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城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全都是这个。
硕大的字体,发疯似的打广告。
更丧心病狂的是竟然雇佣了上千个年轻人,在京城各个街头免费发放报纸,热情讲解。说的全都是新式火药。
似乎是为了配合宣传,在城东靶场,又传出了许多不明原因的巨响,将这一锅水烧到了沸腾!
“这个老三,他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了,背着朕,什么都敢干,简直气死人了!”朱棣愤怒哼着。
典型言不由衷,徐氏翻了翻眼皮,幽幽道:“陛下,别光骂了,你要是真生气,就去把他揪回来,幽居起来,也省得烦心!”
朱棣敲着桌子,怒气冲冲道:“你当我不想啊!现在抓起那小子,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找他算账呢!瞧着吧,这一次他戏法变漏了,就算是朕,都未必保得住他!”
朱棣的话音没落,木恩就急匆匆跑过来。
“皇爷,涨了,大涨啊!”
“什么?”朱棣惊得站起来,“涨了多少?”
木恩气喘吁吁,伸出两根手指。
“什么?是两成?这么多?”
“不,不是!是,是两倍啊!”
啊!
朱棣瞬间就变色了,“真的涨那么多?”
木恩用力点头,“皇爷,证券交易所那边都被堵满了,能排到股票的,一转头,就有人出一倍的价钱,溢价购买!别提多热闹了。”
朱棣和徐氏互相看了一眼,啥也别说了,赶快去瞧瞧吧!
朱棣跟徐氏都换装便服,准备一起出去,就在他们换衣服的功夫,不断有人跑进来,交易所那边,岂止是火爆,简直是燃烧起来了。
京城上下,全都惊动了不说,那些长期在京城居住的海外商人,也都来了。这帮人简直对这个证券交易所爱到了发狂。
只要把钱投进去,就能够迅速实现钱生钱……当然,偶然也会有下跌,可他们要的不就是这个刺激吗?
唯有大明,才有如此天才的发明,放在哈烈,放在其他地方,根本想都不要想。那些榆木脑袋甚至反对收取借贷利息,简直是太荒唐了,唯有大明,才是冒险家的天堂。
这些大腹便便的家伙,出手阔绰,壕气十足,跟后世的狗大户一般不二。
令人意外的是,在人群当中,还有许多只到人胸口的家伙,他们不断穿梭,同样出手大方,而且他们多数以金银结算,深受交易所的欢迎。
相比起这些义无反顾投入资本游戏的商人,那些进京的地方官吏,才是最受震撼的一群人。
朱棣让他们进京,是为了真正落实兴学,为了让他们去妥善治理地方。
如今面对着证券市场的疯狂,哪怕最保守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老祖宗一直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今天我才算明白是怎么回事!”
“如果读书读到了汉王殿下的程度,能够发明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岂止是黄金屋,简直是一座金园子啊!”有人感叹道。
“陛下降旨兴学,要教的就是科学,反正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山东这边,是一定要推的!不让教科学,就给他没完!”
正在这时候,突然又有人跑来,“成功了,一门海军大炮,以新式火药作为发射药,成功了!”
热火之上,泼了一桶油,人们的热情,再度迸发,抢购的人群,已经排满了整整一条街!
顶点
………………………………
第653章 皇家身价第一人
发了,这是真的发了!
在短短五天的时间之内,“皇家科学”一飞冲天。
从发行价足足翻了五倍之多,而起还在狂涨之中,似乎看不到尽头。
这几天朱高燧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前不久还被一群人追着,要让他好看,现在可好,就差跪下叫祖宗了。
“都是一群狗一样的货色,眼睛里光有钱,等着吧,早晚有一天,本王要让你们倒大霉!”朱高燧这小子的确是不是好东西。明明还是一起赚钱的好伙伴,他竟然琢磨着要坑人了,这提前量打得也太多了。
人家是卸磨杀驴,他这倒好,驴还在磨盘上转着,他就准备好了火烧。
真不愧是柳淳的弟子,一脉相承啊!
“去师父那里瞧瞧,顺便再跟二哥算算账。”
朱高燧乐颠颠来到了柳府,令他意外的是朱棣竟然在这里。
“父皇,你怎么来了?”
朱棣哼了一声,“你现在是大忙人,整个京城没了谁,也不能没有你,就连朕想要见你,都不容易了!”
