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至今日,谁站在哪一边,终于看清楚了。

    东宫的确藏了一些后手,其中徐辉祖就是最要命的那一个!不管是柳淳还是朱棣,都顾念跟徐家的关系,没有果断拔掉徐辉祖。

    假使把徐辉祖换成了蓝玉,以蓝玉的脾气,在朱元璋病重的时候,他一定会闯宫的。那样一来,他跟茹瑺一文一武,整个局面就会改写。

    一念之仁,本以为徐辉祖最多中立,谁知道这货竟然铁了心跟朱允炆走在一起!

    柳淳也不由得叹口气。徐辉祖,他跟江南的士绅搅合得太深了,完全是无药可救。

    当然了,虽然徐辉祖在别的事情上脑残,但他打仗的本事还是不能低估。而且他又是朱高炽的舅舅,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徐辉祖一定会拼命攻击北平。

    如此一来,不管是宁王,还是辽王,都可以趁机出兵。

    虽说唇亡齿寒,可是在燕王父子注定覆灭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向朝廷输诚的,指望着他们拼命,很不现实。

    蓝新月的小脸越来越难看了,假如这样的话,那燕王不是死路一条吗?

    “相公,燕王完蛋了,难道你要亲自起兵吗?伐无道,诛暴君?”

    柳淳忍不住笑了,“你想什么呢!如果能这么排兵布阵,那就不是朱允炆了。你瞧着吧,他的安排一定会让人惊掉下巴的。”

    柳淳又默默思索了一阵子,只要朱棣能扛过第一阶段,支持变法的力量就会向他靠拢,北方的几大攘夷塞王也会以朱棣为首,共同发难。

    可与此同时,乡勇的编练也会越来越多,这一场战斗,迟早要变成变法派和保守派,武人农夫与士绅地主的决战。

    到了那时候,战争的规模就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了。

    必须再写点东西,要让朱棣明白,怎么打造一个牢固的根据地,还有,北平的三头小猪,也要小心谨慎,尤其是要放下世子皇孙的架子,真真正正把普通百姓动员起来,否则,靖难的胜算还真是不高!

    有人或许要说,你都穿越到了明初,为什么还站在朱棣这边,你站在太子太孙那边才有看头啊!

    拜托好不好,即便是朱允炆,都是一把好牌,是自己不会玩,才生生丢了江山的。

    他们要提前捏死朱棣,那才是轻而易举呢,估计都不用三章,随便一个更换藩国,就能让朱棣心血成空。

    但话又说回来,朱允炆会失败,说明他内部的问题太多,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即便柳淳站在他的身边,估计也会被猪队友坑死的。

    所以说啊,该死的人,谁也救不了!

    或许这就是天命吧!

    就在大家都提心吊胆的时候,两路大军的统帅终于出炉了。

    攻击北平的是长兴侯耿炳文,他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立刻渡江,直取北平城。而攻击燕王的重任,落到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头上。

    朱允炆给了他十五万兵马,让他踏平西安,擒杀朱棣你!

    这一次朱允炆没有假惺惺告诉李景隆,不要让他背上弑叔的罪名。

    朱允炆说的很明白,就是要朱棣的脑袋,不用送到京城,直接砍头!

    “哈哈哈哈……”徐增寿仰头狂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在他的对面,徐辉祖的老脸比猪肝还难看,灰里发黄,像是一块被尿浸透砖头似的!非常非常难看!

    “大哥啊,你费尽心机,帮着朱允炆登基,可到头来,你什么都没有得到!人家依旧不信任你,怎么样,这就是无情无义之人的下场,你活该!你就是像是被客人抛弃的人老珠黄的歌女!可悲,可叹啊!你不是自诩聪明吗,你不是觉得你很了不起吗?怎么样,傻了吧?”

