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最初的时候,薛远征打算把签字地点安排在岸上。

    理由就是,撤退与疏散更加方便。

    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放在战舰上,毕竟纽兰海军的那些轰炸机能不能飞到东都湾上空都是个问题。

    随后,彭怀胜提议让“龙兴”号挨着码头停靠。

    可惜被否决了。

    不是说这个提议没意义,而是办不到。

    早在几个月前,恨滨港就被炸成废墟,所有深水码头都被烧毁了,没理由为签字仪式去修复一条码头。

    关键,也没那么多时间。

    当然,海军做出了一个巨大让步。

    代表帝国军方,首先在狭夷皇国投降书上签字的是陆军总司令彭怀胜,刘长勋只是代表帝国海军签字。

    刘长勋本人没什么意见。

    不是说陆军做出的贡献最大,而是留下来占领,并且在狭夷皇国驻军的是陆军,海军只负责几座军港。

    要说,这是拣了大便宜。

    既然拣了便宜,就别卖乖了。

    用彭怀胜的话来说,吃苦不讨好的工作丢给了陆军,有油水的美差却海军独享,薛远征太过偏心!

    薛远征明确告诉彭怀胜与刘长勋,战争远没到说结束的时候。

    言外之意,当下一个敌国战败的时候,就轮到海军去做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把油水留给陆军。

    不出所料,应该是纽兰联邦。

    要让刘长勋选的话,他肯定愿意在几年后,去停在波马河里的帝国战舰上,代表帝国军方在纽兰投降书上签字。

    又呆了几分钟,在能够清楚的看到位于半岛最尖端的那座灯塔时,刘长勋才回到了司令舰桥里面。

    那是狭夷皇国的第一座灯塔,而且是由陈炳勋下令建造。

    在狭夷皇国被称为“国耻塔”。

    此时,东南几千千米外,“陪京”号上。

    在吃了早饭后,白止战去各部门转了一圈,所以当他回到司令舰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过了。

    别说,除了上个月,在“帝都”号遭受重创,随“陪京”号返回帝国本土之外,白止战从来没有来过这艘航母。

    就算在上个月,白止战也只是在司令舰桥与司令官住舱,没有去别的地方。

    当然,“陪京”号上的官兵肯定认识白止战。

    只是,白止战认不全这艘航母的官兵。

    即便是“帝都”号上的军官,白止战也只是认识经常遇到的那些,仍然有大半军官看上去很陌生。

    为此,白止战还经常嘲笑自己不是当统帅的料。

    自从出港之后,白止战每天都要到各个部门转一圈。不是说抓紧时间认识各部门的主要官兵,而是在用这样的举动告诉这艘航母上的官兵,即将打响的战斗非常关键,大家都得打起精神来。

    对此,李铭博与周涌涛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连申普与朱华圣都觉得,当初就应该选择“龙江”号为旗舰。

    不管怎样,“龙江”号最初就是白止战的旗舰,那边全是老熟人,而且大部分官兵还是白止战的粉丝。

    为什么不选“龙江”号?

    白止战给的理由是,这艘航母在修复之后,并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测试,肯定有很多安全隐患。

    其实,他是不想跟刘向真闹翻脸。

    关键还有,在这次作战行动结束之后,“龙江”号就得回归第21特混舰队,也就是交还给刘向真。

    白止战要是以“龙江”号为母舰,就把事情做绝了。

    俗话说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同在一个屋檐下面,没必要闹得连见面余地都没有。

    再说,按照海军司令部安排,等到“帝都”号修复,3艘在战前建成服役的航母将编在一起,组成三航母特混舰队。到时候,另外4艘大型航母会组成两支特混舰队。如果白止战强占了“龙江”号,那么在明年去指挥三航母特混舰队的概率就更大,也就不要指望去大型航母上安家了。

    当然,白止战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心思。

    用他的话来说,“陪京”号的司令舰桥更宽敞,他早已经习惯了,回到“龙江”号上未必能适应。

    不过,这还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57_

    。。m。


………………………………

第391章 虚虚实实

    要说,“龙江”号能归队就很不错了。

    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白止战与周涌涛按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几次兵棋推演,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没有“龙江”号,不管采用什么战术都无法取得胜利,还会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

