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气安康-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我不说了,我不说了。好小兰,你饶了我吧”葱绿衣衫姑娘一边笑一边躲,两人闹成一团。
“瞧这二人疯的你们两个小心一点,别让剪子把那些缎子划破了,那些名贵的缎子并不是你们能赔得起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笑骂道。
一提及那些名贵的料子,两人马上缩了手,嘿嘿地笑着。
李小兰笑道:“何姐姐,你放心,我们会小心的,怎么说也不会给林记绣庄丢人的”
葱绿衣衫姑娘也笑道:“何姐姐,你就放心好了,即使弄坏了,我们小兰姑娘神仙般的绣工也会帮你绣回去的。”
后一句话颇有恭维之意,小兰笑笑,两人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去,做起自己的活计来。
“林姐姐的身体要紧吗?”刚才那位三十多岁的妇人把苏文清拉到一边,关切地问道。
“好多了,不过这长久积下来的病,一时半会也好不了,需慢慢养着。”苏文清笑道,知她是真的关心。这个妇人叫做何彩屏,绣工在扬州城里也是有些名气的,林氏请了她来做质量监督,素日里与林氏十分交好。
何彩屏点点头,脸上仍有担忧:“我昨天下午就见她苍白个脸,劝她回去歇着,她又不肯。唉,肯定是累的。”
果然是累的,苏文清微微叹口气,不明白林氏那么拼命干什么。林志海那边的费用她都全部攒好了银两,就连高中以后的人情礼数,诸如谢师礼什么的,她都筹划好了,根本无需林氏操心。
想到这,苏文清忽然心中一动,莫非,林大娘知道自己的病日益沉重,大限将至,就想着给唯一的儿子留下一笔钱,才这样不爱惜身体地拼命劳作?
第四十章锦绣坊内生变故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叫道:“何姐姐何姐姐”
何彩屏走出门去,见门口立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正是锦绣坊的小群,忙笑道:“小群姑娘,谁差你过来的?”见小群一脸焦急的样子,不由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何姐姐,还真被你说中了。今天一大早送过你这边来的丝线,有几种花色配错了。莫嬷嬷刚刚才发现出了问题,把管事的芸姐姐骂哭了,火急火燎的差了我过来取回原来的丝线。”小群连珠炮似的快速说道,“何姐姐,你有空没有?把今早送过来的丝线全拿给我,再去锦绣坊取些配好色的丝线来。”
刺绣里,丝线配色相当重要,几十种的色彩,稍有偏差,便会谬之千里,更何况这还是进贡的物品。难怪锦绣坊的莫嬷嬷那么紧张,大清早就差了人过来。
何彩屏看看屋里十几二十个绣娘,有些为难道:“小群姑娘,今早锦绣坊送过来的丝线我还没动,就放在桌子上,我取了给还你。只不过,今天林姐姐病了,我一个看着这里,实在走不开……”
“这……”小群看了看铺子里面坐着的十几二十个绣娘,知道此刻正是赶工的紧要关头,若没个人看着,用错了丝线,或是绣得不工整,返工重绣就会拖慢整个工程的进度。
“可是我那边,莫嬷嬷也催得紧呀”小群为难了。
“不就是跑个腿的事,这有何难?”苏文清笑着迎了上来,她听了一会,也听明白了,两方都要赶工,独独缺了一个跑腿的。
“何姐姐,”苏文清转向何彩屏道,“关于刺绣这些针线活我不大在行,这样子好了,你看着铺子,我跟小群姑娘过去一趟。”
小群喜道:“苏姑娘能跟我走一趟就太好了。“
于是,何彩屏把放置在右边角落桌上的丝线取了过来,递给苏文清。苏文清寻了个布袋装好,跟着小群上了停在林记绣坊门外的一辆马车,向锦绣坊行去。
说到锦绣坊,苏文清也只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马车从城南驶到城西,绕了半个扬州城,才到达锦绣坊。
