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摆谱-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簿浚习嗍保峥β恚郑保不蛘叱ㄅ竦谋汲郏叮埃埃樱膛艹担恢匾纳涛窕疃虺俗伤净菔坏谋汲鄯砍担徊渭优啥允笨β恚冢福菹型獬隹β恚兀怠<伡嵅灪贾莸涝都哦鲁玫碌榔绞弊约嚎β恚罚叮埃枰净嫘械氖焙蚓妥汲郏叮埃啊<伡幉
   。 想看书来

全面性与一致性(2)
5. 自己与家人、随从的一致性。你的家人的消费水准,应该与你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甚至随从、保姆的消费也应具有一定水准。凡伯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一书中说,仅仅自己进行炫耀性消费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为你进行“代理消费”。妻子是“代理消费”最重要的角色。妇女们在被赠与昂贵的衣服、气势宏大的住所和悠闲的生活后,就成了宣传其丈夫财富的“活广告”。###发达后,除了自己从手表到皮带扣都镶钻包金,还热衷于把老婆打扮得金碧辉煌,曾经买下11克拉的钻石送给老婆。
  在很大程度上,子女也扮演着为大人“代理消费”的角色:在孩子小的时候,聘请名师做艺术训练,穿最好的服装,配备全套的体育用品,参加各种夏令营;等孩子稍大之后,再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到国外留学——国外教育质量好、让孩子见世面当然是重要的原因,但这也证明了大人的经济能力与社会关系。在公开的媒体采访和私下的交谈中,企业界的老板和有一定级别的官员都会说,自己的孩子在哪个国家读书,什么时候自己要到国外看孩子。如果不是这样,那似乎是“脸上无光”的事情。
  

4。场所烘托:建筑是人的第二件衣裳(1)
[交际与消费场所]请人吃饭,与人会谈,娱乐交友,外出购物,大都在公开的场合进行。对于当事人(特别是邀请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场所大有讲究。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差不多就是什么样的人。
  [办公楼与办公室]个人的办公室处于什么位置,空间是否宽敞,设施是否讲究,既体现了所在单位的实力,也昭示着本人的地位。
  [住所]住所提供给居住者的,不单是肉体上的寄居功能,还有对其身份的强力广告。
  在建设位于北京西直门附近的空间蒙太奇大厦时,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为自己准备了一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的面积有100多平方米,从地板到天花板的高度有7.6米(差不多是普遍房屋的3倍),装修后的高度也有6米。偌大的房间居然没有承重墙,坐在其中,让人感觉到异常的高大空旷。
  办公室中央用屏风隔出了一间20平方米的书画室。工作间隙,张宝全经常在这里恣意挥洒一番,写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之类的诗句。
  除了一个硕大的鱼缸、一长条绿得发亮的小叶植物这些摆设之外,办公室里最让人称奇的是,在几盆高大的盆栽绿树上居然挂着几个鸟窝。几只小鸟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啾啾地鸣叫。张宝全说:“有一只鸟是2004年上班的第一天自己飞进来的,其他是从花鸟市场买来给它做伴的。”每天一上班,张宝全就先把小鸟解放出来,让它们在屋子里自由飞翔。
  张宝全在这里会客时,时常变换谈话地点,让客人全方位感受它的大气与独特。看到这样一幅幅场景,每个来访者都可以想见张宝全在审批完秘书送来的报告之后,舞文弄墨、逗鸟喂鱼的怡然自得。
  2004年底,张宝全建在十三陵水库附近的柿子林会馆落成后,陆续邀请朋友和记者前去参观体验,很快又引起阵阵“骚动”。这个会馆建在一片有100多年历史的柿子林里,占地320亩,堪称国内最大的私人会馆。主体建筑面积有5000平方米左右,包括主房、客房以及林林总总的室外游泳池、网球场、酒吧、马厩、狗舍、鸽笼、花房等附加建筑。会所的建筑大量运用石墙、玻璃、钢材等材料,看起来硬朗通透;除了必要的家具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室内装修,又让它显得朴素大气。巨大的落地窗将林子里的风景与室内的布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美国好莱坞的八大片商到这里参观时,连声说“仿佛看了一部建筑大片”。紒紡矠
  对于建造柿子林会馆的动机,张宝全的解释是,想借此“表达对居住的理解和我们的价值观”,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的互动体验。而来此体验过的各路精英则直率地说:“有钱人的生活真他妈棒!”
