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惊喜的转过身道,“爹爹十五会带我看灯会?”

    还没等林如海答话,林夫人便不赞同的看了眼自家老爷道,“老爷,这可不大方便,十五那天街面上鱼龙混杂的,玉儿又是个女孩儿。”

    林如海道,“我亲自带着她,带着随从,仆妇丫鬟,不过看看灯,黛玉年纪又小,能会有什么事儿?”

    林夫人仍是不肯道,“就是年纪小我才更担心,您想想,每年元宵也好,中秋也好,多少好人家的儿子,女儿被拐子拐走?您在外面做官,当比我更清楚才是。”

    林如海听她这样说来便有些动摇,“你说的也是。”

    黛玉见父亲快要被母亲说服,哪里还肯安静,虽说她本是个喜静不喜动,寻常懒怠出门的,然而和父亲一同出门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说起来,前世自己好像也没有出过门,别说灯会了,就是寻常苏州的大街好似都没去过。便噌噌的从父亲怀里伸出头道,“我一直跟着父亲,再带着锦瑟姐姐,绝对不会被拐子拐走的。爹,娘,让我去嘛,我都没出过门,也没见过苏州的风土人情,以后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说我是姑苏人呢。”

    林夫人道,“你才多大,懂什么风土人情。”语气却有些动摇了。

    林如海道,“若是别的时候也就算了,只是我们过了年就得动身去维扬,在那里呆三四年总是要的,更别说似我等这样为宦的,本就要依朝廷派遣奔波,也不知何时才能回乡,日后想要再看一次苏州的灯会也难了。更别说黛玉,日后能不能再回苏州还是两说。”

    黛玉听父亲这样说不由眼中有些酸涩,后悔自己说话不当,父亲和母亲并不知道,他们是真真正正再也没看过苏州的灯会,也没有再在活着的时候回到故乡。然而却并不好意思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神色,便把脸埋在父亲怀里。

    林夫人本就有些动摇,又听林如海这一番话,那里还会不同意,只得道,“罢罢,我是说不过你们父女,去便去吧,只是人可得带齐了,丫鬟婆子小厮长随都得带齐全了。”又转头对身边随侍的丫鬟道,“魏紫,丁香,你们那天也去,陪着姑娘,一步也不能离开。”

    两个丫鬟屈膝应了,林如海便道,“你也难得出一次门,不如同去,也当好好休息一会了。”

    林夫人心里高兴,却还是道,“都走了,谁来看家呢,纵不需要我来看家,也没有那家的主母出门逛灯会的,传出去怪不好意思的。”

    林如海道,“这有什么,带了锥帽,又一大群丫鬟婆子围着,逛灯会还有什么不好意思,你也没得太小心了。”黛玉也接道,“就是嘛,娘,你和爹还有我一起去嘛,听说灯会很热闹的,不去不是太遗憾了么。”

    林夫人却还是摇摇头,道,“你们父女两个去逛逛也就是了,别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小魔星,我不在,奶娘哪里看的住。”

    林如海对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小心翼翼,唯恐不周,听林夫人这样说,便也不再勉强。黛玉想到弟弟此时不过满月,也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亦是同父亲一般,不再劝说母亲。

    在黛玉的翘首以待中,元月十五很快就到了,一整日,黛玉除了在书房里看了半天书之外,便窝在正房里不肯出去。林夫人这日还要处理家务,又要准备晚上的家宴,被她缠的无法,便索性让她避到正房的西间逗弟弟玩去了。

    正房三大间屋子,另有若干间小耳室,正堂是理事之所,逶迤壮丽不比寻常,东间是林如海林夫人的卧房,内里还有间小暖阁便是当时林夫人产子所居,西间本是林夫人起居作息之处,然而自林府的哥儿满月之后,便辟出来做了哥儿的卧房。林夫人便在东边的小耳室里起居作息,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一并在这里处理了。

    黛玉进了西间,绕过屏风进来内室,哥儿正醒着,许是刚喂过奶的缘故,倒还精神的很,眼睛圆溜溜的,说实话,其实并不和黛玉十分相像。却是个虎头虎脑的孩子,黛玉伸出手捏了捏自家弟弟的脸,他也没哭出来,只是扁了扁嘴,然后又笑起来。

