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几年的局算什么,老子收了于谦当徒弟,未来几十年都在筹算之中,别说你朱棣了,就算你的儿子,孙子,都未必能享受到,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呢!
柳淳十分确信,这个“柳爷”跟他是半点关系也没有,至于柳家的人,也是绝无可能。
现在就剩下一种可能,是不是有人要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打着自己的旗号干坏事?倘若真是如此,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木恩从番子手里,接过密报。
“大人,金纯跟两个人接触上了,他们进了一个院子,是不是现在动手?”
柳淳道:“别着急,这个院子应该是虚晃一枪,让他们继续盯着。咱们远远随着就是了。”木恩欣然点头,急忙吩咐下去。
果不其然,金纯在这个院子里停顿了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就换了一驾马车,从后门出来了,绕进了一条小巷子。
不得不说,这位“柳爷”是真的够小心,他的人带着金纯,足足穿过了三个院子,用了各种手段,尽力甩开可能的眼线。
跑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城南的一处院子,这个院子很不起眼,两边都是大杂院,还住着戏子,有人咿咿呀呀吊嗓子,还有人舞刀弄枪,练着功夫身段,十分热闹。
所谓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他手段再多,也瞒不过大明朝两大顶级特务机构。
尤其是在柳淳的统御之下,锦衣卫的办事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事关大人的清誉,哪个锦衣卫敢怠慢。
所以他们虽然小心,却也没有逃出如来的手心。
金纯进入了院子,又过了好一会儿,有一驾马车,偷偷来到了院子外面。
赶车的马夫十分精壮,他跳下来,四周看了看,这才撩开车帘,从里面下来一个中年人,这位穿着丝绸,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看起来十分儒雅随和。
迈步走了进去,八成他就是那位“柳爷”了。
看到这里,所有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总算把大鱼等到了。
就在此人进院不久,柳淳和木恩就赶来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把四周的街区都给封锁起来。
“启禀柳大人,弟兄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进去抓人!”
柳淳微微点头,突然对木恩道:“这次就让东厂的人打头阵吧!我们锦衣卫提供协助,我相信木公公必定能手到擒来!”
木恩大喜过望,“如此,奴婢就献丑了!”
……
紧张的一夜过去了,朱棣一直在等着结果,他甚至想要亲自去抓人的,不过他也担心真的抓到了柳淳的人,会下不来台,就只能让木恩代劳。
瞧着吧,只要抓到了,一定要好好奚落柳淳一番。
朱棣正在想着呢,木恩慌里慌张前来送来。
“启奏皇爷,奴婢把人抓到了!”
“抓到了?是谁?”
“是……楚王!”
“什么?”朱棣大惊失色,“你说什么?那俩人不是说是柳爷吗?”
木恩都哭了,“皇爷,那家伙有口音,他说的是六爷!”
顶点
………………………………
第628章 请诛楚王
朱棣从龙椅上过来,揪住了木恩的衣服,连着询问了三遍,木恩死的心都有了,“皇爷,的确是楚王殿下朱桢,老奴该死,请陛下降罪!”木恩哭哭啼啼,糟心的朱棣用力一推,木恩摔了个仰八叉,却也不敢叫苦。
朱棣来回踱步,气得怒吼道:“不是你该死,是朱桢该死!他该千刀万剐!”朱棣是真的气坏了,因为根据现在探查到的情况,如果真的追究起来,处心积虑,结党营私,收买官员,图谋不轨,这是要杀头的。
而且朱桢是藩王,跟普通人又不一样,坐实了,定个谋反大罪都是可能的。
朱棣不是不想处置藩王,而是刚刚整顿文官,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有处理完,再跟宗室开战,饶是朱棣斗志昂扬,却也有点力不从心。
他最初觉得跟柳淳有关系,没准就是柳淳手下的人,揪出来,让柳淳丢点面子也就算了。可万万没有料到,丢面子的居然是他。
这可怎么办?
办,还是不办?
要不先压一下子?
朱棣正在思索着呢!
突然外面有太监小跑着进来,“启奏皇爷,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赵王殿下,汉王殿下求见!”
好啊!
