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是海陆双相强国。

    此外,还不能忽视梁夏帝国的发家史。

    虽然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帝国,但是按崛起时间计算的话,梁夏帝国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新兴强国。严格说起来,在宪改之后,梁夏帝国才基本上达到列强的水准。布兰王国建造战列巡洋舰的那一年,宪改才过去三十多年。才短短三代人的时间,梁夏帝国的“霸权”根本就算不上牢固。

    跟西方列强比,梁夏帝国的海外利益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集中在炎海周边的西东望洋地区与梵炎洋周边的偏远地带。

    此外,梁夏帝国主要通过结盟等方式,跟其他受到西方列强敌视的老牌帝国进行合作来获取、维护与扩张自身利益。

    最典型的,就是跟忒尔帝国的全方位伙伴关系。

    正是如此,在主要活动区域,核心势力范围内,帝国海军能够轻易获得维护海权的基本手段,比如要塞级海军基地。

    广泛,而且紧密衔接的海外基地,成了帝国海军对外扩张的一大特色。

    那么,需要为保护海运航线而担忧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面,帝国海军所做的,其实就是在各主要海外领地修建要塞式海军基地,并且派驻一支足够强大的地方舰队,确保在战争时期能为强大的主力舰队提供保障与支持。

    依靠这些基地,足够保护帝国的海外利益。

    此外,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些所谓的“海外利益”其实是在实现政治、安全与外交目的的过程中所造成的负担。

    说得直接一点,更多的是在付出,而不是获取。

    如此一来,在战争时期,帝国更应该抛弃这些负担,哪还有理由耗费巨资建造保护这些负担的战舰呢?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耐心等了好几年。

    在这几年当中,布兰皇家海军先后造了三艘“无敌”级与三艘“不倦”级,其第三种战列巡洋舰,也就是“狮”级也已开始设计。布兰皇家海军的死敌,迅速崛起的迢曼海军在完成了最后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的建造之后,也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启动了两级三艘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当时有情报现实,因为经济与贸易等方面的矛盾,跟帝国离心离德的狭夷皇国都动了心思,打算花重金从布兰王国订购战列巡洋舰,用来保护两条长度超过一万千米的海运航线。

    其实,关键是最后一条。

    狭夷皇国打算购买战列巡洋舰的情报,着实刺激了帝国海军。

    再怎么样,也不能被曾经的属国比下去吧!

    帝国新历69年初,春节过后的二月下旬,帝国论议两院通过了一项特殊预算,在该财年度为海军提供一百五十万金元专项拨款,由海军司令部发出招标书,正式启动代号“甲型乙类”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如果能够在财年度内完成,还将拨付三百五十万用来启动建造工作。

    可见,这是真的着急了!

    其实,这也跟当时的大背景有关。

    虽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谈论战争的事情,但是到帝国新历69年初,已经没多少人怀疑和平的珍贵性了。

    一系列的国际事件,特别是两大集团,由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骆沙帝国为主的同盟集团,以及由梁夏帝国、迢曼帝国与忒尔帝国为核心的协约集团,基本上固定成型,大战肯定是无法避免。

    再不加强军备,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所幸,帝国海军是早有准备。

    虽然帝国海军对战列巡洋舰并不感冒,但是对“快速主力舰”却很有兴趣,或者说正对胃口。

    关键就是,如果能够切实的保护海运航线,或许就能让“负资产”变成“正资产”。

    为此,在布兰王国等列强大刀阔斧的建造战列巡洋舰的时候,帝国海军一直在资助几家规模较大的舰船设计院,让其研究有没有建造“防护型快速主力舰”的可能性,以及存在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

    研究的结果是,肯定能建造,关键就是帝国海军未必买得起。

    结果就是,从新历64年到69年,足足研究了五年,都没研究出一个能让海军接受的结果来。

    其实,也就是在这五年里面,帝国海军完成了技术积累。

    虽然以当时的技术,根本造不出帝国海军理想之中的快速战列舰,但是像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构成的先进动力系统,350毫米四十五倍径身管的大口径舰炮,表面渗碳装甲钢等新设备与技术的出现,为建造战列巡洋舰提供了巨大帮助,也让帝国海军以极高的起点加入了这场军备竞赛。