    “你给我闭嘴!”徐辉祖怒喝。

    徐增寿半点都不怕,“大哥,我还叫你一声大哥!当初你跟我说,要保护徐家,要让我们富贵绵长,不能贸然押宝任何一边,最初小弟是信你的,虽然生气,但我知道你不容易。可我现在弄清楚了!你根本就是站在朱允炆一边,你那些为难都是装出来的!”

    “因为你清楚,论起领兵打仗,你不如梁国公,不如宋国公,甚至不如燕王!论起才华,你比不上柳淳,你除了空有一个魏国公的名号,加上一个大舅哥之外,你什么都不是!所以你不服!对吧?”

    “跟着朱允炆就不一样了,你是勋贵领袖,你是最能打的,矬子里面拔大个儿,你比那些饭桶还是强多了!你是不是琢磨着,只要朱允炆登基了,你还能像咱爹一样,成为勋贵第一人?”

    “大哥啊!你可真是好算计!天下的人,都没有你这么聪明的!可你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没有料到吧,朱允炆弃你如敝履,他宁可用李景隆,也不愿意用你!”

    “够了!”

    徐辉祖被骂得浑身颤抖,眼睛充血,他猛地扑上来。

    “徐增寿!我是你大哥!长兄如父!你敢跟我这么说话,我要杀了你!”

    徐增寿也没法反抗,却更加不在乎。

    “大哥,你恼羞成怒了是吧?其实我知道,你从心里就反对变法,你还想着作威作福过安稳的日子,谁敢不听你的,动不动就杀人!或许当年柳淳跟你的冲突,就埋下了今天的祸根!你不觉得自己说话的方式和一个人很像吗?没错,就是朱允炆!他是皇帝,他可以为所欲为,臣民都要理解他。你是大哥,是大家长,我们都要听你的,体谅你,你做什么都是对的!”

    “大哥,我劝你最好冷静一下,好好想想,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叫咎由自取?你会为了自己的作为,付出代价的!”

    ……

    在诏狱之中,一个狱卒将一碗参汤端到了刘三吾的面前。

    “老大人,请喝吧?”

    刘三吾艰难抬起眼皮,突然笑了,“这还是我的那颗山参?”

    “是,是啊!还有好多哩!”狱卒忙答应道。

    老头微微摇头,“行了,别糊弄我了,你们也不宽裕,这人参是金贵的东西,别给我这个将死之人用了。”

    狱卒眼圈泛红,泪水滚落。

    “老大人,就让小的们替您老尽一点心吧!说实话,是外面药铺掌柜的给的,他见我去买人参,就把镇店之宝给了小的!老大人,我们做不了别的,不能放您老出去,每天看着您在里面受苦,这,这心就跟刀扎的似的!”

    刘三吾瞧了瞧狱卒,只得将碗接过,喝干了碗里的参汤。老爷子稍微精神一些,就无奈道:“你跟我说说,朝廷派人讨伐燕王没有,是派的谁去?”

    “派,派了!有长兴侯耿炳文,还有曹国公李景隆。”

    “哦!是让耿炳文去对付燕王吗?”刘三吾瞪大眼睛,惶恐道。

    “不,不是,是让长兴侯攻击北平,让曹国公去攻打燕王。“

    刘三吾迟愣片刻,突然哑然失笑……“唉,这样我就放心了!”

    狱卒惊喜道:“老大人,燕王打赢了,您,您就能出去了?那可太好了!”

    老头摇头,“燕王战败,为了显示宽宏大度,倒是会放了一个耄耋老朽,可那样活着,又有什么滋味?老夫求仁得仁,死得其所!李景隆膏粱子弟,一个饭桶而已!他必败于燕王之手,老夫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刘三吾来了兴趣,对狱卒道:“有酒吗,给老夫弄点!你要是不怕被牵连,也跟着老夫喝两杯!这是喜事,咱们一起喝喜酒!”


………………………………

第401章 我们就是华农兄弟了

    在这个改朝换代的当口,要说最清醒的人,其实是李景隆,真的,至少他比多数人知道的都多!

