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瓜情缘-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要放开手脚,努力耕耘。凡使用新法种植粮、果、棉、瓜等而增产惠世者,两年内不课税,所在府县衙门给予支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五回 冯公公金殿宣读《诏告文书》 肖家楼授计干扰皇上新政(4)
长顺跳着脚拍巴掌道:“这就好了!这就好了!皇上给咱们们农民做主撑腰了!”
众人也高兴地附和道:“是呀是呀!”
庞广财道:“那个顺口溜说对了,‘洪水退,圣主出’。从今以后,咱们就甩开膀子干吧!”
秀娥道:“先把咱们家的西瓜种好!”
玉娇道:“先得把咱们家的瓜果货栈办好!”
秀娥道:“西瓜重要!”
玉娇道:“货栈重要!”
庞广财道:“行了行了,都重要!”
秀娥和玉娇互不服气。
长顺道:“粮食也很重要!”
庞广财道:“对,我看都重要,就怕咱们跟不上形势。现在皇上发了话,百分之百对咱们有好处。”
全福道:“就怕说了不算!”
长发道:“还怕算了不说呢!”
众人大笑。
庞广财道:“我看皇帝不是那种人,虽然年纪小,可是城府深,很有魄力。比如他着眼于广大农村,关心老百姓,反对伪劣假冒,支持正当经营,就是一个好皇上!”
全福道:“可是,写在纸上的东西,不一定可信!”
长顺道:“对,肖家楼之流再跟着捣乱,真不一定行得通。”
众人听后,一股阴云浮在脸上……
却说肖家楼从宛平县城回家以后,根本就没有把皇上的《诏告文书》放在眼里,悠闲地坐在书房里伏案翻阅《孙子兵法》。
肖存义和肖存利先后进门,齐声叫“爹”。
肖家楼放下书本问:“有事儿呀?”肖存义将手里的几页纸递给肖家楼道:“皇上的新政诏文,关系到咱们家!”肖家楼拿起来看:“哪儿来的?”肖存利道:“我们俩从庞家货栈的院墙上揭下来的。”肖存义道:“粘得太结实,没有揭全。”
肖家楼道:“看来,皇上真要跟庞广财这帮穷小子坐一条板凳了?”肖存义道:“从农业的内容上看是这么回事儿。”
肖家楼将诏文往桌子上一拍道:“废纸一堆,奈何不了咱们肖家!”
肖存利道:“爹,您可不能小看这堆废纸,看其内容,对咱们这样的大富农户非常不利!”
肖存义道:“真要实行开来,恐怕连朱知县也帮不了咱们!”
肖家楼沉思……
肖存义问道:“爹,您看怎么办?”
肖家楼道:“叫侯管家来一趟。”肖存义答应:“唉!”转身出门。肖存利道:“爹,叫他干吗?”肖家楼道:“我让他去趟京城。
肖存义和侯管家进门。侯管家问:“庄主,您找我?”肖家楼问:“你宫里不是有亲戚吗?”侯管家道:“有。”
肖家楼道:“你连夜去一趟京城,跟你亲戚摸摸新政的底细,如果有可能,联络一些反对派搞些破坏,干扰他们推行!”
侯管家道:“这……”肖家楼道:“你怕死?”
侯管家道:“不怕!为了报庄主知遇之恩,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肖家楼道:“你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死,要活着回来!”
侯管家道:“庄主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肖家楼道:“多带几天的盘缠。”
侯管家道:“唉!”转身出门儿。
村口儿上的“庞各庄”三个大字高兴地迎送着男女老少村民们。庞广财与庞学英父女俩腰悬兵器,说着话,从杨柳树遮掩的大道上走过来,庞学英的手里拿着一张纸,可能就是新政的内容,她一抬头,远远地看见侯管家腰悬单刀走出村口,回头对庞广财道:“爹,您看侯管家这时候单独出村干什么去呀?”
庞广财一笑道:“嘿,你可把爹问住了!”也看见了侯管家,“是呀,这时候他干什么去?学英,你说是不是跟皇上的《诏告文书》有关系呀?”
