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日,冉非泽离开十天后,白玉郎忽给她拿来一封信:”冉叔给你的。”小伙子那一脸不赞同很是显眼,苏小培当没看见。
不过怎么会又给她信呢?难道她这段心情不好,白玉郎看出来了?冉非泽有说心情不好也给封信?
苏小培把信打开了,这次信还挺长,他很体贴地没写文言文,这让苏小培心里很暖,看完了,忍不住笑。
信是冉非泽行到一半的时候写的,他告诉她沿途经过了哪些城,都有些什么特色景致,他说他依约把她的信送到了沿途的庙里,让她莫挂心。他说他前几日在客栈落脚的时候把苏小培送他的烧鸡和酒拿出来吃,被小二瞪了。他说那个小气巴拉的小二哥嫌弃他不在他家店里买食,他说那小二哥越瞪他,他还越不在他家店里买食了。他说她买的烧鸡和酒味道相当好,他很喜欢。
苏小培能想象冉非泽气死客栈小二的模样,他有时候就是挺像个孩子,故意挑衅气人,明明高大魁梧的壮士,偏偏时不时幼稚一下。苏小培看着他的信,一直忍不住笑。他在信里说待他落了脚,有了固定的住址,就告诉她。
苏小培心里一跳,差点以为他是在邀请她过去投奔他,但而后一想,他的意思是那样她也可以给他回信了。
果然又过了近十日,苏小培再一次收到了冉非泽的信。这次他说他已到了平洲城旁边的武镇,在那边落了脚。他告诉她他住的房子是怎样的,周围有什么风景,又说武镇上有许许多多的江湖客,多是粗糙汉子,他这壮士在这里倒显得斯文雅气了,这让他颇是自信。他说若她在此,定会夸奖他的。他又说这里的东西跟石头镇差不多价钱,有些更便宜些。例如馒头五个铜板两个,他说他都帮她算好了,她的月钱可以买两千个馒头。
苏小培看得哈哈大笑。
冉非泽在信里头又说了些琐事,虽然琐碎,但是苏小培看得津津有味。信的最后,冉非泽道他落脚的地方已定,盼望着她的来信。信里夹了张他写好地址的信封。又告诉她把信交给白玉郎便可,他会安排人送信的。
苏小培看了信后心情非常好,她飞快地给他回了一封。她说了她现在的生活状况,安稳,但是有些闷。她告诉他近来没发生什么大案子,她只好天天看旧案卷宗。她还告诉他说找人的事没有进展,她有些心慌。
最后她把白玉郎告了一状,说她若是把这信交给白玉郎,他肯定要念叨她私相授受于礼不合。不过她打算跟白玉郎说这信她是光明正大的授受,不是私的,让他别唠叨。她又问他到底交给了白玉郎多少信,她说他只给了她两封,其它的还都藏着呢,她想把这些信都拿回来,让冉非泽跟白玉郎说,让他交出来。
苏小培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所以信写得又长又快。写完了,她把信放进冉非泽准备好的信封里封好,然后拿去交给白玉郎,请他帮忙安排递送。
不出她所料,白玉郎果然撇着眉头瞅她,苏小培笑笑,指了指信封上的字,那是冉非泽的字,是他让她写信的,真的不能怪她唠叨她。
结果白玉郎道:“那也不能回得这般快。”他掂了掂信的重量,又补一句:“还写得这般多。”
嘿,这意思是女子太过积极主动回信也是于礼不和?他到底在嫌弃什么?真是太小家子气了,看看人家壮士多大气。苏小培也撇眉头瞅白玉郎。
白玉郎没什么话说了,他嘀嘀咕咕把信收走,念叨着他也要写信,要跟冉叔好好说说,把大姐不合宜的事都告一状。苏小培不理他,只想着冉非泽过不久能看到她的信了,不禁眉开眼笑。她盼着日子赶紧过去,她想快点再收到冉非泽的信。
可日子过得不太快,但终于也不这么平静了。