    首先,他知道柳淳还活着,而且就在周围,那些在市面上到处流传的文章,很可能就出自柳淳之手。

    其次,李景隆知道,朱元璋在驾崩之前,曾经给徐辉祖一道手谕……具体内容不清楚,但李景隆猜测,徐辉祖应该是用来换取新君的赏识了。

    要不然在封赏上面,他魏国公凭什么在自己之上?

    但是话又说回来,天子到底是不相信徐辉祖,这不,还是将对付朱棣的任务交给了自己,至于徐辉祖,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放在别人身上,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朱棣兵力薄弱,粮饷稀少,据守西北,根本没有任何出路,即便他能回到北平,朝廷的胜算依旧是巨大的,这是力量的差距,无法弥补的!

    只要朝廷大军出动,燕王就会束手就擒。

    朱允炆的师父们,普遍都是这个看法,即便最保守的方孝孺也没想过回失败。

    而李景隆真的很想告诉他们,会的!一切都会的!

    你们根本不知道,明面上的这头猛虎不算什么,暗中还藏着一条毒蛇呢!他装死脱身,就藏在暗处。

    有这小子在,想打胜仗,那是不可能的。

    打胜是不可能打胜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胜了,只有逃跑才能维持得了性命……可问题是谁能替他背黑锅啊?

    自己可以跑,但是却还没活够,绝对不能被当成败军之将给宰了!

    假如朱允炆知道李景隆的想法,估计会直接掐死他。

    “妹妹,你再给哥出个主意……那啥,你要是没主意,就请那,那小子帮忙!”

    李无瑕哼了一声,“哥,你可是堂堂的曹国公,岐阳王的儿子,年少有为,人所共知……”

    李景隆连连摆手,“别吹捧了,你哥知道自己的本事。我连燕王都斗不过,更遑论柳……那小子了!你快点说,他有什么办法没有?”李景隆凶巴巴道:“假如他没有好办法,我就,我就把他假死的事情捅出去!来个同归于尽!”

    李无瑕忍不住摇头,自己这个哥哥,真是脑子坏掉了。

    “现在柳郎藏身之地,无人知晓,你捅出去,那是自己找死,跟柳郎没关系的!”

    “怎么没关系!我就是要让人知道,他对大舅哥的生死不闻不问,他是个坏了良心的畜生!我说到做到!”

    李无瑕越发听不下去了,这哪是大哥啊,简直成了泼皮破落户。我宁可死了,在死前我也要喷一口血,让你难堪!

    “哥啊,你不能不去,又没本事打赢,那就找个垫背的,多容易啊!”

    “谁是垫背的?”

    “这还用教么?你去见朱允炆,让他给你派个监军不就完了!”

    “监军?”

    李景隆念叨了两遍,突然眼前一亮,连连作揖,“妹妹啊,你可真是女中诸葛,哥我服了!”

    李景隆如获至宝,立刻入宫求见……

    三天之后,李景隆终于领兵出发,十五万人,浩浩荡荡,向西安进发。

    陪着李景隆一起出兵的监军正是练子宁!

    前面提到过,因为麒麟一案,练子宁被下狱,落到了唐韵的手里……那段日子,简直比地狱还要残酷多少倍。

    练子宁都不敢相信,他能活下去。

    其实朱元璋是没顾得过来,再有老朱也想一网打尽,把东宫的师父都干掉……留着练子宁,就是留着一个舌头,让他咬人的。

    遗憾的是老朱突然驾崩,没来得及发动,练子宁起死回生,他在府里养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来一口气。

    害他倒霉的齐泰已经死了,练子宁只想送给他俩字:活该!