一家子都来了。
不光是他们,朱高炽还牵着皇孙朱瞻基,而皇后徐氏则是拉着妹妹徐妙锦……这回好了,全都找上门了。
徐妙锦的眼睛还是红红的,貌似刚刚哭过。
徐妙云脸色很难看,她想起昨天朱棣那个得意的劲儿,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陛下,臣妾今天早上让人把小妹叫进宫里,说了会儿话。她从去年下半年,就一直在城外养胎,这不,好容易给柳家诞下了长男,这些日子一直在恢复身体,就算她有心思做什么事情,也没那个精力了。陛下,你说是不是啊?”
朱棣咧嘴尬笑,“是,是啊!对了,原来柳卿都有儿子了,好事,大大的好事,朕,朕一定要重赏,就给他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再赐一些喜庆宝物……对了,皇后,你说按照皇孙的标准行不?”
徐氏绷着脸没说,徐妙锦可摇头了,柳家的儿子可比什么皇孙值钱多了。
“不劳陛下费心了,小妇人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柳家不敢说门风清白,可也断然容不得违背国法之徒。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请陛下明示,这就是对柳家最大的恩典了。”
徐氏点头,“对,别的事情先不说了,就说说昨天晚上的案子,到底抓到了没有?”
朱棣被逼到了墙角,黑着脸道:“抓到了。”
“那是谁在干坏事?”
“是,是楚王朱桢!”朱棣气得拍桌子,“有个家伙舌头大,说的不清楚,把六爷说成了柳爷!”
“啊!”徐妙云故作惊讶,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不然怎么会跑来兴师问罪!
其实是柳淳想来的,瞧瞧案子怎么处理,可徐妙锦不答应。这种事情还是她出面比较好,大不了把皇宫闹个底儿朝天!
果然,徐妙锦拉着一大堆人,跑来找朱棣算账了。
“竟然是咱们皇家的人!”徐妙云气哼哼道:“这,这不是诬陷好人吗!”
朱高炽平时比两个弟弟憨,可是这时候却比谁都机灵,“母后,也算不上诬陷,只要查清楚案子,师父自然就清白了。而且六叔楚王已经就藩多年,充其量算是宗室子弟,可不是什么皇家的人,儿臣觉得可以让宗人院介入,一起彻查,看看六叔到底干了什么!”
徐妙云哼道:“纵然你说的有理,可也是天家的脸面啊!”
朱高炽眼珠转了转,捅了儿子一下。
小小的朱瞻基立刻道:“皇祖母不用担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秉公执法,只会让百姓敬畏皇家,不会有损天家脸面的。”
徐妙云大喜,把孙儿抢到了自己的怀里。
“还是皇孙懂事。”
说完之后,扭头对朱棣道:“陛下,你看这事该怎么办?”言下之意,不能连孩子都不如吧!
朱棣翻了翻白眼,还能怎么办?你们都把话说完了,就算我不想办也不行了,既然如此,那就查一查,看看这个老六到底干了什么!
只不过朱棣还留了一个心眼……他下旨,让东厂,锦衣卫,加上宗人府彻查。并没有让外廷加入进来。
“父皇,不如让儿臣牵头,去问问这事情吧!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掂量好天理、国法、人情的,行于理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朱高炽拍着胸脯保证道,朱棣想了想,让太子领办,也确实是个办法。
储君身份够,锦衣卫和东厂都能听从,宗人府那边也会同意的,而且大儿子相对厚道,说话也好听,估计不会给自己添乱子。
朱棣点头,朱高炽兴冲冲接了旨意。
从宫里出来,他狠狠一挥拳头。
总算能大展身手了!
好多年了,都把他憋坏了。
当这个太子,还不如不当呢!朱高煦眼下经常去鸡鸣山学堂,在研究一项很了不起的东西。朱高燧打理皇家产业,什么银行啊,证券啊,制糖啊,忙得风生水起。
就是他,什么事都没有,光长肉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如今总算得到了一个差事,一个很了不得的差事,朱高炽岂能放过……他不但不准备往下压,而且还想要把事情弄大,不查个水落石出,怎么向小姨交代啊!
至于六叔……对不起了,你就藩的时候,我才刚出生,咱名为叔侄,实际上一点不熟,而且在一大堆藩王中间,你又没有加入靖难之役,凭什么对你手下留情啊?
朱高炽挽起袖子,立刻下令,将楚王朱桢在京的产业悉数查封,同时将替楚王做事的人,也都给抓了起来。
这一道命令下去,整个京城想不知道都不行了。
因为楚王的产业实在是太多了!