    即便有“龙江”号,在不损失航母的前提下攻占威岛的概率也就只有五成。

    简单的说,整个作战行动要动用3艘航母,其中偷袭威岛就需要2艘。在“帝都”号修复前,哪怕把状态不佳的“横江”号算上,总共就只有3艘航母,因此“龙江”号绝对不能缺席。

    直到11月15日,“龙江”号才回到浦州,造船厂也在当天给出明确答复,该舰的修复情况较为理想。

    也就在这一天,作战计划才正式启动。

    当然,在此之前已经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比如,让“横江”重新涂装,刷上新的防锈漆,装上一些模仿天线的铁杆,更换了舷号之后,摇身一变成了“龙江”号。

    这两艘航母本来就是姊妹舰,跟“龙江”号比,充当训练舰使用的“横江”号只是少了电台等指挥与通信设备。进行适当的伪装之后,别说在远处,即便靠近了,也未必能够看出破绽。

    此时,她就在东都湾的外面。

    为了欺骗敌人,海军让一艘舰队油船装上从“横江”号上拆下的长波电台,在旭海里面往返航行,隔三差五的拍发一封电报。还安排了三支新建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济岛、桅樯港与那球港之间轮转,装成在旭海进行训练,从而让纽兰情报机构相信,“横江”号确实还在旭海活动。

    至于“陪京”号的去向,帝国海军并没有掩饰。

    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一艘航母的攻击力很有限,就算偷袭成功也未必能一举瘫痪威岛的机场。

    再说,在炎海那边,帝国海军早已在摩拳擦掌。

    从战略角度看,帝国海军近期南下攻打狮泉城,并且支持陆军火速扫荡脚趾半岛的概率极大。

    在骆沙联邦反水后,帝国当局必须得认真考虑进军梵炎洋的行动。

    随着骆沙联邦反水,帝国丧失了主要石油进口来源,而且帝国本土产出的石油远远满足不了战争消耗。

    进军梵炎洋与攻打波沙湾的难度,要小于从陆路攻打跋窟的难度。

    何况,狭夷皇国已经战败投降了。

    控制狭夷本土之后,哪怕没能夺取狭夷皇国的海外领地,比如北马群岛与更南面的图克要塞,也能依托狭夷列岛与撒豆群岛,在西东望洋构筑一道距离帝国本土1000千米左右的战略防线。

    凭借这条防线,帝国的本土安全就有保证。

    当然,这条防线还不是十分严密

    再加上南珠国,炎海周边的麻莱半岛等地,特别是至关重要的狮泉城,基本上就无懈可击了。

    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海军在东望洋上由守转攻,把重点转到梵炎洋上,完全符合当前的战略局面。

    如此一来,“陪京”号去炎海的概率就非常大。

    为此,六局做足了文章。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六局一直在通过情报网络,传播与扩散帝国海军将在年内攻打南珠国与狮泉城的消息。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纽兰情报机构肯定会上当。

    也不能说上当,因为帝国海军确实准备在年内攻打南珠国与脚趾半岛。如果能顺利控制脚趾半岛,并且在麻莱半岛登陆,那么在年内,或者明年年初攻打狮泉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按海军的计划,不管是否出兵梵炎洋,都得及时打下狮泉城,以此掌握进出梵炎洋的战略主动权。

    所谓情报欺骗,也就是故意让敌国情报人员获得相关的情报。

    要说的话,连欺骗都用不着。

    炎海那边,刘向东表现得比任何人都积极。

    就在几天之前,一支由巡洋舰与驱逐舰组成的袭击舰队,在夜色掩护下奔袭南珠国的马拉城,炮击了这座城市。虽然在天亮之后,纽兰陆军航空兵发起反击,但是出动的轰炸机在炎海上空就遭到帝国海军航空兵拦截,不但被击落了十几架,还没有对返航的袭击舰队构成什么威胁。

    这场持续了3个小时的炮击,几乎导致马拉港全面瘫痪。

    再说,哪怕纽兰海军没上当,觉得“陪京”号还在西东望洋这边,也会认定在狭夷皇国那边。

    道理也很简单,为狭夷皇国投降仪式保驾护航。

    不要忘了,前去参加签字仪式的,不但有帝国的陆军总司令与海军总司令,还有皇室大皇子。

    狭夷皇国这边,除了以牛满与泽三为首的内阁官员,连狭皇都要出面。

    在签署投降书,以及仅有象征意义的停战协议之后,将按照对待附属国的方式,由帝国的大皇子册封狭皇。

    此举,就是要通过正规仪式,确定狭夷皇国为梁夏帝国的附属国。

    哪怕是走过场,也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关键,这是在昭告天下!

