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湖美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秀菱乖巧,早早对顾守仁说:”爹,明日你去镇上卖苇叶,我也帮着你行不?”
顾守仁笑呵呵地说:”行啊!上次不亏了秀菱,咱家哪能赚藜蒿的钱呀!”
秀萍见上次秀菱跟着爹进镇上卖藜蒿,为家里增加了一笔收入,这次也想好好表现表现,于是缠着要顾守仁带上她,顾守仁就应了。
金伟嘟嘟囔囔说:”镇上人挤人,有什么好玩的,我就不爱去。”
秀萍瞟他一眼说:”谁去玩啦?谁去玩啦?人家不是想帮爹把苇叶都卖出去,多赚两个钱吗?”
第二日顾守仁把苇叶分两次挑上船,然后带着秀萍,秀菱进了柳青镇。
依然是上次的青石板街,不过这次进的是专门摆小摊的那条路口。真是莫道君行走,更有早行人!一条小街已经被各色挑担摆得密密麻麻。
顾守仁好不容易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在地上摊了一块布,把捆得整整齐齐的苇叶摆放在上头。他这苇叶碧绿清爽,摊前很快就围了一堆人。挑拣的挑拣,问价的问价。
秀萍和秀菱也帮着爹爹招揽生意:”这苇叶是我家昨儿个采摘来的,新鲜着呢!捆好了的一把苇叶正好能裹二十只粽子,需要裹几只粽子就买多少苇叶,一点儿不浪费!”
“两把才五文钱,不贵哩!我家也就是赚个辛苦费。”
苇叶本是端午节家家户户裹粽子都用得着的,所以生意很是兴隆,顾守仁收钱都来不及,姐妹俩也忙着推销,拉生意!中午也就随便买了点吃的填肚子,又缴了三文钱的税。
到了下午,好不容易有点空闲,秀菱虽是有些乏了,那黑宝石般的大眼睛还是闲不住,骨碌骨碌转着,四下里张望。
突然,她黑亮的眼睛瞪得溜圆,因为她发现一个中年男子随着人流前行,一边左顾右盼,全然不知一个瘦弱猥琐的矮个儿紧紧贴在他身边,并且一只手已经伸进了中年男子的腰带处,想必那里拴着装钱的荷包之类。
秀菱是个眼睛里揉不下沙子的人,眼睁睁看着小偷把人的钱偷跑,她会难受得吃不下,睡不着的。因此她此刻最想做的就是,提醒那个中年男子,别让小偷得手。
但秀菱也不是个蛮干的人,她知道如果贸然断了小偷的财路,只怕他还有同伙什么的,到时候来寻自己和爹爹的晦气。所以灵机一动,就冲着那中年男子一边招手,一边大喊:”舅舅,舅舅,你快来,我在这儿!”
秀萍和顾守仁听见秀菱的喊声,都顺着她的手朝那中年男子看了过去。秀萍嗤的一声笑,用手拐了秀菱一下说:“你乱喊什么呀?那是舅舅吗?”
顾守仁疑惑地看了看秀菱说:“不是你舅舅呀?”
秀菱这一喊,不少人的眼光都溜向那中年男子,而那中年男子也停下了脚步,朝秀菱这边张望。这么一来,模样猥琐的小偷再要动手,可就彻底暴露了!他只得悻悻地收回了自己的手,装作若无其事地开溜了,只不过走了两步,扭头恨恨地瞪了秀菱一眼。
那中年男子虽然发现秀菱是他不认识的人,却还是朝她这边走过来,带笑说:“这位小姑娘想必是认错人了,我和你舅舅长得很相象吗?”
顾守仁正要开口道歉,连秀萍也有几分不好意思,就听见秀菱笑嘻嘻地小声道:“其实呢,我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先生!”
那中年男子惊讶地扬起了眉毛:“哦?既然如此,我就不明白了,为何要于大庭广众之下呼我为舅舅呢?”
