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这个罪名。

    ……

    “见…见过长孙大人…”

    很快,郑仁基夫『妇』便随着『门』人进来了。进来之后,他们看到萧氏父子与房玄龄都场,所以脸『色』忍不住就是一僵。不过,此时此刻,不管再怎么为难都好,他们都是必须开口的,所以首先向长孙晟行礼道。

    “呵呵,郑贤侄不必客气!来人啊,赐座…”

    虽然长孙晟不过只是年近五旬而已,可从辈份上论,他与郑善愿、郑大仕等人可是同辈人来的,所以叫郑仁基一声“贤侄”也并不为过。

    “谢长孙大人…”

    郑仁基夫『妇』虽然是这么说,可是却并没有坐下,始终是脸『色』发黑地站下头。

    看到他们这模样,长孙晟也没有放心上,于是说道:“嗯…不知今日郑贤侄伉俪可是为了张让小友来的?…此事;我已听房玄龄说过了,贵府小姐险遭歹手,可幸好并未失贞…而张让小友年纪还小,老夫相信他并非那『淫』秽好『色』之徒,嗯,贵伉俪大人有大量,不如便就此作罢吧,如何?…”

    长孙晟的一席话说完,郑仁基夫『妇』脸上的表情是变幻万千,他们的心里此时其实是苦笑不已。唉,自己夫妻二人倒是想就此作罢的,可是这可能吗?此次自己夫妻二人前来,若是不能求得“雨公子”萧让的原谅的话,恐怕日后的郑氏一『门』,也就没有自己夫妻二人的立足之处了。

    注释:

    1霹雳堂:隋朝时候,长孙晟18岁即为司卫上士。突厥南侵。向皇帝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定其虚实,了如指掌,拜车骑将军兼受降使者。突厥怕他,听到他的弓声,说是霹雳,故长孙氏的堂号有“霹雳堂”之称。

    2天使:这里是指那些从大兴出来,带有圣旨的钦差。

    ;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101章 上门赎罪却遭拒(中)

    “长…长孙大人,您…您误会了。我们夫妻此次前来,并非为追究萧公子来的…”郑仁基长阳晟的注视下,缓缓地开口道:“我们此次前来,其实是为了赔罪来的…”

    “赔罪?”

    郑仁基的这个词一出口,场的人除了萧让以外,都有些愕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郑仁基怎么有这么一说呢?要知道昨天,他们夫妻两个还“恨不得”将萧让置于死地的,可怎么刚刚才过了一晚上的时间,他们就跑来说要给萧让赔罪了呢?这真是太过不可思议了!不过,萧让却从他的话,倒是隐隐约约想到了点什么,于是冷笑着说道:“哼…这么说来,你们是知道了我的身份了?”

    原来,萧让是从郑仁基的那一句“萧公子”看出了破绽。因为昨天以前,这郑仁基夫妇还根本不知道他就是那天下闻名的“雨公子”的,而仅仅知道他叫张让,是洛阳城内一间客栈的掌柜的儿子。可是今天,他们不仅知道了萧让姓“萧”,而且还说来赔罪,这其要是没有什么变故的话,那才是怪事了!

    只是,让萧让有些想不明白的是,这件事情究竟是何人告诉郑仁基夫妇的。郑清韵吗?嗯,是有这个可能的!不过,她当时了那么重的蒙汗药,就算是昨晚能够苏醒过来,可是一时应该也是走不动道的。所以也就是说,她应该不可能跑去告诉郑仁基夫妇,自己就是那“雨公子”的。――他又哪里知道,昨天晚上,郑清韵确实是走不动道的,可是那郑仁基夫妇却是直接命人将她架去内堂问话,所以问出他是‘雨公子’的事情来也就不奇怪了。

    “是,萧…萧公子,这是‘醉仙楼’的房契,现原壁奉还…另外,有关昨日之事,鄙人也已经查明了,确实与萧公子无关。都是崔永河、崔通那两个贱奴,心存歹念,故意设计陷害了萧公子…”

    “哼!你们郑氏的奴仆,好大的能耐啊!”

