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发现了“提康”级巡洋舰,就等于发现了航母战斗群。

    要说的话,这同样是纽兰海军的套路。

    此外,重型反舰导弹具有很强的自主攻击能力,只需要知道敌舰队的大致方位就能发起攻击。

    为了让攻击变得更突然,梁夏海军完全有理由让侦察机在发现了防空战舰之后,就转向返航。

    总而言之,登陆舰队遭到了攻击,足以证明梁夏海军把登陆舰队误当成了特混舰队。

    只是,斯塔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由梁夏海军发起的两波攻击,都非常犀利,不但有很强的战术突然性,攻击力度也不可低估。

    不说别的,运输船队在天亮之前就已覆灭。

    按最后的报告,包括8艘护航战舰在内的40余艘舰船,均在遭到攻击之后不久沉到了海底。

    就连4艘“基德”级驱逐舰都没顶住。

    不要忘了,这可是4艘“万吨”级大型驱逐舰。

    虽然满载排水量并没达到1万吨,而且编为驱逐舰,但是“基德”级的舰体跟“提康”级并无本质的区别,满载排水量接近9000吨,抗打击能力与生存能力都不差,肯定超过了民用船只。

    在设计上,“基德”级能够扛住2到3枚BGM…109B这类重型反舰导弹的打击。

    要说的话,“基德”的性能在纽兰海军的自用型号,即“斯普”级驱逐舰之上。

    结果却是,遭到攻击之后不到半小时,4艘“基德”级全部战沉。

    按照4艘驱逐舰发来的报告,都只被数枚反舰导弹命中。

    哪怕肯定得沉,这也太快了。

    显然,这只能说明,梁夏海军的反舰导弹,肯定要比外界推测的更加先进,威力也更加巨大。

    现在的问题是,梁夏海军的反击行动结束了吗?

    综合各方面的战报,基本上可以确定,两次反击总共出动了40架轰炸机,投射的导弹接近1000枚。

    显然,这绝不是梁夏军队的极限。

    不要忘了,梁夏空军有数千架轰炸机。

    哪怕需要为轰炸机提供支持,比如出动加油机,因此到底能够出动多少轰炸机,其实是由加油机决定,可是以梁夏空军的战斗力,再出动几十架轰炸机也不会有太大难度,至少不存在没办法克服的困难。

    果真如此,在西边某个地方,还有几十架挂满反舰导弹的轰炸机正在等待作战命令。

    关键还有,在干掉登陆舰队之后,梁夏海军肯定能发现,那并不是第51特混舰队,也就会重新安排侦查行动。

    或许,那些投射了反舰导弹的轰炸机,正朝第51特混舰队飞来。

    不过,更有可能是由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派出来的战斗机与侦察机。

    因为梁夏空军出动了加油机,所以这些舰载机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燃油不够使用。

    再说,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覆灭之后,舰载机飞行员肯定是复仇心切,会不惜代价的对付第51特混舰队。

    对斯塔克来说,现在需要考虑的,其实不是能否顶住梁夏海军的反击,而是会不会梁夏海军发现。

    换句话说,只要被发现,就肯定会被歼灭!

    不要忘了,第51特混舰队只剩下12架防空战斗机。

    虽然参与第二轮攻击行动的F…14B,仅损失3架,但是剩下的21架,要在9点半左右才能返回。

    要命的是,还得让4架A…6F挂上副油箱与伙伴式加油吊舱去迎接这些战斗机。

    因为所剩燃油不够返回舰队,所以就算知道舰队遭到了攻击,这些战斗机也没法加速飞回来。

    此外,就算及时返回了舰队,也需要用不少的时间为重新升空做准备。

    按照航空参谋所说,最快要在10点30分之后,才能够让这些F…14B升空巡逻。

    在此之前,第51特混舰队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之前出动的那12架F…14B。

    所幸的是,在安排一次空中加油之后,能够让这12架F…14B巡逻到12点。

    也就是说,第51特混舰队的防空力量在10点半到12点之间处于最理想状态。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只是拦截敌人的侦察机,12架F…14B已经够了。

    真正的问题是,在空中巡逻的6架E…2C当中,在天亮之前升空的3架在9点之前就得返回航母。在让另外3架顶上去之后,也需要在10点左右返航。最快要11点之后,才能重新安排预警机升空。

