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371章 陆军的事

    去首辅官邸的不止是刘长勋、白止战与刘向真,还有彭怀胜、司徒旌德与廉旭升等一帮陆军将领。

    讨论的也不止是海军的作战行动,还有陆军的作战行动。

    其实主要是陆军的作战行动。

    整个下午,三个海军将领基本在旁听。

    也很正常,薛远征在从政之前是陆军上将,而且当前的战略局面,陆军确实更应该受到重视。

    用薛远征的话来说,在打残纽兰海军之后,至少东望洋上的战局是稳住了。

    剩下的“奋进”号?

    与帝国海军难以靠一艘航母发动战略进攻一样,纽兰海军再厉害,也不可能用一艘航母打开局面。

    遭受惨败之后,纽兰海军肯定要花很多时间纠正暴露出来的问题,弥补存在的缺陷。

    比如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太过落后,拼不过帝国海军的战斗机,肯定得尽快更换性能更好的战斗机。

    如此一来,纽兰海军在短期之内会以防守为主。

    布兰皇家海军?

    虽然布兰王国已向梁夏帝国宣战,丘尔在发表宣战声明的时候信誓旦旦的提到,布兰王国会坚定不移的协助以纽兰联邦,自由与文明世界的捍卫者,一同迎战东方的邪恶帝国,但是短期内,布兰皇家海军的首要任务还是保卫本土,盯住对面的迢曼海军,不是来找帝国海军的麻烦。

    哪怕派遣航母去梵炎洋,数量也不会很多,而且不可能立即杀到。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布兰皇家海军能在年内完成向梵炎洋派遣航母的准备,就算是很不错了。

    最快要到明年,布兰皇家海军的航母才有可能进入炎海。

    其实,到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只要陆军抓紧时间,投入足够的兵力,并且得到海军提供的支持,主要就是安排船只运送部队与物资,那么在几个月内扫荡脚趾半岛的难度并不大,甚至有望在明年从麻莱半岛南下攻打狮泉城。

    拿下了狮泉城,布兰皇家海军进不了炎海,就只能在梵炎洋里面打转。

    攻打南珠国呢?

    刘长勋在上午说了,主力仍然是陆军,海军只是提供海运方面的支持。因为是面向海洋作战,特别是面向纽兰联邦,所以由海军派将领担任总司令,具体的作战行动,仍然由陆军承担。

    其实,这也是陆军与海军达成的默契。

    只要面向海洋,面向纽兰联邦的战斗,由海军负责,其他的则由陆军负责。

    真正要海军操心的,就是攻打管岛的作战行动。

    要说,陆军的任务沉重得多。

    除了前面这些,需要在脚趾半岛与南珠国投入重兵之外,陆军还需要在其他三个方向上有所作为。

    首先就是狭夷皇国。

    按照彭怀胜的意思,随纽兰联邦正式参战,跟狭夷皇国的战争该说结束了,没必要继续拖延下去。

    虽然海军已经拦截了纽兰联邦的船队,还击沉了与俘获了数十艘货轮,缴获了大批战略物资,但是只要东狭夷政权还在,狭夷皇国的威胁就在,对帝国来说就是一个没办法无视的麻烦。

    当然,彭怀胜也提出了一套看上去有可行性的方案。

    给予西狭夷政权更多的援助,出动一支以装甲兵为主的精锐力量,火速攻占狭夷本岛的几座主要城市,特别是皇都与东皇都,消灭东狭夷政权,至少让西狭夷政府成为唯一的合法政权。

    至于接下来这么搞,就跟帝国无关了。

    反正,就是投入兵力消灭东狭夷政权。

    因为所需部队不多,也就3个装甲师,而且有西狭夷国民自卫队支持,所以薛远征没有反对,在讨论结束前就做出决定,由彭怀胜去安排,调动作战部队与军事物资,争取在年内攻下皇都与东皇都。

    要说,这也变相证明了一个传闻。

    帝国一直没有攻灭狭夷皇国,就是为了在纽兰联邦出兵参战之前,让战火延续下去。

    如果狭夷皇国早早的战败了,帝国还有什么理由继续保持战争状态呢?

