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贵名媛-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礼还是不该收这些礼。如果收了,就是心虚;如果不收,那就是彻底撕破脸。韩家这分明是在试探,哪里是为了巴结。他们不敢在徐熹面前做什么,就从后宅入手,来林氏这里试探。林氏双手微微颤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该如何做。

“恐怕还得和爷商量商量才好,我毕竟是个妇道人家,爷们做什么,我不懂,也不好干涉。这图我确实喜欢,可我不想为着自己的喜好,把我们爷给拖下水。说句不好听的,这巡盐御史的官不好做,我们爷又向来是清廉的,我自然也要谨小慎微。再说世间都传闻韩家朝中有人,想来那位户部右侍郎大人定是有求必应的。京都中的官儿,自然比我们爷这种外放的要耗用些。”林氏平复了心态,思量着还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虽说话不好听,可韩二太太胡言乱语一通,难道还不许她发泄心中的怨气吗?

韩大太太脸色一僵,万万想不到林氏会如此说,脸上颇有些挂不住。

“天色不早了,各位慢走。”林氏最后端了茶,又要榴花将那幅《石榴图》收拾好送还给了韩大太太。

韩家三位太太大包小裹地来,又同样的大包小裹地走了,一时间就让整个盐院都炸了锅。林氏没买韩家的帐,就代表着徐熹不买韩家的帐,韩家几乎是要彻底地完了。

“我就说这位徐大人不是好欺负的,那韩家是太猖狂了,以为抱住了有权有势之人的大腿,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曾大人在盐院中留了探听消息的小厮,几乎第一时间就知道韩家女眷灰溜溜地回去的消息。

“那韩家作恶多端,有了今天也不过是因果循环。谁不知道他们家老太爷双手血腥,害死的盐商,小官吏数不胜数。幸好老爷您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要不然恐怕也得吃亏,就算一家子没什么大碍,恐怕一辈子游宦的仕途却是没了。”曾夫人在一旁道。

“老天助我,可算是派了个老虎来。人家靠山硬,腰杆子挺的直,我们是望尘莫及。人家吃肉,我们跟着喝汤,却也算是好事了。”曾大人叹了口气道。

韩家的太太们前脚走,林氏就匆忙要人去给徐熹传信儿。果真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徐熹就到了内院,看着林氏笑。

“你做什么笑,你知不知道她们拿了什么来送我?”林氏心里像热油浇了一样。

“不过是贵重的首饰罢了,还能有什么。”徐熹早就知道韩家会坐不住,来送钱。可既然决定要撕破脸,徐熹早就嘱咐过韩家的东西,一样都不收。因此当知道韩家的太太们拿着那包小裹来送礼的时候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什么首饰,是戴进的《石榴图》,你说这是不是暗示,他们知道了什么,所以来威胁我们的,对不对?”林氏连忙道。

果然徐熹的脸色一凝,却也不过是一瞬,接着就嘴角微翘,笑着安抚林氏道:“不怕,没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回家

深棕色宝相花纹云锦棉袍在秋日的艳阳下闪着光,惹得徐老太爷翻来覆去的看。林氏也经常给徐老太爷做衣衫,可不知为什么,老人家总是觉得林氏中规中矩的女红比不上丽姐儿不那么细密整齐的针脚。徐老太爷满心欢喜,笑的见牙不见眼,试了试长短,肥瘦正合适。

“祖父,孙女很想开个点心铺子,可没有人手。”反正每次给曾祖父做针线之后,曾祖父总想着拿什么东西送给丽姐儿,于是丽姐儿主动最先开了口。

“这有何难,等回了苏州,我会吩咐徐寿给你几个人。听你的意思,你的点心铺子会很小,想来四五个人也就够了。待回了苏州,我会让徐寿去找一间空置的小铺子,直接买下来,你也方便行事。”徐老太爷满口答应。