朱高燧可是清清楚楚,感觉到了父皇的怨念,他可没有二哥头铁,因此朱高燧老老实实跪倒,“父皇在上,孩儿的确有罪,可孩儿也是替别人忙活,不信您瞧瞧,孩儿这鞋底磨破了,喉咙喊哑了,脸笑得也僵了,孩儿不容易啊……”
这家伙的眼泪说来就来,那叫一个快啊,跟装了自来水似的。
“行了!”
朱棣怒喝道:“别说这些没用的,你这些日子,到底赚了多少钱?给我从实招来!”
朱高燧满脸为难,“父皇,这事是,是商业机密,孩儿也是受人之托,我若是说出去,只怕……”
朱棣的眉头都立起来了。
“逆子,你不愿意和朕说,那就去和你母后讲!”
朱高燧吓得一哆嗦,徐氏可比老爹可怕多了,这种恐惧可是刻在骨子里的,这辈子都清除不掉了。
“父皇饶命,儿臣如实说了。”
朱高燧又偷眼看看师父,心说您老人家不能袖手旁观啊?
哪知道柳淳低垂着眼皮,仿佛没看见一样。
完了,又被抛弃了。
可怜兮兮的朱高燧只能据实上奏。
他一共准备了三十万股,并且定价三十两一股。
这是他请一位道门仙长算的,据说三三见九,而且两个三摞起来,又是个乾卦,元亨利贞,上上大吉。
朱高燧最初觉得能定价十两就不错了。
毕竟这支股票卖的就是朱高煦而已,就像大家伙说的那样,就算朱高煦从头到尾,全都是赤金的,也值不了几个钱。
在最后定价的关头,朱高燧还迟疑不定,如果实在是没人要,那就只有请师父出面收拾残局了。
事实证明,他的定价还是低了。
放到市场上,迅速遭到抢购,一转手,价钱就直线上涨,到了目前为止,竟然达到了一百五十两一股!
足足增加了五倍啊!
“三十万股,就是四千五百万两!”
朱棣咬了咬牙,狰狞道:“朱高燧,你现在挺有钱!”
乖乖,父皇的眼睛都红了,这是要抢钱啊!
朱高燧太了解他爹了,当初保险公司的五十万两都抢呢!在这点上,便宜老爹是真的不如皇爷爷好。
当年朱高燧虽然不受宠,但只要见到老朱,总能得到不少赏赐,各种喜庆宝物,干鲜果品,有的吃有的拿,爽透了。
现在完蛋了,他成了被搜刮的那个可怜虫了。
“父皇,你不能这么算啊!这三十万股可不都是孩儿的,而且抛出去的也不是全部,我们手上的股票不多了。”
“你们?这里面都有谁?”朱棣追问道。
朱高燧不敢不回答:“有宁王,谷王、岷王、代王这几位叔叔,还有徐钦,有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还有……”
“够了!”
朱棣突然一拍桌子,怒吼道:“你们这帮人,竟然勾结到了一起发财,简直岂有此理!”朱棣扭头,问柳淳道:“宗室武将,他们结党营私,该当如何?”
“陛下,此乃是国家大忌,臣以为应该严惩不贷。不过念在赵王殿下还算诚实,而且事出有因,陛下应该免去他们的死罪,只是略作惩罚就好。”
朱棣终于点点头,“嗯,看在你的面子上,就不抓人了。这样吧,你先交五万股上来,这件事情就一笔勾销了。”
“不行啊!”
朱高燧慌忙摆手,朱棣把眼睛一瞪,“什么不行?难道你想抗旨不成?”
朱高燧哭了,稀里哗啦道:“父皇啊,不是孩儿不想拿出来,而是孩儿拿不出这么多,孩儿手上只剩下一万五千股,如果,如果父皇想要,那,那就只有去找二哥借,现在整个大明,也就二哥拿得出这么多了!”
“等等!”
朱棣似乎听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急忙拦住了朱高燧。
“你说,你二哥还有股票?”
“有啊!”朱高燧道:“以二哥的脾气,他怎么会把股票都给我摆布呢!他肯定要留下许多的。”
朱棣有点口干舌燥,“那你说,你二哥留了多少?”
“三七开啊,他留了七成,也就是七十万股,只拿出三十万股,在市面上交易啊!”
啊!
朱棣突然浑身剧烈颤抖,呼吸急促!
不行,必须冷静,冷静啊!