庞学英道:“爹,您也把女儿问住了!”
父女俩一阵“哈哈”大笑,笑后,庞广财说:“赶快藏起来,看他上哪儿去!”说着,父女俩隐蔽在路旁的玉米地里……
侯管家东张西望地走着,一会儿就越过了庞广财父女俩隐蔽的地方,他走了一段路之后忽然站住,如侦察兵一样地窥视了一阵四周,然后就像泥鳅一样钻进那块高粱地。欲知侯管家所为何事,请看下回分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十六回 张居正突想急流勇退 万历帝自订十二事情(1)
却说庞广财父女俩从玉米地里走出来,尾随着侯管家而去,他们穿庄稼、越小河、踏坟地、过树林,一直看到侯管家走上了进京大路才停步,父女俩又纳起闷来……
校兵场上,军士们正在演练步阵,指挥官朱家驯喊着号令。一羽林军骑马来到,下马后将一沓子纸交给朱家驯,上马而去。朱家驯看了一下,然后一挥手,军士们停止操练,朱家驯一挥手里的纸道:“你们听着,这是皇上针对咱们军队所说的新政内容!”念道,“第四,整顿军兵。彻底废黜明军邻伍连坐制,重新进行配置;招募新兵,优中选优;要军容齐整,士气高昂;要加强演练,学好本领,随时准备抵御犯我大明疆土之敌……”
校兵场的一侧围墙处,侯管家探出头来向内张望了一下之后,立刻隐没而去。
冯保在金銮殿宣读着的皇帝诏书已经进入了尾声:“兹诏文,纸轻量重,众卿当认真阅读体会,举一反三,切务遵照执行,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钦此!”
文武群臣一齐参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帝道:“众卿平身!退朝!”说完他离座而去。
冯保大声重复道:“退朝——”
文武群臣们呼啦啦地拥向殿门,张居正还没有迈出殿门,冯保追上来问:“张相国,这下您得意了吧?”
张居正止步,略有不悦道:“公公所言差矣,下官是在为皇上的成熟而高兴!为大明将要旺盛而高兴!为老百姓有了明君而高兴!你说,我能得意什么呀?难道说,公公就不得意吗?”
冯保点首愧情地道:“哦,彼此,彼此!”
张居正道:“彼此,彼此!”说完,走了几步又止步沉思……
书中代言,张居正说的是实话。今天在金銮殿上所发生的一切,使他对眼前这个小皇帝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皇帝决心要打造一个大明盛世,他深信不疑。然而,宣读完《诏告文书》又宣布退朝之后,皇帝没有与他打招呼就扬长而去。这说明,皇帝没有他也行了,因此使他深感不悦和不安,顿时让他对自己的将来结果不好确定,不免有些惆怅。至此,他在钦佩之余,也想到了自己的后路,立刻在心里暗暗地掠过谁也体会不到的一丝苦涩。他看了看不肯抢先出殿的冯保,思绪万千地迈步走出金銮殿……
冯保思考一阵,也随后走出金銮殿,刚要追上张居正的时候,一小太监从后面跑来喊:“冯公公,请张太师留步!”
冯保和张居正同时站住,转身望去。
小太监道:“皇上请冯公公和张太师快去文华殿议事!”
冯保答道:“知道了!”往前走了几步问道,“相国,您说皇上召见咱们有何要事?”张居正道:“走吧,见到皇上就知道了!”伸手相让,谦行在冯保之后……
有几名文武大臣发现冯保和张居正来而又返,止步沉思。
御路上,几个小太监正在用木桶泼水,冲洗地上刘台的血迹,文武群臣经过刘台被杖责之处,躲闪而行,不寒而栗。
书中交代,新政开端,杖死大臣,这就是明朝万历年间所谓的刘台案。刘台的死,为张居正主张、支持万历皇帝的大胆改革移去了路障,搬掉了绊脚石,铺平了道路,震慑了同僚。然而,张居正也为自己日后被人攻击、弹劾埋下了伏笔。
文华殿中,万历帝背对着殿门站立,仰望头上的匾额,匾额上写着“绳愆纠谬”四个大字。张居正在冯保的引导下走进来,张居正跪地道:“微臣张居正叩见皇上!”