    萧让听到郑仁基的话,又是冷冷地说道。他是压根就不相信郑仁基的鬼话,仅仅只是崔永河两个仆役,能闹出那么大的事情来?而且当时堂上,真正要对他动用私刑的人就是郑仁基夫妇,所以要说这整件事与他们夫妇无关,萧让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

    “这个,萧公子见笑了…不瞒萧公子和长孙大人,若只是崔永河两个贱奴,事情确不至于如此。实情是,这…这无知妇人,见财起心,受那两个贱奴的嗦使,竟然瞒着我犯下这滔天的大罪!…”郑仁基指着崔夫人,面无表情地继续说道:“…今日,鄙人将其带来,就是为了给萧公子赔罪来的。所以,不管萧公子要如何处罚这妇人,鄙人都绝不会有任何意见的!…至于那贱奴父子,罪无可恕,已然被我安远堂以族规处死,尸体就摆门外!…”

    “什么?崔永河父子被处死了?”

    听到郑仁基的这句话,萧让心里一惊。这郑仁基,可真够狠的啊,为了让自己夫妇两个人脱罪,竟然毫不犹豫地就将两个心腹下人一下子弄死了,这人命他的眼里,可真不值钱啊!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他们这些所谓的世间大阀,到底有多虚伪。想到这里,萧让的口气就冷了,说道:“郑老爷,此事不提也罢。我父子本就是一低贱商人,受些许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如何能为难尊夫人?嗯,郑老爷、长孙大人,小子身体不适,就先行告退了…”说完,萧让转身就走了,只留下郑仁基夫妇愣当场,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他们来之前其实已经就预想过萧让的多种反应了,可是他们唯独没有想到的一点是,萧让根本不与他们多做纠缠,而是转身就走,让他们心里准备的许多说词根本没有说出来的机会。

    *********************************

    “长孙大人,房公子,那此事就拜托你们了…”

    大概是萧让离席之后的半个时辰,郑仁基夫妇后也只能起身告辞了。此期间,他们与老书生萧林也是有说上话的,不过萧林着紧萧让的去向,所以根本没有闲功夫理他们,直接就追了出去。这么一来的话,郑仁基夫妇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托长孙晟与房玄龄帮忙说情了。这可就有点讽刺了,因为今天之前,房玄龄和长孙晟还是当着萧让的说客来的,没想到只是过了一个晚上的功夫,这双方的身份就完全调转过来了。

    “好的,郑贤侄慢走…”

    长孙晟送走郑仁基夫妇的时候,满脸笑容地说道。说实话,他其实到这个时候还不清楚郑仁基夫妇为什么那么着紧要取得萧让的原谅,因为萧让虽然是天下闻名的“雨公子”,可也仅此而已。他想不明白,郑仁基一个大门阀嫡系子弟的身份,何故一定要向萧让低头。这也难怪,这其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萧让与晋王杨广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他一早就猜到这样的结果了。是啊!荥阳郑氏虽然是世间大族,可是与晋王杨广一比,那又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了!这也对啊,虽然隋唐时期是所谓的门阀社会,可是这天下间,还有哪家的门阀能比隋天子、唐天子大高的呢!

    “大人,您看…”

    郑仁基走后,房玄龄暗自嘀咕了一会,开口问长孙晟道。他是不想做郑仁基的传声筒啊,因为昨天郑氏田庄的时候,他房玄龄可是也受过他们夫妇的气的。只是想到他荥阳郑氏始终是一个大门阀,他又怕萧让一旦逼得他们太急了,反而会让自己受伤,所以,他才征求长孙晟的意见,看看自己是不是需要如郑仁基所说的那些,与萧让谈一谈,也许和郑氏化解矛盾,对萧让来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第102章 上门赎罪却遭拒(下)

    “呵呵,此事就暂且不提吧…”

    长孙晟终并没有充当郑仁基的说客,甚至连当晚设宴款待萧让的时候也是只字不提。房玄龄有见及此,他自然也不会出这个头了,所以这件事情就暂且被放下了。

    ……

    第二天一早,门人又来报,郑仁基夫妇与又来了。而且与他们一同前来的人还有他们郑氏的族长郑善愿和各房的当家人。不过,他们虽然一同前来,可是萧让却仍坚持拒绝去见他们,所以后只能是由长孙晟代为接待。

    “季晟兄,听闻‘雨公子’正贵府盘桓,不知可否让老朽见上一面?”

