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唐-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112章 大兴城内品花会(上)
第112章 大兴城内品花会
萧让愣的时候,萧美娘和萧林已经扯起了家常。
而经过萧美娘的一番解释以后,萧让父子才明白到,原来,这些年,她一直没有派人去兰陵找他们父子,还真的是有苦衷的。这其大的问题就是前几年的时候,杨广的地位是远不如今天的这般稳固,不仅仅是登极大宝无望,就是晋王这个王位那也是岌岌可危的。所以,萧美娘不敢让人去将萧珂一家接进京来,因为这么一来的话,很可能会害得他们一家后也跟着丢了性命。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萧美娘要陪着杨广“演戏”。
原来,当日萧美娘嫁给杨广的时候是仅仅只有13岁的1,以现代人的习惯看来,13岁的娘实太小了,不过这个时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女子实是太普遍了。而杨广得到了如花似玉的萧美娘之后呢,也是千般的爱怜,万般的情怀,心里同时也开始抱着了无穷的希望,因为替他们合婚的人一代神棍章仇太翼曾经私下向杨广透露说:“萧女命注定要入主宫的,母仪天下。”
杨广想,萧美娘既然是要母仪天下的,那么我这个做丈夫的岂不就是一朝天子了吗?杨广本来就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虽然他此时还不是太子,朝堂之上也受到那些朝臣们的不少的刁难,可是他却仍然觉得希望就前方。当然了,要想当上皇上,必要先当上太子。而因为有了萧妃这颗希望之星,所以杨广就开始有计划地与大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
杨勇是太子,不过却因为冷落了正房而宠爱偏房,引起了大权握、正严治后宫的母亲――独孤皇后的不高兴,并对他有了不好的看法。而杨广非常聪明,他看出了其的奥秘,于是立即乘虚而入,故意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言听计从的样子,还有意做出疏远萧妃不恋男女之情、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识体的萧美娘也一本正经地配合丈夫的计划,不时地还到独孤皇后那里哭哭啼啼,说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独孤皇后一听,那还了得啊!当然是大怒!不过,她大怒的原因可不是为了帮萧美娘主持公道,而是怒萧美娘整日烦着杨广,让杨广分神不能参与政事。
要说,他们夫妻俩的这番“表演”实是做得太“逼真”了,所以从此以后,杨广独孤皇后心里,地位就“蹬蹬”地往上长了,而至于太子杨勇?独孤皇后的心里,地位自然就慢慢跌到谷底了。以至于到了今日形成了这朝堂上非常奇怪的一幕,那就是大隋朝名义上的太子是杨勇没错,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终能代替杨坚登上皇位的人是晋王杨广。
“表兄,这几年,为了殿下的大业,苦了你们了…”
萧美娘很是惭愧地说道。原来,萧轲一家这些年的遭遇,她是已经全部知晓了的。特别是当年萧珂被兰陵萧氏赶出家门,后郁郁而终的情景,她一想到这一点心里就内疚到极点。可是也没有办法啊,当年的情况之下,她是不可能将萧珂一家接进京来。因为这么一来的话,搞不好独孤皇后心里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她的这晋王王妃,真的是不得宠吗?可你的一个舅舅,怎么能够长久地住晋王府里?”况且当时的太子之争,情势尚未明朗,就连她这个晋王妃都不知道后能不能保住性命的,所以自然是不希望萧珂一家人跟着她冒险的。
“王妃万万不可如此说!万万不可如此说!能够再见到王妃,这是臣的荣幸。即便是父亲泉下有知,也会备感欣慰的。”
