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死里逃生之后,哲朴在谈判的时候,他晃晃荡荡去了,直接就开口了,“大明救了我的命,还有什么好争的,难道我就那么不值钱吗?”
哲朴狂翻白眼,摊上这么个货儿,他也是无奈。
双方的谈判草草结束,基本上大明开出的条件,照单全收了。
“殿下,老臣没法向大汗交代的。”哲朴苦着老脸。
沙哈鲁微微一笑,他斜着哲朴道:“你是很难干的人,可你也是个很笨的人。你丝毫不知道,我们到大明是来做什么的。”
哲朴咽了口吐沫,艰难道:“请殿下明示。”
沙哈鲁认真道:“大明是一个很辽阔的帝国,和我们一样。但是,不相同的是他们的天子,能把权力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可我的父亲,除了自己统帅的部落之外,其余疆土,都要仰赖地方的部落支持。那些人都是一群毒蛇蝎子。当我们强大的时候,就会服从我们的命令。可一旦我们衰落了,他们就会用毒针毒牙,毫不犹豫刺入我们的体内!”
沙哈鲁晃着肥硕的身躯,眼神之中闪烁着跟体型完全不匹配的智慧光芒,他语重心长道:“在我们的疆域上,诞生过无数的帝国,他们一度非常强盛,可这些帝国都像是天上的流星,来匆匆,去匆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唯有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即便成吉思汗的子孙曾经征服过他们,但是依旧被他们赶走了。”
“这里的百姓在土地上几千年生生不息,越来越繁盛……难道这不是我们该学习的吗?”
哲朴挠着头,他当然知道大明的强大,也知道大明的底蕴深厚,但是向大明学习,这有点超出他的理解了。
“殿下,老奴觉得大明跟我们不一样,还是……”
“我不要你觉得!”沙哈鲁怒气冲冲,“你觉得不管用,我要我觉得!”这位晃着一身的肥肉,大声咆哮,“我需要东方的智慧,需要大明的典章制度,需要这里的商品财富。只有这些,才能帮助我击败三位哥哥,成为父汗的继承者!”
沙哈鲁背着手,四十五度角,凝望天空,感慨颇深道:“你知道么?我是父汗的第四子,而大明的皇帝也是第四子,他经过了艰苦的战斗,打败了侄子,夺取了皇位。而我,死里逃生,我也有天命!”
“天命!我太喜欢这个词儿了!天命在我,我就是天命!”
这家伙流着口水,笑得跟个二傻子似的。
哲朴很晕,他觉得死里逃生之后,殿下的脑筋不正常了,完全变了一个人。可沙哈鲁根本不在乎哲朴的想法,坚持我行我素。这货在身体康复之后,特意订做了丝绸的儒衫,把发型换成了大明的样式,带着六合平定巾,手里拿着一把象牙的扇子,腰上还配着玉佩,走起路来,甚至学会了一步三摇。
只不过这家伙再怎么学,就凭着一张大黑脸,满脸的络腮胡,违和感简直爆棚。
沙哈鲁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四处逛荡,去集市,去酒馆茶楼,四处乱窜,偶尔还去礼部,去鸿胪寺,跟官员攀谈,问一大堆弱智到了极点的问题。
即便被嘲笑,他也浑不在意,偶尔这家伙还跑去栖霞寺,他没有进去,只是在外面看着……想了许久,他才返回。
在游历了一个多月之后,沙哈鲁向他的翻译于彦昭提出了要求。
“我想见见少傅大人。”
于彦昭表示会想办法。
“大人,我看沙哈鲁是故意装傻充愣,此人的心思深沉,绝不可小觑。”于彦昭向柳淳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而柳淳却笑道:“你跟我这么说,可礼部那边却送来了消息,说沙哈鲁是个白痴,废物,不值一提。”
于彦昭吓了一跳,他现在还没什么正式官职,通常都是官大学问大,要是让礼部知道自己的话,惹恼了他们,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京城的神仙太多了,随便谁都能碾死自己!
“大人,许是下官胡思乱想,沙哈鲁的确是个饭桶。”
“呸!”柳淳冷哼了一声,“如果沙哈鲁真的愚蠢,帖木儿就不会把他派到大明了。一代枭雄之子,就算比他爹差了很多,但也不会是个废物。反倒是礼部的那帮人,他们食古不化,自高自大,才是白痴废物呢!”