这日,有一老妇背着一具尸首来到衙门门口击鼓鸣冤。那老妇是城郊农妇,丈夫过世得早,大女儿已嫁到外地,家里只她与小女儿相依为命。两日前她曾来报官道小女儿失踪,没了踪迹。官府这边一直未寻到她女儿下落。今日老妇背着尸首来,言说她一直在城内城外四处寻找女儿,这般巧今日就在城郊遇到了被劫囚后拼死逃出的女儿。女儿奄奄一息,见着母亲后便倒下了,临终前她手指着方向,与母亲说她被劫到城郊一座红瓦青墙的宅里,遭到了凌虐殴打,折磨数日。那男人她认得,是临县布庄的佟大官人佟丰。
女儿说完这些,终是断了气。老妇悲痛欲绝,她咬牙背着女儿的尸体,直奔衙门击鼓鸣冤。
府尹对此案相当重视,急令仵作立时验尸。
那女儿确是刚刚断气不久,其身上伤痕累累,四肢皆有被捆绑的痕迹,惨不忍睹,衣上仅套了件被撕碎的外裳,赤着脚,披头散发,确象是寻机脱逃的。府尹听罢,令顾兴、刘响等人去郊外搜寻老妇所说的那处宅子。
顾捕头得令,带着刘响等人去了,结果还真有那红瓦青墙的宅子。左右一打听,那宅子主人,也确是隔壁县城临县的布庄老板佟丰,是他数年前买下的别院,闲时来住的。
在顾捕头回来之前,府尹又与那老妇问了话,她女儿失踪及找回的细节,以及如何认得佟丰的。那老妇含泪相告,女儿善女红,常做些针线活计贴补家用,因着这个,接了不少佟大官人布庄里的活,故而认得。
府尹又问妇人其女与那佟丰平日的来往状况。妇人摇头,说小女儿待字闺中未曾婚嫁,平日里谨言慎行甚是守礼,不曾与男子有甚不当牵扯,平日的活计多是她去临县送的,偶尔女儿去,也是将活计交给布庄的管事,收了钱便回,从不在布庄逗留。偶是见过佟大官人在,也只是低头招呼,并未聊过许多。
府尹听得,待顾捕头回报,便已觉十之□是那佟丰见色起心,然女方不从,于是便寻机将女方强行劫囚。临县虽有自己的县衙,可也算是在宁安府城的管辖区内,秦捕头有御赐金刀,可全国捕凶,府尹为免横生枝节,便派了秦捕头连夜去临县,将那佟丰捉回。
秦德正出发时,那老妇跪于马前,用力磕头,洒泪哀求各位大人为女儿主持公道,严惩凶手。苏小培见此情景,也不禁动容。
秦德正领着人,踩着夜色出发,于第二日清晨回返,押回了佟丰。可事情到了这步,却是生了变故。佟丰拒不认罪,他道这两日均在家中与妻妾寻欢,并未外出,妻妾可作证。不消说,他那三位妻妾自是给了口供,证实佟丰确在家里与她们同欢,不曾外出。
佟丰也道认识那老妇,是曾帮着他的布庄做些绣线活计,但手艺一般,已好几月不曾给她家派活了。老妇及女儿上门闹过几回,他都让布庄管事给拦了。他道老妇女儿遭遇凄惨,闻者动容,但那姑娘临终确是说他犯案还是根本未及说话又有谁人知晓?老妇女儿丧命,泄恨心切,于是找了个心里积怨的人来担这罪名,也未可知。再者说,那宅子左右并无人家,于那一处甚是醒目,许多人皆知是他佟丰所有,能说出房屋特征和指他的名并非什么稀奇之事。
老妇万没想到事到如今反被倒打一耙,顿时气得脸发白,话也说不出,竟是气晕了过去。
府尹派了顾兴和刘响等人再去那宅子搜查,查完回来报,里头并未找到老妇女儿的衣物,也没找到其它在那宅子拘绑过人的物证。那宅子里没有仆役,左右邻里隔得远,也无人见到那宅子有何异样,也未曾听见有女子呼喊呼救的声响。
府尹又再令秦捕头去临县佟府,与那府中各人问话。秦德正想了想,把苏小培带去了。
可在佟府的问话并没什么进展,佟府仆人个个皆道那两日官人在家,但有令不让人进寝院打扰,大家均知晓那是主人家自个儿在寻乐,所以下人们各人干各人的活,不敢打扰。那妻妾三人也是誓言旦旦,那两日确是如此。
秦德正与苏小培去了那寝院看,淫香之味尚未散尽,寝屋里乱七八糟,似乎也没假话。
秦德正问苏小培对这事如何看,苏小培却是在仔细想这些人所说的话。妻妾说他们这两日皆在寻乐,仆人也说主人家关在屋里,这些话里,主语里就算不包括佟丰,也是成立的。所以他们都显得没有在说谎,也不必要说谎。事情颠过来倒过去的问,那几人言之凿凿,答得流利,有些太流利了些。
“我想去看一看那个宅子。”苏小培想了想,提了要求。
