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元璋无故召燕王进京,最惶恐的当属东宫的这帮人了。

    朱棣接连在辽东,大宁打了胜仗,在辽东方面,朱棣奏请设立都司,管理归降的各部民众。

    在大宁,朱棣向西拓展五百里,几乎囊括了整个漠南地区,而且朱棣还派兵绕到了阴山以北。

    这个举动可是很了不得。

    因为北元方面,一直试图染指肥沃的河套平原,他们数次越过阴山,袭击大明方面,弄得边防压力极大。

    而朱棣呢,他从大宁出发,直接袭击阴山以北,驱逐那里的蒙古部落,等于给河套平原添了一座屏障!

    现在大明的北疆,可以说是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朱棣的功劳别说在皇子当中,哪怕那些开国的老将,也不敢小觑燕王朱棣。

    尤其是朱棣手上的骑兵,更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

    这一次他携着旋风,从幽州南下应天,宛如一股强大的寒流,所过之处,人人战栗,瑟瑟发抖!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东宫的师父们,不止一次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俗话说龙多了不治水,这一大堆文人凑在一起,别说商量办法了,能不吵架就不错了。这不,他们又争执起来。

    “燕王朱棣骁勇剽悍,野心勃勃,绝非好对付的。”练子宁先开口了,“他早有夺嫡之志,此番进京,必然要跟殿下作对,我们身为东宫讲师,绝对不能认输!必须跟燕王拼到底!”

    黄子澄咳嗽了一声,“练大人,拼命谁都不怕,可万万不能以卵击石啊!更何况陛下什么都没说,这时候贸然举动,就不怕惹火烧身吗?”

    练子宁不悦道:“还要说什么?已经昭然若揭了!燕王立下了偌大的战功,又有徐家为姻亲,另外朱棣的三子都是柳淳的徒弟,他们彼此勾结,里应外合。走了个柳淳,来了个朱棣!还有什么好说的!拼命的时候到了,我们要让天下人看看,何为正道!何为人心!”

    黄子澄更加鄙夷,就会说大话,有本事你去血溅三尺,让朱棣踩着你的尸体进京啊?

    素来足智多谋的齐泰想了好半天,缓缓道:“自古以来,圣人出,必有异象!天命所归者,方是江山之主!”

    “天命?异象?”练子宁略微迟疑,而后欣然赞道:“齐兄果然敏捷,这个办法太好了,足以震慑燕王朱棣,让他知难而退!”

    倒是咱们的黄大探花,只剩下鄙夷了,憋了半天,就憋出这么个办法来!也不嫌丢人!朱棣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随便弄点什么,就把他吓唬住了?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我啥都不说,就看你们怎么丢人!

    顶点


………………………………

第369章 杀了个麒麟

    还真别小觑齐泰这帮人,他们办正事不行,但是在歪门邪道上,功力还是很惊人的。而且他们也看出储君位置不稳。要知道他们的生死福祸,都系于太孙身上,绝对不能让朱允炆倒了。

    在过去的一年多,他们四处搜罗,想尽办法,要给太孙长脸。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齐泰还真找到了一个宝贝!

    “麒麟!我找到了麒麟!”

    “什么?”练子宁大惊失色,要知道麒麟可不是等闲,自古以来,就是祥瑞之首,而且麒麟是仁兽,与圣人伴生,麒麟降世,就代表是太平盛世,是上天的恩赐啊!

    传说中孔夫子见麒麟而生,又见麒麟而死,历代时不时有麒麟的传说出现。每一次的动静都不小。如果是真的麒麟,那可太让人振奋了!

    练子宁真的激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然手舞足蹈,他拍着齐泰的肩头,欣喜道:

    “我说齐兄啊,你可真沉得住气!明明找到了天大的祥瑞,你怎么能忍得住啊!赶快送上去,陛下龙心大悦,太孙的位置就谁也撼动不了了!”