以柳淳现在的身份,只要不骂朱棣,不会有什么后果的,当然了,就算私下里骂了朱棣,最多也就是被勒索敲诈而已。
“于彦昭,你的性格我非常不喜欢。你这个人,太油滑,太圆润,偏偏你又很有才华。如果给你机会,你多半会成为李林甫,秦桧一般的人物。”
其实最恰当的类比是严嵩,有才华,也知道是非对错,可就是心志不坚,遇到了压力,十分容易转弯,总想着谁都不得罪,总想着走捷径,很可能,就会走歪了……
听到柳淳的评价,于彦昭直接跪了,别说他了,换成谁也受不了啊!
“大人饶命啊,饶命啊!小的,小的忠心耿耿,小的……”他要吓坏了按照柳淳的意思,不会是要砍了自己吧!
“行了!没什么了不起的。”柳淳哼道:“跟你一样的人,朝廷里多了去了,他们之中许多人还不如你有才华,会做事情呢!”
“我是提醒你,这次出海,你是代表大明,代表皇上。你要记住,你背后是百万雄兵,是几千万百姓。做事要灵活,但是也要有魄力!要懂得亮剑,别让那些蛮夷小瞧了大明。告诉你,里子我们要,面子也不能丢!实在不行,就打他丫的!”
“对了,还有一点,就是于谦已经是我的门人了,你的那套处世哲学,对他未必管用,你要注意,免得把孩子带坏了。行了,你可以下去了,回头我会见见沙哈鲁的。”
于彦昭迷迷糊糊,从柳府出来,他必须好好理一理,才能弄清楚刚刚发生了什么?
首先,从柳淳的话里,他觉得这个人很像个流氓头子,全然没有当世半圣的心胸气度。要知道,国富论一出,虽然没有正式封圣,但是柳淳几乎成了学宗贤者,在民间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
如果把刚刚的话传出去,还不知道引起多大的波澜呢!
所以,绝对不能说出去!
其次……听起来柳大人真的很喜欢自己的儿子,还嘱咐自己,不要教坏了。
老天保佑,祖宗显灵!
总算给儿子找到了出路,于彦昭觉得就算现在死了,也能瞑目了。
他特意早早回家,还买了好些吃的东西,脸上跟到了春天似的。老母,妻子,儿子,都已经到了京城,他们租住在一个小院。
小小的于谦正在葡萄架下面,盯着一卷书稿。
这孩子特别清秀,五官精致,皮肤白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当他看书的时候,孩童的稚气,跟专注的神色,缭绕在小小的身躯之上,怎么形容呢?
就是那种一下子打动你的感觉,世上竟然会有这么可爱的孩子!
“谦儿!”
于彦昭情不自禁,把儿子抱了起来。
“别看书了,快来,爹给你买了好吃的,咱们家要发达了。”
老爹兴高采烈,于谦却是轻轻叹气,一副和少年人完全不同的愁容……
“怎么了,你不是去见柳大人了?他怎么说的?”
于谦让老爹把自己放下,然后从书里抽出一张纸条,敢情这孩子一直在盯着这个。
“父亲大人,先生说了,你可以不去海外的。”
“不去?”
于彦昭愣住了,他接过纸条,看了好半晌,上面只有一句话:征服海洋要有一颗强者之心!
于谦困惑地挠着头,“父亲,先生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明白?”
于彦昭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纸条,他情不自禁抱住了儿子,欣喜若狂道:“吾儿,你知不知道,柳大人看在你的面子上,可以不让爹去冒险了。吾儿,你太棒了。”
于谦眼睛瞪得大大的,小心翼翼道:“爹,那你还会去吗?”
于彦昭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轻轻拍着儿子的头,“怎么能不去呢!爹爹不能给你丢脸啊!”于彦昭抱着儿子,轻声道:“咱们于家世代为官,到了爹爹这里,家道中落。爹爹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现在爹爹想清楚了,爹爹不该这么残忍的。”
“爹爹也是七尺汉子,更应该扛起于家的门户,爹爹要做强者,要去征服海洋!爹爹要让那些蛮夷知道,上国威严!”于彦昭充满了感慨道:“吾儿,有朝一日,或许爹爹也能名流史册,成为一个让你骄傲的父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68章 永乐元年
于彦昭将一个硕大的鸡腿,塞到了儿子碗里,然后笑呵呵道:“你觉得柳府怎么样?好,好玩吗?”