好半晌,朱棣总算恢复了镇定,他眯着眼睛,缓缓道:“你说,朱高煦手里有多少股票?”
“有七成股票,七十万股!”
“那……这个股票,价值多少?”朱棣的声音竟然颤抖了。
朱高燧想了想道:“一百五十两一股,应该是一亿五百万两!”
啊!
朱高燧也跟着惊呼出来。
乖乖,他怎么没有想到,自己二哥竟然有这么高的身价啊!
一亿啊!
他忙活了这么多年,竟然连朱高煦的一个零头都没有,还让不让人活了?朱高燧跪扑到柳淳面前,抓着他的大腿,嚎啕痛哭。
“师父啊,你也太偏心了,你当初怎么不教我这些东西呢!你跟我说,金融能发财,结果我学了这么多年,苦了这么多年,手里才只有区区几百万两,我二哥一下子就过亿了!不行,我现在要改行!必须改行!师父……你说现在不晚吧?”
朱高燧哭天抹泪,不停哀嚎。
柳淳老神在在,无动于衷。随你怎么闹,光是一个新式火药,让他估值,就算十个亿也不多啊!
毕竟这玩意在现在就是核武器级别的玩意,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高煦一张口,就要公布出去,柳淳并不意外,就像很多科学家一样,他们在乎的只是纯粹的学术,朱高煦虽然不是书呆子,但是他这条路走得太孤独了,就算有柳淳的指点,他也受了不知道多少白眼。
昔日把他视作希望的武夫都跟他渐行渐远。
如今终于有了成果,朱高煦当然要展示出来,要狠狠抽那帮人的嘴巴子。
柳淳理解徒弟的想法,因此他也不反对大肆宣扬朱高煦的成绩,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他是严防死守的。
锦衣卫绝不是吃干饭的,想要窃取大明的机密,等下辈子吧!
“够了!”
朱棣突然怒吼道:“朱高燧,你也有几百万的身价?”
朱高燧吓得连忙闭紧了嘴巴,我的老天爷啊,我都说了什么啊?他拼命摇晃柳淳的腿,快救命啊!
万一我爹发疯,把这些钱都拿走,我就成了没毛的凤凰,还不如鸡呢!
“够了!”
朱棣又愤怒地拍着桌子,气得青筋暴露,忍不住怒吼。
“你们个个都有钱,只有我这个大明天子,不但内帑是空的,还要背负那么多的债务,你们这帮人,还有多少是瞒着朕的?”
朱棣猛地扭头,对着柳淳道:“你先说,你有多少钱?”
柳淳立刻站起来,“陛下,这个臣也不知道,需要问问贱内!”
朱棣的牙齿咬得咯咯响!
好你个柳淳,还敢耍朕!别以为是皇后的妹妹,朕就没办法了。皇后还是明事理的,要是让她知道你们这么有钱,大义灭亲,也不是不可能!
朱棣在地上转了好几圈,琢磨了半天,还是把二儿子叫来了,谁让这小子现在最肥呢!
“儿臣拜见父皇。”
朱高煦行礼之后,垂手侍立,他抬头的一刹那,朱棣瞧见在他的鬓角竟然有一道崭新的疤痕,离着眉梢很近,如果向下一些,或许就会伤到眼睛。
朱棣心动了一下,“煦儿,你受伤了?”
“一点小伤,不碍的。做实验难免如此,孩儿会很小心的。”他说的云淡风轻,可朱棣却越发心疼了。
果然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二儿子也不容易啊!
“煦儿,你现在有什么打算?父皇听说你的手上还有不少股票啊?”
“这个啊?”朱高煦发愁了,突然兴奋道:“父皇,你能借儿臣一点钱吗?”
咳咳!
朱棣的老脸瞬间黑了,我还想管你借钱呢!
“你打算干什么?”朱棣哼道。
朱高煦很纠结道:“父皇,这次地方官云集京城,儿臣是想在每一个县,都设立一个实验室。教导孩童科学知识。可现在儿臣手里,要人没人,要钱,恐怕也不够。何时才能让科学之风,吹遍整个大明?儿臣实在是发愁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654章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当官的
“煦儿啊,你现在已经有一个亿了,不算少了。”朱棣言下之意,你就省省吧,已经不少了,就别惦记你爹的钱了。
可朱高煦却用力摇头,固执的像块石头。
“不够,根本不够,连实现个小目标都不够!”
