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有情报表明,纽兰海军向布兰皇家海军提出,用3艘“科拉”级来交换2艘即将建成的“乔治五世”级与“胡德”号,在“北卡”级服役后归还,以此解决没有快速战列舰为航母护航的问题。

    可惜的是,布兰皇家海军没答应,理由是“宰相”号也即将建成,而且2艘“沙恩霍斯特”级有巨大威胁。

    此后,建成的“乔治五世”级全都在本土舰队。

    此外还有,布兰皇家海军陆续对另外几艘快速主力舰进行了改造,全都以增强防空火力为主。

    就算“胡得”号已经被击沉,还有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能够为航母护航。

    随后,海军司令部发来电报。

    按迢曼海军提供的相关情报,“乔治五世”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有可能已经南下,还在追击“宰相”号。

    理由也很简单,只有这2艘快速战列舰能追得上“宰相”号。

    在1月10日的海战后,布兰皇家海军会断定“宰相”号将前往南夕落洋。其实根本不用猜,之前的3艘装甲巡洋舰就是去南夕落洋,然后溜进梵炎洋,在被布兰舰队追上之前逃到了梁夏帝国。

    这样一来,布兰皇家海军派遣2艘快速战列舰向南追击,也不足为奇。

    罗利海军已经被揍怕了,短期之内肯定不敢挑衅陆心海舰队。

    至于洛克舰队,只有“斯特拉斯堡”号逃回了本土,并且在进入土伦港的时候,舰长下令破坏了包括主炮与锅炉在内的关键设备,使得该舰完全丧失战斗力,根本无法为迢曼海军所用。

    迢曼海军的2艘大型巡洋舰,才回到本土。

    就算这2艘战舰还能够战斗,而且战斗力极为强悍,也需要进行维护保养,最快要到3个月之后才能再次出动。

    短期之内,在北夕落洋与陆心海,布兰皇家海军没什么好担心的。

    在回电中,迢曼海军还提到一点。

    “宰相”号用一发以运气为主的炮弹,秒杀了布兰皇家海军吨位最大的主力舰,等于给了布兰皇家海军一计响亮的耳光,不管是为了维护数百年的声誉,还是为重振士气,布兰皇家海军都不会善罢甘休。

    找回面子,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击沉“宰相”号。

    要说的话,这还跟布兰王国首相,丘尔的政治命运息息相关。

    在大半年之前,迢曼海军的3艘装甲巡洋舰在夕落洋上大开杀戒之后,竟然在布兰皇家海军的围追堵截下,逃到了梁夏帝国。更重要的是,这3艘装甲巡洋舰在南梵炎洋的一座荒岛附近藏了3个月之久。

    虽然此事发生在丘尔住进首相府之前,前任首相遭到弹劾也与此有关,但是那3艘迢曼海军的装甲巡洋舰是在丘尔成为首相之后,才到达梁夏帝国,丘尔当时还发誓,不管要等待多久,都将击沉这3艘迢曼战舰。

    直到现在,那3艘“迢曼”级装甲巡洋舰都在炎海活动,为迢曼海军培训舰队官兵。

    如果让“宰相”号故伎重演,丘尔就得从首相府搬出来。

    丘尔本来就是从海军部发家,在成为首相之前,担任最高职务是海军大臣!

    正是如此,迢曼海军才断定,那两艘快速战列舰还在追击“宰相”号。

    这些推断都有道理,可全是推断,迢曼海军没提供证据。

    白止战仍然很担忧,不过再担忧也没办法。

    在16日凌晨,在跟杜康交代后,白止战带着周涌涛等舰队司令部的参谋,搭乘巡逻机离开了前线司令部。

    虽然在15日夜间,廉旭升根据轰炸情况,把攻打狮泉城的时间推迟3日,但是白止战仍然得按计划返回特混舰队,确保在廉旭升再次做出调整时,能够率领第十一特混舰队参加战斗。

    不管怎样,廉旭升是总指挥,白止战得听他的命令。

    在离开前线司令部之前,白止战还专门叮嘱了杜康。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降低安达曼海的巡逻力度,至少确保每天安排轰炸机巡逻一遍。

    有了发现,得立即报告。

    从时间上推算,如果坎宁安一直赶路,没有在途中耽搁,就肯定能够在1月15日之前达到安达曼海。


………………………………

第430章 回到舰队

    “要我说,还是回到航母上自在。”

    “哪里来那么多的废话?”

