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钦大惊,竟有人替孔家而死,发配不会出意外吧?徐钦忍不住提心吊胆……
顶点
………………………………
第598章 臣等叩谢天恩
某位慷慨激昂之士,以优美的姿势落水,没有激起多少水花,若是空中姿态再完美一些,估计能得到高分。
随着第一位下水,这第二位竟然迟疑了,他凝望着青绿色的江水,这要是跳下去,小命就完了。他只是一时喝多了,才拍着胸脯,说要为圣人而死,以命来阻挡发配。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信心十足赶来,本以为会一呼百诺,瞬间无数人冲上来,拦着他们跳江,跪拜在地,把他们当成英雄,一夜之间,天下扬名。
事实上呢,他们把准备的戏词说完了,表演也都做了,下面的反响却是寥寥。怎么形容现在的情况,就类似庙会耍猴吧!
他就是那个爬上了高杆的猴子,下面一大堆人仰望着,想要看他什么时候掉下去。
喂!
你们严肃点,我们是为了千年道统,为了圣贤啊!快出来拦着啊!还有,掉下去一个了,怎么没人救援啊?
你们还有良心吗?
老天爷会劈了你们的!
这位拼命看着码头,一副要哭了的绝望样子。
码头上的人群也挺糟心的,两个人结伴跳江,现在下去一个了,你迟迟不动,这就好比放个二踢脚,结果只响了一下,这也太坑人了吧?
跳啊,快点跳啊!
就在众人万众期待之时,伴随着一声惨烈的叫唤,那个人栽了下去。他对天发誓,并没有想跳下去,而是抓不住绳子了。
幸运的是,他也没有掉落到江里,而是挂在了桅杆的绳索上面,就像是一个钟摆,被吊在了桅杆上,滑稽可笑……
“陛下,陛下!”木恩急匆匆跑进来,“陛下,有人以死威胁,不许船只出海。”
朱棣豁然站起,“什么?有多少人?”
“有,有两个!其中一个跳江里了,还有一个挂在桅杆上面。”
朱棣皱着眉,“没有了?”
“没了!”木恩摇头。
皇帝陛下这个失望啊!
朱棣一屁股坐下,冲着木恩就骂,“蠢奴才,区区两个人,也值得你大呼小叫的,要是二十个,二百个才好呢!”
木恩委屈巴巴的,“皇爷,人命关天啊!而且是这么大的事情,万一影响了出海呢!”
“那影响了吗?”
木恩摇头,“没有。”
朱棣真想给他一脚,这个狗奴才,越来越不像话了。
“你现在就去下面查查,看看有多少同情孔家的,还有多少想要追随孔家的,全都揪出来!”朱棣按着太阳穴,懊恼道:“人太少了,上次有好几百太学生呢,这次就剩两个了。读书人,你们要争气啊!”
朱棣发出了绝望的哀叹,你们不跳出来,朕开发海外的人都没有啊!
太愁人了。
朱棣在发愁,而徐钦此刻却是眉飞色舞,在讲着见闻。当这小子决心专注商业的时候,柳家的大门就给他开放了。
作为一个破落的贵胄,转而成为资本新贵,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
假如徐钦成功了,或许以后的淮西勋贵,靖难功臣,包括宗室藩王,都能有发挥的领域了。
与其让他们围着朝廷的权力,明争暗斗,费尽心机,还不如去追逐丰厚的利润呢!
因此就连柳淳都愿意给他一点指点。
徐钦兴高采烈讲着,朱瞻基,于谦,包括大丫,都在听着。
朱瞻基怒冲冲道:“真是该死,螳臂当车,就应该把他们的皮扒了,让人知道,对抗皇爷爷的下场!”
大丫瞪了朱瞻基一眼,奶声奶气道:“你总是那么野蛮,让大姨揍你。”
朱瞻基翻了翻眼皮,嘟囔了两声,很郁闷地闭上了嘴巴。他已经意识到了,虽然比大丫年纪大,可辈分上,却是结结实实小了一辈。
而且小姨奶奶还怀了宝宝,他很快就会有一个,或者很多个穿着开裆裤的长辈,太坑人了!
朱瞻基郁闷地不想说话。
于谦突然慢悠悠道:“师父,伯夷叔齐,采薇而食,周王为何不处死二人?”
柳淳瞧了眼徒弟,忍不住笑骂道:“你小子明知故问,商朝亡国,不是两个废人可以回天改命。与其杀了他们,不如当做摆设,提醒世人,前朝已逝,人力难追。对了,就像咱府上的老张,先帝不也是没杀吗!”