这些人说的话明显都是精心准备过,而佟丰眼神冷漠冷静,毫无反悔怜悯之意,这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能把家中妻妾和仆役都安排得如此妥当,这定不是他第一次犯案了。一定会有什么蛛丝马迹留下的。
秦德正带苏小培去了城郊那处红瓦青墙的宅子。
宅子里很干净,有些太干净了,显然那女子逃出后,佟丰心知不妙,便打扫过。宅子不大,数间屋子,也未见什么奇怪的摆设和物品,但有一间屋内,苏小培从柜里翻出个盒子,看到了几件小首饰。
“这也无甚特别。那妇人道女儿身上并无首饰,所以这些都不是那姑娘的,并不能成为他囚那姑娘的物证。”秦德正看了道。
“我晓得。”苏小培点头,那老妇的证供她也听了,这东西确不是老妇女儿的。苏小培盯着那些首饰看,颜色样式风格和质地都不太一样,这不是同一个女人的,或者说,这些不是同一种女人的。佟丰的那些妻妾,用得可比这些都好得多。
苏小培脑中灵光忽现,她对秦德正道:“这不是一桩案,佟丰是个连环案犯。”
秦德正惊讶。
“这些是他收藏的战利品。他一定还劫过其他姑娘,□折磨后杀害。他需要处理尸体。”
秦德正更惊讶了。
“他收拾干净了所有东西,毁了证据,可这些物件却是舍不得丢的,他需要这些东西满足他变态的心理欲望。”苏小培说起这些事时,总有些现代词汇撇不干净,秦德正已然习惯,连蒙带猜都能明白,若是不明白便再问,反正这苏姑娘说话虽是古怪,但确是能解奇案。
苏小培把那些首饰放下了,直起身来,心里相当肯定,佟丰是一个连环□杀人犯。她忽然后背有些发凉,因为她想到在现代时,就有一件与这差不多的案子。凶手在外置了房产用来犯案,每次外出作案,便让老婆情妇与人在家里寻欢,邻里能听到动静,他有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他很擅长心理控制,把每一个人和细节都掌握了,所以事情一直没有败露,直到他的情妇牵扯到了毒品案里,警方一查一审,顺藤摸瓜,没想到会抓出这么个大案来。
苏小培对秦德正道:“这左右荒僻,能藏尸。他杀了人,一定会就近处理尸体,秦大人可带人在附近找找,受害者肯定不止一人。”
秦德正信她,派了个小捕快回衙门,叫顾兴又带了些人来,大家分散在四周寻找,终是在离宅子不远的林子里找到了挖垦过的痕迹,挖开一看,周遭竟是埋了四具尸体。
这下子案情有了重大突破,府尹当即查找报过官有女儿失踪的人家,让他们来认尸认物。铁证面前,佟丰再无法抵赖,他的妻妾也终是吐了实话,与苏小培想的一样,佟丰外出作案,让妻妾家中寻欢,仆役躲避,但凡有人问,只要妻妾一口咬定供证,便不会有问题。妻妾均道这几年官人变得厉害,她们都怕他,他说什么便是什么,不敢有二话。
苏小培与这两个妇人分别谈了许久,觉得佟丰在虐待和心理控制的手法与现代那个凶手真的太像,若不是时空时代不同,她都要怀疑佟丰看过媒体报道,是那个案子的模仿犯了。但她与佟丰相谈之后,却也肯定这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苏小培觉得自己想太多了,暗笑自己糊涂。
案子破了,而破这样一桩大案前后只花了不到五日,甚至把从前的一连串旧案也一并破了,府尹大人自是大喜。苏小培看到那个农妇跪在衙门大门口磕头高呼完青天大老爷后抹泪离去的身影,她觉得有些难过,所幸恶人得惩,也算是对这做母亲的一些安慰吧。
这天夜里,苏小培给冉非泽写信。她告诉他这几天发生的事,她说她破了个案子,她想念她的母亲,她离家很远,她害怕她回不去了。
苏小培写着写着,情绪越发低落起来。她在信上写他是她在这世界唯一的朋友,她也想念他,那个平洲城有多远呢?
