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争霸-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署在那边的几十架远程战斗机与轰炸机,不但对咽喉海峡里的航线构成威胁,还是布兰舰队的头号大敌。
哪怕只是执行侦查任务,也足够让坎宁安如芒在背。
周涌涛也由此断定,只要坎宁安带舰队到达东北梵炎洋,就会像对付罗利舰队那样,出动舰载机袭击宋卡。
不过,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
在尼克巴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格雷特海峡待命,尽可能保持隐蔽,等第十一特混舰队去自投罗网。
只是,需要主动放弃狮泉城。
道理也很简单,除非走别的海峡,要不然第十一特混舰队怎么都得在打下狮泉城之后才能进入梵炎洋。
这也决定,坎宁安不会去格雷特海峡守株待兔。
如果布兰军队主动放弃了狮泉城,不等于告诉帝国舰队前方有埋伏吗?
至于让舰队去苏门答腊岛的西边,隔着炎海周边第二大岛屿,对付在狮泉城附近活动的帝国舰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原因就是:太远了。
从苏门答腊岛西边的明打威群岛到狮泉城,最短距离超过了600千米,布兰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最多才500千米。
关键还有,布兰舰队在苏门答腊岛的西边,就无法封锁咽喉海峡。
这就是意味着,在消灭了狮泉城的航空兵之后,帝国舰队能强行突围,在没遭到阻拦的情况下杀入梵炎洋。
显然,在广袤的梵炎洋上跟帝国舰队决战,布兰舰队的胜算更加渺茫。
不管是从战术,还是从战略的角度看,布兰皇家海军都得尽全力阻击帝国舰队,避免进行正面的舰队决战。
以坎宁安的头脑与目光,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
要说的话,他会尽可能的呆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内,利用遍布北梵炎洋的军事基地对抗帝国舰队。不管是拖延时间,还是跟帝国舰队决战,得到岸基航空兵掩护,布兰舰队都更有把握取胜。
坎宁安不是有勇无谋的莽汉,绝不会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在此,周涌涛提出了第三种可能。
封锁咽喉海峡。
准确的说,是封锁咽喉海峡东端,海域最为狭窄的狮泉海峡,逼迫帝国舰队通过其他海峡进入梵炎洋。
封锁狮泉城海峡也不是什么难事,需要的只是水雷。
在重新夺回狮泉城之后,布兰皇家海军没打算继续向东扩张,一直把狮泉城当成东方的前沿堡垒,在此储备了足够多的水雷,其中不少就是在上次大战当中生产出来,却没用掉的存货。
不要忘了,当初封锁守望者海峡,同盟集团用了上万枚水雷。
因为狮泉海峡比守望者海峡还要狭窄,水深也要浅得多,所以理论上,几千枚水雷就能封死。
在战争爆发前,储存在狮泉城的水雷不少于3万枚。
按布兰皇家海军的战略部署,必要的时候,就得用这些水雷封锁所有连接东望洋与梵炎洋的海峡!
哪怕大部分水雷因为保存不善而损坏,剩下的用来封锁狮泉海峡,那也是绰绰有余。
果真如此,第十一特混舰队就得南下,从巽风海峡或者龙眼海峡去梵炎洋。
到时,坎宁安只需要带舰队去爪哇岛南面海域,就能够在帝国舰队通过海峡的时候来个出其不意。
布兰舰队在爪哇岛南面海域活动,还能获得部署在奥洲的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与支持。