“小目标?你打算怎么办?”朱棣问完就后悔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又掉坑里了。
“父皇,你说科学重要吧?这次兴学的重点也是科学吧?但是现在除了京城,北平,还有凤阳之外,哪里还有研究科学的地方,哪里有教导科学的场所?儿臣盘算着,应天,北平,加上十三个省,还有九边重镇,以及一些人口众多的城市,都是建立科学中心,设立一个省级实验室,至少要让百姓看到科学实验的过程,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操作的场所……这个不过分吧?”
“不,不过分。”
朱棣能说什么啊,一个省一个,的确是少得可怜,但是他似乎感觉到了有人在背后笑,朱棣后背冒凉气,感觉非常糟糕。
朱高煦自顾自道:“父皇,不说别的,光是制造实验器材就耗费惊人,需要太多的玻璃器皿。至于实验用的材料,就更贵了,每个实验中心,至少要上百万两。”
“另外还有理工类的书籍,这块的花费更大,给年轻学生一本好书,总是应该的。整个大明几百万的学生,印书的花费也要上千万。”
“而且最最要命的,就是缺少足够的人才。现在科学门下,能负责推广宣传的,连一千人都不到。要培养人才,要把他们派去各地,要从各地选拔聪慧的少年人……”
朱高煦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算着,每一项都超过千万,而且这只是一年的开销,后续的钱还要陆续投入,虽然不如头一次那么多,但架不住每年都要出钱,这个花销也太惊人了。
“柳淳,他……没算错吧?”朱棣沉吟道。
柳淳笑道:“陛下,汉王殿下非但没算错,他还少算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人工花费!建实验室,运送各种器皿材料,还要印制一些宣传资料和手册,这个花销也少不了。”
朱棣用力点头,恍然大悟。
“朕听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你们这个狗屁科学,非但没有赚钱,还要让朕掏更多的钱!你们就是馋朕的钱!你们狼狈为奸,蛇鼠一窝!”
所有的愤怒,化为一声长叹,满腹的好心情全都没了,朱棣气哼哼迈着大步就往外面走,头也不回。
这个柳府不能待了,再待下去,就算把国库钥匙交出来,那也是不够用!
什么科学,就是吞金怪兽!
朱棣跑了,朱高燧都傻了,他忍不住凑过来,嬉皮笑脸,跟一个犯贱的二哈似的。
“哥啊,你真是我亲哥啊!咱们一家子也就你能扛得住咱父皇的怒火了。二哥,你往后可要帮着小弟,不然我的那点老婆本都会被抢走的。”
朱高煦扭头,恶狠狠盯着朱高燧,“你还有钱?都给我拿出来!一文钱都不许留着!”
朱高燧突然被盯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没有!我什么都没有!想管我要钱,就先杀了我!”朱高燧说完,连门都不走,直接跳窗户逃之夭夭。
朱高煦想要追他,却又被柳淳拦住了。
“竭泽而渔不是好事情,他有多少钱,我这里有账的,等养肥了再杀。”柳淳慢悠悠道。朱高煦吃了一惊,还是师父老谋深算啊,竟然连老三有多少钱都知道。
“师父,你能不能帮弟子解决点经费啊?”朱高煦又盯上了柳淳,这个眼神让柳淳也受不了。怪不得朱棣落荒而逃呢,科学教育这块,无论投资多少,都是不够用的。
柳淳当真也想豪气一点,你要一个亿,老子直接拿出十个亿。
不过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徒弟啊,你最好先别着急,咱们可以想办法,让各地筹钱自办,朝廷提供支持,这样兴许能少投入一些。”
朱高煦摇头,闷声道:“师父,这不是跟兴学令一个套路吗?按照这么办,肯定是东南得利最多,西南,西北,甚至中原,都会被甩开的。到时候各地差距越来越大,早晚会成为祸端,师父可要想好了。”
柳淳凝重起来,不由得缓缓坐下,陷入了思索。
还真是这么回事,整个大明,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不平衡情况。
北方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北平,如果以东西划分,大明的东边,沿着大运河和海岸线,形成了两个贯穿南北的富裕地带。再向西,基本就没什么了。
很显然,这个畸形的结构对大明的发展相当不利。
没想到竟然被朱高煦给指出来了。
“行啊!你现在的眼光本事,都已经相当了得了。”柳淳哼道:“知道给师父出难题了。”
朱高煦憨憨一笑,“不是弟子变厉害了,而是我学会了科学的精髓,摒弃厉害关系,摒弃权谋算计,以钝刀直指核心。这就叫以拙破巧,以直取胜!”