正从外面经过的张定边听到柳淳的话,气得咬牙切齿。
“姓柳的,你把老夫当成废人了!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张定边恶狠狠道:“老夫比先帝活得寿命长,比先帝的儿子孙儿寿命长,老夫要一直活下去,活着参加你柳某人的葬礼。然后在你坟头撒尿!哈哈哈哈!”
张定边中气十足,声音在耳边震荡,简直跟打鼓似的。
徐钦吓得缩了缩脖子,“小姑父,我怎么觉得他是个老妖精,会一直活下去啊?”
柳淳耸了耸肩,“那又如何,朽木而已,咱们还是说正事吧!于谦讲得有道理,这两个人,就算是替孔家画下了句号,从此之后,曲阜孔氏就变成了历史名词。他们再也没法为非作歹,鱼肉乡里了。我打算安排人员下去,搜集孔家为非作歹的事情,集结成册,就放进孔庙里。还有,要把这次发配东番岛的事情,刻成石碑,也放在孔府前面。”
“日后再有人研究孔夫子的思想没问题,宣扬儒家教化,也不无不可。但是想重新让孔家死灰复燃,那是万万不能!而且我相信经过这一次事件,学者势必会重新阐发儒家学说,那些不合时宜的糟粕会自动剔除干净的。”
柳淳不会低估儒家的自我适应能力。
他也不是非要跟一个死去了两千多年的老头较劲儿,而是漫长的岁月里,历代儒者,躲在孔孟之道的大旗后面,做了太多的文章,赋予了太多的糟粕和枷锁。
比如说你想海外开拓,儒家讲父母在,不远游,讲安土重迁。
你想鼓励年轻人成为工人,出卖劳动力,他们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且发展出来庞大的宗族势力,牢牢锁住了劳动力。
想要鼓励自然科学的发展,儒家又把这些东西视为奇技淫巧,觉得只要道德就能战胜一切,趴在冰面上,就会有鲤鱼跳出来。
……
种种这些,都使得儒家积重难返,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
柳淳相信要不了多久,还会有人继续宣扬孔孟之道,不过到了那时候,他们可能会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讲见贤思齐,讲温故而知新……彼时的儒学,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另一种东西了。
徐钦这些人当然看不透未来的走向,但是却不妨碍对现在的观察。
“小姑父,我在码头,听了很多人的议论,他们都说如果不向外发配罪犯,如何能开发东番岛。现在把孔家给发配了,就再也没有力量能阻止开发海外了。”
徐钦兴冲冲道:“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小姑父的学问才是天下至理!”
柳淳把脸板起来,“行了,不要拍马屁了,把心思用在有用的地方,陛下会给你们开发海外,扫清障碍的。你小子脑筋清醒点,别总觉得陛下拿得多了,行了,你可滚蛋了。”
徐钦连忙点头,赶快从柳府跑了,一边跑还一边琢磨,小姑父这是什么意思啊?还是有利好消息呗!
自己正好把财产处理了筹措了一笔钱,继续买股票呗!
有多少买多少,这么赚钱太容易了。
……
“列位臣工,朕经过思索,觉得海外开发,还是存在风险,最近海国公李景隆送来了一份图册,将东番岛的地图画出了一部分,大约能开垦出三百万亩。”
“朕打算让海国公跟东番岛土人协商,签署约书,避免他们袭击移民,保护商民的安全。再有针对地块,朕会安排人手进行清理,同时整体规划道路,水渠,修建房舍水井,安排集市仓库……总而言之,朕会把前期的事情都做好,为大家伙种植甘蔗,扫清一切障碍。”
朱棣说完,柳淳又笑呵呵道:“还有一件事,皇家制糖公司,要跟所有租用东番岛土地的商贾签署协议,保证按照一定价格收购甘蔗,同时呢,还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兴建糖寮。总而言之,要解决大家伙的销售问题。凡是租用东番岛土地的人,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工人,就可以坐着数钱了。”
朱棣颔首,表示赞同柳淳的提议。
这些大臣听得眼珠子冒光,真是难得啊,居然想得这么周到。这时候定国公徐增寿突然站出来了。
“陛下,这工人也不好寻找,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帮着想办法?”
他一说完,朱棣就把眼睛瞪圆了。
“徐增寿!你摸摸自己的老脸!难不成要朕把什么都做了,你们只管坐地收钱,是吗?”
