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瓜情缘-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历帝一笑道:“行了行了,随朕上朝吧!”
张居正道:“微臣遵旨!”
万历帝前行,张居正和冯保紧跟其后……
紫禁城中的金銮殿前,等待上朝的文武百官已经疲惫不堪,一些人被饿得眼冒金星儿,有的人肚子里咕噜咕噜乱叫唤。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骄阳似火,调皮地灼烤着偌大的紫禁城,红红的大“火球”无情地散发着阵阵热能,似乎故意跟文武群臣们开着玩笑,使他们不住地擦汗,紫禁城如同一口大蒸锅,人人都湿透了朝服。
玉阶两旁站立着众多持枪羽林军,虽然威赫赫,阴森森,但身上也不住地往外冒热汗。
玉阶下的文武群臣,有站、有坐、有蹲、有躺,还有的人用衣袍擦汗。刘台在地上躺着,大汗珠子顺着脖子往外流淌,他乜斜着眼睛看看天,看看人,然后躲避着太阳,可是,那太阳就像火团追着他,故意当头暴晒。
冯保走出金銮殿,站在玉阶上传旨:“皇上有旨,命文武群臣即刻上殿!”冯保喊完,转身走入金銮殿。
文武群臣们听到冯保传旨,呼呼啦啦地纷纷站起身来开始整队。有的自捶腰间,有的双手捂腹,龇牙咧嘴,一片哎呀呻吟之声。
刘台还在地上躺着没动,眯缝着眼睛看着大家整队。徐博走过去,弯腰拍打一下刘台道:“刘大人,别睡了,圣上叫传呢!”
刘台睁大眼睛问:“是吗?”忽地坐起,“我哪儿是睡觉哇,是讨厌的太阳把我晒晕的!”
王国光也过来相搀道:“哎呀刘巡按,您快点儿站起来吧,误了卯可要遭训了!”
刘台道:“他能把我怎么样?我不怕!”
王国光道:“不怕可不行,君命如山,误卯不得了!”
刘台道:“这时间不都是他耽误的吗,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王国光胆小地向刘台作揖,拉着他加入队伍,向金銮殿走去。
万历帝威风凛凛地高坐于金銮殿中的御基龙椅之上,冯保手持拂尘立于君侧,文武群臣按文东武西一字站好,张居正立于群臣中自己的位置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十四回 点名册万历帝扬威 惩反派为改革开路(4)
冯保面向文武群臣抬了一下右手。
文武群臣三拜九叩,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帝高兴地道:“众卿平身!”
文武群臣同呼:“谢皇上!”众人纷纷起身侍立。
万历帝道:“冯伴,给太师看座!”
冯保道:“奴才遵旨!”搬来硬木靠背椅放在龙案下首,伸手示意道,“相国请坐!”
张居正走出队伍,施礼道:“微臣谢座!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撩袍坐在了文武群臣的前首。
刘台狠狠地“呸”了一口,文武群臣表情各异……
书中交代,这是万历五年,就是1577年初秋的时候,十六岁的朱翊钧结束了依靠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幼主生涯,开始成为一位至高无上的真正皇帝。他采纳相国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的建议,改革祖制,整顿纲纪,要在全国全面推出富国强民的新政主张。
万历帝扫视了文武群臣一眼道:“诸位爱卿,今天是朕正式亲政的首日,要颁布一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人人当知,个个应施。因此,朕要亲自点名!”扫视文武众臣,“户部科都给事中徐博!”
徐博出班施礼道:“微臣在!”入列。
万历帝道:“兵部侍郎王国光!”
王国光出班施礼道:“微臣在!”入列。
万历帝道:“刑部主事郑秉性!”
郑秉性出班施礼道:“微臣在!”入列。
万历帝道:“应天府府尹胡琼野!”
无人回禀。
万历帝又点:“应天府尹……”
郑秉性出班启奏道:“回禀皇上,应天府尹胡大人身体不适,现在朝房歇息,微臣马上去传他!”欲走。
万历帝道:“不必了!朕问你,他是身体不适吗?”