    当年,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也就在帝国海军拿到拨款后数月,布兰皇家海军第三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狮”号在德文波特海军船厂开工。几乎在同一个月,帝国海军获得了由情报机构送来的“狮”级的设计图。

    与之前的两级,也就是“无敌”级与“不倦”级比,“狮”级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四座双联装装炮炮塔全部沿战舰的中线布置,从而有效提高了侧舷火力,还增强了开火时的稳定性。

    只是,也并非尽善尽美。

    为了提高中弹后的生存能力,避免被一枚炮弹摧毁整套动力系统,“狮”级把第三座主炮炮塔放在二号与三号烟囱之间,用主炮弹药库隔开前后锅炉舱,并且在该部位设置了横向隔断。

    这样的设计有用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正是如此,帝国的舰船设计院提前对“狮”级的缺陷进行了总结,然后开始设计帝国海军的第一种战列巡洋舰。

    因为时间相当紧迫,所以在当年年底,帝国海军就草草的走完了招标流程,选择了刺州舰船设计院的方案。在完善细节设计之后,帝国海军在新历70年二月初,准确说是在春节前批准了刺州舰船设计院递交的完整方案。此后按照招标时做的约定,分别跟刺州造船厂与浦州造船厂签署了各采购一艘的建造合同。

    因为带有实验性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只建造两艘。

    跟“狮”级比,该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了“2加2”的主炮炮塔布局,把位于舰体中部的第三座主炮炮塔挪到了尾部。只是为了充分利用长度超过两百米的舰体,还得控制战舰的重心高度,也就只能拉开两座尾部主炮炮塔的间隔距离,并且把两座炮塔都置于首甲板之上。

    由此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因为被四号炮塔遮挡,所以三号炮塔的两门主炮无法向正后方开火,其实是无法进行直射。哪怕是进行跨越射击,也会对四号主炮炮塔顶部的瞄准镜产生干扰。

    其实,这个设计特点也证明,该舰并没有参照“虎”号,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

    受到军备竞赛刺激,而且帝国海军已经明确提出会建造更多的战列巡洋舰,所以两艘战列巡洋舰都在当年年底下水,而且在新历71年的4月30日同时完工,在同一天交付给帝国海军。

    当时,在为两艘战舰命名的时候,还闹出了一段小插曲。

    按照传统,帝国海军的主力舰由皇帝御赐舰名,而且一般使用先皇的年号,或者是重要皇室成员的头衔与名讳,或者是为帝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先烈,或者是历史名人,而这些名称有鲜明的皇室色彩。

    这两艘战舰是主力舰吗?

    当时,帝国海军总司令没有奏请御赐舰名。

    照这么说,应该归入巡洋舰行列,按巡洋舰的命名原则,也就是用某座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可是,这根本说不过去。

    在建造的时候,帝国海军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申请经费,论议两院同样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拨款。

    现在,造出来的却是一艘巡洋舰,怎么说得通?

    那些从不嫌事小的记者,肯定不会在乎这两艘战舰有多么的巨大,而且通过报纸获得新闻的民众,肯定不会去实地考察。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司令部出台了临时的战舰命名规章,用帝国境内主要河流为战列巡洋舰命名。

    毫无疑问,首先采用的肯定是从帝都郊外流过,跟护城河相连的冀河。

    按照南北交替原则,第二艘用帝国南部地区流经行省最多的河流,也就是桂江。

    对这两艘战舰,帝国海军是相当满意。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75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15。5米

    水线长度:205米

    型宽:28。2米

    吃水:8。5米

    定员:880人

    动力

    锅炉:24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9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29节

    燃油:3500吨

    续航力:5000海里/12节

    武备

    主炮:8门350毫米/L45型(4×2)

    副炮:16门130毫米/L35型(16×1)

    高射炮:4门100毫米/ L40型(4×1)

    防护

    主装甲带:250~100毫米

    装甲隔舱:120~80毫米

    甲板:75~50毫米

    炮塔:250毫米(正面)

    炮座:200~100毫米

    司令塔:250~200毫米

    主要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狮”级!

