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长勋不是不相信白止战的能力,只是觉得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冒险。
这也符合刘长勋的风格。
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且攻占中转岛指日可待,占领波沙湾,攻打基布要塞与出兵陆心海都不是问题,甚至有望在近期攻打霍瓦依群岛东部的岛屿,那么还有什么理由拿舰队去冒险呢?
保存实力,就能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
到了明年,等第二批“行省”级入列,以及更多的小型航母交付,帝国海军甚至能同时在2个方向上发动进攻。
这种以守成为主的思想,在老一代海军将领中并不少见。
别说是刘长勋,即便是当年的祝世建,在作战思想上也比较保守,更愿意在取胜后保存实力。
在航母称霸海洋前,一支强大的舰队本身就是制海权的保障。
对掌握战略优势的一方来说,就更加如此。
受此影响,不止是帝国海军,之前的布兰皇家海军也是一样,更愿意在达到作战目的后保存实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次大战中的日德兰海战与守望者海峡海战。
在这两场决定性的海战当中,取胜的一方都没咄咄逼人。
与之相比,在本次大战中的几场决定性海战,除非已经击沉对方全部航母,不然取胜的一方多半还会穷追不舍。
这也体现出了两个时代,海军思想的差异。
当然,刘长勋的担忧很快就变成现实。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郑江明赶了过来,还带来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一艘在加拉帕格斯群岛西北海域活动的潜艇遇到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确定有数艘排水量在3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而且航行速度超过24节。综合相关的信息,初步推断是第二十一特混舰队。
关键就是,该舰队是在向北航行,没向西航行!
………………………………
第531章 当爹的人
在刘长勋突然赶来,并且见到刘长勋那焦急的样子,薛远征都吓了一跳。
只是,他没有惊慌失措,反到装成没看到。
对刘长勋,薛远征算得上是非常了解。如果说刘长勋有什么特点的话,也就是喜欢大惊小怪。
当然,不是说刘长勋喜欢作,是故意为之。
不要忘了,薛远征在从政之前是陆军将领,因此在军事领域,明显倾向于陆军,而不是海军。
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为了博眼球,证明自己的存在,刘长勋都需要表现得夸张一些。
不然,在首辅官邸里面,他早就被彭怀胜与司徒旌德给埋没掉了。
应付刘长勋的大惊小怪,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着没有看到。
“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只是这次,薛远征没有打算浪费时间,毕竟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刚刚收到的,已经被证实了。”刘长勋说着,在坐下来的时候把带来的文件夹放到薛远征面前。
翻开一眼,薛远征立即锁紧眉头。
电文就一张纸,而在电文下面是一张叠好了的地图,朝上一面是东东望洋,上面有一条标注好的航线。
显然,刘长勋确实是用心了。
看完,薛远征才抬起头,朝刘长勋看过去。
“已经联系上那艘潜艇,而且艇长说得很清楚。对比了前后获得的信息后,能够肯定那就是第二十一特混舰队。”
“没收到更直接的消息?”
“在过来之前,没收到白止战的电报。我已经打了招呼,只要收到了消息,立即打电话过来。”
这下,薛远征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情况一目了然,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在袭击了纽兰第31特混舰队之后,没按照计划,或者说设想向西返航,而是在向北航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白止战打算带着舰队去封锁霍瓦依群岛。
对于白止战的胆量,薛远征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别看他平时斯斯文文的,很少跟别人斗气,甚至很少大声的说话,可上了战场,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此外,白止战一向就以胆大包天出名。
至于带着舰队北上,除封锁霍瓦依群岛之外的目的,就更简单了。
真正让薛远征感到疑惑,或者觉得奇怪的,其实是刘长勋为什么为了这件不算太大的事情来找他。
白止战现在所做的,摆明是趁胜追击,扩大来之不易的胜果。
当然,也在为长远考虑,即在攻占了中转岛之后攻打群岛东边的岛屿,争取一举拿下霍瓦依群岛。
如果说要增加投入,最多只是安排陆军航空兵参战。
显然,站在帝国高层的立场来看,这算不上大问题。
那么,刘长勋为什么要表现得如此夸张呢?
