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嫡秀:九重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弹弓是季崇宇的心爱之物,季重莲一直知道他随身带着,只是没有机会用而已,这小子的弹弓技术怕是还比不上她的。

当年在村子里,她是一射一个准,连过路的小鸟都能打得下来,岂是一个准字了得,连村长家的淘气小子都甘拜下风,如今不过重拾活计罢了。

季重莲边跑边射,起初只是练练手,那石子竟然也能险险地擦着李照的衣角,却被他忽略而过,见不得台面的弹弓罢了,他还看不上眼,更何况还是一个小姑娘射的,那力道能有几分。

李照自觉游刃有余地在石子中穿梭而过,脸上竟然挂起一丝得意的笑容,眸中也泛起一抹兴味的光芒,若不是这姐弟俩先犯了他的忌讳,再出手伤人,说不定他最后也能放过他们。

不过眼下说什么都晚了!

季重莲起初的那几发石子不过是投石问路罢了,眼下觉得僵硬的手指已经灵活了起来,俩人的距离也缓缓拉近,她微微眯了眼,捻出腰间一颗最大的石子来,侧身,瞄准!

就是现在!

十成的力道夹杂着一块成人拇指大的石块飞快地向李照的腿部疾射而去!

“哎哟!”

李照原本还是能随意地躲开石子,甚至还带着一丝戏弄之意,哪里想到季重莲这次射石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他意识到达之时,人正要闪开,那膝盖上却是重重挨了一击,痛得他跪倒在地,因着是下坡之势,身体又止不住向前滚了几转,树枝划破了衣衫,泥泞糊了满身,直到他的肩膀重重地撞在了一块大石上才止住了下山的冲势。

李照呲牙咧嘴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浓眉深拧,他撞在石块上的那手臂应该是脱臼了!

季重莲回身已经见不着李照的人影,她心中一喜,脚步也不停,疯了一般向着山下冲,追着季崇宇的步伐而去。

当李照终于回过气来,忍着手臂与膝盖的双重疼痛勉强站起身来一望,四下里哪还有季重莲姐弟的身影?!

李照恨得咬牙,一掌拍在青石块上,若不是他要一人前来拜祭,眼下说什么也能找到帮手拦住那对姐弟,如今他走回寺庙中,再命人查清那姐弟的身份,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不管如何,李照与季重莲姐弟的仇算是结下了,若是不能找到他们,他便枉为岭南王世子!

当李照终于一瘸一拐到回到寺庙的厢房里时,季家的车队早已经起程了。

季重莲拍了拍胸脯坐在车里铺着棉褥的软榻上,依然有些惊魂未定的感觉,出发之前她好似听季紫薇说了岭南王世子回京朝贺太后寿辰之事,昨夜也是歇在了灵隐寺,小姑娘激动的话语中隐隐含着一丝期盼,却被季芙蓉冷冷地鄙视了一把。

他们家如今这样的情况,不要说岭南王世子了,就算一般官宦人家要看上也不容易,季紫薇心中再有畅想,也不过是白日做梦罢了。

季重莲却是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低垂了目光,将羽缎斗篷又拉紧了一些,尽量地遮掩住自己沾了泥沙的鞋面,小心翼翼地上了马车。

季重莲回来得太急了些,衣服来不及换,只能罩了个斗篷,季崇宇已经先行被服侍着上了马车,见着碧元扶了季重莲上马车,眼睛立马一亮,忙焦急地上前,刚想开口问,却被季重莲一个眼神给止住了,遂又退了回去,只是眸中的忧虑已被宽心所取代,这一次好在是有惊无险。

季重莲却不像季崇宇这般宽慰,惹到了岭南王世子,还不知道今后会有个什么变数,如今看来,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别人不知道他们姐弟清晨出去拜祭,碧元与红英自然是知晓的,此刻车上已经放了他们姐弟的两套衣服,只要换上即可,脏污的衣服只有到时候再清洗了,只要回到季家的队伍里,谨慎一些,想要掩人耳目还是不难的。