第三十六回 张居正突想急流勇退 万历帝自订十二事情(2)
万历帝道:“太师不必大礼!”他以手相搀,“快快请起!”
张居正问道:“皇上将微臣唤回,还有何事相议?”
万历帝道:“坐下说吧!”
张居正道:“微臣不敢,吾皇在此,哪有微臣的座位!”
万历帝道:“太师不要拘束,坐。”抬头看匾,“太师,看这文华殿内有什么变化吗?”
张居正扫了一眼道:“微臣看见了,一块新题写的匾额!”
万历帝道:“对,这是朕昨日写的‘绳愆纠谬’,此字如何?请太师不吝赐教!”
张居正道:“不敢!”拱手,“皇上的书法本来已经炉火纯青,今又猛进,可喜可贺!”
万历帝问道:“朕的字又有进步了?”
张居正道:“恕微臣直言,皇上的字有进步没错,浓墨飞白,撇捺适中,不过……词意欠佳!”
万历帝问道:“何以见得?”
张居正道:“这‘绳愆纠谬’乃是纠错之语,出自本朝嘉靖进士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第四十一折,言‘绳愆纠谬,臣道为先;罚罪赏功,乾纲不替’。皇上原本无错,故微臣以为词意欠佳。”
万历帝问道:“朕虽无错,权当警钟,有益无害吧?”
张居正拱手道:“皇上高风亮节,四海同钦,微臣望尘莫及!”
冯保道:“哎呀,皇上和太师争相客气,让奴才都无地自容了!”
张居正道:“公公才华,藏而不露,只是不到时机耳!”
冯保道:“到什么时候也赶不上皇上和太师!”
张居正道:“公公过谦了。要论书法,还是微臣真的远远滞后!”
万历帝道:“太师若喜欢朕的书法,另写一幅送与太师如何?”
张居正怅然问道:“皇上,您就为这件事传唤微臣吗?”
万历帝道:“当然还有正事!”
张居正道:“既然如此,微臣斗胆提醒皇上,书法再好,乃是文人墨客的痴癖,毕竟不是为君正道,皇上无需为此沾沾自喜,更无必要把精力全用在提高书法上面!”
冯保惟恐万历帝接受不了,忙向张居正示意道:“相国……”
万历帝是有些不服地问道:“鱼和熊掌,两者兼得,有何不好?”
张居正点点头道:“好是好,就怕顾此失彼。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徽宗赵佶的教训,皇上应当引以为戒,他们的诗词书画都很有造诣,但在守土保国上却是一塌糊涂,留下了终生悔恨!难道说,他们还不是前车之鉴吗?”
万历帝脸上有些不高兴,沉默良久。
冯保打起圆场道:“哎呀相国,您怎么能拿古人比喻皇上呀?陛下年轻有为,练得一手好书法显显才能不足为怪。”走到皇上身旁道,“其实,相国也是为了您的江山社稷着想,不然的话,他怎么会为了赶拟诏书废寝忘食地一昼夜不回家呢,如今诏书早已刊印发布,相国仍在这里陪伴皇上,可见忠君为上,是吧万岁爷?”
万历帝大受感动地问道:“太师还没回府?”
张居正道:“是。皇上未准,微臣不敢挪动半步!”
冯保道:“皇上,相国的老父亲可还在卧病之中呢!”
万历帝道:“噢!知道知道,太师,那就赶快回府吧!”
张居正道:“这倒不急,忠君先于孝父,微臣还要洗耳恭听皇上的正事呢!”
万历帝道:“好好好,坐下说,坐下说。”
张居正道:“不敢不敢!”
万历帝道:“相国,让你坐就坐嘛!”
张居正道:“谢座。”坐下拱手,“请皇上训示!”
