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玛,真香!


………………………………

第七九八章 父子

    夜已深陈。

    篝火静静燃烧,饮醉酒的士卒们倒下大片,吕布令人将他们扶回各自的营帐。寒冬不比炎夏,这要是在外面睡上一宿,明早起来估计就得头昏脑涨,鼻涕直流。

    还有许多酒量好的汉子仍在酣畅痛饮,粗大着嗓门儿,吹嘘起各自的英雄事迹,或是见过的奇闻异事。

    曹军降卒们亦是摆脱约束,醉意熏然的胡天侃地,大大咧咧,渐渐融入进了新的集体。

    站在高台上的吕布收回目光,眉宇轻舒,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他很是满意。

    从台阶上走下,吕布伸张懒腰,时日已经不早,他准备回帐歇下。就寝之前,吕布照例要巡视一番营地,防止有走水之类的意外发生。

    途经训练场的时候,点着零星几根火把的训练场上,伴随着兵器声的碰撞,有两道身影正在场地中央跃动,比试切磋。

    定睛看去,居然是吕骁和马忠。

    认出两人后,吕布脸上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也不走近,就在旁边静心观看起来。

    吕骁双手提握着巨剑,仗着天生蛮力,不断向前挥斩。

    马忠似是不想硬接,往旁边翻滚躲开之后,口中提醒喝道:“小公子,小心了!”

    说罢,手中甲刀从上方斩下。

    吕骁见状,笨重的巨剑被他随手横来,兵器交锋发出‘锵’的一声清鸣。随后吕骁借机发力,轻吼一声,猛地往后一推,巨大的力气推得马忠往后连续往后倒退了数步。

    没作任何犹豫,吕骁提剑撵了过去,马忠见吕骁气势凶猛,赶紧避开,同时寻找机会反攻。

    六十余合下来,二人皆是大汗淋漓,稍作休息。

    吕布缓缓走了过来,马忠见状,赶紧起身抱拳,唤了声‘末将拜见主公’。

    吕骁也跟着站起身来,喊了声‘老爹’。

    这是某次吕骁去曹隽家里玩耍时,听到曹隽用‘老爹’来称呼他父亲曹性,所以也就跟着学了过来。

    那时候,吕骁的智力低下,教不过来,所以吕布也就由他去了。

    数年时光过去,吕布也渐渐习惯,反而还对这种称呼有了种莫名的亲切。

    两儿一女,小铃铛总是喜欢喊‘爹爹’或者‘阿爹’,语气里透着撒娇的语气;大儿子吕篆年少就极为懂事,如今又进了太学,成为许多老夫子争抢的得意门生,他从来都是用‘父亲’来称谓吕布,以表尊敬。小儿子则喊着‘老爹’,语气里多是自由洒脱的气息,像只关不住的小野豹。

    马忠的身上没有酒气,吕布笑问起来:“怎么,没去喝酒?”

    “戒了。”

    马忠回答得倒也实诚,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高将军说喝酒易误事,我也就跟着一块儿戒了。”

    马忠嘴里的高将军,自然是指高顺。

    吕布点点头,于带兵打仗的将军而言,戒酒不是坏事。历史上因酒误事之人,不在少数。

    “瞧你们刚刚斗得热闹,你且说说,蛮儿实力如何?”吕布脸上挂有笑意,让马忠点评吕骁的实力。

    “小公子天赋异禀,勤奋好学,又英姿不凡,神力过人……”

    听得这些赞美之词,吕布眉头微皱,脸上显然没有多少的高兴神采,言简意赅道:“这些话往日在长安城里,已经听得够多了,说重点。”

    马忠只好如实道来,指出吕骁战斗中的不足:“小公子过于依赖蛮力,进攻中只顾及前方,从而忽略了一些常用的实战技巧。”

    吕骁在旁边听得很不服气,哼哧一声:“那你怎么没赢过我。”

    面具下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尴尬,总不能说是自己有意让着小公子吧。

    吕布看破不说破,同马忠道了声:“夜深了,你也早些回营歇着吧。”

    吕布很欣赏马忠的毅力,然则他的习武天赋却远远不及箭术,否则,早就跻身为一流境的强者了。

    马忠点头应下,能够如此平易近人的主公,也只有自家主公了吧。

    同吕布拱手道别,马忠离开了训练场地。

    空旷的场地上,仅剩下父子二人,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醉汉们的笑声,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酒香。

    “老爹,我也去睡了。”吕骁想要趁机开溜。

    兴许是小时候挨打比较多的缘故,和父亲单独待在一起,吕骁总觉得父亲会冷不丁的从哪里抽出一杆枝丫,狠狠抽在他的屁股。

    吕布看了儿子一眼,声音很沉:“蛮儿,随为父走走。”

    逃脱不成的吕骁立马耷拉下脑袋,‘哦’了一声,有些不太情愿的跟了过去。

    走上小会儿,终是吕布先开了头:“近来可曾读书识字?”