再说李照回到寺庙后立马便吩咐人去查季重莲姐弟,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再加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昨夜里歇在寺庙里的总共就那几家人,就算今儿个已经各奔东西了,但只要细细查问,应该是不难找到。

可李照从排除掉另两家人,再将目光汇集到季家时想要一路追击时,季家的车队早已经越过了冀州府,到达了豫州。

太后的寿辰将至,李照若是再赶到豫州甚至是丹阳,必定是来不及了,他只能咬牙放弃,可这笔帐他却是记下了。

不过就是一个被罢了官遣返祖藉的人家,到时候查明是不是那一对姐弟,他想要捏死他们还不就跟捏死一只蚂蚁这般容易。

想到这一点,李照面上的阴郁之色终究是缓缓散去了。

☆、第【10】章 姑婿亲迎

丹阳在江苏省境内,是江南水乡中一块瑰丽的奇宝,过了豫州,再至寿春上了船后,在江水的一波摇曳颠簸中,缓缓驶进了季家位于春江镇上的祖宅。

祖宅里开了水路,船只可以直接驶进,倒是免于码头奔波卸物,极是方便。

季重莲姐弟立在船头,早已经见着祖宅前的大石台上整整齐齐地站着一拨人,当先的是一男一女。

男子着一身墨绿色的家常袍服,看起来素净又沉稳,只是年龄上有些偏大,看起来竟然与季老太爷不相上下,浑身透着股英气,面色一片坚毅。

女子不过年近三十,一身藏蓝色绣着吉祥如意的暗纹褙子滚着一指宽的绒黑绣边,她静静地站在那里,保养得宜的面部盛着一抹端庄得体的笑容。

季重莲知道,这便是她那素未谋面的大姑姑季明惠与大姑父石毅。

季明惠是庶长女,当初季老太太给她挑的这门亲事,也没指望着她能飞黄腾达,没想到眼下竟然混到了这般地步,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要说这石大姑父本也是无甚背景,人却是踏实肯干,但命却硬得紧,先后克死了前妻与一双儿女,熬到三十出头才在媒人的说合下续娶了当年季家的大姑娘季明惠。

当时的石大姑父还只是一个安抚使司佥事,又没家身,真是一穷二白,媒人从丹阳赶到京城来说合时却也不抱什么希望,只是夸他这人勤奋实干,却不想季老太太竟然一口答应了,将大姑娘嫁回了丹阳不说,也留了他们俩夫妻看守祖宅。

谁曾想到季明惠是个好运的,虽然嫁于石大姑父做了续弦,但成亲后夫妻还算合美,如今育有两子一女,而石大姑父的官职也由安抚使司佥事升一路顺利地升至安抚使司副使,是正六品武职外官,可说也是威威赫赫,在丹阳薄有盛名。

如今听说了季老太爷要带着一家人回到丹阳故居,季明惠二话不说便在祖宅旁另买了一栋大宅,全家人都搬了过去,又将祖宅重新修缮了一通,虽然时间上有些赶了,但好歹还是收拾布置了出来,不华丽但却很规整,倒是符合季老太太一贯的眼光。

其实当初季明惠夫妻早有另置宅院的打算,又想着季老太太将祖宅交托给他们照看,若是撒手不管,免不得有人说道,这才一直住着,如今季老太爷带着一家人的回归恰恰是个契机。

季明惠已经书信禀明了季老太太这事,虽然是先斩后奏,老太太也只能默认。

庶女长大了,得势了,再不是老太太可以任意拿捏的,如今季老太爷又是这样尴尬的境地,说不定今后还要仰仗着季明惠夫妻。

大老爷季明德虽然还在京中任职,但也只是个从七品的詹事府主薄,再说远水也救不了近火。

考虑到这一点,老太太早已经端正了态度,今后对季明惠夫妻也必定会更加和蔼可亲。

说到季明惠,也不得不说到季明瑶,那才是季老太太嫡亲的闺女,十六岁时便嫁到太常寺少卿齐大人府,夫婿齐飞扬是翰林院检讨,有着这层关系,当初才会被季老太爷给相中。

可是入了齐府后季明惠没能生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儿齐暖玉,庶子齐济贤虽然养在了她的名下,可他姨娘还在,毕竟比不了亲生的那么贴心,在齐家的处境也是尴尬。

