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伴随着一声清瑟的宣报声,身穿帝王服的刘协从侧翼走出,缓缓来到皇位处落座。

    群臣见状,皆是躬身行礼,口中齐呼:“臣等参见陛下。”

    刘协摆了摆手,淡然道来:“诸卿免礼,平身。”

    待到群臣各自归位,天子便问:“今日朝会,诸卿可有事务启奏?若无事,即可退朝矣。”

    话音落地,便有人出列禀报:“启奏陛下,昨日大将军捷报传至长安,我军在兖州大破曹军,斩首十余万,请陛下嘉奖英勇作战的三军将士。”

    谦卑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笃定,群臣视之,乃是尚书张沅。

    说起张沅的来历出身,殿内诸人皆是心知肚明。

    不过是先帝时期的一个小小奉常,靠着抱住吕布这条大腿,在官场道路上一路攀爬而上,做过长安令,京兆尹,议郎,仆射等诸多官职,如今已是尚书之一。

    小人物能够爬到这个位置,也堪称一段传奇。

    奖赏三军将士?

    呵,说得好听,你这是忙着给你家主子摇尾巴讨好了吧!

    刘协心中冷笑,张沅是吕家的狗,君臣皆知的事情,可刘协却不能动他。一来是张沅此人世故圆滑,几乎抓不到大的把柄;二来,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把吕布搬倒,就动张沅,容易打草惊蛇。

    “张尚书所言极是。”刘协笑着点头,颇为认可张沅的说法,他看向站在百官前方的杨彪,询问起来:“杨太尉,这事儿该你负责,你以为当如何赏赐?”

    处于三公位置的杨彪微佝着身子,头发白去大半,不复当年健壮。他压了压手中笏板,躬身回道:“回禀陛下,此事说易不易,说难不难。三军将士皆可按功封赏,唯有大将军封无可封,臣下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理,请陛下圣裁。”

    说了半晌,又把烫手的山芋给扔了回来。

    这个老狐狸!

    刘协心中低骂一声,要不是念在杨家对汉室还算忠心的份上,他还真想把杨彪给拖出去砍了。

    “太尉说得也是,封无可封,这可真叫人头疼啊!”刘协揉了揉额头,故作无奈模样。

    站在前方的大臣们皆不作声,臣列后方的两名年轻议郎对视一眼,同时走出行列,向天子躬身禀奏。

    “陛下,微臣以为,大将军功勋卓著,声名海外,又获先帝器重,救陛下于危难,挽百姓于水火。此番东征,几经厮杀,正因为大将军身先士卒,所以三军将士才无不奋命而战,最终击败曹操。大将军居功至伟,当重赏才是!”

    “臣以为陈议郎说得没错,我大汉自开国以来,皆是赏罚分明,汉律严明。若是有功不赏,恐会令将士寒心。”

    二人一唱一和,连一丝的台阶都不准备留给帝位上的少年天子。

    刘协眉宇间闪过一抹怒气,朝廷养出的居然是这种吃里扒外的玩意儿,好在他如今已然懂得厚积薄发,有了一定城府,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喜怒于色。

    微白的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刘协看向二人,平和问道:“那二位卿家说说,该当如何赏赐?”

    “臣以为,大将军当封王!”

    二人异口同声,连给出的答案也是一模一样。

    封王!

    当听到这两个字眼的时候,殿内一片哗然,群臣神情各异,有的面露愤怒,咬牙切齿,有的默不作声,仿佛置身事外……

    封王的事情,早在旱灾结束的那会儿,就有人提过,当时被天子和许多臣工都联合否了。

    如今旧事重提,当年敢站出来怒斥的老臣,如今已寥寥无几。

    “陈台,张聘,你二人是想造反吗!”

    一名头发微白的男人站了出来,对陈、张二人怒声呵斥。

    众人视之,乃是御史荀悦,已故的老司空荀爽,便是他的叔父。

    “荀御史,我二人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您老何必如此生气?”陈台笑着说道,似是完全没把荀悦放在眼里。或许荀家在颍川极具势力,可这里是长安,隶属于吕布的势力范围。

    他与张聘,是通过招贤馆举荐,然后靠着自身努力,一步步爬到如今位置。总的来说,他两也是依附于吕布的党徒。

    吕布兴,则他们兴。

    吕布亡,他们也没得跑。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站了出来,在朝堂上为吕布冲锋陷阵,摇旗呐喊。若是吕布真能封王,他两出这么大力气,又是最先站出来的鼓说之人,以后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异姓不得封王,这是历代先帝传下来的规矩!”荀悦坚持己见,气得快要吹胡子瞪眼。

    陈、张懒得理他,同时躬身喊道:“请陛下封大将军为王!”

