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按下了她:“你坐吧!吃的我已经放在灶上温着呢!我去端。”说着他就走了出去,回来手上端着个托盘,里面放了今早自己准备的一些菜。

“等着还有东西呢!”等他再次回来,瞧着他手上还端着锅粥。自己早上走的时候并没有给他做粥啊!

“你尝尝,这是我做的。”他热络地盛了碗粥放在她跟前,催促着她赶紧喝一口。

他这句话更是让她感到吃惊,大哥居然做粥给自己吃。

她舀了粥。发现这粥还糊了底。不过她已经很满足了。能吃上大哥亲手做地东西实在是太难得了。这个世上还有说能吃到夫婿亲手煮地东西呢。

“好吃!”她尝了一口。满意地直点头。

“会么?”他先前尝过地。跟小妹子做地比起来差了很多。怎么会好吃呢?

她像是证明一样。大大地吃了一口。满足地点点头。她没有说谎话。是煮地很好。真地很好吃。想着他为自己煮粥。她地心都是满满地。

“还是没你做地好吃。”李松清楚地记着她每次煮粥地味道。回味地道。“那次地鸡肉粥很好喝。和平常地味道不一样。”他到现在还想过她煮地鸡肉粥。只是那次以后她都没再也做过了。

那次地鸡肉粥是自己第一次尝试在粥里面放肉。他只吃了几口便没吃。她以为他不喜欢在粥里面放肉。所以现在还是煮菜粥。只是变着花样来罢了。

“你不是不爱吃么?”她有些惊愕地问道。

“是怕再也吃不到了。”他老实地说道。那鲜美的粥,萦绕在他的口腔中。他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害怕自己喜欢上后再也吃不到了。

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搅着自己碗里的粥。

“怎么了?”他轻轻地问道。

她抬起头,认真地道:“大哥,以后有事我一定会同你开口的,不再憋在肚子里。”这是因为自己不同大哥主动说地被动,如果今天不是大哥为自己煮粥,自己永远都不知道他其实对那日自己煮的鸡肉粥满意。

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没想到小妹子一点就通。这实在是一次意外地收获。

“可是……”她迟疑着看着他,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

“你也要有事同我说,你不同我说你喜欢吃那鸡肉粥,我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她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有不对,可是大哥也没对自己说过他喜欢什么,每次都是随便自己。这样她一辈子都不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

这么快就知道反戈一击了!李松放心的笑着点着头。能做到这样,想来以后在那些贵妇中,小妹子也不会落于下风了。

得到了他的同意,她也放下了心。吃了几口馍馍后,想是想起了什么道:“对了,黄姑娘弟弟的事怎么样了?”她昨天就想问的,只是怕没那么快就忍着了,希望快点有消息。

他点头道:“我也只是说了下,先生说要带他去考究考究,你若是见着了她,可以同她说说。就在北城柴草胡同,那先生姓吕。”

“你不带着一起去么?人家冒然地跑去了。先生不认怎么办?”

李松亲昵地拿筷子敲了她的头:“他不认得路么?我去了有什么用。他学问不好,先生还能留他不成?”若是连这点胆量都没有。他看那家的弟弟也不用读什么书了。

馒头听李松说地也有道理,只得点点头。想着眼珠转了一圈,殷勤地夹了块羊肉放在他口边,嘻笑盈盈地讨好的道:“大哥辛苦了,请你吃块肉。”

他倒是爽快地吃了,只是话音却变了味,玩味地道:“前日不是说了么?你得给我生个儿子才行。”

他意有所指地话,还有他炙热的眼神,她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这几日都在……单先生今日就是瞧了自己整日没精打采的这才放自己回来歇息的。

“我……我不同你说了!”她掩饰着内心的羞涩,急急地往口里塞着东西。自己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怎么能把这个也混在其中。

这时候门外又传来拍门声:“李太太!李太太!您在家么?”