如今季家逢难,齐家早已经急急地撇清了关系,就连季老太太离开京城时也没能再见上季明瑶一眼,虽然父母都想着子女明哲保身有好日子过,但真的发生在自己跟前,也不免有几分心凉。

至少这一路上季重莲所见,季老太爷与季老太太生生老了十岁不止,连原本的黑发都染了几许花白,这样的晚境凄凉,让人看了微微有些心酸。

“恭迎老太爷、老太太回府!”

当季老太太扶着步履有些蹒跚的季老太爷步下船舱时,石毅与季明惠率先跪下了,在他们身后黑压压地跪了一片,这样的礼数,算是给足了两老的面子。

“起吧!”

季老太爷疲倦地挥了挥手,对着石毅扯出一抹笑来,“你有心了!”

石毅点了点头,连忙起身扶住了季老太爷,季明惠自是动作利索地上前扶住了季老太太,又对着身后的一众点了点头,这是要到里面才个个行礼认亲呢。

大太太孟氏也不在意,带着身后的一众昂首而行,那些跪地仆人立马起身站在了两侧,空出了中间的大道,人人低垂着目光,动作划一,齐整无声,想来是经过良好的训示。

大太太不由点了点头,都是学了规矩的就好,以免她重新管理起来还要一一训示。

季重莲有留意到季明惠身后几步远缀着的几个孩子,两男一女,大的大概有十一二岁,小的不过**岁的年纪,应该是自己的表哥石勇与石强,另一个女孩则是石柔,今年和她一般大小,只差月份罢了。

两位表哥肖父,皮肤黝黑,眉眼中带着几分坚毅,行走举足之间都将背脊挺得直直的。

石柔倒是长得像季明惠,柔美之中不乏秀丽,神情中还有几许活泼,时不时地转头好奇地打量着一众表兄弟姐妹。

在正房厅堂坐定后,石大姑父便引着季老太爷与季家几位老爷去了书房。

剩下的一众女眷小辈,又都是一家子表兄弟姐妹,遂也没有那么多忌讳,挨个地行了礼认了亲,好好地把彼此不熟悉的生面孔过了一遍,季明惠这才笑着看向季老太太,“苑落都是布置好了的,母亲自然是在正房的宣宜堂,剩下的几处……”

季明惠话说到这里已是被季老太太从中打断,她疲倦地挥了挥手,“这些事情我如今也不想打理了,有什么尽可和你弟妹商量着,你们拿主意吧。”

“是,那母亲不如先去歇息着,梳洗一番,等晚宴备好了女儿再来请您入席!”

季明惠立马站了起来,殷勤地扶起了季老太太,另一边大太太也跟着上前,“老太太好生歇息着,我早便知道大姑太太办事细致周到,如今得了机会也能跟着学几分。”

“那就好,辛苦你了,明惠!”

季老太太拍了拍季明惠的手背,长长地叹了口气,哞中神色却不知是喜是悲,由着宋妈妈扶着下去了。

☆、第【11】章 苑落之争

季老太太走后,季明惠与大太太孟氏谦让了一番,最后双双坐上了主位,对季家老宅的各个苑落开始了重新分配。

从前的季家祖宅只是个小苑落,但经过历代的扩建修缮,在东边引了水建了湖,顺势搭起了一座水榭,名为“玉瑶亭”,听说风景独美,常为宴客之所。

“玉瑶亭”边便连着个苑落,名唤“朝夕苑”,大太太自然便将这处揽了去,分给了大姑娘季芙蓉,而大太太则带着三少爷季崇宝住在紧挨着“朝夕苑”左面的“临云阁”,季海棠的住处则在“朝夕苑”的背面,方位有些背阴,唤作“知微堂”。