    齐泰白了眼练子宁,分明在说,你可真是个铁憨憨,纯弱智!

    哪有那么简单!

    如果真是麒麟就好了,可问题是他也说不准那是个什么玩意,姑且就叫麒麟吧!齐泰研究了一段时间,跟古书的描写也都对的上,但是有一点,任谁看到了那玩意,都不会认为那是传说中的神兽之首,祥瑞麒麟!毕竟气质,体型都差得太远了。没有指鹿为马的本事,是没法说那是麒麟的。

    朱元璋可不是长在深宫的皇帝,容易欺骗。

    随便拿个东西就说是麒麟,万一惹恼了老朱,他还不掉脑袋啊!

    这一次朱棣进京,比东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把杀手锏拿出来了。

    “我是这么打算的,让麒麟出现在东陵!”齐泰缓缓道。

    “东陵?”练子宁不解,“这是何意?”

    齐泰露出狡黠的笑容,“陛下和先太子父子之情最深,能立太孙,也是看了先太子的面子。麒麟是仁兽,先太子以仁慈著称,麒麟出现在东陵,顺理成章,然后再留下一道神谕,赞颂太孙,如此一来,就大功告成了!”

    练子宁听得频频点头,“齐兄果然高明!麒麟降世,显身东陵,父子相继,顺理成章!连上天都站在太孙这边,朱棣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对了……麒麟神兽,如何能听老兄的话,你是不是有什么高招啊?”

    练子宁那叫一个好奇啊,齐泰深吸口气,压低了声音,“这样吧,我带你去瞧瞧,看看那个神兽……对了,我还要借重老兄的如椽大笔,给这个麒麟正名!”

    练子宁心说既然是麒麟,还要什么正名啊!

    这个齐泰真有趣!

    没法子,谁让他好奇呢,立刻答应,跟着齐泰偷偷出城,去看传说中的神兽去了。

    东宫这边的师父不止齐泰和练子宁,其实最近更受宠的是方孝孺。

    自从上次滇铜的事情,方孝孺一番高论,让朱允炆起死回生,老方就成了太孙的座上宾。

    “方先生,皇祖父宣召四叔进京,看样子,多半是觉得我有所不如啊!先生,你有什么高见,能指点孤?”

    方孝孺微蹙着眉头,他曾经在朱标的手下,得到过太子的庇护,如今归附到朱允炆的手下,也是情理之中。

    而且从心里来讲,方孝孺也认定了东宫一脉,才是正统,其余的藩王,皆不足论!

    “殿下,草民实话实话,只怕会引来殿下的不悦……”

    “无妨,方先生请讲就是!”

    “殿下,草民觉得,殿下天资聪颖,又是太子长子,一国储君,何须忌惮燕王?殿下,民间百姓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殿下为何对变法畏之如虎?白白将那么多的人才,推到了燕王一边,草民实在是想不通啊?”

    朱允炆听到这里,也是苦笑了几声,颇为无奈。

    “先生以诚待我,我也知无不言。方先生,假使你主持变法,孤又岂会反对啊!”朱允炆总算学会以诚待人了,他毫无保留,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有些时候是性格使然,有些时候,也是命中注定!

    朱允炆对变法派的厌恶,最早源于他对柳学的排斥。

    记得朱标还活着的时候,就引入了柳淳编写的教材,在东宫推广,教导皇孙。

    结果每一次考试,朱允炆都成绩凄惨,别说朱高炽和朱高煦了,就连朱高燧都比不上,被人家远远甩在后面。

    等到他成为太孙之后,朱允炆一度也想跟变法派接近,试图变成一家人……拜师之后,他几次跟柳学门下谈论交流,努力做出亲近的姿态,但很快朱允炆就发现,彼此格格不入。

    他在柳淳门下的面前,就像是白痴一样,什么都不懂,而他引以为傲的诗词歌赋,道德文章,圣贤教诲,也被柳淳门下斥之为迂腐之论,老生常谈……

    “孤身为储君,驾驭不了桀骜不驯的变法诸臣,或许只有皇祖父一般的英睿天子,还有父亲一般仁德如海的人,才能降服柳淳……孤德薄才弱,实在是有心无力。”

    方孝孺原来是食古不化,可历经变故之后,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情商还真提高了不少。

    他很清楚朱允炆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心胸不够开阔,嫉贤妒能!