不说别的,部署在达尔文港、德比与黑德兰港的远程巡逻机就能帮上大忙。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点。
随着布兰舰队到达,攻打狮泉城的作战行动必然会受到影响,也就需要对作战计划做出调整。8)
………………………………
第426章 突出重围
战局在1月10日再次发生转变。
通信参谋把电文送来的时候,白止战正在跟周涌涛商讨舰队作战行动,是否需要提前杀入梵炎洋,以及承受的风险。
看完电文,白止战立即让周涌涛召集司令部的参谋人员。
昨天傍晚,已经突入北夕落洋的迢曼舰队,在冰岛东北约500千米处,被一艘武装商船发现。
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必然的结果。为了找到“宰相”号,布兰皇家海军把能出动的武装商船全都派了出来。
当时,北夕落洋上大约有30艘武装商船。
要说的话,这也是武装商船最后一次展现存在价值。
在以反潜为主的护航行动中,主力是护航航母,曾经伴随船队驰骋大洋的武装商船已无用武之地。
虽然十多分钟之后,由“格奈森瑙”号打出的一枚280毫米炮弹准确命中,直接打爆了该船的弹药库,但是十多分钟的时间,足够瞭望员认出迢曼战舰,并发出找到“宰相”号的电报。
几个小时之后,一架从冰岛起飞的巡逻机发现了正在向西航行的迢曼舰队。
其实,并非舰队的全部,除了“宰相”号,就只有2艘驱逐舰与2艘快速油船。2艘大型巡洋舰、1艘驱逐舰与1艘快速油船在傍晚,暴露行踪后跟“宰相”号分道扬镳,此时在向东航行。
说得直接一点,2艘大型巡洋舰准备返回迢曼本土。
因为行踪已经暴露,所以“宰相”号将结束在北夕落洋上的破交行动,按备用计划前往南夕落洋。
关键就是,得避开布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
在3天前,本土舰队就已经离开北海,进入了北夕落洋。
虽然暂时还没有本土舰队的情报,但是按迢曼海军推测,本土舰队很可能在设得兰群岛附近待命。
如此一来,“宰相”号不能直接南下。
要想避开本土舰队,得走冰岛西边的丹麦海峡。
这也是让两艘大型巡洋舰返航的关键原因。
不是说大型巡洋舰的速度不够快,而是燃油不够用。
“宰相”号得全速航行,才能在本土舰队到达之前通过丹麦海峡,肯定要额外消耗大量燃油。如果带上2艘大型巡洋舰,那么3艘快速油船搭载的燃油,不足以支持舰队进入梵炎洋或者东望洋。
让2艘大型巡洋舰返航,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欺骗布兰皇家海军。
总而言之,在昨天傍晚,“宰相”号就全速向丹麦海峡冲刺。
可惜的是,运气实在太差了。
如果没有被那架巡逻机发现,在一天之后,也就是10日夜间,“宰相”号就能冲出丹麦海峡。
进入了开阔的冰岛海盆海域,“宰相”号能凭借速度摆脱追击的本土舰队。
至于到达南夕落洋之后,有没有机会进入梵炎洋或者东望洋,能不能到达梁夏帝国,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只是现在,“宰相”号未必能够顺利突围。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迢曼海军基本上认定,本土舰队已进入北夕落洋,而且在法罗群岛附近。
依据是一份来自潜艇的电报。
果真如此,本土舰队里的战列巡洋舰与快速战列舰,能够在10日下午到达丹麦海峡的南面。即便是航速较慢的老式战列舰,也能够在10日夜间赶到。如果本土舰队有航母,哪怕是1艘小型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也有很大的把握在10日白天找到还在丹麦海峡里面的“宰相”号。
照此推算,战斗最快会在10日下午打响。
如果遭到轰炸,“宰相”号必然凶多吉少。