初步统计,朱桢的房产就有一百多处,其中有七成,都是租给了读书人和官员,而且其中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己的房东是楚王。
试想一下吧,这么大的事情出来,能不乱套吗?
所有租房子的官员,都四处打听,询问情况,生怕被当成楚王一党。
而且就算跟楚王没关系,那其他人呢?
会不会是人家设下的陷阱圈套啊?
很快,整个官场都乱成了一锅粥。
眼下内阁六位阁员,其中杨士奇和胡广就是租的房舍,连内阁都跟着动了起来。
这回好玩了,不用朱高炽出手,外面的人就把整个案情给弄得差不多了……谁都知道,一旦考上了进士,那就是鲤鱼跃龙门,蟾宫折桂,陡然富贵。
可话又说回来,等成了进士,做了大官,再去投资,那就晚了。
大明朝不流行榜下捉婿,因为这么干,实在是太露骨了,直接结党营私,惹恼了朱皇帝,可是会砍头的……因此人们发明了一种比较隐蔽的办法。
首先,他们会挑选一些穷苦的书生,一些清水衙门不起眼的小官……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潜力巨大。
怎么说呢,有点类似风险投资吧!
以金纯为例,他是地方上推荐进京的优秀太学生,不用经过科举,就能入选官员,从他进京读书算起,差不多十年光景,期间还得罪了人,依旧升到了工部郎中,主管大工程的木料采购。
这十年时间,给他提供低价的住房,又向他借钱,提供各种便利……种种加起来,一千两不到。
但是呢,确实解决了金纯的燃眉之急,足以让他感恩戴德,铭刻肺腑。
如果顺利的话,一次采买,几十万的款项,赚个几万,甚至更多,都不在话下。
一百个里面,有十个,甚至五个,能够爬上去,执掌权力,就稳赚不赔。
其实真正将这种手法发扬光大的是晋商。
他们不光从官员士子身上下手,而是从娃娃抓起。
在各地建立学堂,捐资私塾,培养读书人……几十年,上百年的水磨工夫,使得从上到下,全都有晋商的人,替他们保驾护航,摇旗呐喊。
因此就算人人知道晋商在干损害朝廷的事情,却也没人敢把他们怎么样,说起来和后世的某街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弄清楚了这个手法,有一件事也就豁然开朗了。
朱桢就藩武昌,地理位置格外重要。但是呢,在整个靖难之役,这位王爷仿佛不存在似的。
他没有加入朱棣阵营也就罢了,甚至连朱允炆都没有对他下手。
就这么悄无声息,渡过了三年的时间,人们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位六爷呢!
要说朱桢狗屁不是,也就罢了,偏偏他还精通文学,又多次带领人马,平定湖广,贵胄等地的土司蛮部造反,屡立战功。
就连当年汤和都跟朱元璋称赞,楚王有谋略。
扼守重镇,文韬武略都十分了得,偏偏在靖难一役,悄无声息,这该是多大的本事!
现在回想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朱桢在文官这块经营很深,他就藩之后,暗中资助收买了许多人,因此每每到了关键的时刻,他都能化险为夷。
不过朱桢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靖难的时候,他太想作壁上观了,结果朱棣大马金刀,杀入金陵,他想去投资,已经晚了。
结果周王、代王、蜀王、庆王、宁王,这些人把持了宗人院,他明明地位更高,却没了机会。
这次楚王进京,是想运作宗正之位。
现在宗人院有十位亲王,如果他能加入,并且成为宗正,权势仅次于周王朱橚。
因此朱桢下了血本,这才有约见金纯的打算。
不然以朱桢的城府,他宁愿出钱,先把金纯的孩子送去学堂,替金纯救治老母,做好事不留名,等到最后了,再把底牌掀开,甚至这一辈子都不捅破,作为人情,留给自己的后人,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朱桢为了能一切顺利,迫切想要拿到一些好处,去跟其他藩王交换,仓促之下,露出了马脚。
这人狐狸了一辈子,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也是够讽刺的。
朱高炽没有刻意隐瞒,甚至他有意无意,把案情透露出去,因此朝野皆知,六科十三道,御史言官,刑部,大理寺,就连宗人院的藩王都站出来了。
过去的日子,大家伙被整得太惨了,一把一把的刀子,全都砍到了他们身上,那叫一个疼啊!