郑秉性道:“据微臣观察,他是有些病态。”
万历帝道:“你能保证他是真有病吗?”
郑秉性道:“微臣不敢!”
万历帝怒道:“哼,好个应天府,朕首次点名就不给台阶儿,好大的架子!”扫视了一下文武群臣,然后降旨道,“朱家驯听旨!”
朱家驯出班拱手道:“微臣在!”
万历帝道:“速去朝房,将那个姓胡的拿来见朕!”
朱家驯道:“微臣领旨!”退身而去。
万历帝一扬手道:“慢!”
朱家驯止步回身问道:“皇上还有何圣谕?”
万历帝一挥手道:“朕不见他了!你带人去,剥掉他的官服,收回腰牌,轰出京城,永不叙用!”
朱家驯道:“微臣领旨!”出殿而去。
万历帝接着点名:“大兴县县令朱家驰!”
朱家驰出班施礼道:“微臣在!”入列。
万历帝又翻过一页道:“辽东巡案御史刘台……”
却说朱家驯奉旨驱逐应天府府尹胡琼野回来,正好在午门内遇见了慈圣皇太后在宫女们的陪伴下漫步散心,朱家驯见后慌忙跪地请安道:“儿臣朱家驯给皇娘磕头,皇娘万福,皇娘吉祥!”
慈圣皇太后高兴而爱怜地道:“起来吧!”
朱家驯道:“多谢皇娘!”
慈圣皇太后问:“新政颁布了吗?”
朱家驯道:“皇上正在点卯。”
慈圣皇太后问:“你怎么没上朝哇?”
朱家驯道:“儿臣奉旨驱逐藐视皇上的应天府府尹胡琼野去了。”
慈圣皇太后问道:“他怎么了?”
朱家驯道:“皇上首次亲政视朝,他就敢托病不到,藐视皇上,罪理难容。”
慈圣皇太后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道:“看来,为娘的担心是多余了,皇儿能够驾驭大明朝了!”
朱家驯道:“皇娘英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四回 点名册万历帝扬威 惩反派为改革开路(5)
慈圣皇太后一挥手道:“你快复旨去吧!”
朱家驯道:“谢皇娘,儿臣告辞!”退身而去。
却说万历帝点名已毕,进入正题,只见他环视一下文武百官后说道:“诸位爱卿,知道朕为什么让你们辛辛苦苦地等到这个时辰吗?”
文武群臣齐声道:“臣等愚钝,请皇上明示!”
万历帝举起《诏告文书》道:“朕不明示你们也会略知一二的!那么好,请诸位猜猜,朕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呀?”
文武群臣道:“臣等眼拙,愿听皇上口谕!”
张居正烦躁地看了大家一眼,冯保看了一下皇上。
万历帝非常扫兴地将《诏告文书》扔在桌子上道:“让朕遇到你们这些聪明的臣僚,委实不敢恭维,真是无趣得很!”站起来,“你们张口一个愚钝,闭口一个眼拙;你要朕明示,他要朕口谕。不敢想象,朕的江山社稷交给你们这群失明失聪的人管理,如何才能打造出一个盛世来呀?”皇上又赌气坐下。
文武群臣语不出唇,面面相觑。
刘台双手捧举象牙笏板站出来道:“启奏皇上,我等皆为前朝老臣,忠君爱国,功劳显赫,世人皆知,口碑不断。是否失明失聪惟先帝灵知,两宫皇太后最晓。皇上问话,臣等乃是谦逊礼让,奉君至上。不像有的人,居功自傲,彰显狂能,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听说他还玩弄什么‘新政’把戏,迷惑皇上,偏离祖训,可恶至极!”说完,蔑视了一眼端坐在赐椅上的张居正,然后,气愤地“哼”了一声。
万历帝眼珠一转,故意侧头问身边的冯保道:“冯伴,他是何人,朕怎么没有见过呀?”