三房分配的住所统一靠北面角的地方,那里也是三个苑落:德晖苑、清秋阁、明镜堂。

大太太只将这三个苑落给了三房,随便他们自己怎么分配。

不过看那情景,曾姨娘定是带着一双儿女占据了好的地方,剩下的才给了三太太姚氏,不过中间有些争议,但也被大太太给调停了。

结果是三太太姚氏住德晖苑,三房的大少爷季崇泽与二少爷季崇亮都住在明镜堂,曾姨娘带着女儿住在清秋阁。

四房的人口稍微多了一些,便被大太太指到了南面去住,那里恰恰有四个苑落:明月楼、翡翠潭、恒福苑、碧幽阁。

柳姨娘眼睛一亮,巴巴地看向大太太,就想着先选个合意的苑落,却不想大太太眉梢一挑,目光却是柔和地转向了季重莲,“五丫头与宇哥儿先挑个住处吧。”

季重莲微微一怔,大太太可从来没对他们姐弟这般和善过,这其中怎么看都透着蹊跷。

果然,季重莲目光微转,便见着柳姨娘阴沉着脸色,手中的罗帕都绞成了一根绳。

若是柳姨娘心里头不快了,必定又在季明宣耳边吹些枕头风,回头还不是他们姐弟要挨一阵数落,这又何苦呢?

季重莲想到这里,起身对着大太太一福身,谦让道:“六妹妹与天哥儿年纪小些,不若等他们先挑了再说。”

大太太没有说什么,只是微翘的唇角滑过一声轻哼,果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还是嫡出的,她想给他们脸面,也要看他们争气不争气,显然的是她用错了对象。

果然,季重莲这话一出,柳姨娘顿觉心里稍稍熨贴了些,暗道季重莲还算识相,知道今后四房谁才是当家作主的,得罪了她可没有好果子吃。

“五姐姐既然这样说,那妹妹可就不客气了。”

季紫薇浅笑盈盈地站起了身来,一脸天真地看向季明惠,娇声道:“可否请姑母告知这几处苑落的妙用,紫薇才好细细挑选。”

季明惠目光闪了闪,倒是微微扫过垂眉低首的季重莲,莞尔一笑道:“这明月楼算是闺阁绣楼,有个独立的院子,一进之后修了个两层的楼阁,从前是祖上一位姑奶奶的住所,听说那位姑奶奶最后嫁给了王爷,是福缘深厚之人……”

季明惠话还没说完,柳姨娘与季紫薇同时眼睛一亮,柳姨娘几不可见地对季紫薇点了点头,她忙道:“瞧姑母说得这样好,那我就选这明月楼了。”

季明惠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又接着道:“恒福苑里栽了两颗老槐,满园的姹紫嫣红,倒是个讨趣的地方,碧幽阁则遍植翠柳,一片绿意盎然!”

季明惠说到这里,柳姨娘已经心动不已,便道:“那天哥儿就住恒福苑吧,妾就讨了这碧幽阁来住,满园的翠柳正与妾的姓氏相合……”

柳姨娘兴高采烈地说了一通,却发现整个厅里寂静无声。

季明惠抿了抿唇,似笑非笑地望了过来。

大太太则是轻哼了一声,“你们娘仨便占去了三个苑落,那四姑娘与五少爷住哪里?”

“这,这……”

柳姨娘咬了咬唇,面色青白一片,却又舍不得让出苑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要不……让天哥儿与宇哥儿挤挤,五姑娘便能独占翡翠潭了。”

“柳姨娘倒是打算得好。”

季芙蓉冷冷一笑,上前拉了季重莲的手站了起来,肃然道:“五妹妹丧母,柳姨娘更应该迁就照拂才是,怎么如今只顾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倒正经忘了谁才是主子?!”

季芙蓉这话说得极不客气,柳姨娘的脸色已是一阵白一阵青了,只是紧紧捏着帕子不敢发作。

大太太咳嗽了一声,这才轻斥道:“没规矩,长辈正在说话,你跳出来作甚!”

“母亲,”季芙蓉回头看了大太太一眼,颇为季重莲姐弟抱不平,“我就是看不惯柳姨娘这般不公,合该委屈五妹妹他们?”