    也就是说,在10点到11点之间,只能依靠防空巡洋舰。

    要说的话,这是斯塔克一直在避免出现的情况。

    虽然电子侦察机同样能够探测到预警机发出的电磁信号,但是预警机的速度快,也就无法通过预警机所在方位,推测航母的位置。可是对防空战舰来说,那就不同了,尤其是充当防空支柱的巡洋舰。

    为此,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斯塔克格外强调。

    外围警戒由预警机负责,在遭到攻击之前,防空巡洋舰得保持无线电静默,最多对雷达进行预热,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立即启动。说得直接点,要在预警机发现来袭敌机,准确的说是攻击机群,防空巡洋舰才能启动雷达。

    正是如此,第51特混舰队才能够在12日夜间避开梁夏海军的巡逻机。

    此外,登陆舰队被发现,并遭受灭顶之灾,跟负责掩护的那艘“提康”级巡洋舰被发现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运输船队遭到攻击也跟负责掩护的“基德”级驱逐舰暴露行踪有关。

    可见,在10点到10点半的半个小时里面,第51特混舰队极易遭到攻击,而且基本上没有防卫能力。

    考虑到战斗机在紧急起飞后,需要大约30分钟才能飞到600千米外,所以在11点之前都是第51特混舰队的“脆弱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史密斯的意思,首先让F/A…18升空,准确说是让之前升空巡逻,以及完成侦查任务返回舰队的F/A…18分批出动,而且全都携带5具大型副油箱,把巡逻时间延长1个小时以上。

    虽然这些战斗机的制空能力会大幅度降低,主要是只携带了4枚空空导弹,而且只有2枚是中程导弹,但是能确保在11点之前,有足够多的战斗机在外围巡逻,并且拦截来袭的敌机。

    不过,这也意味着,第51特混舰队将丧失仅有的反击力量。

    至少在13日白天,第51特混舰队没办法发起有组织的进攻行动。

    斯塔克根本没多想,直接采纳了史密斯的建议。

    道理也很简单,在干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之后,已经没有值得对付的目标,也就不需要保留攻击能力。

    当务之急,其实是保住舰队,顶住梁夏海军发起的反击。

    不管怎样,至少在这个时候,斯塔克依然有那么一丝侥幸的念头。

    可惜的是,这个侥幸念头很快就被粉碎了。

    快到10点的时候,登陆舰队发来最后的报告。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抢修之后,最后1艘两栖攻击舰的舰长才宣布放弃努力,让官兵乘救生艇逃生。

    到此,6艘两栖攻击舰全部覆灭。

    在此之前,已有近20艘登陆舰先后沉没。

    即便是剩下的十来艘登陆舰,也很有可能在几个小时内沉没。

    其实,在损失了全部两栖攻击舰与综合登陆舰之后,登陆舰队已经是名存实亡,纽兰海军丧失了两栖投送能力。

    也许,依靠征用的民船,能支持第1陆战师打下中转岛。

    可问题是,没有登陆舰队就肯定无法攻打其他岛屿,更不要说夺回霍瓦依群岛。

    在登陆舰队遭到攻击的时候,斯塔克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意识到,这或许是梁夏海军的真实目的。

    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交换纽兰海军的登陆舰队!

    虽然在战术上很不划算,但是在战略上却有巨大的价值。

    稳住战线之后,剩下的就是争夺制海权的战斗,也就更加容易发挥出梁夏海军,特别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战斗力。

    关键还有,在进攻无望的情况下,纽兰海军就算夺得制海权,也难有寸进,到最后还是得退回去。

    现在,登陆舰队完蛋了,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吗?


………………………………

第198章 投桃报李

    被盯上的,不止是登陆舰队。

    10点过,也就是在收到登陆舰队覆灭的消息之后不久,在舰队东边出现了一队不明身份的战机。

    在收到消息的时候,斯塔克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至于舰队司令部的那些参谋,包括史密斯在内,全都吓傻了。

    难道是CIA提供的情报有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没有在2000多千米之外?