    其次就是西北方向。

    廉旭升做了详细的报告,给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与骆沙联邦开战,帝国陆军现在的准备工作严重不足。

    要说的话,就是交通条件太糟糕,铁路与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是严重不足。

    在国界线东面,只有一条铁路与一条公路,所能达到的最大运力,最多能支持一支规模在50万左右的机械化部队。

    再多,就会因为后勤保障不力对作战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要命的是,如果机械化部队只能依靠自身保障能力,最多能突击200千米。

    考虑实际情况,能达到150千米就不错了。

    原因就是,在国境线的西面,同样只有一条铁路与一条公路,而且几座铁路桥全都在骆沙军队的控制之下,公路的路况也很糟糕。只要骆沙军队炸断一座铁路桥,就能瘫痪整条铁路线。

    完全依靠公路运输,装甲部队只能推进150千米到200千米。

    此外还有,公路运输的效率太低,必然会对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产生影响,从而降低部队的作战效率。

    不管怎样,在大陆腹地作战,肯定要面对这些问题。

    当然,廉旭升明确提到,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如果能够通过突击,攻占由骆沙军队控制的铁路桥,自然是再好不过。

    依靠铁路运输,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能够一路推进到乌拉山东面叶堡。

    哪怕突击行动失败,让骆沙军队炸断了铁路桥,只需要投入足够多的工程部队,在几个月之内保证运输通畅就行了。

    关键,其实是时间。

    用廉旭升的话来说,哪怕在盛夏开始之前,也就是6月上旬发动进攻,帝国陆军也最多就只有5个月时间。必须在11月初打到乌拉山的东面,夺取进军西大陆的桥头堡,战略意义巨大的叶堡。

    如果没能办到,拖到了冬天,后果将难以设想。

    不止是骆沙联邦的冬天非常寒冷,在叶堡以东的广袤平原上,就没有一座能供大军驻扎的大城市。

    其实,连中等规模的城市都没有,全是小城镇。

    也就是说,如果无法在入冬之前打下叶堡,又不肯撤退,那就只能在野外过冬。

    先不说士气会受到多大影响,苦苦煎熬几个月,等春天来临,得以疲惫之师去迎接养精蓄锐的骆沙大军发起的反击。

    帝国陆军再是厉害,恐怕也顶不住骆沙大军的凶猛反击。

    要说,大陆腹地的严寒就能击溃任何一支军队。

    数千年来,就没有军队在冬天跨过乌拉山,攻入西大陆。

    几十年前,始武大帝亲率的帝国大军,就是在叶堡城外受阻,结束了西征。

    阅读网址:m。


………………………………

第372章 拖延为主

    如果说西北方向上影响作战行动的主要是天气,那么在西南方向,影响作战的主要就是地理。

    横垣在无极高原与冈伽罗平原之间的苍穹山脉,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虽然云雾江切开了苍穹山脉,但是这条大峡谷实在太过陡峭,在短短几十千米的直线距离内,海拔落差就有数千米,别说是拥有坦克重炮等重型武器的装甲部队,即便是步兵部队也要艰苦跋涉。

    此外,把装备物资送上无极高原同样是一件万分艰巨的工作。

    从帝国腹地到无极高原,仅有的两条公路只能在春夏秋三季通行,所能达到的最大输送能力极为有限。

    正是如此,帝国才在上次大战爆发前耗费巨资,在脚趾半岛北部,修建了一条通到冈伽罗平原东部的铁路。

    可惜的是,这条铁路早就不归帝国所有了。

    彭怀胜在此着重强调了一点,即面向梵炎洋的作战行动,特别是梵罗地区,仍然得由海军来当排头兵。

    需要海军夺取港口,建立登陆桥头堡。

    从海上往陆地推进,比从脚趾半岛向西推进更容易。

    至于爬上无极高原,再从云雾江大峡谷冲出来,完全没有可行性,从来不在帝国陆军的考虑之内。

    在历史上,特别是在陈炳勋时期,帝国就是通过海陆进军冈伽罗平原。

    至于那条铁路,也是为海军服务,以此巩固帝国在梵罗地区,尤其是远离海岸的内陆腹地的军事存在。这条铁路在进入冈伽罗平原后,分出了数条支线,通往平原东部地区的主要港口。

    只是,帝国海军暂时没法进军梵炎洋。

    这么一来,就得由陆军在地面上推进。

    对此,彭怀胜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要对陆军抱太大的希望。

    按照他带来的作战计划,即便不考虑进攻中遇到的阻拦,只是修通那条铁路就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此外,陆军带来的不止一套计划。

    在强调了传统的地面进攻行不通之后,彭怀胜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作战计划,听上去是在为李云翔说话。

    依靠帝国西南地区的机场与基地,对梵罗地区的大城市,特别是能够为布兰皇家海军提供支持的港口进行战略轰炸。

    晃眼一看,这还真是个办法。

    只是,薛远征想都没想,就否决掉了。

    理由也很简单。

    帝国本土西南地区没有多少机场!