大太太看了季重莲一眼,见她始终低垂着目光,就连身后的季崇宇也是畏畏缩缩的感觉,她心头只觉得一噎,四房这烂摊子她还真不想管了。

季重莲扯了扯季芙蓉的衣袖,低声道:“大姐姐无须为了我们姐弟而争执,我看柳姨娘这样分配挺好的,宇哥儿现在还小,与我一同住在翡翠潭正好,咱们姐弟也能有个照应。”

“你啊!”

季芙蓉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一指点在季重莲的额头,咬牙低声道:“你处处忍让也不见得讨了好去,指不定他们还在心里取笑你呢!”

“我知道大姐姐疼我就是。”

季重莲摇了摇季芙蓉的手,缓缓绽开一抹笑来。

她不是不想争,而是现在不是时候,失去母亲,他们姐弟如今只是无根之木,就算能借着季芙蓉的势,那又能借到哪一天?自己拥有了实力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若是真到了要对付柳姨娘的那一天,她必定会一击即中,打得对方再无还手之力。

而现在无谓因一些小事而让柳姨娘起了戒备,他们姐弟如今在四房便要尽量降低存在感,由得季紫薇姐弟去炫耀去吆喝去出风头,称了柳姨娘与季明宣的心,他们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就这样,因为季重莲的退让和妥协,柳姨娘母子三人顺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苑落,高高兴兴跟着丫环落住新居去了。

季重莲姐弟稍微落后一步,却被季明惠给唤住了。

☆、第【12】章 安置,厚礼

“姑母还有事吩咐重莲吗?”

季重莲拉着季崇宇,两姐弟的目光都徐徐看来,眸中清亮如水,坦然一片。

“也没什么。”

相识的脸庞带着熟悉的影子,季明惠不由怔了怔,随即不以为意地一笑,“那处翡翠潭也是极好的,三进小院,院前搭了阴架种了些瓜果,院后便是那一汪碧潭,是溪中引来的活水,只是最近几年我无心打理,若是五丫头喜欢,命人撒下荷花的种子,夏日里定是一片美景。”

“谢谢姑母。”

季重莲姐弟同时道谢,倒让季明惠捂唇笑了笑,这两个孩子的早慧让人不觉有些心疼,遂上前两步揉着季崇宇的头顶,轻叹道:“你们姐弟俩都是懂事的,只是……”

季明惠话到这里一收,却没有再往深里说,只望了一眼季重莲,笑了笑,“给你们的见面礼姑母一会儿让人送到苑子里。”说罢,便摇着头转身离去了。

“姐,姑母这是……”

季崇宇不明所以地看向季重莲,他虽然觉出了大姑母对他们的善意,但怕是想帮他们也有限得很。

“姑母也不容易。”

季重莲摇了摇头,想了一阵,忽地抿唇笑了。

她并不怪大姑母刚才不为他们姐弟说话,反倒能够体谅她的处境。

季明惠身为庶女,从前一直有老太太在上面压着,连婚事在当时看来也不甚如意,虽然如今看着前程好了,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观她行事便知是个十分谨慎规矩的人。

而且季重莲自己本就想低调,所以住哪里不重要,她还真怕季崇宇与季崇天住在一起从此贪玩好耍不务正业,有她在一旁看着才能放心。

再说,三进的苑落若是只有她一个主子,那的确是寂寞得紧。

小丫环带着季重莲姐弟一行到了翡翠潭后便回去复命了。

这个三进的小院一进大门便是一座青灰色的影壁,影壁后是一道穿堂,穿堂两侧是下人们居住的倒坐房,过了穿堂,便是正院院落,每一进都有正房三间,两边各有耳房,东西厢房连着抄手游廊直通月亮门,苑落中铺着灰色的石板,泛着一股陈旧老色,想来已是有些年头了。

