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在战争时期,这个价格勉强能接受。

    海军想获得的其实是反舰型。

    按照最新版本,帝国海军已经把战斗部的质量缩小到了250千克。

    使用半穿甲战斗部,并且装填通常用在鱼雷战雷头里的高能炸药,对大型战舰依然有足够的毁伤能力。

    当然,如果适当的降低速度性能,那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在XKD…30问世之后,“攻…12A”能把帝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推演,一个大队的20架“攻…12A”,投射40枚XKD…30,就能对一支单航母战斗群构成饱和打击。因为“攻…12A”不但用来取代“攻…5”,还要取代一部分充当过度品的“战…12”,最终将在1支舰载航空编联队配备2个大队,总共40架,所以就理论而言,帝国海军航母装备“攻…12A”之后,对海打击能力将提高1倍,1支航母战斗群能同时打击敌人2支航母战斗群。

    相反,如果不增加“攻…12A”的编制规模,只用来取代“攻…5”,就能够腾出20架重型舰载机的位置。

    这意味着,舰载航空兵有了更强的战术灵活性。

    比如,多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制空作战能力能提高一倍。换成是“巡…4A”的话,反潜作战能力将提高3倍。继续保留24架“战…12”,那么在低烈度的战斗当中,综合作战效率能提高1倍以上。

    毫无疑问,这才是理想的航母战斗群。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攻…12A”对帝国海军的价值,以及周涌涛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支持这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

    在全球大战中,“攻…12A”的价值更突出。

    其实,在波伊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攻…12A”的订单,并且责成承包商尽快启动量产工作。

    因为设计试飞还没完成,此后还有军方的验收试飞,所以就算拿到了订单,承包商也没办法让“攻…12A”立即量产。

    为此,乘风公司提出先在原型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作战系统来达到服役状态,并进行预产批次量产。

    可惜的是,就算是预产批次,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交付。

    此后,还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这些“攻…12A”能够在明年的第三季度,甚至是年底形成战斗力就很不错了。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依然是“攻…5F”。

    当然,海军需要的不止是新式舰载攻击机。

    在空军主导的“先进战斗机”结出说过后,设计团队已经把重点转到海军型上。

    不出所料,绰号“火凤凰”的“战…21A”将在明年完成研制工作,有望在新历152年正式装备海军航空兵。

    到那时候,由两种第四代隐身舰载机充当核心的帝国海军航空兵,必然是所向披靡。

    只是,白华伟现在关心的并不是明年才能得到的新式舰载机。

    在来到珍宝港之后,他的第一个发现就是,东望洋舰队,特别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并没有预料的那么精干。

    要说,也不用奇怪。

    帝国海军六大舰队,即东望洋这边的第二、第四与第六舰队,以及部署在梵炎洋与夕落洋的第三、第五与第七舰队,只有第四舰队以海外军事基地,也就是珍宝港为母港,其他舰队的母港都在本土。

    此外,珍宝港还是帝国海军东望洋舰队的第二司令部所在地。

    这下,产生了一个问题。第四舰队的战舰,尤其是频繁参与部署的主力舰,很难获得返回本土的机会。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增强东望洋舰队的战斗力,也是为了增强对霍瓦依群岛的控制力度,帝国海军一直在加强珍宝港的基础设施,甚至在此建设了本土之外,最完善的舰队司令部,但是这些努力并没能改变珍宝港的本质,或者说没能让珍宝港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型港口。

    关键不是帝国海军的投入不够多,而是霍瓦依群岛的人口实在太少了。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当局不能大张旗鼓的鼓励向霍瓦依群岛移民!

    时至今日,霍瓦依群岛依然属于纽兰联邦,而珍宝港所在的霍努岛上的霍努市是纽兰联邦的首都。

    在法理上,珍宝港,以及群岛上的其他军事基地均属于纽兰联邦。

    虽然帝国已经跟纽兰联邦断绝了外交关系,而且国际社会也只承认纽兰共和国,但是霍瓦依群岛属于纽兰联邦是获得公认的事实,因此就算有十几座军事基地由帝**队控制,帝国当局也无权向霍瓦依群岛移民。

    发展至今,霍瓦依群岛的人口还不到1000万!