    正是如此,在“冀河”号与“桂江”号服役后,帝国海军一下拥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

    “冀河”级的强大,归根结底其实是率先采用燃油锅炉。

    只是,“冀河”级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舰尾两座主炮炮塔的布局方式就饱受诟病,还有在当时已经落伍的四十五倍径350毫米舰炮。也正是如此,在“冀河”级下水的那年,帝国海军就启动了下一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并且明确提到了,必须解决“冀河”级上的缺陷。

    有趣的是,在要不要建造更多战列巡洋舰的问题上,帝国足足犹豫了两年。

    也就在此期间,两艘“冀河”级形成了战斗力,而且在两次舰队演习,以及在海外领地的日常巡逻中,展现出了其他任何一种战舰都不具备的能力,可以说是速度与火力的完美结合体。

    至于防护,和平时期谁会在乎呢?

    正是“冀河”级的出色表现,让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战列巡洋舰的价值。
………………………………

第97章 迎难而上

    炎海东北,足岛海峡的南部海域,“帝都”号舰队航母。

    太阳已经落到海天线上,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飞行甲板上,航空勤务部门的官兵还在忙碌。

    北面,一支庞大的机群正在接近。

    不是敌机,是从内陆机场赶过来的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的舰载机。

    李铭博把晚餐,也就是一个夹了两块牛肉的特大号汉堡包送来的时候,第一批舰载机已经进入了着舰航道。

    在饮食习惯上,帝国海军倾向于西餐。

    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西餐的制作方式更加简单,吃起来方便,热量也更高,非常适合日常作业强度很高的海军官兵。

    拿汉堡包来说,一个能管大半天。

    如果条件允许,厨师也会烹制一些符合大家口味的菜肴。

    “有没有新的消息?”

    在白止战问出来后,李铭博只是摇了摇头。

    白止战没多问,忍不住叹了口气。

    十天之前,他没有返回第一航空特混舰队,而是跟着李云翔去了刺州,登上了刚刚完成维修的“帝都”号舰队航母。

    随后,白止战晋升海军准将,担任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临代司令官。

    此外,他还兼任第一航空特混舰队临代司令官。

    这不是白止战自己做的选择,而是猜拳的结果。

    离开帝都之前,新任海军总司令刘长勋把一个难题丢给了白止战与刘向真。

    谁去澄江港指挥特混群?

    当然,另外一个就得去刺州接管刚刚形成战斗力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刘长勋没有直接安排刘向真去澄江港,已经给足白止战面子,毕竟刘向真原本就是南方舰队的人。

    出于公平,刘向真提议猜拳。

    白止战也很够意思,提出一次定胜负,如果他输了或者平局,都是由刘向真去澄江港指挥特混群。

    结果,两人都出的剪刀。

    至于让白止战保留第一航空特混舰队临代司令官的头衔,其实是出于保密需要,即不能因为人事变动走漏消息。

    正是如此,第一与第二航空特混舰队组成的特混群归刘向真指挥。

    由白止战指挥的是以两艘“帝都”级舰队航母为核心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这也是帝国海军的新锐力量。

    两艘航母,即“帝都”号与“陪京”号都在去年年底交付给海军,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全部的训练科目。

    关键就是,这两艘按照“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标准建造的舰队航母,为了达到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用了很多新技术与新设备,产生了很多在设计时根本没考虑到,也没办法预知的问题。

    按照计划,这两艘航母都应该在明年的六月底之前加入战斗序列。

    和平时期,多两艘航母与少两艘航母,对海军来说,其实没什么关系,毕竟用到航母的主要是每年一度的舰队演习。

    随着局势恶化,这两艘航母的价值体现了出来。

    不要忘了,狭夷海军已经获得两艘“瑞和”级,连东望洋对岸的纽兰海军也有足足五艘大型舰队航母。

    “龙江”级的战斗力再强大,也很难以少胜多。

    所幸,配属给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舰载航空兵早已完成训练,其中三分之二的飞行员是来自另外两支航空兵联队的老手,即便是新手,也在航校学习与训练了好几年,很多还参加过历年的舰队演习。

    其实,对帝国海军来说,飞行员一直不是主要问题。

    根据民间机构统计,通过举办国际飞行竞速比赛等方式,支持与鼓励航空产业,所以帝国民间飞行员数量在二十万以上,为全球之最,而且大部分飞行员的年纪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

    战时,这些民间飞行员就是海军与陆军航空兵的预备队!