“可我开点心铺子这件事恐怕爹娘都不会同意,莫不如孙女就说点心铺子是您的,孙女只是替您打理如何?”丽姐儿还希望徐老太爷做他的保护伞。

“你个鬼灵精,年纪小小,心眼儿倒多,知道找我这个老头子给你做靠山。”徐老太爷笑着道。

“您老人家腰杆直,做靠山最适合不过。”丽姐儿笑着拍马屁。

“什么难事,我答应了!”徐老太爷听了丽姐儿的话哈哈大笑,直接答应了丽姐儿的请求。

这下好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店铺经营不善或是徐熹和林氏的责难,都有老太爷挡在前面。丽姐儿暗自松了口气,只一天一天地算日子,就等着回苏州的日子。

转眼就到了深秋初冬,处于江北的扬州天气也愈发的冷了。林氏再也不耐烦一波波的或是官家或是商贾的女眷往她院子里跑,说些无关紧要的话,送些价值昂贵的礼品。于是在征得徐老太爷和徐熹的同意之后,林氏决定带着孩子们和大部分下仆于立冬之前回苏州。

“你带着孩子们先回去,我和祖父再待段日子才能回去。”徐熹笑着对林氏道。

“公务这么繁忙吗?”林氏对于徐熹不能送老婆孩子回苏州感到诧异。

“马上就要立冬,接着就是年下,一年的盐税,进贡都要核对,忙碌也正常。”徐熹笑着道。

“那我就带着孩子们留下。你这么忙,没人照顾,我心里不踏实。”林氏想着这阵子徐熹早出晚归,三餐要不是她叮嘱,恐怕都忙得吃不上饭的事情来。

“快回去吧,我知道你担心我。可这盐院着实与晨园没得比,你和孩子们在这里着实委屈了。我一个大男人,也冻不着,饿不着,不过忙碌了些,却也算不得什么。”天气渐冷,扬州比不上苏州气候温润,徐熹不想委屈老婆孩子。

林氏还想再说,却被徐熹打断道:“过些日子扬州会不太平,你现在带着孩子们回苏州,我也安心。”

“要发生什么事吗?”林氏连忙问。

“我也不清楚。总之你定了日子,带着孩子们回去就是了。”徐熹笑着安抚林氏。

“那好吧。”林氏看着徐熹不想说实情,也就没刨根问底,总之男人在外面的大事,她一个内宅妇人,知道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把后院给看好。

回苏州的日子定在了十月初二,丽姐儿和几个弟弟都很高兴。扬州不是不好,只是盐院没有晨园好,地方不大不说,还总有人来叨扰,院子就没有一刻是安宁的。虽然几个孩子都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一匣子贵重东西盖上盖子就不显眼了,这和这段日子所遭受的打扰最多只能算是好坏相抵。所以一听说要回苏州,几个孩子都蹦的高高的,笑容都格外甜美。

码头上,不只徐熹和徐老太爷在和林氏与孩子们作别,还有平时与林氏多有接触的官太太们,商贾太太们来送别。自然她们都拿了重礼,可林氏的态度意外地强硬,任谁的礼都不收。在码头这么个场合,众人都看着,收谁的不收谁的,都不好。都收下来是给徐熹招祸,莫不如一件都不拿,任谁都说不出什么。

终于在徐熹恋恋不舍的目光下,乌篷船载着林氏和孩子们越行越远,最终消失在茫茫天水一片中。

“抛下妇人之仁那一套,要知道人家都已经算计到你妻儿老小身上了。现在好容易有了机会,再不出手,那就是你无能了。借着皇上的势,本就该是一网打尽的时候,你可千万别心软。”徐老太爷冷不丁的低语让徐熹浑身僵硬,虽只是一瞬,可徐老太爷还是在心底叹了口气。

乌篷船在江面上轻快地行驶,而丽姐儿和几个弟弟则闲来无事吃点心。丽姐儿最新开发的夹糕被碧草新添了几味馅料,分别是梅子,豆沙和南瓜,造型美观,颜色分明,味道也好。喜哥儿,乐哥儿和欢哥儿都喜欢,就连林氏也觉得味道很新奇。