顾守仁和秀萍四只眼睛也看定了秀菱,想听听她有什么解释。
秀菱掩着嘴一笑,又伸手指了指他的腰带处:“您自己瞧瞧吧!若不是我这么喊您,您一个劲儿地左瞧右瞧,荷包里的银子只怕早成了别人的东西了。”
第35章 好心有好报
那中年男子听了秀菱的话,忙低头看自己拴在腰带上的荷包,可不是被割破了一条小口子吗?好在秀菱呼叫及时,里头银子并未有损失。他抬起头,对着秀菱满面笑容地说:”小姑娘聪慧机灵,若不是你,我今日要破财了!多谢多谢。”说着还冲秀菱拱了一拱手。
秀菱正色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今我只不过喊了一嗓子,实在不足挂齿。这位先生不必客气。”
她这番话着实不俗,更是令那中年男子刮目相看,连连点头:”好!”又扭头看了看顾守仁和秀萍:”这两位是?”
“是我爹和我二姐。”秀菱脆生生的回答道。
顾守仁露出忠厚的笑容:”我这小女儿唐突先生了,不过她也是一片好心。”
那中年男子连忙说:”能有这样的女儿,想必是家风淳厚。哦,你们还有多少苇叶,我一个人全包了!”
秀萍面露喜色说:”这些苇叶先生全部要吗?那敢情好啊!”
秀菱瞅了她姐一眼,才对中年男子说:”先生不必如此,我家的苇叶生意很好,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卖完了。”她猜到这中年男子是想答谢自己,才故意要买下全部苇叶的。
那中年男子哈哈笑起来:”真个是惠质兰心。我姓杨,杨国平。你叫我杨伯伯好不好?”
秀菱马上甜甜地叫了一声:”杨伯伯。”凭她的眼光,已经看出这人必不是寻常人等,起码是有点身家的人。说不定今后会对自己有帮助呢!
杨国平点点头:”好孩子!你听我说,我并不是为了要答谢你,才想买下你家的苇叶,而是我本来就需要这东西。我家人口众多,亲戚也不少,所以苇叶的需求量也大。因此,你的苇叶我都要了,明白吗?”
秀菱听了这话,高兴地说:”既是这样,那再好不过了。”转头对顾守仁说:”这些苇叶,杨伯伯全部要了,爹给他便宜点儿呗!”
顾守仁连忙应道:”成啊。”说着蹲下来点数,秀萍和秀菱也帮着一块儿点。一会儿点完了,一共是一百一拾三把,顾守仁便说:”就算一百一拾把得了。”可他一下子算不出数儿,急得头上直冒汗。
秀菱倒是算出来了,可她不想让杨国平觉得奇怪,所以就没说出来。最后还是杨国平微微一笑说:”既然这位兄弟让我三把的价,我就不推让了。应该一共是两百七十五文。”
顾守仁便笑着说:”杨先生已经算出来了,那还会错?就是两百六十文吧!”
杨国平便摇头:”那不成,起先已经让了,这会儿就不能再少了,我先付了钱,等会儿直接让人来取。”说着拿一小块散碎银子去不远处的钱铺换了铜钱付清了,带笑说:”还劳烦这位兄弟稍等片刻。”
顾守仁连连摇手:”不碍事,不碍事。”
杨国平这才对着秀菱道:”小姑娘,我还有点事儿,就此别过了,后会有期!”
秀菱忙弯起唇角回了他一个笑容:”杨伯伯再见!我常常随我爹来赶集,说不定真能再碰上呢!”
杨国平挥挥手,这才去了。
秀萍激动得脸都红了,对着顾守仁说:”爹,咱家今天一天就把苇叶都卖了,能赚不少钱了!我看明日还得去采苇叶去!”
顾守仁呵呵地笑着:”是不少呢!赶下一个集不还得等几天啊?索性歇两天,再去采苇叶。”
顾家三个人又等了不多功夫,果然有人来把杨国平定下的苇叶搬走了。顾守仁这才美滋滋地领着两个女儿去点心铺子里,买了些云片糕带回去吃秀菱拉着顾守仁的袖子说:“爹今儿个赚了钱,也帮哥哥买些笔墨纸砚吧!省得他跟林生叔学认字,还用手醮着水在饭桌上写。”
顾守仁抚了抚秀菱的头发,连连点头:“是哩!不是你说,爹还真的忘了这碴儿。”又去买了笔墨纸砚,这才回了家。
李氏一见顾守仁回来得早,带来的铜钱还多,脸都笑成了一朵花了。原本她还发愁这个端午节该怎么过呢?不说别的,光是自己娘家的节礼,就拿不出来。顾何氏那边,也不能一点儿也不表示吧?那还更要被她说没良心了,顾守仁只怕也要背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名声。现在有了这些钱,事情就好办多了!