这个声音对于李松来说已经算是很熟悉地了,是黄菊英。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说她是读书人家出身,骨气重,前日自己说了那么重的话,她哭着颜面跑出了自己的家,今日就又来了,她地气性还真是不一般地大啊!算算她来自家还真是勤,自己回来这三天她就来了三趟。

馒头也听出了是黄菊英的声音。她也有些愕然,平日里她可没来得这么勤快。这也不过是她一闪而过的念头。

放下了碗,将炕桌端到了西屋,拭了拭嘴角忙出去开门去了。

“李太太。”黄菊英庄重地同馒头打了招呼,又让身边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年青后生向馒头问安,“这是我大弟黄仕英。”

黄仕英双手作揖。淡淡地道了声:“学生有礼。”

“有礼,有礼。快请进。”馒头忙侧了身子,请姐弟二人进屋坐。

黄菊英却悄悄地请馒头到一边说话,面上全然是期盼地神色:“李太太,李大人在家么?”她问大哥在家做什么?难不成是怕大哥在家,找自己说情被他知道,她忙摆着手道:“你让令弟暂时在那谋个文书的事,大哥说了办不成的!这事是我地不对,大哥已经……”

却不想黄菊英却截了她的话。满面愧色,羞赧地道:“李太太,那事是我鲁莽。思量不足。累得您同李大人不快,还请您原谅我。”

馒头原是怕黄菊英有什么不快,还想解释下,告诉她,大哥已经帮黄仕英找了家私塾,却不想她能这么想,心里也宽慰下来。便请他们进去。

“我那日回去把李大人地话同他说了,他非要见见李大人,说要多谢他当头棒喝。”黄菊英一面走一面笑着同馒头道。满面地欣慰。

馒头听她这么说,心里也很高兴,忙指了西屋对黄仕英道:“正好大哥也在家,你去西屋同大哥说说话吧!”她又请了黄菊英到自己屋里坐坐。

“大哥那日说地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就那么一句话,人家就想明白了。

黄菊英抬手轻触腮边,想了下道:“大丈夫无它志向……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这话是东汉班超的话。只是李大人没说全,整句话是大丈夫无它志向,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意思是说,除了读书还可以做别地,也能光宗耀祖。”

文绉绉地,不用黄菊英解释馒头也明白了,她只是感叹大哥居然懂那么多。

“他一听这话,愣了愣,反问我这是谁说的。我笑他道,枉你平日自称才高八斗。连这话是谁说的都不知道么?他怏怏的说这他自然知道。只是说说与我的。我便说是李大人,他便要来拜见。说多谢李大人。”

对面坐着的黄菊英欢喜地同馒头述说着她那日回去后的事情,合掌念佛道:“菩萨保佑。多亏有李大人,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要如何。”

“他只是一时没回过神来。”馒头口上谦虚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还是大哥有办法,当时的话虽难听,没想到却让别人醒悟过来。

黄菊英沉下了笑容,愁道:“他就是一根筋,不撞南墙心不死。子曰,诗云的一套一套地,说道理我哪里说得过他。”

不知怎么的,馒头一下想起斗文的三姐夫同文公子,他们也是满口地子曰,诗云的,有时候还争的脸红脖子粗的,一点都没有了平日的斯文。她忍不住笑了出来。

“您笑什么?是我哪里说错了么?”黄菊英见馒头突然笑了起来,还以为是自己哪里说错了,想了想,又好像没错啊!

馒头也知道自己失态了,忙歉意地道:“没有。对了,大哥在北城柴草胡同一个姓,姓……姓吕的先生那帮令弟找了份事,说是有空让令弟去,先生还要考究考究他!”