“这点心确实不错,可我怎么觉得太过油腻呢。”丽姐儿看着油油的双手,有些不舒服。

“奴婢特意瞧了,往常点心都是煎的,这回是油炸的。”碧草在一旁道。

“那怎么不煎改炸了?”丽姐儿问道。

“奴婢想着炸的可能比煎的香,却不想还是煎的好。且炸的费油,本钱多了,赚的少了。”碧草显然是在找寻最优的制作方法,结果改良却不大如意。

丽姐儿没说什么,想着碧草的心意是好的,说多了反而会让这种劳动积极性会消失的。再说碧草设想的也确实不错,炸的确实比煎的更香一些,从气味上来说,更容易吸引顾客。

“姐姐,这个梅子馅的最好吃。”喜哥儿笑着道。

因为夹糕本身是经过煎炸的,所以对于喜清淡不喜油腻的喜哥儿来说,夹着舒爽的果品梅子馅料是最好吃的。

“才不是呢,明明是芋泥的最好吃!”乐哥儿最喜甜,芋泥口感棉糯,味道很合他的胃口。

“明明是南瓜的最好吃。”欢哥儿拿着油纸包着的点心大声反驳。

丽姐儿在一旁笑笑,却想着豆沙的味道也很不错。一路上,几个孩子叽叽喳喳,林氏倒也不觉得闷,对于一天的路途也没什么感觉,只知道船一靠岸就到了苏州。

来码头接人的是徐寿,他带着家丁和丫鬟婆子浩浩荡荡的,很有威势。

“劳烦了。”徐寿是老太爷身边的,林氏自然是客客气气的。

“不敢不敢。”徐寿很是谦逊。

待林氏带着孩子们回了晨园,丹桂,芳草和青杏都迎了出来,每人脸上都挂着适宜的微笑,恭谦有礼。

“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园子里可是有什么神神鬼鬼的?”每次出行之后,园子里都有些差错。

“园子里很安静,没人出什么夭蛾子。”丹桂笑着道。

林氏自然最信丹桂,也就安了心道:“看来那红豆走了,园子里也清静了。”

“那红豆是被有心人送进来的,自然是个不省心的,可现在园子里被清肃了一番,想来那些有心人也没那胆子了。”丹桂笑着道。

而后丹桂看着林氏面色倦怠,连忙和芳草服侍着林氏歇下,留下了芳草,这才回了涵珍馆。

丽姐儿和三个弟弟回了涵珍馆,先吩咐丫鬟们把从扬州府带回的物品摆放好,又嘱咐丫鬟烧水梳洗,这才消停下来。【。52dzs。】

“这段日子你辛苦了,我从扬州带了不少好东西,这件镯子瞧着还不错,就赏你了。”青杏独自一人看着涵珍馆,怎么也要奖赏一番。再说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是青杏一人负责着金铺的账目,累身不说还累心,赏个金镯真不算什么。

“这太贵重了,奴婢可不敢收。”青杏倒不觉得在涵珍馆中辛苦,看账目也不过是所长,倒是丽姐儿不在,她成天地闲着,什么活也没有,乐的清闲。

“给你就收着,不算贵重。”不过是个一两重的金镯,丽姐儿在扬州看了不少好东西,早就财大气粗起来。

青杏见推辞不过,也只好收下,接着就拿出帐本来给丽姐儿看。

“这是金铺不到两个月赚的银子,请小姐过目。”青杏的账目写的很清楚,蝇头小楷很是好看。

丽姐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有了一千两银子的盈余。

“生意这么好?”丽姐儿连忙问道。

“可不是嘛,那石掌柜可是个精明的。自从他上次见了小姐的开业前三天的活动,就照猫画虎,上个月又推了买一赠一的活动,可是大赚了一笔。”青杏笑着道。

丽姐儿嘴角微翘,深感出身蜀香二掌柜的石掌柜是个人才,营销手段很是先进。既然金铺赚了这么多,那启动甜品铺子的资金就充裕了,只等着徐老太爷从扬州回来就万事大吉了。丽姐儿是带着微笑进入梦乡的,为此一连几天都笑的开怀。

待到了立冬,林氏把三个儿子从涵珍馆挪出,又带去了凝晖堂住着,涵珍馆又恢复了已往的宁静。三个弟弟是能吵闹的,他们回了凝晖堂,过于安静的涵珍馆反而让丽姐儿不适应。

当林氏带着孩子们围坐在一处吃羊肉饺子,鸡汤馄饨,涮锅时,榴花则赶忙跑了进来,对着林氏低语道:“夫人,外面闵家和黎家闹的厉害,说是要退亲。”