    齐泰死了,练子宁觉得自己受了那么多委屈,才应该是帝师之首,奈何前面早就站满了人,黄子澄也就罢了,居然白衣出身的方孝孺,竟然也爬到了他的头上,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一次练子宁本想回朝为官的,可听说要讨伐朱棣,他就来了兴趣。

    假如能活捉燕王,那就是天大的功劳。他一跃就可以爬到所有人的前面,成为天子最信重的臣子。

    这不,练子宁果断抢下了监军的宝座。

    只是练子宁不知道,这的确是个宝座,奈何上面镶的是钻石,以他的屁股,是享受不来的。

    可练子宁却半点觉悟都没有,他还跟李景隆讲呢!

    “曹国公,别看朱棣有些名气,可他现在已经背反朝廷,成了大明的罪人!天下臣民百姓,人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军心士气,全都在我们一边,奉旨讨贼,堂堂正正,必定能一鼓而定!”

    这位还跟李景隆鼓气呢!

    只有李景隆心里暗暗冷笑,老子根本就没打算赢……姓练的,让你跳吧!这一路上,我都听你的,最好打仗的时候,你也指手画脚才好!

    我有身家性命在应天,不能造反,也不能投降,我只能打败仗!可打败仗要丢脑袋,没法子,就只能用你的人头,来保我的性命了。

    所以,你练子宁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死人……所以呢,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老子只当是临终遗言了!

    身为统帅,心里想的是这些玩意,李景隆绝对是奇葩当中的奇葩,缩写成奇葩二次方。

    只不过李景隆还不知道,就在他的军中,还有一个人,也在盯着他。

    这个人有点惨,连士兵都不是,只是负责运粮的民夫。

    柳淳真有些郁闷……他装死是成功的,可装死之后的日子,就没有那么惬意了,尤其是两军交锋,总要出力气吧!

    现在的历史走向,虽然大方向还在,但具体的事情已经面目全非。

    谁知道李景隆会不会偶尔灵光一现,万一朱老四栽在了这个傻瓜的手里,那可就完了。所以柳淳冒充民夫,随军北上。

    柳淳练武多年,虽说功夫一般,但身体素质绝对一流,没法子,谁让他不满足一个老婆呢!这男人啊,就要吃得了辛苦,能负重前行,这才是好汉子!

    柳淳鼓励着自己,他跟大家伙一起,翻山越岭,有时候还要把粮食卸下来,背到坡上,然后再装车下去,一百多斤的粮食,扛着上坡,还要一趟一趟的,该有多累?

    柳淳身上的汗水湿透衣服,都发出了馊臭的味道,好在他不是那么娇贵的人,要不然,还真撑不住。

    终于到了吃饭的时候,民夫能有什么讲究的,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有人埋锅造饭,还有人去河边打水。

    柳淳转了一圈,手里提着两个竹鼠回来了,环境还不错,竟然有竹鼠吃!

    同行的民夫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有个老头就忍不住套近乎道:“小兄弟,好身手啊!真是好样的!这个竹鼠够肥的,怕是有三四斤,一个人都吃不了!”

    他不停称赞,用意再明白不过,你还不分我一点?

    柳淳懒得搭理他,只是用手里的匕首切开肚子,将皮毛扒掉,然后又取出内脏,清洗之后,就用削好的竹片,做了个架子,把竹鼠绑在上面,然后弄了点炭火,慢条斯理地烤着,很有点华农的味道,就差一个兄弟了……

    小老头盯着柳淳半点,这小子榆木疙瘩儿一个,属于铁公鸡的,根本不愿意让。

    再看看柳淳的个头身板,他又不免胆怯……这小子看起来不甚粗壮,可浑身上下,线条匀称,充满了力量。偶尔露出来的手臂,更是粗壮无比,爬满了青筋,想胜过他,把握不大,即便自己还有两个侄子但帮手,也不容易啊!

    小老头放弃了对竹鼠的垂涎,只能嚼着充满了砂石的糙米饭,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吃过了饭,大家随便找个地方就睡了。

    柳淳眯缝着眼睛,正在闭目养神,突然,身边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睁眼看去,发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家伙,蹲在自己的面前,他手里拿着两块柳淳扔掉的竹鼠皮。

    “那个……大哥……这个能不能给我?”

