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唐-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了有这样的办法,可是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这不是要人命吗?”

    李乌光“悲伤”地想道。前面已经说过了,他这个人虽然有些嚣张,可是对“格物学”的痴迷,那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的,所以他在得知了一种新的“格物学”方法以后,心里剩下的唯一的想法就已经是如何去学到这种“新方法”,可是要办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啊,因为目前唯一知道这种“新方法”的人就是眼前的萧让,而萧让是隋使来的,而且还是他刚才一直敌对、嘲设的对像,人家怎么可能将“新方法”都给你呢?!能把白纸借给你看看,那就是“恩赐”了。(。。)
………………………………

第172章 雨公子舌战群寇(上)

    '第二卷:洛阳城内醉仙楼'

    ………………………………

    第172章雨公子舌战群寇(上)

    “噗嗵……”

    任萧让想破脑袋他都没有想到,那个拿着几张白纸前后打量了一番之后的李乌光竟然会做出这么惊人的一个举动!他竟然是突然走到萧让的面前,然后“义无反顾”地跪了下去,那“噗嗵”的一声响,就是连隔着老远的人都能听到了,所以周围的人一下子都震惊了,面面相窥之下竟然是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师……傅在上,请受徒……徒儿一拜……”

    可惜的是,虽然周围的人都极度的震惊了!可是那李乌光却好像觉得不够一样,只一开口,又把在场的所有人“雷”了个外焦内嫩的,就连萧让也不例外:不是吧,这家伙在搞什么鬼?他口里所称的‘师傅’不会是自己吧?靠,这玩笑开大了。他这么老的徒弟自己可不能收啊!何况,他还是一个高句丽人!

    萧让是很清楚,皇帝老儿杨广对于高句丽人那是没有半点好感的,而且日后他会亲自提兵来讨伐高句丽,所以虽然只是师徒关系,可是他却还是不想与任何一个高句丽人扯上联系!因为这必定会引来众人的注目的,虽然以他和皇后萧美娘的关系,这点小事还不足以让他丢官去职,可是总之会引起非议就对了,这对于他来讲,可是半点益处都没有的,所以他自然不能接受。

    “呃,那……那个啊,李大人,你……你应该不是和在下说话吧?嗯,应该是了!抱歉抱歉,如果没有什么事,在下便告辞了!”

    说着,他一闪身就准备走人了。今天的这个宴会,本来就是一个鸿门宴,不过好在他机灵,接连两次赢得了与高句丽人的比试,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他自然是想溜了。可是他想溜,有的人却是不愿意他这么离开了,于是就看见那李乌光很快又拦住了萧让的去路,激动地说道:“不,不!你不能走!萧大人,你是‘格物学’上的宗师,万年不出的奇才,我……我李乌光愿意拜入你的门下,以……以求学得那‘格物学’上的真理……”

    “呃……”

    这下子,萧让没有办法再“装疯卖傻”了。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明明给了李乌光一个“台阶”下,可是他却偏偏不下。由此可见,他的决心有多大!特别是他现在居然当众再次说出拜师这样的话来,这可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只是,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刚才他可还是一脸傲气,简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可是只是短短的那么半刻钟的时间,他的态度竟然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未免也太夸张了!“难不成他是疯了吗?”萧让心里想道。

    李乌光自然没有疯,事实上,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现在在做什么!这,其实就是他刚才深思孰虑之后的结果!刚才他不是想过了吗?萧让作为隋使,与他这个高句丽人其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且在刚才的比试中,他还曾经用语言得罪过萧让。这些事实,都让他能从萧让身上学到那新“格物学”的机会大大降低了,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来“修补”双方之间的关系,而“拜师”,就是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虽然这么一来的话,无论是他自己的面子,还是整个大高句丽国的面子都会他彻底丢光的,可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对“格物学”的狂热早已经让他丧失了理智,只要能学到最新、最好的“格物学”,那丁点的荣辱真的算不得什么了!

    “李乌光,你!……你!!!……混帐的东西!!!……”

    李乌光的这个改变就别说是萧让了,就是在场的其他高句丽人都接受不了的,所以反应过来之后,大多数人眼里几乎都喷出火来了!特别是此次宴会的主人渊太祚,本来吧,他之前所请这李乌光来,目的就是想让他利用他在“格物学”上的才学,好好地“羞辱”“羞辱”萧让这个隋使一番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倒是李乌光向萧让拜起师来了!