万历帝道:“朕前番在大兴县遭遇洪险,幸亏庞家人等搭救才保全了性命。庞广财在当地是有名的瓜、粮种植能手,特别是他种出的西瓜,在色、形、甜度和分量上都与众不同。由于当地官家缺乏重视和必要的支持,加之有权有势的大财主们的嫉妒与阻挠,一直没有发扬光大。此次推行新政,朕有意将庞广财立为全国种粮、种瓜的农户楷范,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六回 张居正突想急流勇退 万历帝自订十二事情(3)
张居正听后很兴奋地问道:“啊!真有这样奇异的农民?”
冯保道:“是啊是啊!他家种的西瓜确是一绝,要长则长,要方则方,要圆则圆,而且沙甜爽口。这且不说,还有更奇的呢!”
张居正道:“什么呀?快说说!”
冯保道:“相国听说过不长子儿的西瓜吗?庞广财种出的西瓜就有不长子的,白皮儿、粉瓤儿,吃起来省去了边吃边吐子的麻烦!”
张居正惊喜道:“能人,能人,真是能人呀!”
万历帝道:“通过交谈,庞广财不但有高超的农艺技术,还写了一本种植西瓜的书,惠及百姓,而且还有一颗为大明朝廷效力的忠心。”
张居正道:“好!皇上,微臣想亲自去大兴县见见这位农民,进一步跟他探讨探讨,如果他真想为朝廷出力,咱们就以他为榜样,在新政的指引下,通过他将种粮、种瓜的技术传授给成千上万的百姓农户,把全国老百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提高种植技能,多打粮食、多种西瓜、多缴国税,充盈国库,壮大朝廷!您看可好?”
万历帝道:“好,太好了!”
冯保道:“看把相国高兴的!”
张居正道:“如果庞广财积极地配合起来,再以优惠的法政还利于民,我大明朝六业兴旺、五谷丰登的日子就屈指可待了!”
万历帝道:“如能实现,也足以说明新政的成功!”
张居正道:“皇上说得是!”
万历帝道:“太师亲自去巡视大兴县,朕要多派些人手以防凶险!”
张居正摆手道:“不必。劳师动众反而碍手碍脚,也摸不到实际情况。皇上乃一国之君尚且只带朱督尉和冯公公随行,微臣何德何能自惜生命呢?只身独往足矣!”
万历帝道:“太师是元辅,是国家的栋梁,朕一刻也离不开呀!”
张居正道:“请皇上放心,微臣完工即返。再说,您的大婚婚期已定,微臣还要为皇上主持大婚庆典呢,决不在乡下旷日逗留!”
万历帝道:“好,太师此去千万保重,朕会下旨大兴、宛平两县正堂随时听候太师调遣,保护太师的安全!”
张居正道:“谢皇上!请皇上保重,微臣告退。”说完他起身而行。
冯保送出殿门。
万历帝自言自语道:“良臣呀!忠臣呀!好老师呀!这样忠君爱国的人难得呀!”
冯保进殿道:“皇上,您又发什么感慨呢?”
万历帝道:“太师对朕抱有厚望,事必躬亲,替朕操劳,朕不能辜负太师的良苦用心。朕决定委派你组织工匠制‘牙牌’一块,朕要亲笔御书十二事情,锓于‘牙牌’之上,放于台案,权当座右铭,随时过目,用以自警,少走弯路!”
冯保道:“好!奴才动问,是哪十二事情呀?”
万历帝道:“这十二事情是:‘谨天成、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甚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今后,朕所行与所写如有不合的地方,众臣下可以执此‘牙牌’力谏。”
冯保伸出两个大拇指道:“皇上英明!”
万历帝道:“这不叫英明,叫自省。走,陪朕散散心去!”
冯保道:“奴才遵旨!”
