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清玄散文-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他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
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作总统永远无法像我
父亲作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里,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
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
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
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
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没有成为伟大的鞋匠,但成为伟大的总统。他被认为最伟大的特质,正是他永
远不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引以为荣。
当六祖慧能去拜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弘忍问他说:“你是哪里人?来我这儿求什么
东西呢?”
六祖说:“我是岭南人,只求向你学习佛法。”
弘忍笑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过教化的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的差异,蛮人的身份与和尚的身份虽然
不同,佛性究竟有何差别呢?”
弘忍暗中赏识,最后终于把衣钵传给这位岭南来的蛮子,自幼丧父的樵夫。
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教堂与坟墓
住在维琴尼亚州的美国朋友,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有一天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被通知到维琴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
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
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灯火,他心里愈来愈着急,心里想着:不要急着找电塔,
应该先找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说。
正这样想的时候,趁着月光,竟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一个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闪
闪发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到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
堂,里面并无灯光,问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
的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在鸟声中醒来的朋友,探头一看,才发现不得了,原来他的车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
间,四周全是坟墓,坟墓上都是十字架。
朋友说:“还好当时只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坟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
接着,朋友感慨的说:“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
在看;假如一直看着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轻安了。”
这个故事非常的好,使我想到,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许多教堂都盖在坟
墓旁边;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这个世界是如实的显露着平等,没有
分别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
一个想要安心生活的人,当然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崇高的探索、境界的追求,只
要保有这种态度,即使处在障碍中也能坦然无惧,就好像站在坟墓里,也能看见教堂一
样。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一个被鬼追杀的人,跑到寺庙去找一位高僧。
他伏地拜倒说:“师父,求您救救我,我一直被一个鬼追杀。”
师父说:“可以,如果我在你的身上写满经文,鬼来的时候就会看不见你,然后它
就会走了。”
于是,高僧在他的身上写经文,从头顶一直到脚底都写满了佛经,一个空隙也没有
留下。
那个人坐在寺庙的大殿里,心里非常紧张,因为他不能确定,是不是写满了经文,
鬼就真的看不见了。
到了夜里,一阵阴风袭来、鬼真的冲人大殿,在殿里绕来绕去,显然,鬼并没有看
见他。可是,恐怖的事发生了,固为鬼虽然看不见他,他却可以看见鬼,这使他的心情
更加紧张,他的额头开始冒汗,全身也跟着冒汗,身上的经文便一点一点的融化了。
很快的,鬼就看见他,他也被鬼抓走了。
高僧长叹一声,说:“唉!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到如今印象还非常鲜明,它有很深刻的象
征,象征佛经虽然可以保护我们,却必须我们有真实的信心。而世间的鬼虽然可怕,内
心的紧张却比鬼更可怕。
心里的宝玉
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的去找一个老的玉石家,学习王的鉴定。
当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王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
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
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
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这样,每天老师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师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经过了几个月,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
想学的是玉,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
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
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开心的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
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
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佛法与人生不也像学着去懂一块玉吗?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上法获得
真实的法益的,这是为什么经典上说:“法不孤起,随缘而起”的原因了。
没有深陷于生命的痛苦的人,无法了解解脱的重要。
没有深陷于欲望的捆绑的人,不能体会自在的可贵。
没有体会过悲哀的困局的人,不会知道慈悲的必要。
没有在长夜漫漫中啼哭过的人,也难以在黎明有最灿然的微笑。
佛法就好像手中的一块玉,如果没有握过许多泛泛的石头,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
多么珍贵了。
所以,要学佛的人,应该先认识人生。
眼睛最值钱
我喜欢假日的时候去逛古董市场,因为会遇上许多古董的行家,偶尔也会遇到自己
喜欢的宝物。
日子久了以后,认识了一些卖古董的摊贩和一些古董的收藏家,我逐渐发现到,买
古董的人比卖古董的还要内行,有许多卖古董的人甚至对古董一无所知,只把它当成一
般的货物。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在一个卖壶的小贩摊子上,看到时大彬的仿制茗壶,时大彬是
中国明朝最伟大的紫砂壶作者。眼前那一把壶虽是仿制品,却做得十分精美。
“多少钱?”我问。
“三千元。”小贩说。
“假的也卖这么贵。”
“什么假的?当然是真的啦!”