    不过,这个担心很快就被打消了。

    从东边飞来的不是敌机,而是来自第52特混舰队按斯塔克的命令,派来的12架防空战斗机。

    只是,情况算不上乐观,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

    第52特混舰队没有回复由斯塔克下达的命令,就是因为已经被梁夏海军盯上,不想因为回复命令而暴露行踪。

    在12日深夜,准确说是13日凌晨的时候,不断有梁夏海军的巡逻机出现在第52特混舰队附近,按斯塔克拟定的战术,第52特混舰队一直依靠部署在外围的预警机指挥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没动用防空战舰,而且扩大了外围拦截的范围,也就是尽最大努力隐藏了自身的行踪。

    只是,在快天亮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除了来自南面的巡逻机之外,出现了一些飞行速度更快,目标特征更加微弱的敌机,而且全都是来自东边。

    毫无疑问,那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出动的侦察机。

    要命的是,还不是一般的舰载侦察机。

    按E…2C获取的目标特征信号,那些敌机确实是“攻…5”,可是梁夏海军的“攻…5CZ”电子攻击机由“攻…5”发展而来,RCS特征与“攻…5”没有太大的区别,很难在几百千米之外分辨出来。

    关键就是,那些侦察机没有径直向西飞行,采用Z字型折返搜索航线。

    这是电子攻击机在搜索状态之下,通常采用的飞行线路。

    因为不是径直飞向目标,所以不存在直接冲进防空网的问题,而且保持较远的距离,还能引诱敌人的防空雷达开机。

    关键还有,像“攻…5CZ”这类电子攻击机,主要依靠的是电子战吊舱,而且通常挂在翼下重载挂点上,因此在侧面朝向敌人防空阵地,能够获得最远的探测距离,以及最佳的探测精度。

    这下,第52特混舰队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如果是侦察机,问题还不大,毕竟舰载机在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都会带上几具大型副油箱,以获得足够远的航程,因此通常只携带一具专用侦查吊舱,执行电子侦查任务的能力相对有限。

    其实,大部分舰载机都没有办法使用专门的电子战吊舱。

    那么,在遇到舰载侦察机的时候,旗舰还能够跟在外围巡逻的预警机保持联系,在战术层面上做出部署与调整。

    在电子攻击机面前,这就是自寻死路!

    当时,负责外围警戒的E…2C在大约350千米的距离上,对那些敌机的身份做出了大致判断,认定是威胁巨大的电子攻击机,而这架E…2C距离“纽兰”号大约600千米,飞行高度在8000米左右。

    这个相对位置,意味着,“纽兰”号与E…2C进行通信联络的时候,发出的电磁信号肯定会被梁夏海军的电子攻击机截获。哪怕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攻…5CZ”最多能测出电磁信号的大致方向,很难测出准确的距离,可是对梁夏舰队来说,发动进攻需要的,也就只是纽兰舰队的大致方向。

    不要忘了,霍瓦依群岛就在南面。

    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派出的舰载机,在完成攻击之后无法返回舰队,也能飞往霍瓦依群岛,或者是得到部署在海军航空站或者空军基地的加油机支持。事实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未必会在乎舰载机的损失。哪怕参与攻击的舰载机全都完蛋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能够就近获得岸基航空兵的补充。

    不要忘了,梁夏海军的岸基航空兵其实是上岸的舰载航空兵,装备的全是货真价实的舰载机。

    此外,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遭到打击之后,梁夏海军还有别的选择吗?

    在那些电子攻击机出现之前,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就已经遭到首轮攻击,而且有一艘航母遭到重创。

    显然,梁夏海军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要发现了第52特混舰队,哪怕需要承受巨大的作战损失,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会在第一时间发起进攻。

    其实,这或许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安排电子攻击机执行侦查任务的原因。

    在此之前,差不多整整一个晚上,梁夏海军出动了上百架巡逻机,都没有能够突破纽兰舰队的外围防空网。

    要想找到纽兰舰队,就只能使用其他侦察手段。

    正是如此,在天亮之前,第52特混舰队进入到无线电静默状态,关闭了包括电台在内的所有无线电设备。

    准确的说,其实是让电台只接收信号。

    所幸的是,在部署任务的时候就针对这类情况做了安排,主要就是让巡逻的预警机自行做出决断。

    其实,这也是最麻烦的地方。

    接下来的拦截行动证明,梁夏海军出动的不止是电子攻击机,还有舰载预警机!