“这从何说起啊?”林氏带着孩子们去扬州的那段日子,黎家与闵家定亲,还过了文定,眼看着就要下聘礼乐,怎么还闹出来退亲?这要是真退亲了,闵家二小姐怎么办啊?这种事情向来是姑娘家吃亏。

第二百七十二章 绣娘

即便是榴花压低了声音,丽姐儿还是听见了,她也很吃惊。先不说退亲对谁的影响大,明明是两败俱伤的事情,黎夫人与闵夫人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怎么就到了这种地步。

“都过了文定了,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林氏疑惑着问榴花。

“具体的奴婢还没打听出来。”榴花也是疑惑不解。

“眼看就是年下了,这又闹腾什么。”林氏不禁感叹。

众人都是爱八卦的,不论男女老少,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是关于闵黎两家退亲的事。丽姐儿虽也爱八卦,却怕绿萼因为打探而得意忘形,最后被林氏抓住把柄。因着上次丽姐儿失口,林氏回到苏州之后就怕有人带坏丽姐儿,因此特意找了丽姐儿身边的丫鬟婆子去了凝晖堂很是敲打了一番。尤其是绿萼,林氏怎么都看她不顺眼,要不是因着丽姐儿喜欢绿萼这个丫鬟,林氏怕为了一个丫鬟伤了母女情不值当,绿萼恐怕早就被撵出园子了。绿萼在林氏心里挂了号,丽姐儿也彻底将绿萼管束起来,就怕她行事不周,被林氏抓了把柄,最后两头为难。再说绿萼被林氏惦记上了也是因为她的不慎,她多少对绿萼有些愧疚,再说绿萼要是真的被撵了出去,她面上也不好看。于是丽姐儿也就只好听听园子里的小丫鬟和婆子的碎嘴,从而满足自己的八卦。

“听说黎家家底不厚,聘礼特别寒酸。闵夫人本就不喜闵二小姐嫁过去,看着黎家的寒酸样子,实在是咽不下那口气,就说退亲了。”一个小丫鬟道。

丽姐儿心里犯迷糊,觉得既然已经定亲了,闵家就不会因为聘礼多少而轻易退亲。

“哪儿啊。是黎家嫌弃闵家倨傲,气不过才要退亲的!”另一个小丫鬟接着道,“说是闵夫人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黎夫人这些日子受了不少的气。”

丽姐儿暗自点头,觉得这话有还算有道理。毕竟退亲这样的事情,男方受到的影响小一些,所以才有恃无恐。黎夫人主动退亲更符合现实,想着黎四姑娘的性子,再看退亲这件事。想来黎夫人是不好惹的。

几个小丫鬟也大多是听别人说,来回传话,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句。没什么实质性的因由,因此丽姐儿的好奇心也就瞬间淡了下来,不再感兴趣了。

外面还在因为闵黎两家亲事闹的沸沸扬扬的,转眼却被另外一个轰动性消息给压了下去。那就是两淮巡盐御史徐熹在短短三天之内,一共查抄了二十一个盐商的府园。重点查抄的就是身为盐总商的韩家。徐熹此一举,震动了两淮,整个南直隶都惊动了。上至从二品的布政使,下至州府县衙的小吏,无人不知徐熹的雷厉风行。

而林氏从外归来的采买得知此事时,更是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她实在想象不出温文尔雅的丈夫能这么做。难不成这就是他说的“不太平”?