徐增寿低着头不说话,反正姐夫骂小舅子,能有几分真呢!
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朱棣骂够了,喘着粗气道:“朕发配各地乡勇,他们在做好了基本的建设之后,可以通过赎买的形式,让给你们充作工人。不过朕不能给你们解决全部,剩下的,还有你们自己想办法。”
本来就没人抱希望,正如朱棣所讲,还能把什么都弄好了不成?
可陛下愣是开了天恩,把民夫让给他们,让人说什么好啊!
徐增寿带头跪倒,激动地五体投地。
“臣代天下商贾百姓,叩谢天子洪恩!”
“臣等拜谢圣恩!”
“天恩浩荡,臣等感激不尽!”
……
所有人全都跪下了,包括那些最挑剔的科道言官。
顶点
………………………………
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
朱棣宣布退朝,他的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什么孔家,什么道统,根本没有那么强大。
说到底还是利益驱使罢了。
过去尊奉孔家,能够维持士大夫的特殊待遇,而且有孔家为非作歹在前面,其他的士绅大族也就能依样画葫芦,只要不超过孔家的程度,估计就没什么问题。
现在落实均田,推行变法,士绅的权力不断缩水,甚至变成了被铲除的对象,再去尊奉孔家,也没有什么好处了。
所以反对的势头也不强烈,更何况还有东番岛的大饼放在那里呢!
最倒霉的就属那个表演自由落水的倒霉蛋了。
朱棣高兴了一半,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不对啊!
百官会不会看透了朕的把戏?
这帮家伙都是人精,万一让他们琢磨透了,岂不是会很吃亏。身为君主,一定要保持神秘,有些皇帝故意喜怒无常,就是避免被下面人拿捏住。
朕是耍猴的,可不能被猴子给耍了。
朱棣越想越担忧,他觉得去找自己的狗头军师。
“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朕虽然垄断了制糖,可前期的投入都是朕在负责,还要跟商人签署协议,保障以合适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朕赚的恐怕不多啊?”
柳淳嘿嘿笑道:“陛下,您赚了整个东番岛,把那么大的一块土地纳入了大明的版图,而且还能种植甘蔗,简直就是摇钱树。全天下的百姓,吃着蔗糖的时候,都会感激天子的,臣以为这才是陛下真正收获的。”柳淳热情洋溢道,旁边的朱瞻基拼命点头,师公说的就是有道理,皇爷爷简直赚大了。
朱棣思索了半晌,他瞧见朱瞻基疯狂点头,忍不住抬起大脚板,“小孩子别听大人的事情,出去!”
赶走了不情不愿的朱瞻基,书房就剩下两个人,朱棣突然把眼睛瞪圆了。
“柳淳,你别拿空话糊弄我,名声这东西,朕固然需要,可实利也不能放过。朕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国库内帑都没见到银子,就落了个白忙活,你要是再不给朕弄到钱,朕就派你去东番岛,而且还是一个人,把你的妻儿都留在京城,朕说到做到!”
朱棣匪气十足,活脱一个老流氓。
柳淳头疼得厉害。
“陛下,臣真的没什么好主意了。”
“不!”朱棣突然冷笑道:“柳淳,你要是真的没注意,那就表示你没什么利用价值了,朕可就要不客气了。”
朱棣眼珠转着,扫视柳淳的宅子,多好的地方啊,要把把这个宅子拿走,没准还能卖几十万两呢!
柳淳看出了他的打算,朱老四,你怎么跟你那个不讲理的爹一个德行呢!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针对东番岛开发,进行全面说明会。同时针对那几百万亩土地,展开拍卖,价高者得。不能仅仅局限在京城这个圈子,其余苏州,杭州,甚至泉州,广州的商人都要参与,人数多了,价格才能炒起来!”
朱棣闭目思索,片刻之后,抚掌大笑。
“好,太好!柳淳,你可真是朕的管仲啊!”
柳淳很想端起茶壶,泼朱棣一脸。
刚刚还咬牙切齿,逼着我出主意,现在就成了管仲,你们老朱家人都是学变脸的不成?
朱棣喜滋滋回到了皇宫,立刻下令内阁,拟定旨意,朱棣向各地衙门,广发旨意,要求他们通知各地有些实力的豪商,共赴京城,分享东番岛的利益。
朱棣的这道旨意太有趣了,自古以来,除了少数惠及百姓的旨意,多数情况下,天子降旨,不是要钱,就是要命!