    前有那个什么“朴太欢”变成萧让的“粉丝”,后再有眼前的这个“李乌光”想要成变萧让的徒弟!渊太祚想到这里都快要疯了。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渊大人,我……我……”

    看到渊太祚暴怒不已,李乌光的心里也往颤不止啊!没有办法,渊太祚作为当朝的莫离支,不说别的吧,他权势必定是整个高句丽中除了婴阳王以外最盛的了,所以,他要是真想给你个“小鞋”穿穿,那还真是相当容易的事情!李乌光一想起这点来,他就满心害怕,只是刚才所谓的“新格物学”已经完全充斥了他的脑子,所以一下子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而已。

    “呵……呵呵……李大人,不是在下不愿意收你当徒弟,实在是……呵呵,实在是你不适合当我的徒弟!要不这样吧,在下应该还要在贵国盘桓两天的,你想要拜我为师,无非是想学那‘物不知数’的新解法而已,不如就抽个日子到驿馆去,在下说与你听便是了,用不着拜师的,你……你看如何?”

    “什么?你……你愿意教我?……”

    李乌光本来听到渊太祚的“狠话”,心里已经有些打退堂鼓的了,可是突然听到萧让这么说,他马上又将那一切通通忘到脑后去了!只顾得激动地想道,“这…这可真的是太好了啊!”

    他之所以会这么想,其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他原本来就认为,萧让是绝对不会轻易地教他的。毕竟双方之间是敌对关系,而且在不久之前还起过“冲突”,所以,他才狠下了心来,放低姿态求萧让收他为弟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真正学到那新的“格物学”。可是没有想到,萧让竟然主动提出了可以教他,而且是不以“拝师”为前提的,你说他怎么能够不狂喜不已?

    “当然!学问是无国界的嘛!你要想学,我随时可以教你。”萧让笑道。

    其实他肯教,他又能教得了几天呢?因为今天的事完了之后,不日之后他就是要起程返回大隋了的,哪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真正停留下来等这李乌光学会那什么“新格物学”?所以他的这一句话不过是托词而已。而且他还以为,这李乌光日后能不能到驿馆去找他,那还是未知数呢!因为他刚才下跪“拜师”的举动实在是让高句丽人太过丢脸了,你没看到席上的各个高句丽人都一脸的怒容吗?特别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莫离支渊太祚,他此时的脸已经被气成紫黑色了,若不是萧让还在场,估计他当场就会爆发出来。

    “萧大人,请吧……”

    虽然没全面“爆发”出来,可是渊太祚也确实是没有心情再招待萧让了,于是出言“送客”了。这也是,本来吧,这一场的宴会就是他想请萧让来,顺便羞辱萧让一番的,可是没有想到,被羞辱的人不是萧让,反而是他们高句丽这边,所以他自然没有好脸色了。

    “呵呵,好的!各位,再见啦!”

    萧让其实也不愿意待在这里了的,所以听到渊太祚的话自然不会拒绝。

    “呼,终于搞掂了!可以准备回京了!”

    出了渊太祚的府门,萧让满脸笑容地说道,与渊太祚相反的,他今天到这写宴会上来的目的是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的,所以离开的时候心情自然不错。

    “呵呵,少爷今日‘舌战群儒’,日后必定是一段佳话!”

    看着萧让心情不错,郑清韵在他身后也乐呵呵地说道。“舌战群儒”1,其实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典故。说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威胁,于是横渡大江前往东吴阵营寻求结盟共抗曹操。可是当时东吴阵营里的人并不支持与刘备结盟,所以专门设好了局,同时派上了百位的大儒想要羞辱诸葛亮,可没有想到,最后却是被诸葛亮驳了个“哑口无言”。此典故本来应该是出自后世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可是由于萧让杜撰了《三国演义》全书,于是这个典故也提前出现在这个时代了。

    “清韵,那你可是错了!我自然不是武候诸葛孔明,而那帮高句丽人也非什么大儒,所以说,此说法可不成立。”

    听到萧让与郑清韵的对话,黛儿也来凑热闹了,于是说道:“呵呵,是吗?少爷,那便叫‘雨公子舌战群寇’吧,您看如何?”

    “哈哈,使得,使得!!!”