于彦昭觉得自己是个最没牌面的老爹了。
生了个绝顶聪明的儿子,实在是不是什么好事情。于谦刚会说话,就开始背诵诗词,没有一年,家里的诗词都被他背完了。
就在于彦昭决定进京之前,儿子出去玩,扎着一对发髻,跟牛角差不多,有个和尚就说:“牛头且喜生龙角。”
小小的于谦立刻回了一句:“狗嘴何曾吐象牙。”
于彦昭把回家的时候,把事情告诉了夫人,当娘的怕儿子得罪人,就给于谦换了个发型,弄成了三个角的,这回没事了吧!
不!
又碰上了那个贼秃,和尚说他:“三叉成鼓架。”
于谦也不客气,直接道:“一秃似捣锤。”
和尚掩面败走,再也不敢嘲笑于谦了。
于彦昭深知自己的儿子,年纪很小,但却是个小刺头儿,柳府那么多贵胄皇亲,得罪了哪个都不好。
于谦啃了一口鸡腿,给老爹竖了个大拇指,这才说道:“柳府挺好的,就是规矩和咱们家不一样。”
“是吗,有什么不同?”于彦昭担心道。
“柳府不大讲究上下尊卑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挺随意的。对了,在柳府,下人是可以和主人一起吃饭的。还有啊,柳府的早餐会发一颗鸡蛋,每人都有,很好吃的,可是有人不喜欢。”
“谁?”于彦昭对柳府任何事情都很好奇。
“是个很胖的小丫头,应该是柳大人的女儿,她就不喜欢吃,有个黑脸的小子,提议提议说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所以把鸡蛋换成了鹌鹑蛋。”
于彦昭哈哈大笑,“这个主意不错。”
于谦摇头,“一点都不好,柳大人说,换鹌鹑蛋可以,但是黑小子的鸡蛋也换成了鹅蛋。柳大人还说,等他长得再大点,就给换个鸵鸟蛋……对了,鸵鸟是什么?爹,你知道吗?”
于彦昭想了想,微微摇头,“许是海外才有的异兽吧!这次爹爹出海,八成能碰到。”于彦昭想了想,又对夫人和母亲道:“让孩子去柳府吧,他能跟着柳大人学东西,以后前途无量的。”
夫人轻叹口气,“话虽如此,可咱们孩儿才多大啊,柳大人又是当朝一品,我怕咱们儿子受委屈。”
于彦昭摇头,“不会的,刚刚听孩儿讲,柳大人处事公平,对下面人也好。咱们儿子也不是傻瓜,怎么会受欺负呢?”
夫人强忍着泪水,总算点头了。
儿子也安排妥当了,于彦昭觉得自己可以放心出海了。
与此同时,时间也进入了永乐元年,天下改元,万象更新,终于正式进入了朱棣的时代。
新年的第一次早朝,朱棣就对着群臣宣布,准备下西洋。
“这一次船队,暂时派遣三十艘船,其中十艘战船,二十艘商船,负责携带货物。我大明爱好和平,最喜欢交朋友,我们是不会轻易动武的。”
朱棣笑呵呵宣布着,柳淳低着头,懒得拆穿他,什么商船,大明的商船,比起许多外国的战船还要结实。
而且这次出海的船只当中,配备了一大堆的新式武器,包括各种火箭,火铳,甚至还有两艘船配备了火炮。
加上庞大的体积,这一支船队绝对是洪荒巨兽,所过之处,绝对是片甲不留。当然了,要是愿意跟大明合作,还是可以友好相处的。
朱棣公布了计划之后,又宣布,任命吴中为太仆寺少卿,给他升了官,然后才对他道:“哈烈国王子表示想要向大明学习,朕已经答应了,你可以挑选几位人品方正,学识精深的文臣,随着你一起出海。你们到了哈烈,要宣扬教化,朕还给你们准备了论语一百本,孟子一百本,其余经典若干,你们可不要弱了大明的文风啊!朕很希望在数年之后,能有蛮夷学会汉家文字,会读圣贤文章。”
朱棣热情洋溢勉励道,吴中最初心如死灰,可听到朱棣的话,竟然有那么一丝丝活泛了。
原来自己还不是最倒霉的。
自己还能挑选文臣。
那挑选谁呢?
他的目光在都察院昔日的同僚中间一扫,这帮人悉数吓得低下了头,拼命躲开吴中的目光,生怕被他发现。
只不过金殿就这么大,除非是躲在地缝儿,又如何能不被发现呢?