    季晟,其实是长孙晟的字,郑善愿与长孙晟是同辈,大家又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当家人,所以自然用不着用“大人”相称。

    “呵呵,归昌兄,惭愧啊!此事老夫恐怕是帮不上忙了!‘雨公子’萧让虽然确实鄙府上,可是他却并不愿意见客。所以,还是先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等一段时间再说?…”

    郑善愿听到长孙晟的这句话心里当真是苦笑不已。自己若是能等的话,会今天就带着一帮子人来长孙府吗?实情是,那与他一起前来洛阳的晋王使者王胄的耐心已经被耗得差不多了。本来嘛,他王胄之所以来洛阳,那就是奉了杨广的旨意来见“雨公子”萧让的。暂时寄住郑氏,那不过是因为郑氏是“雨公子”的姻亲而已,可是现眼看着“雨公子”与郑氏闹翻了,他要是不动摇的话,那才是怪事了。

    “季晟兄,那就拜托了…”

    郑善愿一行人,后还是没能见到萧让的面,于是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留下多达五车的东西,然后就离开了。离开之前,当然是要委托长孙晟美言几句,而至于他们所留下来的那五车东西,他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给萧让的赔礼。

    ……

    “汉啊,看来这郑氏确实是诚心修好的,当真不理他们?…”

    萧让的房间里,房玄龄看过了那五车的赔礼之后,笑着对萧让说道。原来,这五车的赔礼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啊,其价值就是整个“醉仙楼”恐怕也有所不及。当然,这说的只是没有“醉仙酒”的“醉仙楼”,如果算上“醉仙酒”,那“醉仙楼”的价值也绝非可等闲视之。

    “哼,不过是一群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而已。萧让虽然不才,可却不屑与之为伍…”

    听到萧让这么说,房玄龄摇了摇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他本来就和萧让一样,对那郑氏没有丝毫好感。若不是郑氏的势力太过庞大了,他怕萧让始终与之为敌后吃亏的话,他也不会试图劝阻萧让。

    不过,那五大车的赔礼萧让虽然不曾收下,可是郑善愿托长孙晟转交的“醉仙楼”的房契,他这一次倒是直接收入来了。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这“醉仙楼”本就是自己父子的产业,之所以会落入郑氏的手,那只不过是因为郑仁基夫妇设计陷害的结果而已。所以,既然本来就是自己父子的产业,那收回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

    “呯…”

    洛阳城外,郑氏田庄的内堂里,郑善愿正气得将手上的茶杯狠狠地摔到地上,摔了个“稀巴烂”。

    “你们说,现如何是好?”

    郑善愿脸色发青,盯着堂下各家的子弟说道。原来,他送进长孙府里给“雨公子”萧让的赔礼,当天晚上就被萧让命人送回来了!此刻正堆内堂的正央,明晃晃地甚是轧眼!——这萧让是摆明了不会与郑氏和解啊,所以,由不得郑善愿不着急。因为他已经快要稳不住王胄了,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知“雨公子”萧让正长孙府的事实,所以这两天语言间已经有要告辞的意思了。也就是,他打算离开郑氏,直接去找萧让。可这么一来的话,郑氏一门恐怕就要悲剧了,因为只要这王胄走到郑氏的大门,那他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见到“雨公子”萧让,恐怕都与他郑氏毫无关系了。

    “族…族长,这俗话说得好,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既然是仁基夫妇搞出来的,我提议,撤消他们对安远堂的继承权,另选贤能当任…”

    萧让此时如果场的话,他应该能认出来,说话的这个人正是郑昱宗的三儿子郑颉,也就是郑清韵的父亲。

    说起郑清韵,这两天时间来,她身上的蒙汗药之毒已经解得七七八八了,所以早已经回到学堂里上课去了。只是她发现,萧让这两天居然都没来上课,而且那个非常令人讨厌的崔通也没有来。于是她就觉得奇怪了,后追问身边的仆役,这才知晓两天之前,萧让竟然经历了那么大的一次危机。

    “没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郑善愿突然闭上了眼睛,悠悠地说道,“那就撤消房对安远堂的继承权吧,现由七房郑昱宗暂时统领,待日后事情解决以后,就由其余五房各凭真本事争取…”

    “什么?!!”

    听到郑善愿的这句话,郑大仕、郑仁基夫妇当真是“震”得两眼发黑,脸上发白,差点没有晕过去。想他们这一房自从接管安远堂以后,至今已经有一百年有余了,什么时候试过让安远堂?可是现,只是转眼间的功夫,安远堂从此就是不属于他们门房的了,你说他们怎么能够不震惊?