一下马车,苏文清便呆了一呆。说到绣庄,苏文清在扬州住了几年,也看到过不少,但还真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绣庄。
迎面而来的是一座装潢得异常豪华的两层楼阁,苏文清目测了一下,初步估计占地有五六百平米之多。气派的门楼,琉璃瓦飞檐,八角灯笼精致玲珑,门上一顶巨大的长方匾额,“锦绣坊”三个金粉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煜煜生辉。
门前停了一排的马车,排成了一条长龙,从车上下来的均是些衣着华丽的贵夫人和娇柔的小姐们。想必这锦绣坊除了承接皇宫大苑的订单外,也对外开放营业。
小群领着苏文清走进大门,穿过旁边的一条花香小径,便到了另一座二层的阁楼前。原来这锦绣坊共有前后两幢,前一幢开入对外做生意,后一幢就是绣娘上工的地方了。
后一幢相对而言,防守严密多了。大门前各站了一名虎腰熊背的家丁,对每个进出的人进行严格的盘查。苏文清心想,那两个穿着家丁衣衫的人,说不定是莫嬷嬷雇来看守门院的打手。
换句话说,这后幢的楼阁,就是一个工厂,那两名家丁,就是工厂的保安。
那两名家丁一见小群,马上换上一副笑脸,想必是熟识的:“哟,小群姑娘,这么快就转回来了?莫嬷嬷在里面等得心急呢。”眼睛往苏文清这边瞟了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小群冷冷地看了那两人一眼,道:“这位姑娘,是从林记绣庄过来换丝线的,是莫嬷嬷要见的人。”
一听是莫嬷嬷指定要见的人物,那两人家丁马上换上了恭敬的神情,鞠躬哈腰地把苏文清迎进了大门。
苏文清一踏进大堂,便明显地感到了这个偌大的厅堂的宽敞。五六百平米的空间里,一排排的摆满了绣架,上百个绣娘坐在绣墩上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整个大堂寂廖无声,唯一听到的,就是苏文清等人走进来的脚步声。
大堂最前面的位置,摆了一张八仙桌,桌前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约五十的嬷嬷模样的妇人,这位妇人穿着墨绿色缎面锦纱小袄,满头珠翠,厚重的妆容掩去了眼角的鱼尾纹,眼睛却极为有神,透着精明强干。
小群一见那妇人,便迎了上去,道:“莫嬷嬷,这位是林记绣庄过来的苏姑娘,来换丝线。”
莫嬷嬷便抬了抬头,放下了手上的麻姑献寿彩绘茶盅,漫不经心地扫了苏文清一眼,呶了呶嘴:“小群,把这位姑娘带到后边的仓库去,给林记那边的丝线就放在二层格子架上。”
小群应了一声,朝苏文清示意,带着她朝后边走去。
原来这后面的阁楼连着一个大院子。院子里砌了几个大水池子,想必是用来涤洗衣物的,旁边的背光的一块空地上,整整齐齐地放置了几排竹架上,上面架了些粗圆的竹篙。
小群去后边取丝线去了,把苏文清留在院子里。苏文清闲着无聊,见右侧花圃里一株不知什么花开得鲜艳,正想过去看个究竟。突然不知从哪里跑出一个丫头,端着盆热水一路急走;走得跌跌撞撞的;竟朝她撞了过来。
那姑娘似乎没料到院子里会有人,看着苏文清的眼里露出奇怪的神色,脚步却收不住,一盆热水竟向苏文清洒来。
苏文清迅速地往外一闪,见那姑娘端着热水的手却不松开,整个人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似的往前栽去。
“小心。”苏文清赶忙上前扶住她的身子,用力拽住她的胳膊。那盆热水前倾了一下,地上顿时被溅湿一片。
那姑娘惊魂未定,端着木盆朝苏文清望来。苏文清暗叹,这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却要端着一大盆这么有分量的热水,还要一副急冲冲的样子,难怪会站不稳。
不过,幸好,没洒到自己身上,不然的话,找谁赔去?
小姑娘神色有些惶然,咬着嘴唇不说话。苏文清以为她被吓傻了,正要询问,却见小姑娘突然端着热水走到不远处的池子那边,一溜烟又跑了。
苏文清不由失笑,这个小姑娘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到底要干什么?