晚上李氏和顾守仁趴在桌子上数了好半天,才把铜钱数明白了,差不多快一吊钱了哩!对于他们家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看得金伟眼冒亮光:“爹今天赚了这么些钱,也不想着帮我从镇上带点好吃的回来!”
他这一说,顾守仁想起来了,一拍自己的脑袋说:“你瞧你爹这记性!特地帮你们买的云片儿糕,怎么就忘记拿出来了?”又瞅瞅秀萍和秀菱说:“你们两个也不提醒我。”
秀菱只抿嘴儿笑,秀萍说:“回来娘饭都烧好,再吃那个,可就吃不下饭了。这会子拿出来,让大家尝尝正好。”说着就去顾守仁的袋子里把云片糕取了来放在桌上。
秀菱拿了一片,先塞在李氏嘴里:“娘尝尝,好吃不?”
李氏笑盈盈地说:“嗯,又甜又细软,好吃!”
秀菱连忙又递了一片给秀莲:“大姐吃!”
秀莲温婉地看了这个妹妹一眼,伸手接了送到嘴里轻轻咬了一小口,清浅的笑浮在唇边。
秀菱看着顾守仁说:“爹,你怎么不吃呀!好吃着呢。”又喂了顾守仁一片。顾守仁乐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谁说女儿不好,他瞧着比小子还强呢!
秀菱又照顾了二姐秀萍,再看金伟,吃得不亦乐乎,一付享受至极的模样。
顾守仁便把今日在镇上卖苇叶时的情况说给李氏听,可是他的表达能力远没有秀萍好。倒是秀萍把秀菱机灵退贼那一幕讲得绘声绘色,听得众人如临其境,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展颜,等听到这姓杨的把自己家剩下的苇叶全部买了去,个个开心地笑了起来。
李氏一抚秀菱的头顶:“这丫头,聪明得紧。依我看,就是咱家的福星呢!”
秀菱连忙谦虚道:“今儿个卖苇叶赚了钱,说起来还是大家的功劳。若不是咱们一大家子昨日辛辛苦苦采来的苇叶,哪有今天的收获?再说了,二姐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哩!嘴又甜,大娘,婶子的,人家本想过两日再买的,被她劝说几句啊,就乖乖掏钱了!”
一席话说得秀萍也笑起来:“小丫头,说得我好象使了*药似的!”
秀菱不满地说:“你比我大几岁哇?就叫我小丫头!”
“哟,还叫不得了。叫你秀菱成了吧?”秀萍扬着眉毛,眼睛里却是浓浓的笑。
秀菱一本正经地说:“娘,下次采了苇叶,咱家送给凌慕白几把吧,反正他家也是要裹粽子。人家老是帮我,怪难为情呢!”
李氏不满地看着秀菱说:“开口闭口凌慕白,人家好歹比你大,又教你识字,连声哥也不叫,真是不知礼数。”
秀菱撒娇说:“娘你别挑我的眼儿呀,凌慕白都不在意的。”
李氏嗯了一声:“苇叶值当什么呢?左右不过是咱们采来的,就送他几把呗。”想了想又说:“叫我说啊,索性将裹好煮熟的粽子送他些吧!”
秀菱想到他的家世,低了头说:“也不知人家看得上看不上。”
李氏明白秀菱的意思,也不说话了。
第36章 两小无猜
歇了两日,顾家一家子又去芦苇荡采了一天苇叶,赶着下一个集市拿去镇上卖钱正好赵华捉了些黄鳝也要去镇上,就一起搭了顾守仁的船去了。
这一次青石板街冒出了不少卖苇叶的摊子,所以生意没有上次好,价钱还降了下来。而赵华的黄鳝却卖得不错。
秀菱灵机一动,和顾守仁商量了下子,便扯开嗓子吆喝道:“新鲜碧绿的苇叶哟,买二送一,买二送一!快来买呀!心动不如行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嘿!”