哪怕没被炸沉,只要被炸伤,无法以全速航行,就会被本土舰队的快速主力舰追上,然后被击沉。
即便战斗是在夜间进行,也没有多少胜算。
本土舰队至少有3艘快速主力舰,其中至少有1艘是快速战列舰,“宰相”号却是单打独斗。
俗话说的,猛虎斗不过群狼。
“宰相”号再能打,也无法同时迎战3个同级别的对手。
快要到中午的时候,海军司令部发来最新消息。
迢曼海军在此之前做出的推测已经被证实,那艘发现本土舰队的潜艇,在藏匿数个小时避开了反潜驱逐舰之后,到海面上发出了电报,宣称发现的就是本土舰队,至少有3艘正在全速航行的快速主力舰。
这份报告,跟另外一份情报完全吻合。
编在本土舰队里的3艘快速主力舰是:“胡得”号战列巡洋舰,“乔治五世”号与“威尔士亲王”号快速战列舰。
至于2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已经有情报证明,全都去了陆心海舰队,还参与了炮击洛克舰队的战斗。“反击”号已经在几天前回到直落要塞,挂起了分舰队司令旗,现在是西陆心海分舰队的旗舰。“声望”号一直没有出现,很可能已经编入了由坎宁安指挥的远征舰队。
这个部署,就是针对“宰相”号。
为了对付这艘迄今为止建成并服役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布兰皇家海军把最能打的主力舰都编入本土舰队。除了3艘快速主力舰之外,还有2艘配备了16英寸巨炮的“纳尔逊”级战列舰。
可惜的是,“纳尔逊”级的速度太慢,就连“伊莎女王”级都比不上。
不过,迢曼海军也做了调整。
昨天晚上,在“宰相”号再次暴露后,迢曼海军司令部电令让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大型巡洋舰转向。
按照新的命令,两艘大型巡洋舰将陪同“宰相”号突围。
准确的说,是在掩护“宰相”号冲出丹麦海峡之后,再转向返航。
理由也很简单,“宰相”号孤掌难鸣,要是跟本土舰队遭遇,肯定是凶多吉少。
有2艘大型巡洋舰协助,突围的希望大了不少。
要说的话,2艘大型巡洋舰的280毫米主炮也不是摆设,至少对装甲防护薄弱的战列巡洋舰有巨大的威胁。
就在几个月前,两舰还联手干掉了布兰皇家海军的一艘舰队航母。
要让2艘大型巡洋舰追上去,在10日的中午跟“宰相”号汇合,需要“宰相”号把航速降到22节。
也就是说,“宰相”号在丹麦海峡里的航行时间要延长3个小时。
如此一来,“宰相”号离开丹麦海峡的时间将由下午1点推迟到下午4点。
因为在高纬度地区,1月是北半球昼间时间最短的月份,所以在下午4点左右,已经快要天黑了。
正是如此,迢曼海军才觉得,耽搁3个小时不会有什么大碍。
傍晚冲出丹麦海峡,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突破本土舰队的包围圈,等再次天亮,已经向南航行了几百千米。
只是,会如此的顺利吗?
………………………………
第427章 快刀斩乱麻
对于发生在地球另外一边的战斗,白止战也是爱莫能助,只能够徒生感叹。
虽然说运气差,才在遇到武装商船后,又被巡逻机发现,但是实质上,依然是迢曼海军出了问题。
在根本上,都是迟疑惹的祸!
几天之前,在布兰皇家海军的陆心海舰队偷袭了罗利舰队与洛克舰队之后,迢曼海军就应该当机立断。
当时,白止战还打算联系刘长勋,让刘长勋以帝国海军总司令的身份,去跟迢曼海军总司令沟通,让“宰相”号结束在北夕落洋上的破交作战行动,趁着布兰皇家海军全力推进增兵梵炎洋,无暇他顾的时候,全速南下去南夕落洋。只是在发电报前,白止战觉得这么做显得很突兀。
就算让刘长勋去说,迢曼海军总司令也未必能够听进去。
要是把话说得太重,反到会引起误会。
如果“宰相”号去南夕落洋,最终的归宿就是帝国港口,迢曼海军将因此丧失唯一可用的主力舰。
辛辛苦苦建造了“宰相”号,为梁夏帝国战斗?