冯保道:“回禀皇上,此大人乃是辽东巡按御史刘台刘大人,曾为高拱高阁老门下,先帝时被张相国举荐任职。因为他久在辽东,很少临朝,您只知其名,很少谋面,故而名字与模样难以对口儿。”
万历帝微微点点头道:“哦!是他呀?”
冯保道:“对。刚才您点名时,刘大人还出班应卯来呢。”
万历帝道:“哦,有这么回事。”转问,“刘台,你可知罪吗?”
刘台不服气地反问道:“老臣恪守祖训,忠心为国,何罪之有?”
万历帝道:“你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藐视当今,反对新政,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怎么说没罪呀?”
刘台一抖象牙笏板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万历帝重新拿起《诏告文书》,挑衅般地问道:“刘大人,你猜猜,朕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
刘台不屑一顾地问道:“无非是什么治国新政,要强迫我们忘祖亵训,遵照执行,是不是呀?”
万历帝道:“你说得差不多,但不是‘忘祖亵训’,而是美化祖先。”一举手,“看,这是太师草拟、经朕朱批的《诏告文书》。不过,朕的本意并不是强迫你们执行,是要听听各位的高见。”
刘台不满地说:“哼!什么高见不高见,听也罢,不听也罢,反正都是与祖训唱对台戏的玩艺儿!”
万历帝怒道:“大胆刘台!你假借先帝威名和祖宗遗训哗众取宠,咆哮皇宫,实则欺朕年少,藐视龙廷!朕亲政的第一天,你就敢目无法度,挑拨君臣关系,若不杀你不足以儆百官效尤。朱家驯,把刘台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朱家驯道:“微臣领旨!”
文武群臣顿时目光错乱,东晃西摆……
朱家驯立刻率锦衣卫士冲入,猛将刘台抓肩拧臂,强推硬扯地拖向金銮殿门外而去。
刘台大喊一声:“慢着!”挣脱开锦衣卫士,扑倒在万历帝御座前道,“皇上,容老臣直言下情!”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四回 点名册万历帝扬威 惩反派为改革开路(6)
万历帝怒气冲天地问:“你还有什么下情可说的?”
刘台道:“有!老臣积怨已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万历帝怒道:“积怨?朕看你是抱怨!说!”
刘台道:“老臣早已料到会有兔死狗烹这一天,然而老臣却无怨无悔,老臣对先帝和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当年先皇驾崩之前,曾召见我等近僚,切切叮咛,谆谆嘱咐,叫臣等提醒皇上,绝不可以轻易地废旧立新,推行什么新政,至今记忆犹新。先帝大行,尸骨未寒,皇上就迫不及待地弃旧鞋试新履,臣等深感不安。老臣冒死问问皇上,大明历经二百余年,如铁打钢铸一般,靠的是什么?是祖宗法度森严,民生敬畏,而不是迎合老百姓的所谓新政!请皇上三思,不可走向邪路,毁了大明一统江山!…”
万历帝烦不可耐地问道:“你还有完没完?”
刘台道:“皇上可以不听臣劝,但不能不遵守先帝遗训,那可是您的亲生父皇啊?老臣认为,皇上必须按照祖宗画下的道道儿走下去才是正理,不要推行什么新政!”
万历帝问道:“朕坚决要推行呢?”
刘台道:“你一意孤行,没有好结果!”
万历帝一甩袍袖,将《诏告文书》拍在桌子上道:“推下去,斩!”
朱家驯向锦衣卫士们一挥手,他们重新擒起刘台向门外拖去。
徐博大喊:“等一等!”
朱家驯与卫士们止步回望。
文武群臣一见慌忙跪下高呼:“皇上开恩,饶刘大人一死!”
徐博手持笏板向前道:“皇上,刘大人言厉心诚,为祖制着想,惟恐乱纲,担心在前,气君在后,请免死,微臣愿用性命作保!”