写到这里,她停笔了。
她把冉非泽的那封“后会定有期”的信拿出来看了看,又收好了。叹口气,坐那发呆。
多远又怎样呢,难道她还能去看看他?他带着她不方便,其实原本他就打算把她送到尼姑庵的,现在能有个官府衙门让她容身,已经是好太多了,她应该知足,不能总麻烦他耽误他。其实细想起来,她是多么幸运,一穿过来就遇到了冉非泽这样的大好人,在他照顾下,她真没吃上什么苦,除了一直找不到想找的人之外,其它事情都挺顺利的。可找不到人才是关键,找不到程江翌她就回不去,可她确实毫无头绪,她能怎么办?
如果发现她失踪了,不见了,妈妈得多着急?她这么想她,虽然她们母女俩一碰头就得吵架闹不愉快,但她还是想念她。爸爸以前总说她们母女两个脾气像,爸爸是对的。她也想爸爸了,在这里都没有爸爸的照片可看……
苏小培正发呆,忽然听到了敲门声,“咚咚咚”,不重不轻,但清清楚楚。
苏小培有些警觉,刘婶也好,她的家人也好,或是白玉郎或别的什么人来找都好,除了敲门,都会再唤一声“苏姑娘”。可是这次的敲门什么人声都没有。苏小培没应门,她拿上了匕首,悄悄走到门后。
可门外又没有任何声音了,好像刚才的敲门声是幻觉。但苏小培知道她没听错,刚才确是有人敲门。
“是谁?”她忍不住压低声音问了句,没人回答。
苏小培等了等,皱了眉头,正想不理会退回屋里,却忽然看到门缝下面有封信。
这不是冉非泽的信,苏小培不用看就能确定。
他不会让人用这种吓唬人的方式给她送信的。
苏小培犹豫了一下,把信捡起来了。然后她趴在门缝处往外看了看,没人。
苏小培把信拿回了屋里,打开了。
只看了一眼,她就猛地冲了出去,拉开了大门门闩一口气冲出了门外。
月亮高悬,夜空清朗,巷子里被月光照得明晃晃地,一眼就看到了底,巷子里没有人。苏小培接着往外头跑,一直跑到了大街上。她左右看着,摆头急寻,但是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苏小培的心呯呯跳,快得乱了拍子。
那信上只有三个字——Who are you?
49、第 49 章。。。
只有三个字。
可是能写出这三个字的;除了她,恐怕就只有程江翌了。
苏小培拿着那信站在街头;脑子里有那么一会是空白的。
他在哪?
他提了问题,却不等她回答。
他丢下信却不见了踪影;是什么意思?