    朱允炆很喜欢在镜子里挑选人才,至少要跟他差不多的,他用着才放心,以他的标准,别说柳淳了,就算汤怀、龙镡这帮人,也不受朱允炆的待见。

    方孝孺叹了口气,他很希望朱允炆能改变,但时间不等人啊!

    “殿下,要让草民来说,这次燕王进京,殿下只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即可!”

    朱允炆吃惊道:“先生,这岂不是坐以待毙?”

    “非也!”方孝孺摆手,“殿下,易储绝非小事,如果不能让各方信服,必然社稷动荡,天下不安。陛下年纪大了,承受不起。殿下现在不该贸然出手,否则就会像那只面对老虎的驴子,被看穿了活活吃掉!”

    方孝孺的比喻虽然不雅,但却很形象,朱允炆就是黔之驴,而朱棣则是一头猛虎。

    他越是折腾,露出来的破绽就越多,下场也就越惨。

    “殿下,燕王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这点草民见识过。就算他有心皇位,也不敢明着说出来,要夺侄子的位置。草民建议,只要殿下不出错,低声忍气,不给朱棣机会,等几个月过去,有了战事,自然可以策动御史,将朱棣赶回北平防御敌人,殿下也就不战而胜了。”

    朱允炆耐心听完,终于点头,他起身行礼道:“方先生果然不同凡响!先生之志,孤已经知晓,等他日孤……必定重用先生,让先生替孤主持变法,刷新吏治,孤相信以先生之才,必定胜过柳淳万倍!”

    方孝孺扪心自问,他可不敢说比柳淳强,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核心也是土地的问题!

    “殿下知遇之恩,草民没齿难忘!草民必定竭尽心力,替殿下筹谋!”

    转过天,朱允炆突然得到了旨意,朱元璋让他去东门,替自己迎接燕王。

    朱棣来了!

    很多人怒不可遏,觉得太孙殿下是半君,朱棣进京,怎么能让太孙迎接?他们愤愤不平,可朱允炆牢记方孝孺的话,什么都没说,老老实实去迎接朱棣。

    而且从头到尾,朱允炆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张口四叔,闭口四叔……弄得朱棣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侄子这么老实,抢他的位置,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朱棣倒不是妇人之仁,而是朱允炆的态度,让他遇到了棉花包,有力使不出。

    就这样,叔侄两个,各怀心腹事,向京城赶来。

    可就在没走出多远,突然远处跑过来一只庞然大物……这家伙的脖子就有一丈多长,头上长着圆鼓鼓的角,身上泛着淡淡的金黄色,似乎是受惊了,朝着朱棣这边就冲来了,这下子可把朱棣身边的护卫吓坏了,包括朱棣在内都愣了,这是什么玩意?

    来不及多想,赶快护驾!

    他下意识抽出弓箭,对准这个大家伙就是一箭。朱棣身后的护卫都是百战;老兵,王爷都放箭了,他们也跟着吧,一时间火铳声声,弓箭阵阵……等硝烟散去,硕大的神兽倒毙在朱棣的马前!

    麒麟死了!

    顶点


………………………………

第370章 吓死个人

    神兽冲来的时候,东宫的人下意识保护朱允炆往后退,等这玩意死了,朱允炆也凑了上来,他仔细瞧着地上的东西。

    还真有些稀奇,四肢纤细修长,脖子更加长,长到了离谱儿的程度,昂首站立,估计能有一丈六七那么高。

    “这,这到底是什么啊?”