    保守估计,帝国能够在一年之内动员五万名飞行员,组建上百支联队规模的战术航空兵部队。

    至于飞机,那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早在去年,帝国海军就组建了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订购了上百架舰载机。到今年,帝国海军还以训练损失的名义,申请了一笔额外经费,找几家厂商额外订购了足够组建两支舰载航空兵联队的舰载机。订购的作战飞机总共达到了三百六十架,其中的三百架已经在十二月之前交付给海军。

    只是,也不是说第三航空特混舰队什么都不缺。

    要说,缺防空战舰!

    虽然快速战列舰配属给作战舰队,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都在特混舰队里面,专门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

    快速战列舰的价值,在历年的舰队演习中都得到了证实。

    正是如此,早在三年前,也就是因为狭夷皇国不肯缔约,使得由“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催生的“海军长假”必然寿终正寝,帝国海军就决定建造全新的快速战列舰,应对其他列强的威胁。

    因为条约还没作废,所以新式战列舰在设计的时候就受到了严格限制。

    当然,帝国海军需要的只是“快速”,因此对具体性能也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等到条约作废,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建造订单,由浦州海军造船厂与刺州海军造船厂各建造一艘。

    这是为了给造船厂练手,因为帝国海军在整个条约期间都没有建造战列舰!

    两艘条约型快速战列舰均在今年年初下水,虽然在上个月都已交付给海军,但是暂时配属给本土舰队。按惯例,这两艘战舰在完成了全部训练之后,会举行入列仪式,到时候才会考虑怎么分配。

    因为战争已经爆发,所以很可能会分配给特混舰队。

    只是现在,那两艘战列舰还在桅樯港里面。

    对了,李杰与金洪在年初被本土舰队召回,就是回去替换两位监造长,担任两艘战舰的临代舰长。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没有快速战列舰,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的是重巡洋舰。

    重巡洋舰能跟快速战列舰比?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只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总不能说,因为没有快速战列舰提供防空掩护,就让第三航空特混舰队躲在足岛海峡里看热闹吧!

    决定胜负的是航母,不是战列舰!

    其实,白止战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跟刘向真猜拳的时候,他出的剪刀,故意把肥差让给了刘向真。

    什么意思?

    两人又不是第一次猜拳。

    以往,刘向真第一次出拳要么是剪刀,要么是石头。

    只要白止战出剪刀,那就肯定赢不了。

    在白止战吃掉半个汉堡包的时候,第一架舰载机已经落到飞行甲板上,是一架腹部挂着副油箱的“飞鱼”。
………………………………

第98章 围追堵截

    回收几十架舰载机,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从六点三十分开始,快到八点的时候,最后一架“台风”才降落到飞行甲板上,还差点撞上停在飞行甲板前端的舰载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回收舰载机的时候,只能用飞行甲板前端的升降机。因为运送速度不够快,所以很多来不及送入机库的舰载机,就只能停放在飞行甲板的前端。不止帝国海军的航母,而是所有的航母都有这个问题。要不然,狭夷海军与布兰海军也不会想出增加几层甲板的办法。

    司令舰桥里面,十几名参谋已经各就各位,李铭博跟电讯军官在一起。

    白止战进来时,李铭博朝他点了点头,又吩咐了电讯军官几句后,才走了过来。

    “刚刚收到的,论议两院已经在全体紧急会议上通过了由首辅提交的宣战声明,而且没一名议员反对。”

    “预料之中的事情。”

    “还有半小时,要不要先讲几句?”