    当年,陈炳勋率舰队攻入东都湾,用巨炮轰开狭夷皇国的国门后,都没有逼迫狭皇俯首称臣。只让狭夷皇国签署了一份开放商埠,给予帝国最惠待遇的条约,仍然让狭夷皇国保持了独立性。

    也就是这个独立性,让狭夷皇国成为了帝国的死敌。

    在陈炳勋离开之后不到十年,狭夷皇国爆发了维新运动,随后废除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的梁夏文字。

    与之相比,高巨王国至今都在用梁夏文字。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要由帝国皇室册封,成为了帝国的附属国,官方就必须使用梁夏文字。

    册封诏书上面写的就是梁夏文字。

    只要文化上的同化开始,狭夷皇国想重新独立出去,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海洋产生的隔阂?

    梁夏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别说狭窄的旭海,就算东望洋,也绝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同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破除狭皇身上的“神”属性。

    显然,让狭皇跪在帝国皇室面前,接受帝国皇室的册封,做帝国皇室的儿皇帝,也就足够了。

    哪怕狭夷人依然把狭皇当成天神的代言人,帝国皇室也是凌驾于狭皇之上,能跟天神比肩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即将举行的仪式无比重要。

    在此之后,再没有“狭夷皇国”之说,有的是“狭夷民国”。

    屹立两千多年的狭夷皇族都垮了,代表民族独立性的文化与传统还剩下些什么?

    那么,不管纽兰海军会不会去招惹是生非,梁夏海军都不敢掉以轻心,肯定会倾尽全力加以防范。

    动用两艘航母,再正常不过。

    阅读网址:m。


………………………………

第392章 严防死守

    在东都湾,并非全都是在玩虚的。

    冒充“龙江”号的“横江”号是全副武装,搭载了72架“哮天”战斗机,确保举行仪式的时候,让3个大队的战斗机轮番出动,随时有24架在东都湾的上空巡逻,拦截可能杀到的敌机。

    舰载战斗机提供的,其实是最后一道防线。

    陆军航空兵在本岛西部机场部署了200多架远程战斗机。

    从天亮后开始,直到到仪式结束,随时都有50架远程战斗机在东都湾的外围,负责巡逻与警戒。

    把战斗机部署在本岛西部的机场,主要是东部机场的后勤保障跟不上。

    当然,这些远程战斗机都有足够巨大的航程与足够长的滞空时间,火力也足够强大。虽然远程战斗机的速度与机动性能要稍微差一些,无法跟舰载战斗机比,但是拦截纽兰轰炸机肯定没有问题。

    除了两道空中防线,在东都湾里,那些前去参加受降仪式的战舰,防空火力都是异常的强大。

    此外,所有战舰都处于战备警戒状态,官兵全在岗位上,锅炉全都在运行,并且保持足够的蒸汽压力,确保能够在收到警报之后立即启航,在十五分钟之内完成疏散,以免聚集在一起遭到轰炸。

    东都湾足够的开阔,完全能让几十艘战舰机动规避。

    关键,其实是部署在东都湾外面的六艘防空警戒舰。

    就是六艘配备了对空搜索雷达的重巡洋舰。

    这六艘战舰都在东都湾的东面与南面,相邻两艘保持70千米左右的距离,确保能够用雷达探测到低空飞行的敌机。

    在六艘战舰的后面,各有一艘负责补漏的轻巡洋舰。

    具体的部署上,轻巡洋舰其实在两艘重巡洋舰之间,并且拖后约30千米,负责盯住雷达的搜索盲区。

    哪怕敌机从超低空进入,在距离防空战舰大概40千米时被发现,也要在20分钟之后才能飞到东都湾上空。

    防空警戒舰提供的20分钟预警时间,足够把重要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且让战舰做好战斗准备。

