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功。
这也表明,隆美尔是十分在乎荣誉的,也可以说是很传统的军人。
用他的话来说,打下亚历山大港的是梁夏军队,而不是迢曼军队,这份殊荣属于梁夏帝国的将士。
也就是在这个晚上,廉旭升搭乘运输机离开了前线。
虽然白止战提前做好了安排,准备在次日,也就是12日举行庆功宴,但是廉旭升显然觉得不差这一顿饭。
关键,波伊国那边的战斗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
在2天前,海军司令部就发来了消息。
在忒尔军队协助下,帝国陆军已经推进到了波伊国首都郊外,而且通过空降作战封锁了这座千年古城。
虽然强攻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忒尔领导人提出,希望能保全这座历史文化古城。
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波斯帝国的国都!
正是如此,才需要廉旭升火速赶回去。
道理也很简单,廉旭升是帝国陆军的战神,只是他这个名字,就足够让那些之前还在喊着要死守国都的波伊国将领冷静下来。
当然,这不能怪廉旭升。
要说的话,还是同盟集团的功劳。
狭夷皇国战败,特别是在骆沙联邦参战后,同盟集团就口径一致的把廉旭升说成是战争狂魔。
当时,在同盟集团的宣传中,梁夏帝国有两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魔王。
没错,就是廉旭升与白止战。
其中,廉旭升被宣传成比蒙巨兽,白止战则是海妖利维坦。
后来,还加上了被丑化成了席兹的李云翔。
总而言之,在同盟集团的宣传中,这些梁夏帝国的干将都是来自地狱,为死神卖命,给毁灭之神充当走狗的大魔王。
此外,早在一年前,骆沙联邦单方面宣布,廉旭升犯了反人类的战争罪行,还像模像样的举行了一场审判大会,宣布判处廉旭升绞刑。大概是觉得太丢面子,就连布兰王国都没有报道此事。
因为只是为了鼓舞士气,或者说以此激发军民对梁夏帝国的仇恨,所以骆沙联邦也没有大肆宣扬。
结果就是,在同盟集团,廉旭升就是到处散播死亡与毁灭的恶魔。
用他来吓唬小孩子,差不多能达到止哭的效果。
这种宣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副作用。
没错,就是让廉旭升与白止战这些帝国干将披上了无敌光环。
还没交手,在气势上就败下阵来。
在做宣传之前,同盟集团的那些官僚,显然没想到这个问题。
当然,没有廉旭升,宴会同样要举行。
在12日白天,迢曼军队与帝国军队在亚历山大港交接防务,然后有秩序的撤到了港口外面。
按照协议,亚历山大港,以及通往运河的海域都由帝国海军管理。
负责占领亚历山大港的是陆战队,而不是舰队。
因为战斗已经结束,而且亚历山大港是单纯的军港,并没有平民,所以占领任务相对而言算得上轻松。
当晚,帝国海军在“闽”号上举行了宴会。
选择第十二特混舰队的旗舰,是为了给刘向真面子。
不管怎样,在这次进军陆心海的作战行动当中,刘向真表现得很积极,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此外,他已经通过行动,也就是全程由白止战指挥,承认了白止战才是帝国海军的头号干将。
来参加宴会的,除了隆美尔,还有几名远道而来的迢曼将领,包括白止战的老朋友,迢曼海军潜艇部队总司令邓兹。
他现在已经是海军元帅,而上次见面,还只是海军准将。
与隆美尔一样,他也是在近期获得了越级晋升,由上将直接成为元帅。
在白止战面前,邓兹依然是那么低调,没有因为自己的元帅身份,俯视还只是海军中将的白止战。
用邓兹的话说,他永远都是白止战的粉丝。
此外,还来了几名空军将领。
最重要的就是,这些迢曼将领不止是来参加庆功宴,还带来了好消息,其中一些跟海军有关。
关键还有,全都是白止战都不知道的最新消息!