正想着,却见那个小丫头又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她先往木盆里加了些皂粉,然后摊开布包,拿出几件衣裳,就要放入木盆里。
苏文清心中一动,忙喊道:“慢着”
那个小姑娘被苏文清这突兀的一喊,吓了一大跳,睁着惊惶的眼睛朝她望了过来。
苏文清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举目细瞧,见小姑娘手上拿着的果真是丝绸做成的衣裳,心下不由暗叹,这个小姑娘也太鲁莽了,弄坏了还不知要多少钱来赔呢。刚才她就已注意到了,这个小姑娘穿着灰黄的粗布衣衫,明显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小姑娘,你这样做,会把这些丝缎做成的衣裳弄坏的。”苏文清柔声道,把木盆里的热水倒去一半,用瓢勺舀了池子里的清水,用手试试水温,然后重新放入皂粉,再让小姑娘把衣裳放到木盆里。
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手头上有了一些钱,她也到一些牌子店里买过几件苏杭那边运过来的衣服。由于是丝绸做的衣裳,格外的娇贵,洗涤与晾晒都特别有讲究。
“丝绸的衣裳要这样洗才不会损坏衣物。”苏文清柔声解释道,把手伸进木盆里,娴熟地轻轻地搓洗着。
在翻转衣物时,苏文清注意到衣裳有几点小小的墨汁,想必是小姑娘不小心蹭上去的。她再加了一些皂粉,加大了力度,小心冀冀地在那些沾有墨汁的地方来回搓洗。
这样反复几次以后,墨汗尽数被洗去,浅淡得根本看不出痕迹。苏文清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换了盆清水,转头问小姑娘:“这里有醋吗?”
小姑娘睁着惊奇的眼睛望着苏文清,正要说什么,突然,一个人影冲了过来,苏文清抬头正要细看,就见那个人影迅速地揪起小姑娘的耳朵,把她提了起来,接着手猛地用力一挥,“啪”的一声巨响响彻整个后院。
苏文清愕然地睁大眼睛,她看到那个瘦弱的小姑娘如一片落叶般仆倒在地上,头上同时炸雷般传来一个恶狠狠的叫骂声:“你这个死蹄子,存心要弄坏我的东西是不是?这么贵重的衣料,你赔得起吗?”
说话的人身材臃肿,双手叉腰,一副凶神恶煞的神情。那墨绿色缎面锦纱小袄让苏文清看得很是熟悉。原来她就是刚进门时苏文清看到的那个莫嬷嬷。
那个小姑娘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由于被狠狠地掴了一巴掌,半边的小脸蛋高高肿起,五个指痕清晰可见,嘴角,一丝血线蜿蜒而下。两只小手也被蹭破了皮,血珠从掌心处冒了出来,混着尘土,肮脏一片。小姑娘眉头紧皱,想必疼得厉害。
“怎么回事,这个小蹄子是从哪里钻进来的?”莫嬷嬷叉着腰,瞪着小姑娘,眼中闪着歹毒的光芒。
小姑娘眼中泪珠滚动,她用手背擦了一下嘴角的血丝,哽咽道:“是芸姐姐让我进来的。我娘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芸姐姐说,如果我娘一天不来的话,那这个月加班的费用全没了,所以,芸姐姐让我代替我娘来找些活干”
“芸娘”莫嬷嬷怒火冲天地喊了一句,这才想起什么似的,指住旁边的一个穿着黄色衣衫的丫头喝道,“你,去前堂把芸娘叫来这个死蹄子,存心要造反了”
黄色衣衫的丫头连声应道,满脸惶恐地跑往前堂。
第四十一章京城来的岑姑娘
苏文清看着这场殴奴大戏,心里震惊得无以形容。肇事者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为了尽孝才到这里来的,何至于这样大打出手,还要大动干戈地追究责任?
再看那位小姑娘,脸也肿了,手也蹭破了皮,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还一副诚惶诚恐做错事的样子。其实也不过是把几件衣裳弄脏了而已。
苏文清忍了两忍,终没忍住,正想说几句公道话,还未待她开口,就听一个清脆的声音道:“莫嬷嬷,这一大早的,你这里就这么热闹啊?”