至于帝国当局做的承诺,比如帮迢曼帝国建造2艘“旭海”级快速战列舰,至今依然还只是承诺。
能在什么时候兑现,以及能不能兑现,没人说得准。
如果迢曼海军在几天前当机立断,哪怕让2艘大型巡洋舰留下来,只是让“宰相”号去南夕落洋,也有很大把握突破本土舰队的封锁,而且2艘大型巡洋舰依然能够在北夕落洋上执行破交任务。
可惜的是,迢曼海军并没有当机立断。
次日清晨,也就是睡了一觉,白止战收到了由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最新消息。
丹麦海峡南面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宰相”号确实是万分神勇,取得的战果,连白止战都不敢相信。
战斗,在当地时间的下午4点15分左右开始。
当时,离夜幕落下也就大约15分钟。
双方几乎在同时发现了对方,只是在最初,“胡得”号的瞭望员没有识别出迎面而来的是“宰相”号,也没有发现“宰相”号后面的“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延误了战机。
在瞭望员重新报告情况,宣称发现3艘迢曼主力舰之后,“胡得”号上的分舰队指挥官霍兰德中将还认为瞭望员搞错了,让瞭望员重新观察与报告,又耽搁了几分钟,完美错过先敌开火的机会。
当时,霍兰德中将肯定认为,2艘大型巡洋舰已经返航。
就算瞭望员辨认出了“宰相”号,他也不愿意相信,坚信不会在这片海域遭遇3艘迢曼海军的主力舰。
这番折腾,5分钟就过去了。
非常宝贵,也非常致命的5分钟。
“宰相”号在4点17分完成了转向,并且在1分钟之后打出第一轮齐射。
当时,双方的距离大约22千米。
按迢曼海军的一惯战术,“宰相”没有进行半齐射,一上来就是火力全开,8门主炮全部用上了。
在4点20分,“宰相”号进行第二轮齐射时,“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相继投入战斗。
这个时候,霍兰德才被飞来的炮弹给惊醒,下达了作战命令。
只是,队列还没有转变过来
不管怎样,几万吨的战舰无法像几吨的战斗机那样,灵活的改变航向。
一时之间,3艘迢曼战舰全都把炮口对准了冲在最前面的“胡得”号。
虽然按照吨位,“胡得”号是布兰皇家海军最大的战舰,但是做为战列巡洋舰,装甲防护远比不上战列舰。
面对3艘主力舰的凶猛炮火,“胡得”号实在太单薄了。
此外,“宰相”号的运气确实好到爆棚。
到5点26分,离天色完全黑下来还有不到5分钟,在第五轮齐射中,“宰相”号打出的一枚380毫米穿甲弹准确命中“胡得”号,而且在贯穿薄弱的水平装甲后,直接钻进了舰首的主炮弹药库。
随即发生的猛烈爆炸在几十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短短3分钟后,也就是在夜幕落下那一刻,“胡得”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
包括分舰队司令官霍兰德中将在内的,全舰1400余名官兵全部阵亡!
“胡得”号突然发生了猛烈爆炸,还迅速沉没,立即就对后面的“乔治五世”号与“威尔士亲王”号产生了明显的震慑效果。
按后来公布的战报,“乔治五世”号的舰长认为交战海域有迢曼潜艇,并且用鱼雷击沉了“胡得”号。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宰相”号刚服役,别说大部分官兵还没完成训练,包括主测距仪在内的很多设备都没进行调试。
在冲出斯卡格拉克海峡之前,“宰相”号甚至没进行过8门主炮的全齐射。
谁会相信,这艘刚服役的战列舰在第一次战斗当中,用5轮算不上准确的齐射干掉对手吨位最大的主力舰?
要是潜艇,那就很好理解了。
“胡得”号的防护本来就很差劲,要是同时被几条重型鱼雷击中,就有可能在大爆炸中迅速沉没。
即便是货真价实的战列舰也扛不住潜艇发射的重型鱼雷。
在“胡得”号沉没之后,接过了分舰队指挥权的“乔治五世”号舰长里奇上校,立即下达了转向撤退命令。
在此之前,“乔治五世”号只进行了3轮齐射,第一轮还是校炮的半齐射。
最后面的“威尔士亲王”号只进行了2轮齐射。
别说没有打中,就算打中了,也无关痛痒。
在撤退的时候,“乔治五世”号距离“宰相”号超过了20千米,其配备的14英寸舰炮在这个距离上,无法打穿“宰相”号上厚度至少都有130毫米的水平装甲,因此就算打中了都没有用。
给新锐的快速战列舰,配备在20年之前就已落后的14英寸舰炮,恐怕也只有布兰皇家海军做得出来。
在根本上,跟不重视航母的载机数量,其实是同一回事。
没有对手,皇家海军失去了目标。
可见,真要打下去,鹿死谁手还说不准呢。
及时撤退,应该是明智之选。
随后,2艘快速战列舰从东南方向离开了战场。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里奇上校很有可能想跟后面的主力汇合,再转向追击迢曼舰队。
主力编队有4艘战列舰,还有足够多的巡洋舰与驱逐舰。
有趣的是,迢曼舰队也没追击撤退的布兰战舰。
在夜幕落下后,“宰相”号转为向西航行。
关键就是,在夜间7点左右,2艘大型巡洋舰按着计划再次与“宰相”号分别,转为向东北方向航行。
必须得说,迢曼海军在犯了几次错误之后,总算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
第428章 涉险过关
不管怎样,“宰相”号总算涉险过关。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最快一个月,最迟两个半月后,这艘让迢曼帝国引以为傲的主力舰就将到达帝国。