    其余臣子见了,亦是齐齐躬身,口中齐呼:“请陛下封大将军为王!”

    上百名朝臣,超过八成的人都在躬身请命。

    有些人口中虽然没喊出声来,却也弯下身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见到这么多人都为吕布请命,荀悦气极,指着这些人怒声唾沫:“亏汝等平日里自诩忠良,还说铁骨铮铮,我呸!”

    唾骂完后,荀悦转身又同天子作揖,态度坚决:“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若您要封吕布为王,老臣今日便撞死在这大殿之上!”

    相比荀悦的愤怒,刘协更多的还是心寒。虽然殿内还有一二十人站着,可却没有一个人有荀悦的胆量,敢站出来大声怒斥。

    大汉的江山,真的要到头了吗?

    刘协心生悲凉,他看向站在前方的三位重臣,怀有最后一丝期冀的问着:“太尉,司空,司徒,你们以为,该当如何?”

    “老臣愚钝不知,还请陛下定夺。”

    杨彪、王允、刘普三人同时躬身回道。

    呵,果然。

    刘协心中自嘲一笑,便不再寄希望于他们身上,整顿心情,同殿内朝臣说着:“朕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两全其美。”

    群臣见天子开口,便不再争论,嘴里说着:“臣等洗耳恭听。”

    “早些年间,朕便听闻,大将军与夫人严薇伉俪情深,患难与共,至今在并州境内仍旧还流传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大将军如今已是位极人臣,封无可封,所以朕决定为严薇赐爵,封其为永安君,以此来褒扬大将军的卓越功勋。如此一来,大将军必然高兴,也不会违背老祖宗的先律,卿等以为如何?”

    刘协缓缓道来,这也是昨日韩宣所进之言。

    陈、张二人紧皱起眉头,其余诸人也没人敢说反对,唯有齐齐盛赞。

    陛下英明。


………………………………

第八零二章 剑圣

    朝会散去,天子要封严薇为永安君的消息,不出半个时辰,便传入戏策耳中。

    戏策对此倒没有多大怨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推翻旧帝国,改朝换代,其道路势必艰难险阻重重,哪有这么容易。

    更何况,吕布志向不在封王,他更想平定乱世,为大汉朝开拓更广阔的疆域。

    捎上胡车儿,戏策决定外出转转。

    岁末年底,寻常百姓都忙着在家中与亲人团年,街道上行人较少,只有凛凛的寒风吹来,嗖嗖的像是要钻进人的骨头离去。

    裹着厚夹袄的戏策紧了紧身子,别看他外面几大层衣裳套着,裹得跟个肥粽子似的,可实际上戏策的体重,已经不足百斤,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跟随在一旁的胡车儿体型健壮,只穿了件皮袄,丝毫不惧严寒,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与瘦弱的戏策形成鲜明对比。

    见戏策缩着身子微微发抖,胡车儿有些不忍:“我说先生啊,你这身子看起来虚得很啊,你又这么怕冷,咱还是翻了年再出来转吧。”

    “等到明年,黄花菜都凉了。”戏策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颜,示意胡车儿不必担心。

    “可张神医说,你应该多加休息,少劳心劳神……”

    戏策偏过头去,有些玩味的揶揄起来:“你什么时候也像妇人一般,婆婆妈妈的了。怪不得你当不了将军,只能屈居在我身边当个护卫。”

    “切,那是老子喜欢自由!”

    感觉受了轻视的胡车儿大声嚷嚷,巨大的嗓门儿,引得不少路人抛来好奇的目光。

    两人沿着大街走了小会儿,在铺满白雪的地面上留下一连串的脚印。

    “对了,近来将军的府上,可曾有什么异动没有?”

    戏策佝偻着身躯,言语淡然。

    说起这个,胡车儿正好有事情想向戏策禀报。

    昨天下午,吕篆不知从哪儿救回一名老叟,带回了府中。等老者醒来之后,得知是吕篆救了自己,又见他心地仁厚,便主动留下来做了吕篆的老仆。

    “你猜这个老叟是谁?”