苏文清抬头望去,见通往后院的拱形圆门边,立着一位十四五岁的姑娘。那姑娘一身粉红色长裙,披了件银白色斗蓬,俏生生地站着,闪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旁边,站着一位手执折扇的十五六岁的少年,一个玉树临风般的少年,目光灼灼地朝这边望了过来。
苏文清低了低头,怎么这么巧,又会在这里碰到那个南昭王府的纨绔子弟?
“哟,是岑姑娘啊,哟,还有小侯爷,这么早就过来了。”莫嬷嬷顿时堆起满脸的笑容,殷勤地迎了上去,“是不是怕我们锦绣坊的人偷懒怠工啊?放心,我看着呢,那批春装,保证这个月月底完工。”
粉红衣衫的少女走了过来,看看那个一身脏污的小姑娘,再看看莫嬷嬷:“莫嬷嬷,你这里的规矩该改改了。这个小姑娘孝心可嘉,值得褒奖。春梅,赏她一锭银子。”
莫嬷嬷唯唯喏喏地连声应道。就是这时,从那位粉红衣衫的少女身后转出一个丫环模样的人,把一锭银子塞到了小姑娘的手上:“拿着,我家小姐给你的,拿去给你母亲治病去。”
小姑娘一时愣住,看着自己手中沉甸甸的银子,竟说不出话来。
苏文清侧目看去,见那锭银子极有分量,足足有五两之多,嘴角不由微露一丝笑意,看来,这个岑姑娘倒真是一个大方的主儿。
“你这死蹄子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莫嬷嬷骂道,“岑姑娘赏你银子,连句道谢的话也不会说,真是……”
“好了,小孩子不懂事,别跟她计较。”岑姑娘不耐烦地打断莫嬷嬷的话,抬脚朝苏文清这边走来。
“你刚才说什么,说要醋吗?”岑姑娘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苏文清,然后又看看木盆里的丝绸衣料。
“对。”苏文清点点头,指了指木盆里的衣裳,“这些衣裳弄脏了,用皂粉搓洗干净之后,换盆清水,滴几滴醋,会使衣料更加柔软,也不损衣料。”
岑姑娘点点头,转身向莫嬷嬷问道:“莫嬷嬷,你这里有醋吗?”
“这……”莫嬷嬷露出为难的神色,她这里是刺绣作坊,又不是制醋作坊,哪来的醋?
“我家有,我家就在离这不远的地方,我回家去拿。”说话的是刚才摔在地上那个小姑娘,她把银子揣在怀里,一溜烟跑了。
“你懂这么多啊,我没洗过衣裳,不知道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学问。”岑姑娘看看苏文清,由衷道。
“哪里,这是常识。”苏文清笑笑道。在现代,这个小常识是每个穿过丝绸衣服的人都懂的。
她眼角余光掠了那位岑姑娘一眼,见她一双手如青葱般白嫩,手腕上一只色泽清澄的极品玉镯子,难怪说没有洗过衣裳呢,果然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再看莫嬷嬷对她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肯定是位有着显赫家世背景的人物。
这样想着,嘴角不由扬起一丝自嘲的笑意,这扬州城,天下富庶之地,什么背景的人没有?自己倒是大惊小怪了。
说话间,那个小姑娘已经跑了回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小半碗食醋,一阵酸酸的气味飘扬在院子上空。
苏文清接过,滴了几滴下去,等几分钟后,再挂到阴凉处的那些竹篙上。
“岑姑娘,听说你姑姑前几天生了个大胖小子,对”莫嬷嬷小心冀冀地说着,一边看着那个岑姑娘的神色,见她笑着点点头,忙道:“这可要恭喜岑姑娘了,这个消息呀,都传遍大半个扬州城了。老身也准备了一份贺礼,麻烦岑姑娘带到京城去……”莫嬷嬷满脸堆笑,眼角的鱼纹眉因脸部的扭曲而显露无遗。
“那好,反正我过几天就回京去了。”岑姑娘无所谓道,看着苏文清把衣裳从木盆里拿出,晾到另一边的竹篙上去。
“那就劳烦岑姑娘随老婆子走一趟。”莫嬷嬷讨好的笑着,把岑姑娘引进了前堂里。小侯爷也收了折扇,跟了过去,经过苏文清身边时,有意无意地瞟了她一眼。
黄色衣衫的丫头匆匆地带了芸娘朝后院走来,见莫嬷嬷一行人,忙垂手侧身闪过一边。
待莫嬷嬷走远了,黄色衣衫的丫头才忍不住问道:“芸姐姐,我看莫嬷嬷对那个岑姑娘恭恭敬敬的,似乎颇有来头,那个岑姑娘到底是谁呀?”