“时大彬是谁,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这一把是他亲手卖给我的。”小贩面不改色的说。
对于这样的古董摊贩,我们只有无言以对了。
因此,买古董的人,眼里只有古董,价钱是不太在乎的,卖古董的人,眼里只有金
钱,他们才不在乎古董的价值。
例如一个明朝宣德的香炉,古董商是五千元批到的,他只要一万元就会卖,才不管
那香炉的好坏,真正懂宣德香炉的人以一万元买到,可能一转手就以五十万元卖出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买古董的人蹲在小摊前看一尊魏晋的铜佛,他突然严肃的对我说:
“说真的,我们的眼睛最值钱!
“为什么?”
他说:“因为只有眼睛才能辨认真假、判别年代、分出美丑,所以,买古董的人,
要先锻炼自己的眼睛,有了好眼睛,就不会受骗上当了。”
“我们的眼睛最值钱”这句话讲得真好,别人花十万才能买到的古董,我们花一万
就买到了,我们那一次的眼光,价值正是九万。还有什么古董比这个更值钱呢?
因此,我们去逛古董商场,是对眼睛的一种学习。我喜欢台湾话把古董商说成是
“古物商”,把古董摊子叫做“古物堆”,我们去找古董,正是在古物堆的破铜烂铁中
寻找我们失落的那一对值钱的眼睛。
生活也是这样子的,我们在凡俗的生活中追寻更永恒的价值,不也是在找回那失落
的眼睛吗?
只要找到值钱的眼睛不只能找到最好的古物,也可以进而见及生命的真相了。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去拜在一位师父的门下,希望师父教他认识人生的真相。
师父只教他洒扫、泡茶、接待宾客,闲暇的时候就用来静心,并观看这个世界。
弟子过几天就会问师父:“师父呀!您什么时候才能教我人生的真相呢?”
又过了一阵子,弟子更着急了,问师父:“师父呀!你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告诉我
人生的真相呢?”
师父被问烦了,拿一个石头交给他,对他说:“你拿这个石头到菜市场去估价,只
要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
在菜市场里,有两个人想买这个石头。有一个人出价十元,另一个出价二十元,第
一个是要买回去做秤锤,第二个是要买回去做砚台。
弟于把石头带回来,报告师父:“师父呀!这个石头有人出价二十元。”
师父叫他把石头带到玉石的市场去,只要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
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到五十万元,因为那石头看起来非常稀有。
弟子把石头带回来,报告师父:“师父呀!这个石头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五十万。”
师父:“好!现在你把这石头带到钻石市场去,只要估量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
它。”
弟子欣喜若狂的跑回来报告师父:“师父呀!听钻石市场人说,这是一块最完美的
钻石,有人开价五千万呢!”
师父说:“没错!这是最完美的钻石,可是只有用钻石的眼睛才能看见它的价值。
你每天追着我问:什么才是人生的真相,用菜市场的眼睛、玉市场的眼睛,和钻石的眼
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同的,你到底想用什么的眼睛来了解人生呢?你要先锻炼的是
钻石眼睛,而不是不断的追问呀!”
弟于听了,就心开意解的开悟了。
我们大部分的人,穷尽一生在奔驰追求,希望寻找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物,却很少
人了解,我们的眼睛才是最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山,山就有了价值。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海,海就有了价值。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阳光,阳光就有了价值,因此禅师才说:“日照一隅,也是国
宝。”
太阳所照耀到的每一个角落,都像国宝一样的珍贵,这种深刻的见解,只有好眼睛
的人才能体会呀!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如是如是。
黄昏的沙堡
有一群孩子在海边玩耍,他们用海边的沙堆成沙堡。
每一个孩子各自建造自己的城堡,有的盖得很大,有的很小;有的盖得很华美,有
的很简单。不管是大是小是美是丑,孩子都很爱自己的城堡。
沙堡盖成的时候,孩子就向其他人宣布:“这是我的城堡。”
有一个孩子破坏了另一个孩子的城堡,拥有城堡的孩子非常生气,立刻冲向前去打
那破坏城堡的孩子,并且叫唤其他的孩子一起参加打架,直到把另一个孩子打倒在地。
由于人人都不准别人靠近自己的城堡,沙滩上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
“这是我的城堡,我要永远拥有它。”
“世界上我的城堡最美,谁也比不上。”
“走开,别碰我的城堡!”