    当然,也足够让东都湾上空的防空战斗机投入战斗。

    其实,在每艘防空警戒舰的附近,都有4架舰载战斗机与6架远程战斗机,而且直接听从防空警戒舰的调遣与指挥。

    这其实就是舰队防空作战的战术,对帝国海军而言,肯定是驾轻就熟。

    至于“横江”号嘛,就在这六艘防空警戒舰构成的警戒网的里面活动。

    这还不是全部。

    部署在火山群岛的近百架“白天鹅”全体出动,负责搜索狭夷本岛东部与南部海域。

    虽然这些老掉牙的巡逻机的出动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之前对狭夷实施战略封锁,很多巡逻机都超标准使用,其中一些都快报废了,但是出动率再低也肯定能达到七成,那也有大约80架了。

    这么多的巡逻机全部派出去,不说是遮天蔽日,覆盖西北东望洋西部,那也是绝对没有问题。

    要说的话,这也是“白天鹅”最后一次执行重要的作战任务。

    按海军的安排,在明年1月上旬,将接受第一批新式巡逻机,并且一比一的替换在一线部队服役的“白天鹅”。

    这些“白天鹅”都不会立即退役,在进行适当的维护之后就会转交给二线部队,用来执行搜救与反潜巡逻任务,不少一直服役到大战结束。即便在战后,依然有不少“白天鹅”在别的国家服役。

    其实,“白天鹅”的性能并不差。

    按照远程巡逻机的标准,“白天鹅”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的优秀。

    替换“白天鹅”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是“白天鹅”的生产线在战前就已关闭。

    重启生产线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还不如投资生产性能更好的巡逻机。

    这百八十架“白天鹅”,在凌晨起飞之后,能在西北东望洋上飞行一整天,日落之后才返航。

    面对如此之多的远程巡逻机,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会头皮发麻!

    只是巡逻机那还好。

    不管怎样,体积庞大的巡逻机很容易发现,也容易拦截。

    只要安排得当,在雷达的指挥与引导之下,前出的防空战斗机往往能够出其不意的对巡逻机发起袭击。

    突袭得手,巡逻机没法发出电报。

    显然,等梁夏海军发现有巡逻机出了意外,已经是晚上的事情了。

    真正的大杀器,其实是22艘破交巡洋舰,以及由这些破交巡洋舰搭载的100多架水上飞机。

    按照帝国海军的部署,这些破交巡洋舰平均分布在以东都湾为中心,1000千米为半径的圆弧上。与那六艘防空警戒舰一样,每艘破交巡洋舰都有一个特定位置,相邻的两艘保持大约100千米的距离。

    昨天晚上,这些破交巡洋舰全都到达预定海域。

    关键,所有破交巡洋舰都搭载了水上飞机,而且至少是4架!

    帝国海军还为此从其他大型战舰上抽调几十架水上飞机,专门派过去,跟随破交巡洋舰执行任务。

    天亮之后,这些破交巡洋舰将向东与向南航行,派水上飞机搜寻附近海域。

    关键,搜寻半径在50千米左右,也就是在语音电台的工作距离之内!

    这样一来,哪怕遭到敌人战斗机偷袭,水上飞机的飞行员也能够用语音电台及时的发出警报。

    关键就是,这些破交巡洋舰的间隔距离实在太近了。

    除非纽兰战舰全都能够潜航,不然就肯定会被发现!

    一支有1艘舰队航母与2艘小型舰队航母,还有10多艘护航战舰的舰队,正常活动海域的宽度都在30千米以上。

    在理论上,纽兰舰队无论如何都无法悄悄穿过由破交巡洋舰构成的搜索线。

    或许,还到不了破交巡洋舰这里。

    在几个威胁最大的方向,特别是东面,帝国海军部署了几艘临时征用,并由海军官兵驾驭的远洋渔船。

    关键还有,这些渔船不是去搜寻纽兰舰队,而是负责无线电监听。

    为此,全都配有无线电监听电台。

    只要离得够近,别说是长波信号,哪怕是短波信号,也肯定能够截获。

    根据帝国海军做的测试,只要找对了工作频率,无线电监听电台还能截获雷达发射的电磁波。

    这些远洋渔船距离东都湾在1500到1700千米之间。

    在理论上,监听电台能够截获200到300千米范围内的的无线电信号,把监视范围扩大到1700到2000千米。

    可见,如此严密的防御部署,别说是纽兰舰队,即便是轰炸机群,肯定无法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东都湾上空。

    不管是发现了舰队,还是发现了轰炸机群,只要有发现,一切都好说!