秀菱嘎嘣脆的小嗓门一嚷,又听得买二送一,顿时拥了不少人上前。她家的苇叶不是吹的,叠得整整齐齐,捆扎得妥妥贴贴,颜色绿得可爱,且又宽,再加上一把算好了能裹二十只粽子,让买的人心里有数,所以很多人就掏出钱来买了。
她家生意红火,周边卖苇叶的就眼睁睁看着,没有不妒忌的。
妒忌归妒忌,面对顾守仁魁梧的身形,还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上前来挑衅的。
在边上摆摊的赵华看了抿嘴儿直笑:“秀菱妹妹那词儿都哪学来的?倒象个长久跑江湖的!”
招得秀萍扑哧笑出了声,就是顾守仁和秀菱自己也掌不住笑起来。
所以顾家最后也将挑来的苇叶卖了个精光,虽说不如那一日的收入,也算是不错了。赵华早就把黄鳝卖光了,后来一直帮着顾家的忙。
再一日见着凌慕白,秀菱便让他去自己家取苇叶,凌慕白笑咪咪地说:“我收这个学生还没白收呀!古人说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这苇叶也可以和鹅毛相提并论了!”
“掉什么文呀?你要看不上你就直说!知道你家有钱,什么买不着?”秀菱把身子一扭,背对着他说凌慕白连忙凑到她跟前说:“我是那个意思吗?你就冤枉我。”然后委屈地撅了嘴:“我夸你呢,你反而说这个话伤人。”说着也把身子一扭,背对了秀菱。
秀菱听了他说的话,也知道自己不该使小性子。所以停了一停,见凌慕白没动静,咬了咬嘴唇,小声地说:“哎,还真生气了呀?我不过随口说的。你要苇叶,现在就去我家拿呗!”
凌慕白一动不动,秀菱吐了吐舌头,悄没声儿地转到凌慕白面前,却见他乌漆漆的双眸正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眼睛象会说话似的,嘴角一抹促狭的笑容,分明在说:“逗你玩儿呢!”
秀菱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凌慕白才没这么小气,会为一句话生气的,他只是想捉弄自己罢了。秀菱跺了跺脚,转身就走。
走了两步,听见凌慕白呀了一声,她忍着不回头,谁知道这家伙又起什么花样了。又走了几步,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就瞧见凌慕白伸手摸了摸鼻子,手上是殷红的鲜血,鼻子处也红了一片。
秀菱知道凌慕白是流鼻血了,三步并作两步走回他身边,一边回想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等看见凌慕白略带惊慌地仰着头,不知怎么心里竟有一丝心疼的感觉。她镇静地对凌慕白说:“你别把头向后仰着,应该张开嘴巴呼吸。蹲下来!”
凌慕白有些吃惊地看着她,见她明亮的眸子里有着深深的关切,不愿再让她担心,于是听话的照做了。
秀菱一边说:“你等着!”一边跑了开去,一眨眼功夫又跑回来,小手上捧着清凉的水。等到了凌慕白跟前,手上的水已经洒得差不多,好在双手还是*。
秀菱用湿湿的手在凌慕白前额轻拍,另一只手则用食指和拇指紧压凌慕白的两侧鼻翼。凌慕白也说不清什么原因,竟一动不动地乖乖由秀菱摆布。
过了好一会儿,秀菱松开了手,鼻血还真的止住了,不由得令他神奇万分。怔怔地看了秀菱半天,秀菱让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嗔道:“干嘛,不认识我了?这法子是问我娘学来的好吧?我哥哥流鼻血时,我娘就是这样做的呢!”
凌慕白这才点了点头,哦了一声。秀菱细声细气地叮嘱说:“你不是累着了,兴许就是上火了,我娘就是这样说我哥的。你赶紧回家躺一躺,苇叶的事儿,明日也成,后日也成。反正端午节还过两天的。”
凌慕白听得心里甜丝丝的,晓得秀菱是发自内心的关切,于是对着秀菱笑了一笑:“那咱们明儿见!”便转身去了,走了两步又回过头看一眼秀菱说:“你也快些回家去吧!”
秀菱摆了摆手:“明儿见。”
回到家,见李氏正在将洗净的苇叶剪去两个小尖尖,然后放进开水中略煮。
秀菱问:“娘,你干啥呢?”