正院后面除了那汪小潭还有一层院落,有几间后罩房,多作小厨房、茶水房与库房使用,看起来倒是一应俱全。

想来其他苑落也多是这个格局,不过大小不同罢了。

翡翠潭没有管事妈妈,只有几个粗使的婆子与丫环,见着季重莲姐弟来了忙一一拜见,各报了家门便去忙各自手中的活计了。

红英碧元忙着整理收拾箱笼细软,刘妈妈则带着季崇宇先去安置了。

季重莲随意地走了走,看了看前院栽种的瓜果,许是冬天到了,没有几许翠色,耸搭的藤蔓干瘪纤细,反倒带出几分萧索之意。

季重莲看了几眼便转入了后苑的水潭,潭水不深,河底有些淤泥,若是真要栽上荷花,怕是要好好清理收拾一番才行。

这样夏天赏荷,秋天吃莲藕,却是个不错的选择。

坐在潭边的凉亭里,季重莲撑手在下颌间,望着周围的一切,她倒是极满意,这里清幽安静,虽然与柳姨娘母女的苑落都同在一个方位,这处翡翠潭却是在南面的角落里,她们想要特意拐到这里也不容易。

希望能借此清静一段日子吧。

季重莲回到房中,季明惠的见面礼已经送到了,碧元在那里看得一惊一叹的,招了招手道:“大姑太太真是出手不凡,姑娘快来看看,这可都是好东西。”

当年沈氏也算有不少的好东西,虽然如今都被柳姨娘锁在了库房里,但到底碧元与红英也算见过一些,此时这般惊叹的模样,倒让季重莲带着一丝好奇望了过去。

红木八角的圆桌上赫然摆放着几匹布料,有羽缎大花的,也有缂丝轻绸的,还有藕荷色与天青色的绒缎各一匹,月白色的雪绫缎两匹。

红英也在一旁数落着,却是笑得开怀,“这雪绫缎可以为姑娘和少爷做几套贴身的衣物,羽缎做披风,绒缎的做外衣,咱们可有得忙了。”

“还有这匹缂丝的……”

红英的手抚过那匹缂丝轻绸,却是一触就收了回来,转头看向季重莲,迟疑道:“姑娘,这缂丝这般贵重,您看是……”

“先留着吧!”

季重莲沉默地点了点头,这样招摇的东西她眼下可不敢用。

这缂丝又称刻丝,是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丝织品,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在前朝时便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和摹缂名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即使现在缂丝已经不是皇室所专用的,但它的珍贵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季家,除了老太太和几房太太有个一两件缂丝衣裳,便只有柳姨娘那处才有。

红英应了一声,碧元又有些兴奋地打开了那只满雕着缠枝花卉的黄花梨木匣子,献宝似地捧到季重莲眼前,“姑娘快看看这支簪子!”

季重莲抬眼望去,只见匣内一片流光溢彩,珠翠生辉,一支蝙蝠纹镶东珠的颤枝金步摇正静静地搁在红色的天鹅绒布上,金红一片煞是耀眼。

季重莲伸手拿了过来顿时觉得很有分量,这明显是赤金打造的,再有那颗东珠镶嵌着便价值不菲了。

“这些礼物太贵重了。”

季重莲“啪”地一声关下了匣子,沉着脸道:“宇哥儿那里大姑母送了什么?”

“回姑娘的话,有一方端砚、还有芦苇画和纸笔,另有一套歌窑的白瓷茶具。”

这些东西是红英帮忙给收下的,所以她最清楚。

“其他人那里都送了些什么,碧元去打听打听再来回话。”

季重莲的脸色更加凝重,转头便对着碧元吩咐了一声,碧元愣了一下,这才应了,赶忙便出了房去。

☆、第【13】章 以己度人

“姑娘,可是有什么不妥?”

红英比之碧元要心思缜密些,立时便发现了季重莲的异样,在看了那满桌子的东西,她心头也沉了沉。

熟话说重礼之下必有所求,可他们家姑娘尚且年幼,也帮不到什么忙,大姑太太这是什么意思,还是他们想得太多了?