………………………………
第586章 精确轰炸
最让白止战震惊的消息,来自那几名迢曼空军将领。
就在今天下午,迢曼空军才证实2天前取得的战果。在马耳他的西北,击沉布兰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与“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还重装了“皇家方舟”号,几乎打残了布兰皇家海军的陆心海舰队。
关键就是,取得这些战果的是远程轰炸机。
当天上午,迢曼空军及时获得可靠的情报,布兰陆心海舰队将前往马耳他西北,掩护运输船队前往马耳他,顺带轰炸西西里岛的几座野战机场,阻止迢曼空军与罗利空军向西西里岛部署航空兵。
陆心海舰队选择这个时候靠近马耳他,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连续几天,罗利王国南面的海域都是阴云密布,云层高度还不到1000米,时不时还会有雷阵雨。虽然不至于让舰载机无法起飞,但是要想在如此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攻击海面上的战舰,难度非常大。
在此之前,陆心海舰队多次借助恶劣天气掩护,向马耳他运送部队与物资。
此外,还动用舰载航空兵轰炸西西里岛与突尼斯的野战机场,确保在舰队撤走之后,依然能够掌握战场制空权。
采用这套战术,其实是迫不得已。
因为只有1艘舰队航母,哪怕不考虑其他方向,也要考虑航母的维护保养,所以不可能让航母一直留在马耳他附近。
在攻打马耳他的战斗中,布兰舰队的主要价值,就是通过突袭来压制对手的航空兵。
可见,这是典型的常规操作。
关键就是,气象专家做出了大胆判断,在当天下午会有大约2个小时的晴空期,足够对布兰舰队发起空中打击。
此外,迢曼空军抓住了这个关键机会。
当天下午,迢曼空军出动40余架远程轰炸机,在没有派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突袭了在马耳他西北活动的陆心海舰队。
要说的话,陆心海舰队也确实该完蛋。
因为在之前的半天时间里面,都风平浪静,别说是遭到攻击,就连骚扰都没有,加上天气一直都没有好转,依然是阴云密布,所以在中午,“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长下令关闭了原本应该开启的对空搜索雷达。更要命的是,应该在下午担任警戒任务的“声望”号,因为一台发电机出了问题,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启动雷达。结果是,在下午3点左右,陆心海舰队里面竟然没有一部雷达处于工作状态。
此外,执行防空巡逻的战斗机的飞行高度都在1000米以下。
原因也很简单,云层的最低高度也就1000米,而厚度超过4000米,因此到云层上方巡逻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无法透过云层看到战舰,所以就算有轰炸机在云层上空投弹,对舰队也没有多大的威胁。
当迢曼空军的远程轰炸机杀到的时候,高空竟然没有一架防空战斗机!
当然,运气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云层没散开,迢曼空军的远程轰炸机也就只是飞过来,在陆心海舰队头顶上转了一圈。
因为没有发现布兰舰艇,所以谈不上发起攻击。
在发起攻击前,迢曼空军根据上午遭到的轰炸,确定了陆心海舰队的大致活动范围,并不清楚其具体位置。因为天气实在太糟糕,所以迢曼空军并没有在上午派出侦察机去搜寻陆心海舰队。
就是在这种局面不明朗的情况下,迢曼空军直接派出了轰炸机群。
关键就是,轰炸机群飞对了方向!
在下午2点50分左右,前出的2架远程轰炸机就发现了陆心海舰队,准确的说是陆心海舰队的1艘轻巡洋舰。
大概15分钟之后,这2架轰炸机几乎同时发现了“威尔士亲王”号。
当时,“威尔士亲王”号正从前出的警戒阵位返回,而顶替的“声望”号也正在赶往前方的警戒海域。
在3点15分左右,“声望”号也被发现。
直到这个时候,布兰战舰上的官兵都没有发现迢曼空军的远程轰炸机。毕竟相对于战舰来说,轰炸机的尺寸小得多。
此外就是,天气依然没有明显的好转,云层只是没那么密集。
其实,2架远程轰炸机的飞行员就是透过云层缝隙,发现了海面上的战舰,而且做出准确的判断。
再过15分钟,决定性的气象突变到来。
在突然到来的北风的影响下,原本聚集在陆心海上空的云层开始消散,阳光照射到了海面上。
在3点35分,第一个中队的12架远程轰炸机到达。
因为是远程轰炸机,所以飞行高度在5000米以上,负责攻击的8架各挂了3枚1000千克级无线电遥控炸弹。
其实,这也是He…177型双发远程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
在迢曼空军的轰炸机里,只有He…177能在挂上3枚1000千克级炸弹之后,从洛克国南部的机场起飞,攻击在马耳他附近活动的舰船。其他的轰炸机要么载弹量太小,要么是航程不够。
此外,用在“神雕”上的发动机,就来自He…177的DB610,只是为了提高可靠性做了简化设计。
这8架轰炸机,集中轰炸了离得最近的2艘主力舰。
就是最先暴露,非常有诱惑力的“威尔士亲王”号与“声望”号。
对2艘主力舰上的官兵来说,这一刻几乎是绝望的。
虽然2艘主力舰的大口径高射炮的射高都超过10000米,但是敌机在10千米之外,差不多已经是高射炮的极限射程了。
哪怕能够把炮弹打过去,也没有准头可言。
更加重要的是,无线电制导炸弹的命中率高得惊人。
24投,17中!