萧让听到萧美娘那么说,诚惶诚恐地说道。按说这萧美娘他们家里住了好几年时间了,他应该是不会那么拘紧的。可是没办法啊,俗话说得好,今时不同往日。十几年前的时候,萧美娘不过只是萧氏的一个弃女而已,萧林与其相处自然没有什么压力。可是如今,萧美娘已经贵为晋王王妃了。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很有可能会升格为皇后,所以也就能怪他会这般地紧张了。
“呵呵!希望…”
萧美娘看着萧林那恭敬异常的模样,眼里闪过一丝失落。其实这些年来,她这个晋王王妃做得并不开心,远远没有当年她舅舅家里生活的那么快乐。今日见到萧林,让她想起了很多往事,所以她不由自主地就想像以往那样,把萧林当成那个曾经非常照顾她的表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萧林这个“表兄”,此时与那些普通的臣武将也是没有半点不同的,都是她的面前拘紧万分,让她根本找不到一丝“家人”的感觉,所以她的这心里自然是高兴不起来的。
“嗯,你就是让儿!长得还真不错!听说你还是那什么‘雨公子’?当真厉害,来,过来本宫身边,让本宫好好地看一看…”
既然萧林的身上找不到往日那熟悉的“亲”情,萧美娘于是便转换了目标,打算和一旁的萧让说上几句话了。本来,她对于萧让这个外甥也是没有抱任何希望的,因为他的父亲萧林与她都是那么的分生了,他这个还从没有见过的侄子就不用说了?可是事情的展远远出乎她的意料,只见她的话音才刚刚落下,萧让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是,姨娘。”
注释:
1萧美娘究竟几岁嫁给杨广,历史上并没有定论。有的史书说萧美娘比杨广大三岁,所以她嫁给杨广的时候应该是16岁,而杨广当时只有13岁。可有的史书又说,萧美娘嫁给杨广的时候年仅13岁,而且当时杨广已经24岁了。本作一个折,设定萧美娘13岁嫁给杨广,而杨广此时也为15岁上下。
……
………………………………
第113章 大兴城内品花会(中)
第113章 大兴城内品花会
2南阳公主:记载于《烈女传》里,其名不详,但其美貌和才气得到一至公认。传说其为开皇年出生,开皇十年便嫁给了宇述第二子宇士及,不过,本书也只认定她为公远590年出生,今年9岁,与萧让同年。
……
………………………………
第114章 大兴城内品花会(下)
第114章 大兴城内品花会
傍晚时分,晋王府里大摆宴席,所招待的人自然是萧让父子。不过,一共列席的臣武将也绝不少数的。这些人大部份都是杨广这些年来所拢络的部下,虽然有的人他其实是打心里就不喜欢的,可是表面上,他却对任何人都是一副和谒可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头脑”了,单从这一点上来讲,太子杨勇就与他根本不一个层次上。
“来,来!雨公子,老臣敬你一杯…”
宴席上,萧让被多方劝酒那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本来嘛,杨广所办的这个宴席本来就是为了他这个“雨公子”办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众臣面前混个脸熟,同时也是告诉众臣,我杨广现是又多了一方助力了!
这话是怎么说来的呢?其实也很简单,萧让不是“雨公子”吗?虽然他没什么势力,可是有名声啊!所以不管他将来做出什么样的诗词来,杨广后都会得“利”的。谁让萧让是他的外甥呢?现既然和他扯上了关系,那就别想脱了这层关系了,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荣”的后果啊。不过好,萧让对这个关系也是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很清楚日后历史的走势,杨广是绝对会成为太子的,也绝对会成为皇帝。那就是说,这是一条绝对“粗”的大腿,至少近十几年之内,都会是如此的。而等到日后天下动荡,群雄并起的时候,他还是不是杨广的外甥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因为他猜想到时候他自己也有自保的能力了,大不了就是投靠那个还没见到什么影子的李二去,难不成李渊还能以这个追究自己的罪过不成?嘿,不要忘了,他自己李氏一脉与杨广就是亲戚关系,他有什么理由来追究自己?