只是若是真的收下这些东西,他们家姑娘必定要心里不踏实了。

红英此刻所想也正是季重莲心中所忧,她端正地坐在圆凳上,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挺直了背脊,眸中的神色却是闪烁不定。

红英用白净的瓷杯倒了温水递了过去,来到翡翠潭后要忙着一番布置安排,又要整理收拾箱笼,也没空出时间烧壶热茶,这温水还是她唤了一个粗使丫环给提来的。

季重莲抿了一口,这才觉得口中没有味,目光向杯中望去,见着清水中沉浮着几片黄色的花瓣,不由偏头看了红英一眼。

红英立时脸上一红,福身道:“刚来这里还来不及煮茶,便就着温水撒了些咱们随身带着的陈年菊花瓣,若是姑娘不喜,婢子立时换别的去。”

“没事,这样就好。”

季重莲笑了笑,紧绷的眉头缓缓舒解开来,或许她是有些草木皆兵了,大姑母对他们也是极和善的,处久了便能明白各人性情如何,至少现在看着是不讨厌的,她又想这么多作甚?

再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是一物降一物罢了。

想到这里,季重莲原本还有些纷乱的心绪缓缓沉淀了下来,倒真有闲情去细细体味那陈年菊花瓣中留存的清甜滋味,唇角亦缓缓勾起一抹浅笑来。

红英在一旁看得诧异,闷头想了想,却也不知道为何,想问,一时之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室内便沉默了下来,偶尔听得季重莲轻声赞叹两句,红英附和两声,主仆间像平时一般细语浅谈。

大半个时辰过去了,碧元这才回了房,红英忙拉了她过来,细问道:“可打探到了什么,快回姑娘的话。”

“是。”

碧元脸蛋红得像苹果一般,喘了口气又抚了抚胸口,这才道:“回姑娘的话,都打听清楚了。”

“几位少爷姑娘那里的东西大致相同,只姑娘这里多了匹缂丝轻绸的布料,还有那支簪子……”

碧元话到这里咬了咬唇,看了一眼季重莲,有些欲言又止。

“那支簪子怎么了?”

季重莲挑了挑眉,唇角却仍然带着笑意,“是不是比其他姑娘的都贵重?”

“嗯。”

碧元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姑娘那里是一支羊脂玉如意云纹簪,二姑娘则是一支琉璃镶的鸳鸯花流苏簪子,三姑娘是一支蜜花色水晶发钗,六姑娘是一只碧玉蕊鎏银梨花簪,除了大姑娘的玉簪稍稍贵重些……可也比不上姑娘的赤金东珠簪子!”

碧元越说越兴奋,丝毫没有留意到红英已在不断地对她使着眼色。

“好了,我知道了。”

季重莲点了点头,脸色平静道:“把大姑母送的那只簪子并那匹缂丝轻绸收起来,轻易别让人见着了。”

“是。”

红英与碧元对视一眼,也渐渐回过味来,忙不迭地齐声应是。

看着俩人动作利索地忙碌起来,季重莲这才搁下瓷杯起了身,又转过一扇草色楠木的七彩琉璃屏风进入了内室。

内室的布置也很清雅,紫檀木垂花拔步床虽然陈旧了些,但历久而弥香,床架上垂下珠罗纱草青色的帐幔,一张红木雕花的梳妆台摆在一侧,暗红漆描金的卷草纹衣柜立在墙角,靠窗的束腰小几上摆着一顶豆青釉双耳三足炉。

这房里的布置真正是贴合了她的心意,难不成大姑母早就料到翡翠潭会给了她吗?

这样的深思远虑,连季重莲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自己是个穿越人,但她却一点不敢小觑古代人的智慧,就她初入异世这几个月的所闻所见,古代人里聪明的不少,真傻的却没几个,所以她才活得这般小心谨慎。

当然,其中还不缺那有权势且暴虐的,比如岭南王世子李照,若不是他们姐弟跑得快,眼下说不定早就缺胳膊断腿,更甚者连小命都给丢掉了。

岭南王世子李照的传闻她还是这一路听着季芙蓉闲着无事给说道的,这位世子生性凶残,脾气更是怪戾,在他手下侍候的无不小心,还听说他曾经将一个不小心打翻了茶盏的婢女扔给了铁笼里的藏獒,血腥惨烈的结局可想而知。

谢天谢地,他们没有落到这样的人手中,至于未来,且走且看吧。

坐在床沿,季重莲目光四扫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