李氏侧一侧头说:“煮一会儿,苇叶变软了,裹粽子时不会裂开呀!”
“咱家今天就裹粽子呀?”秀菱不觉有些兴奋起来,她还真有点怀念以往母亲亲手裹的粽子呢!想必这一世的娘亲手艺也不会差。
秀莲柔声说:“娘要给外婆家送节,所以提早两天。”
秀菱想起来了,送节通常是临近端午节时,女婿家里裹好粽子,买好鱼、肉、酒及其他菜肴,至端午节这日或是前几日的上午,把置办好的礼品盛放在精制的套篮或小竹箩内,然后,肩挑手提双双上岳父母家去送节行孝。
而在这个时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的父母,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会在端午节时分,带上礼物出发,在娘家吃午饭后,带着娘家回赠的礼物,返回婆家。因此端午节也称女儿节。
再看李氏裹粽子,衣袖挽得老高,露出截白臂,手中捏两三片苇叶一叠,轻轻一扭就折成斗状,接着填进早就泡好的糯米和配料,有红枣的;也有绿豆的;灌米时用力按紧,用粽叶裹住米粒时,左手拇指悄悄在一侧撑住,剩下的叶子再裹几圈就好了。
李氏系绳子也有独门诀窍,包好的粽子要转半圈,逆着粽叶的条纹,系紧两个短角就搞定了。秀莲也学着李氏的样子一块儿裹粽子,虽然动作有些笨拙,总算包得还象那么回事!其余几个小的就只能在一边看着。
裹好了粽子,李氏一串串系好,然后放进锅里,加冷水,煮半个时辰后,改文火再煮。
诱人的香味,引得金伟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被秀萍嘲笑了好一会儿。而秀菱已经呵欠连天,实在熬不住只好去睡了,缭绕鼻尖的香气一直蔓延到她的梦里,她梦见自己吃粽子,吃了一只又一只,味道好极了!
第37章 关于亲生母亲的只言片语
第二日,李氏将准备送节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顾守仁还买了各式扇子秀菱奇怪地问道:“爹,你买这么些不同的扇子做什么?”
顾守仁拿起一把鹅毛扇挥了两下说:“这是送给你外公的;”放下鹅毛扇又拿起木香扇说:“这是给你外婆的 ̄”
金伟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鹅毛扇的含义是足智多谋,木香扇寓意长春不老;”一边说一边拿过芭蕉扇:“这是给大舅舅的,意思是家中主事;折扇是给小舅舅的,希望他学业有成;这绢丝扇必定是给小姨的。爹,我说的对不对?”
李氏听了笑弯了眼睛:“哟,金伟越来越聪明了!”
秀萍在一旁插嘴说:“年年都是这些花样,不知道那还不傻了呀!”
秀菱总算是听明白了,原来送扇子给岳丈一家,也是节礼的一部分。眼看着顾守仁挑了箩筐要出发了,李氏却一些儿动静也没有,不禁开口问:“娘,你不去呀?”她很希望李氏能借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省得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手。
李氏摇摇头:“不去哩。咱家还守着孝,哪能拜亲访友的?就是你爹,在你外公家放下东西就该回来了。等咱家满了孝,把你们都带上去外婆家,外婆烧的菜可好吃了!”
金伟饶有兴致地问:“娘,外婆烧的菜比你做的还好吃吗?”
李氏笑着说:“是啊,娘烧菜的手艺,还是向外婆学来的呀!”
金伟就一付等不及的模样:“那还得等好久啊!”他暗暗地叹了口气不过想到端午节有那么多好吃的食物,心情又高兴了起来。
再一天,李氏的娘就带着大儿媳周氏和小女儿玉竹来顾守仁家探望。
李氏接着自己的娘进屋坐下说:“娘,大老远的您怎么跑来了?”连忙让几个孩子喊人。几个孩子都和外婆亲,秀菱虽然不熟,可一看老太太祥和的脸就大有好感。就是舅母周氏和小姨玉竹,也看着就让人愿意接近。
李赵氏慈眉善目地笑着说:“我来看看你们一家子呀,晓得你们有孝在身不方便出门。可有些日子没见着了。”
李氏一眼已经看见自己的大嫂周氏和妹妹玉竹提着大包小包的,嗔道:“来看看就看看呗,带那么多东西干啥?”