喧闹了一晚上,当天,萧让父子二人就那个什么“竹园”住下了。不得不说,这个“竹园”的景色当真是美极如画,也难怪杨广会那么的喜欢它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萧让这“竹园”里住得很不习惯,远没有当日洛阳城的时候那么舒服。这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晋王王府里的规矩实是太大了,动不动就要行礼请安之类的,普通的宫女是如此,就连郑清韵、黛儿这两个丫头,进了这晋王府之后也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萧让当时就问她们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才刚刚住进来,她们就变了?当时郑清韵就作为代表和他说了,她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他们父子的面子着想的。
你想啊,按照杨广的说法是,他们父子二人从此以后便要这竹园里是一直住下去的,身边的丫环没有规矩那怎么行?那不是会落人口实,说是“雨公子”一家主人不像主人,下人不像下人,不成体统吗?萧让当时就说了,晋王和晋王妃不会这么认为的,才多大的一点事啊?他们会有心情管吗?可郑清韵也说了,没错,晋王和晋王妃两夫妇应该是不会多说什么的,可是这晋王王府里的官女太监何其多啊?他们这些下人喜欢的不就是乱嚼舌头吗?而且越是细小的事,他们越有兴趣,反倒是什么国家大事,与他们真的是没有多少关联了。
听到郑清韵这么一说,萧让也没有办法了,只好随他们去了。不过,他虽然是不再多说什么了,可是却也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以后有机会,还是要搬出这晋王府为妙。不仅仅是因为这晋王王府里的规矩太大,就是为了他们父子的命运前途着想,他也应该这么做。因为,他现虽然是很想抱上“杨广”的这条大腿,可却也不愿意身上打上太过浓重的“晋王”印记。因为到了日后天下大乱的时候,他是绝对要脱离杨广这条即将沉没的大船的。可要是他从小就住这晋王府里头,和太子杨昭、杨暕之类的王子一同长大,那落天下臣面前,他就等于是杨广的“儿女”了,用“亲信”二字都不能够形容,到了那个时候,他要是真有幸建立起一处势力,结果却被认为是杨广的余孽,从而受到围攻,那他可就真的是冤枉了。——天知道,早想反大隋的人,就是他啊。
过了两天时间,正当萧让这晋王府里过得越来越无聊的时候,杨广派人来告诉他,明天一早,他将王府的花园里宴请外国使臣,宴会的名字就叫做“品花会”,所以请他们父子也一同出席。
“哦?花园里请客?…”
萧让听到杨广居然真的请他出席这什么“品花会”,心里一时诧异。其实以他今日坛上的名声,杨广邀请他出席一个什么普通的宴席也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的。可是现的问题是,他太小了,以至于他身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资历,虽然是作过几小诗,也得过些许名声,可是却是连半点官职身都没有的。再加上现宴请的是外国使臣,外国使臣哪知道你这什么“雨公子”是什么东西啊?所以见到他一个小童出现这么正式的一个场合下心里肯定会觉得诧异,搞不好还会以为你大隋朝不重视他们,所以才会安排了一个小童出席。
“是的。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来报信的官女慢慢地退出去了,萧让却仍那里沉思着自己到底要不要去。他料想,自己就算不去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却是要派人去告诉萧美娘,自己的身体抱恙了,所以不能出席。而以萧美娘对他的疼爱程,一旦听到他这么说了,绝对是马上会同意他的要求的,就连杨广也没法反对。可这么做的话,不好的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有可能会得罪杨广,虽然他应该是不会知道自己故意这么做的,可是一旦他对自己有些失望,那也将是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萧让也就没再犹豫了。当天下午,他就找父亲萧林一同出去外面买了几身名贵的衣服。他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既然是要出席这什么“品花会”的话,那总得要穿得漂漂亮亮的不是?要是再因为衣着的问题而让杨广丢了脸的话,那情况恐怕就是糟糕了。
第二天一早,正如杨广所说的那样,晋王府里的后花园里大摆宴席。
而当萧让父子赶到的时候,晋王夫妇早已经到了。萧美娘看到萧让,当时就叫唤道了:“让儿,来,坐到本宫身边来…”
这么一来,萧让的身影就吸引了全场所有的目光。这也难怪,萧美娘是谁啊?她可不仅仅只是当今的晋王王妃,而且有传言还说,她就是这天下间美的美人了。可是如此这天下第一美人却是让一个丈夫、儿子以外的男性坐到她身边,换谁心里都会冒出一丝想法,好,现的萧让年纪还太小,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这两间之间有着什么“特殊”的关系。只是虽然如此,萧美娘叫唤萧让坐到她身边还是足够让人意外的,因为她的亲生儿子可也都只是坐她的下呢!