    柳淳笑了,“怎么,你饿了?”

    “不不不!”小家伙连忙摇头,他向四周瞧了瞧,见大家都睡了,才压低声音道:”你听说过鸡鸣山学院吗?我听那里的人讲,北边可冷了,冬天下大雪,能冻掉脚趾头!”小家伙很认真道:“我,我没有御寒的衣物,要是冻掉了脚趾,就回不了家了!会成为外丧鬼的!”

    小家伙怕怕道:“以后你打猎吃肉,把皮给我,我手艺很好的,这一路上,我们做两件皮衣,皮靴,就不怕冷了!”

    小家伙为了让柳淳相信,还掏出了身上带着的针线,“大哥,你那么高大,我给你做衣服,是你赚了!真的!”

    柳淳突然笑了,“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柳淳伸手,把另一只竹鼠拿了过来,递给小家伙,“吃吧!回头我教你怎么处理毛皮!”

    半大小子,哪有不喜欢吃肉的,更何况竹鼠肉那么香,他连着咬了两大口,嘴里塞满了肉,鼓起的腮帮,还真有点像个机灵了的小竹鼠。

    “大哥,你还会处置皮毛?”

    柳淳点头,“不算什么难事,我会的东西还真不少。“

    小家伙来了兴趣了,“那,那大哥你会教书呢?我是说教,教鸡鸣山学堂讲的东西?你懂吗?”

    顶点


………………………………

晚上请假一章

那啥……到了一个大情节了……为了避免前面的状况,小的要好好理一理……明天早起补……还有啊,战争戏写不大好,我想想从哪个角度切入好……
………………………………

第402章 朱棣的手段

    “昨天的腿抽筋,前天的打架受了内伤,大前天中暑了……大哥,今天你找什么理由啊?对了,你咋没抓竹鼠啊?”

    少年看着柳淳手里的野兔,略显失望,虽然兔子肉更多,皮也更大块,但味道就……“行啊,有的吃就行。”少年笑嘻嘻接过来,娴熟地剥皮,去内脏,架起来烤。可烤着烤着,少年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一只野兔好像是被弓箭射中的,问题是大哥身上没弓箭啊?

    这是怎么回事?

    他战战兢兢道“大哥,你的兔子哪里来的?”

    “捡的!”

    “捡的?别是那些军爷猎的吧?”小家伙害怕了,变颜变色道“大哥,你还是送回去吧,咱别为了一口吃的,把小命都丢了啊!”

    柳淳哼了一声,斜着少年道“年纪不大,还挺谨慎的,赶快烤熟,肚子都叫唤了。没人会为了一只兔子为难你的。”

    “哦!”

    少年勉强答应着,可他还是十分小心,吃完之后,赶快把骨头埋起来,还在上面撒了泡尿,弄了点伪装,然后才小心翼翼到了柳淳身边,献宝似的,掏出了一张二尺见方的鼠皮点子,递给了柳淳。

    “哥,你晚上的时候,垫在身下,不潮!”

    柳淳接过来,瞧了瞧,还真别说,手艺可以。记得张定边到处跑,身上就带个狗皮卷。或许这玩意真能养生长寿,柳淳大大方方笑纳了。

    “还不错,那咱们现在就上课!”

    “上课?”少年激动坏了,“哥,你要教我本事了?”

    “不是本事,是常识。”柳淳纠正道“你刚刚不是问为什么没有竹鼠吃了?很简单,因为没有竹子了,那为什么没竹子了?这就是南北气候不同……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温度决定植物的生存……你能想到往北走,要准备御寒的衣物,这一点就很好,因为你比许多朝中大员,还有军中领兵的将领,都要聪明许多!”

    “啥?”

    少年听傻了,“哥,那些都是贵人啊,怎么会比我还笨?”