“你再走近一步,我就掐死你。”
偶尔也会传来叫骂和打架的声音。
那些孩子因为觉得自己的城堡最美,总是不能欣赏别人的城堡。
他们非常爱城堡,就以为那是真实的、永恒的城,忘记了那只是海边的沙子。
风雨吹坏了城堡,他们就怀恨风雨!
海浪冲倒了城堡,他们就咒骂海浪!
本来欢欢喜喜一起到海边盖城堡的孩子,为了保护和维持城堡,都变得紧张、愤恨、
疲倦了,不再交谈、欢笑、拥抱了。
很快的,黄昏就来临了,太阳逐渐落向海面,天马上就要黑了。
孩子们都不自禁的想起自己的家,母亲煮的热腾腾的饭菜,不管多么喜欢城堡的孩
子,也不得不要回家了。
一个孩子首先踢倒自己的城堡,别的孩子也跟着踢坏自己的城堡,这时候,没有人
在乎到底是自己或别人的城堡了。因为,没有人可以把城堡带回家。
最后,他们又开始交谈和欢笑了,互相牵着手,头也不回的跑回家。
黄昏的海边,只剩下空荡寂寞的沙滩,还有倾颓破败的城堡。
夜里潮水涨了,海浪把所有的城堡推平,又变成沙滩。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没有人看得出昨天这里曾有许许多多城堡,也没有人记得有许
多孩子为了这些城堡曾有过多么激烈的争吵。
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
而永恒的存在。
无心才能心安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老和尚的生平与修行。
闺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禅定,终生倡导念佛法门,可以说是禅净双修
的典范。他的神异事迹很多,例如在深山坐禅、降伏猛虎、大蛇皈依,在泉州就是有名
的伏虎和尚。例如他曾进人禅定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呼吸与脉搏完全停、止,经弘一法
师三弹指,才从定境中出来,使弘一法师赞叹说:“这么深的禅定,古今少有。”
又例如,他在三十六岁时,因睡晚了延误打板时间,深自忏悔,从此立志不倒单,
长坐不卧,终生不睡床长达六十年,临终也是坐化圆寂。
再例如,他七岁开始素食,由于在山中修行之故,从五十岁后只吃水果,不再火自,
在台湾被尊称为“水果师”。
又例如,除雨天之外,夜间喜欢在草地林间静坐,凡是他静坐之处丈内方圆,露水
不湿,也无蚊虫,被目为神异。
这些修行事迹,广钦老和尚的弟子和一般佛子都口耳相传,知之甚详。但是广钦老
和尚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常教人“老实念佛”,一天无事,可以老老实实念佛,那是最
幸福的事了。这是经历过千难万磨的苦行之后,真正的慈悲,因为要像他那样悟道太艰
难了,念佛是最简单可靠的。
在广钦老和尚的教化中,我觉得最受用的是他常讲无心、随缘、破我执。
他说:“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无事、
无烦恼,就是西方。”“善知识在哪里?在心。”“修行不能执著,执著即生烦恼。”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是功夫。”
“平常即对任何事无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到,就要继续轮回了。”
“一切都不计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别心,就是修苦行。”
“无色相之心,才是学佛。”
广钦老和尚不识字,所以他的教言全是自己生命的体验,他的世寿有九十五岁,但
一生平淡、自然、随缘、无挂碍,应该得力于他的无心吧!