    自打发现小儿子比以往聪明许多之后,吕布就又有了让吕骁读书识字的念想。

    吕骁想也没想的就直接摇晃起脑袋。

    “那从明日起,你就开始跟着公台和元图他们,好好学学知识。”吕布微顿脚步,几乎以命令的口吻说着。

    以吕骁如今的本领,长大后肯定是要在军营立足,单独带兵征战沙场也是早晚的事情。吕布不想儿子成为大字不识的粗莽武将,至少也得是个懂得行军布阵的大将才行。

    吕骁自然不晓得父亲的良苦用心,就算知道,估计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早晚有一天,他会超越自己的父亲,这个天下第一的男人!

    “我不想读书识字,我想当将军!”吕骁很是认真的说着,双目中眼神坚定。在第一次见到父亲统领兵马出征时的壮阔场景,吕骁就暗自下定决心,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英雄人物。

    听得儿子的志向,吕布稍感欣慰,循循善诱:“想当将军,就要识字懂兵法。”

    “我要当将军,不想读书识字。”

    吕骁把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他是个犟脑筋,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正当吕布准备继续同儿子说教时,前方营帐里传来一阵极为奇怪的声音。

    啊~~啊~~

    啊~啊啊~~~

    声音里有痛苦,也有激爽,两股声音混杂在一起,令人听来,竟有股莫名的兴奋。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七九九章 这才是人心

    “老爹,这是什么声音?”

    这么多年,吕骁还是头一回听见这种奇怪的叫声。

    吕布面色不太好看,虎着张脸走上前去。

    守在帐外的士卒见到吕布过来,赶忙行礼抱拳。

    “这是谁的军帐,谁在里头?”吕布当头喝问,语气明显有些不悦。

    “回主公,是华雄将军。”胆量稍大的士卒忐忑回道。

    “让他滚出来见我。”

    吕布没有好脸,士卒哪敢耽搁半分,转身跑进了帐内。

    不久,营帐里传来了华雄的怒吼声。

    “你他娘的进来干啥!”

    “没看见老子正在兴头上吗!”

    怒吼之后,声音里便是惊愕。

    “啥?主公?”

    “愣着作甚,快给我拿衣服啊!”

    “我裤子呢,那边!那边……”

    继而又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小半晌后,换上甲胄的华雄从营帐里出来,见到吕布冷冰着一张脸。华雄咧开嘴,有些谄媚的笑着:“主公,什么风把您吹到我这儿来了?”

    随即,华雄还注意到吕骁也在这里,笑着打起招呼:“哟,小公子也在这儿呢,晚上好啊小公子……”

    “少嬉皮笑脸,你在军帐里做些什么!”吕布依旧没有好的脸色,冷声质问起来。

    跟在旁边的吕骁也是一脸好奇。

    “回禀主公,末将正在审♂问抓俘的一些曹军文官。”

    华雄挺直魁梧身躯,雄性十足的脸庞上正义凛然。见吕布似是不信,他又补充起来:“这些家伙有身文人的臭毛病,嘴巴又硬得很,末将打算从心灵上给他们疏通疏通,也让他们晓得我军的厉♂害。”

    华雄说得义正言辞,要是没有听见刚才的奇怪叫声,保不准吕布还真的信了。如今听华雄这么一说,联想起刚才的叫声,吕布大概也猜到华雄在营帐里干些什么了。

    好在小铃铛早已睡下,吕布心中有些庆幸,同时也恶狠狠地警告起华雄:“以后小声些,要是敢让小铃铛听见,我就剁了你那审讯的玩意儿!”

    警告一番过后,吕布也没多过多责备,带着吕骁往别处去了。

    “好的主公,主公您慢走啊!”