这回也请你朱皇帝尝尝滋味吧!
“陛下,臣等请陛下严惩楚王朱桢,诛杀奸王,以儆效尤!”群臣异口同声,同仇敌忾,就问你朱棣,杀,还是不杀?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29章 我要见陛下
朱棣面对群臣的质问,微微一笑,“诸位臣工嫉恶如仇,朕心甚慰,楚王这个案子算起来也是事出有因。朕想问问你们,这国朝俸禄是不是太低了?或者说,朕对待众卿太刻薄了,以至于大家伙无以为生,假如真是如此,朕当罪己!”
朱棣煞有介事道,他最初真的是打算考察百官生存状态,这才碰到了这件事,虽然朱棣说过,不会给官吏增加一文钱,可是若是官员真的活得太难了,也未必不能商量……
皇帝陛下摆出了一副欢迎前来讨价还价的架势。
仿佛在说你们快点提要求啊,只要合情合理,朕就会答应的,放心,朕很大方的。
朱棣奸诈,可臣子们也不傻啊,拿了皇帝的好处,就要给皇帝办事,不用问,楚王八成是死不了了。
再仔细想想,只怕还有一种更可怕的结果,就是钱没有拿到,反而白白放跑了楚王。
群臣不由自主看了看柳淳。
没错,就是这家伙!
只要有他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鬼知道他跟朱棣会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所以啊,面对朱棣抛出来的诱饵,绝对不能吞。
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居然是杨士奇,没错,就是这位不声不响的内阁首辅。
本来金殿朝会他是不开口的,内阁毕竟是秘书的性质,只适合跟天子开小会,在朝会上,那是天子和六部九卿的事情。
不过杨士奇现在还租着房子呢,楚王朱桢这么干,等于是算计了所有官吏。如果同意放过楚王,是不是表示自己也不清白啊?
杨士奇生怕锦衣卫会再度出手,毕竟内阁七颗星,已经落了一颗,谁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稳妥起见,还是别上当。
“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所说事出有因,这个因只是官吏而已。但楚王朱桢的事情却不这么简单。”
“哦?你有何高见?”朱棣板着脸问道。
杨士奇挺直脊背,接下来的几句话很可能成为这个案子的关键,因此必须小心谨慎。
“启奏陛下,如果仅仅是借贷牟利,臣无话可说。但是朱桢以金钱为手段,笼络百官,培植势力,左右朝局,兴风作浪……这已经不是牟利而已,他是在谋权!身为藩王,不能恪尽职守,造福一方,却野心勃勃,控制百官,他是要干什么?是否有谋逆之心?臣以为天下诸般重罪,罪无可恕的便是谋逆。”
“如今圣天子在朝,百姓安居乐业,国势蒸蒸日上。若是不能防微杜渐,及早铲除宵小,臣只怕会遗祸无穷,臣请陛下明察!”
杨士奇说完,胡广紧跟着也站出来。
“启奏陛下,臣以为杨学士所言谋反不恰当,朱桢用心歹毒,手段险恶,若非天子明察秋毫,几乎所有人都被他骗了,如此处心积虑的奸邪之辈,必定有篡位夺权之心,否则安分守己,何必要拉拢官员?”
这两位阁老开口,还真是有份量。
而且官员们也听懂了,暗暗给他们俩竖起大拇指,杨士奇的第一句话,就把牟利借贷的行为给排除了,也就是说,官员为了解决一时困难,做出来的事情,不在这个案子的讨论之列。
真正要命的是楚王的谋反!
不愧是能当上首辅的人,就是高明!
瞬间百官都像得到了信号似的,纷纷进言。
归结起来,就是楚王朱桢十恶不赦,必须立刻诛杀,要抄没楚王家产,废除封国,并且彻底清查,绝不留情。
更有人痛哭流涕,“陛下,臣等知楚王乃是陛下手足,可国法重于亲情,若是陛下纵容楚王,只怕还会有无数野心勃勃之辈,争相效仿,大明永无宁日!臣等恳请陛下大义灭亲,壮士断腕,若是楚王不死,臣情愿意撞死在金殿上!”
……
柳淳一直冷眼旁观,对于百官的表演,他只能竖起大拇指,不知道的还以为朱桢睡了你们的婆娘呢,哪来那么大的仇?
不过对于自己的无妄之灾,柳淳还是挺介意的。
就冲着朱桢找大舌头当手下,这点就该死!