    一时间,主仆三人笑成一团……

    以下免费

    注释:

    1“舌战群儒”原文精彩节选: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

第173章 雨公子舌战群寇(中)

    '第二卷:洛阳城内醉仙楼'

    ………………………………

    第173章雨公子舌战群寇(中)

    第二天,出乎萧让预料的是,那李乌光竟然是安然无恙地跑来找他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渊太祚身为高句丽的莫离支,莫非真如俗话里说的那般,‘宰相肚里能撑船’1?这怎么可能?他要是真有那么大的肚量,之前怎么会一直针对自己?”萧让接见李乌光的时候,心里“嘀咕”地说道。

    “萧大人,在下在外已等候多时了,还望萧大人将那‘物不知数’的解题方法尽数教与在下,在下必定会倾囊以报的……

    倾囊以报?萧让听到李乌光的这句话不以为然,他说的“倾囊”,不会真的是兜里的那几个钱吧?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可是闹笑话了啊!谁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一贯的铜钱就重得让人受不了了?而一个背囊,最多也就只是装个几贯钱而已。当然了,这也可能是代指他的全副身家。可是对这一点,萧让可是不怎么相信的。就为了这么一个“解题”方法,真的有人愿意倾家荡产吗?――有关于这一点,他其实是真的“冤枉”李乌光了,因为李乌光正是这样的人。他的身家其实也还算是蛮敦实的,可是如果是为了“格物学”,他还真的有那个决心将全部财产通通抵上去。

    “行,行。放心吧,我会将我知道的一切全部教给你的。不过,你能领悟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萧让不在意地说道。他虽然不相信不相信李乌光的话,可是还是决定把那“中国剩余定理”教给他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他根本不在意李乌光的那一丁点家产,况且在他眼里,那什么“剩余定理”根本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所以自然可以教给李乌光了!只是,李乌光到底领悟得了多少,那就不关他的事了!毕竟他只是负责教不是?可没有打包票说一定会教会李乌光的!

    “是,是。在下明白,在下明白……”

    听到萧让那么说,李乌光高兴地说道。原来,他心里面的想法与萧让是截然不同的,萧让不是认为他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绝对学不会那什么“中国剩余定理”吗?可是他自己却很有信心一定能学得会。

    也是了,他身为高右丽国“格物学”的第一人,基本的“格物学”知识他还是很清楚的,况且他早研究那“物不知数”问题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所以自然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搞清楚这其中的奥妙了。

    只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要想学会这个什么“中国剩余定理”,最大的“拦路虎”其实并不是他的“格物学”基础扎不扎实,而是他学习外语的“天赋”够不够强!因为这所谓的“中国剩余定理”,在现代里都是用符号来表达的,而且还是一些形状、写法都相当奇怪的符号,而萧让也是故意装傻,并不把那些符号换成是李乌光看得懂的汉字来表达,于是李乌光要想学这条“中国剩余定理”,首先要学的竟然就是后世的阿拉伯数字和各种各样相关的符号了!这些就是萧让当初在纸上所写地的“鬼画符”,也正是因为在当初见过萧让在纸上写过这些“鬼画符”,所以萧让让李乌光学写阿拉伯数字,李乌光还觉得萧让是在教他真正的“新格物学”知识呢!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学的这些,放在后世,其实不过是幼稚园的小朋友所学的东西而已。

    “老……老师,您……您看看我做得可对?”

    两日之后的旁晚,李乌光捧着一张白纸走到萧让的身前毕恭毕敬地说道。

    “嗯,放下吧!”

    萧让一副“大马金刀”地模样坐在那里说道。他其实还蛮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的,只是,目前在他“底下”被他“训斥”的人只有李乌光一个而已。至于李乌光为什么要叫他“老师”,那是因为“老师”这个词比起“师傅”还是要低上一点的,像学堂里的学子,只要遇见学堂里的先生,那必定都会称其为“老师”的,这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意义自然不太了平。这其实跟我们后世现代里的老师意义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李乌光坚持要称萧让为“老师”,萧让也就没有再拒绝,仅此而已。

    “嗯,错了,又错了!还错?靠,你有没有搞错啊?二十个题目,你错了十五题?连三十分都不到啊!”