    华雄满脸堆笑,目送着吕布离去。

    走了许远,吕骁仍在纠结华雄营帐里的声音。

    “不是说了吗,是在审问犯人。以后,离华雄远一点,别让他带坏了你。”吕布沉了沉眉头,如是说着。

    次日上午,艳阳高照。

    这于北方的冬天而言,是少有的景象。

    搭起的军帐里,许多士卒还因昨夜的宿醉,迟迟没有醒来,蜷缩在帐篷内响亮的打着呼噜。

    “起来起来,都别睡了。”

    垂下的帐门掀开,随着一阵急促的低吼声,睡梦中的士卒缓缓睁开了眼睛,打着呵欠坐起身来。

    “李头儿,大清早的把我们叫起来,究竟什么事儿啊?”

    帐内不杀士卒都认得进来的军官,并且关系不错,他们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懒散询问起来。

    “别东问西问的,但凡点到名字的人,都给我出来。”李姓军官板着张脸,打开手里的竹简,开始逐一点名。

    “许邦木,陈多陇,牛才良,秦闵,王二虎,赵春才……”一个接一个的名字,从李姓军官的嘴里念出。

    听到自己的名字,王二虎心中不由咯噔一下,莫名有了股不好的预感。

    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曹军的降卒。

    与此同时,其他各营也都在进行同样的点名。

    点名完毕之后,王二虎这些人全部被集中起来,送至了昨夜庆功的地方。

    燃烧的篝火已经熄灭,地面上还留有许多昨晚剩余的残留。

    与昨夜狂欢相比,今天四周明显多了很多持握兵器的士卒,神情肃穆森严。站在木台上的人,依旧是昨夜那个说着以后双方将士不分你我的威武男人。

    “主公,您要的士卒,俱已到齐。”

    清点完人数,徐晃上前禀报。

    往下方望了一眼,三四万人的降卒站在一起,黑压压的一片。即使手里没有兵器,也同样颇具气势。

    吕布左手按住腰间宝剑,挺立的身躯如山,在木台前方沉吟小会儿,脑海里捋了捋词儿,眼眸中映出这几万降卒的身影,用雄浑的声音缓缓说来:“本将军昨夜思虑了一宿,当年曹操入主兖州,汝等之中许多人都受了曹操恩情,想必心中难以忘怀旧主……”

    “听大将军这口气,该不会是想把咱们赶尽杀绝吧!”有人脸上露出恐惧表情,浑身下意识的直打哆嗦。

    这种恐惧,在人群中很快传递开来。

    王二虎傻愣愣的站在远处,越听心越凉,好不容易才存活下来,难道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吗?

    经过昨夜的欢庆,王二虎觉得自己似乎可以融进这个新的集体,他已经不想死了。

    “怕个球啊,死就死,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有个相貌粗鲁的汉子大声嚷着,王二虎认得此人,以前与他一个营,名叫田雄。

    “没错,掉了碗大个疤,我赵木春绝不做贪生怕死的小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降卒纷纷响应起来,反正是个死,还不如死得有尊严一点。

    此时,吕布的演讲也到了结尾时刻。

    “现在我宣布,你们可以走了!愿意留下的,我吕布热情欢迎,想要回家耕田,或是重新投入曹操的怀抱,本将军也不会阻拦,这些都由你们自己决定!”

    哗!

    听得吕布这话,下方将士无不为之哗然。

    “主公,不可啊!”

    郭嘉神情激动的大声劝道,这些人要是重回曹操怀抱,必定又是一股巨大的威胁。

    吕布摆手制止了郭嘉的发言,完全打定主意:“吾意已决,汝等不必多言。”

    “大司马,我愿意归顺于您!”人群中,有人大声呼喊,当众表明自己的决心。

    王二虎顺着声音看去,竟是刚才吼得最凶的田耕。

    这个臭不要脸的!

    王二虎心中啐骂一声,然后将右手高高举起,“大司马,我也愿意留下!”

    “还有我!”

    “我!”

    一道道声音在下方接连不断,最终汇集成海,发出巨大的浪潮。

    如果说,昨天他们是图吕布军的福利,才选择加入,那么今天,就纯粹是为吕布的广阔胸襟所感动。

    “大将军,收下我们吧!”

    所有降卒尽皆跪地。

    这才是真正的人心啊!

    吕布心中感叹,他看了郭嘉一眼,郭嘉同时也看向吕布,两人心照不宣。

    “好好好,都是好样的!诸位,请起身,以后你我便是生死相依的兄弟!一起征战天下!”吕布爽朗大笑,激昂雄浑的声音里,透着滚滚热血。

    感受着吕布的豪迈,站在前方的徐晃带头大喊了起来:“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降卒们,还有吕军将士齐齐高声呐喊,振奋的声音充斥在整个天地之间。


………………………………

第八百章 捷报传长安

    关中,长安城。

    岁末下了场小雪,整个北方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五六匹快马从远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骑卒饱经风尘。

    把守城门的校官见来人亮出‘吕’字令牌,神色敬畏,丝毫不敢阻拦,更不敢盘剥审问,以最快的速度乖乖放行。

    “大捷!”