其实,也就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威尔士亲王”号与“声望”号连续被多枚炸弹直接命中。
就算是数万吨的主力舰,也经不起1000千克级航空穿甲弹摧残。
大约在3点42分,“声望”号发生了大爆发,随后就迅速侧翻。
只是,这艘战舰在翻覆之后,并没有立即沉没,而是漂在海面上,直到天黑之后才完全沉没。
又过了1分钟,“威尔士亲王”号连续发生了数次猛烈爆炸。
在3点50分之前,这艘让布兰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快速战列舰,带着1000多名官兵从海面上消失了。
当时,爆炸产生的硝烟还没散开,附近战舰上的官兵都没看清楚。
数十年后,一支探险队才找到“威尔士亲王”号的残骸,证明这艘战舰在沉没之前,就已经断成三截。
不到10分钟,2艘主力舰,总共2000多名官兵,仅7人生还。
其中6人是瞭望员,另外一个是在甲板上抽烟开小差的军官。
在“威尔士亲王”沉没之前,位于后方的“皇家方舟”号也已经遭到打击。
………………………………
第587章 运气因素
在至关重要的10分钟里面,“皇家方舟”号紧急派出8架“海火”式战斗机。
同样在这10分钟,陆心海舰队的航空作战指挥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当时,在空中巡逻的4架“海火”战斗机,没有返回掩护“皇家方舟”号,而是被派去拦截袭击“威尔士亲王”号与“声望”号的迢曼轰炸机,准确说是截击那几架,朝着“皇家方舟”号飞来的轰炸机。
从后来披露的资料来看,在遭到轰炸之前,“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长做出判断,认定还有几架轰炸机没有投弹,并且朝“皇家方舟”号所在的方向飞行,因此要防空战斗机去拦截那几架轰炸机。
其实,这个判断没有错。
在首批到达的12架轰炸机当中,确实有4架没有投弹。
可问题是,这4架轰炸机执行的是侦查与引导任务,没携带炸弹。
结果就是,最为宝贵的4架战斗机被派去拦截4架没有威胁的轰炸机!
当时,能够及时赶到的,就只有已经升空的4架“海火”战斗机,而紧急起飞的战斗机都来不及完成爬升。
大约在3点45分,第二支编队的12架远程轰炸机杀到。
因为前出的轰炸机已经遭到拦截,所有这12架轰炸机是有的放矢,没有在搜寻上浪费时间。
这个时候,运气再一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5分钟之前,“皇家方舟”号还躲在一片积雨云层的下面,遭受暴雨的洗礼。
结果就是,当迢曼轰炸机杀到的时候,积雨云层消散了!