    柳淳耸了耸肩,“他们就是这么笨啊!十几万大军,无数的牲畜民夫,他们都没有想到准备御寒衣之物,你说他们笨不笨?”

    ……

    柳淳指出了军中最大的弊病,可作为三军统帅的李景隆丝毫没有察觉,或者说,他现在已经被架空了,当然了,也是他心甘情愿的。

    军中上下全都知道一件事,遇到了问题不要找曹国公,即便找了,那也要去询问监军大人,一切以监军的话为准。

    练子宁第一次领兵,但他觉得打仗也没有什么难的。

    根据情报,朱棣跟朱栴进了西安,目前都在秦王府,而秦王朱樉的长子朱尚炳正在招待两位叔父。

    “二王三方,俱在城中,我们只需要先礼后兵,老夫已经派遣一舌辩之士入城,他必定能痛斥奸贼,扬我军威。朱棣凶顽,未必会束手就擒,但足以搓动锐气,让朱棣胆战心惊,不敢应战。”

    练子宁说完,瞧了瞧李景隆,含笑道“曹国公以为如何啊?”

    李景隆连忙点头,“练大人不愧是两朝重臣,天子之师,果然见解高明,打仗以正和以奇胜,朝廷兴仁义之师,讨伐逆贼,必定能马到成功。”

    练子宁连连点头,他越发觉得李景隆是个可造之材,老实,恭敬,听话……这样的武夫真是太难得了。

    或许这就是大多数没上过战场的文人的通病吧!在他们的心目中,永远把自己放在了诸葛亮的位置上,觉得可以算无遗策,下面的人只要听他们的话,就不愁不打胜仗。在他们的心中,也从来没有把战争当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当然了,练子宁不会那么白目,可他总觉得自己掌握了绝对优势,朱棣身边能有几个人马?他十五万大军,携着天子旨意,大势所趋,朱棣又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挡得住!

    练子宁自信满满,李景隆唯唯诺诺,另一个人则是气势汹汹,此人名叫王省,他曾经担任过教谕,后来回家教书,他创办了一个学堂,叫明伦堂!

    从“明伦”二字就看得出来,王省到底是主张什么的。

    他听闻朱棣造反,就连夜从西安逃出来,跑去应天,痛哭流涕,状告朝廷,请求平叛,恢复清平世界……王省的作为在朱允炆看来,绝对是忠臣义士,相比起那么多弃他而去的官吏,王省是那么可爱。

    朱允炆立刻任命王省为太仆寺少卿,随着练子宁一起出征,只要顺利铲除朱棣,王省绝对会得到重用。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王省对朱允炆感激涕零,这不,他主动请缨,去痛斥朱棣!

    进了军营,见了燕王,他凛然正气。

    “燕逆,谁敢你的胆子,敢背反朝廷,欺君罔上?你简直狗胆包天,老夫劝你还是赶快束手就擒,入京请求天子宽宥,陛下仁慈,或许还能留下你的一条狗命!”

    这位的做派哪里像个使者,分明是来找茬儿骂人的。

    朱能可不是好脾气,手按着佩刀,就要冲上来,把老匹夫给砍了,奶奶的,真觉得自己了不起啊?什么东西!

    朱棣仔细打量了一下王省,突然哈哈大笑,“你叫王省是吧?曾经担任过教谕?在几年前,你见西北教化不兴,故此辞官教书,就在城中,还有你创办的明伦堂!为了办学,你拿出为官的积蓄一百两银子,又四处借了一些钱……凡是入明伦堂的学生,你都悉心教导,一些穷苦的孩子,还给免除费用……你是个很不错的先生,很了不起啊!”

    王省傻了,他是来逼着朱棣投降的,怎么也想不到,朱棣竟然跟他聊起了学堂的事情。王省只能冷哼道“老夫办学,就是看不惯一些奸佞之徒诽谤孔孟,妄图以邪说乱我道统。老夫身为儒者,只能以绵薄之力,力抗浊流,百死不悔!”