    “大将军收复兖州,痛击曹军,歼灭敌军贼子十余万人!

    “我军大获全胜,俘虏四万余……”

    哒哒的马蹄在城内疾驰,骑卒手中高举着吕布亲笔所书的战报,大声呼吼传递,很快便响彻在长安城内的各处街道。

    城中巡守的士卒为之肃然起敬,窝在家中烤火取暖的长安富户,以及当地的百姓纷纷跑出家门,望着仅剩下背影的骑卒,憨厚脸庞上满是高兴和欢呼。

    “大将军可真厉害呀!”有人感叹万分。

    “那可不咋,大将军武功天下第一,世上谁人不知哪人不晓?偏偏那些乱臣贼子还敢反抗,简直就是给自己掘坟!”

    一名屠户模样的男人满脸横肉,大声说着,唾沫乱飞,恨不能将那些贼子通通宰了。

    百姓们虽说没啥文化,大字也不识两个,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大将军奉天子之命出关,正义自然在他们这方。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吕布在强行夺取兖州之后,几乎没人敢跳出来说他来路不正,主动巴结依附者,更是数不胜数。

    “阿爹,以后我也要当大将军!”

    “哈哈哈,儿子说得好,有出息!”

    抱着孩童的壮年男人哈哈大笑,显然极为开怀。

    周围百姓也是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对大将军称赞不绝。

    每逢胜仗,吕布势必会派人回关中大肆宣扬,这不仅仅是让百信树立起对吕布的信心,更是想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怀有信心。

    这么多年下来,在百姓心中,吕布就像一樽战神,驰骋冲锋讨灭贼子,战无不胜,令他们无比安心。

    这也使得吕布在民间的威望持续增长,达到了民心所向。

    没过多久,带队的骑卒队长在城内与其他其人分路,乘着快马,独自去了大司马府上。

    名唤‘林二’的骑卒入了大司马府,在客堂耐心等候稍许之后,便见到一位端庄典雅的妇人向他走来,虽是衣着朴素,言谈举止间却尽显大家风范。

    猜到来人身份,林二赶忙将头低下,抱拳见礼:“卑职飞将营亲卫林二,见过夫人。”

    “林将军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

    严薇报以温和的微笑,令侍女端来茶水点心,好生招待。

    大夫人如此平易待人,林二心中倍觉感动,他从怀中掏出信筒,恭敬递了过去:“这是大将军所写书信,此番逢卑职回京报捷,大将军便让卑职顺带捎回,交与夫人。”

    婢女予儿上前双手接过,转放到严薇所坐的案桌前。

    “我家夫君近来可好?我那一对儿女,没在军中闯祸吧?”严薇不急着打开竹筒内的信简,很是关心的询问起来。

    “大将军一切都好,大小姐和小公子也都英姿不凡,尤其是小公子,不仅神力过人,而且还差点擒获了敌军主帅。”林二如实回答。

    “骁儿上战场了?”

    严薇面露惊讶,因为在此之前,夫君是答应过她,会让儿女远离战场烽火。

    “骁儿有没有伤着,伤得重不重,要不要紧?”正所谓关心则乱,听到自己的儿子上过战场,严薇这个当娘的自然免不了一番心惊胆战。

    “夫人勿忧,小公子一切安好。”林二回道。

    听得这个答复,严薇总算舒了口气,不过她也因此拿定主意,必须写信让儿女回来,战场上实在太过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没了小命。

    随后严薇又问了许多,约莫都是些生活中的琐碎事情。

    林二不敢怠慢,一一如实回禀。

    待到严薇问话完毕,林二才抱拳告辞,准备离开大司马府。

    走至中庭时,有名相貌清秀的婢女缓缓走来,同林二纳了一福,谦谦有礼的说着:“这位将军,我家主子有几句话托婢问您。”

    这个府上,能被人称为主子的人,除了严薇,还有一个被外人称作‘小夫人’的妾室貂蝉。虽说是妾室,但却极为受宠。

    “贵人请讲。”林二不敢怠慢,抱拳回上一礼。

    “我家主子问,出征的这些时日,大将军可曾觅得新欢?亦或是,可曾有女子自荐枕头?”