不一会儿,君臣来到宫墙夹道,漫不经心地闲逛。时值傍晚,紫禁城内各个夹道和殿前的宫灯已经亮了起来。万历帝正悠闲地走着,忽然听到一阵铜铃般的宫女笑声传来。万历帝循声走了过去,走着走着,发现笑声是从慈宁宫外的宫墙夹道那儿传过来的。走近一看,慈圣皇太后正在高兴地踢毽子,几个宫女站在旁边拍手欢笑。另有一个中年太监打扮的仆人在打扫门前的树叶杂物,他扫扫停停,有些心不在焉,不时地向太后那边儿张望。
慈圣皇太后停止踢毽子道:“别笑了,你们谁来踢踢?”
宫女翠环上前道:“皇太后,奴婢来试试!”
慈圣皇太后道:“好,一定要踢过一百个!”
翠环道:“遵命!”接过毽子,可是刚要踢,发现冯保随万历帝走过来,与其他宫女们慌忙跪倒在地道:“皇上吉祥!”
万历帝躬身施礼道:“儿臣参见母后!”
慈圣皇太后道:“皇儿来了?”上前扶住万历帝问,“快说说,今日朝上没出什么意外吧?”
万历帝道:“禀母后,有个叫刘台的辽东巡按御史反对新政,屡劝不听,倚老卖老,让我下令杖责了八十大棍!”
慈圣皇太后道:“这些个倚老卖老的家伙,仗着自己有功劳就不把皇儿放在眼里,是得让他们领教领教我儿的威严了!诏文传下去了吗?”
万历帝道:“传下去了,像大兴县庞广财那样忠君爱国的穷苦农民就要扬眉吐气了!一直与庞广财明争暗斗的大财主肖家楼该憋气了!”
打扫杂物的仆人听后一愣,将扫帚掉在了地上,他慌忙拿了起来。
慈圣皇太后道:“推行新政,就得让大多数人过上好日子!”
万历帝道:“母后说得对。推行新政,太师张居正功不可没呀!”
打扫杂物的仆人又是一愣,已无心扫地,有意向前挪了几步,侧耳细听。
慈圣皇太后道:“走,回宫跟母后仔细说说去!”
万历帝道:“儿臣遵命!”忙搀着太后说,“母后慢点儿!”
冯保也上前搀扶。
打扫杂物的仆人露出了真面目——原来是侯管家。他看了看四周,扔下扫帚跑走,只见他蹿房越脊,拐弯抹角,来到太师府门外。这时天黑得如同锅底,人无影,风入睡;巷寂静,蛩低鸣。侯管家摸到门前,用手推了推门扇,里边儿插着门闩。他忽然听见远处有脚步声传来,他立刻隐蔽在黑暗处。后人有一首“越调曲”《天净沙》讥笑侯管家的奴才行为曰:
为谋私利离家,邀功卖命偷杀。不想何能重驾。到头谁怕?须臾落马遭抓。
一顶素轿由四人抬着,顺大街来到太师府门前,轿落之后,张居正走出轿子,抬头仰望寥寥无几的晨星道:“老天爷,请不要让我老父亲的那颗残星坠落呀!”然后,目视府门道,“叫门。”
一轿夫上前击叩门环。
老院公开门出来,高兴地道:“老爷回府了?”迈步出门。
张居正问道:“嗯,我老父亲的病……”话还没有问完,就见不远处的黑影一闪,张居正“啊”的一声惨叫,手捂左臂倒在了地上。欲知张居正的性命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七回 侯管家因利行刺张居正 肖家楼为保自身走县衙(1)
却说张居正“啊”的一声惨叫,手捂左臂倒在地上,众轿夫大惊,知道大事不好,立刻高喊“捉刺客”,一齐向黑影追了过去。那黑影见势不妙,一闪而逝。四名轿夫追至夹道,与侯管家对打起来,战不到十个回合,侯管家一跃,上了街墙跑走,轿夫甲命令道:“追!”四个人也越过街墙追了下去……
老院公知道轿夫们去追歹人,急忙跑到张居正身旁问道:“老爷,老爷!您受伤了?”张居正的左臂顺着手指往外流血,他呻吟道:“不……碍事儿,快叫……”
这时,张居正夫人和小妾玉奴带着小兔子等仆人大呼小叫地跑过来,夫人扑上去抱住张居正问:“老爷老爷,您怎么了?”