谁接了都吓得魂不附体,尤其是洪武朝,更是如此。
到了永乐朝,竟然变了风向,天子公然宣称,要和商人分享利益。别管真假,都应该凑凑热闹,瞧瞧这位奇葩天子,究竟在想什么。
“你准备怎么样了?”柳淳亲手煮着梅子酒,徐妙锦自从怀孕之后,派头越来越大,对丈夫都敢颐指气使。
柳淳也不说什么,袒护,纵容,等着,再过几个月,等你“落单”的时候,再让你知道什么是夫纲!
“准备?什么准备?”
柳淳哼了一声,“你能瞒得过别人,还能瞒得过我!朱能、丘福那些家伙把钱都给你了,过些日子各地商人进京,陆续拍卖土地,他们手里的钱未必能够。你正好能借给他们,资助这些人,去东番租地,靠着钱生钱,不就是你们干投资的,最喜欢的事情吗!”
柳淳笑呵呵说着,徐妙锦真的吃惊非小,原来她是打算去开发东番岛的,可经过柳淳和朱棣的折腾,直接开发利润虽然可观,却也不是那么肥美。她决定藏身背后,捞取好处。哪知道竟然被柳淳给一语道破。
“哥……你是怎么知道的?莫非是朱能告诉你的?”徐妙锦又急又怒。
柳淳摇头,“你别疑神疑鬼的,我用得着他们告密吗?别忘了,我是干什么的!”
徐妙锦这才意识到,原来丈夫是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这年头能瞒得过朱棣,也瞒不过丈夫啊!
“哥,你不会把我的事情,告诉姐夫吧?”徐妙锦语气娇柔,歪着头,嘟着嘴巴,楚楚可怜。
柳淳连忙摆手,“老夫老妻了,不用卖萌,本来我是不答应的,可朱老四也太不讲道理了。更何况也不能让京城的商人一家独大,更不能让朝廷的官吏把好处都包揽去。所以……你可以折腾,但必须适可而止!我可不想整顿吏治的时候,整顿到咱家娘子头上。”
徐妙锦甜甜一笑,“多谢老爷开天恩,让妾身敬老爷一杯。”
……
一个月的光景,陆续不少商人赶赴京城,就连遥远的巴蜀商人,也坐着船只,一路沿江而下,来到了金陵。
这其中就包括老头朱守仁!
他满脸红光,中气十足,对着商人们说道:“新君继位,永乐改元,大明万象更新,天子恩泽及于四海,就连商贾都沐浴皇恩,你们可不能让陛下失望啊!”
“请朱老放心,我们都晓得!”
蜀地商人到来,整个拍卖活动,正式展开。
“诸位,你们来之前,肯定都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可我呢,又不得不废话几句,大家不愿意听,只管先喝茶就是。”
户部尚书郁新笑呵呵说道,这位平时跟冷冰冰数字打交道的朝廷大员,竟然有如此幽默的一面,顿时让全场的气氛放松了不少,好多商人,都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这也是郁新想要的结果,如果情绪绷得太紧,他怕商人不敢举牌,那样可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大家都蔗糖的价格一清二楚,这一两蔗糖,最少也要25文,我粗略算了一下,正好是食盐的十倍之多。而且呢,如果贩运到西洋,一两蔗糖,几乎能换一两银子!”郁新轻笑,“想到我手里拿着竟然是一两银子,我都不敢吃糖了!”
他的话又惹来了一片哄笑。
“盐有多大的暴利,你们清楚,朝廷对盐法多有管制,可盐商依旧趋之若鹜。蔗糖这块的暴利更大,朝廷肯定要适度管理,但不管怎么说,利润都非常可观。”
“这一次的拍卖,以万亩为一份,起价五千两……对了,这是五年租金!”郁新笑呵呵道:“在江南,一年的租金也不止半两银子啊!老夫真是恨自己,怎么就把俸禄都买了书,要是能攒下来,我也去东番种甘蔗了。闲话不说了,开始拍卖吧!”
郁新说完,又顿了顿,“诸位,老夫还要提醒一件事,这前面拍卖的,都是邻近港口的,占着地利,大家伙可别弄反了。”
郁新总算交代清楚了,拍卖正式开始。
柳淳本来是没兴趣参加的,结果让朱棣两口子把他给提来了,还有徐妙锦在内,他们就在拍卖大厅的旁边,朱棣绷着脸,竖着耳朵,那叫一个认真啊!
没办法,他现在就指着这点钱呢!
“5100两!”
“5200两!”