王国光道:“微臣也愿保!”
文武群臣一齐脱冠道:“臣等愿以顶上乌纱作保!”
万历帝“哈哈”一笑道:“怎么?你们都不想做官儿了?”
文武群臣道:“臣等想着继续为官,只是不愿意刘大人毙命!”
万历帝问张居正道:“太师,您看呢?”
张居正向万历帝微微点点头道:“有刺儿也不能怕呀!”
徐博道:“是啊老相国,有点儿反面意见也不怕呀!您是顾命辅臣又是当朝太师,德高望重,就给刘大人求个人情吧?”
张居正拱手道:“徐大人,如今皇上临朝亲政,本相也要逐步还政于圣君明主,今凡一切由皇上决断,本相纵然有求,也不敢干预皇上的圣裁和阻挠新政的推行,恕下官无能为力!”
刘台怒道:“甭求他,见死不救的小人!”
徐博又向冯保拱手道:“冯公公,你给说说情吧?”
冯保道:“哎呀徐大人,我一个奴才能说什么,这是你们外朝的事儿,与内廷不相干,奴才哪敢插嘴呀?”
王国光道:“冯公公,念刘大人多年为官,为朝廷效力,没功劳也有苦劳,今又年迈体弱,白发苍苍,你就给说说情嘛!”
冯保眼珠一转道:“好吧!”速与张居正交换了一下眼神,拱手向万历帝道,“皇上,徐、王二位大人说得有道理,刘御史再不济,也是抗击倭寇、为朝廷立过大功的功臣。奴才认为,新政未颁先斩大臣,恐有不吉利。依奴才看,还是不斩为妙,索性这么办得了……”凑近万历帝,悄声耳语。
万历帝点点头,面向刘台道:“刘台,看在众卿为你讲情的分上,朕免你死罪,但活罪不饶!”
刘台不屑一顾地道:“老臣谢皇上恩典和冯大伴的高主意!”
冯保道:“奴才免谢!”
万历帝道:“朱家驯,将刘台拖出去,廷杖八十!”
朱家驯一挥手,锦衣卫士走上前去,扒掉了刘台的冠帽袍服,连拉带拽地把刘台架出殿外。
文武群臣又一阵哗然。
徐博与王国光再次跪倒求情道:“皇上,刘大人年迈,经不住酷刑,微臣恳求皇上法外施恩,将其降级罚俸,以免皮肉之苦吧!”
万历帝一拍龙椅忽地站了起来道:“够了!谁再多言,一并杖责!”
由于万历皇帝起座太急,将《诏告文书》震得纷纷落地,张居正和冯保急忙俯身捡拾纸片儿。
从金銮殿外传来一声声的惨叫。
万历帝道:“冯伴,让他们将刘台拖远一点儿,不要影响宣读《诏告文书》!”冯保道:“奴才领旨!”快步出门……
御路上,两名锦衣卫士高举红漆木棍,狠狠地轮番抽打着刘台的臀部,刘台四肢趴伏石地,血肉模糊,殷红一片。
朱家驯嘴里在数着数儿:“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
两旁的御林军倒也司空见惯。
冯保快步走来道:“朱督尉听旨!”
朱家驯一挥手道,“暂停。”锦衣卫士停止抽打。
冯保道:“皇上叫你们将刘大人拖到午门外去打。”转身而回。
朱家驯道:“遵旨!”向锦衣卫士一挥手道:“把他拉起来走!”
锦衣卫士们答应一声后就去搀刘台,可是怎么也搀不起来,锦衣卫士甲将手掌放在刘台的鼻子底下一试气道:“朱督尉,刘大人没气儿了!”朱家驯听后大惊。后人有诗感叹刘台式的人物曰:
凡是改革犯异猜,因循守旧理由开。
孤行独意摧身灭,螳臂当车何苦来。
——欲知刘台死活,请看下回分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五回 冯公公金殿宣读《诏告文书》 肖家楼授计干扰皇上新政(1)
却说锦衣卫士甲将手掌放在刘台的鼻子底下一试气道:“朱督尉,刘大人可没气儿了!”