    关键还有,就算动用四发重型轰炸机,从帝国西南机场出发,也只能对冈伽罗平原东部地区构成威胁,而布兰皇家海军依托的港口其实是在梵罗地区的西部,还主要在梵罗次大陆的西海岸。

    那些港口,距离帝国西南地区超过3000千米!

    在理论上,把轰炸机部署在帝国西北地区的南部高原上,勉强能够飞过去,只是在现实中仍然办不到。

    那边同样没有机场,而且没有向前线运送物资的铁路与公路。

    把轰炸机部署到无极高原上,准确说话是云雾江上游的河谷里面?

    也就想想罢了,肯定不现实。

    关键就是,苍穹山脉的平均高度超过6000米,而绝大部分轰炸机的巡航飞行高度都不到6000米呢。

    装上几吨炸弹,没有哪种轰炸机能够飞越苍穹山脉。

    要说,彭怀胜是在给李云翔下药,或者说推卸责任。

    如果薛远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战略轰炸失败后,得由李云翔担责。

    只是,薛远征没有否认在脚趾半岛北部的热带雨林,以及冈伽罗平原东部河网地区作战的困难性。

    即便是在陈炳勋的时代,帝**队都绕过了这两处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还有恶劣的气候,那些传染疾病的蚊虫,潜伏在沼泽里的鳄鱼,藏在丛林里面的毒蛇,全都是入侵者的天敌。

    别说军队,哪怕是专业探险队伍,进去后也是凶多吉少。

    在到最后,薛远征只强调了一点。

    布兰王国已向帝国宣战,因此不管困难有多大,都得组织一支远征军,从脚趾半岛北部向冈伽罗平原进军。

    不用快速推进,也不用攻城略地。

    像彭怀胜说的,想办法修复那条铁路,稳打稳扎的向西推进,让布兰军队感受到威胁就行了。

    只要布兰王国出兵,需要面对险峻地形与恶劣环境的就不止是帝国陆军了。

    最后,还讨论了司徒旌德提出的额外话题。

    要不要派远征军去支援迢曼帝国?

    按照计划,迢曼帝国即将发动进攻西大陆南部地区,也就是陆心海北岸的作战行动,肯定需要梁夏帝国的支援。

    如果一切顺利,迢曼军队甚至有可能会渡过陆心海,攻上玄大陆北岸,然后进军至关重要的夕梵运河。

    要是能够拿下夕梵运河,梵炎洋上的战斗就不足为虑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甚至是迢曼帝国的头号任务。

    可问题是,如果骆沙联邦靠不住,迢曼帝国认为东面的威胁没有消除,就未必会在南面投入足够多的兵力。

    关键就是,迢曼空军对布兰王国的战略轰炸并没取得预料的结果,布兰王国没因为遭到轰炸与封锁而崩溃。

    现在南下,等于主动开辟第二条战线。

    如果骆沙联邦反水,就要面对三线作战的窘境。

    正是如此,司徒旌德才提出,赶在骆沙联邦反水前,派远征军去迢曼帝国,促使迢曼帝国按计划南下。

    在表面上,司徒旌德的提议很有道理。

    关键就是打下夕梵运河。

    可问题是,哪怕迢曼大军的行动一切顺利,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是两年的时间才有希望扫荡西大陆南部地区。

    至于攻打夕梵运河,更是可望不可及。

    只是派遣军人,问题还不大,可是通过骆沙联邦向迢曼帝国运送像坦克等主战装备,那就太过明目张胆了。

    用薛远征的话来说,这么等于逼骆沙联邦立即反水。

    正是如此,薛远征否决了司徒旌德的提议,或者说暂时搁置起来。

    对骆沙联邦的态度,薛远征的立场从来都没有改变,能够拖一天就算一天,毕竟帝国陆军已在三个方向上作战,海军也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在短期内不宜跟骆沙联邦翻脸,哪怕让迢曼帝国推迟南下行动。