吴中渐渐有了盘算,只不过他却不愿意这时候说破。
“陛下,请允许臣仔细思索,然后再上奏陛下。”
朱棣点头,“可以,不过三天之后,就要出发,你必须在出发之前,把人选报给朕。”
“臣,遵旨。”吴中喜滋滋答道。
朱棣交代之后,又对着群臣道:“三日之后,朕会亲自送别出使船队,我大明天威,要远扬异域,让那些蛮夷都清楚,日月之下,皆是大明疆土。”
永乐元年的第一次早朝,朱棣就迫不及待宣布了他的野心。
这一次的船队,总共携带了十五万匹丝绸,作为第一批正式向哈烈起运的货物,在出发前一天,终于装船完毕。
转过天来,风和日丽,就像人的心情一样。
吴中的心情格外好,这家伙难掩喜色,对着身旁的于彦昭道:“这三天你干什么了?”
于彦昭老实道:“我就是看看儿子,毕竟要分别好长时间,怕孩子把我这个当爹的给忘了。“
吴中眉头紧皱,这家伙也太没有志气了,多好的机会,怎么净弄些儿女情长的事情?一想到即将一同出海,吴中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更何况他干了这么了不起的事情,应该找个人一同分享才对。
“这三天我收了点礼物。”
他漫不经心道,于彦昭只是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
吴中急了,你配合一下好不好?
“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就是李后主的澄心堂,宋徽宗的书法,对了,还有李清照亲笔写的一部诗稿。好东西啊,都是好东西!”吴中想了想,又道:“对了,还有个玉杯,我跟你说,这个玉杯绝了!外面是淡黄色的树叶,里面是一朵洁白无瑕的梅花形玉杯。把酒倒进去,冬天喝是温的,夏天喝就是凉的。”
“对了,在玉杯底下,还有一朵梅花,把酒倒进去,这梅花就立刻活灵活现出现了,等酒水喝光了,梅花也就消失了。”
吴中滔滔不断讲着,于彦昭他对这些玩意,半点兴趣也没有,可既然说了,也不能不接话。
“大人出海,劳苦功高,有人献宝,以示敬意,也是情理之中!”
“哈哈哈!”
吴中放声大笑,“你可真是个老实人!那帮孙子会送我东西?他们巴不得我死在海上呢!可我聪明,我留了三天时间,只要不想跟着我们出海,就要给我送礼。”
于彦昭这才恍然大悟,这家伙根本是敲诈勒索啊!
吴中满不在乎,“反正生死一搏,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知道呢!我讲究那么多干什么?以前没吃的,要吃到。没玩过的,要玩到!至于什么名声啊,我已经看开了,名利累人啊,不如逍遥快活呢!”
……
与此同时,有四个人跪在了朱棣的面前,磕头作响。
“陛下,饶了臣等吧!陛下!臣家中有老母照料,臣这一走,怕是要天人永别了。”
朱棣皱着眉头,“你们干什么?朕早就说过的事情,是吴中推荐了你们,现在船队出发,你们跑来哭闹,让朕找谁替换你们?都给朕上路,谁也不许叫苦。”
这四个人互相看了看,其中有一个姓莫的御史,跪爬了两步,磕头碰地。
“陛下,臣等愿意去,可,臣等有话说。那个吴中是个奸佞!他,他收了我们的礼物,他不办事啊!”
莫御史主动道:“臣把家中祖传的一个玉杯给了他,那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他满口答应,可,可谁知道他竟然出尔反尔!”
“陛下,如此奸佞之臣,怎么能担负出使重任?陛下,臣等请斩吴中,杀了他,明正典刑。”
剩下三个人也跟着道:“没错,陛下,吴中也拿了我们的东西,全都是最好的礼物,这个畜生啊,他是吃人不吐骨头,他太坏了。”
朱棣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了。
吴中他娘的真是个人才,自己让他推荐,他说缓三天,结果他借着这段时间,大肆收礼,而且收礼也就罢了,他还不办事!
这个混账王八羔子,真是该杀!
“陛下!”柳淳听完之后,突然笑道:“陛下,过去臣还担心,吴中未必能成事,听他们一说,臣放心了。”
朱棣冷冷道:“何解?”
“陛下,海上风云变幻,凶险无比,唯有最凶悍,最狡猾的人,才能够活下来。”柳淳瞧着四个即将出海的可怜人,笑呵呵道:“这一点,你们要跟吴中学,他可是你们的师父!”