朱家驯听后大惊道:“怎么这样不禁打?”
刘台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说:“朱……督尉,给……我一剑吧,别再叫我受……罪了!”
朱家驯道:“刘大人,下官也是圣命难违呀,就差十来棍了,您再坚持一下就行了。”转对锦衣卫士们说,“将刘大人抬到一个干净的地方,补足十棍,但这次下棍要轻,走走形式而已,明白吗?”
锦衣卫士们道:“明白!”
刘大人道:“谢……谢朱大人棍下留……情!”
朱家驯一挥手道:“快走!”
锦衣卫士们抬起刘台向午门外更远的方向走去……
却说朱家驯命令锦衣卫士们将刘台拖走的时候,金銮殿中的文武群臣还跪地未起。万历帝从张居正手中接过从地上拾起来的《诏告文书》字纸,整理了一下后道:“众卿平身!”
文武群臣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起身按照位置站好。
万历帝一笑道:“诸位爱卿,这回你们知道朕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了吧?说说看。”
徐博出班道:“禀皇上,微臣猜想,一定是有关推行新政的文令!”
万历帝道:“猜对了。你们这不是很能想象吗?为什么总是说自己愚钝、眼拙呀?从今往后,朕不要听谦虚话和奉承话,朕就要看你们在新政的引导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本事,实事求是地奏本,既要说过五关、斩六将,也要讲华容道、走麦城,杜绝只报喜不报忧的庸俗做法,谁做出卓越的成绩,朕就重重地奖赏谁!听清了吗?”
文武群臣高喊:“听清了!”
徐博道:“皇上,果真这样,则百官勤职,万民勤业,友邦勤贡,民富国强,天下必兴盛也!”
万历帝道:“说得好!新政乃人心所向,甘霖润物,非是朕头脑发热,凭空臆断。刚才刘台说什么江山铁铸?去他的吧,铁铸的不刷刷油、擦擦土、除除锈,还会永久发亮吗?朕以为,先帝留下之神器,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得以滋养,发扬光大。否则的话,日久必定要生锈糟透,一文不值!”
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
万历帝道:“朕一贯视诸位爱卿为大明财富,国家栋梁,是多么希望各位臣僚能和朕一道摸石过河、撒猫逮鼠哇!”
王国光道:“微臣拥护新政,愿不遗余力追随皇上,为万民造福!”
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我等望尘!”
万历帝道:“既然诸位爱卿这样忠君为国,朕也将实话告诉大家,先帝遗训、祖宗法制,朕不是全盘否定。”
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
在文武群臣高呼“皇上英明”的声浪中,在午门外受杖责的刘台趴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一名锦衣卫士仍然在执行杖刑。
朱家驯无可奈何地数着数儿:“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
金銮殿中,“皇上英明”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万历帝伸手示意止呼道:“朕英明不英明得让事实说话,天下百姓苦,国库银子少,总是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地过日子不行,不推行新政,大明朝就兴盛不起来,外夷就要欺负咱们。所以,我们决不能按照刘台之流的思想走老路,要大刀阔斧地革新……”
午门外的刘台早已成为死人,任凭锦衣卫士杖责。朱家驯擦了一下眼泪数数儿:“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
刘台无力地“哼”了一声,脑袋一歪不动了。
锦衣卫士甲拦住锦衣卫士乙高高举起的棍子道:“等等!”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五回 冯公公金殿宣读《诏告文书》 肖家楼授计干扰皇上新政(2)
锦衣卫士乙放下棍子。
锦衣卫士甲来到朱家驯面前道:“朱督尉,看样子,刘大人像是不行了!”
朱家驯走上去看了看,又用手背试着刘台的呼吸,遗憾地道:“是够活的。这个倔老老头儿,为什么非要跟皇上较劲呢?”