玉奴弯着身子问:“老爷,您受伤了?”夫人道:“赶快把老爷搀到屋里去!”
老院公与仆人们搀着张居正走进院来,还没有进屋门就忽然倒在地上。夫人问:“什么伤?”老院公道:“胳膊上中了一镖,不知是什么贼人打的!”夫人道:“玉奴,赶快拿刀伤药去!”玉奴道:“唉!”转身而去。夫人道:“老爷,您坚持会儿!”玉奴慌忙将刀伤药拿来,又急忙帮助夫人为张居正敷药……
这时,侯管家甩掉四名轿夫之后又回到太师府门前,他看看四周无人,手挥单刀猛砍张居正的素轿:“他妈的叫你推行新政,他妈的叫你推行新政!”他正在砍着、骂着,四名轿夫各持兵器返回,轿夫甲大喊:“刺客休走,看刀!”四名轿夫与侯管家打在了一起。侯管家一人难敌四人,虚晃一招,拖刀猛跑,蹿上了大街,四名轿夫随后紧追而去,轿夫甲大喊:“刺客,你跑不了啦!”
候管家见状,弯轻腰,踏碎步,回手一镖,轿夫甲“哎哟”一声倒地未起,侯管家趁机又跑,轿夫乙放眼发现,高喊:“刺客在那里,快追!”侯管家在前面拼命地跑,三名轿夫如同离弦之箭般地猛追。忽然,不知何物将侯管家绊倒,一时难起,三个轿夫惯性而至,一拥砸在侯管家的身上……
张居正还在太师府院内地上躺着,胳膊上系着白布,血被止住。玉奴道:“快把老爷搀我屋去,家父行过医,会治外伤,我能试着为老爷治疗伤口!”
张居正忍痛皱眉道:“好好好,就去玉奴房间!”仆人忙搀起张居正往后院走去。夫人站着发了一会儿呆,也急忙追了过去。
在玉奴的房间里,玉奴伸着两只染着红指甲的白嫩细手在给张居正喂食羹汤,张居正满意地微笑着吃。
轿夫乙进门道:“禀老爷,刺客被我们抓住了!”张居正道:“好,叫什么名字?”轿夫乙道:“他先说姓侯,后说姓肖,最后又说姓庞!”
玉奴听后一哆嗦,羹汤碗落地,瓷碗粉碎。张居正抚摩玉奴的脸蛋儿道:“抓个刺客,你胆什么小哇!”玉奴道:“老爷知道,奴婢连蚂蚁都不敢蹍死喽!”小兔子急忙打扫碎碗残羹……
张居正道:“有道理。这个刺客,到底姓什么?”轿夫乙道:“不知道。”张居正道:“快,把刺客押进来!”轿夫乙道:“是!”转向门外喊,“押进来!”
轿夫甲的胳臂上用衣服包扎着,与两个轿夫押着挣扎着的侯管家进门儿,轿夫丙一脚将侯管家踢跪在地上道:“老实点儿!”
玉奴看见后,浑身发抖。
张居正道:“大胆贼人,为什么要行刺老夫?”侯管家不语。夫人怒道:“哑巴了?”轿夫甲猛踢侯管家一脚道:“赶快说!” 。。
第三十七回 侯管家因利行刺张居正 肖家楼为保自身走县衙(2)
张居正道:“你给我抬起头来!”侯管家眯缝着眼睛慢慢地抬起头来,玉奴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你……”。
张居正问道:“怎么,你认识这个贼人?”玉奴道:“不不不,奴婢胆小,不认识他!”张居正道:“快说,是谁指使你行刺本相的?”侯管家道:“要杀就杀,该剐就剐,何必多问!”
玉奴着急道:“你……不想活了?”侯管家道:“不想活了!”张居正道:“玉奴,你还心疼他呢?”玉奴道:“不,我恨他!”张居正道:“赶快交代,受谁的指使?”侯管家道:“我什么也不交代,只求一死!”张居正道:“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明日一早交刑部严加拷问!”