    朱棣也没见过,这时候他身后的朱能凑了过来,“王爷,这东西长得这么奇怪,我看不如送给天子,当礼物吧!”

    朱棣很懊恼,“都给打死了,怎么送给父皇?”

    “不打紧的。”朱能笑嘻嘻道:“二公子小时候喜欢玩虫子,柳淳教给他做标本来的,前些时候二公子回了北平,猎了不少猛兽,有老虎、黑熊,豹子……他不都弄成标本了,摆在院子里,王爷见过的!”

    朱棣想了起来,忍不住笑道:“这个提议好,就这么办了!”

    他说完,才想起朱允炆,问道:“殿下,你想要不?”

    朱允炆可不喜欢这个吓人的玩意,他慌忙摆手,“四叔献给皇祖父最好不过了。”

    经过了这么一段插曲,朱允炆陪着朱棣,护卫抬着“神兽”的尸体进宫。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天早上,右都御史练子宁已经上书了,不但上书,还求见朱元璋,绘声绘色,给老朱讲了起来。

    “启奏陛下,就在昨天夜里,黄昏时分,真是霞光万道,瑞彩千条,祥云朵朵,状若莲花,从天而降,遍布东陵……在祥云之上,有神兽麒麟,踏云而来,此神兽浑身金光,身披鳞甲,高有一丈五六,头生圆角,有武备而不伤人,正是仁兽天成,降临凡尘啊!”练子宁极尽夸张道。

    朱元璋出身底层,看惯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从心眼里不信。

    他沉着脸道:“练子宁,你身为朝廷重臣,理当清楚,这些祥瑞神兽,多为杜撰,不能当真。你怎么敢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练子宁心中一惊,好在他早已打好了腹案,忙道:“陛下,臣固然深知祥瑞之说,多为荒诞之言。可昨日绝对不同,神兽麒麟降世,周围百姓无不亲眼目睹……此神兽降临东陵,围绕懿文太子墓前绕了三圈,然后前腿跪拜,发出悲鸣之声,百姓闻之,哭声一片。随后麒麟起身,向东而行,神兽所过之处,庄稼无伤,周围百姓亲眼目睹麒麟消失于云海之中……”

    练子宁讲了一大堆,见朱元璋还不相信,他决定拿出杀手锏了。

    “启奏陛下,臣这里还有一幅绘制的麒麟图,请陛下御览!”

    说着,练子宁将一个一尺多宽的画卷递了上去。

    朱元璋接在了手里,展开观看。

    图画上,霞光祥云,果然如练子宁所言。也的确有一只怪兽,跪伏在儿子的陵前。

    这只神兽脖子很长,四肢也长,头上有角,身上满是金色的鳞片,圆圆的蹄子,马尾巴……总体来说,跟古书上描绘的麒麟,都能对的上。

    可要说这就是麒麟,老朱还是不信的,毕竟脖子有些长,整体感觉也不够厚重,跟想象中的神兽麒麟,差别不小……

    练子宁偷眼观察,发现陛下陷入思索,他心中暗暗祈祷。

    事实上这幅麒麟图,他已经修改了许多,比如把脖子缩短到三分之一,把头变大,四肢变得更加粗壮,头上的角增加了枝桠,弄得跟鹿角差不多。

    可即便如此,长颈鹿的底子,怎么弄,都差点意思,跟麒麟完全是两回事。

    可若是凭空绘制,没人作证,又不好说麒麟降世。

    总而言之吧,让见到的人看,这幅麒麟图不是假的,他们的确看到了,只不过稍微有点出入。

    练子宁觉得还没问题,至少能糊弄过去就行。

    终于,过了许久,朱元璋才沉吟道:“你说这个……麒麟,为何要出现在东陵?”

    成了!

    陛下相信了!

    练子宁强压着喜悦,叩拜道:“陛下明鉴,懿文太子仁孝无双,敬天爱民,虽英年早逝,未能继承大统。然则懿文太子仁慈之名,已经感动上天,屈指算来,过去快五年了。此番麒麟降世,就是来追忆懿文太子,也说明我大明江山,有上天庇佑,必将山高水长,千秋万世!”