    “大将军忙于军事,几乎少出军营。”林二恭敬答道,随后略显尴尬的又补充了一句,“至于是否有女子自荐枕头,卑职实在不知。”

    好在婢女也不与林二为难,问完这个问题,便让他走了。

    稍后,婢女带着答案去了东苑。

    布置精巧的房屋里,燃烧的炭火将这间屋子烘得很暖。

    一名女子慵懒的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的绝美容颜,怔怔出神。

    婢女推门而入,唤了声‘主子’,然后低声汇报起方才所得的答案。

    绝美女子的脸上为之舒缓许多,但她的目光仍旧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入屋的婢女:“我美吗?”

    “主子,您是婢子见到过的,在这世间最美丽的女子。”婢女发自肺腑的赞美。

    “那为什么……君侯走了一年,却没有一封书信与我?”

    铜镜中的绝美女子神色黯淡,一双好看的梨雨眸中充满了迷茫。

    见到自家主子这般痴痴的模样,婢女忽然有些心疼起来:“兴许是大将军忙于公务,又或者是战事吃紧……”

    绝美女子摇了摇头,因为君侯对我,没有感情。

    之前宠幸于我,不过是因为新鲜,以及我有着张世间无双的好看皮囊罢了。可终有一天,我也会老,会有皱纹……

    到那时,估计他连看都不会看我一眼。

    这便是女人的宿命。

    婢女见貂蝉脸上的表情忽然间落寞下去,唯恐她胡思乱想,脚下上前两步,好声安慰起来:“主子,您可千万别胡思乱想,您还年轻,有着许多的光阴,等到将来为大将军诞下儿女,这偌大的府邸之中,怎么也会有您的立足之地……”

    听得这话,貂蝉心中升起一缕希望,继而平下心境,呼了口气,嘴角微微翘起,脸上带有倾城之姿的笑容:“这么多随我过府的丫头,就属你最聪明伶俐。”

    “谢主子夸奖。”婢女谦逊回答。

    “等君侯回来,我一定可以怀上孩子。”

    看着镜子中美丽的容颜,貂蝉喃喃说着,伸出玉指轻轻抚摸过去,吹弹可破的肌肤,如羊脂白雪。

    想起刚才对严薇的羡慕,貂蝉抹了胭脂,忽然觉得有些好笑,我竟会妒忌起这个比我丑的女人。

    严薇今年已经三十出头,青春美丽已经渐渐远去,过不了几年,就会人老珠黄,被君侯嫌弃。

    貂蝉心中有些快活起来,到那时,这个府邸将会变成自己的天下。

    “先生的病可曾好些?”

    话题一转,貂蝉看似漫不经心的问着。

    婢女未作回答,而是低声提醒起来:“主子,恕婢子多嘴,您对戏策先生的关心,似乎过了些。这要传入有心人的耳中,恐会对您的名声有所玷污。”

    “不过是寻常关心罢了,不做亏心事,又何惧外边流言。”貂蝉对此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或许戏策早已忘怀了当年的事情,恐怕纵使聪明如他,也料想不到,当年那个被他给予麦饼的小女孩,会长大成为当今大将军最喜欢的宠妾。

    对于戏策,貂蝉一直都怀有感恩之心。

    府邸门口,大公子吕篆从书院回来,跟在身后的两名仆人搀着一名晕倒的老叟,衣衫褴褛,看模样像是路边的老乞丐。

    看门的仆人上前恭敬行礼之后,有些纳闷儿问道:“大公子,您这是……?”

    吕篆回头看了眼老人,耐心讲起事情经过。

    原来吕篆下学回来的时候,途中见到这名老人昏倒在路边,如今正值天寒地冻的季节,吕篆不忍见他冻伤,遂将其带回府邸。

    等到老人醒来以后,再问他家住何方,派人送他回去。

    “公子宅心仁厚,必得老天庇佑。”看门管事的仆人尤为感慨的说着。

    吕篆吩咐仆从将老人带去歇息,若是老人醒来,便来通知自己。

    随后,吕篆回了自个儿书房,开始读书温习功课。

    兴许是太过疲乏的缘故,书籍看到一半,吕篆便支撑不住,趴在桌上进入了梦乡。

    “青童,你父亲出征为何只带了你姐姐和弟弟,独独没有带你?”

    “是不是你父亲不喜欢你,嫌你没用?”

    “当然是他父亲不喜欢他呗,不然还能是啥!”