这时,刘台又无力地“哼”了一声,想张嘴说话,但 说不出来。
朱家驯遗憾地说:“活不了啦,就是活过来也难自理。”
锦衣卫士甲问:“怎么办?”
锦衣卫士乙道:“快向皇上禀报吧!”
朱家驯道:“想找死呀?”
锦衣卫士不敢再多言,等待着朱家驯的决定。
朱家驯看了看金銮殿道:“让他活着还不如让他死了好受!”转向刘台说,“刘大人,您活着不如死了好受,就让我们成全您吧!”向锦衣卫士甲一挥手道,“再补上最后一棍!”
只见锦衣卫士甲一杖打下去,可怜一代功臣刘台,即刻口吐鲜血而殒命……后人有一首《采桑子》词哀叹刘台曰:
暮年不晓随波逝,双脚腾空。双脚腾空,为表坚强自套绳。
怨声吐尽仇加恨,无奖贞忠。无奖贞忠,命赴丰都灭事功。
朱家驯用脚踢了一下刘台,对锦衣卫士说:“你们看着他,防止有人抢尸,我去向皇上禀报!”
锦衣卫士们答应一声“是”,认真地看着刘台那圆睁的双眼而又可怕的灰脸尸首……
金銮殿中,万历帝一举手中的《诏告文书》道:“诸位爱卿理解得好!”然后又拍了拍,“这是一大沓子写满汉字的白纸,可是纸轻而字重千斤万斤呀!”
文武群臣高呼:“金银不如它!”
朱家驯来到驾前跪地道:“回禀皇上,刘台刘大人不堪重责,现已当场毙命!”
文武群臣听后顿时惶然,战战兢兢,不少人呈现出惋惜和后怕的面容,汗雨纷飞。
万历帝问:“死了?”
朱家驯回答:“死了!”
万历帝道:“死了也是咎由自取!自古没有不为变法革新而流血丢命的。但是,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刘台则属于后者,是为阻挠本朝倡导新政的掉头人之一。告知刘台眷属,他是因为螳臂当车,自寻粉身。传旨,把刘台暴尸三日方可葬埋!”
朱家驯道:“微臣领旨!”起身退出殿门。
文武群臣皆汗颜不止,有的还拿出手绢儿擦抹汗珠儿。
万历帝道:“诸位爱卿!”晃晃手里的《诏告文书》,“朕手里拿的这摞字纸,就是阁老张太师废寝忘食连夜为朕草拟出来的新政的《诏告文书》。朕早已责成司礼监秉笔处誊抄刊印,着八百里加急快马传至南北直隶各个府、县以及各地巡抚总兵衙门周知,同时责令各地官府差人张贴。今日,朕本当亲口宣读,与诸位爱卿共享一段激动人心的乐章,不料出了个刘台插曲,大扫朕兴。现在,朕命冯保冯大伴代朕宣读,诏告天下,诸位爱卿注意听宣,谨记在心,大明朝自刘台断气之日起就是朕变法革新推行新政的开始之时!”
文武群臣回应道:“臣等牢记!”
万历帝道:“冯伴,宣诏吧!”