    在发现那些电子攻击机之后,该方向上的E…2C就立即召唤了防空战斗机,引导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

    可惜的是,在防空战斗机试图逼近的时候,被梁夏战斗机的雷达锁定。

    也就是说,那些梁夏战斗机在E…2C的探测范围外活动。

    关键就是,在其后方肯定有“指…6C”。

    道理也很简单,“战…9B”不会让火控雷达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且火控雷达发出的电磁信号在几百千米外就会被预警机截获。只有在己方预警机支持下,战斗机才能及时准确的用雷达照射来袭敌机。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F…14B没能逼走那些电子攻击机,反到在遭到“战…9B”照射之后转向撤离,避免在不利情况之下与之交战。

    其实,在这边活动的F…14B也就只有4架。

    别说全部完蛋,哪怕只损失2架,都会导致防空网出现漏洞。梁夏战斗机引而不发,或许就是在等待机会。

    总而言之,那2架电子攻击机就如同付骨之蛆。

    受此影响,第52特混舰队不但没法回复斯塔克的命令,也不敢立即执行命令。

    道理也很简单,只要外围防空网出现漏洞,第52特混舰队就会暴露行踪,接下来就会遭到攻击。

    以当时的情况,这是必然的结果。

    关键就是,在舰队东部活动的那架E…2C,必须在9点之前转向返航,不然就没办法回到航母上。

    可问题是,在电子攻击机的监视之下,预警机转向返航,等于暴露舰队的方向。

    提前派预警机过去?

    第52特混舰队需要照顾到4个方向,却只有2艘航母,可用的预警机才6架,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预警机可用。

    按照安排,替换的预警机要在8点15分才能起飞,在9点15分左右赶到。

    也就是说,之前那架预警机得在返航的前15分钟里面,继续用雷达监视在东边活动的敌机。

    关闭雷达?

    对于最快速度超过2。5马赫,能够在3分钟之内达到最快速度的“战…9B”来说,15分钟能飞行500千米!

    即便是“攻…5”也能飞行200多千米。

    显然,在9点前后,第52特混舰队就会暴露行踪,然后就将遭到梁夏舰队的打击。

    那么,自然得把战斗机留下执行舰队防空任务。

    自己都保不住,拿什么去掩护第51特混舰队?

    只是,局面并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在8点半左右,那些梁夏战机突然转向飞走了!

    大概是没有找到突破的机会,或者是燃油即将耗尽,在第52特混舰队已经着手准备防空作战的时候,之前一直在E…2C探测区域边缘徘徊的那2架电子攻击机突然转向,并且迅速飞出了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此后,预警机还指挥2架F…14B前去追击,也没遇到梁夏战斗机。

    正是如此,在9点之前,第52特混舰队按照斯塔克下达的命令,让12架F…14B前去支援第51特混舰队。

    只是,紧张局面并没有结束。

    也就在这些战斗机出动之后不久,梁夏海军的侦察机又飞了回来,还同时出现在3个方向上。仿佛猜到了第52特混舰队所在的方位,或者是有了一个大致判断,这些侦察机是同时从东北、东面与东南发起冲击。

    所幸的是,全都是普通的侦察机。

    不过,这足以证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在第52特混舰队东边,而且急切的想找到在该方向活动的纽兰舰队。

    其实,在外围活动的预警机与战斗机,也足以证明在附近有一支纽兰舰队。

    大概在9点15分左右,第一场空战打响。

    规模不大,F…14B在拦截梁夏海军的侦察机的时候,遭到“战…9B”的攻击,然后双方隔着100多千米,各自发射了几枚远程空空导弹。因为都不想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梁夏海军的侦察机转向撤离之后,F…14B主动退了回去,没有跟“战…9B”纠缠,双方自始至终都没有进入目视范围之内。