    “臣斗胆提议,请在东陵之旁,修筑麒麟庙,请名儒撰文,纪念懿文太子之仁德!”

    朱元璋沉吟良久,缓缓点头,“此议可行,朕从内帑拨银二十万,修麒麟庙,至于文章,就请刘三吾来写吧!”

    “陛下英明!”

    练子宁再三磕头,从宫里出来,他觉得外面的阳光前所未有的明媚,通体舒畅,毛孔都打开了,天地灵气涌入他的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要立地飞升似的!

    他向朱元璋报祥瑞,从头到尾,都在说朱标,他打得什么算盘呢?

    这是练子宁和齐泰商量好的,朱允炆能成为储君,全靠朱标的遗泽,而朱元璋迟疑不决,也跟朱标有关系,这对父子之情,那叫一个深啊!

    建麒麟庙,追思朱标,就等于告诉世人,老天爷是垂青朱标一脉的,现在懿文太子死了,太孙身为懿文太子的长子,子承父业继续成为储君,继承大明江山,那是顺理成章。

    这这里面,就潜藏了一个宗法继承上的顺位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八个字,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到了明朝,后面四个字就被淡化了,主要是父子相继,而且是嫡长子继承……这一点朱元璋卡的很死。

    朱允炆是庶长子,稍微有些勉强,但他毕竟是朱标的儿子,从父死子继的角度来看,他的确是排在了所有藩王的前面。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朱允炆的储君之位,到底是从哪里来?

    朱标是太子,但他没有权力指定谁当太孙啊!除非他当了皇帝,才能立太子。

    换句话说,朱标既然没当过皇帝,那么储君都是从朱元璋这里继承皇位……老朱当然可以在嫡长子死后,选择喜欢的儿子继承皇位!

    这就是礼法的问题了,比如发生在嘉靖皇帝身上的大礼议,杨廷和这帮人就坚持父死子继,正德皇帝无子,他们迎请朱厚熜继位,要求朱厚熜认弘治皇帝当爹。

    而朱厚熜呢,他却坚持我也有爹,我爹也是龙种,我是来继承皇位,不是来给别人当儿子的,而且我这是效仿成祖爷,以小宗并大宗……就因为这点破事,朱厚熜跟杨廷和等老臣足足斗了十几年,杨慎就是因为这事,挨了打,发配云南,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

    说到这里,齐泰和练子宁的谋算就很清楚了。

    他们拔高朱标的地位,就是强化所谓的父死子继,增加朱允炆的合理性。

    目前来看,这一招已经奏效了。

    “陛下点头了,大功告成!”

    练子宁喜滋滋说着,却发现齐泰的脸色有些不对劲。

    “齐兄,怎么了?不,会出事了吧?”

    齐泰老脸泛红,“那个……是这样的。”他压低声音,“下面的人不会办事,那,那个神兽……跑了!”

    “什么?”练子宁吓得惊慌失措,大声惊呼,开什么玩笑,我这边图也献了,主意也说了,你跟我说,麒麟没了?

    这要是让人发现了,献给陛下,还不治我一个欺君之罪啊!

    “你,你的手下怎么这么不小心啊?”练子宁气哼哼责问。

    齐泰无可奈何,“我已经让下面的人去找了,找到之后,立刻弄死,马上埋了,绝对不会留下后患的!”

    练子宁黑着老脸,气咻咻道:“你可要快着点,千万别漏了,不然,咱们俩都好不了!”