    最大的霍努市,只有大约200万居民。

    关键还有,霍瓦依群岛严重缺乏资源,没有发展工业的必须条件,甚至连充当中转港口的资格都没有。在航程超过12000千米的民航客机诞生之后,连跨东望洋航班都不再需要经停霍努市。

    数十年来,霍瓦依群岛的经济支柱始终都是旅游业。

    此外,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比例还不到50%,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到5%。

    可见,就算帝国在此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也无法把霍瓦依群岛打造成帝国海军在前进基地。

    要说的话,在珍宝港造船厂,三分之一的工程师与高级技工,其实都是由帝国的造船厂委派。因为一直没有办法招募到足够多的技术工人,由军方出面的成本又过高,所以在先前的20多年里,即波伊战争之后,帝国海军没再增强在珍宝港的投入,并且逐渐削减第四舰队的规模。

    到周涌涛出任首辅,珍宝港已经沦为二级港口。

    虽然在此后的几年里面,海军开始重返珍宝港,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短短的几年,很多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珍宝港唯一的10万吨干船坞,也就是唯一能为大型航母提供维修服务的干船坞,在去年的年底才修复。在此前,第四舰队的大型航母只能返回帝国本土进行入坞维修。

    受此影响,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当中,只有旗舰“刘长勋”号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入坞维修,而另外两艘,即“周宽德”号与“贺永兴”号原计划在今年与明年进行入坞维修。

    因为大战已经爆发,所以2艘航母的维修工作只能推迟。

    如果珍宝港的10万吨干船坞一直能正常工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都能保持理想状态。

    对另外2艘航母的状态,白华伟确实毫无把握,尤其是“周宽德”号。

    该舰是“陈炳勋”级第三艘,也是第一批最后一艘,技术状态本来就不是很好,还因为长期部署在珍宝港,原本应该在中期大修进行的现代化改进,也被推迟到第三次入坞维修中进行。

    哪里想到,第三次入坞维修还没开始,全球大战就来了。

    因为“陈炳勋”号与二号舰“唐祖德”号,均在中期大修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第二批的3艘在建造期间已经采用新式电子设备,所以“周宽德”号算是现役航母中,状态最差的一艘。

    要说的话,连3艘舰龄更老的“帝国”级都比不上。

    按照白华伟掌握的资料,“周宽德”号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功率,只能达到设计最大功率的85%。4部蒸汽弹射器,有3部的使用次数已经达到大修周期的60%,状态最好的那部也有40%。搭载的自卫武器系统,仍然是建成交付时的状态,比如对付反舰导弹的末段拦截系统,还是3座730B“火旋风”速射炮。

    不过,白华伟最担心的其实是官兵的状态。

    按照计划,“周宽德”号应该在7月入坞维修,该舰官兵将获得半年长假,很多官兵提前预定了回国机票。

    随着战争爆发,休假变成了梦想。

    要命的是,就在今年的年初,“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去了梵炎洋,参与一年一度的舰队对抗演习,6月底才回到珍宝港。因为要为入坞维修做准备,所以在部署期间,该舰没进港停靠。

    5000多名在回到珍宝港后,只上岸休整了不到半个月,就再次登上航母,开始了持续到现在的战备部署。

    持续9个月的部署,该舰的官兵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吗?


