向地上一丢,或迅速的挂在壁上,飞跑的去找门板,找禾草,替伤病员开铺,恐怕慢了一点,门板被别人搬去没有了。看护虽然是儿童,他们的脚特别长,跑步特别快,因为迟慢了工作,就要遭失败。眼睛也特别锐敏,将到宿营地,眼睛四射,路上经过的禾草门板,一根一块,都反映在他们的眼睛中。自此,他们养成一种特别的注意力。
  铺开好了,伤病员可以减少痛苦了。但是上药的工具要消毒呀,伤病员还要喝水呀,洗脚呀,换药呀。快跑快跑,找柴火去吧,找水去吧,哪里有桶呢?哪里有锅子呢?医院中两三连伤病员,用的东西那里去找呢?快跑吧,捷足先得。炊事员叫着:“开饭呵!”看护又忙起来,又叫喊起来,赶快洗,赶快洗!要拿洗脚的盆子打菜去!以上这些就是儿童们的宿营忙。
  准备出发了,捆禾草送还原地,把门板送回原处上好,借的东西一概送还,打烂了的东西照价赔钱。一切准备好了,出发吧!还没有,昨天的绷带一大捆还没有洗,怎样办呢?在路上休息时去洗吧,洗好了,背在背上,或挂在伞把上去晒,好好的留意,宿营的时候要用呀!
  “小同志呵!前面部队走不通,你们去找河沟洗脚洗脸洗绷带。看护员你另派二三人烧水,昨天还有几个伤员没有换药呢?”医生叫着。
  “前途部队走不通,因为桥断了,还没有修好,还有两点钟休息,你们洗好了东西,上好了药,就来上课。”指导员叫着。
  以上这些是看护员在行军中的工作。特别情况下的工作还不在内。如路上发生急症,担架发生问题,另有临时工作。至于背干粮背米,也是经常的工作。
  二、妇女的生活及工作
  出发时组织了一个工作团,其中有二十个妇女两个老头。一个老头五十岁,当该团的主任,一个六十岁当副主任。我就是副主任。还有一个老头五十六岁,中途来的。二十个妇女都是干部,都是党校的学生,都是劳动妇女,都是步行二万五千里,并沿途做工作,从江西到陕北,没有一个掉队的。三个老头也一样,到达了目的地。
  先把妇女的工作,可记录者写几件:
  她们的工作主要是,沿途雇担架民工,进行民工及伤病员教育和关照工作。但所雇民工不够时,自己也抬过担架。出发时担架总在后面等候民工,常常部队出发了两三小时,担架才开始行动。担架很笨重,常赶不上部队,有时天雨路滑,民工跌倒,尤其是上高山,过急水,转急弯,常发生意外危险。这些困难,招扶担架的妇女,首先遇着,但她们总由自己解决了,举出一些实际例子如下:
  出发了。还有三个担架没有民工。怎样办呢?“主任有一匹马,连长也有一匹马,拿来给病稍轻的几个同志骑,还有一个担架,一面由刘彩香同志沿路去找民工,我和邓六金同志暂时来担着。”危秀英说。“不对,危秀英矮小,邓六金高大,一高一矮不好抬,我来吧,我和六金一样高。”王金玉说。秀英就在后面押担架,六金和金玉就自己做起民工来。这并不是经常的,但两万五千里中有过几次。
  部队是照路前进。那雇民工的妇女同志,总是从路的两旁到群众家里去宣传鼓动。因此部队行五十里,她们就走了六十里或六十五里。在二万五千里中,她们就有二万五千五百里,或二万六千里了。
  前面高山来了,李伯钊就带几个女同志和儿童,首先登山,在山上唱歌,喊口号,使所有的民工及伤病员,都愉快的翻过这高山。李伯钊是革命根据地艺术明星之一。她的歌曲,大部分是苏联学来的,十分雄壮。同时她也会唱小调,很艺术的革命小调,又十分优美。歌声一起,大家都忘却了疲倦,齐声呼:“好呵!再来一个!”这也是经常的事。天黑了,全体部队到了宿营地,担架还掉在后面,妇女同志在担架后面跟随着。
  三、老头。我是老头之一,就把我的行动为例写一下!
  这次长征,我的精神上是愉快的,因为愉快,就克服了一切困难。为什么愉快,以后再说,先说困难。
  夜行军的困难:我们有几十个担架,有二三十匹马,有几十个药箱子,集中起来,目标很大,行动很慢,飞机来了,就没有办法。跑吧!担架笨重。隐蔽吧!浅草灌木,不能隐蔽。因此,夜行军就成了经常的行动。
  “天雨路滑黑暗,前头部队走不通,我们两人就在这小屋里宿营吧,明天早起赶部队,过茅台河。”一个同志叫我,我却不赞成。我们虽然是老头,自由脱离队伍,是不对的。我还是随队伍去。从十二点钟走到天明,整整的走了六个钟头,回头一看,小屋子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