与第一支编队一样,只有8架轰炸机携带炸弹,而另外4架轰炸机执行的前出引导搜寻任务。
发起攻击之前,这4架轰炸机就已经开始俯冲。
原因无二,紧急升空的8架“海火”正在爬升,而执行轰炸任务的8架轰炸机需要时间来瞄准与投弹。
投下炸弹之后,还需要遥控炸弹飞向目标。
在短短5分钟之内,8架轰炸机依次投下炸弹。
只是这次,防空战斗机没有浪费时间。
决定生死的也就是这几分钟。
其实,早在几个月之前,迢曼空军就在陆心海战场上使用无线电遥控炸弹,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击沉了布兰皇家海军的几艘巡洋舰,有一次还差点让在马耳他附近执行炮击任务的“乔治五世”号完蛋。
有过几次交手之后,布兰军队也发现,迢曼轰炸机在投弹后,到炸弹命中之前,都需要留在战场上空。
关键就是,只要轰炸机受到干扰,炸弹多半会偏离目标。
正是如此,紧急升空的8架“海火”没有对付迎面而来的4架轰炸机,准确说是其中6架继续向高空爬升。
这6架“海火”拯救了“皇家方舟”号。
在这至关重要的几分钟里面,有5架轰炸机因为遭到攻击而进行规避,没能够完成引导工作。
此外,还有一架轰炸机的引导设备被打坏,也没能完成引导。
最终,只有2架轰炸机完成引导,投下的6枚炸弹,有3枚击中,而且仅有2枚发生了爆炸。
要说,“皇家方舟”号没有沉没,跟迢曼空军犯的一个低级错误有关。
在这2枚炸弹当中,有一枚竟然是高爆弹,在击穿飞行甲板之前就发生了爆炸。横飞的弹片扫过飞行甲板,炸死上百名航空勤务人员,以及高射炮炮手,并没有对航母的主体结构造成严重损伤。
如果是一枚穿甲弹,“皇家方舟”号恐怕已经被炸沉了。
到此,这场激烈的海空大战宣告结束。
其实,迢曼空军总共派出三支轰炸机编队,其中一支飞错了方向,而且在收到消息,并且转向赶到的时候,天气再一次发生变化,陆心海舰队的战舰全都藏到了云层下面,没获得攻击机会。
此外,这12架轰炸机的燃油也所剩无几,在搜寻一圈之后就返航了。
要说的话,如果这12架轰炸机逮到机会,“皇家方舟”号同样逃不掉。
从这一点来看,运气并没有全在迢曼空军这边。
除了担负攻击任务的3个轰炸机中队,迢曼空军还派出4个双机编队,在机群的前方搜寻陆心海舰队。
其实,发现陆心海舰队,召唤机群前来攻击的就是一个双机编队。
这是迢曼空军在陆心海这边,攻击布兰舰队的常用战术。
要说的话,这恰好反应出了迢曼空军的窘迫与无奈。
如果有可以使用的前线机场,哪怕是野战机场,能够靠前部署战术航空兵,还需要用轰炸机来执行侦查任务吗?
哪怕轰炸机的航程更远,执行侦查任务的效率也比不上战术飞机。
此战,迢曼空军出动40余架轰炸机,在没得到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以损失14架轰炸机的轻微代价,完成了对“威尔士亲王”号与“声望”号的绝杀,还一举瘫痪了布兰皇家海军最后的舰队航母。
此外,还在击落了3架“海火”式战斗机。
只是作战效率,在大战中绝对是无出其右。
当然,厉害的不是迢曼空军的轰炸机,而是无线电遥控炸弹。
准确的说,其实是制导导弹。
按后来披露的情报,迢曼空军在此战中使用的炸弹,都配备了火箭助推发动机,射程提高到15千米。
这个距离,超过了几乎所有高射炮的有效射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轰炸机的安全。
不过,问题也出在这里。
如此远的投弹距离,对飞行员的要求极高,而且增大了遥控导引难度。
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都在10多千米之外投弹,天气又十分糟糕。
返航的那些轰炸机上的机组成员,都看到炸弹击中敌舰,也看到了炸弹在敌舰上爆炸之后产生的烟云,但是隔得那么远,而且视线很快被云层遮挡,也就没能对轰炸结果做出准确判断。
等迢曼空军派出侦察机,天色已经暗下来。
结果就是,在战斗结束之后,迢曼空军只知道击中了3艘主力舰,没办法肯定是否击沉了这3艘战舰。
在宣传的时候,肯定是一口咬定击沉了那3艘布兰战舰。
只是,大战到现在,谁都知道宣传有水分。
宣传只是宣传,军方绝对不会相信那一套。
正是如此,迢曼帝国才一直没向梁夏帝国通报这次作战行动。
到了今天,在“皇家方舟”号回到直落要塞,大批伤员转移到岸上之后,迢曼情报机构才获得了准确消息。
2艘主力舰已经被击沉,“皇家方舟”号也遭到重创,丧失了作战能力。
消息得到确认之后,才由来参加宴会的空军将领告诉白止战。
………………………………
第588章 新时代
迢曼空军将领在介绍的时候,明显非常的得意。
当然,这完全能够理解。
打到现在,帝国陆军航空兵的远征大队已经在迢曼帝国作战2年,投入的轰炸机更是超过了4000架,总兵力接近20万。关键是,帝国还通过各种途径,向迢曼帝国提供了能够生产数千架战斗机的材料。
只是铝锭,就已经提供了约15万吨。
要说的话,没有来自帝国的援助,迢曼空军恐怕早就被打趴下了。
不说别的,只是布兰皇家空军与纽兰陆军航空兵的战略轰炸,就让迢曼帝国的工业产值降低三成以上。