    半晌之后,萧让无语地说道。

    原来,他刚才从李乌光手里接过来的白纸竟然是一张“考卷”来的。而这张“考卷”,自然是为了测试李乌光这个唯一的“学生”了。原来,萧让在昨天就是已经将那零到十的阿拉伯数字教给李乌光的了,不仅如此,他还在今天,一口气将加、减、乘、除等等近十个常用的算术符号教给他的,可是没有想到,今天临“放学”前的第一次测试,李乌光竟然只对了五题,而且这五题中,还没有一题是关于那些算术符号的。于是也就难怪萧让无语了,因为这“学生”未免也太笨了吧?学了两天,竟然是只学会了五个阿拉伯数字?就这样的水平放到后世的幼稚园,也不诳多让。

    “抱歉,老师,学生太无能了,让您操心了!”

    李乌光听到萧让的话,满脸通红地说道。他这是真的感到惭愧,想他一个高句丽国的“格物学”第一人,可是结果却是在两天的时间内学不会二十个新的符号和数字,就这样的速度,还谈什么学会整个“新格物学”呢?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嘛!――原来,大隋使团起程返回大隋的日子已经确定下来了,那就是五天之后的一大早。这个时间说不上有多赶,可也绝对不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他的高句丽人实在不愿意再见到他这个大隋使节了。这也是,本来吧,他们之所以邀请大隋使节来,目的不过是想趁机从大隋得到点好处,顺便再羞辱隋使一番的,结果却是,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半点的好处,而且还连续丢了好几次的面子。这让他们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萧让还是隋使,那他们高句丽人就绝对占不到半点好处,所以,还是尽快地送他送吧!留他在这里,只是给自己添堵而已。

    “罢了,罢了!这俗话说的好啊,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呢,是已经用心地在教的了,只是你没有学会,可怪不了我的。”

    萧让一脸平静地说道。对于李乌光二十题做错十五题的“壮举”,他虽然无语,可是却是半点火气都没有的。也是啊,他又不是真正的学堂老师,而李乌光也不是真正的学堂学生,所以他考得再好,再差,与萧让又有何关系呢?再过几日,他们都要相隔万里了,很可能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了,所以为了这么点烦恼根本是傻子的行为。

    “是,是!不过,老师,可否请您再多留些日子,等教会了学生那‘大隋剩余定理’再行离开?”

    “大隋剩余定理”,其实就是后世的“中国剩余定理”。只是中国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可还没有出现的,所以萧让就巧作“嫁接”,直接把“中国”二字换成了“大隋”二字,这就才使得李乌光开口闭口地总是说什么“大隋剩余定理”。

    “不行……”

    对于李乌光的请求,萧让根本是连想都没有多想就直接选择了拒绝。开玩笑的不是?就为了教你学什么“大隋剩余定理”就要自己留在高句丽国一段时间?这怎么可能?先别说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半点好处,可以明确知道的一点是,留在高句丽国越久,对于自己这个隋使来讲,那是越危险的。还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呢?所以自然不能答应他的请求,于是萧让顿了一下之后很快又说道了:“……使团行程不可肆意更改!还剩下四五日的时间,你还是好好用功吧……”

    “还剩下四五日的时间,你还是好好用功吧……”

    听到萧让的这句话,李乌光苦笑不已!这两天时间来,他还叫不够用功吗?他一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吃饭一时只吃馒头,其他的时间通通拿来“温习”,可是却仍然还是只记得二十个符号里的五个。这,未免也太打击人了。可是也没有办法啊,那些如同“鬼画符”一般的符号实在是太难记了,而更难记的是,这些符号的用法和意义,很多都是李乌光闻所未闻,听所未听的东西,所以他自然是难以记忆了。

    以下免费

    注释:

    1宰相肚里能撑船:成语,一般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

    有关“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来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

    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门,长得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整天忙于朝中之事,经常不回家。姣娘正值妙龄,独居空房,便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这事传到了王安石那儿,王安石使了一计,谎称上朝,却悄然藏在家中。入夜,他潜入卧室外窃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床上**。他气得火冒三丈,举拳就要砸门捉奸,但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忍”字给他当头一棒,让他冷静下来。他转念一想,自己是堂堂当朝宰相,为自己的爱妾如此动怒实在犯不上。他把这口气咽了回去,转身走了。不料,没留神撞上了院中的大树,一抬头,见树上有个老鸹窝。他灵机一动,随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跳后窗而逃。事后,王安石装作若无其事。

    一晃儿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诗一首:“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是个才女,不用细讲,已品出这首诗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想到这儿她顿感无地自容。可她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细细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弱冠年华,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仆人成亲,一起生活,远离他乡。这事很快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忍”字当头,宽宏大量,深感敬佩。“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

第174章 雨公子舌战群寇(下)

    第174章

    雨公子舌战群寇(下)

    又过了几日,分别的时候终于还是来临了!