    其实黛玉对这个弟弟印象并不深刻,前世里最熟悉的印象就是他恹恹的躺在乳母的怀里,也不怎么哭闹。虽会走路说话,却沉默寡言,也不好动,常常要躺在床上灌那苦药汁子。可是,他是自己唯一的弟弟,林家唯一的男嗣。曾经幼小的自己在他死后无数看着父母伤心欲绝,无数次的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是个男子,为什么没有办法顶起门户,甚至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林家因为没有子嗣而绝户。及至连父亲也去了,自己真正是孑然一身,曾经的千金闺秀,也不过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女,连下人都可以指桑骂槐的折辱。

    黛玉的心有些沉郁下来,她摸摸自己弟弟的脸。家中长辈还没有给他取名,然而黛玉却是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从的是晋字辈,父亲对这唯一儿子十分看重,在他周岁那年给他取名贤,本就是指望他能把林家的衣钵传下去,居庙堂之高,兴宗族之本,复林家往日之荣。

    可是这一切,却都随着他的夭折而变成了幻影。

    或许是无聊了,也许是溺了,反正不管什么原由,林家的这位小哥儿用哭泣强行把自家姐姐从前世的回忆中拉了出来。黛玉有些惊慌失措,她可不知道怎么对待哭泣的弟弟,想要把他抱起来却又年小力微,哪里抱得动。那奶娘匆匆赶上来,一摸襁褓,笑道,“没事没事,只是溺了。”黛玉见这里人多事忙,自己在这别说照看弟弟,反倒还怕干扰了她们服侍,只觉得好没意思,但见弟弟换了衣裳包被仍不肯安静下来,不由有些奇怪,便问那奶娘道,“妈妈你不是说只是溺了么,怎么换了襁褓还在哭?”

    那奶娘心里也奇怪,这哥儿平素也不很难带,纵是溺了,饿了也不过只是哼哼两声,这都换了湿的衣物,怎么还在哭呢。想着便要解衣裳,道,“许是饿了,吃两口奶就好了。”

    黛玉哭笑不得,“我来你才给他喂过,这才多久,我看着他平时在母亲那里可饿得没有这样频繁。”

    那奶娘讪讪道,“这倒是没有,可是哥儿哭着,也没溺也没饿得,平时他也不这样哭啊。”

    黛玉有些担心,且不说前世,此时的弟弟从生下来至今都是健健康康的,却也不闹人,是个安静的性子。这样大声哭,莫不是身子不舒坦了?

    思及此处,黛玉便道,“把他放在床上,我看看。”

    那奶娘只当黛玉要看弟弟,便道,“姑娘,哥儿正哭得厉害,您要哄弟弟不如等我把他哄得不哭了再看。小孩子可不能久哭,会伤了嗓子的。”

    黛玉便道,“先不管其他,你摸摸他额头烫不烫,别是着凉了,身子不舒坦。”

    那奶娘吓了一跳,这婴儿发烧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吓人的,好不好一条命就送了,有时侯纵是保了一条命,脑子烧傻了。且不说别的,自己和这屋里伺候的丫鬟都得没命。

    她慌忙的探手去摸了摸怀里婴儿的脑门,是凉的,这才舒了口气,道,“姑娘,没事儿,哥儿没发烧。”

    黛玉却还是不放心道,“那他怎么还哭?”