如果其他人搞不懂,那可以相信。
要在薛远征面前耍花招,刘长勋的那点本事明显还差了一些。
略微思索一番之后,薛远征就明白了过来。
刘长勋表现得如此夸张,其实是在为随后的事情做铺垫,好让薛远征做好思想准备,坦然接受即将到来的现实。
这个现实,就是以海军为重!
白止战带舰队北上,摆出要封锁霍瓦依群岛的架势,其实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在东望洋上的战略优势。
显然,这跟其他方向上的进攻有冲突。
不要忘了,梵炎洋与陆心海那边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特别是在陆心海,马耳他的迢曼军队随时可能被歼灭。
也可以说,刘长勋现在的处境很尴尬。
白止战是领军在外,未必会听从海军总司令的指挥,而且刘长勋也无法对舰队作战行动指手画脚。
这么一来,除非薛远征出面,不然只能由着白止战。
可见,刘长勋此举,等于把皮球踢给了薛远征。
要想让白止战回来,按照之前说好的,在中转岛那边的局面稳住之后,立即派特混舰队去梵炎洋,发起攻打基布要塞的作战行动,再攻打夕梵运河与进军陆心海,打通前往罗利王国的海运航线,薛远征就得亲自出面,以帝国首辅,也是帝**队的实际最高指挥官的身份给白止战下达命令。
不然,就不能说刘长勋没有尽到职责。
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需要让白止战回来?
“第二十一特混舰队还剩下多少燃油,能够在外面活动多久?”薛远征并没有立即提到刘长勋关心的话题。
“这可说不准。”刘长勋也不笨。
不管怎样,薛远征只了解陆军的战术,对海军,特别是跟舰队有关的战术,明显是个门外汉。
薛远征的眉头跳了几下,不明白的看着刘长勋。
“如果是执行破交任务,就可以从俘获的敌人舰船那里获得燃油。”
“弹药呢?”
“要是以封锁拦截为主,恐怕能用几个月。”
薛远征很无语,因为刘长勋摆明在打太极。
“如果没发生意外,最快能在什么时候打下中转岛?”
“一个月,也许三个月,说不定半年,主要看守军的士气跟斗志,以及纽兰海军会不会继续跟我们拼消耗。”
“这么说,我们就以一个月为准。”
薛远征明显失去了耐心,而刘长勋也明显吃了一惊。
“到下个月的今天,如果仍然没有打下中转岛,就得撤一支特混舰队回来,并派往梵炎洋协助第十一特混舰队攻打基布要塞。”
“如果打下了中转岛呢?”
“再另做安排。”
刘长勋愣了下,没想到薛远征也在跟他打太极。
关键,这一手玩得非常到位。
什么叫“再另做安排”?
这本身就是一个坑!
打下了中转岛,自然得把特混舰队派往梵炎洋,然后按照计划发动进军波沙湾与攻打基布要塞的作战行动。
没有打下,同样得把特混舰队撤下来。
可见,薛远征这一番话,并没有做出任何保证。
要说的话,也就是给了刘长勋一个月时间,让他对海军兵力部署做出调整,把焦点转到梵炎洋那边去。
“发电告知白止战,不管他想做什么,都必须抓紧时间。到年底,我们必须获得从波沙湾产出的石油。”
“行,我现在就去给他发报。”
“还有一件事,记得告诉他。小长公主生了个大胖小子,他是当爹的人了,做事不要那么不靠谱。”
听薛远征这么一说,刘长勋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姜还是老的辣。
也就这一句话,就解决了所有的难题。
这哪里是当爹的事。
要是白止战仍然不知道好歹,不愿意带着舰队返回,或许根本不用薛远征出面,由枢密院发出一道圣旨就行了。
帝国皇室多了一个成员,那可不是小事情!