    白止战瞪了李铭博一眼,觉得这个老哥是越来越调皮了。

    当然,在这个时候还能够保持如此乐观开朗的心态,那是非常宝贵的优秀品质,肯定不能泼冷水。

    “南方舰队那边有没有消息?”白止战不想开玩笑,也就转移了话题。

    “还是下午的那些,没有新战报。”

    白止战苦笑着叹了口气,还用力在额头上揉了几下。

    “我去给你泡一杯咖啡。”

    “别加糖。”

    李铭博点头答应了下来,他也很清楚,白止战现在非常烦躁。

    其实,也不能怪白止战。

    下午四点左右,南方舰队司令部发来电报,特混群遭到攻击,“岭河”号已经战沉,“横江”号也危在旦夕。

    此外,还在战斗中损失了两百多架舰载机!

    虽然按照报告,取得了击沉三艘狭夷航母,击落一百多架敌机的战绩,但是如此惨重的损失,简直是触目惊心。

    此战之后,特混群还能继续战斗?

    按照电报里提到的,特混群已经重新做了编组,刘向真已转移到“龙江”号上,将继续指挥舰队作战。

    到了傍晚,南方舰队司令部再次发来电报。

    根据最新侦查报告,对战果做了修正,只击沉两艘狭夷航母,另外两艘航母正在全速向南珠群岛方向航行。因为已经超出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而且特混群没有剩下多少还能执行打击任务的舰载机,所以没有发起第三轮攻击。关键是,现在有理由相信,狭夷海军的第五航空战队在东望洋。

    此外,已经确认在逃逸的两艘航母中,有一艘是“加禾”号,而且遭到了重创。

    至于另外一艘,有很大可能是“飞隆”号,因为按照之前的战报,击沉的那艘舰岛在左舷的是“赤诚”号。

    也就是说,机动舰队很有可能只有一艘航母还有战斗力。

    关键,机动舰队同样没有剩下多少舰载机。

    除非纽兰联邦暗中相助,开放南珠国领空,提供中转的机场,狭夷海军才能让在南珠海的航母向机动舰队补充作战飞机。

    这些都是小事,暂时还不用担心。

    虽然第五航空战队完好无损,但是没编入机动舰队,就已经证明,该战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要说的话,那两艘航母最多充当舰载机的中转平台。

    此外,机动舰队很有可能在夜间,也就是脱离接触之后向南转向,绕过南珠国,从南面的某条海峡返回东望洋。

    冒险北上?

    哪怕高野是货真价实的疯子,除非脑袋被门板夹了,不然绝不会主动过来送死!

    往北,也就只有双车海峡能够进入东望洋,而双车海峡在足岛的南面,南北最大宽度还不到三百千米。如果狭夷舰队走这边,根本不需要出动航空特混舰队,动用部署在足岛的作战飞机就够了。

    夜间突围?

    一个晚上,十来个小时,战舰全速航行也就是能跑五百千米,根本逃不出轰炸机的打击范围。

    当然,也可以选择帖着南珠国的领海航行。

    只是,那边肯定是重点监视海域。

    关键还有,双车海峡里面就那么几条航道,派几艘潜艇就能封锁,而且潜伏的潜艇对大型战舰有致命威胁。

    从这个角度看,开战后的第一轮交手已经就此告一段落。

    随后由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把这场海空大战最后的句号变成了逗号,或许是段号。

    就在下午,停泊在狭夷西部长泣军港的第三航空战队的两艘小型舰队航母,在十多艘战舰的陪同之下离港。

    关键就是,这两艘航母都是“满载”出港。

    准确的说,其实是在飞行甲板上摆满了舰载机,空出来的甲板长度只能让轻巧的战斗机起飞。

    虽然没有提到两艘轻型舰队航母搭载的是些几种舰载机,但是很明显,狭夷海军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

    要继续打,还是去接应机动舰队?

    后者的可能性明显更大一些。

    此外,海军司令部明确命令,力求全歼进入炎海的狭夷舰队,争取歼灭狭夷海军的航空战队。

    虽然命令留有余地,没把话说死,但是能写进电令,表明这就是基本目标。

    白止战的任务就是盯死双车海峡!