………………………………

第393章 层层加码

    纽兰海军会派航母特混舰队去偷袭东都湾?

    要说,进入到作战策划阶段,白止战压根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一个多月之前,也就是狭夷皇国宣布投降,白止战紧急返回帝都,在提出利用此事来给纽兰海军下套之后,他还跟薛远征深入探讨了一番。

    当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骆沙联邦为何要反水?

    其实,白止战一直就没想明白骆沙联邦反水的原因。

    加入同盟集团的胜算更大吗?

    显然不是!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加入同盟集团的胜算未必比留在协约集团大。

    前面多次提到,骆沙联邦临阵倒戈的唯一结果,就是成为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除之而后快的死敌。哪怕抛开感情的成分,纯粹从现实利益出发,也就是保住迢曼帝国,梁夏帝国都会用重兵攻灭骆沙联邦。

    直接一点,巨大陆战场的重要性随骆沙联邦反水而跟东望洋战场平齐。

    在理论上,只要梁夏帝国肯出力,攻灭骆沙联邦就不是问题。

    几十年前,梁夏帝国初创时,都能凭借不算强大的国力,一路杀到叶堡的城外,让骆沙皇帝签订城下之盟,一举割走了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到现在,梁夏帝国凭借全球第一的工业实力,全球最大的国土面积,全球最多的人口,还有积攒了几十年的仇恨,还怕打不败骆沙联邦?

    在获得最终胜利前战败,骆沙联邦能得到什么?

    发生在狭夷皇国的事情已经证明,现代战争非常的残酷,战败的一方失去的不只是签署投降协议时丢掉的面子。

    既然什么都得不到,或者说得不到更多的好处,骆沙联邦为什么还要反水?

    当时,薛远征没有给出解释,只是告诉白止战,人受感情的支配,由人构成的国家与民族也一样。

    除了感情,还有能够影响感情的利益。

    也就在半个月之后,六局搞到了与骆沙联邦反水有关的情报。

    要说,除了由人决定的感情,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开的价码,确实具有任何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首先就是,废除所有在“阿泰战役”之后,由其他列强逼迫骆沙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仅此一点,就等于把耶尼塞…巴尔卡什以东6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还有巨大陆中部大约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全数归还给,骆沙联邦的国土面积将由此膨胀到1500万平方千米。

    其次,承认骆沙联邦对帝国时期附属国的主权诉求。

    所有在上次大战的后期,因为骆沙帝国瓦解分裂出去的国家,全都重新归入骆沙联邦的版图之内。

    这样一来,骆沙联邦还将增加大约2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与4000万人口。

    关键,增加的人口主要在西大陆那边

    获得了这些国土与人口,特别是人口,骆沙联邦将成为西大陆当之无愧的头号霸主!

    纽兰联邦还单方面承诺,在大战结束之后,把在“梁骆战争”后期霸占的阿拉斯地区归还给骆沙联邦。

    这可是孤大陆西北17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关键还有,阿拉斯地区的归属权一直存在争议,不止是骆沙联邦,梁夏帝国也宣称拥有该地区的主权。

    虽然早在阿泰战役之前,也就是跟梁夏帝国的战争爆发之后,骆沙帝国就打算把肯定守不住的阿拉斯地区卖掉,卖地所得还能填补战争造成的巨大亏空,同时把维系在当地驻军的费用节省下来。当时表达购买意愿的只有纽兰联邦,但是没等到双方谈成,骆沙帝国就被击败了。

    按理,阿拉斯地区也在耶尼塞…巴尔卡什以东,所以根据双方签署的条约,应该归梁夏帝国所有。

    果真如此,梁夏帝国将成为唯一在巨大陆与孤大陆都拥有领土的国家。

    可惜的是,在梁夏帝国与骆沙帝国签署停战条约前,准确说是双方的立法机构批准停战条约之前,纽兰联邦火速出兵攻占与控制了阿拉斯地区,还顺带扫荡了北东望洋的岛屿,完成了占领行动。