  是啊,如果一个人既有钱、有权,又占据着文化和生活的高地,这样优裕、优越的人生,旁人只有羡慕的份了!
  人类从走出穴居时代后,场所与建筑物的地位就与日俱增,几乎成为人的“第二件衣裳”。一个建筑物所处的位置、结构布局、外观与内部设置、使用的材料,无一不释放着关于财富、权力与历史文化的信息。当一个人说他在北京的国贸中心、嘉里中心,在上海的中信泰富广场、金茂大厦,在广州的中信广场,在深圳的地王大厦上班时,语调里所隐含的优越感已经呼之欲出。巴菲特2006年宣布捐出他的绝大部分财产时,选择的地点是纽约公共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由钢铁大王、慈善家卡内基捐资修建。巴菲特显然认为,只有在这样一个包含着平等、知识、仁爱精神的地方,这笔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捐赠,才能充分显现出应有的意义。
  建筑学家认为,建筑是一种控制空间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场所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的规则,已经提前被建筑的空间形式所界定。中国的皇宫沉闷刻板,不是什么好的住处,但它却雄伟庄严,自有一股帝王之气,所以帝王们是绝不愿放弃这个场所,去住那种更舒适的小院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中就下院议事厅重建问题发言时,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这句话无意间道出了建筑的本质。
  

4。场所烘托:建筑是人的第二件衣裳(2)
因为场所、建筑物影响着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的判断,也影响着人们相互的关系,所以它不可避免地被有心人所利用,作为建立自身形象、获得心理优势的工具。这是一种摆谱的利器。
  很多情况下,进入或拥有华贵场所都要支付不菲的金钱,所以它也是高消费的一种形式。不过并不尽然,那些在场所方面特别用心的人,并不一定比其他肆意铺张的人花费更多。
  

交际与消费场所
请人吃饭,与人会谈,娱乐交友,外出购物,大都在公开的场合进行。对于当事人(特别是邀请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场所大有讲究。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差不多就是什么样的人。场所的光芒投射在你的身上,牢牢地包裹着你,定义着你的形象与身份,而观察者被强烈的心理暗示所支配,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印象。
  成功人士大都非常善于利用场所来烘托自己。原台湾首富、国泰集团董事长蔡万霖和他的哥哥蔡万春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宁可住大饭店的小房间,也不愿住小饭店的大房间。如要谈公事,就到大厅去。“以壮行色”,是他们重要的经商秘诀。
  在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给自己建立了这样的规则。比如上海荒岛房地产工作室的创始人许仰东,与客人会谈都选在五星级饭店的大堂里。有的企业家还有更独特的坚持。据说四通董事长段永基从来不去酒店谈事,而是选择长安俱乐部。他认为这里能享受到家人一般的照顾,而且绝不会有人打扰他。
  成功人士选择交际与消费场所有几条标准:第一是豪华,其次是知名度高,三是有品位。随着社会评判标准的变化,交际场所也发生着明显的迁移。上世纪80代,带着西洋风味的咖啡厅、西餐厅使人感到身价倍增;90年代上半期,夜总会、娱乐城一度是最受欢迎的宴请宾客的去处,其后,酒吧、茶楼取代了它的功能。随着与外国人士交往的增多,交际场所回归正统,五星级饭店成为高层社交的中心舞台。不少企业举行签约仪式、进行商务谈判,甚至招聘员工,几乎不需要再花精力考虑场地,选一家五星级饭店好了!