“真的?”黄菊英惊讶地站起了身子,她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

馒头含笑地点着头。

黄菊英当即跪在了馒头的面前,不住地磕头道:“李太太,我给您磕头,您对我们家有再造之恩,我结草衔环难以报答,我每日保佑你凤冠霞帔,做到一品夫人。”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生活插曲(九)

黄仕英在外屋整了整衣冠,朗声道:“学生黄仕英拜见李大人。”

李松在西屋其实已经听见黄菊英还把自己的弟弟带了过来,自己少不得与他寒暄几句,站起身,来到门帘处道:“请进。”

黄仕英掀了门帘进来后,见李松已站起身来亲自迎接自己,忙微微一揖道:“有劳大人迎接,学生惶恐直至。”

“请坐。”说着亲自为他倒了杯水。

黄仕英趁着这一会的工夫打量着西屋,布置的很简单,除了那两架子满满把着的书,这个屋子里几乎没什么东西。甚至连副对子都没有。

见李松亲自倒了茶给自己,他忙站起身,接过杯子,拘谨地坐了下来。却见这只是杯白水,心中暗暗佩服道:“这位李大人居然如此清廉,连茶都吃不起。”言语中越发的恭敬有礼。

“前日家姐将李大人之话说与学生,如醍醐灌顶,学生茅塞顿开,收益匪浅,今日特来谢过大人。”说着站起身,深深地对李松一揖。

“足下严重,快请起。”

黄仕英正襟危坐地道:“非也!古人有一字之师,大人今乃士英一句之师。”

李松见他小小年纪,却操着老学究般地话语,顿时有些头疼,便道:“不敢,不敢。”黄仕英瞧见摆在对面大桌上的饭菜,问道:“这么晚,大人才用膳?”

李松点点头。

“那大人请用膳。学生正好可以借阅大人地。他爱书如命。家里本身藏书便不少。他更愿意看看别家还有那些书籍。他瞧见那两架堆得满满地书。内心早就痒痒地。只是忌与同李松说话。两眼也不好乱砍。硬生生地压下自己内心地骚动。

瞧着他痴迷地眼神。李松只得道:“请便!”

李松这些书一部分是同馒头成亲前买地。很大一部分是两人成亲后。绝大部分是兵书。这次回来他发现又多了一些医术。想来是小妹子买回来地。

黄仕英一听他这么说。忙走上前。仔细地瞧了瞧。孔孟之书并未看到。史书只有了了几本。过多地是兵书、医术。还有几本唐诗做了点缀。

他抽了本唐诗坐下来翻着看。只见里面还做了批注。细细地看着里面地批注。有些佳句还特地标识出来。注上自己地理解。

“大人为何单喜欢这句秋边一雁声?却不喜欢后头这一句?”

李松本还想同他说柴草胡同吕先生那里地事,瞧着他一心只扑在书上,便不好多说。自己也不好去吃东西,便倒了杯杯水慢慢地喝了起来。

“啊?”他略微地想了下,问道。“是杜子美的《月夜忆舍弟》么?”

“正是。”黄仕英点头道。

看着他手中的唐诗,想是小妹子的,想是小妹子标注的。不过以前他倒读过这篇,微笑道:“那个一字用的神妙。后头地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虽好,却不及这个一字传神,大雁群飞,单落一只,不正是子美思恋诸弟写照?”

黄仕英原是想试探李松的学识到底有多少。故意抽了句问道,却不想李松一下便说了出处,还解释的透彻,不禁起了与其论文的心思。

“李大人喜欢何人之作?”此时他的语气依然变成了热烈。

李松见他顿时来了兴致,微微皱了眉头,他并未有喜欢何人的诗,只是应承地道:“东坡居士。”

黄仕英点头赞道:“大人也觉得东坡居士的好么?学生也喜欢他雄浑博大。有同窗说词乃配曲吟之,因以绮丽香软,清新俊逸为佳。东坡先生的词作不能算得上品。”

“呵呵!这不过是个人喜好。你还喜欢谁的?”