这四个货儿要气死了,他们恨不得杀了吴中,还拜师呢,扯淡!
他们也想不通,要出海,还要先变成恶人不成?
朱棣干脆板起面孔,不给他们思索的时间。
“赶快去码头,朕要给远行船队敬酒授旗!”
象征着九五至尊的龙旗飘扬在了桅杆的顶端,猎猎作响,硕大如山的船只,缓缓向前,朱棣的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
“航路开了,钱来了,朕就可以开疆拓土了!”
(//)
:。:
………………………………
第569章 朱棣又输了
船队载着朱棣的希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下西洋。
柳淳的事情又忙碌起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修书……那一百多本只有名字,却没有内容的书籍,不是故意摆的空城计,他是的确要写的。
在写过了《国富论》之后,柳淳开始动笔写《海权论》,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写了一本有关工商业利润分配的书,具体还在构思之中。
听说柳淳又要写书,皇家书局那边已经动了起来,周王朱橚没事天天跑过来,督促进度。
“柳淳,你要好好写书,你只有好好写书,我才能有钱去研究大体啊!”
朱橚愁眉苦脸的,自从给沙哈鲁手术之后,他已经连着失败了七次了,虽然没有人敢到周王府和宗人院去闹,但是他神医的光环,已经黯淡了许多。
朱橚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他的医学大业。
“疯子又来了。”朱瞻基在窗口向里面巴望,见到了朱橚,吓得他吐了吐舌头,掉头就跑。
说来也奇怪,朱瞻基出了名的胆子大,小小年纪,就敢骑马到处跑,哪怕摔了也不哭不闹,把朱棣高兴坏了。
没事就夸孙儿是好样的。
但一物降一物,朱瞻基就是怕朱橚,他觉得这位面容和善,一身书卷气的五爷爷,是整个老朱家,最难搞的一个。
他甚至担心惹恼了朱橚,会把他切成一条条的,撒上盐,放在火里烤了,小孩子的肉最香了。
朱瞻基没跑出多远,就发现一个胖丫头,正笑呵呵走来,在小丫头的后面,还跟着一个好看得过分的小孩子。
朱瞻基脸蛋很黑,以前还没什么,等到于谦搬进来,他是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生气。
“师公忙着呢,你来干什么?”
于谦比朱瞻基稍小,可神色气度,居然比小小猪还要稳重。
“我来请教师父事情,既然师父有事,那我等等再过来。”说完,于谦转身要走,他走了小胖丫头也跟着扭头了,笑嘻嘻喊着,“等,等我。”
于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讨厌吃鸡蛋的胖丫头,会喜欢围着自己转,不过他也清楚,这是师父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师妹,当师兄的要有师兄的样子。
因此他伸手拉着小胖丫头,走了!
朱瞻基瞪圆了眼睛,这算什么啊?
自己明明来的更早,想尽办法哄着她,这小丫头怎么一下子就被人家给拐跑了?太气人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长得黑吗?
想到这里,朱瞻基第一次产生了自我怀疑,他坐在门槛上,托着下巴,认真思考着,如何提升个人魅力的永恒难题,不能自拔,就连皇爷爷来了都没有发现。
朱棣一手抱起朱瞻基,咧着嘴大笑,用满是胡须的老脸,用力蹭了蹭孙儿的黑脸。
“不错,又胖了许多。”
朱棣抱着孙儿,走进了柳淳的书房,“原来五弟也在。”朱棣笑呵呵坐下,朱瞻基一看到五爷爷,就吓得连忙挣脱了朱棣的怀抱,掉头就跑。
“那么怕我干什么?”朱橚摸了摸鼻子,“我有那么可怕吗?”
柳淳无奈道:“你出去问问,哪个小孩子喜欢生病吃药?”
朱橚无奈,只好赶快转移话题,他拿起一卷书稿,递给了朱棣。
“瞧瞧,这是柳淳新写的。”
朱棣接过,慢慢翻看,朱棣翻看了一会儿,就面露喜色。
“好,这本书写得好,朕很喜欢!”
柳淳笑着点头,“既然陛下说好,那臣再修改修改,就立刻刊印。”
朱橚忙道:“那可就太好了,回头书局赚了钱,我就能继续研究了,我发誓,一定要再救活一个!哪怕一个也行啊!”