………………………………

第138章 官兵状态

    虽然“周宽德”号的舰长金振邦上校拍着胸脯向白华伟做了保证,该舰的全体官兵,绝对不会辜负信任与重托,但是对这个保证,白华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没跟这个晚辈较真。

    别看金振邦只比白华伟小了几岁,不过他确实比白华伟低了一辈。

    没错,他是金洪大将的孙子。

    至于“周宽德”号5000多名官兵的状态,在白华伟来到珍宝港之后,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能说清楚。

    9月下旬,珍宝港驻军在进行例行抽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准备返回帝国本土的干货运输船“贝佳湖”号申报的生活给养,比正常情况多了25%,比规定的浮动上限高出了15%。

    随后,驻军司令部派遣卫队登船检查,发现了藏在该舰上面的几十名海军官兵。

    全都来自“周宽德”号,带头的竟然是轮机部门的少校副官。

    在随后的审查当中,“贝佳湖”号的舰长承认,他收取了这些官兵的贿赂,才让他们搭了顺风车。

    当然,这些来自“周宽德”号的官兵都违反了军法,严格说都是逃兵。

    虽然全都有情可原,比如那名轮机部门的少校副官,原本是安排在7月底回家结婚,后来把婚礼推迟到了10月底,可是随大战爆发,他的请假申请被驳回,才找“贝佳湖”号的舰长,但是没办法由此否定他们当逃兵的事实,而按照帝国军法,逃兵不但要革除军职,还面临牢狱之灾。

    战争时期,逃兵是罪加一等。

    如果遇到个狠心的法官,那名少校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其实,只是革除军职就够惨的了。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被革除军职之后,别说是享受军人福利,就连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最终肯定是流落街头。

    当时,金振邦就在为这几十名部下找关系。

    虽然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但是他们怎么说都是金振邦的部下,而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肯定懂得护短。

    关键,这些官兵没一个想当逃兵。

    其中一名技术士官,在8月中旬接到家书,得知父亲被查处患了绝症,而他是独子。按照相关的规定,即便在战争时期,独子都有权回家省亲,特别是父母病危亡故,军方都得无条件放人。因为负责的海水淡化系统出了故障,而他是唯一掌握了这套系统的技术士官,所以他没有立即请假,而是留下来完成维修工作。结果等他准备请假的时候,第四舰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原本应该调来的技术士官被派往遭到重创的第五十一特混舰队,部门负责人没有批准他的探亲请求。

    在审理期,这名士官的父亲病故。

    对于这些部下,金振邦能说什么?

    白华伟来到珍宝港之后,金振邦立即来找到他,为这些部下求情,希望白华伟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

    在金振邦写下担保书后,白华伟押下了驻军司令部的指控书。

    虽然此事得到圆满解决,哪怕只是暂时的,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让白华伟不得不感到担忧。

    所幸的是,海军司令部没有把事做绝,或者说及时做了调整。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原本是“刘长勋”号、“周宽德”号与“陈炳勋”号,并且由状态最好的“刘长勋”号任旗舰。在波沙湾战争爆发后不久,帝国海军用“贺永兴”号替换状态不太好的“陈炳勋”号。虽然“贺永兴”号的状态也不大好,需要进行安排在中期大修前的首次入坞维修,但是跟“陈炳勋”号相比,肯定好得多,而且就算没入坞维修,也有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

    “贺永兴”号的动力系统能达到最高设计输出功率,在测试当中,还跑出了35。5节的最高航速。4部蒸汽弹射器的使用次数全都低于维修周期的30%,4根阻拦索是新换的,不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贺永兴”号是“陈炳勋”级最后一艘。

    虽然在整体上,跟同批次的2艘没多大的区别,但是“贺永兴”号在建造期间,“薛远征”号就已经开工,而“贺永兴”号也由此成为了“薛远征”级的试金石,采用了大量原本为“薛远征”级开发的武器设备。

    主要就是自卫武器。

    除了采用绰号“烈焰风暴”的1130A十一管速射炮之外,还采用了DK…16“海毒蛇”中短程防空导弹。

    DK…16“海毒蛇”其实就是DK…6“海蛇”的改进型,或者说换代产品。

    因为DK…6装备了帝国海军几乎所有大中型战舰,还出口给几乎所有盟友,在数十个国家的海军服役,保有量非常巨大,总共有大约1000套发射系统,所以在研制DK…16时,帝国海军就明确要求,必须得兼容DK…6的发射系统,在不做太大变动的情况下,把持续作战能力提高3倍。如果能保留DK…6的火控系统,或者只是做简单改进就能兼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外,导弹性能也必须有所提高。