    说到这里,胡车儿满脸红光,却故意卖起了关子。

    瞧见胡车儿这般兴奋模样,戏策面含笑意,“看你这般模样,估摸着那老人应该是大有来头吧。”

    “岂止大有来头,简直是名动九洲啊!你听说过‘二圣’没有?”胡车儿双眼放光,表情那叫一个激动。

    戏策对此不解,很淡定的摇了摇头。

    胡车儿拍了下脑额门儿,这才想起:“我忘了,你不是混我们这圈儿里的人。”

    “好,那洒家今天就免费就给你普及一下‘二圣’的传奇故事。”

    胡车儿兴致勃勃,也不管戏策愿不愿意听,就噼里啪啦的讲了起来。

    二圣,即指‘剑圣’王越与‘枪神’童渊。

    这两人都是成名于桓帝时期的人物,如果活到现在,少说也该有七八十岁的高龄了。

    王越,辽东燕山人,擅使剑术。二十二岁出山,白衣仗剑,三年间游走于大汉各地,挑战成名高手一百七十九人,未曾一败。

    之后,杳无音信。

    有的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在大汉境内已然无敌,去了西域求败,留下种种传说于世间。

    童渊,河北常山人氏。

    早年间,有数千贼匪盘踞于常山作乱,童渊得知后,孤身山上,凭着手中一杆铁胆枪,于数千贼众之中,豪取贼首。

    随后漫步下山,将首级掷于市集,翩然离去。

    官府得知,征其为都尉,童渊不愿。官府不甘失了颜面,出动各地官兵进行逮捕,被童渊尽皆杀去。

    此后,童渊闲云野鹤般游走于世间,也成了一代传说。

    胡车儿说完,唏嘘的叹了口气,像是感慨万千。

    在投靠吕布之前,胡车儿就是混迹于道上的亡命之徒,对这些事迹如数家珍,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般。

    “你这是在讲神话故事吧?”戏策听完,表示完全不信。

    “你别不信,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提及王越、童渊,谁人不知,哪人不晓?”胡车儿哼哧起来,似是颇为光荣。

    在游侠草莽和绿林匪寇界,这二位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偶像一般的存在。

    “咱们的大公子啊,这回算是捡到宝了。”胡车儿满心欢心,赶明儿他也去大司马府上瞧瞧,传说中的剑圣,究竟有几个脑袋几条腿。

    “那你如何知道,他就是王越?”戏策有些好奇,胡车儿这两日并未去过大司马府,所以不可能见过那位传说中的‘剑圣’。

    那么,他又是如何确定了王越的身份?

    听得戏策提问,胡车儿眼中充满狂热。

    因为老人赠了把剑与大公子,剑名‘帝霄’。

    沿着大街直走,转上个两个拐角,进入到一条较为僻静的小道。

    来到校事署的大门前,戏策与胡车儿同时停下脚步,抬腿往台阶上迈去。

    得知戏策到来,王政放下手头事务,匆匆出来相迎,拱手抱拳:“卑职王政见过先生。”

    戏策微微点头,笑着同王政说道:“有些时日没见,王掾史看起来似乎愈发精气十足了。”

    王政稍稍欠身,将戏策迎进校事署内,轻声询问:“有劳先生挂念,不知先生今日来此,是否有事与卑职吩咐?”

    “我寻思着没事儿,就出来走走,恰好路过你这里,便来看看之前所说的事情,练得如何了。”戏策接过递来的热茶,吹了吹热气,缓缓先饮上一口。

    “先生,此事已经在进行实验了,卑职这就带您前去观看。”王政恭敬回答。

    “另外,你再帮我查一个人。”

    “请先生示下。”

    “王越。”

    “王越?剑圣王越?”王政脸色凝重,手指托着下巴。

    “你知道他?”戏策颇为好奇。

    王政点了点头,但凡混迹江湖的游侠,几乎无人不知这位剑道前辈。不过此人消失多年,是死是活犹未可知,查起来恐怕极为困难。

    “他如今就在大司马的府内,我想让你查查,他这些年,消失去了哪里。”