    被白止战瞪了一眼,周涌涛才闭上嘴。

    “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先去餐厅吧。”李铭博赶紧站出来圆场,他也觉得周涌涛有点贫嘴。

    白止战没多说,也确实饿了。

    再说,才回到舰队,需要花一些时间了解情况。按不成文的规矩,一般是在吃饭的时候顺带进行。

    要说的话,这是海军的餐饮文化。

    在战舰还由风帆驱动的时代,舰长就喜欢通过邀请手下一同进餐,巩固与增强在战舰上的统治力。

    发展至今,在很多的战舰上,都用军官餐厅充作会议室。

    其实,舰队的变化不是很大,主力还是“陪京”号与“龙江”号,只是由2艘“旭海”级替换“粤江”号。

    此外就是增加了2支巡洋舰分队与2支驱逐舰分队。

    不过,增加的战舰跟第十一特混舰队没有多大关系。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安排,第十一特混舰队其实是暂编在第一舰队名下,而且主要是为了保密。

    在攻打狮泉城的战斗开始后,就得把2支巡洋舰分队与1支驱逐舰分队派出去,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根据攻打塞岛的经验,至少得安排2支火力支援舰队,并且为登陆舰队提供直接掩护。

    也就是说,除了获得2艘“旭海”级加强,准确说是多了1艘快速战列舰,第十一特混舰队没有什么改变。

    要说,也就是在编制体系上做了调整。

    现在的第11。1分队指的是“陪京”号战斗群,包括“陪京”号与“炎海”号,以及3艘大型驱逐舰。第11。2分队指“龙兴”号战斗群,里面有“龙兴”号、“旭海”号与3艘大型驱逐舰。第11。3分队是4艘重巡洋舰,第11。4分队是4艘轻巡洋舰,第11。5分队是6艘驱逐舰与2艘舰队油船。

    此外就是暂编的第11。6到第11。9三个分队。

    这个编制,算得上正常。

    唯一让白止战有点失望的是,没有获得远洋巡洋舰,即“广城”级第二批次8艘在旭海训练。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说法,这8艘战舰是去年12月下旬交付,都没有完成训练。

    不过,关键是跟即将服役的4艘大型航母有关。

    帝国海军的后条约型重巡洋舰还没大批量交付,因此适合充当航母贴身保镖的,除了快速战列舰,只有远洋巡洋舰。实战早就证明了,一艘快速战列舰无法为航母提供全方位防空掩护。

    要说,至少需要增加一艘远洋巡洋舰。

    如果能够增加2艘,那就完美了。

    因为能够出动的重巡洋舰都派给了第十一特混舰队,或者被派去支援登陆作战,所以只能把远洋巡洋舰留下来。

    这么安排,未必是刘长勋的主意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在4艘“行省”级服役后,会优先考虑梵炎洋方向的需求,也就是首先让白止战挑选。

    这么一来,怎么安排8艘远洋巡洋舰,其实都没有关系。

    在幕后搞鬼的,是另有其人。

    李铭博没有说是谁,不过也不用说得太透。

    不管怎样,他也是来自第21分舰队。

    当然,并非全是坏消息。

    “总司令做了保证,尽快把‘北河’号与‘南江’号派过来,暂时编在登陆舰队的火力支援编队里面。只要有需要,我们可以直接调用这2艘战舰,而且不需要提前向海军司令部请示。”

    白止战只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刘长勋早就任命他为“突击梵炎洋作战行动”的舰队总司令,名义上,就连登陆舰队都归他指挥。关键是,刘长勋还让李杰去了登陆舰队,担任登陆舰队指挥官,兼任狮泉城登陆作战行动的舰队总指挥。

    此外,负责指挥登陆作战的是第4陆战师与第6陆战师,指挥官是刘向东派来的杨卫国少将。

    陆军方面,更不用多说。

    虽然抢滩登陆由陆战队负责,但是后期得依靠陆军,也才由廉旭升担任总指挥。

    可见,整个指挥体系中,掌握指挥权的要么是白止战的手下,要么就跟他志同道合。

    “那2艘战列舰什么时候到?”