………………………………
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进
真正遇到麻烦的不是薛远征与刘长勋,是洛福斯与尼兹。
返回本土之后,尼兹没停留,运输机加了油之后就再次起飞,在次日到达华城。
从飞机上下来,尼兹就直接去了灰宫。
不止是要当面向洛福斯说明情况,他还得想办法说服洛福斯,对总体战略做出调整。
再不调整,那就必然会战败。
那么,到底怎么调?
如果没有想好,尼兹肯定不会赶回来。
其实,早在几个月之前,也就是输掉了西南梵炎洋海战,最后1艘舰队航母被送进造船厂进行维修的时候,尼兹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且在当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只是没有告诉洛福斯。
此后,尼兹也一直没找到机会跟洛福斯谈此事。
关键,就一个。
用尽办法,诱使梁夏海军出兵西南东望洋,最好是攻打奥洲。
在战略层面上,就只有西南东望洋与奥洲足够巨大,能容纳足够多的兵力,并且起到牵制梁夏帝国的作用。
其他方向,所能容纳的军队都太少了。
要说的话,哪怕是骆沙联邦都不够格。
只要梁夏帝国把重点转向巨大陆战场,那么最多只需投入300万兵力,就能够扫荡整个骆沙联邦。
此外,陆军的消耗量远不如海军。
背靠本土作战,也要比万里远征容易得多。
以梁夏帝国的工业实力,只要解决了石油问题,在巨大陆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并不会对东望洋这边产生太大影响。或者说,只要石油能管够,梁夏帝国有能力同时在陆地与海洋发动战略进攻。
可见,唯一能够牵制梁夏海军的,就只有西南东望洋与奥洲。
要说,还能够牵制梁夏陆军。
如果梁夏帝国决定攻打奥洲,并占领这块大陆,除了需要海军的舰队,还得投入上百万地面部队。
关键是在内陆作战。
陆战队再能打,也只擅长在舰队能够提供支援的岛屿上作战,而深入内陆,还是的依靠陆军。
因为是到离本土上万千米的地方作战,所以实际动用的兵力肯定更多。
此外,还得考虑奥洲糟糕的基础设施。
那么,如何才能够诱使梁夏帝国进军西南东望洋与攻打奥洲?
要说的话,在输掉了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后,纽兰海军就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希望把西南东望洋当成下一个主要战场,为此做了不少的文章,可是效果都不大明显,或者说完全没有效果。
打到现在,除了派潜艇执行破交任务,梁夏海军都没有出兵西南东望洋的意思。
感情,那地方根本就不重要。
当然,如果以打赢这场战争,也就是以击败主要对手为目的,西南东望洋与奥洲确实没多大价值。
以开辟殖民地,夺取海外领地为目的的时代早已经过去。
不管哪一方打赢了这场大战,战后的世界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在殖民地时代的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换句话说,战争的一方,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以掠夺的方式来获取全球利益。
这么一来,就更加没有理由去西南东望洋与奥洲耗费兵力了。
说得直接一点,打下之后又不能占为己有,最后还是要撤军,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军事行动攻占呢?
战争,必然会死人。
如果把战火烧到了奥洲大陆,那么就算占领了,也只能与当地人为敌。
哪怕奥洲人口稀少,梁夏帝国也不可能像中古时代那样,通过消灭土著居民获得奥洲的土地。
其实,做为后起老牌强国的梁夏帝国一直没有搞野蛮扩张的传统。
相反,不去打奥洲,而是通过击败纽兰联邦获得最后的胜利,不但同样能在战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君临奥洲,还不会与当地的土著结仇,便于在战后控制奥洲,并且获取这块大陆产出的资源。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看中的恐怕也就只是奥洲大陆上的资源。
从梁夏海军一直没有出兵西南东望洋,纽兰海军一直在西南东望洋做文章,就能清楚的看出,双方都在朝着自己的战略目的前进,而且都在努力带节奏,并逼迫对手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只是,到目前为止,掌握主动权的是梁夏海军。
纽兰海军前后总共做了三次努力,打了三场决定性的大海战,结果全都以失败收场。
关键还有,梁夏海军始终没有犯糊涂,更没有得意忘形。
如果以当前的局面发展下去,也许在2年之内,这场大战将以同盟集团彻底战败而宣告结束。
还能够扭转战局吗?