………………………………

第八零三章 我要做皇帝

    淮南,寿春。

    后将军袁术的府上。

    当年济水大战,袁术十万精兵为吕布所破,退避承匡,后又被吕布狂追数百里,直至狼狈逃回九江郡,才脱离险境。

    事后,袁术不准身边之人再提此事,以为此生最大之耻辱。

    回到寿春,袁术得知孙策投降了吕布,气得肝火大动,当即派桥蕤统兵三万,进攻孙策,结果大败而归。

    自此之后,袁术一蹶不振,再也没了争雄天下的决心,只想着缩在淮南,安心当他的土皇帝。

    前不久,听说曹操与吕布决战,袁术当众表示:曹操赢不得吕布。

    众人皆疑。

    不久后,战报传至淮南,曹操果然战败。

    帐下将军、谋士皆高呼主公英明,以为袁术深谋远虑,眼光非常人所能及也。

    袁术对此表示极为淡定,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若曹操能提前联合吾,说不定还能有九成胜算,单打独斗,曹孟德哪会是吕布的对手。”

    这番装逼十足的言论,令众人肃然起敬。

    然而诸人不知道的是,袁术自傲甚足,于他而言,连他都打不赢吕布,在这世间就没有人能够再将吕布击败。

    这便是袁术的依据。

    在淮南土皇帝的安稳日子待得久了,享于安乐的袁术又有了其他想法。

    他叫来宠信的谋士李丰,问他天命之数。

    这李丰呢,是个十足的谄媚小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个满腹博学的谄媚小人。为了讨好袁术,他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袁术既然找他讨论天命之说,李丰自然揣测出了自家主子的意思,有理有据的说了一大堆:“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

    话里的意思,就是说该由袁术登基,取代汉室。

    袁术听完这话,简直高兴得飞起,眉开眼笑的重重嘉奖了李丰一番。

    第二天,袁术便召来手下文武,振振有词的宣告众人:“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愿意归附于我。既然民心所向,所以呢,我就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在淮南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大多闷着脑袋,袁术的脾气他们是知道的,如今明显在兴头上,公然反驳,让他脸面往哪儿放,这不作死么?

    当然,也真有不怕死的人,比如说主簿阎象,在听完袁术这番无君无父的叛逆发言后,他直言不讳的指出:“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听了阎象这番话,袁术没有吭声,心里却是尤为冒火。

    当皇帝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像梦魇一般,挥之不去。

    袁术不死心,给河北的袁绍写了信,并明确表示,只要袁绍肯支持自己,就封他作大将军,兄弟两人分南北而治。

    另一边,从兖州败退的曹操,率领着残兵败将来到徐州,与驻守彭城的夏侯惇成功会合。

    当曹操问起徐州的情况时,夏侯惇面有羞赧,称步履维艰。

    昔年的织席小贩刘备,如今摇身一变,已是朝廷官方认证的徐州牧,在徐州收获了极高的民望,也得到了许多世家豪强的支持。

    而曹操呢,当年为报父仇,屠戮了十几万无辜生灵,徐州百姓对曹军那叫一个深恶痛绝。

    如此大环境下,刘备军自然是一路奏响高歌,数月间便将徐州收复大半。

    仅剩下彭城,还被曹军攥在手中。

    曹操得知,也是深感局势艰难,提笔写信与刘备,说过几日必当亲自前去拜会。

    …………

    徐州城,风雪交加。

    偌大的州牧府内,身为徐州牧的刘备坐在位置上,悠悠叹了口长气。

    他这个徐州牧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各处受制。

    徐州的世家老爷们嘴上说着拥立他为徐州之主,可实际上呢,全都把权力牢牢握在各自手里。

    刘备没有吕布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灭族的狠厉,也没有袁绍、曹操等人的强大背景。徐州的世家豪族,他轻易不能得罪,更不能去触踩他们的底线。

    毕竟他只是个‘外来人’,在徐州毫无根基。

    好在有糜家替刘备撑腰,倾力相助,否则,真的是寸步难行。

    此时,张飞大步走进,手中拿着一卷信简,嗓门儿尤为洪亮:“大哥,曹操那厮派人给你送信来了!”

    曹操?

    刘备狐疑一声,接过信简打开,缓缓浏览起来。

    “大哥,曹操那厮说了什么?是不是想约咱们干架!”张飞瞪大铜铃般的眼珠,虎须倒竖,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样。

    “曹操说,过几日会来徐州城里拜会。”刘备看完之后,微皱起眉梢,告诉张飞信中内容。

    “这家伙还敢来徐州城里?”