    那奶娘方才被黛玉一下,手脚都有些酸软,林家待仆妇是宽容,然而怀里的这一个可是林家唯一的子嗣,若是出了什么事儿,再宽泛的主子都得翻脸,自己是家生子,自己这条命也就罢了,家里那老老小小会不会迁怒都是两说。又听黛玉再次这样问,便把怀里的孩子小心翼翼的放在床上,只怕自己手上没力,摔着了孩子,那可真是没事弄出些事儿了。

    说也奇怪,那奶娘把婴儿放在床上,那婴儿便不哭了,只是偶尔抽噎两声,只让人觉得心疼可爱,黛玉便掏了自己的帕子给他擦了泪痕,又让锦瑟帮着把孩子抱起来,好好的哄他,居然也渐渐安静下来,泪珠子也不往下掉了。锦瑟便笑道。“可见是亲姐弟呢,在妈妈那里怎么也哄不好,一看见姑娘就安静起来了。”

    明明此时的孩子应该还听不懂大人说话的,这孩子却仿佛听懂的锦瑟是在说他,把小脑袋往黛玉怀里蹭了蹭,偏黛玉今儿穿的是大红片金的衣裳,华美好看,却不那么柔滑。哥儿皮肤又嫩,脸上便蹭的有些红,却也无碍,只是刚哭过的一双红红的眼睛,再加上稍稍蹭红的皮肤,倒真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

    黛玉更舍不得走了,便索性歪歪扭扭的抱着他,脱了手上带着的一对金制的响铃镯子哄他玩儿。那镯子是去年冬天新打的,黄澄澄的镯子上面还用红宝镶了一圈精细的纹路,简单大方颜色又鲜亮,里面是中空的,搁了六颗空心的金球儿,每一个空心金球里头又是一个小小的实心的金珠子,摇晃起来声音十分清脆,拿着也不重,倒是很适合当玩具哄孩子。

    好不容易把自家弟弟哄得睡着了,这天也快暗下来了。黛玉便嘱咐好房里的仆妇好好伺候着主子,却始终没有注意到哥儿奶娘一瞬间不自然的神色。

    黛玉走到正房里,恰巧房里正忙着摆饭,林夫人见她来了,笑道,“我正打算让丁香去找你呢,你到自己来了。”

    黛玉笑道,“我本来就在弟弟房里,闻着母亲香味就过来了。”

    林如海林夫人相视一笑,也不去点破她。只是赶着让人摆饭,黛玉虽赶着想出门,然而却也并没忘了礼仪规矩,等父母停下筷子才把碗搁下,坐了会,等饭咽尽,过一时才接了香茶慢慢的喝了两口,随即便眼巴巴的看着父亲。

    林夫人那里看不出自家女儿的期盼,便道,“好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你身上穿的是小毛衣裳,虽说过了年,只怕还是不暖和,回房换了大毛的再来,让你爹爹带你出门。”

    黛玉正等着这句话呢,便赶紧回房换衣裳,又转回来给林夫人看过,这才和林如海一同出来门。

    随侍的丫鬟是早就定好的,锦瑟是必要跟着的,王妈妈还没回来,便带了蕙儿,芩儿两个丫鬟,留了芷儿,莫儿看屋子。另有魏紫丁香是林夫人早定下的,又另加上若干粗使婆子。还有林如海自己出门也要带着的小厮长随,浩浩荡荡好一大群人。

    黛玉在院外坐了马车,而林如海自己骑了马,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直往灯市而去。
………………………………

第四回

    既说是逛灯市,黛玉自然不肯只呆在马车里从那小小的窗子看街景的,便央求了父亲带她下车。林如海念及自己女儿不过四岁有余,连五岁都还没过生日,也谈不上什么避忌,便爽快应了,只苦了一众随侍的仆妇,小厮,隔得太近恐冲撞了一大一小两位主子,隔得太远,又怕主子被别人给冲撞了。

    若说只是看灯,这街面上的灯笼在林家父女眼里也不过寻常,比起家里挂着的各色走马灯,宫灯,这外面挂着的虽然也还算不错,却失之粗糙了,这样兴致勃勃的赏灯,也不过图个新鲜有趣罢了。

    林如海指着写着灯笼上的灯谜考了黛玉几个,黛玉心里早猜到了,却装作苦思冥想一会,方才得了答案。这灯笼与灯谜却是商家为了招徕顾客用的,答对了灯笼上誊写的灯谜,便可把那灯笼带走。此时见林如海父女二人形容不凡,周围随从也不似那等等闲人家,便亲取了黛玉猜到的几个灯笼赠与二人,还道,“这位姑娘,年纪小小却才思敏捷,日后不定又是一位大家。”