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
尼兹一直看重奥洲,也一直主张在奥洲投入足够的兵力,甚至向陆军做出巨大让步,包括让麦克担任奥洲军团的总司令,负责在西南东望洋的作战行动,直接管辖第三舰队之下的舰艇。
在根本上,奥洲离巨大陆的东南地区很近,离狮泉城也不远。
要在以前,2000多千米或许不算近,甚至可以说非常遥远。
可是在航空兵大放异彩,轰炸机主宰着天空的时代,2000多千米的距离,根本算不上遥远。
不说别的,双方的主力轰炸机都拥有1500千米以上的作战半径。
此外,新开发的超级轰炸机,作战半径肯定达到2000千米,甚至有希望进一步延长到2500千米。
关键还有,为战略轰炸研制的远程战斗机,也逐渐走上正轨。
那么,以奥洲为基地战略航空兵肯定是一支不可小觑的作战力量,或许能够成为逼迫梁夏帝国攻打奥洲的关键因素。
不说别的,如果能对狮泉城实施战略轰炸,通过轰炸来封锁咽喉海峡,切断连接东西方的海上大动脉,哪怕只是向狮泉海峡里面布设水雷,也能让梁夏帝国的高层做出攻打奥洲的决定。
在上次大战中,同盟集团就这么干过,不过当时封锁的是守望者海峡。
要想封锁狮泉海峡,至少需要作战半径达到2500千米,甚至是更远的轰炸机,而现役的几种重型轰炸机,比如B…17与B…24在挂上几枚水雷之后飞不了这么远,也只能指望还在研制的新式轰炸机。
要说,这也是尼兹专门返回华城,来到灰宫找洛福斯免谈的关键所在。
动用新式轰炸机去执行布雷任务,等于从陆军航空兵那里抢饭吃,即便不考虑政治与战略层面的问题,也要首先搞定陆军航空兵。
尼兹只是海军上将,无权对陆航指手画脚。
因为陆航独立成军的事情基本确定了下来,陆军航空兵获得了很多自主权,所以即便是陆军参谋长也没多少发言权。
此事,得由洛福斯出面。
………………………………
第533章 变通之法
“你说的超级空中堡垒?”
“如果能安排过来,我希望提前投产,并首先满足西南东望洋方面的需求,还需要采购空投水雷。”
在尼兹说完后,洛福斯只略微沉思了一下,就打电话把秘书叫了进来,让秘书去通知马歇尔与阿诺德。
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是很明显,洛福斯已经有主意了。
找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以及陆航司令阿诺德,名义上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其实是知会他们。
只要洛福斯做出了决定,谁都没办法更改。
尼兹知道,他的提议是当前唯一能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让纽兰军队恢复元气,帮助纽兰联邦渡过难关的办法。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这还是唯一能避免战败的办法。
不用这个办法,纽兰联邦最快在2年、最迟在3年之内就会战败。
很快,两位陆军上将就赶了过来。
像尼兹预料的那样,洛福斯以平静的、叙述的口吻把尼兹的提议,让绰号“超级空中堡垒”的XB…29提前量产,而且首先部署到奥洲,派往炎海与咽喉海峡方向执行布雷任务的事情告诉了两人。
直到说完,都没征求两人的意见。
随后,洛福斯就把话题带到了细节问题上。
首先就是,XB…29能否提前量产。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或者说没办法用几句话就说清楚的问题。
就在洛福斯的面前,阿诺德打了几个电话,才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就算能够提前量产,也肯定无法达到预设性能指标,而且可靠性非常糟糕,作战使用的效果不会太好。
当然,阿诺德没有乱说。
虽然XB…29项目在大战爆发之前就已启动,但是受各种因素限制,直到大战爆发后,准确的说是纽兰联邦参战之后,研制与设计工作才走上了正轨,而且在起始阶段依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就是发动机。
要说的话,所有的作战飞机,在设计阶段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动力系统,而动力系统又是头号难题。
新式发动机的研制进度跟不上战机的设计进度,最终拖累了整个项目,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因为配套发动机跟不上,所以很多作战飞机在服役之初,只能使用性能差一些的老式发动机。
当然,梁夏帝国也一样。
对XB…29来说,发动机反到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可以暂时搁置。
即便使用功率稍低的发动机,XB…29也能够飞上天,无非就是载弹量少点,以及航程短一点罢了。
在设计阶段遇到的头号难题,其实是机身部分。
XB…29是纽兰联邦设计的第一种采用了增压驾驶舱,实用升限超过了10000米,用铝合金制造承力框架的全金属结构重型轰炸机。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远远超过了立项时的估计。
当然,由此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生产成本。
虽然纽兰联邦的发电量,以及电解铝产量都仅次于梁夏帝国,而且差距并不大,但是电解铝的价格始终都居高不下,生产加工的难度也非常大,间接导致用铝合金制造的作战飞机变得越来越贵。
因为实在是太过昂贵,所以布兰王国开始用木材制造作战飞机。
这些问题,都导致XB…29的研制进度远远滞后于计划。
以阿诺德所说,XB…29的量产时间原本是安排在新历104年,哪怕是快马加鞭,最快也只能提前到新历103年。
显然,太晚了!