丽姐儿听了此消息倒也吃惊,不过想来韩家那么嚣张,徐熹收拾他们也是迟早的事儿。可这么大动静,却是始料未及。不过后来又想,父亲的为官之道很是内敛,能如此大张旗鼓的恐怕是有人在背后撑腰。什么人能给两淮巡盐御史撑腰?丽姐儿嘴角微翘,自然是皇上了。看来那位户部右侍郎要倒霉了。她清楚的记得那位户部右侍郎姓郑,而他的女儿正是小小年纪就算计一大把的郑敏儿。

外面的事情丽姐儿不管。也管不了,只天天关起门来数银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金铺赚的银子就一天天的多起来。只要银子赚的没有以前多,石掌柜就会想各种各样的营销法子来大赚特赚。因着生意好,吴师傅收了原来跑堂的小伙计罗小风来帮忙,众人也都喜闻乐见。

“先把年底的红封都封出来吧,生意这么好,金铺里也没几个人,干脆赏钱都加倍。”丽姐儿看着银灿灿的元宝乐的见牙不见眼。这可是通过自己劳动换来的银钱,和收到价值昂贵的礼物不一样。

“是。”青杏笑着道。

于是几个丫鬟动手起来,红封包的极快。眼看着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丽姐儿这才觉得有些凉。身处江南,天气冷的晚,可到底还是冷,那种阴冷还是受不住的。

“点个炭盆吧。”丽姐儿吩咐道。

“夫人早就送来银霜炭了,是奴婢们疏忽了。”翠篱连忙道,然后就连忙吩咐小丫鬟们去备下炭盆。

“这种天气吃涮锅最好,你去和石家的说,多备些羊肉,我饿的很。”丽姐儿笑着吩咐碧草。

碧草应声而去,丽姐儿身边只留下了青杏和绿萼。绿萼自被管束起来之后,愈发的沉稳了,再不复以往的跳脱,这让丽姐儿很高兴。毕竟是给人做丫鬟的,瞧着主子的脸色过日子,沉稳些总比跳脱的好。

“园子里的程绣娘怕是要回乡了,说是再不回来了。”青杏是个闷的,不大爱说话,三人一时冷场,绿萼就出来救场。

“为什么?”丽姐儿疑惑。

程绣娘年轻时是江南一带极富盛名的绣娘,手艺很是了得,原来在江南最大的绣楼锦绣居中做活。听闻她绣出来的东西都很是抢手,即便是一方帕子,也价值千金。因着做绣活,程秀娘蹉跎了最好的年华,一辈子没嫁人,直到熬坏了眼睛,才从锦绣居出来辗转给大户人家做绣娘。其实程绣娘也不过四十来岁,因保养得当,看着更年轻,再想找个人嫁了也不难。人人都说有个伴总比孤苦无依的好,只可惜程绣娘并无此意。

“说她的眼睛不济事了,到底是再不能拿针线了,不想在园子里白吃饭,要回老家去。”绿萼接着道,“她又没有亲人,眼神又不好,这么些年积攒下来的银钱难保不被人惦记,真是可怜。”绿萼边说边摇头,很是不忍的样子。

“你们没劝劝?”丽姐儿对程绣娘的印象很好,程绣娘说话很温柔,做事很利落,很温和的样子。

“怎么没劝,绣房的人,洒扫处的丫鬟们,看门的婆子们,哪个都劝了,可她就是不松口,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听说她明天就要去夫人那里请辞了,想来她执意要去,夫人定然也是要肯的。”绿萼道。

“可惜了,我还有心要她来指点我的针线呢。”丽姐儿从丹桂那里学不到什么新知识,在女红上也感觉愈发地无趣,偶尔程绣娘教给丽姐儿一些针法,丽姐儿才会觉得有趣。

不大一会儿,碧草就带着小丫鬟们从小厨房端了涮锅回来,这个话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打住了。

炭盆烧的暖,涮锅也咕咕冒泡,去凝晖堂与林氏说话的丹桂也回来了,亲自给丽姐儿布菜。

“夫人那边吃的也是涮锅,还想着小姐来的,想请小姐过去呢。不想小姐这边也在吃这个,刚刚芳草看见了丫鬟婆子端锅子,就回去回话了。”丹桂笑着道。

“娘亲那边有爹爹的消息吗?”丽姐儿最怕那些被徐熹逼急了的人会狗急跳墙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要知道徐老太爷和徐熹那里身边除了一个鸣琴会点功夫,剩下的都是无力自保的。