“姨…姨娘,这…这不太好…”
萧让也注意到杨昭等两个皇子了,有他们场,他这个萧美娘的外甥还真不敢坐到萧美娘的身边。因为这绝对会招人忌恨的,一旦这两个皇子都恨上了自己的话,那自己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呵呵,没什么不好的,昭儿、暕儿不会出席这个宴会的。”
萧美娘如是说道。萧让听完就一头“浆糊”了,什么?杨昭和杨暕居然都不能出席这个宴会的?天啊,这未免也太夸张了?要知道,他们可是皇子啊!可是自己呢,虽然是有一个什么“雨公子”的名号,可是实际上却只是萧美娘的外甥而已,外甥难道比儿子还亲?这是萧让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哼,我们走…”
萧让刚萧美娘身旁坐下的当口,那两个半小不大的皇子就直接起立,转身就往里走了。而且走之前,他们还狠狠地用眼眼剐了萧让一眼。萧让注意到这一点,心里就苦笑了,看样子,自己与这两个皇子的“梁子”还真是结下了啊!“姨娘啊姨娘,这回你可是害惨我了!”萧让心里这么想道,再看向萧美娘的眼光就有那么一丝丝的可怜了。——其实有关于这一点,他完全是误会萧美娘了,因为她之所以不让杨昭、杨暕这两个皇子出席这次宴会其实完全是杨广授意的。至于原因,杨广没有细说,可是萧美娘却是能够大概想明白,那应该是因为这场宴会太重要的原因。原来啊,以往的时候,这样对外使臣的宴会,一般是由作为储君的杨勇来主持的,可是今年,杨坚却是下令杨广来代表他招待这些“贵宾”,其实其本身就体现出了朝堂上太子之争所生的巨大变化,那就是杨广取代杨勇成为太子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而这么重要的一个时刻,杨广自然是不希望他的那两个皇子此胡闹,要不然,到时候失了礼节事小,让隋帝杨坚认为他不适合当这个储君,那可就是事大了。
而至于杨广为什么一定要萧让出席,老实讲,这个萧美娘自己也是不大清楚的。仅仅是因为萧让身上那“雨公子”的名头吗?那估计是不可能的,因为现要招待的可是外国使臣,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们知道什么“雨公子”?可是除了这个以外,萧让还有什么值得杨广这么重视的呢?这个迷团一直到酒过三旬的时候才被揭露出来。
“晋王殿下,臣等外番属国,向来听闻大隋物产丰富,才子辈出,今日,我高句丽有三位名士想与贵国的大才之士比个高低,不知可否?…”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嘴上留着两撇稀须,头上还戴着顶小绿帽的年人。萧让看到他这幅模样,心里就好笑了,这人可真好玩啊,留着两撇稀须,样子像个乌龟也就算了,他竟然还戴“绿帽”?真不知道此时他的老婆家里到底干着什么勾当,偷汉子?还是与人通奸?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萧让有一点想不到的是,“戴绿帽”这个词这个时代还暂时不存的,所以他心里所想的那一切自然就不成立了。
“自然可以!”
那“两撇须”年人的话刚一说完,上面那位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晋王殿下就沉下脸说道了。原来,早十天以前,杨广就收到了消息,知道这“高句丽”的使臣今日的宴会上要让他难看的了。至于消息的来源途径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那是他的“线人”太子府所传回来的消息。也就是说,太子杨勇正是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者的。杨广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他自然是暴怒啊。杨勇的用意他很明白,因为这一次的宴会是他作为皇子,第一次替代杨勇主持的大型宴会,所以杨勇要使计“陷害”他,好是让他这个宴会上狠狠地丢一次大隋朝的脸。那么一来的话,那杨广就是好事变坏事了。一旦让隋帝杨坚觉得他杨广不堪大用的话,那杨勇这个太子就有翻身的机会了。
可是,事情的展却并没有杨勇想的那么简单,因为杨广比之他,那心思要缜密得多。他是密谋着要算计杨广,可是却不料自己的身旁就有杨广的“眼线”啊,所以,他的这番计划自然是被杨广提前知道了。而既然杨广提前知道了的话,那他自然就不可能会完全没有准备了。
……
………………………………
第115章 萧让独抗高句丽(上)
第115章 萧让独抗高句丽
“好,那便由小臣开始…”
那个“二撇须”的高句丽使节还真是大言不惭,他刚才言道,“我高句丽有三位名士想与贵国的大才之士比个高下”,合着他自己就是这三名士之一啊?真是脸皮有够厚的了。
“好,可以…”
杨广冷笑着说道。前面说过了,他早十天以前便知晓了这“高句丽”人与杨勇的打算,所以他自然是不可能没有准备的。事实上,他这几天时间里就已经大请柬,凡是大兴城附近的“饱学”之士,其实都收到了他的来信,今日一早便已聚集到了这晋王府里,所以他杨广的这心里自然是淡定无比的:你高句丽大隋的属国里虽然是屈一指的大国,可是属国就是属国,你还能比大隋厉害不成?