就算降低技术指标,量产时间也无法提前多少。
所幸的是,阿诺德还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
改造一批B…17轰炸机,包括换上大功率的新式发动机,增加内部油箱的容积,把炸弹舱的长度缩短一些以装载更多的燃油,甚至取消自卫的机枪,尽可能扩大作战半径,好用来执行布雷任务。
按阿诺德所说,只挂在2枚1000磅空投水雷,B…17的作战半径能达到2500千米。
显然,关键是2500千米的作战半径。
虽然1吨的载弹量,严重降低了B…17执行布雷任务的效率,但是总比没有强,而且一次布设2枚水雷已经不错了。
更加重要的是,B…17数量多,产量也非常巨大,可以随便用。
迄今为止,B…17的生产数量已经超过5000架,而且在产能扩大之后,月产量已经突破了200架。如果没发生意外,到明年年初,随着新的生产线投产,还将提高100%,每月交付数量有望超过400架。
当然,B…17的生产成本也足够低。
总而言之,派1000架,甚至2000架B…17去奥洲执行布雷任务,对陆航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阿诺德还提到,人员方面的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为了打击迢曼帝国,在正式参战之前,纽兰联邦就以志愿的方式,派遣飞行员加入布兰皇家空军。等到参战后,纽兰陆航派远征部队参与了针对迢曼帝国的轰炸行动,而且主力就是B…17。
因为规模庞大,所以B…17机组的培训难度相对低一些。
按阿诺德所说,陆航现在有大约6000个机组,而可用的B…17才5000架。
显然,就是用数量弥补性能上的不足。
当然,还需要考虑后勤保障。
不过,这跟陆军航空兵无关,由海军自行解决,也就尽快开辟从奥洲东南到西北的海运航线。
至于空投水雷,同样由海军负责。
相对于轰炸机,水雷并不是问题。
不要忘了,在上次大战期间,为了封锁守望者海峡,同盟集团生产了数十万枚水雷,结果有80%都没用掉。
现在,这些在仓库里储存20多年的水雷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最后还落实了轰炸战术。
阿诺德提出了一个建议,布雷行动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并提前派遣侦察机确定大致的布雷海域。
关键就是,在拆掉自卫武器之后,B…17很容易被战斗机击落。
白天飞往狮泉海峡执行布雷任务,恐怕是有去无回。
此外,阿诺德答应派遣有经验的指挥官去奥洲,帮助海军策划与指挥布雷行动。
虽然知道阿诺德这么做,是不希望海军在西南东望洋那边的行动,对最受陆航重视的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与生产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尼兹没有跟阿诺德玩手段。
他要的不是轰炸机,而是用水雷封锁狮泉海峡。
当然,执行布雷任务的轰炸机得部署在奥洲西北地区的机场,并成为梁夏海军的眼中钉与肉中刺。
在拿到了这个结果之后,尼兹并没有立即离开。
很简单,还要跟洛福斯商量一些事情,或者说是搞定其他的麻烦。
………………………………
第534章 灵活应变
在谈完了轰炸机的事情,送走马歇尔与阿诺德之后,尼兹才提出战舰的事。
重点,肯定是大型航母。