  封闭式俱乐部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出现后,很快成为高层人士的社交热地。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所谓“四大”——长安俱乐部、京城俱乐部、美洲俱乐部和中国会。加入这些俱乐部不仅要缴纳数万元不等的注册费和年费,还必然具备相应的资格。这种高门槛和严格管理,进一步增加了俱乐部的尊贵气息。在这些场所会客或者参加活动,等于在自己身上贴了一张醒目的身份标签。
  财富人群总是推动着交际场所的不断升级,力求更高档、更私密、更新颖。游艇、游船是其中的重要选项之一。1993年7月,“小超人”李泽楷与传媒大王默多克关于出售香港卫视的谈判,就是在后者的私人游艇Morning Glory号上进行的。后来,李泽楷自己购买了一艘价值3000万港币的豪华游艇August Moon,经常邀约各类朋友上去商谈与游玩。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私人拥有的游艇越来越多,其根本的用途就是作为交际工具,炫耀主人的财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购买私人游艇似乎高不可攀,那么偶尔租用一下商务游船,用于招待亲友、答谢客户,是一种既“长面子”又可以承受的选择。目前在上海的黄浦江上,已经有5艘经营性游船对外营业。“盛融国际号”是其中档次最高的游船,包租费用在每小时2万~3万元之间,酒店管理集团波特曼丽嘉为它提供五星级酒店式的餐饮和活动服务。一次活动搞下来,平均要花费20万元。游船公司原来设想,每个月接待7次商务活动保持住成本就谢天谢地了,但让他们喜出望外的是,游船从2005年9月营业以来,一直受到了各方人士的喜爱,包租次数大大超出当初的预料。
  除了费用标准外,场所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与政治权力、与社会名流的联系,都能为置身其中者增光添彩。比如,钓鱼台因为是国宾馆,中国会因为曾经是康熙二十四子的府邸,上海雍福会因为原先是英国领事馆的地址,新天地因为是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改造的样板,上海复兴公园内的官邸酒吧因为由艺人吴大维出资……分别成为人们争相光顾的场所。凡是能“说出故事”的地方,都能让人脸上有光。
   txt小说上传分享

办公楼与办公室(1)
对一个组织及其主要领导者来说,办公场所是它(他)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窗口,也是其形象的物质化、具体化。办公楼的周边环境如何、规划设计具有何种格局,体现了一个组织及其掌管者的实力与性格。
  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们似乎都明白建筑格局中包含的玄妙之处。清朝皇帝受贺的金銮殿(太和殿),殿前的台阶共三层39级。建这么多台阶干什么?就是为了让群臣们上殿时亦步亦趋,到大殿时已膝盖发软,背上流汗,自然地慑服于天子的威严之下。希特勒的女秘书晚年回忆,希特勒经常对他们讲,到新的总理府来拜访他的人必须先穿过平滑如镜的大理石大厅,然后再经过他那间大办公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人见到希特勒之前,就已对元首肃然起敬了。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纷纷修建新的政府办公楼。这些办公大楼在规划设计上,具有一些共同的“偏好”:
  ● 视野要开阔,道路要宽敞,周围环境要安静。不能有(或只能有少许)商业门点。
  ● 占地面积大,建筑体量大。
  ● 建筑物前有阻隔或遮蔽。可以是绿化,可以是水体,也可以是院墙、假山,不能让人轻易就可以靠近,最好也不要一览无余。
  ● 造型设计厚实、稳重、传统。楼层不能太高,结构横向发展,材料以石材为主,外立面色彩偏灰暗。
  ● 正门前有罗马柱、高台阶。
  以上这些元素,就是当今的“衙门”气派,彰显出政府的权力与威严,向每一个参观者、来访者强烈宣示着权力的存在。
  商业企业由于希望传达给外界的信号与政府机关有所不同,在办公场所的选择上与后者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为了吸引外界的更多注意,赢得羡慕与尊重,商业企业一般倾向于在中心地段的豪华物业内占有一大片的办公区,有财力的还力图建设独立的办公大楼。这些气派的办公场所,是企业实力外在化的、可以触摸的证明。