玉竹伶牙利齿地回道:“给我外甥女,小外甥带的不行啊?娘早听说你们分家了就想来的,正赶上春耕抽不出身呢!这会子见你端午节也不回去,只有自己亲自来了!”
然后把带来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这是给你们用的凉席,竹枕;这是远芳斋买的糕点;这是给金伟的虎头鞋,长命缕,五毒服;女孩子们一人一个绣花香囊,知道你们带着孝,今年花布也没法子挑喜庆颜色的。喏,这个看着还不错吧?”
秀菱看着小姨扬起手中白底蓝花的布料,倒很有几分青花瓷的韵味呢,眼光挺好。
秀莲细声细气地道了谢,接过玉竹递过来的香囊说:“这个肯定是小姨做的吧?什么时候我能赶上你绣花的本领一半儿,我就高兴了。”
还别说,那香囊不仅绣功精致,外形也漂亮,是一条生动活泼的金鱼。鼓鼓的大眼睛象盯着人看似的。
秀萍得到的香囊是个金瓜形的,秀菱则是个菱形的香囊,上头绣着一朵石榴花儿,她不觉赞道:“真漂亮!”闻上一闻,还有一股芬芳的香气。
李氏过意不去说:“又让娘花钱,让你们费功夫。”
她嫂子周氏瞟了她一眼说:“自家人,说这些话做什么?若能多得些团聚日子,咱娘还更高兴呢!”
这个小姑子没出嫁时,就和她很合得来,所以周氏也乐意见着李氏。晓得李氏今年刚分的家,孩子又多,光景不是很好,也就想帮一把的。于是掏出个袋子,里头装了两百个钱递给李氏:“早听说你搬了家,也没来送个礼。今日才算得了空儿,还望不要嫌弃。”
李氏连忙推辞:“嫂子你这是做什么,分家还不就是分了呗,送啥礼啊?”一定不肯收。
姑嫂两个推让了半天,最后李赵氏打圆场道:“玉兰你听我说,你嫂子她既是送出了手,断没有拿回来的理儿。你不可驳她的面子,如今还好好收下,日后你要还礼也好,还是要表你的情也好,我都不拦着!”
李氏哪里不知道自己嫂子的心思,听了她娘的话,也就只好收下了。
几个人又聊了些琐事,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秀菱的亲娘李美云身上,李赵氏压低声音说:“这孩子也是可怜,虽说长得好,嫁了个有钱人做小,过的日子还不如咱们呢!跟关在笼子里似的,就是个金笼子啊,总不如自由自在地好!”
歇了一口气又说:“今年我正好有事跟着你哥进县城,想着去探望探望她,你猜怎么着,人家把着不让见,说是病了不方便见人!也不知是真啊是假?”
玉竹鄙夷地说:“皇帝家还有三门草头亲呢,他们眼里就这么没人!没听说过这句话呀?富不过三代!”
李氏瞅了瞅秀菱,就把老太太带来的糕点分了些给几个孩子,又说:“秀莲,带着弟弟妹妹去玩会儿!”
秀莲应了一声,听话地领着几个小的出去了。
秀菱知道李氏不想让自己听见,她们说的关于自己亲生母亲的话。其实她还真没这个好奇心,毕竟她是穿越而来,不可能对所谓的亲生母亲有什么感情。在她的心里,李氏就是她此时真正的娘亲了!
李氏后来要留着娘家人吃饭了再去,她们怎么么也不肯,只推等除了孝再说。李氏晓得这是她们体谅自己,不愿给自己添麻烦的缘故。也只得殷勤送出门来,直送到渡口,等三个人都上了渡船,还一付依依不舍的模样。
秀莲她们也跟着送客,你一言我一语地,好不容易才分的手,看李氏眼圈儿倒红了起来。
第38章 厚颜相求
到了下午,李氏带上一条五花肉,几提粽子,还有顾守仁捉来的黄鳝,和两包点心准备送给顾何氏她知道秀菱最喜欢当自己的小尾巴,所以就招呼她一起去。
秀菱连连摇头:“我不去,我不去。娘娘看见我要不高兴的!”