老朱家的人怎么了,我会在乎吗?
柳淳低垂着眼皮不说话,百官都说朱桢该杀,此刻的朱棣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众卿所言,确实谋国高论,楚王用心险恶,理当严惩!”朱棣说到这里,看了眼低着头的柳淳。
“柳卿,这个案子就交给你,还有三法司,立刻定罪!”
说完,朱棣一甩袖子,就宣布散朝。
百官大喜,虽然没把朱棣怎么样,但是干掉了一个楚王,也值得高兴一下,回家喝酒去,借钱也要庆祝。
不过在庆祝之前,有话要说明白。
三法司三位堂官,除了孙桓之外,杨靖和姚广孝,这两位大人一定要主持公道,无论如何,必须让朱桢去死!
柳淳把三位大人,请到了自己的锦衣卫衙门。
“现在陛下降旨了,是不是该把楚王叫来,我们尽快定罪?”
老贼秃眯缝着眼睛,“柳大人,你是主办,我等都听柳大人的。”
柳淳白了他一眼,这个贼秃,一肚子坏水,他是想把责任都推到自己的身上。既然如此,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来人,去把朱桢带来!”
锦衣卫领了令,很快就去宗人院大牢了。
作为藩王,朱桢自然不会和寻常犯人一样,他住的地方,哪里是监狱,有一个完整的院子不说,居然还带着小花园。里面五房齐全,可以自己烹煮食物。
只不过朱桢没有半点心情了,他现在茶饭不思,愁眉苦脸。
自己也是太倒霉了,这么多年,他小心谨慎,一直没有差错。
老爹在位,他立战功,受表彰。
到了朱允炆,他悄无声息,躲过了削藩靖难。
等到朱棣继位,虽然没有把他纳入宗人院,但是谁都知道,朱允炆是主张削藩的,为了表示和朱允炆的不同,永乐朝对待藩王还算宽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朱棣几次去宗人院,请诸位弟弟喝酒打猎。
朱桢也得到了兄长的关怀,不由得让朱桢生出了贪念,他想挤进宗人院,他想发财!
没错,宗人院的藩王现在日子都不错,虽然失去了封地和兵马,但是他们拿到了一些皇家银行的股份。
另外像什么证券啊,制糖啊,航运啊,这些藩王都有插手,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满。
就连最老实的周王朱橚,居然都在栖霞寺下,买了一大片地,用来养豚!
不得不说,朱橚跟李景隆,都是有幸运光环笼罩的。
这些年京城粮食涨价,肉价也是一天一个样,圈里的大肥猪简直就是一个个活元宝。别的藩王看着眼馋,却也拉不下脸。
朱橚却是百无禁忌,他公然宣称,天下最大的病,就是饥饿,就是贫穷……老百姓吃饱穿暖,身体强健,自然延年益寿。
所以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他义无反顾,加入养豚行列。
能把赚钱说得这么清新脱俗,朱橚的脸皮至少是修炼成功了。
朱桢对这位五哥是羡慕嫉妒恨,明明我比他聪明,读书也比他厉害,而且我还会打仗,那些土司蛮部都被我打得稀里哗啦。
我这么大本事,怎么就失误了呢?
老天爷啊,你为什么不帮着我啊?
……
“朱桢,你拉拢百官,图谋不轨,现在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啊!”
朱桢吓得脸色苍白,抬头看了看坐在中间的柳淳,同样,还有三位堂官大老爷。
“我,我没有图谋不轨!我是大明藩王,请宗人府审我。太子呢,我要见太子殿下,我要见陛下!”
朱桢扯着脖子大喊,柳淳狠狠一拍惊堂木。
“藩王?藩王犯罪,罪加一等!”柳淳冷哼道:“朱桢,事到如今,本官也不瞒你,似你这般,手段歹毒,拉拢腐化官吏,简直丧心病狂,天地不容!今天朝会之上,所有官员,皆曰诛杀!你现在已经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你最好尽快招供,不然,就算没有供词,本官也一样治你的死罪!”
朱桢倒吸了口气,他眉头紧皱,怎么会这样?