    为此,薛远征还强调了一点。

    在帝国的战略计划当中,迢曼帝国并非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言外之意,可以考虑牺牲或放弃迢曼帝国。

    这话说起来很自私,可是道理大家都明白。

    没有迢曼帝国,梁夏帝国还能坚持打下去。反过来,如果梁夏帝国战败了,迢曼帝国恐怕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谈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

    因为大部分提议被否决,所以几个陆军将领在会议结束后就告辞离去。


………………………………

第373章 墙头草

    秉承陆军一贯传统,薛远征没在吃饭的时候谈正事。

    其实,所谓的晚饭,也就是每人一份两荤一素,再配了一碗汤的套饭,跟外面快餐店的相比,只是做得更精致一些。

    当然,味道还不错。

    这顿晚饭,只花了15分钟。

    吃完之后,一行人回到书房。

    薛远征借口去方便,把时间留给了白止战与刘向真,让他们认真阅读两份绝密文件。

    第一份就来自迢曼帝国。

    “宰相”号战列舰已经正式服役,虽然训练工作在紧张进行,但是只要有需要,最快能在下个月出港。

    迢曼海军为此做了部署。

    派两艘大型巡洋舰,即“沙恩”号与“格奈”号陪同“宰相”号杀入北夕落洋,摆出执行破交作战的样子吸引布兰皇家海军,真正目的是向南突击。如果到时候,迢曼军队已经发起了南下进攻行动,这三艘战舰就去炮击直罗要塞,吸引当地的布兰舰队,为迢曼军队越过陆心海进军玄大陆创造机会。如果迢曼军队还没有南下,或者说别的原因,这三艘战舰就直接去南夕落洋,到时候再决定是向东去梵炎洋,或者是向西去东望洋,不过最终目的都是跟梁夏海军汇合。

    关键,需要梁夏海军提供支持与接应。

    迢曼海军同样提到,希望能把“宰相”号的出击时间推迟到明年的上半年,等“海军元帅”号建成后一起行动。

    这样一来,哪怕是在北夕落洋上执行破交任务,也能对布兰王国构成巨大威胁。

    其实,这里涉及到了双方的密约。

    迢曼海军派出两艘“宰相”级战列舰进入北夕落洋,也就是牵制布兰皇家海军,所有损失由帝国海军承担。

    为此,帝国海军将用两艘“旭海”级快速战列舰做担保。

    如果“宰相”号与“海军元帅”号在战斗中被布兰皇家海军击沉,帝国海军就会无条件的把“旭海”号与“炎海”号转交给迢曼海军,而且在大战期间,以成本价格帮助迢曼海军建造两艘战斗力不在“旭海”级之下的快速战列舰,还负责培训官兵,并保证在战争期间移交给迢曼海军。

    当初做这个担保的时候,是希望迢曼海军放手去拼,不要有后顾之忧。

    现在的问题是,迢曼海军显然觉得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必须得说,在经过了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后,迢曼海军对两艘“旭海”级的战斗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要说的话,两艘“旭海”级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战列舰。

    那么,应该让迢曼海军派出“宰相”号吗?

    不是舍不得两艘快速战列舰,而是迢曼海军这么一搅和,恐怕会祸水东流,保不准会给帝国海军添乱。

    另外一份情报来自六局。

    在五天前,也就是15日的晚上,纽兰联邦的总统特使到了骆沙联邦首都,秘密会见了骆沙联邦的最高领导人。

    至今,纽兰联邦的特使都在骆沙联邦首都。

    只是,六局没有搞到双方秘密会晤的详细情报。

    按照六局推测,纽兰总统特使肯定向骆沙联邦最高领导人开出了更高价码,在做最后的努力。

    其实,对骆沙联邦来说,这是反水的最佳机会,甚至是最后机会。

    现在的纽兰联邦最渴望得到骆沙联邦提供支持,要拖上一年,哪怕是半年,骆沙联邦反水的意义就不大了。

    纽兰联邦反败为胜,未必需要骆沙联邦的支持。

    相反,如果纽兰联邦一直在走下坡路,恐怕已经在考虑如何体面结束战争,更加不会跟骆沙联邦结盟。

    在这种情况下,骆沙联邦也不会加入注定会战败的一方。

    用薛远征的话来说,骆沙联邦一直在待价而沽,其身价已经涨到顶点,再不卖的话,就要贬值了。

    要说,纽兰联邦现在开出的价码肯定非常诱人。

    骆沙联邦的领导人会动心吗?