甚至在他圆寂的时候,遗言也是“无来无去无大志”(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事
情),每想到广老的这句话,就仿佛看见了鸟飞于空中、云无心出岫、风自由自在。
老和尚很少提到经典,但他说:“经典就是路径,所以看经才知道修行的路是怎么
走。”又说:“《心经》里,‘自在’两个字最重要。”
广钦老和尚生前,很少讲经、很少做法会,也很少赶经仟,他总是坐在一张旧藤椅
上,像一座山,让景仰的人朝圣。因为他,土城的荒山成为圣地、六龟的僻野成为宝殿;
因为他,使盛唐禅师的气象,在台湾灵光一闪。
如今,青山依旧在,广钦老和尚不在了,不,他是化成许多虚空的山,存在无数人
的心里,只要一想到他那庄严的坐姿、慈悲的脸容,心里就安静了。
敏感的妖怪
从前,在一个很深的山上,住着一位名字叫“敏感”的妖怪,这只“敏感”的妖怪
很敏感,可以事先知道人们心中的想法。
有一天,一位樵夫上山砍柴,遇见了“敏感”,心里想应该抓住这只妖怪,来拯救
世人,因为事先知道别人的想法实在太可怕了,它将使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天下不太
平。
在樵夫还没有动手之前,“敏感”已经知道了,他问樵夫说:“你是不是想抓我?”
樵夫没有料到自己的想法被识破,恼羞成怒,心想干脆把这只“敏感”的妖怪杀了。
当樵夫正想举起斧头的时候,“敏感”大叫起来:“哎呀!没想到你的心这么恶毒,
竟然想杀死我。但是,无论你心里想什么,我都能预先知道,所以,你杀不了我,也抓
不到我。”
樵夫无计可施,只好把抓妖怪、杀妖怪的想法暂时放下,继续砍柴,“敏感”知道
樵夫拿自己没办法,就坐在一旁嘲笑樵夫。
樵夫为了对付“敏感”的奚落,只好更专心一意、心无旁骛的砍柴,由于过度专心,
斧头的柄松了,樵夫也没发觉。
当樵夫再度挥动斧头的时候,斧头的刃飞了出去,正好打中“敏感”的头,原来在
一旁洋洋得意的妖怪“敏感”,当场毙命。
这个寓言是在说惟有无心,才能对治藏在内心敏感的妖怪,回此心安的境界,也只
有专心一志的人才能达到。
在生活里,我也是这样,我只是专心无心的工作,那些挫折、敏感、不顺心的念头
与情绪,即使在一旁跳跃,也很快就消弭了。
内外皆柔软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是有名的演说家。
由于自己的经验极有信心,有一次他接受了一个中学的演讲邀约,并没有约定题目,
他心想大概和平常一样,谈一些教化的演讲。
演讲当天,学校的老师开车来接他,他问学校的老师说:“请问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什么?”
老师说:“学校的毕业旅行准备参观大仙院和市内的主要寺院,所以想请你对学生
谈谈京都的历史、古寺和名胜的由来。”
尾关宗园听了大吃一惊,非常紧张,手心出汗,一直发抖。
因为他对京都的历史、古寺、名胜的认识浅薄,实在没有内容可以告诉学生。
中学老师看他不知所措的样子,还笑着安慰他说:“你别想得太难,只要放轻松就
可以了。”
尾关宗园内心直打寒颤,眼前一片迷蒙,感觉到学校的路上时间好像一世纪那么长,
直到和学校校长、老师打招呼时,心里还在想:“我究竟该说些什么?”