李氏的心被扎了一下似的,她知道顾何氏对这孩子的态度,恐怕是伤到孩子脆弱的心灵了,也想极力抚慰补救。所以她柔声说:“秀菱乖,陪娘一起去。咱们给她送好吃的,她哪能对咱发脾气呢?要不再叫上金伟一块儿成不?”
她打算好了,如果顾何氏再对秀菱有什么微言,自己会告诉她,自己的病根儿早都去了,秀菱也帮这个家赚了不少钱呢!因此根本不可能是什么扫帚星,丧门星的。
金伟听说李氏要带他去娘娘那儿,倒是很高兴,拉着秀菱的手说:“那还磨蹭什么呀?快走快走!”
秀菱虽然不大愿意看见顾何氏和朱氏,看在李氏和金伟的面子上,就不好意思再推脱了,只得一声不吭地跟在金伟身后。
进了堂屋,顾何氏看见李氏提着东西来的,自然是挤出点笑容相迎。冬梅声音脆脆地叫了声二嫂。这时候秋菊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面上有了一丝红润,人似乎还胖了少许。见了李氏,连忙让坐。
李氏先叫了声娘,恭恭敬敬地把东西搁下说:“明日就是端午节了,也没什么好东西孝敬您。”转头对秋菊说:“我看大妹妹水色好了很多呢!”又看着冬梅:“以前天天在一处不觉得,分开也没多少日子吧,冬梅妹妹又长高了些!”又让两个孩子叫娘娘,叫姑姑金伟和秀菱都听话的照做了。
冬梅把手搁在自己头顶上,立在秋菊身边比了比:“我又长高了么?好象是呀。”其实也不奇怪,她才十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顾何氏眼睛瞟着东西,脸上神情有些不屑一顾,表示自己并不是眼眶子浅的人,这些东西她还没放在眼里!对秀菱简直是看也没看一眼,只是拉过金伟说:“饭吃过了?看你怎的瘦了?”
李氏应道:“也不是瘦,抽条儿呢!”
秋菊自己出嫁后,好长时间怀不上孩子,所以看见孩子,不管男娃女娃都稀罕得不得了。后来好不容易怀孕,快要生产时没了,这个打击对她来说真是太大了。而且以后她还能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希望真的很渺茫。
一个是她和离之后,对男人几乎失去了信心,根本没想过再嫁的事情;二来呢,因为肚内的孩子被毁,对她的身体也造成了深深的创伤,因此就算她再嫁,能不能怀上孩子,还很难说!
此刻她将秀菱拢在怀里,轻轻抚着秀菱的脸蛋儿:“这小模样儿长得怪招人疼的,白皮肤,大眼睛,还是个双眼皮儿,长大了啊,肯定是个美人儿!”夸得秀菱脸都红了。
李氏便笑着对秋菊说:“秋菊妹妹得了空,也去我们那儿坐坐,不是显得亲近些?”
秋菊应着:“是呢,我也想着几时去二嫂那儿坐坐。秀莲,秀萍两个怎不跟着一块儿来,怪想她们的!如今秀莲越发文静得象大家闺秀似的,门坎都不出了。倒是秀萍的脾气,有几分随我。”
秀菱听了秋菊这话,觉得她说得很有些道理。不过秀萍性子虽然直爽,却不象她那样大大咧咧,再说了,秀萍可比秋菊好看!
几个人正在说着话儿,就听得东厢房传来朱氏哀哀地叫唤:“哎哟,哎哟,痛死我了!痛啊!”
李氏有心想装听不见,却实在拉不下脸来,只好望着顾何氏说:”娘,大嫂这是怎么啦?”
顾何氏上两日正和朱氏拌了嘴,因此满怀的不高兴,这时候就撇了嘴说:”谁知道她呀?现如今不是分了家吗?锅灶都分开,她烧了好吃的,只怕人家分了去,恨不能躲起来吃。天晓得她午饭吃的啥,这会子嚷肚子痛!”
李氏想着,自己正赶这节骨眼上来了,若是不进去看看朱氏,还真有点说不过去。只得对顾何氏她们说:”我瞧瞧她去!”
金伟喜欢看稀奇,连忙拉着秀菱也跟在他娘后头。秀菱根本不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