至于能否一帆风顺,白止战也管不了。
其实,白止战也无心管北夕落洋上的战斗。
在1月11日,攻打狮泉城的作战行动按计划开始,陆航的轰炸机在当天清晨率先投入战斗。
轰炸行动原本是安排在凌晨进行,准确说是天亮前。
因为长机导航员犯了个低级错误,没有在起飞前校准导航仪,航向出现了严重偏差,所以到达时间晚了约一个小时,轰炸机群在天亮之后才飞到狮泉城上空,投弹一直持续到了上午8点过。
所幸的是,轰炸行动进行得较为顺利。
此外就是,轰炸机群在途中散开,当首批轰炸机杀到的时候,布兰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没立即升空迎战。
原因就是:机群的规模太小,总共才20多架。
在7点30分过后,狮泉城的防空部队才猛的反应过来。
等到防空战斗机升空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两个大队的40多架轰炸机还在投弹,提供掩护的是30多架远程战斗机。
最终,仅7架轰炸机与3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
此外,有12架轰炸机与4架战斗机受到重创,因为无法修复而报废。
按杜康发来的战报,炸毁了50多架布兰皇家空军的战斗机,以“飓风”为主,护航战斗机还击落了6架敌机。
只有1个大队没有能够摧毁预定目标,其他大队全都完成了轰炸任务。
当然,飞行员提供的作战报告有很多水分。
到了下午,才收到较为确切,由侦察机部队提供的报告。
狮泉城的三座机场全都遭到轰炸,不过跑道都还能使用,布兰皇家空军还派战斗机拦截了侦察机。
港口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几座主要的物资仓库全被炸毁,油料库的大火还没有扑灭。
轰炸军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摧毁了一些营房,只是造成的伤亡不大,远谈不上让守军丧失作战能力。
相对而言,对居民区的轰炸反到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只是维持秩序,就需要耗费不少兵力。
正是根据这份甄别报告,杜康对夜间轰炸做了调整,让半数以上的轰炸机挂上了特制燃烧弹。
只是,在狮泉城使用燃烧弹的效果并不好。
原因也很简单,狮泉城是一座军事化城市,没有可以获取木材的森林,反到有几座主要为驻军服务的工厂,其中有一座是水泥厂,所以狮泉城的房屋几乎都是混凝土结构,不会被点燃。
夜间轰炸所产生的影响,是让驻军没办法放松休息。
到12日,轰炸行动由集中转为分散,机群进入方向也做了调整。
当天晚上,到达炎海南部海域的第十一特混舰队出动舰载机轰炸了狮泉城。
要说,这也是帝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第一次在夜间从航母上出动,在完成任务之后于夜间回到航母上。
其实,在旭海整训期间,主要的训练科目就是夜航作战。
不但是在夜间起降,还包括导航、投弹与空战,甚至得掌握在夜间迫降的技巧。
至于轰炸效果,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跟飞行员没有关系。
在根本上,舰载航空兵就不太适合在夜间执行轰炸任务。
与岸基航空兵相比,舰载航空兵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舰载机全是战术飞机,载弹量远不如陆航的轰炸机。
正是如此,舰载航空兵更加适合执行精确轰炸任务。
其实,这也是舰载航空兵的拿手好戏。
把炸弹投到一艘正快速航行,还在不断改变航线的战舰上的难度,肯定要比轰炸一座碉堡高得多。
在登陆作战行动中,舰载航空兵通常会被派去对付碉堡与炮塔等防御工事。
显然,在夜间轰炸,根本就没有精度可言。
让舰载航空兵掌握夜间作战能力,肯定有巨大价值。
到13日,白止战收到了最新的消息。
在12日夜间,布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出动舰载机,在冰岛南面1500千米开外击沉了一艘迢曼帝国的快速油轮。
只是,没有发现“宰相”号。
根据迢曼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那艘油轮是在11日凌晨为“宰相”号,以及另外几几艘舰船提供补给之后,跟舰队脱离,准备前往洛克国在北夕落洋的港口,在补充燃油之后再次出发。
结果在航行途中被布兰皇家海军的侦察机发现,然后遭到了攻击。
关键还有,“宰相”号已经突破本土舰队的包围圈,当时在南面大概1000千米之外,正在以19节的最快巡航速度向南航行。
虽然“宰相”号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没跟迢曼海军司令部联系,但是一艘迢曼潜艇在12日的傍晚发现了“宰相”号,并及时发出电报,把“宰相”号已经安全突围的消息告诉了海军司令部。
迢曼海军司令部发消息过来,就是要帝国海军做好接应准备。
最迟在2月初,就得决定“宰相”号到底去东望洋,还是前往梵炎洋。
不管怎样,梁夏海军都得派舰船前去接应,因为依靠装载的燃油,以“宰相”号为首的迢曼舰队无法到达帝国港口。
只是,白止战关注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布兰皇家海军用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而且用舰载机击沉了快速油轮。
那么,编在本土舰队里面的是小型航母吗?