“小声点。”李芸娘警告道。这个芸娘也不过是个年约二十三四的年轻女子,这个时代的女子嫁人嫁得早,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她抬头看看那个粉红色衣衫的背影越走越远,慢慢叹息一声道:“毕竟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大小姐啊。”
“芸姐姐,那人到底是谁啊?”黄色衣衫的丫头又问道。
“什么这人那人的”芸娘打了一下黄衣衣衫丫头的脑袋,看了看围上来的人,“小红,你们上段时间不是在谈论着京城发生的事情吗?”
“我们上段时间没谈论什么嘛,只不过是京城皇宫里的岑贵妃生了个皇子,京城都在盛传这个小皇子会成为太子,庞贵妃可能会失宠……”小红皱眉回忆道,猛然住了嘴,瞪大嘴巴,“那个岑姑娘也姓岑,你是说她是京城那位岑贵妃的……”
“岑贵妃是她姑姑。”芸娘点点头,“你没看见莫嬷嬷看到她那副讨好的样子,这样的贵人谁敢得罪啊。”
如今,京城的皇宫里,最有势力的两位贵人,一位是权倾朝野的庞太师的女儿庞贵妃,另一位是岑宰相的女儿岑贵妃。两宫贵妃明里和和气气的,暗地里相互较劲。两位贵妃先后有了身孕,年前,庞贵妃生下了一个女儿;年后,岑贵妃生了一个儿子,抢尽了风头,大有凌云直上的气势,宫中传闻,皇上去华锦宫岑贵妃那里的次数比栖凤宫庞贵妃那里的次数多了许多,甚至有人大胆猜测,或许,皇上不久以后就会立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到那时,岑贵妃母凭子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芸娘转头替小姑娘拂了一下凌乱的头发,再抚摸着她红肿的脸颊,心疼道:“小云也真是受罪,都是姐姐不好,累着你了。”
小女孩懂事地摇摇头:“娘说不能怪姐姐,姐姐是在帮我们。”
晾晒好衣裳的苏文清也走了过来,笑道:“这位是芸姐姐,待那些衣裳风干了,记得收起来。”见芸娘点点头,再问道:“芸姐姐,你说,刚才那位是岑贵妃的侄女,她不是应该呆在京城里吗?到这里干嘛来了?”
“或许是在京城闷得慌?”芸娘沉思了一会道,“所以她才向皇上讨了这个差事,做起这季春装的监工。现在,她就住在南昭王府里。”
“这样啊。”苏文清点点头,难怪呢,她会与那个南昭王府的二公子一起来。
那边,小群已经在叫她了,苏文清便笑笑跟众人告别,接过小群手里的丝线回林记绣庄了。
回到林记绣庄,何彩屏已经在门口翘首等着焦急,见苏文清回来了,忙迎了过来:“小清,真是麻烦你了。这不,要在裙摆处绣上几朵梅花,这批丝线,正等着用呢。”
“何姐姐说哪里话,林大娘病着,还得多亏你帮她多看着点。”苏文清也客气地笑道。
说了一会闲话,苏文清惦记着家里病着的林氏,便跟何彩屏告个别,出到门口忽地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道:“何姐姐,怎么不见刘婶子?”刘婶子也就是刘家妹子,刘嘉宝的娘亲。年前她还在扬州街头摆地摊卖荷包绣花鞋之类的物件,后来,她听林氏说,自那件事后,刘家妹子也少去扬州街头摆地摊了,而是到了林记绣庄做了一名绣娘。
“你说刘家婶子啊,”何彩屏叹了口气,前段日子绣庄不景气,没什么营生,再加上她那个儿子也要上学堂了,刘家婶子就辞了这里的工,到城里一家大户人家家里做浆洗去了。不过,”何彩屏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听说工钱虽高,但那户人家是苛刻出了名的,全府上下上百号人,总共才雇了两个浆洗的妈子,加上刘家婶子一共三人,做起来是没日没夜的,唉,真够累的。”
苏文清笑笑,大户人家不都是这样的吗?家业大,支出大,方方面面都用钱,实在没有办法削减的话,那就只能往下人身上抠了。
回去的路上,苏文清忽然觉得有些奇怪,街上一下子多了好多官兵。她正纳闷的时候,忽觉有人扯了她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李惠娘。
“小清,你怎么在这?”李惠娘见到她一个人在街上,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林大娘病了,我去帮她照看一下铺子。”苏文清答道,看了看街上三三两两的官兵,“惠娘,这究竟怎么回事,怎么街上的官兵一下子多了起来了?”