    六局的专业分析员由此断定,骆沙联邦最高领导人将在近期,前后也就这几天,做出最后的决定。

    其实,就是要不要跟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向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宣战。

    这可是密约中明确规定了的义务。

    在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跟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开战之后,骆沙联邦必须得以盟友的身份向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宣战,而且留给骆沙联邦的时间只有十天,不然将视为主动背弃同盟义务。

    没有履行义务,也就谈不上享受权利。

    丧失了三方同盟赋予的权利,骆沙联邦的战略安全还有保障?

    可见,骆沙联邦必须得选择一边,别想继续充当墙头草。

    因为布兰王国是在13日正式向梁夏帝国宣战,所以按十日之约,骆沙联邦得在23日前发表宣战声明。

    宣战的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骆沙联邦最高领导人通过公开渠道向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宣战,就没办法更改了。

    私底下的密约,怎么处理都好说。

    可是公开发表宣战声明,绝不是儿戏,大国更加得言而有信。

    纽兰总统特使赖着没走,就是在等骆沙联邦最高领导人做出决定。

    到底向谁宣战!?

    在白止战与刘向真看完这两份文件的时候,薛远征才回到了书房,而且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文件。

    “你们先看看,才送过来的。”

    接住之后,白止战扫了一眼,就递给旁边的刘向真。

    说是一份文件,其实只有一页纸,而且只有一句话。

    就在开始,位于西大陆南部,陆心海北岸的罗利王国已经正式向迢曼帝国提出了结盟的请求。

    按照三巨头的盟约,迢曼帝国有权利介绍其他国家入盟,只是需要为介绍入盟的国家提供相关的担保。

    简单的说,罗利王国在入盟之后,地位相当于迢曼帝国的附属国。

    在此之前,梁夏帝国已经为高巨王国做了担保,让高巨王国以附属国的身份加入了协约集团。

    高巨王国由此成为协约集团的第一个非核心成员国。

    在入盟的当天,高巨王国举行了大型庆典活动,似乎加入协约集团等于成了高人一等的强国。

    此后,高巨王国的国王还专程来帝都。说是感谢帝国帮助其实现国家统一,其实是前来朝觐。

    只是,高巨王国的地位,肯定无法跟罗利王国相提并论。

    关键就是,迢曼帝国制订的南下计划,针对的,或者说要攻打的就是罗利王国!

    罗利王国加入协约集团,就没有必要发起军事进攻,而且通过罗利王国还能直接进军玄大陆。

    只是,应该感到高兴吗?8)


………………………………

第374章 不是好事

    罗利王国确实是墙头草。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连骆沙联邦都没有加入进来的时候,迢曼帝国就提出,希望拉罗利王国入盟,兵不血刃的解决西大陆的一个强敌,确保在开战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整个西大陆。

    在当时看,确实有这个必要。

    关键就是,还没有说服骆沙联邦。

    因为存在跟骆沙联邦开战的可能,所以从战略的角度看,迢曼帝国必须首先解决身边的威胁。

    不然,梁夏帝国得承担主要作战任务。

    这意味着,帝国海军在东望洋迎战强敌的时候,帝国陆军得在巨大陆的腹地跟骆沙军队决一死战。

    开局就要两线作战,前景肯定说不上光明。

    骆沙联邦的中心在西部,西大陆那边,因此从战略的角度看,肯定需要由迢曼军队充当进攻主力。

    这样一来,如果能提前拉拢罗利王国,哪怕这个国家是外强中干,也能让迢曼帝国后顾无忧。

    按当时制订的计划,迢曼帝国甚至打算在拉拢罗利王国之后,由罗利王国去拖住洛克共和国,在开战之后首先出兵闪击骆沙联邦。击败骆沙联邦后,再回过头来扫荡西大陆的西部地区。

    正是如此,梁夏帝国并没有反对。

    有趣的是,这件事到最后却不了了之。

    原因也很简单,罗利王国不看好迢曼帝国,觉得迢曼帝国会再次战败,所以在迢曼帝国提出结盟请求之后,反到把消息透露给洛克共和国,搞得迢曼当局花了很大功夫才打消洛克共和国的猜疑。