    简单的说,如果狭夷舰队从双车海峡溜走,白止战就要承担全部责任。

    当然,有一个前提,即纽兰联邦没有正式参战。

    如果纽兰联邦宣布参战,或者以实际行动参战,肯定得另当别论。

    只是,白止战并不担心纽兰海军,因为在西东望洋,纽兰海军能够动用的,战斗力最强的也就是两艘重巡洋舰。至于威胁巨大的舰队航母,全都部署在东望洋的对岸,以及位于东望洋中部群岛上的军港。

    关键还有,特混群在重新编组后,会以第一航空特混舰队为主力,追击向南珠国逃逸的狭夷舰队。

    这是干嘛?

    没错,就是要把狭夷舰队赶过来!

    理由就是,“加禾”号遭到重创,狭夷舰队的速度未必快得起来,因此只要特混群火速向南航行,或许能追上狭夷舰队。高野有了顾虑后,未必会向南规避,有可能会冒险从北面突围。

    炎海就这么大,又能躲到哪里去?

    关键,狭夷海军已经派第三航空战队前去接应。

    综合这些因素,在双车海峡附近跟狭夷舰队再干一场的可能性并不小。

    只是,让白止战心烦意乱的,还不是这些事情。

    在特混群的失踪飞行员名单当中,朱华圣与申普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排在最前面!
………………………………

第99章 半支舰队

    “有了有了有了,有消息了!”

    李铭博大喊着跑过来的时候,把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看他那样子,像是天快要塌下来了。

    所幸,李铭博已经注意到了。

    瞪了眼几个在偷笑的航海部门的参谋,李铭博才控制住情绪,朝白止战走过去。

    虽然他仍然是航海参谋,但是白止战亲自负责航空作战,而且不存在跟敌舰队进行炮战的可能性,关键是还没有认命参谋长,所以在很多时候,李铭博肩负起了特混舰队参谋长的职责。

    要说的话,有就是管好舰队司令部的参谋。

    “刚刚收到的电报,老朱与老申都找到了。”

    “啥!?”

    这次,白止战的惊喜举动把大家吓了一跳。

    在李铭博说出来后,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几乎是跳起来的。

    “老申是毫发无损,老朱也只是受了轻伤。两人都已到达脚岛的海军基地,准备明天一早就架机返回舰队。”李铭博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此外,已经有两百多名机组成员获救,不过其中有不少伤势较为严重,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能继续飞的,都将在明天一早返回舰队。”

    “这么说,特混群在明天就能恢复战斗力?”

    “是第一航空特混舰队。”李铭博长出口气。“‘横江’号的进水已经控制住了,预计在三天后到达澄江港。按电报里提到的,损伤情况很严重,哪怕顺利回到澄江港,也要几个月才能修复。”

    “几个月?”

    李铭博点点头,又说道:“所幸的是,最迟在明天上午,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就能恢复作战能力。”

    白止战也点了点头。

    “哦,我差点忘了。狭夷没有轰炸澄江港的南方舰队油库与五万吨浮船坞。刘向东在电报中提到,或许机动舰队还准备了第三波攻击,因为特混群抢先发起攻击,而且在首轮打击中就重创了‘加禾’号,所以没有发动第三波攻击。不管怎么样,油库与浮船坞没挨炸,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李铭博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白止战没有插嘴,只是锁紧了眉头。

    李铭博没乱说,澄江港的油库与五万吨浮船坞,相当于半支舰队。从长远来看,说是相当于一支舰队,也不算过分。

    油库的价值用不着多说,连狭夷海军的田实少佐都知道。

    只是,真要说的话,五万吨浮船坞的价值还在油库之上。

    那是帝国南部港口唯一的一座能容纳航母与主力舰的浮船坞,而且帝国总共就两座,另外一座在本土舰队母港。放眼全世界,能够容纳主力舰的巨型浮船坞总共也就只有五座。除掉梁夏帝国的两座,还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