他以为最多是贿赂官员,行为不检而已。
至不济,废了他的王爵,幽居凤阳。可无论如何,他也想不到,竟然有性命之忧,这下子可把朱桢气坏了,同时也吓坏了。
“柳大人,诸位大人,我冤枉啊!我,我算什么笼络百官?有好些人私下里办学,拉拢势力,笼络人心。和他们比起来,本王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啊!我要见皇兄,我要跟陛下说清楚!我,我手上还有他们办学的名册呢!”
朱桢情急之下,把什么都说出来了,这可是他最大的一张底牌。
柳淳也没有料到,竟然会问出这么个结果。
“朱桢,你可知道,信口雌黄,欺君罔上,是会掉脑袋的!”
朱桢用力点头,“我当然知道,可他们让我死,我也不能让他们好过!父皇当年吏治严明,最忌讳百官结党营私。什么姻亲,同乡,同衙门,都会被注意。因此就有人借着书院为名,暗中勾结。最近一些年,不少商人更是向书院捐钱,他们上下勾结,官商一体!要说我谋反,他们岂不是要夺了大明的江山?”
朱桢算是老朱儿子当中,比较厉害的那种。
他滔滔不断,说得三法司三位堂官,面面相觑,这就是传说中的反杀吗?孙桓无所谓,他小吏出身,本就不在乎这些,只要能让朝臣丢脸,他乐观其成。
杨靖算是跟柳淳很好的官员,但是他也要照顾百官的脸面,因此迟疑道:“柳大人,朱桢这是在攀扯,按照他的说法,岂不是天下的书院都要被禁了?”
道衍呵呵道:“杨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别的书院都能禁,难道连鸡鸣山学院也能禁了?这不是荒唐吗?”
柳淳哼了一声,“道衍大师,不管荒唐与否,我现在就去请旨。”临走,还对朱桢道:“你最好仔细想想,书院的名册是否还在,毕竟欺君可是要杀头的!”
朱桢心领神会,傲然道:“柳大人放心吧,我有一肚子的话,等着跟皇兄讲呢!”
………………………………
第630章 微笑着面对它
“殿下,过来,师公教你一段话,一会儿不管谁来,你都替师公挡了。”柳淳笑呵呵吩咐道。
朱瞻基瞪大眼睛,歪着头,“师公,你为什么不教给于谦?”
“因为你比他有用啊!”柳淳笑呵呵道。
朱瞻基瞬间就满血了,师公终于承认自己比那家伙有用了,他兴奋地拍着胸膛,大声道:“师公放心,我一定做得完美!”
柳淳竖起了大拇指,他就欣赏朱瞻基的单纯劲儿。
教的差不多了,柳淳赶快溜了,一会儿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回来踢破门槛呢!
他刚走,外面就有人来了,不是别人,正是首辅杨士奇。
这位杨阁老简直闹心死了,他本想着楚王朱桢虽然贵为藩王,但是干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处死他也不算什么。
而且杀一个藩王,正好平衡文官的情绪,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好吧,在许多人的眼里,藩王的确不是东西。
可就是这么个楚王,他爆发了。
你们不是要我的命吗?
那我就跟你们拼了,我要拉着所有人一起下地狱!来个同归于尽。
从就藩的时候开始,朱桢就拉拢文官,跟这帮人打交道,手上的东西的确是多得骇人。老朱家的这帮孩子,虽然良莠不齐,但是不可否认,还真没有哪个是傻子。
朱桢花了近二十年的光阴,搜集了数量惊人的黑料。
他当着朱棣的面,大谈特谈,并且跟朱棣讲,他情愿一死,但是他要告诉四哥,比他过分的人所在多有。
别看朝堂上一个个正人君子,鬼知道他们背后站着哪一路的神仙。
朱桢还痛哭着表示,四哥可以杀他,但是他却不能看着四哥被人欺瞒,为了朱家的江山,他拼死直言,只求替四哥清除贪官污吏。
瞧他多会说话,弄得朱棣都不好意思杀他了,只能将朱桢暂时囚禁在宗人院大牢,等候发落。
朱棣没杀朱桢,满朝的官吏可都吓坏了。
鬼知道朱桢手里有什么东西,而且看意思,凡是私人学堂,都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如果这么查下去,大明一半以上的读书人,怕是都要遭殃了。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能料到,一个小小的藩王这么难缠呢!
他们现在很想按照原来的方略,把朱桢的罪名大而化小,然后顺便给大家添点俸禄,增加点待遇,这样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他们想退回去,上面的朱棣,能愿意轻轻放过吗?
这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