终于有人开始叫价了,朱棣越听越气,一次加一百两,当朕是叫花子啊!
他扭头瞧了瞧,正好看到了太子朱高炽,“你去,上外面叫价,提高到八千两。”
朱高炽咧嘴苦笑,“父皇,孩儿去怕是不合适吧?”
朱棣瞧了瞧儿子的体型,就算再怎么化妆,也会露馅的,朱棣这个气啊。
“你太让父皇失望了,连体重都减不下来,你怎么当太子?”
好嘛,瞧朱棣的架势,简直要易储了。
徐皇后咳嗽了一声,她看不下去了,朱棣这是太过分了。
“陛下,你就耐心点吧,这才刚开始,好戏在后面呢!”
朱棣用了哼了一声,“首批三百万亩,就算能多出一千两,那也是三十万两啊,不是小钱啊!”
正在他们说话之际,外面的叫价已经达到了7500两!
朱棣眼前一亮,连忙闭上了嘴巴,赶紧听着。
“8000两!”终于有人喊出了朱棣梦寐以求的数字。
可这个声音还没有落下,一个巴蜀口音就幽幽道:“格老子的,慢悠悠的,耽误俺们发财啊!我出9000两!”
一下子加了一千两,彻底掀起了浪潮。
有个北平商人举起了牌子,“你们也不算多大方,一万亩,一万两!”
朱棣差点喊出声来,太好了,比底价足足高了一倍。
还能更高一点吗?
“10500两!”这是泉州商人,他们林水楼台,势在必得。
“11000两!”巴蜀商人又跳了出来。
就这样,不停抬价,最终第一笔交易,以13800两成交,被北平商人囊括。
有人或许要问了,北平商人对蔗糖这么感兴趣干什么?
别忘了北平可是大明的工业贸易中心,拥有整个天下最多工人,而且邻近草原,糖类既是市民的最爱,也是草原的宝贝,牧民有着喝奶茶的传统,用脚趾头也能知道,他们是多么渴望蔗糖!
柳淳很满意,看起来北平的商人不弱!至于朱棣,他只关心一件事,一万亩13800两,那三百万亩是多少钱?
谁给朕算算,急等!
………………………………
第600章 朱棣有钱了
朱棣情不自禁摆弄手指头,想要算清楚,三百万亩到底能变成多少银子,可就在他百思不解的时候,发现有几道目光,正在盯着他。
朱棣急忙抬头,发现柳淳、徐妙锦,还有皇后徐妙云,甚至连朱高炽都在怪异地盯着他。朱棣老脸发烧,他怒哼道:“你们会算账,有什么了不起的?”
柳淳两手一摊,的确没什么了不起,所以……你就自己慢慢算吧!
貌似老朱家人的数学都不怎么好,当然,特指老朱和他的儿子们。在柳淳的努力下,朱家的三代目和四代目都是算账的小能手。
朱高炽忍不住道:“父皇,接下来的拍卖会更加激烈,价格还可能冲高,不过后面的地块不好,价钱又会下来。孩儿以为还是等最后结果吧!”
朱棣难得没有发火,他觉得有必要把徐妙云从柳淳那里拿来的教材搬到自己的宫里,没事好好研究一下算学,免得被这帮坏家伙嘲笑。
皇帝的时间还是很包括的,朱棣又等了一刻钟,总计拍出去十二块土地,其中第五块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七千五百两,至于第十二块,也有一万四千两。
换句话说,第一位下手的居然捡了个便宜。
朱棣也看出来了,这拍卖的价格还真不是越来越高,也不是一成不变……他还是回宫等消息吧!
就这样,朱棣带着媳妇先悄然离开。
柳淳跟徐妙锦互相看了看,两个人心领神会。
徐妙锦的人马出动了。而此时郁新也宣布中场休息,他请来了一大堆漂亮的姑娘,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妆容美艳,宛如繁花朵朵,在拍卖大厅之中盛开。
而且她们的手里还托着紫檀的盘子,里面摆着许多种糕点甜品,当然也包括奶茶。
“诸位贵客都累了,大家喝点吃点,一会儿继续拍卖。”郁新笑嘻嘻道。
商人们只能答应,就在这时候,一些带着小帽,穿着青衣,提着算盘的人出现了。他们在人群中间穿梭。
点心香甜吧!
蔗糖的市场不小吧!
想不想发财?
想不想多买田地?
我们就是来帮你的,需要多少钱,只要说一声,我们现场贷款,要多少,有多少!