    受此影响,第52特混舰队依然保持着无线电静默。

    关键就是,没有人能够保证,在那些侦察机与战斗机的后面,没有挂着电子战吊舱的电子攻击机。

    在理论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总共有24架“攻…5CZ”。

    之前到来的最多就只有8架。

    还有16架电子攻击机可用,哪怕是分成两个批次,每一批都有8架,足以在每个方向投入2架。

    其实,“攻…5CZ”通常都是以双机编队执行任务,基本上不会单独活动。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梁夏舰队很有可能已经调整了侦查战术,试图通过侦察机与战斗机进行快速冲击,让纽兰舰队进入战斗状态。在防空战舰启动雷达之后,就会被跟在后面的电子攻击机发现。

    要说的话,这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战术。

    结果就是,在派出了支援第51特混舰队的防空战斗机之后,第52特混舰队依然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

    不过,能肯定的是,第52特混舰队没有遭到攻击。

    用领队长机飞行员的话来说,第52特混舰队肯定会在遭到攻击之前打破静默,因此只要还处于静默状态,那没有遭到攻击。

    只是,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肯定在第52特混舰队东边,而且已经进入到战斗状态,正在全力以赴搜寻第52特混舰队。按斯塔克的战术,第52特混舰队最多还能够坚持几个小时,准确说是到下午2点左右。这就是,执行外围防空任务的舰载机得在此之前返航,舰队的外围防空网将由此出现漏洞。

    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保持足够高的侦查强度,就肯定能发现第52特混舰队。

    不说别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有3艘航母,第52特混舰队只有2艘。

    再说,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还能够依靠部署在霍瓦依群岛的岸基航空兵。

    不出所料,在昨天晚上出动的那些巡逻机,最快能够在下午再次出动,而且会根据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上午进行的搜索行动,缩小搜寻海域的范围,也就有更大的概率找到第52特混舰队。

    在理论上,其实不用找到第52特混舰队。

    只要梁夏海军持续缩小搜索范围,那么在傍晚之前,就能够根据之前的搜索行动推测出第52特混舰队的大致方位、哪怕不会太精确,也足够让舰载航空兵发起攻击,至少知道该让攻击机群朝哪个方向飞行。

    也就是说,第52特混舰队最多能够撑到傍晚。

    此后就会遭到攻击。

    能否顶住,不止要看自身的表现,还要看第51特混舰队能不能及时提供支援。

    道理也很简单,第52特混舰队的那几十架F…14B一直在以最高强度出动,整个白天折腾下来后,哪怕战斗机还能升空,飞行员也会疲惫不堪,作战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肯定需要第51特混舰队提供支援。

    其实,这也是领队长机飞行员带来的主要消息,或者说第52特混舰队派了12架战斗机过来,也就是希望斯塔克会投桃报李,在渡过难关之后为第51特混舰队提供掩护,帮助其渡过劫难。

    对于第52特混舰队提出的请求,斯塔克没有拒绝,不过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理由就是,第51特混舰队还没渡过难关。

    用斯塔克的话来说,只要能够坚持到傍晚,第51特混舰队肯定会派战斗机为第52特混舰队提供掩护。

    在此之前,肯定得以第51特混舰队为重。

    只是,真的能够撑到傍晚吗?


………………………………

第199章 自欺欺人

    “不管怎么样,还是有取胜希望。”

    虽然斯塔克没有说出来,但是在收到登陆舰队遭到攻击,特别是覆灭的消息后,他的情绪就变得非常低落。

    斯塔克的心思,史密斯早就猜了出来。

    在来到第51特混舰队,到作战部担任高级参谋的时候,史密斯就意识到,斯塔克选了一条绝路。

    不过,这也是唯一能达胜利终点的路,只是十分坎坷与凶险。

    道理也很简单,斯塔克不但要攻占中转岛,以此收复整个霍瓦依群岛,还得在舰队决战当中取胜。

    要命的是,必须是完胜。

    不但要击败强大的梁夏舰队,还要把损失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能对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按照计划,能接受的最大的损失仅仅是丢掉第52特混舰队。

    第51特混舰队必须得完好无损。

    关键还有,登陆舰队也要保持足够的作战能力。

    要以军事价值为准,登陆舰队的重要性还在第52特混舰队之上,毕竟在夺得了制海权之后,就算没有第52特混舰队,也能在第51特混舰队的支持下发起登陆作战行动,而没有登陆舰队,就什么都做不了。

    显然,这也是斯塔克让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分道扬镳的关键所在。

    哪里想到,登陆舰队竟然成了第51特混舰队的替死鬼。

    现在的问题是,就算保住了2支特混舰队,攻打中转岛的行动也会以失败收场,更别说是夺回霍瓦依群岛。

    那么,就算在海战当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又有什么用?