    不过,与郑大仕父子三人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郑昱宗、郑颉父子,他们此时的脸上可真谓是喜形于色,百年的夙意,终于一朝达成,他们高兴高兴,那也是应该的。不过,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郑善愿后面又加了一句,那就是:“他们七房若想坐稳安远堂,就必须求得‘雨公子’萧让的原谅,以便两家能够重修旧好,而且婚约方面自然是不能取消的。否则的话,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第103章 三国演义传天下(上)

    郑氏安抚萧让的问题上还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可作为另一方的萧铨却和萧让终于见上一面了,这间的搭路人自然是他的父亲萧林。

    “让儿,来,这是你铨叔父…”

    老书生萧林为萧让介绍萧铨的时候,满脸都是笑容,萧让看到他这模样,心里就已经明白了,看样子,这老书生和兰陵萧氏是又“勾搭”上了吧。“算了,反正只要他高兴就好了!”萧让心里想着,于是淡淡然地说道:“铨叔父,你好…”

    “呵呵,好,好!惭愧啊,真是惭愧!世侄的大名,为叔兰陵城的时候就一早听过,可惜一直无缘见面!今日一见,世侄果然是气宇轩昂,不同凡响,真不亏是那天下闻名的‘雨公子’…”

    “铨叔父过奖了,些许虚名,不足挂齿。嗯,叔父请安坐,小侄有事,就暂且告退了…”

    萧让是明知道这什么萧铨之所以狂拍自己的马屁,其目的不过就是为了与自己“修好”而已,所以对于那些话,他自然也就没有往心里去了。而且他因为实不愿与萧铨虚与蛇委,所以告罪一声,转身就往后院去了。

    “……”

    这么一来,萧铨未免有些尴尬,好,虽然萧让是不怎么愿意与他打交道,可是他的父亲萧林却不同,他的热情招待之下,萧铨很快就想通了:是啊,“雨公子”萧让确实是不怎么待见自己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的父亲待见就行了。而且,刚才他也表明态度了,既然能称呼自己为“铨叔父”,那说明了他是并不反对重改回萧姓的事的。有此一点其实就足够了,因为萧铨今日之所以来这里见萧让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这个,至于萧让对他的态度究竟如何,那都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

    “汉,你来得正好!给,你看看昨日的章节,可曾满意?…”

    萧让回到自己的房间,房玄龄看到他的身影就迎上来说道了。原来,这几日长孙晟听萧让说《三国》,那是越听越喜欢,后甚至说出了“此书乃天下第一奇书,老夫实不该独享”这样的话,于是房玄龄就主动请缨,要求亲自执笔,将萧让所说的那《三国》记录下来并且加以润色,然后再拿去“醉仙楼”与他人分享。

    原来此时,那“醉仙楼”已经重归萧林的名下了,所以早已经如常营业了。只是和以往有些不一样的是,萧林这个老书生已经不再当掌柜了,而是专门请了一个人当掌柜。按照他的说法就是:经商毕竟是“贱业”,非万不得已,不可为之。况且,他现已经重得到兰陵萧氏的承认了,而且天下闻名的“雨公子”还是他的儿子,所以他自然加不能再操持那等“贱业”。否则的话,那就是给萧让“失威”了。

    有关于这个,萧让其实是很有些无语的。说实话,他还真不觉得父亲“经商”能让他自己失了什么“威”。况且如果仅仅只是请了一个掌柜来打理“醉仙楼”的话,从本质上来讲,其实还不都是一样的吗?“醉仙楼”还不是自己父子的名下?自己父子还不是一样算是“经商”吗?可话是这么说没错,放萧林的嘴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当时说的是,“让儿,这如何能一样?要知道,追名逐利虽然为人不齿,可人也是要吃饭的,只要不躬亲而为,那便行了也…”

    “……”

    听到萧林这么说,萧让也就没话可说了。这老书生,真是什么话都让他说完了,一会说“经商”是贱业,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可是一会又说,人也是要吃饭的,只要不躬亲而为便可以了。不过,这样也好吧!萧让心里想到,反正从他的角度看来,这老书生本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他能请一个合格的掌柜回来,其实对“醉仙楼”的生意可能加有利。

    “嗯,房大哥,很好!辛苦你了…”