  在办公大楼内,个人的办公室处于什么位置,空间是否宽敞,设施是否讲究,既体现了所在单位的实力,也昭示着本人的地位。特别是办公室的空间分配,更是内部等级关系的明显体现:各个办公楼里朝南的、有阳光的那排房间,基本上是老板和高管的领地;主管人员通常要占用更大的空间,高层管理者一般拥有独立的办公间。近年来,中国厅局级以上官员和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办公室,兴起了一股建造独立卫生间之风,有的还配备有临时卧室,以体现其与众不同的尊贵身份。
  对企业家而言,办公室对他们的内外形象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里既是他们企业王国的指挥塔,又是自己的私人宫殿。当下属走进时,不一样的空间格局提醒着他们,办公桌后面的方寸之地就是权力的所在;当客人们应邀前来时,办公室则像一幅无声的画卷,展示着主人的骄傲与梦想。
  作为一种权力与实力的载体,企业家的办公室必须与他们的身份相适应。首要的特征就是要大,面积的大小与权力、实力成正比,足够大的空间在彰显主人统治地位的同时,还能给谈话带来庄严、肃静的感觉。空间的布局也具有细腻的心理提示作用:漫长的走道,过渡性空间与屏蔽物,办公桌正对着来人的方向,桌椅“浪费性”地摆放在房屋中央,这类看似不经意之处,无不蕴含着明显的权力和财力信息;而陈设物的类型与风格,则体现了主人不同的文化品位与情趣。
  让我们看一看几位老板的办公室吧——
  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的办公室,位于北京黄金商圈的鹏润大厦。这座大厦是他投资30亿元建造的,高达36层,有顶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和直升机停机坪。穿过迷宫般曲折的走廊,他的办公室几乎占据一层楼的面积,足足有200平方米,由屏风隔墙分成四个大套间,分别作为办公、会议、会客和休息之用。黄光裕每天坐在巨大的椭圆形办公桌后发号施令,遥控着他迅速扩张的几百家连锁店。这样的办公室,无疑与他作为富豪的地位极为匹配。紒紣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办公楼与办公室(2)
李嘉诚的办公室位于香港中环长江中心的顶楼——70层。向窗外眺望,怡人的海港和远处海空一线的景色尽收眼底。以前李嘉诚在长江中心的9层办公,但禁不住下属的劝说,最终还是搬到了70层。他的办公室简洁、朴素,又不失雍容大度。房间内四壁饰以梧桐木板,地板上铺着淡褐色地毯,玻璃柜中整洁地摆放着若干件玉器,一幅张大千在巴西时的泼墨靠墙悬挂。办公桌背靠着大落地玻璃窗,上面电脑、办公用具排列整齐,没有一页纸张。这样的布置让人清晰地感觉到,这里经过了他人的精心伺弄,而且,一切都在主人有条不紊的掌控之中。
  沈阳和光商务董事长吴力的办公室,让见识过的人印象深刻。从门口到吴力办公桌的距离足有20多米。无论是偌大的空间还是遥远的距离,都在无声地提醒来访者,谁是主谁是客。《IT经理世界》的记者闫文健感叹地说:“这不由令人想到过去臣子们必须穿过一个又一个大殿,在路上一遍遍温习顺从的概念,方能一睹龙颜。”
  金庸在香港明河出版社有一间近200平方米的超大海景办公室。办公室位于25层,两边窗户占据了半面墙壁,窗外即是维多利亚湾。一位到他办公室采访过的记者形容说,“窗外湛蓝,高楼巍峨,香港的浮华和浪漫似乎触手可即”。
  

住所(1)
居住也是消费的一种。不过,由于它与一个人生活的舒适度关系太密切,并且将人“笼罩”在它的环境中,赋予居住者强烈的身份光环,因而受到人们格外的重视。很多有钱人对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用什么车辆都不太讲究,但在住所上——不管是购买住宅、租住宾馆,没有任何人愿意马虎、敢于马虎。只有当他居住在某个高尚社区,或者下榻在三星级以上的宾馆时,他才敢于爽快地告诉他人自己住在何处,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唐骏在微软工作时曾告诉采访他的记者,他长期住在中国大饭店的商务套间,衬衣每天由饭店清洗、熨烫。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自称无钱买豪宅,但他每次到北京,都住中国大饭店的商务套间。这一点在媒体圈中几乎无人不知。马云喜欢将中国大饭店简称为“中国大”,亲昵之中,些许透露出作为此间常客的自豪。紒紦矠
  住所提供给居住者的,不单是肉体上的寄居功能,还有对其身份的强力广告。美国的娱乐明星获得成功之后,大都要在加州比佛利山上买一套住宅,以此向公众和同行宣告其已经上位的消息。几年之后,他(她)便可以将这套房子转手,自己另觅一处更僻静、更合口味的住处。这套房子又可以被其他新人购来,当做自己的广告牌。所以,比佛利山的别墅永远不怕找不到买主。