“说是老太爷和爷都平安无事,要夫人不要担心。可夫人哪里禁得住这种敷衍,已经派了一部分护院去扬州了。”丹桂夹了一箸给丽姐儿。

丽姐儿点点头没有说话。

“要奴婢说,去抄家的都是衙差和步卒,他们又不是吃干饭的,哪里要家中的护院去护着老太爷和爷。听闻盐院地方不宽敞,这些护院恐怕都住不下。可为了夫人能安心些,奴婢也就什么都没说。”丹桂继续与丽姐儿絮叨。

丽姐儿点点头,不得不说丹桂说的都对。

“还有一件事儿,绣房的程绣娘要请辞回乡,夫人可是好一通的挽留呢。”丹桂接着道。

丽姐儿没想到程绣娘动作这么快,连忙道:“那娘亲有没有问程绣娘到底是为什么啊?”

“怎么没问,问了好久,也不知问了多少遍。凝晖堂的丫鬟婆子们都觉得程绣娘不识抬举,不愿意打理她了,程绣娘这才开口。说是她想把毕生的绝技传给后人,又想着她一辈子都没成亲,也没个孩子,老无所依,就想买个女孩子做女儿,等女儿长大传授技艺再找个女婿招赘。”丹桂本来不该把这些话说给丽姐儿听的,可丽姐儿不像一般的小孩子那般懵懂无知,也就不怎么忌讳了。

“这个确实是人之常情。”丽姐儿点头道。

“可不是嘛,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夫人不准也不行了。于是就赏了程绣娘二十两银子,准她回乡。”丹桂道。

“我还想着没人教我女红,就让程绣娘来做教习呢,这样看来,我是无法满足她的心意的。”丽姐儿唉声叹气地道。

丹桂听了这话,明显一怔,电光火石中出现了一个念头。

第二百七十三章 水仙

“老太爷只是说不让夫人请教养嬷嬷,却没说不许找个人指教小姐针线清贵名媛。那程绣娘可是一身的手艺,哪怕是学个皮毛也是受益匪浅。”丹桂一边给林氏倒茶一边道。

一大清早丹桂就到了凝晖堂,一边对着林氏嘘寒问暖的,一边亲自上手服侍。芳草和榴花都插不上手,知道丹桂是有话与林氏说,就都避了出去。

“可程绣娘昨天已经请辞了,而我也准了,朝令夕改的,恐怕不妥当。再说不过一个绣娘,我再花重金请一个技艺更高强的就是了。”林氏蹙着眉头为难道。她一直想着给女儿请女红师父的事情,不过左挑右拣也没个好人选。后来因着园子里不太平而成日担忧,再就是去扬州,回来又有不少杂七杂八的事儿,慢慢地就忘了这一茬。

“夫人说的话有理,可程绣娘的技艺毕竟最高,她那手双面绣,这许多年夫人可曾听说过谁会?况且程绣娘性子温和,小姐也喜欢她,两人又合得来,夫人又何必舍近求远呢!再说这件事情只要把程绣娘说通了,让她主动留下来,不就皆大欢喜了。”丹桂连忙道。

“怎么说才能让她留下来?”林氏被丹桂所说动了几分心思。

“那程绣娘无非是想收个女儿,传得一身技艺,后继有人。满园子里无依无靠的丫鬟多了去的,让程绣娘随意挑不就是了。有夫人给她作主,当她的靠山,她哪里还有回乡的心思啊。她就不怕她一个孤老婆子回了乡间,被人欺辱,手中攒下的大笔银钱被人惦记吗?再说她收了丽姐儿做徒弟,园子里的人只有敬重她的份儿,她只要不傻就一定会应承下来。”丹桂的话着实有道理。这让林氏转过弯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事儿是我疏忽了,嘴上说心疼闺女,却到底把她的事儿忘的一干二净。多亏你还记着。”林氏对丹桂笑着说话,心里对丹桂的细心愈发地满意。

“那事不宜迟,现在就把程绣娘给叫过来?”丹桂怕程绣娘今天一大早就要出园子。

“对对对,得赶紧把程绣娘给拦下来。”林氏连忙叫了芳草就把程绣娘叫到凝晖堂来。

程绣娘行李都收拾妥当了。只等着园子开门就要出府,却不想芳草亲自来请。程绣娘不明就里,心里直打鼓,可又一想她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又理直气壮了。待到了凝晖堂,林氏一脸的随和说起了丽姐儿的针线,程绣娘才明白了林氏的意图。