    张飞表情一滞,粗武的脸庞上很是纳闷儿。曹操之前干尽坏事,在徐州可谓是天怒人怨,他来徐州城不是自寻死路吗?

    “你再看看这个,这是半月前,吕布派人送来的密信。”刘备从怀里拿出一张羊皮制成的卷轴,递给张飞。

    其内容是,刘备如果能够诛灭曹操,吕布愿意向朝廷举荐,表他为镇东将军。

    看完密信内容,张飞眉飞色舞,颇为高兴,大声说着:“那正好啊,有了这个,咱们也不怕外人说三道四,有朝廷在,咱们干脆就宰了曹操这混账东西!”

    若能杀死曹操,不仅朝廷有所表彰,徐州百姓也同样会感恩戴德,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张飞高兴无比,刘备却悄然叹了口气,事情要真有这么简单,那就好了。

    刘备虽然没有对天下格局的把控,但他同样也不是傻子。

    信中说得好听,但刘备清楚,吕布这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吕布忌讳曹操,所以才写信给他,想借他之手来干掉曹操,或是让他们互相厮杀,狗咬狗。

    最后,再由吕布来收这渔翁之利。

    真是好手段啊!


………………………………

第八零四章 联曹抗吕

    几日后,曹操抵达徐州城。

    没有大张旗鼓,甚至连随从都没带几个,他也知道自己在徐州的名声不好,所以只是悄悄的来了。

    得知曹操抵达府前,刘备搁下手中事务,出门相迎,又命人备下酒席,设宴款待。

    “玄德公,许久未见,风采可谓是更胜当年了,哈哈哈……”曹操爽朗大笑,握着刘备的手掌轻拍起来,像极了许久未见的好友。

    刘备显然被曹操这股子热情弄得怔了一下,但他也非寻常人物,很快缓过神来,露出和善笑容:“尤记当年诸侯讨董时,唯有曹公尽心竭力,可谓大汉栋梁……”

    二人见面一顿互夸,这波操作惊呆了张飞与典韦等人。毕竟在此之前,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刘备屡屡坏其好事,曹操怒声叱骂,誓与刘备势不两立,定要取其首级。

    如今这一相见,两人脸上同时洋溢着友好的笑容,根本看不出半点苦大仇深的模样。

    分主宾落座之后,话题拉回正轨。

    “不知道曹公亲赴徐州,所为何事?”刘备若无其事的问了一句。

    曹操叹息一声,向刘备拱了拱手,做出悔恨模样:“实不相瞒,曹某自在兖州败给吕布之后,已是心灰意冷。想起以前所犯下的罪恶,更是彻夜难眠。所以此番腆着脸皮来此,就是想把彭城交还给玄德公,也算是曹某赎罪了。”

    站在刘备身后的关、张二人听闻此话,皆是面有喜色,一副算你识相的模样。

    曹操真有这么好心?

    刘备心中起了怀疑,他不比两位结拜弟兄的纯直,对曹操方才所言刘备将信将疑,唯恐曹操暗地里给他使坏。

    二人碰了杯酒,刘备饮完又问:“恕备多言,不知曹公今后有何打算?”

    提到这个,曹操神情愈发黯淡了许多,狠狠闷了口酒,脸上带有一丝的落寞与自嘲:“还能如何?待吾回去之后,便遣散麾下队伍,然后回乡野种地,当个普通农夫,再不管家国大事。至于曹公这个称谓,玄德公以后不必再提,曹某实不敢当,唤我孟德即可。”

    听得曹操要遣散队伍,守候在旁边不远的典韦急得大呼:“主公,不可啊!”

    刘备也试着好言安慰起曹操:“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孟德兄何须过于自责。这次输了,下次赢回来便是。”

    一声‘孟德兄’似是将两人关系拉近了不少。

    刘备的安慰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曹操仍旧唉声叹气,充满颓废与失望:“吾以一州之力对抗,都赢不了吕布,即使再有下次,也同样赢不了他……”

    唉~

    曹操长叹一声:“玄德公,多加小心啊!”

    看似无意的叹息,却给刘备提了个醒。

    眼下吕布已有关中、司隶、西凉、汉中、并州等地,加上前不久拿下的兖州,大汉朝几乎有将近一半的版图,握在了他的手里,在其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拿下了兖州,倘若吕布不回关中的话,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九成九会在冀州和徐州里面,二选一。

    强如曹操都败给了吕布,还没能完成徐州统一的刘备,就更不是吕布对手。

    该怎么办呢?