    萧让看了一遍房玄龄递过来的《三国》草稿说道。这项工作其实本来一直是黛儿来完成的,不过无奈,黛儿的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现“醉仙楼”已经重回到萧林的名下,所以“蒸酒”方面的工作是必须恢复如常,萧让已经请人重打了“蒸具”,所以黛儿就回去“醉仙楼”“统领”全局去了。

    “呵呵,些许小事,谈何辛苦?而且,此书乃天下第一等的著作,为兄能参与其,高兴都来不及了,还如何会觉得辛苦?”房玄龄笑了笑说道。

    “呵呵,房大哥过誉了。此书故事情节虽然还算精彩,可是与历史真相却相差甚远,日后流传出去以后恐怕会麻烦不小啊…”

    萧让略有些担忧地说道。这个其实也是他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愿意承认《三国演义》是自己所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要知道,这个时代,士大夫的势力是相当庞大的,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迂腐”。《三国演义》虽然精彩无比,可是与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相比,不同点就实是太多了,萧让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这《三国演义》一旦流传出去,到底会引来多大的争议。

    当然,萧让也相信,欣赏《三国演义》的人也是大有人的,就像这长孙府里的长孙晟、房玄龄,甚至是黛儿,不过,他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士大夫。黛儿就不用说了,她一个小姑娘,虽然识得几个字,可是学造诣上却是没有半点认识的,而房玄龄,虽然是科晋士,可是他还并不“迂腐”,而且谋略眼光也远超常人,所以自然能领悟到《三国演义》之的“闪光点”,至于长孙晟,他本来就不是什么“读书人”,而是一个军事大家,所以他的心里自然也没有那么的条条框框的,只要《三国演义》里的军事智谋足够精彩,他就觉得这本书是一部奇书了。
………………………………

第104章 三国演义传天下(中)

    事实证明,萧让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

    《三国演义》“醉仙楼”“连载”已经超过十天时间了,可是客人的评论方面却始终是毁誉参半。而且这“誉”的一半,还是萧让“雨公子”的名头传开以后才慢慢多起来的。

    原来,这十天时间里,随着荥阳郑氏、兰陵萧氏,还有济阳长孙氏等等有意无意的“宣传”,萧让“雨公子”的名头已经洛阳城内传扬出去了。而众人一旦得知了这“醉仙楼”的少东家就是那天下闻名的“雨公子”,那引起的轰动自然是常人所没有办法想像的。

    “听说了吗?‘雨公子’到了我们洛阳了…”

    “哦?真的?你是说那个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雨公子’?那个超级神童?…”

    “不然你以为还有谁?这天下间除了‘雨公子’以外,难道还有能连创三种体裁的八岁神童吗?”

    “呀,果真如此的话,那当求一见啊!请问他现何处落脚?…”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其实那地方,你我也曾经去过…”

    “什么?究竟是何处?快快与我说来…”

    “哈哈,就是那出产‘醉仙酒’的‘醉仙楼’,半个月以前,你我不是刚去过那里喝酒吗?听说那‘醉仙酒’便是‘雨公子’所创…”

    “什么?‘醉仙酒’也是‘雨公子’所创,难怪这般地奇特,实可以算得上是‘酒之王’啊!这可不得了!快,快,快陪为兄往那‘醉仙楼’一行,若能见得‘雨公子’颜面,当真是死而无憾矣…”

    “哈哈,小弟正有此意,同去,同去…”

    ……

    自几日前开始,这样的传言就洛阳城的内外不断地流传、发酵着,所以可以想像,近一段时间来,“醉仙楼”的生意火爆成了什么样子。不过,这些匆匆赶到“醉仙楼”来打算见萧让一面的人后都失望了,因为萧让父子还没从长孙府里出来,而整个“醉仙楼”,现都是交给一个从没见过的掌柜打理着。

    不过,他们到“醉仙楼”来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因为这些天里,“醉仙楼”的大堂央,每天都会有一个名叫“黛儿”的小姑娘那里说上一段名叫《三国演义》的故事。听说,这个故事还是由“雨公子”萧让亲自改编的,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多数客人的目光。只是,这个故事听下来,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雨公子”萧让称赞有加的,因为,这《三国演义》的故事虽然足够精彩,可是语言偏向于半不白,而且与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1也相距甚远,所以一部分思想“僵化”的读书人就接受不了了,大叫萧让“不学无术,竟敢乱言三国”。