  在香港也是如此。明星和富豪的上位,是以购买山顶豪宅为标志的。###经历了从上海滩的穷小子到亿万富豪的蜕变之后,立即着手打造自己的富豪形象。1997年8月,他以6200万港币的价格购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从此迈入香港上流富豪圈。1999年4月,他又以8600万元购入位于渣甸山的一套900多平方米的豪宅,与刘銮雄等香港著名富豪为邻,装修费就花去了3000万元。从此,###“上海首富”的名号从香港传出。
  2004年4月,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印度裔钢铁大王拉克希米·米塔尔以1.28亿美元的天价,买下了伦敦市区的一处豪宅,打破了单座房屋交易额的世界纪录。这座房产位于伦敦市中心有着“亿万富翁区”美誉的肯辛顿宫花园,附近就是著名的肯辛顿宫和文莱苏丹的住宅。米塔尔的一位朋友透露了他买下这座豪宅的真正原因:“拉克希米希望融入到英国社会中,他认为这座房子是身份的象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他的地位。”此前,欧洲钢铁业的同行并不太接受米塔尔这位“外来和尚”,总是以傲慢的姿态给他制造出种种难题。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钱,首先不是看他(她)穿得怎么样,也不是看他(她)开什么车,而是看他(她)住在什么地方。私有住宅是一个人身份的最真实体现。住宅是一个人拥有的最大宗财产之一,又是最外在化的、最易于识别的符号,所以拥有什么样的住宅,对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国大量的农民工长年在外打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一笔钱,为的就是在家乡盖一幢二层的楼房。其实房子盖好后他们一年到头也住不了几天,但这对他们在家乡地位的提升非常重要。国内许多大城市的调查也显示,购房行为的“身份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不同收入、阶层的购房者根据楼盘的区位、价格、品质、开发商品牌等社会经济标准,选择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住宅。
  从城市主流阶层对住所的选择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共同“癖好”:首先,所处的地段和周围的环境要好。李嘉诚早年对房地产曾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现在,这一原则仍然适用。能够被用来作为财富与身份证明的地段,主要是指拥有山、水、公园、原野等自然风景资源。“我家住在岸边上(俯瞰××江)”、“我家住在山顶上(山脚下)”,是对居住地点最骄傲的声明,也是房地产项目最诱人的广告词。
  在上海,顶级住宅区有“一山一水一桥”之说,一山是指佘山,一水是指黄浦江,一桥是指虹桥(传统别墅区)。这些东西都是几乎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也是足以傲人的谈资。级别降低一点,如果住在中山公园、世纪公园周边,也是可以大肆声张的事;如果从客厅里能看到公园的景色,就可以自豪地邀约朋友到家中小聚了。
  

住所(2)
风景总是有限的。以良好的规划、完善的配套以及财富人群聚集而形成的街区,也是构成上等地段的要素。一旦某一居住区形成了明显的阶层与地位含义,人们将因为害怕身处低档社区降低身份,不断向与其身份相符的居住区汇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城市居住格局不断分化,呈现同类相聚、贫富分隔的特征。住在某一个区域,差不多就表明你是哪一阶层的人。
  清王朝时期,北京城曾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之说。民国时期,“东富西贵”开始向“西富东贵”转变,东、西城的区别不大明显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富人区向亚运村、中关村、燕莎附近汇集,在郊外则集中在亚运村北部、西山地区、京顺路及机场沿线一带。南城相对更加落后。在很多人的眼中,住在南城简直就是穷人的代名词,如果自己正好住在南城,那就尽量避免提及(进入本世纪,南城的面貌有所改观,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有所改变)。
  其次,住区和楼宇要有知名度、美誉度。由品牌开发商开发、属于某一地区的代表性物业、与某某明星名人为邻,都是值得荣耀的事情。特别是后一种,往往为人们津津乐道。开发商投其所好,想方设法邀请名流入住。