按尼兹的意思,必须加快“埃塞”级的建造速度与建造规模,除了确保首舰能够在今年年底交付,在明年年初服役之外,还要确保明年的交付数量由3艘扩大到5艘,加快第五与第六艘的建造速度;后年交付的数量由5艘扩大到9艘,即提前启动七好,以及后继各舰的建造工程,而且从第七艘开始都为重新设计了舰体前部的加长型,以便能够搭载最新式的舰载机。
此外,还需要提前启动下一种大型航母的建造工作。
这就是暂时被命名为“CVB”的大型航母。
严格说来,这才是纽兰海军理想中的大型航母。因为满载排水量只有33000吨,加长版的也仅有36000吨,也就只是比梁夏海军的“帝都”级大了1,“埃塞”级应该算成大型舰队航母,或者说是改进型舰队航母。
这种被称为“洛福斯总统”级的“超级”航母,设计的标准排水量就高达42500吨,超过“行省”级的满载排水量,而其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000吨,比“行省”级足足提高出50%。
在尺寸上,特别是舰体宽度,更是直接比照望夕运河的三号船闸。
至于作战能力,绝对是无庸质疑。
正常情况下的载机量超过130架,超载能够达到150架,比“行省”级高出了40%到55%。
只是,防护上的优势体现得更加突出。
严格说来,“洛福斯总统”级是纽兰海军第一种严格按小分舱结构建造的大型战舰,也是第一种在设计的时候就用上装甲甲板与机库装甲,采用全封闭式机库与舰首,以及全面强化了水下防鱼雷隔舱的航母。
也就是在防护上的巨大投入,导致该型航母的吨位扶摇直上。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洛福斯总统”级的造价高得吓人,初步统计为“埃塞”级两倍多,实际会更高。
问题就在这里。
相对于高昂的造价,“洛福斯总统”级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运作舰载航空兵的效率没有同等比例提升,最多就比“埃塞”级提高了50%。这等于是说,“洛福斯总统”级的性价比非常糟糕。
不要忘了,“埃塞”级的航空作战能力跟“行省”级差不多,只是生存能力差一些。
在任何情况下,3艘“埃塞”级都肯定比1艘“洛福斯总统”级更加强大。
别说国会战争委员会的那些家伙,还有眼红的陆军将领,即便在海军,也有很多将领反对建造这种大而不当的“超级航母”,觉得该建造更多的“埃塞”级,来提高总体战力,并增强舰队的战术灵活性。
在最初的时候,尼兹也反对建造“洛福斯总统”级,觉得应该把资源用来建造性能更加均衡的“埃塞”级。
有趣的是,这个“洛福斯总统”是现任总统的堂叔,西奥多?洛福斯总统。
只是,在外界看来,造船厂与海军用“洛福斯”给超级航母命名,其实是变着花样讨好现任总统。
现在,尼兹反过来支持建造超级航母。
用他的话来说,跟梁夏海军有很大的关系。
实战已经证明,“行省”级的战斗力比之前预测的要强,肯定超过“埃塞”级,甚至有可能超过了“埃塞”级的加长型。
也就是说,“埃塞”号还没建成就已经落后了。
其次,梁夏海军也在建造吨位更大的航母。
有足够的情报表明,梁夏海军放弃了“行省”级的第三批次,也就是其改进型,选择直接建造标准排水量有可能超过50000吨的超级航母,其战斗力更是远超“行省”级,或许还会在“洛福斯总统”级之上。
以梁夏海军建造航母的速度,这种超级航母最快能在新历103年,最迟在新历104年完工与服役。
除了建造“洛福斯总统”级之外,无法对抗梁夏海军的超级航母。
至于海军将领一直强调的战术灵活性,尼兹提出了另外一个办法。
拿第一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