    朱棣又笑了,“先生风骨,当真少见……你,愿不愿意去明伦堂看看?”

    “明伦堂?”王省更傻了,“还……在么?”

    朱棣哑然,“怎么会不在!比以前还热闹了。”

    朱棣主动带路,在护卫的簇拥之下,他们来到了明伦堂,这是一片不起眼的街巷,旁边有一个没什么香火的破庙,当初王省就是看准了土地便宜,才在这里办学。

    他离开数月,再回来一看,情况完全不同了。

    破庙的神像都被扔出,供桌变成了课桌,学生们也比以前多了一倍不止。

    所有的孩子聚精会神,在捧着书,高声朗诵。

    王省看去,在人群当中,竟然不乏自己的学生。王省突然目眦欲裂,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

    “好啊!无耻小贼!居然甘心与逆贼为伍,老夫不需要你们这样的无耻门人!”

    这家伙跳得老高,要冲进去打人。

    朱能用手死死按住了他的肩头,鄙夷道“你那么大岁数了,怎么一点道理都不懂!在学堂重地,还敢大呼小叫的!真是没规矩!”

    王省都觉得荒谬透顶了,一群逆贼,居然跟自己讲规矩,你们连朝廷都能反叛,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朱棣让朱能带着王省先退后,然后他让人叫了几个王省的徒弟出来。

    等看到了师父,他们都大惊失色,纷纷拜倒。

    “师父安然无恙,弟子们真是高兴啊!”

    “闭嘴!”王省把头扭到了一边,冷哼道“你们若是我的弟子,就该和这帮奸佞之徒分道扬镳!你们留在这里上学,就是屈从逆贼。老夫以明伦二字,命名学堂,就是让你们明伦知礼!五伦之首就是君臣!追随逆贼,忠奸不分,是非颠倒,你们还算读书人吗?”

    王省突然用手指了指跪在最前面的少年。

    “你叫蒋才,是老夫可怜你,让你进学堂读书,你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用工夫最深!你说什么?你要读书科举,改换门庭,孝顺父母……你现在的作为,简直让你的父母蒙羞,让祖宗丢脸!”

    王省痛骂蒋才,少年低着头,默然不语,等到先生骂累了,他才缓缓抬头。

    “先生当年大德,弟子铭刻肺腑。如今弟子已经不想光宗耀祖的事情了,因为我的家人已经能过得很好了!”

    蒋才突然大声道“先生,学生家里刚刚得到了一百亩田!一百亩啊!还有一头犍牛……父亲说了,秋收的时候,就让三弟来读书,转过年,我能找一些事情做,二弟和四弟也能读书的!”

    蒋才很认真道“先生,你让弟子读书,弟子感恩戴德!可有不只让弟子读书,还让弟子的兄弟也能读书,更让弟子一家有了好日子过!先生以为,弟子应该如何?”

    “放屁,放屁!”

    王省突然明白过来,他怒斥道“你个无耻之徒!老夫懂了,是燕逆,他用小恩小惠,收买了你们,对吧?你们反叛朝廷,背弃师长,老夫瞎了眼睛,当初教你这个白眼狼读书!老夫好恨啊!”

    蒋才昂着头,一字一顿道“先生,燕王不是给弟子小恩小惠,而是给所有人!整个西安,多了十几座学堂!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都拿到了土地……我爹说了,要是不忠燕王,就不配做蒋家的子孙!”

    。


………………………………

第403章 我们或许会战败吧!

    王省义正词严,前来痛斥奸贼,怒骂逆徒……可是当他从明伦堂出来的时候,竟然有种怅然若失之感。

    他坐在马车里,向外面看去。

    有许多年轻的学生,成队出来,帮助搬运滚木石块,堆在城头之上,加强防御……除了学生之外,更让王省感到惊讶的是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