“勇敢”号已经在年初,跟迢曼帝国开战之后不久,在北海上执行封锁任务的时候被一艘迢曼潜艇用鱼雷击沉。
该舰由此成为第一艘战沉的布兰航母,也是全球第一艘被潜艇击沉的舰队航母。
其姊妹舰“光荣”号更倒霉。
大概3个月后,在迢曼帝国攻打威敬王国之时,“光荣”号在威敬王国北部的近岸海域执行撤离任务,准确说是掩护执行撤离任务的舰队,派舰载战斗机对付部署在附近的迢曼空军的作战飞机。结果遭遇了出来打秋风的“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被两艘大型巡洋舰用舰炮轰沉。
该舰,由此成为了唯一被主力舰用舰炮击沉的舰队航母。
如此一来,除了状态一直不大好的“暴怒”号,以及被坎宁安带走的3艘之外,布兰皇家海军已经没有舰队航母可用了。
剩下的全都是小型航母,以及用商船改装来的护航航母。
可问题是,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的速度不够快,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围堵“宰相”号的战斗。
难道在北夕落洋上,还有布兰皇家海军的舰队航母?
………………………………
第429章 合理推断
到15日夜间,白止战才收到最新的消息。
布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主力已经回到了母港,也就是斯帕卡湾,只是两艘最新锐的快速战列舰没有返回。
那两艘战列舰去哪里了?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乔治五世”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没有在10日的战斗中受伤,即布兰皇家海军没做调整,布兰王国那几家能够为主力舰提供服务的造船厂,也没有做维修战舰的准备工作。
看完电报,白止战立即让周涌涛给海军司令部回电,催促郑江明尽快联系迢曼海军。
那可是两艘快速战列舰!
“乔治五世”级是最差劲的条约型快速战列舰,即为了获得足够高的航速,也为了在火力强度与火力密度之间做到两全其美,更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做了太多的妥协,搞到最后是不伦不类。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按4+2+4布置的10门14英寸主炮。
采用14英寸主炮就是在开倒车。
之前建造的2艘“纳尔逊”级是16英寸主炮,上次大战的主力,“伊莎女王”级都是15英寸。
关键还有,布兰皇家海军在此之前没有一种主力舰配备14英寸舰炮。
反到是纽兰海军与狭夷海军,把14英寸当成标准口径,在16英寸舰炮成为主流之前用在数十艘主力舰上。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不管“乔治五世”级的其他性能有多好,只是这10门14英寸主炮就使其沦落为二流战舰。
同一时代,其他列强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火力都在“乔治五世”级之上!
只是,“乔治五世”级是货真价实的快速战列舰,29节的最快航速并不比其他快速战列舰慢。
关键还有,在“乔治五世”号完工之前,航母已经登上了战争舞台。
结果就是,在正式接收之前,布兰皇家海军让造船厂在这几艘战列舰上安装了尽可能多的高射炮。
根据可靠情报,“乔治五世”号配备有32门40毫米与65门20毫米高射炮,“威尔士亲王”号则有48门40毫米与70门20毫米高射炮,两舰各有8座双联装5。5英寸高平两用副炮。
这个火力配置,即便跟帝国海军的“旭海”级相比,也不算太差。
要说的话,“乔治五世”级的位置就是在航母身边,充当航母的保镖。
早在几个月前,白止战就提醒王开元与郑江明,让他们盯住“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当时,有情报表明,纽兰海军向布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