“学生认为放翁地诗最佳。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字字国耻未血,壮志未酬。学生也愿仿效班超弃笔从戎!还请大人接纳。”说着黄仕英站起身便对着李松一揖。

瞧着他细细的胳膊,白净的面庞,李松摇摇头,黄仕英不过是被自己前日地一句话激出的,正当血气方刚的时候,被人一激,的确会偏离自己原来的方向。从他的谈吐来看。他只是个文人。一个从骨子里透着文人的气息的书生。

“仕英若是出仕不是更好?”他婉言拒绝着。

黄仕英顿时双眼一暗,低下头。不大自然地道:“学生以为大人前日教训之话甚好。大丈夫安久事笔砚间乎!”

“你就未想过出仕?方才观来,仕英文章定是不错,何不试试?”李松侧头查究着黄仕英的神色。

果然在自己说他文章定是不错,黄仕英黯淡地面容顿时一亮,激动地抬起了头望着自己。随即又暗了下来。喃喃地道:“大人也觉得学生文章不错么?”

李松鼓励地道:“正是!你这般吞吞吐吐可是有什么难处?你说与我听听。”

“学生并不夸口,学生地文章也说的过去,也想靠文章谋个出身。只是家父离世后,家姐为了我等日夜辛劳,学生心中甚是不安,不若从军还可供养姐弟。”

李松站起身拍着他纤细的肩膀,宽慰地道:“我们延绥是军镇,不缺你一个军士,却缺你这个读书人。秀才每日官中还有份额给。我昨日同柴草胡同的吕先生说了下,他让你这几日去见见他。”

黄仕英一听李松居然还帮自己找了事做,还是在私塾里面的,心里不禁十分欢喜,饶是这样,自己每日还有了进项,还有先生给自己看文章,来年的乡试他更是胸有成竹。他忙对着李松深深一揖,感激地道:“学生多谢李大人大恩大德,大人厚爱,学生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你不要如此。不过是举手之劳。”李松忙托出他,嘱咐地道,“明日便去见见吕先生吧!今日我就不留你了。”说着便端茶送客。

“是!学生日后定以大人为榜样,做个清官。”

清官?李松有些不理解黄仕英这话,自己根本就算不上清官。军营里一旦遇到了打仗,每个军官都是福得流油。这次去朝鲜就收获不少,怎么能说清官。

不经意中他瞟了眼自己招待他的杯子,是因为自己只给了他清水么?小妹子不爱吃茶,他也随了小妹子,所以家中并没有准备茶叶。

他微微一笑并不多说什么,亲自送了黄仕英出去。

馒头在东屋听见黄仕英说什么留步,知道他同李松说完话,忙站起身子出去看看。黄仕英见了她也是深深一揖便不多话,而是叫了声跟在馒头后面出来的黄菊英。幸喜地道:“大姐,李大人帮我推了馆,介绍我去柴草胡同的吕先生那。”

黄菊英也很欢喜。笑着道:“真地?”

“正是,您问问李大人。”

黄菊英拍着弟弟的手,点头含笑:“你说是就是,姐信你。还不快谢过李大人同太太。”还拉着黄仕英来到李松跟前万福道谢,落落大方地道,“大人及太太对咱们家有再造之恩,请大人受我姐弟二人一拜。”说着便要跪下去。

李松忙将黄仕英搀了起来,示意馒头去搀黄菊英,只是嘱咐黄仕英早些回去。明日还要去拜见吕先生。

馒头瞧着欢喜地黄菊英,只觉得有点不对,她也说不上是什么,只觉得事情很不对,让她感到很迷茫。

正在看书的馒头抬起了头,还想着起身迎出去,便瞧见自家的门帘很快便被人挑了起来。

许久未见地苏慕楠自己挑了帘子走了进来,馒头忙请她坐了,笑着道:“苏姐姐好久没来我这了。怎么今日来了?”

自从她跟单师母学医后,自己就没见过苏慕楠,也不见她上自家。她还以为她同骆榆芽一样恼了自己不成。见她身后只跟了个小丫鬟,便问道:“怎么没把泉儿带来呢?”