    “你父亲勇猛无敌,你却一点儿不像,简直就是窝囊废物。”

    “哈哈哈……”

    “哈哈哈……”

    梦境中,有许多道声音在耳边不断回响,或讥讽,或张狂。

    “不是的!不是的!”

    吕篆愤怒的大声呼喊,想要驱赶走面前的人群,却发现如何也赶不走他们,那一张张丑恶的嘴里不停的在眼前晃悠诉说,快要将他脑子撑炸。

    啊!

    啊!

    啊!

    伴随着一阵怒喊,吕篆猛地睁开双眼,双手压在桌面上‘噌’的而起,直到眼前的书籍和周围事物渐渐清晰,他才发现方才是在做梦。

    “青童,你怎么了?”

    听得动静,坐在房间里的孙翊急忙转过身来,脸上写满了狐疑。

    吕篆擦去额上冷汗,微微摇头,调整好心态,与孙翊说着:“没事,方才做了个噩梦而已。”

    原来是梦。

    孙翊这才放心,顺带吐槽起来:“书院那帮老家伙没事儿出这么多的难题,这分明是存心想累死咱们,我要是睡着了,估计噩梦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来……”

    孙翊性情直爽暴躁,与兄长孙策脾气极像。

    为此,他在太学里打架斗殴的事情也没少干,每回都是吕篆给他擦的屁股。

    “叔弼,你说……我父亲是不是真的不喜欢我?”吕篆犹豫一下,还是对小伙伴儿吐露出心声。

    “这个我哪儿知道,不过大将军若是真的不喜欢你,那你更得争气才行!”

    说着,孙翊用手搭在吕篆肩上,满脸郑重的给他打气助威:“不管外边的人怎么说,总之,我很看好你!”

    吕篆露出笑容,衷心说了声:“谢谢!”

    …………

    此时,长安城皇宫,崇明殿。

    天子刘协正在阅览从三公处呈报上来的奏折,学习处理政务的基本方式。

    在此之前,在身边宦官的诱导谄媚下,刘协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享乐皇帝,直到某天晚上高祖托梦,叫他励精图治,不要葬送了大汉江山。

    刘协这才幡然醒悟过来,撤去那些献媚的宦官,弃了美色与玩乐,重新把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面。

    “陛下,大捷,大捷啊!”

    宫殿外,黄门侍郎许楷双手捧着竹简,高兴无比迈入殿中,脸上掩饰不住喜色。

    见到许楷这般高兴模样,刘协心中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许楷属于吕布的党羽,但脸上却不动声色:“许卿家何事如此高兴?”

    “大将军在兖州大破曹操,我军大获全胜,这是方才从太尉府传来的奏报,请您过目!”许楷躬身,将手中竹简呈了上去。

    刘协瞥了奏简一眼,淡淡道了声:“此事朕已知晓,许卿家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先退下了。”

    “臣,告退。”

    黄门侍郎在心中揣测一番圣意,躬身退出殿外。

    待许楷走远,刘协命人将殿门关上。

    然后将那还没过目的奏简重重掷于地面,发出‘哗擦’的清脆声响,刘协走了过去,用脚狠狠地跺踩在上面,像是发泄心中压抑已久的愤怒。

    “陛下息怒。”心腹宦官韩宣好言劝谏。

    “息怒?你叫朕怎么息怒!”

    刘协一遍又一遍的跺踩,脸上充满阴鸷,声音里压抑着巨大愤怒:“朕就在长安城里坐着,可你看看外面,百姓只知大将军威风神武,又有几人晓得大汉朝,还有朕这个天子!”

    “明日朝堂之上,吕布党羽势必又会将封王的事情重提,到那时,朕能怎么办!朕该怎么办?若是真封了王,干脆将这大汉江山,也一并送于他吕布好了!”

    刘协咬牙切齿,他十六岁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无知孩童。

    他是天子,正如他父亲生前所说,既是天子,整个天下苍生,一切都该由他来主宰!

    见天子大动肝火,韩宣低声道了句:“奴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可行与否。”

    “且说来听听。”

    刘协压下胸中怒气,韩宣伴他多年,深得他的信任。

    韩宣挪步过去,以手掩嘴,在刘协近前低声说了一番。


………………………………

第八零一章 陛下英明

    翌日早朝,未央宫。

    庄严大殿内,文武群臣汇集,立于大殿左右两侧。

    伴随着一声清瑟的宣报声,身穿帝王服的刘协从侧翼走出,缓缓来到皇位处落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