    “也就这几天。”

    “你们都吃完了吧?没有别的事,就这样。我到上面去转转,有事情的话,去飞行甲板找我。”

    他吃饱了?

    那份简餐,也就吃了一小半。

    虽然白止战不是那种特能吃的人,但是在飞机上颠簸了一个上午,中午怎么也不可能吃这么点吧。

    此外,他也不像生病了。

    肯定是有心事!

    李铭博想着这些的时候,白止战已经离开军官餐厅。

    虽然还没介绍舰载航空兵的情况,但是不急于一时,毕竟最快要3天之后,第十一特混舰队才能大展拳脚。

    “你们没什么事吧?”李铭博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周涌涛。

    “老白情绪不大好,跟当前战局有关。”

    “我们这边的?”

    周涌涛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到目前为止,布兰皇家海军的3艘舰队航母与2艘快速战列舰,甚至还得算上2艘战列巡洋舰,依然是杳无音讯。从时间上算,3艘舰队航母恐怕已经杀到了。”

    “迢曼海军司令部不是……”

    “猜测能当真,这仗还需要打吗?”

    李铭博愣了下,不过随后就叹了口气。

    虽然白止战不在的时候,一直是李铭博在指挥舰队,但是他始终不是舰队司令,从来没有指挥过特混舰队。

    李铭博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在跟布兰王国开战前,去梵炎洋接应3艘装甲巡洋舰。

    那次行动,也只是行动,全程都没有爆发战斗。

    此外,在跟3艘迢曼装甲巡洋舰汇合之后,李铭博就带着舰队返航了,没有在梵炎洋上逗留。

    也就是这次不算艰难的行动,让李铭博晋升为海军准将。

    在事后说起来,李铭博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刘长勋是看在他跟白止战的关系上,才把机会送到他手上,那是在给白止战面子。

    没指挥过舰队作战,李铭博很少像白止战那么焦虑。

    周涌涛也没有多说,毕竟比起来,李铭博才是白止战最为信任的部下,而且李铭博比任何人都了解白止战。

    用开玩笑的话来说,在周涌涛穿着开裆裤玩泥巴的时候,白止战与李铭博就已经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吃饭了。

    想来想去,李铭博还是不大放心。

    没回舰队不说,现在回到舰队了,白止战就得放下包袱,进入心无旁骛的战斗境界。

    帮司令官排忧解难,本身就是参谋长分内的事。

    参谋不干这个,留着有啥用?


………………………………

第431章 心结解开

    白止战就在飞行甲板上,没有去别的地方。

    因为还没有到中午,在上午起飞的防空战斗机在下午才返航,所以暂时不存在得让舰载机升空的情况。

    飞行甲板上没几个官兵,大多在做自己的事情。

    要说,这是难得的闲暇时光。

    等到战斗打响,哪怕是进入战斗状态,包括舰队司令官在内,所有的闲杂人等都不得到飞行甲板上去。

    白止战站在飞行甲板最前端,看着前方的大海。

    “别说在航母上干了十几年,我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听到话语,白止战并没回头。敢以这种方式跟他说话的,在这艘航母上面,也只有李铭博一个人。

    当然,李铭博过来,不是为了打招呼。

    “确实很不错。”

    走近之后,李铭博还感叹了一句,白止战这个时候才转过头,朝他看过去。

    “我说的风景。”

    李铭博勉强笑了笑,只要能够引起白止战注意,就行了。

    “知道我在担心什么吗?”

    “还用得着问?全写在你的脸上!”

    白止战愣了下,忍不住仔细打量了李铭博一番。

    对李明博,白止战可以说是知根知底。不管怎么样,两人认识了20多年,在一起训练战斗的时间就超过了10年。

    在白止战的认识中,李铭博是个粗人,或者说是那种很豁达的人。

    显然,那只是过去!

    李铭博最大的优点,其实是懂得进退取舍,清楚自己的位置。

    此外,就是没有超过自身能力的野心。

    现在看来,李铭博变了不少,或者说在成为舰队参谋长,地位提高后,对自己的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义。

    说得直接一点,一个优秀的参谋长需要的,肯定不止是和稀泥的能力。

    在关键的时候,还要能为舰队司令官排忧解难。

    要说的话,别看周涌涛经常犯愣,还有年轻人的冲动劲,要说出谋划策的能力,确实远超李铭博。

    当然,李铭博也有自知之明。

    指挥才能更像天赋,特别是对战场局面的判断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战场嗅觉,那不是通过学习与训练就能获得的。

    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有什么样的天赋,还是秘密吗?