肃穆的苏慕楠却没有心思同她说笑,虎着脸,冲着跟着一起来的丫鬟道:“贵儿出去!”又一把拉住馒头的手,面色凝重地问道:“你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馒头被她凝重的面色吓到了,迷茫地道:“没做什么,我这些日子都待在家。”她每日这些日子哪也没去。连单先生地药铺都没有去。旁人请自己去接生。她都推拖了,为了这事她费了不少地口舌。

却不想苏慕楠根本就不信她说的。反而一脸见外地表情,认真的道:“你同我说实话。”

“真的没有,顶多董姑娘她们请我去她家玩玩,也不过是一两次。苏姐姐,有什么事么?”馒头瞧见苏慕楠一脸沉重地表情,心里猛地一沉,难不成出了什么事同自己有关么?可是她整日里也没做什么啊!

苏慕楠点点头,悄悄地指了指西屋:“李大人不在么?”

“大哥去了京城,说是要跟董总兵一起面圣。”大哥在家并没有待多少日子,便去了京城,这是他早就说过的,只等面圣之后便可以调任大同了,算算日子,大哥也该从京城回来了。

不过又跟大哥有什么关系?苏慕楠叹了口气,挨着馒头坐下,忧心地道:“你若是当我是自己人,便老实同我说,有还是没有。”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捕风捉影(上)

“什么有还是没有?苏姐姐你让我说什么?”馒头被苏慕楠莫名其妙地问话问的有些迷糊了,她到现在还不知道苏慕楠是什么意思,又怎么去回答苏慕楠的问题。

苏慕楠一声不发地盯着馒头的双眼,她想从馒头的眼中瞧出一些端由。可是那双眼静没有任何的躲闪,没有一丝慌乱,那里面只有迷茫。

她叹了口气道:“今日我听人说你……说你……”

“说我什么啊!苏姐姐你快说!”馒头见苏慕楠说话吞吞吐吐的,急着反抓住她的手问道。

苏慕楠咬了咬下嘴唇,鼓足了勇气道:“说你与人私通。”说完她就望着馒头。自己也知道这话太冒失,可是这种事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没有什么,哪里有人来传这个坏别人的名节呢?

馒头一听这个,一脸的惊奇,怎么会传出这么个东西来。而且自己还是从苏慕楠地口中得知。自己认识的苏慕楠是最不喜欢说这些个饶舌头的事,她居然知道!

就算是苏慕楠自己说的,她也是一脸的不信。她述说着:“我才去衣料铺子看有什么好料子。就听见有几个人背地里捣鼓着,我一听这个就觉得奇怪了,怎么好好的传起你来。可人家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说什么两个多月前你屋子里有男人。还说瞧得真真的,一个男人的影子出现在你的窗户上,那人还想仔细看,却发现那人影不见了。”

这怎么听着像是在说鬼故事一般,什么有人影,还一会就不见了。

“两个多月前?”馒头细细地回想着,两个多月前,那是大哥回来啊!她笑着道,“两个多月前那是大哥在家啊!肯定是把大哥的影子……”她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忙住了口。

影子?好生奇怪。

她忙站了起来,急急地走了出去。

苏慕楠见馒头突然停了话。又急急忙忙地走了出去。怕她心里真地有什么。也跟了出去。只见她没有往胡同口走。而是反手关了自家院门。站在对面地墙根处。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往自家看。

她瞧着她看得起劲。也好奇地看着。可以那堵墙结结实实地挡住了自己地视线。她什么也看不到。

馒头见苏慕楠学着自己往里面瞧。头也不扭地问道:“苏姐姐。你能看见么?”

“看什么?”苏慕楠是真地被馒头弄糊了。“瞧什么。这么一面墙立在这。你能看到什么……你是说?”