柳淳听不下去了,“说你胖还喘上了,老实弄你的实验室去。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打发走了朱高煦,柳淳就开始盘算起来,的确到了需要大投入的时候了。
现在能来钱的方面无非两个。
其一是对内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可问题是均田不久,老百姓手里的积累有限,能筹措的钱太少,解决不了窟窿。
既然对内行不通,那就只有对外面下手!
果然,要启动工业机器,是需要海量资金投入的。日不落帝国可是占据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坐拥最广阔的市场,才能孕育出来。
大明想要走到这一步,也不轻松啊!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不要脸了。
这回柳淳干脆直接进宫去面见朱棣,要知道柳淳最近都是躲着朱棣的,生怕被敲竹杠,如今主动上门,朱棣还能放过他。
“你瞧瞧,这是户部的回复,朕让他们挤出一点钱,投入科学,结果就凑了五万两,还跟朕说,是他们节衣缩食,从肚子里面掏出来的!”
“这帮东西,都是貔貅的!区区五万两,他们也拿得出来,朕把他们送去集市上,挨个杀了卖,也不止这点钱!”
朱棣眼珠转了转,突然冲到了柳淳面前,“你说,朕下旨抄家怎么样?”
连柳淳都不得不叹服了,陛下可真是个天才。
什么路子都没有了,可不就剩下这一招了。
“陛下,准备抄谁的家?”
这下子可把朱棣问住了,“朕听说民间有威武贫富贵贱之说。”
柳淳点头,“吏部执掌铨选,位列天官,当得起一个贵字,户部执掌全国户口赋税,当得起富字,兵部管武人,自然得了个武字,礼部管穷酸书生,落个贫字,工部吗,管理百工,算是贱业,就被冠之贱字。”
威武贫富贵贱,这就是民间对六部的总结。
可朱棣却不这么看,“现在户部天天哭穷,他们才是贫,至于礼部,担负兴学重任,负责的经费之巨,冠绝天下,他们才是彻彻底底的富!”
朱棣走来走去,想了老半天,目下还要用六部办事,不能轻易下手,比六部还有钱的,就是勋贵和宗室了。
这两伙人,最好也别轻易动。
“柳淳,你附耳过来。”
柳淳不解其意,只能凑过去。
朱棣冷哼道:“你小子比谁都有钱,朕要是不念着你还有点用,朕就先抄了你的家!”
柳淳真是无奈,“陛下,既然如此,你还不如赶快把臣发配了,臣保证,只要我去了海外,每年给你提供一千万两,呃不,两千万也行!要不三五千万都能商量啊!”
“商量个屁!”
朱棣恨恨道:“要是连你都给发配了,朕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唉!这个老二的确有本事,可也的确让朕发愁,满世界建科学中心,让朕出钱,朕上哪弄钱去?可没有钱,又怎么兴学,现在那么多地方官吏都在京城,朕该如何……”
朱棣正说着,突然扫了一眼,发现了桌案上的一大摞奏疏,突然眼前一亮,有主意了!
“柳淳你过来,这些奏疏都是最近下面的官吏送上来的。”
柳淳瞧了眼山一样的奏疏,只能咧嘴苦笑,“陛下辛苦了,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简直堪比先帝啊!”
“没让你拍马屁。”朱棣烦躁道:“这些人都是前些时候弹劾练子宁的,朕让他们上书自陈己过。现在都送来了,等明天早朝,你跟朕演一出戏。”
柳淳眉头紧皱,“陛下,你是打算唱捉放曹,还是唱空城计?”
朱棣哈哈大笑,“朕给他们唱逍遥津!你别废话了,朕要你发挥锦衣卫的老本行,罗织罪名,一定要弄成死罪。”
“然后陛下再高抬贵手,把他们都放了?”
朱棣满意点头,“果然谁也不如你聪明,朕到时候把他们都给发配到安南和东番。这帮东西在大明或许只能添乱,可若是赶出去,没准就成了敛财的高手。刚刚解缙就给朕送来了八十万两银子啊!”