他怎么找到她的?如果是在寺庙看到她留下的信;那他不会知道她的所在,而是应该拿着信去投奔冉非泽留下的地址才对。他不知道她是谁,却知道她能看懂英文;他一定是在这里见过她,知道她与他一样。
苏小培自认除了在冉非泽面前会完全放松警惕随意说些现代的话语外;在其他人面前,她可是很努力地收敛了;如今她说话已经像模像样;鲜有人一边听一边皱眉头。而这封信一上来就写英文,摆明了是知道她的来历的。
程江翌,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苏小培忽然拔腿往衙门那头跑。衙门很近,跑几步就到了。衙门每天都有守夜值班的捕快衙差,苏小培一眼就看到了刘响。
“刘大人。”
“哟,苏姑娘这是咋了?”刘响正跟另一个衙差闲扯说话,看到苏小培这么晚跑来一脸惊讶。
“方才大人们可曾见到有奇怪的人在这附近走动?”
“奇怪的人?”刘响摇头,转头看看身边的衙差,那人也摇头,均说没有。
“那……”苏小培想了想,“今日可有人来衙门寻我?”许是在衙门打听好了她,晚上才偷偷递信?
“未曾听说啊。”刘响与那衙差还是摇头。
“姑娘这是怎么了?出了何事?”刘响问,很是关切。
呃,苏小培想了想,摇头道:“无事。”这种半夜收到信又说不清楚的古怪事情,还是不要到处张扬的好。
“对了……”她想问白玉郎居于何处,想让刘响帮忙找一找白玉郎,但一转念,这深夜里,她孤身女子找个年轻男子出来,衙差们口无遮拦的,这落人口舌惹下话柄,也不合适。“今夜里还挺凉的,大人们多注意些啊,辛苦了,我回去了。”她及时改了口。
刘响与那衙差应了。苏小培再没话说,招呼了两句便垂头丧气回自己屋去了。
苏小培把信放在桌上摊开,盯着那三个英文单词看,越看越是疑惑。而后她把信折起来放到一边,摊开了信纸,再磨了些墨,打算再给冉非泽写信。
“壮士,我找的人有眉目了,他给我写了信,但他没有露面……”
苏小培写了一句话便停了下来,跟冉非泽说这些有什么用?他在那么远的地方,她问他怎么办有什么用?她明明是要学会不依赖他,不给他添麻烦的,可如若她在信里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那不是又让他为难吗?
苏小培把这纸放到一边,这信应该就跟之前那封一样,没法给他寄出去。
她再想想,重写一封。
再摊开一张新信纸,苏小培咬唇,握笔的手有点僵。
程江翌出现了,居然出现了。
他问她是谁?是因为他发现有一个人与他一样是穿越而来的太惊讶,所以小心翼翼试探?还是其实他另有想法?而她要怎么回复他呢,写封信放在家门口?可万一被别人取走了怎么办?
苏小培皱紧眉头,写下第一个词:壮士。
程江翌出现了,也许她会突然就穿回去。在这世界里别人都罢了,但冉非泽,她不想连与他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她该写“壮士,我回家了,再会”?
可这样没头没脑,是不是太没交代了?苏小培心烦意乱,“壮士”这个词后面一直落不下笔。
她呆坐半晌,差点心一横想着干脆明天就与白玉郎说她要去找壮士,但一想她走了,会不会程江翌就找不到她了。他今日提了问题,也许明日或是什么时候会再来找她,她不能走。!