    齐泰能说什么,不光他们俩,连朱允炆都会被牵连的。

    这就叫人倒霉放个屁都砸脚后跟。

    他一切都策划的非常好,麒麟接着晚霞降世,许多老百姓亲眼目睹,还跪在地上磕头。然后麒麟走过农田,消失在云海里面……其实不是消失云海,而是被齐泰的手下塞到车里,给运走了。

    本来齐泰是想立刻弄死,来个毁尸灭迹。

    可下面办事的人竟然不敢杀这个神兽了。

    没法子,齐泰就让他们把神兽弄到船上,运得远远的,然后扔到海里。

    可谁成想,看管的人一时不小心,竟然让麒麟跑了!

    这帮人还跟齐泰讲呢,是不是真的神兽有灵,知道有人要害它,就施展法力逃跑了。

    假如真是这样,那可就追不回来了。

    齐泰气得炸了肺,什么神兽?

    要真是神兽,能被我弄到手?想什么呢!

    必须找到,要尽快,千万别让第二个人知道……

    齐泰遍求漫天神佛保佑,绝对不要出差错,一定啊!

    可就在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突然朱棣进京了,朱允炆把四叔送到了馆驿休息,他返回东宫,诸位先生齐聚一堂。

    刚见面朱允炆就擦着额头上的汗,后怕道:“诸位先生,你们说巧不巧,孤刚从码头接了燕王,没走出多远,就遇到了一个怪兽,这个怪兽有两丈高,朝着我们就冲来了。”

    听到这里,齐泰和练子宁一起站起来。

    “殿下,怪兽呢?”

    朱允炆见两位先生失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随口道:”让燕王打死了!”

    “打死了?那,那尸体呢?”练子宁的声音都颤抖了。

    “尸体?燕王说要送给皇祖父当做礼物!”

    “完了!”

    练子宁直挺挺躺倒,愣是给吓死过去了!


………………………………

第371章 朱棣的好运气

    朱允炆特别后悔,他没事收这么多师父干什么?一个管用的都没有,除了能给自己招灾惹祸,就没别的本事了。

    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弄什么麒麟降世,你们好歹长点脑子,先告诉一声,也不会傻傻答应朱棣,送进皇宫。

    现在好了,麒麟图在朱元璋那里,麒麟呢,在朱棣那里,东宫这边一点抓手也没有,抵赖又赖不掉,瞒也瞒不住,更别想压下去,这不是要命吗!

    等朱棣把麒麟献上去,老朱一怒之下,还不把他给废了!

    本来朱允炆就怕这个,他小心翼翼,生怕让人抓到易储的借口,结果倒好,他的师父们主动送了个大纰漏。

    朱允炆简直想杀了练子宁和齐泰!

    事情到了这一步,齐泰也没什么能说的了。他跪在了朱允炆用力磕头,咚咚作响,满脸泪水,哭得别提多难看了。

    “殿下!臣有心匡扶殿下,报答厚恩。奈何臣无能,无用,无德,无才……所谋之事,尽数落空,臣无以报答殿下,唯有舍去一条性命。殿下勿忧,臣这就去午门面君,将事情悉数告知陛下,就算陛下想要诛杀臣的九族,臣也在所不惜……总而言之,这一次的事情,是绝不会牵连到殿下身上,臣一肩扛起!”

    齐泰瞧了瞧,还在昏迷的练子宁,咬碎牙齿,嘴里流血,面目狰狞道:“麒麟图是我给练大人的,主意是我出的,他一无所知,欺君罔上的罪名,我担着!总而言之,齐泰愿意舍命保住殿下,保住诸位!请大家伙放心就是!我齐泰是条汉子,绝不会牵连无辜的!”

    这家伙说完,就往外面走。

    此刻的齐泰,真是百转揉肠。

    坦白讲,他算是有主意的,可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这次的麒麟降世假如不是最后一步出了差错,至少不会给朱允炆带来麻烦。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齐泰心中悲愤,他这也叫出师未捷身先死,再看看东宫的这帮人,平时都称兄道弟,一起相约辅佐太孙,开创万世太平。

    结果如何?

    真正到了生死关头,一个愿意说话的人都没有,一个能出来扛事的都没有!

    人情薄如纸,世态冷似冰!