    刘备陷入了深思。

    看着眼前失意落魄的曹操,忽然间,一道灵光在脑海里悄然闪过。

    刘备整了整衣冠,正襟危坐的问向曹操:“不知孟德如何看待吕布?”

    “名为大将军,实为窃国之贼!”

    听得此问,像是喝醉了的曹操大声怒骂,醉意熏然:“他仗着将陛下从董卓手中救出的功劳,把控朝野,恣意妄为,将天子百官玩弄于鼓掌。我想问他,这天下,究竟是姓刘,还是姓吕啊!”

    刘备精神为之大振,当即从怀中取出密信,交于曹操:“孟德兄请看此信。”

    曹操打开一瞅,浑浊的眼眸里闪过一抹狠厉,继而消散不见,又恢复了醉酒时的模样,语气比起之前多了一分坦然:“玄德公若是要取某首级,就请动手吧!某不怪你。”

    张飞虎目一张,身上散发出燥戾的气息,只需大哥一声令下,他分分钟就能上去摘下曹操脑袋。

    感知到危险的气息,典韦同时上前两步,紧守在曹操身旁,以防敌人发难。

    原本融洽的氛围,瞬间紧张起来。

    “吾若是想要杀你,又岂会与你在此把酒言欢?”

    刘备给自己倒上杯酒,神色淡然。

    “那玄德的意思是……”曹操试探询问。

    “吕布此招,无非是想借刀杀人,可他低估了吾,吾岂会是为了虚名而出卖朋友的小人!”刘备掷地有声,说得大义凛然。

    听得身后的关二哥都细眯起丹凤眼,捋了把长髯,颇有以大哥为荣的意思。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致使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至今日依旧势单力薄,有愧于天下……”

    刘备站起身来,谈起自己的理想抱负,顺便还鞭策了一波曹操:“公乃汉室忠良,一心报国,又岂能因此小小挫折,而一蹶不振!”

    曹操手中动作一停,似是有所意动,叹息说着:“非曹某不愿振兴汉室,拯救天子,可如今连个栖息之地也没有,实在是有心无力。”

    刘备二话不说,当即表示:“公若是想重整旗鼓,备愿将彭城暂借于孟德,届时你我二人联手,共抗吕布!”

    其实刘备也清楚,即便曹操还回彭城,也是给那些地方世家腾出位置,他估计连汤都难喝上一口。

    诸如此类的前车之鉴,已是屡见不鲜。既然如此,还不如用来给自己找个盟友。

    曹操大为感动,垂下两行热泪。

    约莫临近黄昏的时候,曹操出了徐州城,带有州牧印盖过的文书,往彭城去了。

    途中,跟随身旁的典韦憨厚说着:“主公,这刘使君可真是一个大好人呐!”

    好人?

    曹操嘴角挂起一抹嗤夷笑意,呵,这家伙远比想象中的聪明。

    为什么只借给了彭城,而不是其他地方?乃是因为彭城挡在徐州和兖州的中间,吕布要入徐州,势必要先破彭城。

    刘备说得好听,可实际上呢,却是在拿我作挡箭牌!

    这些话曹操没说,闷在心里。

    见主公不答,典韦又问:“那您还会遣散咱们的军队吗?”

    曹操摇头。

    汉室未兴,吾曹孟德至死也不会放弃!

    此乃吾毕生之志!


………………………………

第八零五章 惊蛰(4000字)

    时光流转,于不知不觉间,冬雪消融,迎来初春。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吕布大军入驻兖州主城,与高顺、张辽等人成功汇合,也收编了数万泰山贼寇,以臧霸为大将,麾下贼首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亦编为校尉,号为‘泰山军’。

    有了臧霸的加入,这于吕布的实力而言,如虎添翼。

    前两日,兖州下过一场春雨,地面的泥土混着雨水,坑坑洼洼,泥泞难行。

    正月二十八日,惊蛰。

    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兖州城外的田野间,卷起裤腿的农夫们早早就忙活起来,挥动起手中锄头,干劲儿十足的翻新起田地里的泥土,除去杂草,弓着腰在土坑里洒下庄稼幼苗,播种谷物。

    春种一粒粟,方能秋收万颗子。

    远处的泥泞土道上,有三男一女正往这边走来。

    居于中间的男人身材挺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