可是,事情的展却确确实实地大出杨广的意料之外,原来,那个“二撇须”的高句丽使节与要大隋比试的第一场竟然是作“对子”。也就是后世里的“对联”、“楹联”。杨广听到他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都过了,“楹联”这个东西,虽然是大隋朝内是早有传播的东西了,可是那却是属于“偏学”、“杂学”一类的,根本上不得台面。而正是因为它是“偏学”、“杂学”,所以场的那些“饱学之士”们根本是半点经验都没有,所以自然也就无从对起了。
“嗯,这古人说得好!先礼后兵!这样,小臣就先来个简单的,各位大隋的高贤们若是难对上这个‘对子’,小臣就再来个难的,如何?…”
这“二撇子须”,说这话的时候,那神情可是嚣张得不得了的。说什么“先礼后兵”?有你这样的礼节吗?专门先出个简单的,人家对得上了,你才出难的,这不是小看人吗?不过,比试的这事本身就是晋王杨广所答应的,所以场的“饱学之士”们虽然心里起恼,可是表面上也不敢说什么。
“好,那你就来…”
杨广此时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了。不过,他却仍然没有作,因为他是想用事实让那“二撇子须”闭嘴啊!他就不相信了,场的大隋仕子高官那么多,就没有人能对得出那什么“对子”来?不管那什么“对子”再偏门、再杂学都好,可学问这东西是一通通的,他料想应该是有人能对得出来才对的,所以也就不多说那么多了。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所谓的“对子”,比之他所想像的还要难得多了,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那是根本不可能随便对出干什么高难的“对子”来的,所以,那个“二撇子须”把第一个上联报出来的时候,他的整个脸色都黑得跟个锅底似的了。
“好了,各位大隋的大贤们听好啦!我的上联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怎么样,很简单?只要你们一刻钟的时间内能够对出来,那小臣便算你们过关了,如何?…”
还能如何?底下的那群大隋的“饱学之士”们,此时通通是大眼瞪小眼,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其实你让他们作诗,那容易;你让他们写篇章,那也不难,可唯独是这什么“对子”,他们压根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虽然他们间有的人也曾经是研究过这什么“对子”的,可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是浅尝辄止了,根本就学习不到这“对子”之的神韵,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实战”能力了。
“怎么样?这么简单的一个‘对子’,你们要对那么久吗?晋王殿下,我看你们大隋朝的才子,也不过如此而已嘛…”
“二撇子须”年人的这番话终于是彻底惹火了杨广,只见他一拍身前的酒桌,怒起冲冲地说道:“怎么?就没有人愿意为本王分忧解难吗?些许对子,有什么难倒你们的?”
“呵呵,晋王殿下,此言差矣。‘对子’虽然是杂学,可那也是体现智慧的一种形式。你们大隋朝虽贵为天朝上国,可是这‘对子’上面,恐怕是比不上我高句丽了。所以,也不必为难众位大人了…”
“哼!!!”
杨广当真是被这“二撇子须”气得不轻,堂堂的天朝上国,竟然被这么一个外邦属国骑头上拉屎拉尿?这是要是传出去了,不知道这天下会怎么震动。不过,总算他还有那么一丝丝的理智,明白到此时与“二撇子须”翻脸的后果只会是加严重,所以他此时只是冷哼一声,扭过头便一时不理“二撇子须”了。――他此时的心思是全盘放思考怎么渡过眼前的这个危机啊!要不然,一个处理不慎的话,他与杨勇的太子之争还真的又生变数了。
“呵呵,小子一向以为,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是谦卑有礼,以德服人的,却不想,那偏远的泥哇之国,竟然有人如此夜郎自大,可笑,实是太可笑了…”
正当杨广满脸黑气,殿下众臣急得如同锅上的蚂蚁般的时候,萧美娘身边,一把稚嫩的声音传来顿时就将那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通通吸引了过去。
“让…让儿,你…”
杨广转眼看到,这稚嫩声音的主人竟然就是自己的那认外甥萧让,他顿时整个人就愣住了。原来,他前面之所以决定让萧让父子出席这个宴会,其实也是有让萧让帮忙对付高句丽使者的意思里面的,毕竟萧让是那天下闻名的神童“雨公子”嘛。可是虽然这样,事到临到了,他却一直忘记了萧让的存,因为萧让的年龄实是太小了,虽然名声外,可是他下意识地就认为他是远远不如座的那些饱学之士的。而既然座的那些饱学之士们对此都毫无办法的话,他一个八岁的小童,又能帮得上什么忙呢?