关键就是,这还是在帝国陆航派远征大队参战,通过反击大幅度的削弱了同盟集团战略轰炸能力的前提下,迢曼帝国遭受的损失。如果没有帝国陆航的远征大队,迢曼帝国的损失肯定更加惨重。
要说的话,迢曼空军就连飞行员都不够用。
迄今为止,算上远征大队的官兵,志愿到迢曼帝国作战的帝国飞行员已达1万余名,其中近3成已经加入迢曼国籍。
受此影响,在帝国将领面前,迢曼空军将领多少都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现在,总算能够扬眉吐气了,自然得大肆炫耀一番。
不过,这几名迢曼空军将领显然是找错了对象。
白止战是海军将领,对空军的事情没多大兴趣,他感兴趣的,其实是迢曼空军在此战中使用的无线电遥控炸弹。
对于遥控炸弹,白止战多少也有一些了解。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陆军与海军就做了相关的研究,或者说是有这方面的项目,不过全都是无果而终。
当然,主要还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最初的时候,项目总工程师搞错了方向,觉得通过无线电来遥控的难度太大。最为关键的一点,其实是在遥控的过程当中,操作员无法一直保持对炸弹的有效观察,从而没法判断出弹道偏差。
结果就是,帝国的科研人员把希望寄托在了不需要观察弹道的遥控方式上。
虽然从长远看,这是控制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在当时,明显超过了科技能支持的范围。
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帝国已经放弃遥控炸弹的研制工作。
当然,这也跟帝国军方没有紧迫需求有关。
对帝国陆军航空兵,特别是刚刚成立的战略航空兵来说,遥控炸弹的价值不是很大。
在整场大战中,帝国战略航空兵信奉的是“覆盖轰炸”理论,也就是加大投弹量来摧毁目标。
一架轰炸机办不到,就派一群轰炸机过去。
一吨炸弹无法摧毁目标,就用一百吨炸弹。
一次轰炸不够,就反复轰炸十次。
简单粗暴,却非常管用。
对战术航空兵来说,就更加不存在了。
在大战中大放异彩的低空攻击机,主要使用火箭弹的精度不算太差的弹药,而且能够通过俯冲投弹来提高精度,因此不存在需要用遥控炸弹的必要,更别说战术飞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海军航空兵这边,情况其实差不多。
一直以来,在对付战舰的战斗中,海军航空兵靠的都是俯冲投弹,没有想过要用遥控炸弹提高命中率。
关键就是,舰载机都是战术飞机,鱼雷机也就3名机组成员,轰炸机一般只有2名。
此外,舰载机的尺寸都不是很大,没地方安装并不算轻巧的遥控设备。
虽然在大战爆发后,帝国陆军与海军都加大了在技术领域的投入,也重新开始考虑通过遥控等方式来提高炸弹的命中率,但是所有的努力都以基础研究为主,陆航与海航都没有实战方面的需求。
显然,迢曼空军就不一样了。
迢曼海军没有真正的航空兵,因此制海作战的任务,落到了迢曼空军身上。
虽然迢曼空军拥有数量众多的俯冲轰炸机,性能也非常先进,但是像Ju…87这类战术轰炸机,作战半径非常短。
结果就是,在很多时候,能够上场的,只有双发远程轰炸机。
显然,用远程轰炸机来攻击战舰,肯定需要高精度弹药。
这个问题,在进军陆心海之后显得更加的突出。
因为罗利王国很不给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掉链子,所以迢曼空军不但得孤军奋战,在绝大部分时候,还只能依靠部署在洛克国南部地区的远程轰炸机,对付在陆心海活动的布兰舰队。
几场战斗下来,投弹精度成了大问题。
只是,远程轰炸机优势也展现了出来。
载弹量足够大,一般在2吨以上,新式轰炸机超过3吨。
轰炸机的机组成员众多,因此安排一名或者两名机组成员专门来负责遥控炸弹,不会有什么影响。
当然,轰炸机的尺寸大,能搭载尺寸不水小的遥控设备。
正是如此,相对于战术飞机,远程轰炸机才是理想运载平台,也更能把遥控炸弹的价值发挥出来。
关键还有,迢曼空军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迫切需要。
在打下马耳他,准确说是敌人反攻马尔他之后,陆心海方向的对海作战需求变得非常的迫切。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迢曼帝国率先开发出了无线电遥控炸弹。
让白止战略感惊讶的是,迢曼工程师用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办法,解决了导致帝国工程师放弃研制无线电遥控炸弹头号难题。
这就是在投弹之后,因为看不到炸弹,没办法进行遥控操作。
迢曼工程师想到的办法非常简单。
在炸弹的尾部,安装了十几个大功率的发光管!