    不过到了这一天,李乌光倒是没有再说什么让萧让“多留下来几日”的话了。而萧让呢,也乐得“清闲”,所以一大早就率领着使团开始返回大隋了。

    “少爷,这‘大隋剩余定理’确实难理解啊!也难怪李乌光学了那么多天还学不会……”

    回程的路上,郑清韵对萧让说道。这些日子来,萧让给李乌光讲解“大隋剩余定理”的时候,她也是在场的,所以,她也算是萧让的“学生”之一。只是不同的是,她好像远比李乌光聪明,或者说她的外语天赋远比李乌光的强,所以萧让所都的近百个阿拉伯数字和算术符号,她通通都记住了,只是过程有些不求甚解的意思而已。

    至于李乌光?从第四天开始,他好像就已经放弃了“学习”一般,根本不听萧让的讲解了。只是,他每天准时一大早就来萧让这里报到,报到完毕之后,他就拿起笔开始练习他前三天所学的那三十个字符了,仅此而已。

    萧让一开始还搞不懂他到底是何种心思,可是慢慢地,他发现了,他知道了这是李乌光所做的正确选择,因为在接下来的几次“测试”中,他的成绩在逐步提升,从开始的只掌握五个阿拉伯数字到后来的十个、十五个、二十个。到大隋使团起程返回东都洛阳的这天,他是已经将全部的三十个字符全部学会了,而且还比郑清韵学得更扎实、牢固!

    “也好吧,总算学会了三十个。”

    萧让坐在马车上离开平壤城的时候心里暗暗地想道。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发现,李乌光这个人其实也并不是他一开始以为的那样,极度嚣张的一个人。相反,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还算是比较低调的,之所以当日第一次见面给萧让这么一个感觉,其实与他和萧让之间有“国仇家恨”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作为高句丽国“格物学”上的第一人,他的些许傲气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一旦被萧让完全“收服”了,他也就再没有半点的脾气了,每天只只顾着称呼萧让为“老师”,同时也是以“师礼”待之,甚是恭谨。

    “难?呵呵,这只是符号而已,真正的‘大隋剩余定理’,我还没有说到!不过,他应该是没有机夫听了。嗯,清韵,你如果是想学的话,日后我再教你……”

    萧让当时其实也就只是那么一说而已,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与李乌光还要再度相见的一天,而且这一次相见的时候,李乌光已经从一个高句丽人变成一个大隋人了。

    使团经过一个月的跋涉,终于回到了大隋境内。才刚一入城,萧让就收到了一个异常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当日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并且相谈甚欢的楚国公杨素已经过世了!

    “唉,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虽然你比历史上多活了一些岁月,可是终究还是逃不出天道的沦回,可惜,实在是可惜啊!”

    萧让得知消息后,心里非常感慨地想道。没有人像他一样,提前便知道了杨素的死亡,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心里闪过一丝失落。

    看来,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将来还是注定要发生。并不会因为自己这个小小的“胡蝶”就有太大的改变,该要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的,除非他的身份和地位已经达到了足可以影响整个大隋的程度,那样一来的话,他确实可以完全改变历史的进程。可是他有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了吗?根本没有。现如今,杨广还是大隋的皇帝,而高句丽还是嚣张,并且对着辽东地区虎视眈眈。所以,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伐高战争”还是会发生的!而以杨广“刚愎自用”的性格,他最后不会给率军统领任何自主权的可能性仍然最高,所以第一次伐高战争的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第一次伐高战争失败以后呢?接下来的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伐高战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以至于最后“杨玄感”起义,继而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

    “看来,一切的症结还是在杨广的身上啊!”

    萧让心里想到,其实他如果能去影响杨广,那他其实就是有机会影响整个历史的进程了。可是他能影响杨广吗?或者说,他敢影响杨广吗?如果是以前,说不定他还会说“是的”。因为那时候的杨广还不像今天的这般刚愎自用,也不像今天的这般暴戾无情,当时他还是那个没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