    值得庆幸的是,迢曼帝国没有向罗利王国透露已经跟梁夏帝国秘密结盟的事情。

    由这件事就能看出,罗利王国就是一棵墙头草,根本靠不住。

    只是,没办法否认罗利王国的重要性,以及让罗利王国入盟的必要性。

    首先就是,能把计划用来攻打罗利王国的军队派往他处,并且节省大量计划用掉的弹药物资。

    按照计划,迢曼帝国准备了一个集团军群,打算出动80万大军对付罗利王国。

    这些军队要是用在别的地方,肯定是意义非凡。

    其次,罗利王国拥有陆心海最强大的舰队,包括四艘老式战列舰,两艘建成的新式战列舰与两艘在建的新式战列舰。如果算上洛克共和国的主力舰,总兵力已经超过布兰皇家海军的陆心海舰队。

    有这支舰队的支持,南下进军玄大陆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能掌握陆心海的制海权,就能切断布兰王国的海运航线,甚至不需要投入多少地面部队,就能够攻占夕梵运河。

    当然,只要罗利王国肯出力,还不用迢曼帝国出兵。

    这或许就是罗利王国愿意加入协约集团的关键所在,迢曼帝国已经在私下答应,把包括夕梵运河在内,玄大陆北岸地区,以及陆心海东岸,也就是整个环陆心海地区全都划给罗利王国。

    这样一来,罗利王国就能够恢复古罗利帝国的版图!

    关键还有,受布兰王国影响,同盟集团肯定不会向罗利王国开出这些价码,即布兰王国绝不会放弃陆心海,更别说是通往梵炎洋,对维系在梵罗地区的殖民统治具有决定性价值的夕梵运河。

    可见,在加入协约集团之后,罗利王国会积极主张优先进军玄大陆。

    这也最值得担心的地方。

    虽然洛克共和国早已经战败投降,可是其在玄大陆北部的殖民政府还没有归降,而且洛克海军的主力,也就是其陆心海舰队的几艘战列舰都去了殖民地港口,而这些主力舰的归属问题一直备受瞩目。

    其实是殖民政府的官员还在观望。

    如果局面保持稳定,也许几个月之后,这些战舰会启程返回洛克本土,然后听从迢曼海军的调度。

    现在,显然不大可能了。

    只要罗利王国参战,布兰皇家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消灭那些停在玄大陆北部港口里的洛克战舰。

    原因也很简单,绝对不能让这些战舰落到迢曼海军手里。

    罗利海军就足够强大了,如果加上洛克海军的战舰,布兰皇家海军在陆心海的霸权地位就会岌岌可危。

    此外,布兰皇家海军还会把矛头对准罗利海军,争取在迢曼海军采取行动之前打垮罗利海军。

    迢曼海军会作壁上观吗?

    如果不会,迢曼海军唯一能做的,其实就是把“宰相”号派出来,逼迫布兰皇家海军把重点放在本土。

    或许,这正是迢曼海军提出最快可以在11月让“宰相”号出动,却提议把行动推迟到明年上半年的关键所在。

    说明白点,就是想让梁夏帝国为“宰相”号的出击行动买单。

    单纯从海军的角度来看,这确实大有好处。

    道理就是,布兰皇家海军需要对付洛克海军的残余力量,需要在陆心海对付不算弱小的罗利海军,还需要在北夕落洋上对付迢曼海军,哪怕布兰皇家海军是全球第三,西大陆地区最强大的存在,也绝不轻松,肯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自然没办法在此后的几个月之内出兵梵炎洋。

    放眼全局,却没有任何好处。

    原因只有一个:罗利王国以迢曼帝国附属国的身份加入协约集团,其实是逼迫骆沙联邦倒向同盟集团。

    在某种意义上,罗利王国就是改变平衡的那个砝码。

    论军事实力与工业实力,迢曼帝国其实比骆沙联邦强大。

    一直以来,维系着西大陆战略平衡局面的,其实是西边的洛克共和国,即受洛克共和国牵制,迢曼帝国不敢把全部兵力用在东边,也就难以对骆沙联邦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优势。

    在洛克共和国完蛋之后,维系战略平衡的成了罗利王国。

    现在加上罗利王国,迢曼帝国就成了西大陆当之无愧的霸主!

    现实一点,之前计划用来对付罗利王国的80万大军会派往哪里?

    如果进军玄大陆的作战行动是由罗利军队承担,迢曼陆军的两百多万大军,以及动员起来的几百万军人的价值在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