“我听说,向荣绸缎庄夜里遭贼了,偷了好几十匹的丝绸缎子,还有一种特别名贵的雪缎。幸好店里的伙计夜里睡得不沉,要不然的话,整个绸缎庄的货物都会被搬空。”李惠娘吐了吐舌头,“听说损失了近千两银子,今天一大早的,那个绸缎庄的东家就急冲冲地往扬州衙门报案去了,听说他的娘子,在家哭得跟泪人似的。这不,”她指了一下不远处的城门,“现在全城搜查,就连城门也设了关卡,进出的人一律都要接受检查。”
向荣绸缎庄,就是那个让人扮鬼来吓唬黄二嫂子一家的那个绸缎庄吗?苏文清暗暗冷笑,这算不算是恶有恶报呢?
第四十二章苏氏说要搬到苏府里
在往回走的路上,碰上扬州军械局的陈奇,正带着几个军士到张家冶铁作坊加强警戒,见到苏文清笑着打招呼:“苏姑娘这几天出门要小心一点啊,近来劫匪猖厥,听说就在昨天夜里,朱记陶瓷庄里一批运往北方的陶瓷在半道上被打劫了,人被打晕,货物全部劫走了,现在官府正派人加紧搜捕这些土匪流寇……”
苏文清笑着谢了,心想这世道怎么了,说乱就乱了。
回到苏氏蘑菇园,先去房里看看林氏。林氏还未醒,负责浆洗的李大婶在屋里尽心尽职地看着,一点也不敢疏忽。
林氏睡得很安详,脸色也恢复了正常。苏文清这才放下心来,叮嘱了李大婶几句,便到后园去巡视。
远远的,张嬷嬷那响亮的嗓门就传了过来:“……。这段时间也真是怪了,一下子接连出了两个案子,好像约好似的……。我今天早上就看见住在隔壁的王大娘家的大儿子正要出门,就过去问个究竟。”
张嬷嬷说到这里的时候,又习惯特别停顿了一下,看众人的反应。
王大娘的大儿子是扬州知府衙门的衙役,张嬷嬷这么一说,众人马上来了兴趣。小桃最先忍不住,一个劲地催促:“张嬷嬷你快说啊,别卖关子了,你打听到什么了?”
“也没什么,”张嬷嬷慢条斯理说道,“就是王大娘的那个儿子说,昨天半夜接到报案,说是朱记陶瓷庄运送货物的那批人刚出扬州城,就在城外二十公里的树林里遭到了打劫,货物被洗劫一空,负责运货的那几个伙计每人吃了一刀,躺在地上直哼哼,后来都被送到医馆里去了。”
“不对呀,”李五娘皱皱眉头,“我听说朱记陶瓷庄负责运货的那些人,都是有些功夫的,所以这几年也没出什么事。”
张嬷嬷冷笑道:“那些人只不过会些花拳绣腿的功夫,吓唬老百姓还可以,真正遇到劫匪,还不是吓得屁滚尿流?听说劫匪只来了三两个人,就把朱记陶瓷庄的那十几个人全撂倒了。”
众人听得咋舌,三两个人就把会些拳脚功夫的膀圆腰粗的汉子全打趴下,那些劫匪的功夫可真不是一般的高强。
“近来扬州城里不太平,各位出门时都小心点。”苏文清走了过来,笑着叮嘱大家。
‘苏姑娘,”张嬷嬷也笑道,“你一个年轻姑娘家,更要当心一点。还有,世道如此不太平,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这个蘑菇园的营业啊?”