唉!苏小培叹气,在“壮士”后面写上“阿泽”,想想又随意写“壮士”,再写“阿泽”……
最后把笔一丢,算了算了,她再认真考虑考虑。
她要想想怎么把躲躲藏藏的程江翌找出来,他就在这城里,应该离得不远,她明日与白玉郎和秦捕头说说,这人知道她穿越而来,必是留意到她的举止,观察过她,所以他定然是在这衙门附近逗留,他还会来的。只要她留心,一定能发现他的踪迹。
壮士呢,她还是尽快跟他打声招呼好了。只是这事要怎么与他说……
她再想想,再想想。
武镇这头,冉非泽自有他的忙碌。
他先是给苏小培写了信,托了人给送出去。然后他又跑了一趟武镇附近的寺庙,把苏小培寻人的事给办了。这寺庙不大,如以往的每一个寺庙一般,都说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冉非泽描述的那样的年轻男人。冉非泽留下了寻人信,留下了宁安城衙门地址,然后又折返回自己的屋子。
屋外那几个盯梢的江湖人正着急,他们跟着冉非泽出去的,没走多久就跟丢了,如今看他又回了来,且没甚异样,这才松口气。冉非泽没理会他们,他该吃饭便吃饭,该睡觉便睡觉,其余时间,他便窝在屋子后头的铸坊里。盯梢的那几人有悄悄挨近铸坊,只听得里头时不时传来叮叮铛铛的声响,却不知他在里头做什么的。
两日很快过去。这两日武镇里和各门各派都算平静,没人再出来挑衅寻仇,家家都闭门商议,憋着劲等着验刃痕的结果。
第三日天未亮,各门各派就纷纷赶到镇中比武台那处,等着冉非泽。
比武台就是个简单的石土堆砌的高台,在武镇里也颇有历史,需要比划比划一较高下的江湖人会到这台上比试。依武镇中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有没有人旁观做证,在这比武台上比试出的结果,便是有公信力,江湖中人认同的。但也因为常有人在这比武,这比武台时常有凑热闹的跑来围观。因着这份热闹,各家各派都爱在比武台后边的那面长长石土墙上贴上自家的公告,或是发布些什么江湖消息,久而久之,这布告墙与比武台一般,成为了镇子中最多人聚集的公开之处。
如今这面墙上就贴满了许多对神算门与七杀庄之案的各类消息,有征集线索的,有分析案情的,有说目击了什么情况的,真真假假,多不胜数。各路人早把这些消息一遍又一遍看得透透的,是真是假也都去查验,查验不了的便成为各家争执的内容。
冉非泽在辰时将至时踩着晨光到了。他到了武镇的这两日没有来过比武台,自然也没有靠近布告墙,各门各派这两日也没人扰他,这些消息大家是知道的,所以大家也都很好奇,他打算怎么做。
冉非泽背了个大长布袋,众人猜测那里头装的是兵器,但冉非泽什么都说,他来了后只问了一句:“我要的猪呢?”
七杀庄和神算门各站一边,隔得远远的。闻言手一指,指向了比武台两旁的大布棚。两个大布棚一边是七杀庄占了,一边是神算门占了,其他门派没人有意见。冉非泽也没废话,抬眼转头看了看。七杀庄这边弟子全穿着丧服,方同年轻的遗孀也站在众弟子中,显得楚楚可怜。他们那头的布棚披挂着丧布,一口大棺材摆在正中。冉非泽要的猪被摆在了棚外远远的一张桌子上。而神算门全着黑衣,表情肃穆。布棚也用黑布披着,从冉非泽站的地方,看不清里头。
冉非泽先去了神算门那边的棚子,棚子门口站着两个神算门的门徒,里头空荡荡的,只吊着一只猪。
冉非泽看了看,满意点头,他把他的大长袋子放下了,然后出了来,走到七杀庄那一派的跟前。“方管事,付大侠。”冉非泽施了礼,七杀庄这边如今是这二位领头,他也就直接与他们说了:“敢问方庄主的兵刃是否有带来?”
方平与付言对视一眼,而后方平应了冉非泽,走到了他们这边的棚子里,在庄主方同的棺材旁边取来了他的剑。冉非泽点头道谢,接过了。他又转到神算门那头,向九铃道人施了一礼,请他到神算门的布棚中。
九铃道人不明所以,但还是走进去了。他一动,背上的九铃斩便发出了飘忽的铃音。方平听到那声音,握紧了拳头。
冉非泽又站到各派中间,朗声道:“我需要一人,为一会发生的事做人证。”
这个见证人一事,武林各派商讨了两日,早有准备,就算冉非泽没要求,他们也会提。如今听得冉非泽这话,玄青派掌门江伟英、翠山派掌门曹贺东,史家当铺当家人史敬站了出来。
冉非泽摸摸鼻子:“好吧,三个也成。”他冲众人一抱拳,领着这三人往九铃道人所在的布棚去。
九铃道人正皱眉头看着棚里吊着的猪,见冉非泽领了人进来,忙把目光转向他们,意思意思抬了手行礼,然后大家一起等着看冉非泽要做什么。冉非泽没说话,只转身把棚子布门放下了,大棚子立时变成了隐闭的空间,挡住了外头众人的目光。
九铃道人皱了皱眉,看了看江伟英等三人,又看看冉非泽,问了句:“冉大侠意欲何为?”