    等到梁夏帝国反应过来,生米都已经煮成熟饭。

    关键,梁夏帝国在当时不够强大,海军还没有发展起来,根本没能力远征,更别说去战胜以逸待劳的纽兰军队。

    列强之间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只看谁的拳头大。

    此外,跟骆沙帝国的战争才结束,梁夏帝国无法立即发动下一场战争。

    以当时的情况,就此放弃也不大现实。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梁夏帝国吞下了这颗苦果,那么鏖战十几年才取得的胜利都将黯然失色。

    一时之间,双方是剑拔弩张。

    在僵持几个月之后,才各自让了一步。

    由纽兰联邦出资买下阿拉斯地区,价码是当初跟骆沙帝国谈判的两倍。

    总共1500万纽币。

    以当时的物价,这算得上是巨款。

    其实,刚刚结束苦战的梁夏帝国需要这笔巨款。

    只是,纽兰联邦把钱支付给骆沙帝国,再由骆沙帝国赔付给梁夏帝国,充作无法完全兑现停战条约的赔款。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1500万纽币在梁夏帝国进行工业建设的初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键就是,纽币是能够直接用于从其他列强那购买工业设备的硬通货。

    只是,纽兰联邦提出了一个要求。

    这就是之前提到的,梁夏帝国承诺在通过战争夺取的极北与极东地区,也就是从骆沙帝国夺取的远东地区,不进行现代化开发与建设,且期限为99年,要到新历152年,梁骆战争爆发后99年才作废。

    纽兰联邦同样答应,在新历152年后,由阿拉斯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最终归属。

    就是由当地居民投票决定是继续留在纽兰联邦,或者是回归梁夏帝国。

    当然,在当时看来,这个承诺没什么意义。

    总而言之,阿拉斯地区就这么落到了纽兰联邦手里。

    现在,纽兰联邦单方面做出承诺,不但诱惑力十足,还明确的表示出希望跟骆沙联邦结盟的诚意。

    布兰王国同样表示出了诚意。

    战争结束之后,布兰王国不但会从波伊国撤军,只是要骆沙联邦保证不会吞并这个曾经的附属国,给予其独立地位,还答应在陆心海东岸,也就是忒尔共和国或者南面的叙亚地区给予骆沙联邦一块飞地。

    当然,更有可能是后者。

    关键就是,在上次大战之后,该地区成了洛克共和国的海外领地,而洛克共和国已经被迢曼帝国击败。

    慷他人之慨自然没什么好吝啬的。

    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开出这么惊人的价码,骆沙联邦不动心才是怪事!8)


………………………………

第394章 三步走

    骆沙联邦反水变得顺理成章,还需要纽兰联邦拿唯一的舰队航母去冒险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其实,在推测纽兰海军会派舰队偷袭东都湾的时候,白止战设了一个前提,即纽兰联邦需要用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来巩固与骆沙联邦的关系,减轻骆沙联邦的压力,确保骆沙联邦能在大陆战场上取胜。

    至少得在第一个严冬到来前击败迢曼帝国!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能不能赶在严冬到来之前击败迢曼帝国,将决定同盟集团能否在这场大战中取得全面胜利。

    如果不能,那么最好的结果是像上次大战一样,熬到最后跟梁夏帝国停战言和。

    只有迅速击败迢曼帝国,才能赶在新历101年,也就是梁夏海军恢复元气之前,调集足够的兵力围攻梁夏帝国,从而让梁夏帝国首尾难顾。把这个有利局面维持下去,有望在两年之内取得全面胜利。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纽兰联邦把参战的时间选在10月上旬,就与此有关。

    如果骆沙联邦是心甘情愿的加入协约集团,而且是早有预谋,白止战的这个推测就站不住了。

    从稳妥的角度出发,哪怕担心迢曼帝国会抢先下手,骆沙联邦也应该在8月份就发动闪击战。

    这也就意味着,纽兰联邦得把参战时间提前到8月上旬。

    果真是在那个时候,或许狭夷皇国就不会投降,而且纽兰海军有可能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取胜。

    理由就是,帝国海军未必能够在8月上旬,西东望洋台风肆虐的时候,在西北东望洋上投入四艘舰队航母。

    总而言之,怎么看,提前2个月的好处都非常巨大。

    没提前2个月,理由就只有一个,纽兰联邦那边出现了问题,比如洛福斯没能在8月上旬说服国内反对派。

    要说,或许还跟纽兰联邦的大选有关。

    如果在8月份参战,而纽兰海军遭受惨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