恍然大悟地苏慕楠望着嘴角含笑地馒头。她自私地笑了:“我险些被这些个蠢妇糊弄了!”自己怎么那么容易就被人骗住了。站在院外怎么能看到院内地清形。

谣言地真伪虽然得到了证实。可馒头却笑不出来。是谁传了这么个谣言呢?还是传了这么恶毒地谣言。这是在要她地命!

“你最近可得罪了谁?”苏慕楠关切地问道。她想来也只有这个原因。才有人乱嚼舌根。

馒头摇摇头。是啊!自己得罪了谁?是那些稳婆么?是因为自己同单师母学了后,抢了她们的营生了么?

“是那些稳婆么?可也不用这么说我吧!”

她摇摇头,安抚着自己狂跳不已地心,告诫自己要冷静下来。她总觉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什么,却不是那么的清晰,那条线索不过是一瞬间便消失殆尽。而且她总觉得有点熟悉,却不知道是哪里。

苏慕楠一听她说起什么稳婆,这才想起来来,那几个蠢妇说她做了稳婆。还笑着说什么好好的诰命去给人接生,不由地沉下了脸,厉声道:“我听说你这些日子在给人接生?”

心里有事地馒头随口答道:“是。”她现在整个人的心思都落在了谣言的身上,已经没心思去理会苏慕楠地问话,也没发现苏慕楠已经变了脸色。

“你现在是什么什么?是朝廷的诰命。你去给人接生,做那下三滥的事情,你也不嫌丢脸?”苏慕楠见她跟个没事人一样,忍不住教训着她,“你也不听听那些蠢妇是怎么说你的!连那些人都知道给人接生是下三滥的事。你怎么都不晓得呢?”

她也是认字的人,就刚才那么看来,她还是很有见识的,很快便让那些蠢妇地蠢话不攻自破。可是她怎么一点诰命的自觉性都没有呢?她一个朝廷诰命,居然去帮那些人接生。

自己用心地教她,就是想让她更那些个蠢妇不一样,做个真正的官眷,可是到现在她只是在衣着上改变了她,而内里。自己却是一点也未成功。

“苏姐姐。那怎么能说是下三滥地事呢?”馒头听她说接生是下三滥地事有些不快了。

苏慕楠见她还是一点反省都没有,气结的道:“稳婆是什么?三姑六婆!是贱民做的事情。你可是朝廷的五品诰命,你也给朝廷留点面子好不好?”

“救人的事也丢朝廷的面子么?”馒头固执地道。帮人接生可是救两条性命,她们成日把佛挂在嘴上,满口的行善积德。却忘记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她是能救两条人命呢!

瞧着被自己说了还是没有反应地馒头,苏慕楠也没什么法子,她算是领教了她的固执,只得道:“还好这里没有御史,要不早就有人参你了!”

“参我?”馒头总算是有个回音了,苏慕楠恨铁不成钢地咬牙道:“我是说真的。打今儿起,不许你去给别人接生,不许做那下三滥地事了!”

“我已经半个月没做了。”馒头辩解着,为这单先生还好骂了她呢,可是自己的身子已经受不得半点血腥味,怎么能去做呢。

想着,她轻柔地将手放在了小腹上,月前只是怀疑,可是现在她已经证实了,她已经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她就要做娘了。想想生个即像自己也像大哥的孩子,实在是太惊奇了!她真想知道这个孩子是像自己的多一点还是大哥多一点。

苏慕楠跟随着馒头的动作,注视上她依旧平坦地小腹,再看看她轻柔地抚着小腹,目光中流露出的呵护。她心中有了计较。

“几个月了?”