    哪怕能够模仿学习,对中年大叔来说,也已经晚了。

    当然,李铭博有自己的优势。

    要说的话,也就是经验。

    或许,这就是李铭博最大的变化。

    “你是在担心,觉得前方到处是危险,只要走错一步就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还敢肯定,你并不是在为自己的前程考虑,毕竟你是帝国驸马爷,就算是打了败仗,也没人敢拿你怎么样。你担心的是我们,特别是像我这种,一直追随你,把身家性命跟你绑在一起的老部下。”

    “李老哥……”

    “担心很正常,我们要换个位置,我恐怕早崩溃了。”

    听李铭博这么一说,白止战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要说,还是李铭博了解他。

    “就你的担心,至少以我个人观点看,完全是空穴来风。真要说,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

    “怎么换?”

    “你所担心的,无非是不了解坎宁安,无法像当初对付高野那样,准确推测出对手的每一步,觉得自己无法战胜坎宁安,至少没有足够的把握。可是真要说,你觉得,坎宁安难道就有把握?以布兰人的刚愎自用,哪怕有田实协助,坎宁安也未必会言听计从,甚至会嗤之以鼻。”

    白止战锁紧了眉头。

    虽然没见过坎宁安,但是就白止战的认识,坎宁安意志坚定,很有逐渐的将领,往往很难把别人的意见听进去。

    要说的话,白止战自己都是如此。

    “论名声,你早就超过了坎宁安。再说了,主动权在我们这,打不打,怎么打,都是我们说了算。要我说的话,哪怕坎宁安带着艘舰队航母杀了过来,他也未必有胆量来找我们决战。”

    “拖下去?”

    “从战略上看,同盟集团玩的不就是一个拖字诀吗?”

    “这……”

    “强攻狮泉城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扫荡北梵炎洋地区,然后才是进军波沙湾,最后还得占领波沙湾。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比如让被敌人破坏的油田恢复生产,让波沙湾那边的港口恢复运作,调集油轮与组建运输船队,甚至还要安排战舰为船队护航。这么多事情,哪怕全都是顺风顺水,搞下来也要大半年的时间。可以说,只要多耽搁半年,也许就一个季度,我们都有可能在获得波沙湾产出的石油之前,因为用掉全部战略储备而战败。”

    在李铭博说这些的时候,白止战一直埋头沉思。

    过了一阵,白止战才问道:“你是说,坎宁安是在故弄玄虚?”

    李铭博明显愣了下,看得出,他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开始说那些,只是把这几个月的积累全部倒出来。

    当然,也可以说是超常发挥。

    虽然李铭博有不错的大局观,但是真要说起来,特别是对战局的判断,只是一般参谋的水平。

    平常吹牛够用,可是真要他说出个所以然,肯定是勉为其难。

    “没有错,肯定是如此!”

    没有半点征兆,白止战突然兴奋起来,还把李铭博吓了一跳。

    “李老哥,还是你厉害,这真是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坎宁安,不,是布兰皇家海军搞这么多名堂,就是在故弄玄虚,要我们疑神疑鬼,浪费宝贵的时间,也由此错过攻打狮泉城的最佳时机。”

    “想通了?”李铭博是暗自窃喜,因为他根本没有想这么多。

    “说实话,局外之人啊!”白止战长叹一声,说道,“之前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经你点拨后,现在是豁然开朗。”

    白止战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

    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算是白止战,做为当局者,需要关心的问题太多,无法看到更加本质的东西,自然抓不住要点。

    之前,白止战犯的一个关键错误,其实就是坚定不移的认为,布兰军队会不惜代价的守卫狮泉城。

    “饿不饿?”

    白止战愣了下,然后摸了摸肚皮。

    之前心事重重,就算饿,也没有感觉。

    现在,压在心头的巨石没了,饥饿感立即涌了上来。

    “我让厨师重新炒两个小菜,一边吃,一边聊。”

    “行。开始忘了问,好像有新的舰载机了?”在说这话的时候,白止战才转过身来。

    “才发现?”