上百位官员,要是都像解缙这么能干,就真的不用愁了……
顶点
………………………………
第655章 干掉一半言官
一个走投无路的帝王是相当可怕的。
比起抄家,发配几个人倒不算什么大事了。
尤其是发配的还是当官的,柳淳就更不在乎了,反正你们受了朝廷的恩惠,穿上了官服,戴上了乌纱帽,结果正事不干,天天争抢着当搅屎棍子,把你们都发配出去,只是刚刚好,没有挨个砍脑袋就不错了。
因此柳淳是心安理得,替天行道啊!
救一个人,那是相当麻烦的,可要害一个人,却是轻而易举。仅仅用了一个下午,柳淳就完成了罗织罪名的艰巨任务。
现在看起来,他还是很有当奸佞的潜质,等下一回,要是再穿越了,就挑个奸臣当当,没准也挺有趣呢!
转过天,早朝之上。
朱棣让人提前把那些自陈的奏疏堆在了丹墀,就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几天又有了一些事情发生,或许你们会以为朕忘了这件事,但是朕要告诉你们,没有!朕一点都没忘,前些天,你们一大帮人,不是嚷嚷着要弹劾练子宁吗?你们现在还有什么话讲?”
朱棣怒目横眉,连连质问。
弹劾的官吏无不面面相觑,心惊胆战。
按照常理,他们上了自陈说明的奏疏,天子就该网开一面,给他们一条活路,谁知道朱棣竟然又把这事拿出来了,这是要秋后算账啊?
陛下啊,你就不能宽宏大度一点吗?
很显然,朱棣不是这样的人,他们的希望注定会落空的。
“郑赐!”
朱棣直接点名了,“你有什么话说?”
郑赐硬着头皮站出来,“启奏陛下,臣反复思量,的确,臣有失察之过,没有弄清楚祠堂的功用,除了祭祖之外,还有许多人在此执行家法族规,败坏国典,臣的确有错。可臣依旧觉得练子宁出手太过狠辣,根本没有跟百姓讲清楚,造成民怨沸腾。臣以为……是不是要选择一个稳妥之臣,来处理此事?”
好汉,真是好汉子!
到了这时候,还不老老实实认罪,竟然还想扳倒练子宁,这个郑赐有点意思啊!
朱棣本来还想挖个坑,现在人家自己送上门了,再矫情那就不是朱棣的风格了。
“郑赐,看起来你还是不服气啊!朕问你们当中,还有谁觉得郑赐所言有理的,也一起站出来。让朕好好欣赏一下,这大明朝到底有多少好汉子?”
此刻群臣当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说实话,多数人还是反对彻底废除宗法的。
毕竟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顽固得吓人,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可问题是朱棣的态度太明白了,现在跳出来,除了粉身碎骨,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且既然郑大人决定舍生取义,冲在第一线,他们只管摇旗呐喊,做个站脚助威的也就是了。郑大人,放心去吧,我们会照顾好你的妻儿的。
面对这么一帮不要脸的猪队友,郑赐也是无话可说。
你当他愿意冲出来啊!
还不是后面有人逼着。
做为建文旧臣,投降了新君,现在有在宗法这事上退缩,岂不是背弃君父,又放弃了祖宗,弃国弃家,还让他怎么活啊?
家乡已经送来了信,如果他扛不住,那就只有把他从族谱出名,生不是郑家的人,死不入郑家的坟。
真要是这样,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朱棣等了好半晌,竟然没有人动弹,天子怒了。
“怎么,一百多人弹劾,自陈的奏疏就在这里,尔等现在都不说话,只有郑赐一个人站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莫非你们都想通了?”
沉默的官吏们战栗惶恐之余,总算抓到了救命稻草。有人迫不及待跪倒,“启奏陛下,臣等经过反省,的确认为练大人无罪,是臣等有错,臣等一时糊涂,还请陛下赎罪!”
真是一群聪明人!
朱棣冷哼道:“柳淳,你们锦衣卫查得如何?”
柳淳躬身道:“启奏陛下,如今朝堂上的情况已经很明白了。根据臣的调查,只有少数臣子,是真的不愿意看到宗法被废除,这是意见不同而已。但是有很多人却暗中存了私心。他们抵制改革,不光是保留宗法,而是想以宗法为借口,否定均田,进而推翻变法。这些人处心积虑,结成一党,势力非同小可。臣以为陛下不可不查!”
朱棣暗暗给柳淳竖起了大拇指。
这小子真是够坏啊!
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