  第三,面积要大。对大多数人来说,住宅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是最重要的指标。面积大,不仅住着感觉好,也可以在别人问起时如实相告,或者邀请朋友、同事来访。有的人在家中客厅里摆起乒乓球台,仍然不影响沙发的正常使用,这种场面,让来访者一进门就被震住:“这才是阔气啊!”为了这种脸面上的荣光,不少人宁愿举债也要购买大户型。
  而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住宅占地面积的多少才是他们关注的因素。财富人群大都钟情于独立式住宅,从城区的老洋房、四合院到郊区的别墅,直至建立自己的庄园。在自家的院子里和草坪上悠闲踱步,想着“这是我的领地”,“天和地都属于我一个人所有”,这种得意的感觉,是在集合式公寓里居住的人体会不到的。
  第四,设计、装饰等方面上要体现出富裕、尊贵与品位。以前有钱有势的人家,大都是独门独院。房子的进深、高度和面积的大小、屋宇的规格、内外的陈设,无一不是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屋内的样子外人难以考究,就尽量在门前屋外的门楼上做文章。门楼包括门洞、门墩、门槛、台阶等等,要这些玩意干什么?主要是告诉别人,“我这是大宅子,大户人家!”现在集合式住宅占主导地位,要体现居住者的财富状况与文化品位,只能靠房子的内部装饰、物什摆设了。相对而言,要显出豪华容易——只要肯花钱就行,但要体现品位,就要看一个人多年的修养与眼界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5。大场面与高规格:先声可以夺人
[盛大排场]盛大的排场与高调的展示,在各种文化中都非常盛行。它将当事人拥有的财力、人脉和品位,赤裸裸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其实质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公然的示威。
  [名人点缀]这类人物的到场具有为主办者帮衬的功能,活动的档次得到了提升,主办者的社会关系、活动能力也得到了验证。
  [与高位者同行]自己主动上前,与这些位高权重者坐在一起,同台亮相,也能让别人产生“合理联想”。人们的第一反应将是:他肯定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否则怎么会有机会与这些大人物呆在一起呢?
  2004年6月,买下伦敦肯辛顿宫花园豪宅刚两个月,印度裔钢铁大王米塔尔为了嫁女,打造了一场本世纪最气派、最具轰动性的婚礼。他租下12架波音飞机,将1500名各路贵客送到巴黎,参加持续5天5夜的盛大庆祝活动。狂欢地点每天更换一次,都是极度著名而又奢靡的场所,包括著名的杜伊勒里花园、昔日路易十四大摆筵宴的王宫——凡尔赛宫以及路易十四时期财政大臣的古堡等。
  为了方便客人食宿,他包下了巴黎五星级酒店洲际大饭店所有的600个房间,并临时把饭店一层改造为一个大型美容厅。穿着传统印度服装的男子在饭店外面打着鼓,每逢客人进出就向他们抛洒花瓣。饭店门口停着几辆豪华马车,每一辆车上都有一个迷你酒吧,用以接送客人。
  婚庆活动由在塞纳河畔举行的家庭歌舞盛会拉开序幕。揭幕剧是一出长达1小时的话剧,印度宝莱坞头号编剧阿克塔尔根据新娘和新郎的爱情经历亲自撰写剧本,一对新人则在剧中分别饰演自己。演出后,众宾客转到凡尔赛宫,在这里参加订婚典礼和豪华派对。澳大利亚国宝级的流行歌星凯莉·米洛为这场私人派对担纲音乐主角,让来宾们又惊又喜。
  正式的婚礼仪式在巴黎东郊的子爵堡举行。这座17世纪的古堡据说因为比凡尔赛宫更漂亮,曾引起路易十四的嫉妒。印度名厨马哈拉伊带着38位助手为宾客们献上了传统的印度大餐。整个宴会共喝掉5000多瓶450欧元一瓶的法国名酒——“木桐·罗吉德堡”葡萄酒。
  此外,米塔尔还在巴黎西郊的圣克劳德公园临时建起一座木制城堡,并邀请客人们到埃菲尔铁塔公园观看焰火表演。耀眼的光华照亮了艾菲尔铁塔。
  在米塔尔的精心策划下,女儿的婚礼变成了一场让人瞠目结舌的豪门大戏。场面之盛大、花费之奢靡,连欧洲王室的婚礼也难以企及。米塔尔本人迅速登上各国娱乐媒体的头条。虽然整个婚庆典礼花费了5500万欧元,但米塔尔觉得这笔钱花得值,“这个婚礼非常好,大家都很高兴”。它确实将所有来宾和目击者征服了,米塔尔也逐渐得到欧洲上层社会的认可。
  有评论认为,米塔尔借嫁女之机,做了一次昂贵但富有成效的广告,由此形成的无形资产,对米塔尔在世界钢铁市场继续开疆拓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冠盖云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这种盛大的排场与高调的展示,在各种文化中都非常盛行。它将当事人拥有的财力、人脉和品位,赤裸裸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其实质是一种“明目张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