休息时间过去,得到了资金支持的商人们更加疯狂,其中争夺最激烈的一块田地,愣是拍出了两万零五百两的天价!
突破两万两,比底价足足增加了四倍!
郁新激动的手足颤抖,堂堂户部尚书,竟然拼了老命……他知道,一旦冷静下来,许多商人就不会发疯了,所以他把拍卖一直延伸到了三更天。
一共三百块土地,他拍出了一百八十块。
最终计算下来,拍出了二百三十万两的天价!
郁新的嗓子眼跟冒烟了似的,两条腿也跟木头似的,脚面都因为长时间站立而浮肿起来。这活可真不是人干的。
他打算休息一下,等到明天,再去上奏朱棣。
哪知道拍卖会场就有太监等着,见人散去,立刻来见郁新。
“快把清单给奴婢,皇爷等着看呢!”
郁新愕然,敢情陛下比自己还心急呢!
寝宫之中,灯火辉煌,朱棣来回走着,满脸写着焦急。
“皇爷,结果出来了!”
木恩跑过来,还没来得及说话,手里的清单就被朱棣一把抢过去了。
直接看最后一项,二百三十万两!
看到这个数字,朱棣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刹那间,寝宫都变得阳光和煦,雨过天晴,清风拂面,笑语欢声了。
舒坦啊!
朱棣靠在龙椅上,眯缝着眼睛,舒舒服服看着斜上方的梁柱,心里面到处都是花团锦簇,都说当皇帝为所欲为,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皇帝就是这个天下最大的家长,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无时无刻,不被金钱二字困扰着。
有些人会觉得,二百多万两,根本不算什么,堂堂大明朝国库,光是盐税就有上千万两,还在乎这么点钱吗?
如果他们问朱棣,朱棣一定会说在乎,非常在乎!
大明立国三十多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矩。
朝廷的岁入基本上都有固定的用处,宗室官员俸禄,将士军费,河工水道……这几样就能占据九成以上。
其余赈济灾荒,兴学,偶尔还要兴建宫殿,把剩下的一成都给占得满满的。偶尔还要挪用,甚至借钱,才能保证开支。
在过去的一年里,朱棣打进了应天,要赏赐有功将士,要重修三大殿,还要整顿人马……每天的钱就跟流水似的,朱棣连个过路财神都做不到,他根本就看不见钱!
若非迁居天下士绅豪强,从这些人手里拿到了一些资源,朱棣都不敢想,户部要怎么维持。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这二百三十万两,算是一年来,朱棣看到的第一笔钱,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那种,想想都要哭了,朕容易吗?
大半夜,朱棣举着蜡烛,直接跑到了老朱用过的内帑。
朱棣翻箱倒柜,看着遍地的空木箱,不停念叨,“装满,统统装满!去,给朕弄一张床来,朕要在这里睡觉!”
这人穷疯了,别管是天子,还是普通人,都是一个德行。
朱棣盘算着,还有一百二十万亩没卖出去,另外李景隆给他的奏报说了,东番岛能开辟出千万亩土地,也就是说,还有七百万亩,没有拿出来拍卖呢!
一想到这里,朱棣就忍不住发出鬼一般的笑声。
堂堂永乐大帝,离着村头的二傻子不远了。
“我姐夫啊,昨天晚上肯定没睡觉。”徐妙锦打着哈气,笑呵呵道:“还说是富有四海的天子呢!我看他啊,就是没见过钱的土包子。”
徐妙锦怎么说朱棣,没人会搭茬儿,大家都在低头吃早饭,沉默了片刻,徐妙锦终于忍不住了。
“昨天啊,我也就发出去了五十万两贷款,实在是不算多。有的商人家底儿不够丰富,拿不出足够的抵押,居然要把拍来的土地分出一部分,抵偿给我,让我入股。”徐妙锦慢条斯理道:“我没下场竞拍,可手里的田都有十几万亩了,真是愁人啊!都不知道怎么用好了!”
这小妮子是不可救药地膨胀了。
柳淳不客气哼道:“不管有多少钱,一天都是三顿饭,你昨天熬夜了,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今天要赶快补觉,还有,往后不许凑热闹了。”
徐妙锦见丈夫板起面孔,立刻害怕了,她的这点手段,在柳淳面前,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玩具,不值一提。
“好哒,妾身知道了。”
他们还没等吃完早饭,木恩就跑来了。
“我的柳大人,皇爷一清早就下旨,快跟奴婢进宫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