听着这位立下誓言,朱棣和柳淳都下意识打了个冷颤,真不知道他还要弄死多少病人。柳淳也是没有好办法,医学就是这样,人家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将是踩着尸骨爬出来的,名医也是这样,哪怕到了后世,有了那么多的经验积累,一个学生想要变成合格的医生,都要经历许多大体解剖呢!
朱橚完全是面对一片黑暗,在不停摸索,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也幸好他的身份足够,要是寻常人这么干,早就被打死了。
“陛下,咱们打个赌如何?”
朱棣笑道:“你想赌什么?”
“就赌这本书能卖多少?”
朱棣板着脸,他上次就算错了,弄了三万本,结果现在国富论已经卖出去快三十万本了,足足是十倍之多!
这本《海权论》能卖多少,还真不好说。
朱棣训斥道:“五弟,你贵为亲王,带头打赌,成何体统?”
朱橚嬉笑道:“陛下,这就不对了,咱们兄弟之间,赌一赌有什么,再说了,陛下若是赢了,自然更好。陛下若是输了,臣赢了钱,也不过是拿来研究医学,反过头也是造福苍生,造福陛下的子民,横竖陛下都不吃亏。”
只要提到跟医学相关的事情,朱橚的脑筋就格外灵活,这么强大的理由,弄得朱棣不赌都不行了。
还真的要想想,能卖多少本?
相比起《国富论》,这本《海权论》显得生僻许多,国朝世代都在陆地上,对海洋的兴趣不大。
“嗯,朕估计一个月之内,能卖到二十万本吧!应该不会更多了。”
朱橚瞪大眼睛,“陛下,当真?”
朱棣瞧了瞧他,“五弟,你不会想着偷偷囤积,让我输给你吧?”
朱橚连忙摆手,“陛下,我就是有那个心,我也没那么多钱!实不相瞒,我为了说服病人家属,将大体交给我研究,每一家我补偿了三千两呢!”
朱棣哼道:“按你这么干,医术没研究成,先成了穷光蛋,回头我想想办法,将一些穷凶极恶的死囚,交给你处理,如何?”
“多谢陛下!”朱橚大喜,可很快又为难道:“陛下,研究医学,不能光臣一个,还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尤其是做手术,我需要更锋利的刀子,更好的细线,还要酒精,盐水,干净的房间……总而言之,请陛下下注吧!”
朱棣刚开始还挺认真的,想要帮朱橚解决困难,可听到最后,他气坏了。
这叫什么话?
你笃定朕会输吗?
“我押五万两!”朱棣哼道:“不过你给我记着,要是你们谁敢私自囤书,制造假象,朕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有你的好瞧!”
朱棣说完,气哼哼走了。
等他一走,朱橚捂着肚子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柳淳,我觉得陛下应该多读读你的《国富论》,他的商业天赋太差了。”
柳淳放下笔,很认真想了想,“还是别了,要是陛下太聪明了,就没地方赚钱了,。”
朱橚连忙伸出大拇指,高,果然是高!
十五天之后,正是二月春风和煦的时候,柳少傅的新作《海权论》面世。
这本书刚推出来,整个京城就沸腾了。
要知道上一本已经让太多人目瞪口呆了,这一次京城所有书坊都开动起来,把柳淳的著作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这些人自以为做了最妥善的准备,可是万万没有料到,汹涌的人潮,还是超出了估计,几乎每一家书坊外面,都排起了长龙。
在这些人群当中,多数都是年轻的书生,仅仅第一天,就有近三万本被横扫。
面对锦衣卫的报告,朱棣脑仁都疼,心更疼!
貌似他忘了一件事!
去年的时候,他说了,永乐改元,要开恩科,现在离着科举不远了,各省应试的举子,陆续前来,人数之多,已经超过了上万人!
光是这帮人还不算什么,可他们也有亲朋好友,也有同窗兄弟。
柳大人的第一本书没赶上,这第二本可不能错过了!
因此好多人都买了十本八本,然后赶快托人,送回家乡,务必让大家伙第一时间领教柳大人的著作,看看有什么惊世之论。
买到了书的学子们,迫不及待,展开了带着墨香的《海权论》。
等他们一看,瞬间不淡定了。
这本书名为《海权论》,其实却是《国富论》的补充,因为在国富论提到了分工,提到了效率……随之而来的是两个最紧要的问题,一个是庞大的原料从哪里来,另一个就是海量的商品,向哪里去!
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工商业大发展的结果,也会像土地兼并一样,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崩塌。
柳淳很明白指出,大明很大,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