    林如海本非十分拘泥之人,笑道,“她还小呢,看的出什么。”让婆子好生提着灯笼,又让小厮付了钱,那商人那里肯接,却耐不住那小厮机灵,只把钱往他手里一塞便是,再想要推,人家主子仆人都已走远了。

    林如海考了黛玉几个灯谜犹嫌不足,又见一个茶摊里,几个书生正围坐着,有些喧闹,却是在作诗,林如海走近听了些许,却是摇摇头,做的平庸也就罢了,却连品评都不分好赖。大约只是些读了些八股的书生在这里附庸风雅。

    林如海便离了那个茶摊,却有心再考考黛玉,便问道,“玉儿,你背首写元宵灯市的诗来给我听听。”倒还记得自家女儿年纪小,没让她自己作诗。

    黛玉听父亲不过只是让自己背诵一首诗,哪里会被难住,不假思索便吟诵了一首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林如海听她念完这诗笑道,“不错,可见你平素还是用了功的。”

    黛玉笑道,“有爹爹您这样的探花珠玉在前,女儿再不用功,岂不叫人家说亏了爹爹的学识?”

    林如海闻言便把黛玉抱起来道,“你倒也学会恭维爹爹了。”

    黛玉伸手抱着父亲的脖颈,看灯的人太多,把随从都有些挤散了,乍一下被父亲抱起,她也不免有点畏惧道,“才没有呢,这才不是恭维,女儿说的是真心话。”

    父女两个正说着,不知怎的一颗上面沾了泥的元宵滚到锦瑟脚边,锦瑟不妨踩了上去,这一踩不要紧,却把锦瑟新换的绣鞋给溅了半鞋面的豆沙馅。

    这锦瑟自做了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也难得出一次门,又是过节,自然是好好打扮了一番,却不想走着走着,却被一颗元宵给弄脏了新鞋,心里恼怒的紧,不由抱怨了两声。魏紫见老爷姑娘已经走到前面,便拉了下锦瑟,道,“罢了罢了,这街上看灯的也多,许是别人吃东西的时候不小心给掉了,回头洗洗也就罢了。”

    锦瑟也是看见两位主子走到前面,才低声抱怨道,“我辛辛苦苦绣了许久的鞋面呢,被这豆沙泥儿一染,也不知回头能不能洗的干净,可要气死我了。”

    却听见一个孩子带着哭腔的声音大声道,“你把我的汤团踩坏了,你赔我。”说着便见一个穿着脏兮兮几乎辨不出是什么颜色的袄子的小男孩跑过来,锦瑟下意识的一躲。那小男孩便扑倒在地。随即一个穿的灰扑扑的中年男人跑过来,一把拽过那男孩子,赔笑着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这狗崽子不懂事儿,惊扰到几位姑娘了。”说着狠狠地摔了那男孩两个耳光,嘴里不干不净的骂了两句,又硬逼着那孩子赔礼。

    几个丫鬟不由一愣,魏紫和锦瑟,丁香都是家生子,从小就进府当差,也算是锦绣堆里大的,并不明白外头的事情,旁边却有几个随从的粗使婆子叹了口气,道,“姑娘,算了吧,这孩子也不容易,怕也是难得吃顿汤团呢。”

    锦瑟涨红了脸,“这是什么说头,我本就没打算与他为难。被你们这样一说,倒像是我的不是了。”说着嘟嘟嚷嚷的从荷包里掏了把铜子儿,也没细数,就给了那孩子道,“诺,地上的汤团脏了也不能吃,你拿着这钱让你爹去再买些吧。”

    说着就要离开,去追自己的小主子,却不防被那小男孩抱住了脚,只听那小男孩不管不顾的大声道,“姐姐,那不是我爹,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惊得那中年男子魂不守舍,忙道,“这孩子犯了癔症了,姑娘们别管他。”说着便要扯那孩子走,却不想那孩子虽看起来不过五六岁的摸样,似乎是犯了狠,只管死死的抱着锦瑟,那男人一时竟也扯不开。