    白止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在来到飞行甲板上之后,才看到了停在尾部的几架新式舰载机。


………………………………

第432章 新三件

    在过去几个月,变化最大的是舰载航空兵。

    去年年底,第41特混舰队在完成实弹测试后,留在旭海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舰载航空兵完成换装之后的适应训练。

    关键还有,3种主力舰载机全部更换!

    要说,变化最小的其实是舰载战斗机,更换的只是最新批次,把之前装备的“哮天”移交给二线部队。

    与前面前三个批次的“哮天”比,第四批次的“哮天”更换了发动机。

    整个大战期间,不管舰载机,还是陆航的作战飞机,在改进时首先考虑的都是更换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原因也很简单,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提高飞行性能的最简单办法。

    采用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800马力,紧急输出功率能达到2000马力的新式发动机,第四批次“哮天”的最快飞行速度超过了每小时575千米,为大战爆发后,飞得最快的舰载战斗机。

    此外,其他飞行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

    最显著的就是爬升速度。

    以紧急状态起飞时,爬升到6000米高度所需时间,由8分钟缩短到了6分钟,远远超过其他舰载战斗机。

    要在大约2年之后,“哮天”的这个爬升速度记录,才会被F6F超过。

    当然,在那个时候,帝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已经不是“哮天”了。

    相对而言,其他方面的改进较为有限。

    要说的话,也就是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语音电台,工作距离提高到250千米,具备有限的编队指挥能力。

    此外,“哮天”的多用途性能得到了加强。

    在通常情况下,第四批次“哮天”的载弹量提高到了1000千克,不但远超之前所有舰载战斗机,还比“黄蜂”的早期型高一倍。虽然第四批次“哮天”在出厂的时候没有针对对地打击做专门强化,但是在服役之后,部队官兵在第四批次“哮天”的翼下安装了8个火箭弹外挂点。

    靠优秀的起降性能,“哮天”是大战期间使用最为广泛的舰载机。

    与战斗机相比,鱼雷攻击机与俯冲轰炸机,就不是新批次那么简单了,全都换成了最新型号。

    取代“黄蜂”的是轻轰…4型“朱雀”俯冲轰炸机。

    严格的说,“朱雀”是第一种在大战爆发之后完成设计,与开始量产的舰载机。

    虽然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就已立项,而且完成了前期招标,但是直到去年的第二季度,也就是4月,这种新式俯冲轰炸机的设计工作才全部完成,并且通过了海军验收,在当月获得海军订单。

    此外,“朱雀”是第一种专用舰载俯冲轰炸机。

    陆航也参加了前期研制,只是在进入正式采购阶段之前,打了退堂鼓,转而采购另外一种俯冲轰炸机。

    有趣的是,陆航选中的“猎鹰”俯冲轰炸机其实在海军的招标中,因为太笨重而败下阵来的“鱼鹰”。关键是,陆航后来对这种俯冲轰炸机也不够满意,只采购了几百架,并且很快淘汰给二线部队。

    陆航一直没有采购“朱雀”,主要是面子问题。

    要说的话,“朱雀”跟“黄蜂”相比,有点像“哮天”跟“台风”的对比。

    虽然单论性能,“黄蜂”在大战初期的俯冲轰炸机当中,并不算糟糕,后期型已经算得上非常强悍了,各方面都超过了99舰爆与SBD。从战果来看,“黄蜂”是帝国海军在战争初期的头号功臣。但是到战争中期,特别是随着交战范围扩大,“黄蜂”固有的缺点也被迅速放大。

    比如,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低等。

    要说,“朱雀”的性能优势,也就体现在这几点上,特别是航程。

    “朱雀”可是帝国海军第一种最大航程超过2500千米,挂上500千克炸弹后,作战半径能达到750千米的舰载机。

    正是如此,“朱雀”还是帝国海军第一种被选为侦察机的俯冲轰炸机。

    取代“飞鱼”的是轻攻…4型“霹雳”鱼雷攻击机。

    如果说“朱雀”是大放异彩的话,那么“霹雳”就显得很平淡无奇了。

    跟“飞鱼”相,“霹雳”在主要性能上的最大提升,只是把最快飞行速度提高到每小时475千米,对海作战半径到达了700千米。在其他方面,比如爬升率、巡航飞行速度与敏捷性都没有多大提升。