    比如射程从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达到50千米;能够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射高不低于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机动过载不得低于45G,末端为主动制导,最好能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导弹的发射质量不超过DK…6,并争取减重20%;弹体长度不超过DK…6,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

    虽然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低,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比冲更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制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导弹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研制后期,帝国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DK…6的发射系统。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青州”级大量服役,“卢城”级驱逐舰开始接受现代化改进,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了主流,传统的斜臂发射架与箱式发射系统肯定会被淘汰,兼容DK…6发射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陈炳勋”级航母采用的依然是DK…6的发射系统。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也就没法采用需要占用内部空间的垂直发射系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卫火力,区域与远程防空由巡洋舰承担,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统以点防御为主。

    简单的说,凭借1130A与DK…16,“贺永兴”级拥有6艘“陈炳勋”级中,最为强悍的自卫火力。

    因为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限制,还能够拦截帖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只是DK…16系统,就把航母的防空反导能力提高了数十倍,让航母首次拥有了可靠的自卫火力。

    如果“贺永兴”号早几个月过来,肯定会取代“刘长勋”号,成为特混舰队的旗舰。

    关键就是,第二批次的3艘“陈炳勋”级都按照旗舰的标准建造,都配备了完善的舰队指挥系统。

    原因就是,在建造第二批“陈炳勋”级的时候,帝国海军放弃了专职旗舰。

    虽然把2艘在大战后建造的专职旗舰,即“天岭”号与“安岭”号保存了下来,分别担任东望洋舰队与南方舰队的旗舰,但是在帝国海军的造舰规划中,早就确定不再建造形同鸡肋的专职旗舰。

    其实,专职旗舰本身就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随着电子设备做得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好,根本就不再需要用一艘几万吨的战舰来搭载通信设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要求所有航母都得具备充当旗舰的能力。

    正是如此,“贺永兴”号成为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副旗舰”,而且单独编为1支航母战斗群。

    这么安排,跟“贺永兴”号来自南方舰队有关。

    除了航母,编在同一支航母战斗群里的2艘防空巡洋舰,3艘通用驱逐舰与3艘反潜护卫舰全都来自南方舰队。

    要说的话,就只有在海面下活动的大型攻击潜艇属于东望洋舰队。

    这一套南方舰队的体系,在东望洋这边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这也算是帝国海军的“光荣”传统。

    发展至今,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依然是水火不容。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哪一天,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官兵不再争斗,那才真的要感到担忧。

    时至今日,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关系,更像在相互竞争。

    显然,在和平时期,这种来自内部的竞争是推动海军发展的主要力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舰队对抗演习。

    大战结束之后,舰队对抗演习改为在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之间举行,交替在双方主场进行,而且轮流扮演假想敌。

    今年的舰队对抗演习在南方舰队的主场梵炎洋进行,东望洋舰队派“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参演,并且充当假想敌,偷袭处于非战备状态下的南方舰队,以检验南方舰队的防御体系与战术思想。

    其实,这也是“贺永兴”号战斗群的价值所在。

    按照白华伟的安排,在出海之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将举行内部对抗演习,而且由“贺永兴”号战斗群扮演假想敌,也就是纽兰海军的东望洋舰队,对扮演第四舰队的2支战斗群发起攻击。

    显然,南方舰队的那些官兵,特别是战斗群指挥官,具有跟东望洋舰队官兵截然不同的战术思想。

    这样一来,在演习中就更有机会找出东望洋舰队存在的漏洞。

    哪怕很丢面子,也总比在战场上被敌人击溃好得多。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能纵横天下,始终保持着全球最强的强大战斗力,掌握着最先进的战术思想,以及全球最好的武器装备,跟这种建立在内部竞争体系之上的自我提升有巨大的关系。