    锦瑟听得莫名其妙,只道,“你这孩子有完没完,钱也给了,事也完了,你还要怎地。”却听一声软软糯糯的声音道,“锦瑟,这又是怎么了?”却原来是黛玉见几个丫鬟半天都没跟上,心里奇怪,便央父亲回去看看,却不防看见自家几个丫鬟和一对父子纠缠起来。

    那男人回头见着这一对父女,男的穿着墨蓝色的鹤氅,女孩套着一件大红刻丝的银鼠披风,又见方才那几个在他看来已是很贵气的女孩儿纷纷俯首,他也不敢很仔细的看,忙垂首道,“哎,我这儿子发了癔症,都是小人没看住他,几位贵人受惊了。”

    锦瑟也带着些委屈的道,“奴婢也不知怎么的,先是被染了鞋面,又被这发了癔症的男孩给拦着脱不了身。”

    那男孩哭道,“我没有癔症,我不是他儿子,我有爹,我要回家。”说着竟放声大哭起来。

    黛玉有点儿不知所措,锦瑟却趁着他大哭的时候失了力气挣脱开来。那中年男人见此,也赔笑着,扯了男孩就想离开,却听林如海道,“等等。”

    那中年男人听他开口拦人,却只当没听到,扯着人就想跑,可林府的小厮随从哪里会如了他的意,三下五除二便拖住了他。林如海见着街面上人多眼杂,不免多事,却又从那男孩的话里听出些蹊跷来,又见他无视自己的阻止,心头疑虑更甚,便让人扯了他到一个僻静的小巷子里。却不想那男子见状不好,猛地把那孩子往地上一推,撒腿就跑,众人此时要追,却哪里追的上。

    那孩子摔在地上,不由哇哇大哭。林如海到底年长,见得事儿也多,大致也明白了些许,便示意小厮给那孩子擦了眼泪,问道,“方才那人不是你父亲?你是哪里人士?是被拐来的?”

    那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只道,“我要我爹娘,我要回家,我不是他儿子。”来来回回也就是这几句。更兼他哭着,越发听不清他说什么了。

    林如海也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方才问的问题一个他也没回上,想来想去,也不好直接带他回家,便对身边的小厮道,“罢了,送他去县衙,让地方官来处理把。”

    那小厮应了声,便要带他离开。那孩子却也倔强,怎么也不肯离开,哭道,“我不要去官衙,我要回家,我,我姓甄,我要回家。”那小厮见他哭得一脸眼泪,便又拿了帕子往他脸上抹了一回,便把他脸上的眼泪连同污泥都惨的干干净净。

    黛玉却见他把脸擦干净了,却也是白净清秀,更兼眉心一点朱砂痣,不由心里一跳。暗道,这人和香菱长得真是相似?可是却是个男孩啊,莫非是他的兄弟?

    想起前世香菱说起来也算是自己半个学生,也曾对自己说过她年纪极小时就被拐子拐走,从此不得再见父母。黛玉心头不仅也有些可怜起来,到底如今自家父母还在身边呢。便仰头对父亲道,“爹,他好可怜,我们带他回家,帮他找到爹娘好不好。”

    林如海见那孩子擦了脸上的污泥,不似那穷到要卖儿女的困顿之家,倒好似与家人失散,或是被人贩子拐出来的娇养的童子,看起来也不过同自家女儿一般大。又见玉雪可爱的女儿仰头哀求着自己,虽然思及自己即将去维扬赴任,恐难以完善此事。然而若是直接托付给地方官,这孩子也未必就能寻到自己父母,反倒不如待在自己身边慢慢寻访,若能帮这孩子找到父母,也算是功德一件,若不能,也好过在街面上流浪或是被什么不怀好意的混混儿骗去。

    思及至此,便问那孩子,“我派人帮你去寻你的父母,你可愿意去我家暂时安顿?”

    那孩子仍旧哭哭啼啼,却小声了些,道,“您能帮我找到我的父母?您能帮我回家?”