冉非泽没回答,他走到棚子中间,对九铃道人点了点头,然后忽地拔出了方同的剑,向九铃道人刺了过去。九铃道人大吃一惊,本能地侧身一闪。但冉非泽攻势飞快,另一招已经杀至,九铃道人反手从背上拔出九铃斩,“铛”的一声把剑架住了。
冉非泽停也未停,腕间一转,长剑斜划,剑招顺着九铃斩的刀边向九铃道人刺去。九铃道人扭身旋足,横斩向冉非泽劈了过去。
江伟英等三人一见动手便退至一旁,眼见两人飞快过了数招,已然看明白了。冉非泽用的剑招,正是七杀庄方同所用的七杀剑。三人猜到用意,忙集中精神认真看。
棚外的众人看不到棚里的情景,他们只是盯着那几人把自己关进了棚里,然后很快,飘忽诡异的铃音响起,时急时缓,还伴着刀刃相撞之声。众人屏声静气,仔细听着。〃
过了一会,声音停了。众人相互看看,正低语议了几句,忽听棚里又有动静。这次铃音响得脆,破空之音比之前的大,急缓之间断音明显。众人忙都闭了嘴,侧耳倾听。过了一会,这声音又停了。这次众人都没急着说话,等着下一波。果然没过多久,兵刃相交夹杂着铃音之声又再出现。这次铃音飘远尖细,依声音判断,棚里头怕是打得不可开交。
就这般一波接着一波,棚子里共发出了五段声响。就在棚外大家愣着等第六波动静时,棚子的布门被拉开,冉非泽、九铃道人等五人走了出来。
神算门的众人赶紧拥了上去,神算门掌门顾康低声向九铃道人询问发生何事。而冉非泽和江伟英等人却是走到了七杀庄这边,冉非泽冲着方平一施礼,问道:“方大侠,方庄主亡故之时,你听到的铃音,是方才的哪种?”
方平愣住。哪种?难道方才的铃音不全是九铃斩发出的吗?他虽是听到凶案发生时的动静,但拿有些许差别的不同铃音来试他,他还真是说不太上来。
方平这边一犹豫,七杀庄的大弟子付言便急了:“冉非泽,你来是验刃痕的,故弄悬虚是做甚?你是想污我七杀庄说谎不成?”
冉非泽镇定冷静:“我只管把九铃斩验一验,其余的,是你们自己的事。”
方平在一旁咬牙,却不敢开口断定是哪种声音,他没把握,确实说不好是哪种,如今众目睽睽,各派的人都在这看着,他一旦说错一句,便会让九铃道人找到借口脱罪,那庄主之死便得沉冤。方平自知责任重大,他咬着牙,脸发僵,背后冷汗已出。
冉非泽也不理他,没逼他当场说话,看方平久久不语,他道:“且让我看看方庄主的尸首。”
这转移了话题,也转移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付言求之不得,忙一摆手,领着冉非泽和江伟英等人进布棚里,打开了棺材。
方同亡故的时日已久,七杀庄悉心保管尸首,已还算存置不错,但尸体腐烂无可避免,冉非泽认真仔细地看了看伤口,正如之前萧其告诉他的,全是单刃砍伤,加之现在尸首已腐,除非去肉剖骨,其实还真是看不出什么太特别的来。
“如何?”付言问。
冉非泽道了句“等等”,便出去拎了棚外桌上的那头猪,拎到神算门那边的大棚里,再去借了九铃道人的九铃斩,待江伟英等三人跟进了棚内,又将棚子布门掩下了。众人不知他搞的什么名堂,均在窃窃私语讨论起来。
方平看向付言,一脸惭愧,低声道:“我,我确是无法肯定是哪种铃音。”
“平叔莫急。”付言安慰道:“当日全靠平叔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