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上台演讲,因为太紧张,上阶梯时,突然绊了一跤。
全场学生哄然大笑,这一笑,使他释然了,因为心想:“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
事了。”
于是,他说:“说真的,临时要我介绍京都的历史、古寺。名胜的由来,真是太难
了,所以,我在半途就好想逃回去。”
学生又是一阵笑声,这次不是轻视的笑了。
尾关禅师完全释然放松,做了一次成功的演讲。
由于在讲台绊到的那一跤,使他恢复了平常心,从“非这么做不可”转换成“这样
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本来因对立而产生的恐惧,也因为无心的跌跤而消失了。
这是尾关宗园在他的著作《大安心》中的一段回忆,他的结论是:“因为时钟的滴
答声而睡不着,心里总是惦记着时钟的声音,这是一个缺乏安定感的自己。在不知不觉
中睡着,而不在乎时钟的声音,就等于与它合而为一、变为一体了。”
平常心也是无心的妙用,心里想着“要睡一个好觉”的人,往往容易失眠;心里计
划着“要有一个美好人生”的人,总是饱受折磨。
“外刚内柔”的人,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走极端。
“外柔内刚”的人,则会自我挣扎,难以放松。
惟有内外都柔软,没有预设立场的人,才能一心一境,情景交融,达到一体心的境
界。
我和尾关禅师一样,也常常去参加不知题目的演讲,也有惶恐,紧张的时候,我总
是想到这句话就释怀了: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国卫的钻石戒指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性凶暴,喜欢侵略,在他作王子的时候,就想有一天要占有
整个世界,常常催促父王去和邻国作战。
老国王心里非常担忧,却也不能改变王子的本性。有一天,老国王生病很严重,快
死的时候他把王子叫来,对王子说:“我快死了,要把王位传给你。可是心里很担心,
我们的祖先一向是以仁爱来统治国家,希望你也时常心存仁爱。”
说到这里,老国王把手上的一枚钻石戒指取下来,戴在王子的手上,说:“我死了
以后,希望你看到这个戒指就想到仁爱,因为这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最疼爱的孩
子。”
说完,国王就去世了。
王子一开始很伤心父王的死,也想要仁爱,可是他想:“如果不占领整个世界,我
怎么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我的仁爱呢?”
因此,在他作了国王以后,就开始训练军队,告诉大臣,教导人民,他说:“为了
使全世界都分享我们这一国的仁爱,我们一定要攻打他们的国家,杀掉他们的国王,占
领他们的土地!”
在国王的领导下,从大臣到人民都变得非常凶暴、喜欢侵略,他们每天都到处征战,
侵占别人的国土,杀死抵抗的人民,于是国士越来越大,人民愈来愈残忍。
可是,战争一定有死伤,这一国的人民一天比一天少了。有一天,国王的独生王子
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他伤心的看着手上的钻石戒指,想起了老国王的话,知道仁爱才是
解救人民惟一的方法。
国王忏悔了,但是他的大臣、军队、人民都已经非常凶残,无法改变了,国王就想
出一个办法。
他首先叫人找来一个锅子、一堆柴火放在大殿上,接着召集所有的大臣和将领,宣
布了他的忏悔,但是大家都议论纷纷,不相信国王是真心的改过。
国上就命令侍卫把火生起来,将锅子里的水煮开了。然后,他把手上那先王留下的
价值连城的钻石戒指取下来,丢进滚烫的锅于里,对大家说:
“现在,谁能伸手进这个锅子把戒指拿起来,我就把锅里的钻石戒指送给他。”
大臣们一阵喧哗,但是并没有人敢伸手去拿戒指。
国王于是叫人把柴火抽出来,在开水里加了冷水,自己伸手进锅子,把钻石戒指拿
出来,戴回手上。他说:“戒指虽然是很贵重的东西,可是一定要在平静清凉的水中才
拿得出来。从前我们讲仁爱,却到处去打仗、杀害,就好像把戒指丢在开水里一样。
“现在我宣布不再战争,就好像把柴火拿掉。我很忏悔,就像加冷水到锅里,很轻
松就把戒指拿出来了。再宝贵的钻石戒指如果一直放在开水里,永远也没有用呀!”
国王的话感化了臣民,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战争,人人过着平安和乐的日子。
意念的平息是最可贵的,如果意念不能平息,心里纵使有最好的钻石戒指,也无法
取出来戴呀!
爸爸的鸽子
我在老家的起居室,找到一个被尘封的箱子,里面有许多爸爸晚年领过的奖牌,其
中数量最多的是赛鸽的锦旗、奖杯和奖牌。
看着这些奖牌,使我想到从前和爸爸一起放鸽子的时光。
爸爸中年以后迷上赛鸽,与一大群朋友组成“鸽友会”,几乎每个星期都会举行鸽
子的飞行比赛。
这种赛鸽在台湾乡间曾经风靡过一阵子,鸽友们每次赛鸽,交少许的钱给鸽会,并
且把鸽子套上脚环,也交给鸽会,由鸽诲统一载到远地施放,依照飞回来的名次发给奖
金和奖牌,奖金非常的高,有时一只得到冠军的鸽子,一次的奖金超过主人全年的耕田
所得。
由于交的钱少,奖金却很高,再加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