轿夫甲道:“是!”轿夫们应声将侯管家连拉带扯地押走……
夫人问道:“老爷,现在还疼不疼?”张居正道:“好多了,幸亏没有伤着筋骨!”稍停,问道,“对了,父亲的病怎么样?”
夫人道:“时好时坏,依奴家看,也就是个时间问题。”擦眼泪。张居正长叹道:“唉,老人家现在要走可是太早哇!”夫人道:“皇上已派最好的太医看了。”张居正道:“皇上对咱们太好了!”
夫人道:“是呀。”转对玉奴说,“你给老爷喝点儿温开水,我去熬参汤去!”玉奴答应:“唉!”
夫人出屋,玉奴吻着张居正道:“老爷,奴婢可想你了!”张居正抚摸着爱妾的手面道:“我的小美人,多少天了,老夫也想你呀!”玉奴道:“老爷,您打算怎么处理那个刺客呀?”张居正用不解的眼神看着玉奴……
在灯火辉煌的慈宁宫中,万历帝正在兴高采烈地与两宫皇太后和宫女们逗纸牌……
书中交代,慈圣皇太后(即李太后),是万历生母。两宫皇太后对张居正主张的改革和万历帝不遗余力地推行改革采取了支持和放任的态度,一改穆宗在世时的思想和做法。前者是为了维护祖宗钢浇铁铸的旧制,后者则是旨在巩固和维护儿子的皇权专制。虽然她们的本意是富民强国、壮军盈库、树碑立传,但两宫皇太后万万不会想到,万历王朝还是坏在其宠儿、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衽席之娱’为首的酒、色、财、气之中。这是后话,按下不提。
仁圣皇太后道:“皇儿出牌呀?”万历帝道:“不行,手里没好牌。”慈圣皇太后道:“你也知道手里没好牌不好打吧?”放下纸牌,“皇儿,治国亦合此理,手底下没有几个得力的大臣不行啊!”万历帝道:“儿臣倒觉得张太师就是朕的王牌!”
慈圣皇太后道:“不错,张相国是你要打出的好牌,只要把他捋顺了,你就会赢了全局。告诉你,驸马朱家驯则是一张真正的卧底好牌,这张好牌,我儿可以只握不出,如果轻易地打出去,你就吓唬不住对手了。知道吗?”
万历帝道:“母后教诲得是,儿臣一定铭记在心!”仁圣皇太后道:“还必须记牢。”万历帝答应:“是!”
慈圣皇太后道:“你别看我们俩深居后宫,做娘的无时无刻都在心系着儿子你呀!”
万历帝道:“母后爱儿臣,可谓母仪天下,人人皆知!”
慈圣皇太后道:“记住,张先生是你器重的臣僚,朝廷大事皆可放手于他,但我儿对他只须尊敬,切不宜私交。驸马是你的私臣,你尽可以公堂斥骂,而背地里必须信赖!”
万历帝道:“知道。母后,冯保冯大伴呢?母后还没有提到他呢?”
第三十七回 侯管家因利行刺张居正 肖家楼为保自身走县衙(3)
仁圣皇太后道:“这个母后也替你想到了。”慈圣皇太后道:“你杀了一个倚老卖老的外臣刘台,可还没有在内宫太监中找个杀一儆百的人选,我们看冯保有些拥权自重,难免冒刺扎人,长此下去,惟恐对皇儿不利,你要倍加小心!”
万历帝道:“这厮总是一会儿殷勤勤,一会儿假惺惺,早就该死,现在皇儿看他愈发不顺眼了!”
慈圣皇太后说:“别着急,慢慢来。”呷了一口茶,“为娘还要为皇上举行大婚,国喜在即,天下大赦,哀家们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看到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出现,再说了,冯保对你还有用,现在除掉他还为时过早,只要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万历帝道:“儿臣谨遵母命!”
书中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