    虽然梁夏海军在遭受重创后,肯定会收缩防线,保住仅存的兵力,避免在战略层面上丧失主动权,但是梁夏海军在霍瓦依群岛苦心经营数十年,哪怕海运航线被切断,也能够依靠储备的物资坚守几个月。

    在几个月之后,将面对拥有十几艘航母的梁夏舰队。

    显然,就算第51特混舰队与第52特混舰队在这场海战当中全身而退,也没法在下一场海战当中高奏凯歌。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没法迅速拿下霍瓦依群岛,至少让守军丧失作战能力,在海战中取得的胜利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理智一点,此时的正确选择,其实是全速撤退。

    保住2支舰队,哪怕退回本土西海岸,也能够依靠本土继续作战,不至于因为没有舰队可用而丧失主动权。

    可惜的是,这也是最无法接受的选择。

    撤退,意味着放弃战略进攻,意味着放弃即将到手的中转岛,意味着放弃几十年来一直努力争取夺回的霍瓦依群岛。

    当然,也等于承认在战略上遭遇惨败。

    不管是斯塔克,还是远在华城的那些政客,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纽兰共和国才参加这场大战,这不过是第一轮进攻,就这么放弃,难道指望在今后反败为胜?

    毫无疑问,这就是斯塔克为难的地方。

    “你觉得我们还有希望?”

    斯塔克突然反问了一句,反到让史密斯感到很意外,毕竟他只是在宽慰斯塔克,没有讨论这个话题的意思。

    只是,斯塔克并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少校军官。

    “虽然损失了登陆舰队,但是我们征用了大量民用船只,不少能充当登陆舰艇使用。比如很多滚装货轮能够搭载包括主战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还有很多平底运输穿能够执行抢滩登陆任务。”

    “全都是民用船只。”

    史密斯咬咬牙,又说道:“在打下中转岛之后,可以通过加强战略轰炸的方式,对付其他岛屿的守军。在下一轮进攻中,我们肯定得避重就轻,选择一座有价值,攻打难度相对较小的岛屿。”

    “比如……”

    “霍努岛西边的考爱岛。”

    斯塔克的眉头跳了几下,在沉思一阵之后,才微微点了点头。

    在群岛东部的几座面积较大的岛屿中,考爱岛算得上是条件最为优越,不过也是防备最为松懈的岛屿。

    关键就是,离霍努岛实在太近了。

    虽然在上一次全球大战期间,梁夏海军在此建造了大量军事设施,包括一座能容纳数十万官兵的军营,按照当时的计划,如果得攻打纽兰本土,充当先头部队的陆战队将以此为大本营,但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梁夏海军首先放弃的也就是考爱岛,毕竟没有必要在两座相邻的岛屿上同时兴建军事基地。

    此外就是,霍瓦依群岛距离纽兰本土足够的远。

    至少在大战结束之后的那个年代,没有人相信,已经被打垮了的纽兰海军能反攻霍瓦依群岛。

    梁夏海军选择了霍努岛,没有选择考爱岛,还因为考爱岛上缺乏天然良港。

    要说的话,因为岛屿外面全是礁石弥补的浅滩,修建人工港的难度都非常巨大。

    只是,在此后的20多年里,考爱岛一直是军事管制区,准确说是被梁夏海军当成了实战训练场。

    在此期间,梁夏海军不但让舰队、航空兵与陆战队在此进行实战训练,还将其当成了测试先进武器的靶场。要说嘛,主要就是在大战期间,梁夏海军转移安置了该岛的原住民,还将该岛划为军事管制区。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波伊战争结束之后。

    在原住民的抗议下,特别是得到了纽兰联邦当局的支持,梁夏当局不得不做出让步,让海军交出了考爱岛的管制权,解除了军事管制状态,并且陆续安排当年被强制转移的原住民返回故土。

    为了改善形象,梁夏当局把考爱岛当成霍瓦依群岛的“示范区”加以精心打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