冯保接过字纸,郑重其事地站到了御基前边儿。
大殿中,文武群臣鸦雀无声,垂首恭听。
冯保双手平举诏书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明朝自太祖洪武开基以来,历经二百余年,世袭十二帝。昔先王功绩,铸鼎神坛;将勇功绩,彪炳青史。然土木之变后,国力日渐衰微,民风日渐颓败,以至于东瀛弹丸小邦,也敢屡犯我明朝大国。朕思之又思,悟之又悟,深感疮疤之痛。为防毁我江山之历史重演,非变法革新而不能够驱倭除匪、光耀宗庙、富国强民、振兴社稷……”
第三十五回 冯公公金殿宣读《诏告文书》 肖家楼授计干扰皇上新政(3)
冯保洪亮的声音飞出金銮殿,飞出紫禁城,飞向白云蓝天,飞向广袤的大地。后人有诗赞叹曰:
新政惊流反复回,涛声急伴响春雷。
诏书凤落千家喜,笑脸飞扬万代眉。
冯保继续宣读着:“鉴于斯,喜于斯,朕钦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
在滚流的河面上撒网捕鱼的渔民们听着;在颓败的田园里劳作而衣衫褴褛的农民们听着;在山坡土路上结队而行的流民们听着;在商业店铺接待顾客的店员们听着冯保的声音:“为了尽快地富民强国,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
在宛平县县城的城门正上方镶嵌着“宛平县”三个大字。深深的门洞,厚厚的大门,大门两侧有兵丁手持兵器把守。推车的、挑担的、步行的、坐轿的、骑马的和讨饭的人丁车马进出于城门……
在距城门不远处的城墙上贴着一张《诏告文书》,一群男女群众围观,边看边议论……
肖家楼在肖存义、肖存利和侯管家的簇拥下来到告示前面争看,侯管家主动念道:“第一,整饬吏治,除弊肃贪。凡府县以上官吏,都要按照‘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办事,公铨选、专责成、行久任、严考查。无论国之上下,凡属行贿受贿、废公徇私之官员;欺行霸市、鱼肉商农之差吏;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之士农工商者;凡此种种,一律严据《大明刑典》衡情度理,看重分轻,力惩不殆……”
肖家楼烦躁地说:“别念了,别念了,什么玩艺儿!”然后他转身而去。
肖存义、肖存利和侯管家追上肖家楼。肖存义问:“爹,看看怕什么的?您上哪儿去呀?”
肖家楼道:“回家,看那破玩艺儿干什么?”
肖存利道:“看看对咱们家有利没有?”
肖家楼道:“什么诏文也动摇不了咱们家的利益!”说完向回走去。
侯管家紧跟。
肖存义道:“让爹回家,咱们俩到大兴集市上看看去。”
肖存利道:“走。”
商业街上买卖云集,商幌各异;人来人往,叫卖声杂……
牛忠、马孝腰悬兵器,各抱着一大摞告示向行人们散发。
庞家的瓜果货栈就在这条商业街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买卖红火。大门上方御笔“天下第一瓜”的牌匾显得特别突出,不时引来行人的目光,还有不少人驻足欣赏。庞广财手里拿着几张告示,高兴地走出庞家瓜果货栈的大门,顺大街而去。
在距庞家货栈不远处,庞学智正在向小商小贩和行人讲解贴在房山上的告示内容,他用长枪往墙上一指道:“大家看这一条。”念,“第二,放开集市,鼓励工商。各方手工坊主、商家店铺、货栈购销、行商小卖等等,不必讳言利益,大胆经营。对于公平交易、实货出售者,朝廷保障其自主权;对于以次顶好、虚名假冒等奸诈之徒,官府责令取缔;对于致死人命的,坚决绳之以法,荡其家资……”
农田地里,庞学勇和秀娥、玉娇以及全福、长顺、长发等七八个农民正在自己的土地上干活,有说有笑。庞广财手里拿着《诏告文书》,高兴地顺着田间路走来,他挥了挥手里的东西喊:“学勇,县衙发《诏告文书》了,有咱们农民的事!”
大家听后,纷纷放下手里的农活,来到庞广财的身旁,争抢《诏告文书》看。庞广财道:“别抢别抢,我给你们念念!念念对咱们农民有用的条款吧?”
众人异口同声道:“行!”
庞广财念道:“第三,稳定国本,提携农桑。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人,自古食于农而衣于桑,上至君王下达民仆,均概莫能外。今行新法以求强国富民,重中之重则在于兴农。朝廷将褒奖农户垦荒种地,确有奇方绝法技艺者,可自行配选,或种粮、或植果、或栽蔬、或育瓜,都要放开手脚,努力耕耘。凡使用新法种植粮、果、棉、瓜等而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