“你是哪家的小童?胆敢此胡言乱语?我‘高句丽’人是否夜郎自大,那还用你来说?你们大隋朝若是真有本领的话,那便派人对出我这个简单的‘对子’来,否则说什么都没有用…”
“哟?你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听到“二撇子须”那么说,萧让笑了,慢慢地走上前去说道了:“要说,你们高句丽人可真的是井底之蛙,不过,有一句话你倒是说对了的!那就是,我们大隋朝是天朝上国,和你高句丽相比较自然是样样出色的了,即便是这什么‘对子’也同样如此!你当真认为,座的所有大贤们不与你作‘对’,那是对不上吗?老实告诉你,那是不屑与你争斗。因为这什么‘对子’,我大隋朝来讲,不过是孩童之间的乐趣而已。各位才子大贤又不像你高句丽人这般的不知羞耻,如何能玩这孩童的玩意?…”
“什么?你…你简直是混账!”
萧让的那几句话让那“二撇子须”暴跳如雷。见过损人的,可是没有见过这么损人的,还有没有天理啊?这极为难对的“对子”他的口里说来就不过只是孩童之间的玩意而已了?你骗谁啊?场的那些所谓的才子们,哪是不想对啊?根本就是对不出来的!想到这里,“二撇子须”就转口冷笑地说道了:“哼…空口无凭,有本事你们大隋朝就先对出这副‘对子’来再说,否则,那不过只是开脱之词而已。哼!!!孩童间的玩意?你们大隋朝孩童之间的玩意若真是如此高难的话,我‘高句丽’认下这局败仗又如何。”
此时的场上,火星味其实已经非常地浓烈了,这说来可有点诡异啊,因为这根本就不像一个宗主国和一个属国之间的交流嘛。这天下间,哪有像“高句丽”这般对宗主国都敢热讽冷嘲的外邦属国?可眼前的事实就是事实,虽然后世现代里的人感觉到有些的难以想像,可是凡是深刻了解这两个国之间关系的人,都大概也就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眼前这样的境况。――原来,高句丽这个国家,虽然名义上是大隋朝的属国,可是实际上对隋朝一直是承奉阴违的。证据之一就是刚刚不久之前,他们率先动攻击,攻打了大隋的辽西,从而引了第一次的高句丽与隋的战争。可是当隋帝正准备兴全原之兵问罪时,高句丽王又慌忙勿忙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才得到赦免。
由此可见,这高句丽与大隋之间绝对不是什么表面上的宗主国与属国的关系,而是不死不休的死敌关系。事实也正是如此,后世杨广登基成为隋炀帝之后,是一共起过三次的伐“高”战争的,而且规模还一次比一次大。不过,后都不同程地遭到了失败,甚至后一次的伐“高”战争,因为消耗过大,从而引起了那场直卷天下的农民起义,结果,盛极一时的大隋朝就此灭亡了1。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作为大隋朝的接待者,大唐的太宗皇帝、高宗皇帝也对“高句丽”起了大规模的征伐,结果是,这个曾经害得原改朝换代的无耻小国终于被彻底灭亡。
“呵呵。要对上你这‘对子’又有何难?好,既然你硬是要与我大隋一决高下的话…嗯,晋王殿下,不如就由小子与他争斗一番?若是小子输了,再由各位大人出面不迟…”
萧让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正经啊,他虽然装模作样地请求杨广让他与那“二撇子须”争斗一翻,可实际上他却是等于作了个台阶让坐的所有仕子下而已,就看杨广会不会接了。因为,“对子”这个问题是,他是有绝对的信心不会输给那什么“二撇子须”的。可是,只是他赢了“二撇子须”那也没用啊,前面那些高官仕子们因为长时间不敢应对,所以已经是给大隋朝丢了脸面的,所以,现他只有将自己贬得极低,到时候赢了那“二撇子须”之后也顺便能为座的所有高官士子挽回一丝颜面了。
“好。那便由你陪高使臣玩一玩!嗯,如果你输了,那我大隋便认下这节败仗,些许小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