    林如海不置可否,黛玉便回道,“我们怎么知道究竟能不能找到呢,你只说你姓甄,天底下姓甄的人多的很,谁知道你家在哪里?你要是愿意的话,就跟我们回家,把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你爹爹名讳是什么告诉我们,我爹才好派人去找啊。”

    林如海赞许的看了眼自家女儿,那孩子犹豫了一会,慢慢止了眼泪,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道,“谢谢两位愿意收留我,如果我真能回家,定会好好报答两位的。”
………………………………

第五回

    因为出了这茬子事儿,父女两个也没心思在继续逛下去,领着那孩子回了林府,林夫人见这父女二人出去逛个灯会却带回了个脏兮兮的孩子,不由吃了一惊,再看那孩子,虽说穿的脏乱,年纪也小,却也颇为礼貌。再详细一问,原来这孩子本也是好人家的,却被拐子拐离了父母,再见他脸上虽白净,却消瘦的很,心里也很是怜惜,因他年纪小,索性便收拾了院里的梢间给他暂住,又拨了两个丫鬟带他去梳洗。

    那孩子也很是知机,见林府重重院落,府里的纵只是站在屋外打帘子的婆子,穿的也比外头的中等之家要强些,心里便有些安定,他年纪还小,不懂什么富贵,仁善的,然而却晓得,似这样富裕的人家,多半是不屑于卖人的,至少他不用担心会被卖了。说不定,这家的老爷真的能帮他找到父母,和家里团圆呢。

    这府里一时也难以找到似他这样的男孩子的衣裳,纵是小厮年纪也没有这样小,好在府里头仆妇的孩子却是不乏有相似年纪的,便寻了两套干净的给他。黛玉见他已经安顿下来,天色又晚了,便辞了父母自回房里梳洗安置。

    丫鬟正给黛玉拆头发的时候,却听林夫人方才让去照顾那个孩子的小丫鬟蟾儿在门外问黛玉睡了没有,黛玉有些奇怪,便朗声道,“我还没睡呢,进来吧。”

    蟾儿便依言进来,先是行了礼,才道,“姑娘,太太让我来问您还有没有今年新做的衣裳?今儿老爷和您从外头领来的是位姐儿呢,太太说还穿男孩的衣服未免不妥。”

    黛玉奇道,“姐儿,她是女孩儿?”说着又转头对身边的锦瑟道,“外头的衣裳我倒记得我去年新作的那件大红羽缎的袄子做的稍大些,我也没穿过,其他的我倒不记得了。你去看看还有没有大些的衣裳,若是我没穿过的,多收拾几件出来,免得没有换的。”

    锦瑟笑道,“姑娘的衣裳多着呢,只是大小却不一定合适了。姑娘身形到比他小些。”又道,“怎么一个哥儿忽然就变成姐儿了。”

    蟾儿道,“谁晓得呢,秦筝姐姐正带着丫鬟们服侍她沐浴呢,可怜见的,也就脸上好些,大约是怕卖不到好价钱。身上都是冻疮。”

    黛玉叹了口气,锦瑟听得心下恻然,默默的去屋里寻了几件衣裳,道,“这会子也不知道哪里去寻那些衣裳,你先拿这个去,等明儿我在找找好了。”

    那蟾儿接了衣服便要走,黛玉却喊住她,顺手在首饰盒里翻了翻,拿了两只赤金小步摇递给她道,“既然是位姑娘,头上光秃秃的也不好看,你就先拿这个去凑凑数。”又从梳妆台妆匣里翻了只琉璃罐子出来道,“这个是护手的,听说也能防冻疮,就是不知道这已经生了冻疮能不能治的好,你且拿这个去,明儿我去跟太太说,给她请个大夫,好生配服药。”

    那蟾儿笑道,“太太已经给了这膏子,姑娘再给一罐,到叫人家涂哪罐才好呢?”

    黛玉听了便也不勉强,只把那步摇给了出去道“罢了,你赶紧去吧,别弄得人家洗的太久着凉了。”

    蟾儿便福了福,蕙儿帮她打了帘子,也就出了门。

    锦瑟见黛玉皱着眉,道,“姑娘可是为觉得那姐儿可怜?”