    当然,肯定更加的结实,也意味着更加的笨重。

    要说,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在三种舰载机当中,鱼雷攻击机的载弹量最大,而且攻击阶段需要在超低空以最快速度飞行,对机身结构强度要求最高,往往还要多一名乘员,所以使用相同的材料制造机体,鱼雷攻击机最为笨重,如果用相同的发动机,或者是技术水平相当的发动机,飞行速度也肯定最慢。

    正是如此,面对“鱼雷机陷阱”的不止是帝国海军,而是所有列强的海军。

    只是在制海作战中,鱼雷攻击机又是不可或缺的舰载机。

    梁夏海军与纽兰海军都在加紧建造后条约型战列舰,而实弹测试证明,鱼雷是对付战列舰的头号利器。

    更加要命的是,后条约型战列舰,无一例外的把多出的吨位主要用来增加防护。

    随着舰载航空兵迅速的发展壮大,相对传统的威胁,也就是大口径穿甲弹,舰载机投下的鱼雷与炸弹更有威胁。

    结果就是,从条约时代开始,列强格外重视战列舰的水平防护与水下防护。

    到后条约时代,水平防护基本到了天花板,重点加强的就是水下防护!

    如此一来,就得增加鱼雷的威力,也就是加大战雷头装药量。

    此外,随着战舰的防空火力增强,肯定要通过提高鱼雷射程来增强鱼雷攻击机的战斗生存率。

    这些要求,都导致航空鱼雷往大型化方向发展。

    结果就是,要想提高鱼雷攻击机的载弹量,因为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机体,所以只能降低或牺牲其他性能。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没有对鱼雷攻击机的性能提出太多过分的要求。

    在总体上,鱼雷攻击机的基本飞行性能依然是远远比不上俯冲轰炸机。

    为此,舰载航空兵针对鱼雷攻击机存在的缺陷,对攻击战术做了调整。

    现在,所有的指挥官都转飞“朱雀”,而且在常用攻击战术当中,鱼雷攻击机被放在最后面。

    这么安排,主要就是为了避开防空战斗机。

    当然,海军也不是完全没有要求。

    对鱼雷攻击机来说,最大的要求就是航程与载弹量,这也是“霹雳”相对于“飞鱼”提高幅度最为明显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看,“霹雳”算得上优秀的鱼雷攻击机。


………………………………

第433章 猜疑

    说是了解情况,其实是重新吃了午饭。

    当然,白止战借此机会整理了有点凌乱的思绪。

    来到司令舰桥之后,他立即让周涌涛去把主要参谋,以及航空联队的高级军官全都召集起来。

    现在,两支航空联队都是由申普指挥,他的身份是第十一特混舰队航空作战指挥官。

    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不然再也不会驾驶舰载机升空作战。

    要说的话,这也是白止战的安排。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都40几的人了,还成天在天上飞,早点转指挥岗位,才能够在海军干到老。

    白止战都这么说了,申普也不好争辩。

    再说,在去年年底,也就是实弹测试之后的一次训练中,申普驾驶的“朱雀”没能挂住航母的阻拦索,一头撞进阻拦网,还撞坏了停放在前面的几架舰载机,他自己也在事故中受了伤。

    这次经历,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在伤愈归队后,申普就听从白止战的安排,由作战岗位转到指挥岗位,同时给朱华圣做了个表率。

    朱华圣在“横江”号上,负责培训飞行员。

    等到4艘大型航母服役,他也会转为指挥岗位,在某支新成立的特混舰队里担任航空作战指挥官。

    朱华圣也不是为了多飞一段时间,毕竟申普之前受了伤,总得有一个人留下来统领新成立的航空部队。

    此举,也是在为白止战争取获得一支特混舰队的指挥权。

    等到人员到齐,白止战提出了讨论的话题。

    只有一个:是否需要提前进入梵炎洋,如果是,那么采取哪种战术最妥当,并且给出充足的理由。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的一贯风格。

    战术讨论阶段,白止战一般只提作战目的,不限制作战手段,给了参谋足够巨大的操作空间。

    只是,讨论了一番之后,没一个参谋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原因也很简单,可供参考的情报实在是太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