    出海的第二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进入到了对抗状态。

    虽然随时可以结束对抗训练,但是白华伟没有打破沉没,联系保持无线电静默的“贺永兴”号战斗群。

    保持隐蔽状态,对潜在敌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至于遭到纽兰舰队突袭,白华伟反到不太担心。

    演习海域在霍瓦依群岛西南,离纽兰西海岸至少都有6000千米,中间隔着整个霍瓦依群岛。

    除非纽兰战舰能够潜航,不然不可能出现在能够袭击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地方。

    至于能潜航的潜艇,哪怕是运气好到爆棚,也未必能突破由大型攻击潜艇、舰载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与反潜战舰构成的,覆盖范围超过了500千米的4道反潜网,别说还有岸基反潜巡逻机提供的第五道反潜屏障。霍瓦依群岛附近2000千米的海域,一直都是纽兰潜艇的禁区。

    当然,白华伟并没掉以轻心。

    在出海前,他就反复叮嘱驻军司令魏兴武少将,不管是什么消息,只要是跟纽兰共和国有关,都得在第一时间告知。

    要说关系,魏兴武也是名门之后,他是海军航空兵上将魏成文的孙子。

    此外,他还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为人处事都特别稳重。

    受时区的影响,白华伟是在3日深夜收到梵罗国参战的消息。

    当时,他就下达了最高战备命令。

    因为暂时没有纽兰共和国参战的消息,所以在跟参谋商量后,他没有打破静默,也没有跟“贺永兴”号战斗群联系。

    到了4日凌晨,他收到了由海军司令部转发的消息,一份来自陆军的警告。

    其实,就是由丁镇南发出的警告,让他高度重视纽兰海军的威胁,做好遭到纽兰舰队突袭的准备。

    在转发的时候,海军司令部的通信参谋省去了落款人的签名。

    结果,变成了来自陆军司令部的警告。

    对这份来自陆军的警告,白华伟并没抛到脑后,不过也没产生足够的警惕,最多只是放在了心上。

    直到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

    以当时的情况,白华伟或许觉得,凭借严密的侦查体系,肯定能够及时发现逼近的纽兰舰队。

    可惜的是,他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以侦查卫星为基础的全球海洋监视与侦查系统,已经在大战爆发之后遭到重创,无法保证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

    这套系统,就是监视纽兰海军的主要手段!

    相反,纽兰共和国还没参战,其侦查卫星安然无恙,能够以最高效率运行。


………………………………

第139章 前出掩护

    当地时间4日清晨,霍努岛,珍宝港西北的华莱士空军基地。

    说是空军基地,驻军却是帝国海军航空兵。该基地原本属于纽兰联邦,为纽兰陆军航空队在大战中建造的正规基地。在战后扩建,并且为了纪念前任总统华莱士,才有了现在这个名字。

    大战结束之后不久,纽兰联邦以每年1金元的价格,把该基地租给刚刚独立成军的帝国空军,第一份租约为99年。不过一直到波伊战争结束,帝国进入到战略收缩阶段,空军才把该基地交给海军,此后一直由海军使用。

    因为就在霍努岛上,离珍宝港也不远,所以该基地主要为舰载航空兵服务。

    在第四舰队的航母返回珍宝港的时候,舰载航空兵就将转移到该基地,并在此进行日常训练。

    此外,也会在此部署岸基航空兵。

    虽然在帝国空军成立的时候,帝国海军就根据协议放弃了岸基航空兵,但是在10多年之后,帝国当局就顺应时代发展,重新让海军组建了岸基航空兵,并且对其任务范围做出了限定。

    简单的说,海军岸基航空兵面向海洋作战,装备无法部署在航母上的大型飞机,比如反潜巡逻机。

    现在,帝国海军岸基航空兵拥有1000多架反潜巡逻机与500多架海上巡逻机,还有一支装备了数百架直升机,专门执行搜救任务的警卫部队。按机群规模计算,超过了三个超级霸权之外的所有国家的空军。