“啊?”馒头猛然抬起头,瞧见苏慕楠正含笑地指着自己的小腹。

她有些不好意思。却掩不住欢喜地道:“一个多月了。”好像感到害羞,又低了头。

一个多月,苏慕楠盘算着,暗道那正是李松才回来后才怀上了。

嫁给边军,如果身边没有个孩子实在是太寂寞了。馒头到这已经快三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苏慕楠也真心地为她感到高兴。

她细致地打量着她地面色,估计才一个多月。所以面色依旧不错。

“你可别乱吃些东西,也别接触麝香什么的。小心滑胎。”她想着馒头是头胎,好些要注意地事都不清楚,便细细地说与她听。

馒头点着头。感激地道:“我晓得。”

“两个月的身子是会吐的,你多备些蜜饯之类的东西。实在不行,你做的那些酱菜也是可以地,不舒服便吃点,都是酸酸的。”

“嗯。”

“还有,这些日子你别乱走,头三个月最是金贵了。”

“是。”

这些馒头都是知道的,可是从苏慕楠地口中得知却是另一番感受,让她感觉到还有人在关心着她。她突然觉得疏离地苏慕楠是离自己那么地贴近。

想着那些日子因为她总是劝说自己要有官眷地架势。惹得自己对她没什么好感,现在她却细心地同自己说着怀孕要注意地事项,就像娘家姐姐一样。她诚心诚意地拉着苏慕楠地双手,真诚地谢道:“苏姐姐,多谢你了。”

“你只要给李大人生个胖小子便好了。”苏慕楠自己说了也忍不住笑道。

馒头低头注视着自己的小腹,微微红着脸,小声道:“大哥也想要个儿子。”当时大哥就说要个儿子,若是这次能生个儿子,大哥一定会很高兴。

苏慕楠撇撇嘴。不满地道:“男人都是这样,我怀着泉儿地时候,他也是这么说。显怀后,有个老婆婆瞧了我的肚子,说我的肚子是尖地,绝对是个儿子,他整天嘴都乐歪了。我生泉儿的时候他不在我身边。等他回来后,旁人都同他说是儿子,他也不理旁人。直接冲了进来。一把就把泉儿的包被打开。一见是个女儿。他整个人都呆了。”

馒头听着苏慕楠绘声绘色地说,脑子里还想着洪大哥冲进去看泉儿是男是女的急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慕楠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到现在我问他,他还不承认,只说要看看泉儿是不是长的齐全。”说着她叹了口气,“男人都想有个儿子,也喜欢儿子。毕竟男儿可以考科举,挣军功,光宗耀祖,女子什么都不是。也难怪董小姐一心要上战场。”

“苏姐姐……”她怕是只有泉儿一个女儿,心里有什么吧!

苏慕楠重重地吐了口气,自嘲地道:“女儿也好,是娘的小棉袄。”

馒头赞同的点点头:“若是有泉儿那么懂事的女儿就好了。”她就觉得泉儿很好,很懂事,举止落落大方,小小年纪就会那么多的东西,长得也好看。

“喜欢,你再跟李松生就是了!他绝对乐意。”苏慕楠忍不住打趣着她。

“李太太,李太太!”门帘被掀了起来,提着个食盒的黄菊英走了进来。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捕风捉影(中)

“啊!”黄菊英见屋里还有人,轻轻地呼了一声,随即便低下头,退到了外面。

“你进来吧!不要紧的。”馒头见她又退了出去,忙道。

“是!”在外面的黄菊英平静地应道,略微整理了自己的衣裳,这才迈了进来。她婉转地喊道:“李太太。”

馒头见她那么客气,起身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笑道:“你那么客气做什么?”

可是黄菊英死活都不愿意坐着。馒头知道她是因为有外人在,指着苏慕楠道:“这是苏姐姐,是洪大人的家眷。”

黄菊英赶紧抢上一步,还道了万福:“洪太太。”

苏慕楠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便趁机打量着对方。她瞧见对方是个姑娘家,穿得十分朴素,不起眼的地方还打着补丁,知道并不是什么大家,也就没起身,淡淡的问道:“这是……?”

“这是我新请的女先生。”馒头怕她又自称丫鬟,赶紧在她前面开了口。她这个架势根本就不像个丫鬟,说出去估计会让人笑话的。

苏慕楠端起了杯子,啄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