“我自然知道你想收个女儿。传得一身手艺。将来招赘,后继有人。这样,只要你留下来给丽姐儿指点针线,我不但照着女先生的份例给你束修,还许你在园子里随意挑可心的丫头给你做女儿。”林氏笑着道。

林氏的许诺果然是中了程绣娘的软肋,她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应承下来。这样的好运气可遇而不可求,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她眼睛不好。但教个把人还没什么。再说御史家的小姐生性聪颖,性子也好,她教着不累,也算投缘。而林氏做主给她收女儿,是再好不过,有官夫人做靠山,将来也不怕有人欺负她这个孤老婆子,有冤无处诉。

“夫人放心,老婆子别的不敢说,教教针线却是小菜一碟。夫人今日的慈心,老婆子必然涌泉相报,把我一身的本领对着小姐倾囊相受。”程绣娘捡了个大便宜,自然想着不能辜负主人家一片善心。再说她心里明白即便是把她一身的手艺教给丽姐儿,也不过是为了官家小姐搏个好名声,将来好找人家。与将来她要教收养来的女儿女红技艺是不一样的,那时才是真正的靠手艺过活,养家糊口。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一会儿就把丽姐儿叫来,让她拜师。”林氏笑着道。

“夫人折杀老婆子了,夫人抬举老婆子是老婆子的福分,可不敢让小姐来拜我。”程绣娘清楚丽姐儿在园子里的地位,在主子们心里的高低,自然不敢托大。

林氏满意地笑了笑,对丹桂点点头,为女儿请女红师父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自那以后,涵珍馆就又多了程绣娘。丽姐儿把程绣娘安排在最大的厢房,与丹桂是隔壁,给了她最佳的待遇。涵珍馆中的婆子丫鬟瞧着丽姐儿对程绣娘的抬举,外加上程绣娘本身就是个简省的,因此众人也都恭恭敬敬地叫上一声“程嬷嬷”。

程绣娘每天只教丽姐儿一个时辰,教十天歇一天,教的很细致,并不粗糙。丽姐儿很喜欢程绣娘慢悠悠地教授,也就学的很认真。程绣娘的教授明显很有条理,从配色到针法,从衣衫到络子,样样都有,每样都新鲜。

“我师父教了我整整十年,从早到晚,就没一刻歇息。有时候我记不住那么多繁杂的针法,师父就拿柳条抽小腿,还说记得疼才能绣出好东西,到最后也不过是熬坏了一双眼睛。还是识字好,如今看着小姐写写画画,我心里羡慕的很。”程绣娘看着每次她教给丽姐儿的针法和打络子的方法,都被丽姐儿详详细细地记录在空本子上,心情很微妙。一方面她觉得这法子新奇,另一方面又觉得到底是识字的人少吃亏。

“只靠着记性好我是害怕的,还是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的好。万一忘记了,直接拿了本子来看,否则总是一遍遍的找师父,我心里也过意不去。”丽姐儿画了最后一幅针法图,待墨迹干了才敢合上。

“还是小姐仔细。”程绣娘对丽姐儿的学习态度很满意。她从不指望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能有什么好手艺,却不想丽姐儿是个心灵手巧的,也喜欢做针线。

自此丽姐儿每天的生活除了管家,数银子又多了一堂针线课,这让丽姐儿的生活很充实,对于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

“小姐,于媳妇来了。”丽姐儿刚刚睡醒了午觉就听见绿萼说话。她懒洋洋地起身披衣服,待漱了口才与绿萼对话。

“送什么来了?”到了冬季,碗莲与菊花依次凋谢,整个房里光秃秃的。前段日子还有满园子的木芙蓉能剪来插瓶,可到了现在,除了等着腊梅花开,就没什么花可赏了。

“送水仙来了,这时候的水仙正当季。”绿萼笑着道。

水仙是不错,可水仙本身有毒,那花不能在房里久放。丽姐儿不经意地蹙了蹙眉,却没说什么。到底是下面的人一片心意,贸贸然地拒绝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