    啥也不说了,我齐泰愿你们封妻荫子,公侯万代!

    他狠狠一跺脚,就往外面走。

    屋子里的人,一个开口的都没有,包括朱允炆在内!

    可当他出来,有一个人拦住了他。

    “慢着!”

    齐泰抬头,愣了一下,“是你!”

    来人正是方孝孺!

    如果说东宫的师父们多为不食人间烟火之人,那么方孝孺就是那个唯一接地气的。他脸色铁青,格外难看。

    “齐大人,怎么回事?”老方怒吼着问道。

    齐泰强压怒火,“有什么事情,我都一人扛着!”

    “你扛得起来吗?”方孝孺眼珠子冒火,恨不得吞了齐泰,“我问你,是谁在东陵闹出麒麟降世的?是谁?”

    老方此刻杀人的心都有了,他好不容易给朱允炆定下了方略,太孙殿下也听从了他的建议,可结果呢,竟然是自己人出了差错,横生枝节!

    这不是要命吗!

    “东陵是什么地方?你们也敢在那块做文章?你们是不是和殿下有仇,想要害死殿下?”

    方孝孺连续质问,这下子可把齐泰问住了。

    他下意识道:“东陵乃是懿文太子的陵寝,懿文太子以仁恕恭简著称,麒麟降临东陵,乃是情理之中!”

    “你放屁!”

    方孝孺猛地伸手,揪住齐泰的衣襟,把他拖进了房间里。然后老方冲着所有人吼道:“去,把门窗都关起来,把侍卫太监都赶走!”

    方孝孺只是白丁,虽然得到朱允炆的信任,但还没有那么高的威望,可以号令所有人。

    朱允炆忙站起身,大声道:“快,就按照方先生的话去做。”

    总算,一切弄好了。

    朱允炆惶恐不安地看着方孝孺,颤声道:“先生,有麻烦?”

    方孝孺深吸口气,“殿下,麻烦大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东陵弄什么麒麟降世啊!这是要置懿文太子于何地?”

    一句话,朱允炆轰然大惊,咽了口吐沫,“先生,能不能说的明白点?”

    老方点头,“殿下,你是先太子的儿子,有人弄了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跑到东陵,惊动懿文太子,这,这是何等的大罪?殿下,你要是牵连其中,那就是不孝!忤逆不孝啊!”

    “殿下,你好好想想,要不是懿文太子的遗泽,殿下何以能坐上储君的位置?如今竟然有人在懿文太子的陵寝做文章?殿下,这事情有多大,还用草民多说吗?”

    轰!

    这几句话,不亚于炸雷响起,惊天动地!

    刚刚醒过来的练子宁,愣是被重新吓死过去,口吐白沫。

    齐泰的鬓角也都是冷汗,嘴唇哆嗦,浑身颤抖。

    其他的人,那就更是如丧考妣,不约而同涌上了一个念头:完了!

    一直以来,朱允炆都以仁孝自居,他能被老朱记住,也是源于朱标葬礼上,连日痛哭,感动了皇帝。

    可如今呢,在自己老爹的陵前耍花招,惊动死者,让亡魂不安。这就什么?这就是最大的忤逆不孝!

    朱允炆最重要的人设彻底崩塌,而且他的权力来源,是朱元璋对儿子的偏爱,所谓爱屋及乌,可现在呢,朱元璋越是爱朱标,就可能越佷朱允炆!

    恨不得要废了他!

    齐泰这家伙想拿朱标做文章,没想到玩脱了,一下子刨了祖坟,把朱允炆的根基败了一点不剩!

    此刻的他,已经是魂飞魄散,浑身冰凉,脑子都完全空白了。原本他想着谎报祥瑞,欺君罔上,拿他的九族抵罪,也就是了,最多太孙跟着吃点瓜落,也就够了。

    可听方孝孺的几句话,让他彻底清醒了,这玩意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啊!

    别说他活不成,没准连朱允炆都要被牵连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