    黛玉并不回答,却道,“我虽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士,可是看她言行,却不像是普通的小家碧玉,看起来有些呆,然而仔细回想,她行事也颇有几分机灵劲儿。你看他方才明明连话都说的不是很明白,却咬死了那人不是她父亲。她之前一直只说要回家,要找到爹娘,可是直到我对爹说,要帮她找到爹娘,他才告诉我们她的姓氏。”

    锦瑟听得似懂非懂,道,“姑娘的意思是,她心里藏奸?”

    黛玉嗔怪的看了她一眼,“哪里就到了那种地步,只是觉得她外表看上去呆呆的,心里倒还是有些成算的。”说着便自己拆了发髻,道,“如果爹爹真的能帮她找到家人,也算是一场功德了。”

    锦瑟笑道,“这是老爷和姑娘心善呢,可是如果那位姑娘找不到家人怎么办?”

    黛玉停了手上的动作,“谁知道呢,如他真是个男孩反倒好了,能回家自是大善,可若是找不到,好歹还能自立门户,可是女孩子要怎么办呢。”黛玉此时心里已经信了那人便是日后在贾府里遇见的香菱,若非真人,怎么会长的那般相似?容貌五官相似也就罢了,连眉心的那点朱砂痣都一模一样。想到若非自己遇见了她,日后如前世一般被那宝姐姐的哥哥看上,且不说宝姐姐的哥哥嫂嫂如何,香菱也实在是命苦,再有那无辜被打死的人,也当可以保下一条命来了。可是,难道如果找不到他的父母,又该怎么办呢?呆在林家?非主非仆,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不是什么好法子。

    芷儿见黛玉愁眉不展,便道,“姑娘可别为不相干的人操心了,本就身体单弱,在想这些有的没的,可又要瘦两斤了。”

    黛玉扑哧一笑,“你当你家姑娘是什么?还又瘦两斤呢。

    锦瑟笑着给黛玉拧了帕子,黛玉梳洗过,躺在床上,道,“锦瑟今儿陪我睡,外间就被让人值夜了,晚上冷。”

    众丫鬟皆应了,随即熄了灯,许是今天事儿太多,黛玉虽然思绪繁杂,却经不住困意,在锦瑟怀里一夜好眠。

    次日,黛玉一早起来,走到父母房里,却见屋里除了母亲和服侍的丫鬟之外,另还有个小姑娘,穿着大红羽缎的袄子,头上簪了对赤金小步摇和一只连珠小钗,倒也很有些富贵人家小姐的样子。

    那姑娘本是坐着的,见黛玉进来忙站起来,道,“谢谢姑娘昨夜救命之恩。”

    黛玉见她打扮起来越发像前世见到香菱的样子,虽说与记忆中的她的年纪相差太大,然而却并不影响黛玉心里对她的熟稔。黛玉笑道,“什么救命之恩哪,我又没有做什么。”说着先给自家父母请了安,对香菱道,“还不知道姑娘叫什么名字呢?”

    香菱,她现在并不叫香菱,想来以后也不会叫这个名字了,她微微低头,“爹爹给我取名叫英莲,我姓甄。”

    黛玉道,“原来是甄姑娘。”却也没再说什么,两个小姑娘分坐于两排雁翅椅上,黛玉便问母亲道,“爹爹这么早就已经出门了?”

    林夫人颦眉道,“你爹爹总有公务要处理的。”又对甄英莲道,“甄姑娘,昨儿你来的急,我也没有好好招待你,昨晚睡得可好?”

    甄英莲微微低头,“多谢林夫人关怀了,我睡得很好,姐姐们也很照顾我,若非贵府老爷和姑娘援手,我还不知道会被卖到什么地方。”随即顿了顿道,“府上是英莲的大恩人,林夫人唤小女英莲即可。”

    林夫人见她虽年纪小,却也难得的机灵之礼,怜她年纪小就离了父母,便把话音又放柔了些道,“那我就唤你英莲了,我听老爷说,你是被那拐子拐到这里的,那你可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离得家?府上又在哪?父亲名讳为何?这样我们才好帮你找到家人。”

    英莲思索了一会,方才回道,“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