    可萧让是“乱言三国”吗?也许是的,对于这一点,场的黛儿也从不否认。可你要知道,既然这是“演义”,那就是说,此并非历实,不过就是一个故事,图大家一乐而已。至于萧让是不是“不学无术”的议论,黛儿根本就不值一驳了。这个事情,天下间都早有公论的了,那还用说?你要是说萧让“不学无术”,“没有学问”,那么好,也请你作出一首能够媲美《静夜思》的诗出来,或者你也创出一种全的诗体、字体、画体?这下子,那些人都“哑口无言”了。

    不过,虽然每天大骂萧让“不学无术,乱言三国”的人不少,可是每天听书的却始终只增不减。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听完的一章书以后,大多还是会大骂萧让,可是转眼间,他们就厚着脸皮去问黛儿,何时再有!其实,这都是因为这《三国演义》实是太过精彩的缘故,虽然它很大程度上颠覆了那些读书人对于三国定性认识,可是却也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特殊体验,所以他们都是听了一次之后,第二天又来,然后是第三天,这就是所谓的“欲罢不能”吧。

    而有鉴于此,“醉仙楼”请的那个掌柜还商业“嗅觉”十足,顺应时势推出了“门票制度”。这让萧让得知之后有些无语,同时也有些欣喜,看来这个掌柜还真是不错啊!至少要比萧林那个老书生要好得多了。不过,这个“门票制度”还是有着不少的缺陷,因为它只是要求客人必须“醉仙楼”消费,然后就能大堂内听书了,这毕竟门槛不大,所以每天说书的时候,“醉仙楼”的大堂央都被“堵”得不成样子。

    萧让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于是就这个基础之上做了一点创。那就是把“门票制度”改成了“会员制度”,也就是说,你想要听书,那就必须得交一笔钱加入“醉仙楼”的会员,然后每天消费一定的金额,这才能顺利听到每天的的章节。

    至于那些拿不出那么多钱加入会员的客人怎么办呢?对于这个,萧让也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延迟七天,他就会派人到洛阳城的四门去,将那七天以前黛儿曾经说过的章节再重复说上一遍。

    不过,七天的时间毕竟不短,而说书人也从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换成一个大老爷们,那感受自然不一样。于是旦凡手头上有那么一丝闲钱的士子,大多数都是争先恐后地“扑”到“醉仙楼”,以求得那能快听到章节的《三国演义》的会员资格。

    ******************************

    注释:

    1《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十年的历史,因笔流畅、尊重事实,所以受到后人推崇,被誉为“前四史”之一,是人们研究三国时期政治经济的重要参考。

    ;
………………………………

第105章 三国演义传天下(下)

    “少爷,清韵小姐又来了,今天还是不理她吗?…”

    这天,已经是萧让父子入住长孙府的第十天了,可是萧让仍然没有接见郑氏来人的意思。可不得不说的是,他现已经慢慢地有些动摇了。

    因为从几天前开始那郑氏竟然慢慢地改变了策略,不再是派郑仁基夫妇,或者是郑善愿等人亲自来了,而是派出郑清韵主仆二人,每天乘着车来到长孙晟的府前,也不说话,就是那么定定地站露天下望着长孙府的大门。而且不管是风吹还是日晒,她都从不例外。

    萧让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自然是头痛啊!要知道,他虽然恼怒荥阳郑氏对自己父子的“迫害”,可是对于郑清韵这个小姑娘,他还真没有多少的负面情绪,于是就派人去问郑清韵,她究竟想要如何?郑清韵的答案也简单,那就是她只求见萧让一面。

    可萧让哪能轻易见她啊,一旦见了她,那不等于说是原谅了郑氏?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经历过了当日的生死时刻之后,他心里对郑氏的厌恶感已经达到了顶峰,所以无论将来事情变成什么样子,他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绝不再与郑氏搭上关系。可要做到这一点绝非容易,因为郑清韵这小姑娘他的心里的地位还是不轻的,他要想绝不与郑氏搭上关系,那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狠下心来,绝不与郑清韵见面。可是这也难啊,因为这小妮子居然拿自己的身子来当赌注,不管是日晒还是雨淋,她都从不退缩,搞得萧让现慢慢地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唉,这天下那么大的雨…罢了,罢了,你去请她进来吧…”

    萧让后轻轻地叹了口气对黛儿说道。这其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