    关键,这是一支强大的进攻力量。

    虽然按照与空军达成的协议,海军岸基航空兵不得装备轰炸机这样的攻击平台,但是并没限制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携带攻击武器,而且这两种面向海洋的巡逻机,肯定得携带作战武器。

    帝国海军就利用了这个漏洞。

    发展至今,帝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不但能携带反潜鱼雷,反舰导弹等对海武器,还能挂上空地导弹打击海面与地面目标,而帝国海军给出的理由是,在登陆作战当中需要打击岛屿上的敌人,而且在和平时期执行护航任务,对付海盗的快艇,使用轻型空对地导弹更加合适。

    其实,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只要稍加改进,就能挂载与使用空射巡航导弹。帝国海军的大型反潜巡逻机,创造过挂载12枚1500千克重型反舰导弹的纪录,挂载重12枚重量差不多的空射巡航导弹自然不在话下。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一直将岸基航空兵当“战略力量”打造。

    之前几年,帝国海军投入巨资扩充了该基地的规模。

    现在,华莱士基地除了能够容纳3个联队的舰载机之外,最多还能够部署200架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

    此外,在霍努岛上还有3座机场可用,即霍努市的国际机场,以及2座平时只为小型观光飞机服务的民用机场。

    在整个霍瓦依群岛,总共有8座军用机场与14座民用机场。

    战争时期,总共能够部署数千架作战飞机。

    只是,在霍努岛上,主要还是依托华莱士空军基地。

    因为霍努岛是霍瓦依群岛中人口最密集的岛屿,面积还不是很大,所以在战后,帝国逐步减少在霍努岛的驻军,把重要军事基地转移到其他岛屿上。除了能节约开支,对保密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此外,呈梯次部署的军事基地有更强的防御力。

    朱廷轩所在的部队,之前就部署在霍努岛西边的一座岛屿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出海之后才转移过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华莱士基地最多只能部署3个联队的舰载机。

    不是说没地方部署更多的舰载机,而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即基地只能为200多架舰载机提供检修服务。

    在来到华莱士基地之后,朱廷轩他们就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虽然纽兰共和国还没有参战,但是全球大战已经开始了,大陆战场那边的战斗早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东望洋这边的平静也持续不了多久,说不定什么时候,纽兰轰炸机就会出现在霍努岛上空。

    朱廷轩他们的任务,就是驾驶“战…9B”到东边1000千米外巡逻,在发现敌机之后,用远程空空导弹拦截。

    当然,主要针对轰炸机。

    正是如此,部署到华莱士基地的,其实是3个舰载航空兵联队里的6个战斗机大队,其中的主力就是3个大队的60架“战…9B”。至于另外3个大队的72架“战…12A/B”,只负责机场防空。

    空出来的位置,用来部署空军的支援飞机,比如“指…8C”与“油…29A”。

    其实,这也是让“战…9B”执行防空截击任务的原因,即只有“战…9B”配有数据链,能够跟空军的预警机合作。早期的“战…9A”需要升级,而配备给二线联队的“战…12A/B”全都是廉价的攻击型。相对具有制空作战能力的完整型,最大的区别,就是少了执行截击任务必不可少的数据链。

    至于联队里面的攻击机,全都留在大后方。

    霍努岛与纽兰西海岸的距离超过了5000千米,别说舰载攻击机,就连轰炸机,在满载之后都需要加油机支持。

    跟前几天一样,朱廷轩在天亮前就去吃了早饭,然后去航空作战中心参加晨会,了解当天的任务安排。

    还是战备巡逻任务。

    简单的说,就是挂上2具大型副油箱,携带6枚KK…9E与2枚KK…10L,飞到霍努岛东边约1000千米之外,执行2个小时的巡逻任务。如果有需要,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把巡逻时间延长4个小时。

    关键,全程都有预警机协助。

    其实,在朱廷轩他们参与晨会的时候,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