这样,操作员能够在望远镜或者轰炸瞄准仪这类光学设备的辅助之下,全程观察炸弹的飞行路线,然后对炸弹进行遥控操作。
虽然这对投弹平台,也就是轰炸机有很高要求,而且对战术做了限制,但是实战证明确实行得通,而且效果还不错。
要说的话,迢曼空军所做的努力,等于宣告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帝国海军还没获得遥控炸弹,也没有能使用遥控炸弹的作战飞机,但是白止战已经敏锐的意识到,遥控炸弹的问世,将彻底的改变现在的轰炸战术,而且会把轰炸机的作战效率提高几个数量级。
等到遥控技术成熟,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都将成为历史。
此外,航空鱼雷会被送入博物馆。
今后的舰载机,出了战斗机之外,就只有以遥控炸弹为主要武器的轰炸机。
海军不会消亡,航母更不会消亡。
在遥控炸弹的时代,航母的地位反到会更加的稳固,因为使用遥控炸弹的舰载机能够摧毁所有海面与地面目标。
不过,白止战同样知道,这个时代肯定不会在大战期间到来。
………………………………
第589章 互通有无
宴会举办得很成功,至少郑江明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到宴会结束,白止战才从郑江明那获知。迢曼帝国派几名空军将领过来,就是要跟帝国商讨合作的事情。说得简单点,就是拿帝国感兴趣的东西,换取迢曼帝国急需的装备物资。
当然,这里面就包括无线电遥控炸弹。
帝国拿来做交换的,主要是战舰。
其实,这也是之前商定好的合作项目。
按郑江明所说,帝国以补偿名义,把2艘“旭海”级移交给迢曼海军,并且在中期大修之前提供配套弹药,比如400毫米穿甲弹。
原因无二,迢曼海军的制式弹药跟帝国海军的不同,没办法通用,也没必要专门搭建生产线。
此外,帝国通过技术援助的方式,帮助迢曼海军建造2艘由“旭海”级发展而的快速战列舰。
主要就是,换上迢曼海军的380毫米舰炮。
2艘“旭海”级也将在中期大修期间,换上迢曼帝国的舰炮。
只是,所谓的援助,其实也就是提供“旭海”级的设计图纸。所谓的改造,不过是为了采用迢曼海军的制式装备而做的调整。
至于迢曼帝国的造船厂能否建造出这样的战舰,就跟帝国无关了。
不过,快速战列舰不是重点。
在经过长达2年的谈判之后,双方终于在涉及航母的合作项目上达成一致,或者说是帝国海军做出了让步。
帝国将把“帝都”级的设计图提供给迢曼帝国,并且安排工程师,按迢曼海军的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
简单的说,就是以“帝都”级为基础,为迢曼海军量身打造一种舰队航母。
要说的话,主要就是针对北海与北夕落洋上的恶劣天气,增强航母的适航性能,并适当降低其他性能,比如舰载机数量。
此外就是,需要按迢曼海军的舰载机,对飞行甲板与机库的尺寸做出调整,比如机库的高度。
其他武器,比如高射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