苏文清心中一动,现在这扬州城里世风日下,那些南面北面来的客商,应该提醒他们当心一点,多带几个保镖保护货物,以免被那些猖獗的劫匪洗劫了,还不知道找谁哭去?至于依靠官府,那还不如依靠自己来得实在一些。
“大家放心,不会的。”苏文清含笑道,“我马上交待下去,给各路客商送个信,说眼下不太平,让他们来购货时多带几个人来。”
晚上的时候林氏的精神好了许多,也能出来吃饭了。苏氏再仔细给她诊了脉,开了方子,苏文清熬了药,服侍林氏吃下去,再守着她睡着。从林氏房里出来时,天时已经深夜。
夜凉如水,夜风还带着寒意,苏文清双手环抱了一下胳膊,才发觉自己穿得单薄,根本抵挡不住这春意的寒凉。正要转回自己的房间,抬头的时候,居然发现苏氏房里亮着灯,发出桔黄色的光。苏文清沉吟一下,抬脚往苏氏房里走去。
“娘,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苏文清轻叩窗棂,问道。
“哦,是小清啊,快进来。”屋里传来苏氏的声音。
“娘,你是在担心林大娘的病吗?”推开房门,苏文清轻声问道。
苏氏崇尚简约大方,屋子里的摆设也相当简单,一床一桌,几张椅子,桌上摆着一副茶具,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侧靠于床榻上的苏氏,柳眉紧锁,似有一些愁绪挥之不去,见女儿进来,招了招手,示意她坐到床榻边上来。
“娘,你到底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让女儿替你分担。”苏文清依言坐在苏氏身边,乖巧地问道。
苏氏轻轻叹息了一声:“你舅老爷,今天下午到医馆里来,极力要我们搬过去。”
“为什么?”苏文清一惊,纳闷问道。这事不是已经过去了吗?“再说,我们住在这里,也住得好好的,若是搬到他府上去,还得麻烦人家。”
心里却想着,那个地方,还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只听苏氏又深深叹了一声:“其实,你舅老爷也是一番好意,他说近来扬州城不太平,担心我们寡母孤儿的,万一真来了劫匪也没个人照应着。至少他府上人多,有丫环有家丁的,安全方面自是不成问题。”
“娘,你同意了?”苏文清紧张问道。
苏氏爱抚地拍拍女儿的手背:“清儿,娘知道你不愿意搬过去,但是,你舅老爷也是一番好意,他今天下午在医馆呆了整整一个下午,说什么也非要我们搬过去。还说,以前是他对不住我们,现在说什么也要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苏氏望定女儿,“清儿,你看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
苏文清心里“格登”一下,看苏氏这副神情,看来似是被说动了,毕竟是兄妹情深啊。
可是,真的要搬过去吗?苏文清一想到那个魔窟般的苏府,就觉得不寒而栗。那苏府里面不好怀意的苏梁氏,那几个难相处的表姐与表哥,还有那些狗仗人势的丫头婆子们。她们搬过去,能有好日子过吗?那个软骨头的舅老爷苏锦书能够保护她们吗?难道要像赵姨娘与她的女儿苏月娥一样,为保平安,一辈子装傻下去?
“清儿?”苏氏见女儿眉尖紧蹙,知道她相当为难。可她哪知道,她的这番话,给苏文清出了一个难题:明知前有虎,偏向虎山行。苏文清此刻正为如何保全两人的性命安全绞尽脑汁,苦思无策。
“要不,我们不搬过去了,我明天就回绝了你舅老爷去。”苏氏轻声道,脸上现出些许失望。
苏文清一怔。自己或许光顾自己了,没有考虑到苏氏的感受。虽说自己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舅老爷没有一丝感情,但苏氏不同,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哥哥,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